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0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三维微球装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慢性肌腱病
1
作者 李帝均 酒精卫 +3 位作者 刘海峰 闫磊 李松岩 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6-1362,共7页
背景:肌腱组织因缺少血管而修复困难,如何促进肌腱的恢复和提高肌腱损伤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一直是临床及科研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目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支架结合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通过体外实验与大鼠体内实验观察... 背景:肌腱组织因缺少血管而修复困难,如何促进肌腱的恢复和提高肌腱损伤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一直是临床及科研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目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支架结合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通过体外实验与大鼠体内实验观察明胶微载体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肌腱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三维明胶微载体后观察细胞活性以及存活情况,以常规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2)动物体内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肌腱病组、2D组(肌腱病+常规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D组(肌腱病+明胶微载体三维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组6只,治疗4周后进行动物行为学检测以及跟腱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细胞实验:接种于明胶微载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增殖速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三维明胶微载体培养的细胞活性更好;(2)动物体内实验:治疗4周后,与肌腱病组比较,3D组大鼠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改善,而2D组也可一定程度改善肌腱病损伤,但效果不及3D组;(3)结果表明,三维明胶微载体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肌腱损伤组织修复再生,且修复效果优于常规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病 肌腱损伤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 微载体 三维培养
下载PDF
下肢植入式假肢假体多孔结构设计
2
作者 孔鹏润 张焱焱 +1 位作者 都承斐 莫中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7-307,共1页
因为疾病、交通事故、工伤等原因,我国下肢截肢患者超260万人。植入式假肢假体是一种更优异于传统接受腔式假肢的治疗方案,能极大地提升截肢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目前应用于假体的材料主要为钛合金、钴铬钼合金等,假体与骨... 因为疾病、交通事故、工伤等原因,我国下肢截肢患者超260万人。植入式假肢假体是一种更优异于传统接受腔式假肢的治疗方案,能极大地提升截肢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目前应用于假体的材料主要为钛合金、钴铬钼合金等,假体与骨骼相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假体-骨界面易发生应力遮挡效应。目的 根据残骨弹性模量对多孔钛合金进行多孔化设计,采用增材制造技术成型适配残骨的下肢植入式假肢假体,优化假体周围骨组织力学环境并增强假体-骨的结合。方法 建立四边形和六边形两种孔型,400、600、800和1 000μm 4种孔径的微结构结构和1.5和2.6 mm厚度假体-股骨有限元复合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力学试验的方法,分析完整步态周期中假体及周围骨组织的应力特征,对自主设计的新型假体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多孔与实体假体相比,股骨干四周应力遮挡率降低9.15%~17.54%,骨吸收率平均下降1.92%~6.20%,厚度2.6 mm六边形多孔设计与其他结构假体对比,在股骨干两侧力遮挡率最低,依次为13.63%、18.84%、13.22%、-6.20%、-7.68%和-6.08%。结论 多孔较实体假体可有效缓解骨周围组织发生应力遮挡效应和骨吸收;多孔设计中厚度2.6mm六边形结构假体植入后股骨在完整步态周期内的力学特性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植入 下肢截肢 截肢患者 股骨干 植入式 步态周期 假肢 复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亚洲人种解剖学特征的膝关节假体设计
3
作者 刘雅馨 崔文权 +3 位作者 任长乐 冯鹿明 冯如峰 舒利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5-655,共1页
目的针对目前市面上膝关节假体大多基于高加索人结构特征设计的现状,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亚洲人种膝关节解剖学特征的膝关节假体,以提高术后满意度。方法本研究基于亚洲人种膝关节MRI数据,通过特征提取与统计分析,指出亚洲人种膝关... 目的针对目前市面上膝关节假体大多基于高加索人结构特征设计的现状,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亚洲人种膝关节解剖学特征的膝关节假体,以提高术后满意度。方法本研究基于亚洲人种膝关节MRI数据,通过特征提取与统计分析,指出亚洲人种膝关节相对于高加索人种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有界双调和权重与迭代最近点算法相结合的网格配准方法对膝关节进行参数化重构和模型配准。采用PCA对重构模型进行点云坐标降维处理,构建亚洲人种膝关节平均模型,提取影响膝关节形状主成分因素。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膝关节假体,基于人体肌骨数字孪生模型进行适配度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将其与自然膝关节和市面主流膝关节假体产品进行比较以验证本研究的假体设计。结果本研究所设计的膝关节假体与亚洲人种膝关节具有更好的适配度,更符合亚洲人种膝关节生理特点。根据基于高保真膝关节有限元的运动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本研究设计假体优于所对比的其他产品,更接近于自然膝关节并能满足患者日常活动需求。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亚洲人种特征的膝关节假体设计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可以为亚洲人种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膝关节替代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假体 术后满意度 假体设计 迭代最近点算法 解剖学特征 统计分析 人种特征 模型配准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仿生支架促进肩袖损伤后的愈合
4
作者 徐杰 酒精卫 +1 位作者 刘海峰 赵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761-4770,共10页
背景:大多数肩袖损伤发生于冈上肌腱,由于肌腱组织缺少血管以及肩袖复杂的解剖结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肌腱修复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大多数肩袖损伤发生于冈上肌腱,由于肌腱组织缺少血管以及肩袖复杂的解剖结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肌腱修复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观察该支架修复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制备明胶微载体,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明胶微载体表面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制备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打印墨水,使用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打印墨水重悬组织工程化干细胞,放入3D打印机的生物墨水容器中进行打印,蓝光照射固化5 min后即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通过死活染色、CCK-8实验检测支架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2)动物体内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4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建立冈上肌腱撕裂的肩袖损伤模型,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造模后分别将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支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植入肌腱损伤处。术后4周,分别进行大鼠行为学测试及肩袖冈上肌腱组织学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细胞实验:死活染色结果显示,明胶微载体可减轻3D打印过程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造成的损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升高;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2)动物体内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大鼠四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肩袖冈上肌腱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肌纤维排列较规律,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容积百分比降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肩袖冈上肌腱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3)结果表明,生物3D打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可促进肩袖损伤组织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冈上肌腱损伤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 生物支架 甲基丙烯酸化明胶 生物3D打印
下载PDF
3D打印关节软骨支架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晏紫 利时雨 +3 位作者 王艺霖 吴耀彬 李严兵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软骨是由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结缔组织,其细胞终末分化程度高,难以自行再生。退行性骨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和软骨损伤修复术。药物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有改善症状与改善结构延缓发展两种药物... 软骨是由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结缔组织,其细胞终末分化程度高,难以自行再生。退行性骨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和软骨损伤修复术。药物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有改善症状与改善结构延缓发展两种药物;前者是以NSAIDs为代表的消炎止痛药物,后者包括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及双醋瑞因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软骨损伤修复技术包括:骨髓刺激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术以及尚处于研究阶段的软骨细胞移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仿生支架 生物材料 软骨组织工程 关节软骨
下载PDF
步态周期中“8”字绷带外固定对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动态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曹旭含 熊冰朗 +4 位作者 孙承颐 孙旭东 郭紫嫣 温建民 孙卫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1-19,共9页
目的建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拇外翻足底压力生物力学模型,研究“8”字绷带外固定系统在拇外翻足术后动态力学环境中的足底应力力学数据分布特点及其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将同步的三维运动测试与地面垂直反力相应的时相结合,获得足部3个不... 目的建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拇外翻足底压力生物力学模型,研究“8”字绷带外固定系统在拇外翻足术后动态力学环境中的足底应力力学数据分布特点及其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将同步的三维运动测试与地面垂直反力相应的时相结合,获得足部3个不同的角度,并对术后足踝部分在步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在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有限元模型中实施加载及约束,对步行周期状态过程中各个工况时期位移及截骨端用力的情况进行计算(足跟着地时期、支撑时期、加速蹬离时期),进而对该手术步态周期中固定截骨及移位端应力的不断变化进行探究。结果中足跟着地期工况,第一跖骨截骨端最大总应力为0.118 MPa,第一主应力位于Z轴方向,为-0.116620 MPa;截骨端的最大总位移为0.447 mm,最大位移发生在X轴上,为-0.446 mm,位移方向与X轴相反,提示向外侧移位。加速蹬离期工况,截骨端最大总应力为1.485 MPa,第一主应力为-1.467620 MPa;截骨端的最大总位移为1.667 mm,最大位移发生在X轴上,为-1.658 mm。全足支撑期工况与蹬离期方向相同,数值次之。结论在步态周期中,第一跖骨截骨端所受应力以压应力为主,位移主要是截骨远端向外侧移位。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能够保证步态周期中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的动态稳定,增加截骨端压应力,促进截骨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步态周期 有限元 绷带外固定 截骨端动态稳定性
下载PDF
大腿假肢接受腔技术的发展
7
作者 张强 何艳 +1 位作者 周大伟 张飏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25-27,共3页
现代假肢接受腔的基本要求为全面接触和全面负重,接受腔不仅要与残肢良好适配,还要求符合人体运动解剖和生物力学。随着大腿假肢接受腔技术的发展,大腿假肢接受腔出现了多种类型。本文由接受腔材质选择入手,对现有现代假肢接受腔临床装... 现代假肢接受腔的基本要求为全面接触和全面负重,接受腔不仅要与残肢良好适配,还要求符合人体运动解剖和生物力学。随着大腿假肢接受腔技术的发展,大腿假肢接受腔出现了多种类型。本文由接受腔材质选择入手,对现有现代假肢接受腔临床装配中常用的类型及其临床应用、结构特点、生物力学特征等进行综述,总结各种大腿假肢接受腔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提高截肢者穿戴假肢的舒适度,发挥假肢功能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插入式接受腔 四边形接受腔 坐骨包容接受腔 坐骨下大腿假肢接受腔
下载PDF
基于人体足趾生物力学功能的仿生踝足假肢设计验证
8
作者 许阳阳 农庆钧 +2 位作者 王旭 马昕 陈文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7-187,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并验证一种新型仿生踝足假肢,该假肢具有主动的跖趾关节,能有效模拟生物足趾应对扰动等条件下的地面把持功能。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欠驱动运动机构,实现足趾部件的耦合的平动和旋转运动。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 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并验证一种新型仿生踝足假肢,该假肢具有主动的跖趾关节,能有效模拟生物足趾应对扰动等条件下的地面把持功能。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欠驱动运动机构,实现足趾部件的耦合的平动和旋转运动。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使用有限元分析来模拟足趾部件的地面把持力(即水平剪切力)。为了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对人类足趾在扰动条件下的运动模式和足底剪切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本研究中的仿生踝足假肢可以有效地再现生物足趾的地面把持功能,并且能够产生与生物足趾相当的水平方向剪切力。在扰动条件下,生物足趾产生的最大剪切力为体重的2.1%。结果对比显示,该仿生踝足假肢在静态站立产生45.47 N的剪切力,显著超过了现有的踝足假肢(6.06 N),同时能够模拟生物足趾和地面之间的交互运动(R2=0.96843,P<0.05)。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本研究的仿生踝足假肢设计的有效性,跖趾关节耦合运动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人体足趾的运动和力学特性,并且提高了地面把持力,为新型踝足假肢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把持力 仿生踝足 剪切力 假肢 耦合运动 足趾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神经步态模型的下肢康复外骨骼的效能评估研究
9
作者 杜娟 曹棕源 孟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2-132,共1页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疾病,从而引发各种运动障碍。康复外骨骼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辅助工具,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卒中康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评估这些康复外骨骼的效率并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肌肉...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疾病,从而引发各种运动障碍。康复外骨骼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辅助工具,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卒中康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评估这些康复外骨骼的效率并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肌肉骨骼模型的仿真方法,以方便地评估针对卒中患者研发的下肢外骨骼。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针对卒中患者的下肢康复混动外骨骼,采用Opensim的Gait2392模型,通过添加致动器与被动矫形器,构建肌肉骨骼与外骨骼耦合模型。基于该耦合模型和从实验中获得的输入运动学与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实现行走步态模拟。在该仿真平台上,提取受试者行走过程中的关节角度、肌肉激活以及行走时的代谢成本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外骨骼的辅助下,受试者关节角度与正常步态数据的CORA评分提高了11.6%~37.8%。比目鱼肌的激活水平上升,这种重新分配使肌肉激活更接近正常步态,以更好地支持患者行走。同时受试者的代谢成本均有所降低。结论仿真结果揭示了穿戴外骨骼对卒中患者康复过程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节省患者的运动能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的快速疲劳。本研究基于肌肉骨骼模型的仿真方法为评估和优化康复外骨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过程 肌肉骨骼 正常步态 关节角度 外骨骼 脑部损伤 比目鱼肌 辅助工具
下载PDF
类人假肢手的分析与设计
10
作者 郭壮 郭媛 +1 位作者 张绪树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6-456,共1页
目的随着国际形势动荡和车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需要假肢手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假肢手对于失去手指或手臂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假肢手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构灵活性不足、控制反馈缺失、假肢... 目的随着国际形势动荡和车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需要假肢手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假肢手对于失去手指或手臂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假肢手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构灵活性不足、控制反馈缺失、假肢手续航能力差,充电方式唯一。因此,经济成本低且类人度高、功能性强的类人假肢手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方法本文基于自然手CT图像建立假肢手三维模型,结合国内外假肢手的研究进展和自然手解剖结构,建立腱绳欠驱动假肢手模型,结构优化完成后对类人假肢手腱绳欠驱动模型进行运动仿真验证;根据自然手抓握运动实验和三手指协同抓握运动实验,完成协同差动机构的方案和实物设计;根据自然手抓握力实验搭建压力反馈控制系统,并完成显示系统和压力能量采集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完成假肢手控制系统搭建和提高假肢手控制系统的续航能力,完成假肢手样机制作。结果本研究在人手解剖学和国内外假肢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经过仿真模拟验证并最终完成了假肢手样机制作,假肢手样机仅需4个驱动源就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部抓握动作,同时提高了抓握不规则物体的稳定性。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分析设计方法为假肢手的结构改进和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优化了腱绳欠驱动假肢手结构并添加了控制反馈,进一步提高了类人假肢手的灵活性和对自然手抓握功能的复现能力,添加能量采集系统,降低了假肢手的经济成本应提高了类人假肢手的续航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假肢手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结构 续航能力 假肢手 不规则物体 压力反馈控制 差动机构 能量采集系统 欠驱动
下载PDF
同种异体移植物处置方法影响犬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界面的骨重塑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小可 马占军 +6 位作者 温鹏 王浩 马少伟 胡建中 李箭 郑君 李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5516-5522,共7页
背景: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腱骨愈合过程复杂,愈合不良易导致隧道扩大。术前移植物的处理过程可能对腱骨愈合存在一定影响,但是具体情况并不清楚。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术前处置方法对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 背景: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腱骨愈合过程复杂,愈合不良易导致隧道扩大。术前移植物的处理过程可能对腱骨愈合存在一定影响,但是具体情况并不清楚。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术前处置方法对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过程中骨重塑的影响。方法:取32只雄性比格犬,建立双侧后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模型后,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4组进行前交叉韧重建手术:A组以新鲜自体跟腱为移植物,B组以新鲜同种异体跟腱为移植物,C组以γ射线辐照后低温冷藏的同种异体跟腱为移植物,D组以冻干后经γ射线辐照的同种异体跟腱为移植物,每组8只。术后3,6个月取股骨-移植物-胫骨复合体,行Micro CT扫描和组织切片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扫描图像进一步行骨微观结构参数测量,并建立3D骨隧道模型测量隧道面积。结果与结论:(1)Micro CT扫描:术后3个月,D组连接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体积与总体积比值及结构模型指数均低于A、C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高于A组(P<0.05);B组接密度、骨小梁数量及结构模型指数均低于A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高于A组(P<0.05),骨体积与总体积比值低于A、C组(P<0.05)。术后6个月,D组连接密度、骨小梁数量及骨体积与总体积比值均低于A组(P<0.05),骨小梁厚度及结构模型指数均低于A、C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高于A组(P<0.05);B组连接密度、结构模型指数低于A组(P<0.05),骨小梁厚度低于A、C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高于A组(P<0.05);(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与A组相比,B、D组破骨细胞染色更深且数量更多;C组破骨细胞在形态和数量上类似于A组,体积偏小且着色偏淡;(3)隧道面积:相同时间点下,D组股骨与胫骨隧道扩大程度最大;B组术后3个月的股骨隧道内口、术后3,6个月的股骨隧道内口与中部面积均大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的胫骨隧道内口面积大于A组(P<0.05);(4)结果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过程中骨隧道扩大现象普遍存在,移植物处置方法通过影响腱骨界面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导致骨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干预腱骨愈合过程中的骨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同种异体移植物 跟腱 处置方法 腱骨愈合 骨重塑
下载PDF
一种智能膝关节假肢模型的阻尼参数优化方法
12
作者 张意彬 吕杰 喻洪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59-265,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智能膝关节假肢的穿戴调试效率及行走的步态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假肢模型对膝关节假肢的阻尼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多杆刚体系统对智能膝关节假肢构建由膝关节、连杆及阻尼器组成的假肢模型。选择5例测试对象... 目的为了提高智能膝关节假肢的穿戴调试效率及行走的步态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假肢模型对膝关节假肢的阻尼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多杆刚体系统对智能膝关节假肢构建由膝关节、连杆及阻尼器组成的假肢模型。选择5例测试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44.20岁(标准差10.45岁);身高1.52~1.78 m,平均身高1.650 m(标准差0.098 m);体质量55~75 kg,平均体质量63.60 kg(标准差8.59 kg);大腿长0.37~0.44 m,平均大腿长0.404 m(标准差0.027 m);小腿长0.43~0.51 m,平均小腿长0.470 m(标准差0.029 m);步幅0.56~0.66 m,平均步幅0.610 m(标准差0.038 m)。将不同步速(0.8 m/s、1.2 m/s、1.6 m/s)的健肢侧膝关节角度及足底反力信息导入该模型,结合S.S.Rao Mechanical Vibration的二阶振动理论,以假肢模型与健肢之间的膝关节角度最小均方根误差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参数(ωd,ζ)进行优化求解。结果通过对5例测试对象的步态测试,假肢模型在支撑相的膝关节角度与真实人体膝关节的角度偏差为3.8°±0.4°,相关性为0.86±0.06;摆动相则为1.7°±0.2°,相关性为0.990±0.005。支撑相的阻尼频率范围在5~20,阻尼比范围在0.001~0.990;摆动相的阻尼频率范围在3.7~8.6,阻尼比范围在0.0001~0.1100。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对膝关节假肢的阻尼参数进行优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提高膝关节假肢的穿戴调试效率,理论上也可以提高穿戴膝关节假肢行走时的步态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膝关节假肢 阻尼 步态对称性 二阶震动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满足不同类型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需求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紫钰 王一茗 +4 位作者 李涵 王中汉 陆加霖 徐瑞 金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72-2779,共8页
背景: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传统疗法只能使缺损处再生出纤维软骨,无法彻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故需一种可以再生出透明软骨的疗法修复缺损。根据关节软骨的缺损深度、部位以及是否伴随炎症可将关节软骨缺损分类,不同类型... 背景: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传统疗法只能使缺损处再生出纤维软骨,无法彻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故需一种可以再生出透明软骨的疗法修复缺损。根据关节软骨的缺损深度、部位以及是否伴随炎症可将关节软骨缺损分类,不同类型的关节软骨缺损有不同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策略。富血小板血浆作为富含各种生长因子的自体血小板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并且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多种类型关节软骨缺损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就目前而言,富血小板血浆疗法有望治愈关节软骨缺损。目的:总结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储存以及激活方式,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所具性质是否满足不同类型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需求,综述富血小板血浆对不同类型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软骨,制备,机制,软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platelet-rich plasma,articular cartilage,prepraration,mechanism,full-thickness cartilage defect,osteochondral defect,weight-bearing areas defect,hip,knee,ankle,osteoarthritis,rheumatoid arthritis”,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5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的性质可满足多种类型软骨缺损的治疗需求,包括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调节软骨基质分泌、促进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架结构、减轻炎症、润滑粗糙关节面、降低体内免疫反应等。富血小板血浆对全层软骨缺损、骨软骨缺损、负重区软骨缺损、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富血小板血浆对这些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提示其具有修复生长板缺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软骨 全层软骨缺损 骨软骨缺损 负重区软骨缺损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慧 王秀霞 +1 位作者 汤云山 苗丽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程度、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程度、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干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活动状态下VAS评分,MCMQ中屈服、回避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CD-RISC总分及各维度评分、ESCA各维度评分、干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程序化疼痛干预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提升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增强自护能力,减轻疼痛感,且干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程序化疼痛干预 激励式心理干预 疼痛
下载PDF
假肢接受腔3D打印模型的正逆向混合建模
15
作者 段悦 卢依婷 +1 位作者 宋旺奕 张亚琴 《包装学报》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针对传统工艺制作假肢接受腔依赖于石膏取型,以及金属阳四爪连接盘与假肢接受腔依赖于人工手动加工连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LA3D打印技术的假肢接受腔制作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软件迭代设计得到承压合理的接受腔模型;通过正逆向混合建... 针对传统工艺制作假肢接受腔依赖于石膏取型,以及金属阳四爪连接盘与假肢接受腔依赖于人工手动加工连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LA3D打印技术的假肢接受腔制作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软件迭代设计得到承压合理的接受腔模型;通过正逆向混合建模,将光敏树脂接受腔和金属阳四爪连接盘复合。结果表明:3 mm厚的光敏树脂材料符合假肢接受腔的应用要求;切片层厚为0.2 mm时,光敏树脂接受腔和金属阳四爪连接盘的复合效果最佳。用SLA 3D打印假肢接受腔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假肢接受腔 正逆向混合建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猕猴长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阳富春 杨志明 +5 位作者 李秀群 周悦婷 林凡 秦廷武 罗静聪 解慧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用生物衍生骨材料和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复合后构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对异体猕猴长段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于猕猴胫骨结节抽取 MSCs并使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 ,用 5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 )标记 ,培养后与人源生物衍... 目的 探讨用生物衍生骨材料和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复合后构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对异体猕猴长段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于猕猴胫骨结节抽取 MSCs并使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 ,用 5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 )标记 ,培养后与人源生物衍生骨材料体外复合构成组织工程化骨 ,植入 15只异体猕猴修复桡骨 2 .5 cm长段骨缺损作为实验组 ;用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修复对侧同样骨缺损作为对照组 ;另取 2只猕猴双侧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 1、2、3、6和 12周时各处死 3只动物取材 ,空白组 12周取材 ,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 1、2和 3周移植物周围组织反应较明显 ,6周后明显减轻 ,12周时基本消失。实验组标记成骨样细胞于术后 6周仍存在 ,术后 12周基本消失 ;骨缺损部位骨样组织、软骨、编织骨和板层骨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组早 ,且骨愈合时间提前 3~ 6周。实验组骨缺损以多点方式直接成骨 ,对照组则从两端以“爬行替代”方式成骨。空白组术后 12周骨缺损均无愈合。 结论 生物衍生骨材料和 MSCs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异体植入修复猕猴长段骨缺损可超越骨段移植的“爬行替代”过程 ,使骨缺损能较快愈合。生物衍生骨材料和同种异体 MSCs复合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骨 长段骨缺损 修复 猕猴 实验研究 异体移植 生物衍生材料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类金刚石碳梯度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蒋书文 尹光福 +3 位作者 郑昌琼 张利 孟永刚 杨文言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7-171,共5页
与 Ti6 Al4V合金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摩擦副对比 ,考察了 Ti6 Al4V合金表面类金刚石碳梯度薄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摩擦副在干摩擦以及 Hank's溶液和生理盐水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磨损表面形貌 ,并进而... 与 Ti6 Al4V合金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摩擦副对比 ,考察了 Ti6 Al4V合金表面类金刚石碳梯度薄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摩擦副在干摩擦以及 Hank's溶液和生理盐水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磨损表面形貌 ,并进而分析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类金刚石碳梯度薄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其体积磨损率约为相同条件下Ti6 Al4V合金体积磨损率的 5 0 % ,相应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偶件的磨损率亦较低 .类金刚石碳梯度薄膜的磨损呈现轻微磨粒磨损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碳薄膜 钛合金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摩擦磨损性能 关节头材料 人工关节
下载PDF
人工骨的快速成形制造 被引量:37
18
作者 颜永年 崔福斋 +1 位作者 张人佶 胡蕴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3,共3页
应用组织工程材料制造的人工骨能够适时降解并诱导成形,而成为最理想的骨组织人工替代方法。采用快速成形(RP)技术制造人体骨,此法得到的人工骨在材料种类、微观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均与人骨高度相似,而采用骨水泥,或含有烧结等步... 应用组织工程材料制造的人工骨能够适时降解并诱导成形,而成为最理想的骨组织人工替代方法。采用快速成形(RP)技术制造人体骨,此法得到的人工骨在材料种类、微观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均与人骨高度相似,而采用骨水泥,或含有烧结等步骤,将不具有这种相似性;人骨生长因子(BMP)的复合通过特殊处理,使之达到多维复合,并且具有缓释功效,大大有利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快速成形 诱导制造 人工骨 RP技术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毛天球 杨维东 +1 位作者 陈富林 陶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综述组织工程骨研究中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组织构建的近期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文献 ,着重在研究和探索人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乌贼骨改性和骨组织构建动物实验。 结果 人骨髓细胞培养中诱导、分化... 目的 综述组织工程骨研究中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组织构建的近期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文献 ,着重在研究和探索人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乌贼骨改性和骨组织构建动物实验。 结果 人骨髓细胞培养中诱导、分化出成骨细胞 ;首次将乌贼骨改性为乌贼骨羟基磷灰石 ;构建出成骨细胞 / CHA5 0 0 R、成骨细胞 /乌贼骨羟基磷灰石、成骨细胞 /聚羟基丁酸酯等组织工程骨。 结论 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和上述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有望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种子细 支架材料 组织构建 骨髓细胞 成骨细胞
下载PDF
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晓东 郑启新 +5 位作者 杜靖远 曾晖 全大萍 闫玉华 李世普 李香亮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HA/PD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Am es 实验、微核实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HA/PD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Am es 实验、微核实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凝血试验和肌肉、骨内长期植入实验。结果表明,HA/PDLLA 材料无毒,无致突变性,不引起溶血和凝血。结论:HA/PDLLA 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DL-乳酸 生物相容性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