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三维重建肩胛下角的形态学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定祥 李长辉 +3 位作者 陈亮 马晨曦 黄河 郑瑞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下的肩胛下角形态学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90个肩胛骨三维重建影像资料,g是肩胛下角,n是盂下结节,m是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k是肩胛上角,r是肩胛冈盂切迹,h是g点到mr垂线的交点,观察肩胛下角形态学特点,...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下的肩胛下角形态学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90个肩胛骨三维重建影像资料,g是肩胛下角,n是盂下结节,m是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k是肩胛上角,r是肩胛冈盂切迹,h是g点到mr垂线的交点,观察肩胛下角形态学特点,并测量相关数据。测量g点最厚部分,gn、gm、gh的长度,∠ngm、∠gmk(肩胛骨在冠状面上的投影)、∠gmk’(肩胛骨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度数。结果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肩胛下角大体有3种类型:副角型(175,60.34%)、U型(81,27.93%)和V型(34,11.73%),此外,副角型的g点最厚部分及gn与V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gm上,副角型比U型和V型长(P<0.05);在gh上,V型比副角型和U型短(P<0.05);在∠gmk’上,副角型比U型大(P<0.05)。双侧肩胛下角在∠ngm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结果,将肩胛下角分为3种类型,以副角型为主,V型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下角 解剖学 分型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