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7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正散加减配合面九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1
作者 邱小丽 肖明 肖珍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配合面九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面九针透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FGS评分、波幅高于...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配合面九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面九针透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FGS评分、波幅高于对照组而动作电位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配合面九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牵正散加减 面九针透刺
下载PDF
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2
作者 汤永龙 邱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用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内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治疗面肌...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用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内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防己茯苓汤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防己茯苓汤 针刺
下载PDF
面瘫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唐小丽 潘海燕 廖兴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921-1924,共4页
面瘫,现代医学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症的病证,又被称为“口眼歪斜”。为了与中风所引起的面瘫(即中枢性面瘫)相区别,常称为周围性面瘫[1]。治疗主要采用类固醇激素、早期抗病毒、营养... 面瘫,现代医学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症的病证,又被称为“口眼歪斜”。为了与中风所引起的面瘫(即中枢性面瘫)相区别,常称为周围性面瘫[1]。治疗主要采用类固醇激素、早期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或面神经减压治疗术等,但副作用较大[2]。治疗多采取内外兼治之法效果较好,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闭合不全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炎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内外兼治 面神经减压 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针刺合谷穴对面瘫治疗作用的红外热像观察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栋 彭悦 +3 位作者 魏正岫 温宝珠 高惠合 孟竞璧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2-34,共3页
依据“面口合谷收”的取穴原则,作者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面瘫患者进行了针刺合谷穴前后的面部温度变化观察,借以了解针刺治疗的效果。现察结果显示:65例面瘫患者所得到的面部22个部位1430对温度数值,针刺后有75.8%为升温效应,10.1%无... 依据“面口合谷收”的取穴原则,作者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面瘫患者进行了针刺合谷穴前后的面部温度变化观察,借以了解针刺治疗的效果。现察结果显示:65例面瘫患者所得到的面部22个部位1430对温度数值,针刺后有75.8%为升温效应,10.1%无变化,14.1%为降温效应。针刺后全面部,左右侧面部及其他19个部位温度的升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后面部以口鼻部位的升温幅度最大,针刺后并可使健、患侧面部的温度接近平衡。以上说明,合谷穴与面口有紧密联系,针刺合谷穴对病患部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作者认为,红外热像方法作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的判定指标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合谷穴 红外热像 面瘫 治疗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及对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艳玲 李创鹏 +1 位作者 彭敏 杨慧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加药物组(治疗组)45例及药物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加药物组(治疗组)45例及药物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及NPY含量(P<0.01),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NPY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治疗 血浆神经肽Y 作用机理 对照组 治疗组 临床疗效 高血压病 先后顺序 治疗前后 变化情况 降低血压 协同作用 NPY 治疗后 药物
下载PDF
齐刺阳白加刺内地仓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雷红 谢爱群 +2 位作者 高锡章 李伶俐 杨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4-714,共1页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 地仓 阳白 齐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子臣 王声强 武连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3-454,共2页
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1例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90 3% ,对照组为 70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关键词 分期针刺法 周围性面瘫 疗效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综合方法治疗面瘫临床观察
8
作者 邓荣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455-456,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面...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面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综合方法 中药
下载PDF
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胜 王广思 董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5-456,共2页
目的 :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1... 目的 :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1 7%。治愈率治疗组 87 1% ,对照组5 5 6 % ,有明显的差别 (P <0 0 1)。结论 :面神经变性程度在周围性面瘫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电诊断 分型治疗
下载PDF
祛风活血汤治疗白内障术后虹膜睫状体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喻京生 彭清华 +2 位作者 罗萍 李波 张湘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观察祛风活血汤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方法 :将15 6例患者随机分为祛风活血汤治疗组 (78例 78只眼 ) ,消炎痛口服对照组 (78例 78只眼 )。两组均口服抗生素 ,眼部点用激素、抗生素及... 目的 :观察祛风活血汤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方法 :将15 6例患者随机分为祛风活血汤治疗组 (78例 78只眼 ) ,消炎痛口服对照组 (78例 78只眼 )。两组均口服抗生素 ,眼部点用激素、抗生素及短效扩瞳剂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祛风活血汤。共观察 3个疗程 (15天 )。结果 :祛风活血汤治疗组疗效优于消炎痛对照组 (X2 =4 46,P <0 0 5 ) ,而且治疗起效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 (t =3 19,P <0 0 5 )。结论 :祛风活血汤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优于消炎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活血汤 治疗组 虹膜睫状体炎 消炎痛 对照组 白内障术后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口服抗生素
下载PDF
自体非神经组织材料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予鲁 高志强 +2 位作者 王辉 刘稳 全仕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38-140,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非神经组织材料翻转静脉-骨骼肌移植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1在北京协和医院动物实验室、耳鼻喉科电生理实验室和神经科病理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新西兰兔10...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非神经组织材料翻转静脉-骨骼肌移植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1在北京协和医院动物实验室、耳鼻喉科电生理实验室和神经科病理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新西兰兔10只,随机分为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5只/组。分别用自体内外面翻转的静脉内填充骨骼肌的复合移植体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右侧面神经上颊支10mm缺损。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通过实验侧/正常侧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振幅和潜伏期来观察再生神经的功能恢复,以组织形态观察和有髓轴突计数分析再生神经的组织形态恢复,根据两侧上唇、触须和鼻尖形态及活动的对称性从外观上判断面神经麻痹的出现及其恢复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10只兔进入结果分析,每组各5只。①两组再生神经的功能恢复和组织形态恢复: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组实验侧/正常侧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分别为103%,93%,80%,59%和50%;正常侧/实验侧潜伏期比分别为67%,75%,115%,62%和50%;有髓纤维恢复率分别为63%,68%,96%,39%和30%。自体神经移植组实验侧/正常侧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分别为99%,95%,78%,64%和53%;实验侧/正常侧潜伏期比分别为78%,100%,80%,75%和67%;有髓纤维恢复率分别为71%,62%,47%,53%和51%。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再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振幅比、潜伏期比)、有髓纤维恢复率基本相似(t=0.05,P=0.961;t=0.509,P=0.624;t=-0.22,P=0.832),表明两组再生神经有等同的功能和形态恢复程度。再生神经的功能恢复程度与再生有髓轴突数量的多少不完全一致,不能单纯以有髓轴突数的多少来评价神经再生的效果。再生有髓轴突数量多,形态与正常神经相似,并且形成多个较大、排列相对集中的神经束时,功能恢复往往较好。②面神经麻痹恢复和神经愈合情况:从外观上观察,两组动物的面神经麻痹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半数以上恢复明显,每组各有两只恢复正常。两组移植体均与神经缺损两断端愈合,恢复了神经的连续性。结论: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可获得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同的效果,是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短距离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恢复 神经再生 骨骼/神经支配 面神经麻痹/外科学 自体神经移植 面神经麻痹 组织材料 神经缺损 移植修复 再生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DPN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金花 李惠林 +2 位作者 赵恒侠 刘燕平 李增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标准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弥可保,治疗组采用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醛...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标准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弥可保,治疗组采用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醛糖还原酶(RBC-AR)、红细胞Na-K-ATPase活性、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温经通络熏洗方对DPN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和RBC-AR、红细胞Na-K-ATPase活性,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血糖及HbAlc治疗后其绝对值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温经通络熏洗方在不影响血糖的情况下,治疗DPN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温经通络熏洗方 机理
下载PDF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宜军 周友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7-678,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 1 2 2例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6 2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 ,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 ;对照组 6 0例采用临床常规针灸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 目的 :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 1 2 2例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6 2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 ,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 ;对照组 6 0例采用临床常规针灸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90 32 %,对照组为 70 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治疗组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 分期 针灸法 疗效观察 静止期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下载PDF
背部透穴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郭莹 孙远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对比背部透穴与西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背部透穴组(观察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19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观察组采用足太阳膀胱经第1、第2侧线和督脉进行透刺,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 目的:对比背部透穴与西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背部透穴组(观察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19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观察组采用足太阳膀胱经第1、第2侧线和督脉进行透刺,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为主的西药。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及痊愈显效者6个月随访结果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背部透穴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透穴法 背部 足太阳膀胱经 观察组 疗效差异 西药治疗 对比观察 临床疗效 阿米替林 随访结果 药物治疗 对照组 治疗组 有效率 显著性
下载PDF
电针在周围性面瘫中的灵活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丽霞 周贤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3-804,共2页
目的 :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适宜的电针波型。方法 :将 14 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口禾或夹承浆一组 ,4组同时应用 ,先用连续波 ,再用疏密波治疗 ... 目的 :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适宜的电针波型。方法 :将 14 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口禾或夹承浆一组 ,4组同时应用 ,先用连续波 ,再用疏密波治疗 ;对照组不分组 ,采用连续波治疗。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所用时间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中 ,将疏密波和连续波配合使用 ,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治疗组 电针 对照组 痊愈 阳白 总有效率 地仓 经统计学处理 迎香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樊贞瑜 蔡宇波 +3 位作者 顾越英 杨程德 鲍春德 叶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难治性重症SLE 15例(神经精神狼疮6例,狼疮肾炎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5例),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500mg,使用1~4次,同时依据病情联合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 目的初步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难治性重症SLE 15例(神经精神狼疮6例,狼疮肾炎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5例),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500mg,使用1~4次,同时依据病情联合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采用BILAG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对病情进行评价,监测不良反应及外周血B细胞清除情况和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SLE,至随访终点BILAG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缓解分别占总例数的33%,40%和27%。其中神经精神狼疮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临床改善显著,起效时间≤1个月,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12个月);入组狼疮肾炎患者效果不佳。研究期间共发生4例严重感染,并导致2例死亡。结论初步提示利妥昔单抗对部分难治性重症SLE有效,该生物制剂可能成为SLE新的诱导缓解手段之一。由于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应用需谨慎从事。尤需警惕免疫抑制状态继发感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及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常武 卢杰 +1 位作者 张晓云 丁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电生理改变。方法:临床纳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电生理改变。方法:临床纳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2组患者两侧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进行电生理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治疗有效率、2个疗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7%、100.00%,对照组分别为68.89%、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为(3.46±0.49)ms、(3.14±0.57)ms,对照组为(3.92±0.50)ms、(3.34±0.4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神经电患健侧波幅比值为(0.67±0.18)、(0.65±0.17),对照组为(0.52±0.17)、(0.5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鼻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注射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 电生理
下载PDF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艳君 王志栋 +4 位作者 谢素春 李艳红 张丽华 吕占强 王晔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8期3177-3180,共4页
面瘫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祖国医学文献中将其称之为"口眼?斜""口僻""口?"等,现代医学则称其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6~34/10万人每年,患病率为... 面瘫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祖国医学文献中将其称之为"口眼?斜""口僻""口?"等,现代医学则称其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6~34/10万人每年,患病率为258/10万人每年,据此我国每年将至少有335万人患此病[1]。该病影响了患者容貌,一旦患病,患者非常苦恼,求治心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面瘫
下载PDF
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7
19
作者 金泽 金亨镐 金载润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27-28,共2页
按孙申田教授的临床经验 ,将面瘫分为Ⅲ期 ,每期按不同的方法施治 ,急性期以指针点按翳风穴结合局部透穴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 ,针用泻法 ;恢复期选用滞针提位法 ;末期结合初期和中期的针刺手法 ,针用补法为重。结果 :治疗的 1 0 0例患者... 按孙申田教授的临床经验 ,将面瘫分为Ⅲ期 ,每期按不同的方法施治 ,急性期以指针点按翳风穴结合局部透穴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 ,针用泻法 ;恢复期选用滞针提位法 ;末期结合初期和中期的针刺手法 ,针用补法为重。结果 :治疗的 1 0 0例患者中 ,92例痊愈 ,有效率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申田 临床经验 面瘫 针灸治疗
下载PDF
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俞仲翔 匡勇 +1 位作者 谈绎文 顾新丰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骨折的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病例(Gustilo-Anderson,ⅢB)33例。31例保肢成功,分为A、B两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5岁。急诊清创缝合后每天换药1~2次,通过两次清创,Ⅱ期植...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骨折的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病例(Gustilo-Anderson,ⅢB)33例。31例保肢成功,分为A、B两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5岁。急诊清创缝合后每天换药1~2次,通过两次清创,Ⅱ期植皮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B组:15例(男11例,女4例),根治性清创(皮肤、肌肉),常规充分筋膜间室减压,修复撕脱的骨膜,I期皮肤回植,包扎加用芒硝外敷,术后1周开始换药。术后评估两组脱套皮肤I期手术的存活率、累计手术次数、是否使用游离皮瓣、术后前2周累计换药次数,术后48h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A组16例保肢成功,上肢10例,下肢6例,脱套皮肤平均存活率(77.88±4.21)%,其中5例运用游离皮瓣。B组15例,上肢10例,下肢5例,通过两次少量植皮愈合,平均皮肤存活率(97.53±3.09)%,无感染截肢和死亡病例。B组皮肤存活率优于A组(P<0.01),前2周换药累计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感染率和累计手术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所有患者随访大于3个月。结论:根治性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骨折,简便易行,适合突发事件(如地震)同时出现大量患者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创伤和损伤 骨折 开放性 中药疗法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