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及其衍生品药用考析
1
作者 鄢梁裕 崔为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葡萄作为外来引进的植物,在中国生长、种植、食用历史悠久,是古今常见的水果。梳理历代医药文献,考证后发现,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可全株入药,同时葡萄的衍生品葡萄酒、葡萄浆、葡萄汁也具有药用价值;而通过对... 葡萄作为外来引进的植物,在中国生长、种植、食用历史悠久,是古今常见的水果。梳理历代医药文献,考证后发现,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可全株入药,同时葡萄的衍生品葡萄酒、葡萄浆、葡萄汁也具有药用价值;而通过对比古代少数民族传世医药文献,葡萄作为一种具体媒介,反映出了葡萄及其衍生品在我国各民族医药文献中记载、传播、运用历史的多元性。可以凭此了解葡萄的历史与文化,也可更好地说明葡萄及其衍生品与医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衍生品 葡萄酒 本草考证 多元化
下载PDF
知柏地黄汤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恩辉 笪荣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汤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凝胶治疗组(n=79)采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联合组(n=78)采...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汤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凝胶治疗组(n=79)采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联合组(n=78)采用知柏地黄汤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进食改善、疼痛消失及、溃疡面愈合时间、平均溃疡期,统计Th1/Th2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IL-4、IL-6、IL-10、sPD-1、sPD-L1水平、免疫指标CD3+、CD4+、SIgA、IgG水平、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再次复发率。结果:与凝胶治疗组相比,联合组进食改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溃疡期、溃疡面愈合时间均较短,IL-2、TNF-α、IFN-γ、IL-4、IL-6、IL-10、sPD-1、sPD-L1、IgG水平、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再次复发率降低,CD3+、CD4+、SIgA水平、临床疗效升高(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可明显改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促进Th1/Th2细胞平衡,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再次复发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知柏地黄汤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春砂仁多糖的提取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樊亚鸣 黄晓兰 +2 位作者 陈永亨 廖子英 林海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0-32,共3页
报道春砂仁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的研究.以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春砂仁多糖的数量及分子量,结果显示:春砂仁主要含两种多糖,其数均分子量分别为56 421及1 743;多糖经酸解成为单糖并衍生为乙酰化的糖肟,对照标样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 报道春砂仁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的研究.以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春砂仁多糖的数量及分子量,结果显示:春砂仁主要含两种多糖,其数均分子量分别为56 421及1 743;多糖经酸解成为单糖并衍生为乙酰化的糖肟,对照标样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分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4种单糖含量的相对比例:1.00∶0.68∶0.97∶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砂仁多糖 多糖分子量 多糖数量 单糖组分
下载PDF
东紫苏昆明居群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罗燕 王文静 +3 位作者 张红霞 张洁 朱丽霞 普春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东紫苏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为生产中确定提取东紫苏挥发油最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为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所采集的东紫苏叶鲜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 目的通过研究东紫苏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为生产中确定提取东紫苏挥发油最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为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所采集的东紫苏叶鲜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基于同期对东紫苏叶特征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在8月份最高,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29.93%~50.11%)。从2014年7~11月份,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与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α-松油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数、下部叶宽呈显著负相关,1,8-桉叶油素与生物量相关数据间并未呈现相关关系。排除植物生殖生长期的影响,从7月份到10月份,1,8-桉叶油素分别与下部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数、下部叶面积、中部叶下表皮成熟近无柄腺毛分布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分枝数少、叶宽小的植株提取率高,丰沛的降雨量可能会促进东紫苏挥发油的合成,推测降雨可能是促进挥发油合成的主导环境因子。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理功效,11月份其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初步确定生产中提取东紫苏中挥发油的最佳取材时期为11月份。当年生枝长较长、叶片数较多、下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叶面积较大的植株合成的1,8-桉叶油素更多,且1,8-桉叶油素极有可能是在中部叶成熟近无柄腺毛里合成,因此上述性状可作为下一步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重要评价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 叶特征 挥发油 化学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微波法萃取春砂仁中低极性油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樊亚鸣 陆慧宁 +2 位作者 陈永亨 徐家贤 林海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7-180,共4页
以低极性的乙醚作溶剂,比较微波-溶剂萃取法与单纯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春砂仁中低级性油树脂的提取率,并对微波法中溶剂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3个因素进行了筛选,表明微波萃取法所取得的产率比有机溶剂法高14.3%;其最佳提取率对应... 以低极性的乙醚作溶剂,比较微波-溶剂萃取法与单纯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春砂仁中低级性油树脂的提取率,并对微波法中溶剂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3个因素进行了筛选,表明微波萃取法所取得的产率比有机溶剂法高14.3%;其最佳提取率对应的溶剂与砂仁粉的比例(固液比)为1:5,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180s,产率达3.2%。本文还采用了固相微萃取(SPME)顶空取样方法,通过GC/MS分析并比较了萃取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说明微波萃取法不仅提取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砂仁 微波摹取 低极性油树脂
下载PDF
芹菜叶中芹菜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霄 薛成虎 +4 位作者 高立国 刘晓菊 弓莹 王二荣 李改琴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1293-1298,共6页
以芹菜叶为原料,对芹菜叶中芹菜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芹菜素的抗氧化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提取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颗粒度等因素对芹菜素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 以芹菜叶为原料,对芹菜叶中芹菜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芹菜素的抗氧化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提取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颗粒度等因素对芹菜素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对芹菜叶中芹菜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回流提取芹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9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1:45(g/m L)、提取时间150 min、原料粒径40目,芹菜素的得率为20.675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芹菜叶中芹菜素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叶 芹菜素 正交实验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束波 刘志江 钱民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研究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大鼠模型,观察绞股蓝总苷对血脂各成分的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血管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绞股蓝总苷能降低大... 研究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大鼠模型,观察绞股蓝总苷对血脂各成分的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血管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绞股蓝总苷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去分化表型改变;增加高脂大鼠动脉分化标志蛋白SM-actin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说明绞股蓝总苷能有效抑制高脂诱导的大鼠平滑肌细胞去分化,机制可能与抑制MCPI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
下载PDF
猪血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艳 万德光 国锦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通过对猪血的传统功效进行考证,对比猪血的现代应用,发现古今对猪血在排毒功效的认识一致。但目前对其物质基础研究尚是空白,文章的研究为下一步排毒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猪血 本草考证 功效 物质基础
下载PDF
凉山虫草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喻东 陈璐 国锦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4-2025,2027,共3页
凉山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补充资源,生长在海拔较低的环境,资源丰富,其基原动物与冬虫夏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形态等方面与冬虫夏草有明显的区别但化学成分相似;凉山虫草的镇静作用、耐缺氧作用、对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等... 凉山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补充资源,生长在海拔较低的环境,资源丰富,其基原动物与冬虫夏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形态等方面与冬虫夏草有明显的区别但化学成分相似;凉山虫草的镇静作用、耐缺氧作用、对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等主要药理作用与虫草相似,但略弱于冬虫夏草,而毒性小于冬虫夏草,属于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虫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虫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浅谈药膳食材按体质分类的具体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达 王雪翎 陈宝贵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药膳是中医学的特色养疗方式,虽然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食疗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探寻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通过讨论对药膳食材按体质分类的具体方法,希望找出一条将药膳食疗与"治未病"有机结合的操... 药膳是中医学的特色养疗方式,虽然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食疗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探寻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通过讨论对药膳食材按体质分类的具体方法,希望找出一条将药膳食疗与"治未病"有机结合的操作模式,供广大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 食疗 体质 治未病
下载PDF
《本草图经》果部药物研究特色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亚男 赵树明 +1 位作者 李萍 苏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1-1692,共2页
《本草图经》是本草学文献中的重要著作,故从详述产地、讲求道地,描述翔实、图文并茂,禁忌明确、指导食用,分类详尽、鉴别有据,广引文献、更具参考等6个方面阐述了《本草图经》果部的研究特色,充实了《本草图经》的研究特点,并为现代临... 《本草图经》是本草学文献中的重要著作,故从详述产地、讲求道地,描述翔实、图文并茂,禁忌明确、指导食用,分类详尽、鉴别有据,广引文献、更具参考等6个方面阐述了《本草图经》果部的研究特色,充实了《本草图经》的研究特点,并为现代临床应用尤其是食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图经》 果部 研究特色
下载PDF
天然解酒药物及食物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鹏 詹珂 +2 位作者 张利 罗文 高原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37-138,共2页
过量饮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运用高效、低毒的解酒物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研究显示,中药葛根、枳子等解酒确实具有良好的解酒功效,而某些食物如茶、大豆等的解酒作用也为药理实验所证实,成为解酒品的新... 过量饮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运用高效、低毒的解酒物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研究显示,中药葛根、枳子等解酒确实具有良好的解酒功效,而某些食物如茶、大豆等的解酒作用也为药理实验所证实,成为解酒品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花 药物 食物 解酒
下载PDF
药食同源植物茯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淼 吴玉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476-1480,共5页
通过对药食同源植物茯苓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比较分析,对茯苓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概述,发现茯苓是具有一系列抗癌抗炎、护肝养颜等生物学功效的高价值功能性植物,加强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将为以茯苓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保健食... 通过对药食同源植物茯苓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比较分析,对茯苓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概述,发现茯苓是具有一系列抗癌抗炎、护肝养颜等生物学功效的高价值功能性植物,加强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将为以茯苓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保健食品的精细加工及多功能化妆品的研发提供基础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茯苓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综合开发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与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柴可夫 代民涛 +1 位作者 马纲 李秀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455-456,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普遍重视食材养生,但社会上有关食材养生的观念良莠不齐,常给人以误导。通过对历史上众多食疗文献的整理研究,以期构建完善的"中国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从而能够正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普遍重视食材养生,但社会上有关食材养生的观念良莠不齐,常给人以误导。通过对历史上众多食疗文献的整理研究,以期构建完善的"中国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从而能够正确指导人们进行食材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材 性味 归经 功效 食养
下载PDF
基于经典名方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开发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嵇晶 张云羽 +2 位作者 王令充 程建明 吴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1-966,共6页
从近年来国家的引导政策和药食同源联合经典名方的开发利弊等方面综合阐述了药食同源经典名方的发展趋势。为中医药大健康平台注入经典力量的同时融入现代化的科技研发能力,开发出适用人群广泛且易于为现代人群接受的产品。形成以中医... 从近年来国家的引导政策和药食同源联合经典名方的开发利弊等方面综合阐述了药食同源经典名方的发展趋势。为中医药大健康平台注入经典力量的同时融入现代化的科技研发能力,开发出适用人群广泛且易于为现代人群接受的产品。形成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药食同源物质为原料、中医药现代化推广与应用化为目标的药食同源经典名方产品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经典名方 大健康产品
下载PDF
论药膳食材按体质分类研究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达 王雪翎 陈宝贵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将中医体质学思想引入中医药膳研究,从指导思想、目的、方法以及意义等方面论述了药膳食材按照体质分类研究的可行性,为中医药膳研究提供新思路,供广大"治未病"医者临证参考。
关键词 药膳食材 体质分类 四气五味 归经 可行性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鲜天麻保鲜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顺强 武婷 吴珊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221-3224,共4页
为了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天麻的保鲜效果,以昭通乌天麻为材料,设置清洗和不清洗条件下牛皮纸信封包装、塑料袋包装和真空包装6个处理,常温保存10、20、30和40 d后,观测各处理下天麻的外观形态及水分散失情况。结果表明,清洗和不清洗对天... 为了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天麻的保鲜效果,以昭通乌天麻为材料,设置清洗和不清洗条件下牛皮纸信封包装、塑料袋包装和真空包装6个处理,常温保存10、20、30和40 d后,观测各处理下天麻的外观形态及水分散失情况。结果表明,清洗和不清洗对天麻保鲜影响不显著;包装方式对天麻保鲜影响显著,牛皮纸信封包装水分散失快,天麻外观形态差,保鲜效果不佳;塑料袋包装水分散失少,能维持鲜天麻品质及良好的外观形态,保鲜效果好;真空包装很快就腐烂变质,保鲜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Gastrodia elata B1.) 保鲜 失水率 包装方式
下载PDF
葛根酸乳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诚 尹红 +1 位作者 周长春 雷启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7-300,共4页
以湘西葛根、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果葡糖浆、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工成葛根酸乳,并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0.1%柠檬酸+0.1%VC复合护色剂,葛根汁色泽呈乳白色,质量良好;产品最佳配方:脱脂乳粉与水... 以湘西葛根、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果葡糖浆、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工成葛根酸乳,并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0.1%柠檬酸+0.1%VC复合护色剂,葛根汁色泽呈乳白色,质量良好;产品最佳配方:脱脂乳粉与水按1:8(m/V)的比例制得复原乳,葛根汁:复原乳体积比为2:5,以复原乳质量为基准,添加质量分数10%果葡糖浆、质量分数0.05%黄原胶、质量分数0.1%羧甲基纤维素钠,灭菌温度95℃,保温10min,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接入量3%(V/V),于发酵温度43℃条件下发酵5h。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葛根酸乳产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风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酸乳 乳酸菌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苏铁蕨多糖的提取及其组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亚鸣 陶文琴 +4 位作者 高绍中 黄晓兰 陈怡莎 艾小红 陈永亨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采用低温-微波工艺提取苏铁蕨[Brainia insignis(Hook.)J.Sm.]的木质根状茎部分,以95%乙醇、水为溶剂分步提取,获苏铁蕨粗多糖,经纯化为精制多糖.以凝胶过滤色谱法(GFC)测定苏铁蕨多糖的数量及分子量,结果:苏铁蕨中含1种多糖,其数均分... 采用低温-微波工艺提取苏铁蕨[Brainia insignis(Hook.)J.Sm.]的木质根状茎部分,以95%乙醇、水为溶剂分步提取,获苏铁蕨粗多糖,经纯化为精制多糖.以凝胶过滤色谱法(GFC)测定苏铁蕨多糖的数量及分子量,结果:苏铁蕨中含1种多糖,其数均分子量为31 514 g.mol-1,重均分子量为35 034 g.mol-1;多糖经酸解成单糖并衍生为乙酰化糖肟,对照乙酰化的标样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中含5种单糖组分,其相对含量:葡萄糖88.816%;半乳糖4.631%;阿拉伯糖3.314%;木糖2.085%;甘露糖1.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蕨 多糖 单糖组分
下载PDF
金樱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抑制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金安 刘相文 +3 位作者 耿巧玉 范路路 李思齐 田景振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考察金樱子不同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的预防、直接杀灭和穿入人喉癌上皮细胞(human larynx carcinoma epithelial cell,Hep-2)感染... 目的:考察金樱子不同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的预防、直接杀灭和穿入人喉癌上皮细胞(human larynx carcinoma epithelial cell,Hep-2)感染的阻断作用。方法:运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CCK-8染色法,以EC50、TC50及TI值作为指标,探讨金樱子甲醇、丙醇提取液对RSV、HSV-1及其穿入Hep-2感染的体外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金樱子甲醇冷浸提取物对RSV和HSV-1的TI值分别为15.958、7.814;金樱子甲醇超声提取物对RSV和HSV-1的TI值分别为10.455、15.221;丙酮冷浸提取物对RSV的TI值为7.191;丙酮超声提取物对RSV的TI值为6.648。金樱子甲醇冷浸提取物在阻断HSV-1穿入后感染中TI值为5.650;金樱子甲醇超声提取物在阻断HSV-1穿入后感染中TI值为3.185。结论:金樱子提取物在体外能够抑制RSV、HSV-1对Hep-2细胞的感染,且金樱子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机制复杂,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甲醇提取液 丙醇提取液 抗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 人喉癌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