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初免后24-25年追踪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树巧 陈志慧 +6 位作者 谢广中 俞素珍 朱琦平 王立成 戴斌 吴霆 王信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对1973年在浙江省诸暨县(市)建立的麻疹免疫持久性观察基地进行麻疹疫苗初免后24~25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方法 对各年份血清学资料完整的326名观察对象采集微量血,测定HI抗体,同时对HI<1:2的对象用细胞中和法(SN)进行... 目的 对1973年在浙江省诸暨县(市)建立的麻疹免疫持久性观察基地进行麻疹疫苗初免后24~25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方法 对各年份血清学资料完整的326名观察对象采集微量血,测定HI抗体,同时对HI<1:2的对象用细胞中和法(SN)进行复测。结果 初免后24-25年抗体阳性率为53.66%-84.48%。不同剂量免后HI的GMT和累积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免疫途径免疫的抗体持久性均与野病毒感染基本一致,但HI<1:2者用SN法复测抗体阳性率可达92.23%。结论 麻疹疫苗HI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推移降低,但细胞中和抗体阳性率仍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免疫持久性 血清抗体 检测 追踪观察
下载PDF
南海七种海藻多糖的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颖 岑颖洲 +2 位作者 黄日明 李药兰 张美英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285,共4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南海7种海藻多糖体外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和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B3)活性进行研究。7种海藻多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孔石莼多糖、蜈蚣藻多糖可明显抑制HSV-1,细胞病变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为3...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南海7种海藻多糖体外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和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B3)活性进行研究。7种海藻多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孔石莼多糖、蜈蚣藻多糖可明显抑制HSV-1,细胞病变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为3.90μg/mL,选择指数(SI)分别达363和296.4。孔石莼多糖、小石花菜多糖可明显抑制CoxB3,IC50分别为1.95μg/mL和7.81μg/mL,SI分别为>1 025.6和212。同时理化实验结果表明,多糖样品均为硫酸酯多糖,其硫酸基和岩藻糖的含量与多糖的抗病毒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多糖 抗病毒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再免后22年追踪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立成 邵本海 +6 位作者 王树巧 王信子 吴霆 俞素珍 朱椅平 郭承荫 戴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研究麻疹疫苗初免后不同间隔时间再免疫的血清抗体持久性。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329名观察对象血清中的麻疹抗体滴度。结果 麻疹疫苗初免后,不同间隔时间再免疫,相同抗体水平者再免与不再免疫,血清抗体阴转率差异均无显... 目的 研究麻疹疫苗初免后不同间隔时间再免疫的血清抗体持久性。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329名观察对象血清中的麻疹抗体滴度。结果 麻疹疫苗初免后,不同间隔时间再免疫,相同抗体水平者再免与不再免疫,血清抗体阴转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再免是否成功与再免前的血清抗体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再免成功与否对免疫持久性无显著影响。再免疫可使抗体阴转和低抗体水平者的滴度迅速提高。结论 初免麻疹疫苗获得成功后,再免疫仅能暂时提高群体血清抗体滴度,但对延长抗体持久性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免疫持久性 再免后22年 追踪观察
下载PDF
检测抗人疱疹病毒6型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军连 徐志凯 +4 位作者 王红英 王德堂 张芳琳 杨乔欣 姚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方法 :用HHV 6国内分离株感染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 ,建立检测HHV 6IgG的IFA方法 ,并用于育龄期妇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建立的IFA具有特异性。...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疱疹病毒 6型 (HHV 6 )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方法 :用HHV 6国内分离株感染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 ,建立检测HHV 6IgG的IFA方法 ,并用于育龄期妇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建立的IFA具有特异性。对 116份育龄期妇女血清标本检测表明 ,HHV 6IgG的阳性率为 72 .4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6 1;在孕妇和正常未孕妇女之间 ,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 ,HHV 6IgG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建立了具有特异性的IFA法 ,可用于对育龄妇女H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6型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GG抗体 育龄期妇女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空斑形成技术的改进和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子峰 秦笙 +4 位作者 陈晓红 莫自耀 王丹芬 关文达 钟南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改进测定甲型流感病毒株和临床样本病毒滴度的空斑形成方法。方法在12孔板按照不同感染复数(MOI)感染MDCK细胞,覆盖改良营养物(含0.8%琼脂糖,0.005%DEAE,0.2%BSA,1.25μg/ml TPCK),孵育一定时间后固定染色,计算... 目的改进测定甲型流感病毒株和临床样本病毒滴度的空斑形成方法。方法在12孔板按照不同感染复数(MOI)感染MDCK细胞,覆盖改良营养物(含0.8%琼脂糖,0.005%DEAE,0.2%BSA,1.25μg/ml TPCK),孵育一定时间后固定染色,计算空斑形成单位。以空斑形成法和血凝滴度同时测定感染1~6d后培养液病毒滴度。结果甲1型流感病毒PR8株可形成直径1~3mm的圆形或类圆形空斑,滴度达1×10^7空斑形成单位;临床标本病毒滴度为5×10^3~1.2×10^7PFU/ml;PR8株最佳扩增感染复数为0.01,高峰期为感染后第4天。结论该方法经改进可应用于标准病毒株及临床样本的病毒定量检测和确定流感病毒最佳感染复数;低MOI感染复数易于获得高滴度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空斑形成单位 甲1型流感病毒 感染复数 流感病毒株 病毒滴度 MDCK细胞 临床样本
下载PDF
淋巴细胞及血浆EB病毒DNA在EBV感染相关疾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喻晶 王琳 +3 位作者 卢丽华 吴夏枫 刘晓翌 张银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中EB病毒DNA(EBV DNA)在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112例疑似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患者的全血样本,其中鼻咽癌1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16例,淋巴瘤2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上呼吸道...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中EB病毒DNA(EBV DNA)在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112例疑似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患者的全血样本,其中鼻咽癌1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16例,淋巴瘤2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肝功能异常1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同一份样本淋巴细胞和血浆中EBV DNA的含量。结果检测112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中的EBV DNA,其总的阳性率分别为83.0%(93/112),27.7%(31/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χ~2=60.02,P<0.01);14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EBV DNA的阳性率及其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5,t=-1.04,均P>0.05);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及其含量均明显低于外周血淋巴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5.06,均P<0.05;t=3.94~10.45,均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非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EBV DNA可能优于检测血浆的EBV DNA;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EBV DNA无明显差异,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标本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DNA 荧光定量PCR 血浆 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感染相关疾病
下载PDF
麻疹病毒全长cDNA构建及其感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孔新 于建石 +6 位作者 孙玉兰 孟祥芝 王晓芳 张全福 李川 梁米芳 李德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为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目前使用的麻疹病毒疫苗,以麻疹病毒疫苗株为模板,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麻疹病毒cDNA克隆。用RT-PCR分6段扩增出麻疹病毒全长基因,通过酶切、拼接构建麻疹病毒疫苗株CC-47的全长正链cDNA序列,并精确地置于T7启动子控... 为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目前使用的麻疹病毒疫苗,以麻疹病毒疫苗株为模板,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麻疹病毒cDNA克隆。用RT-PCR分6段扩增出麻疹病毒全长基因,通过酶切、拼接构建麻疹病毒疫苗株CC-47的全长正链cDNA序列,并精确地置于T7启动子控制下与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序列之前。克隆麻疹病毒CC-47株蛋白N、P、L编码区质粒并置于T7启动子控制下,用4个质粒共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在表达T7RNA聚合酶的重组痘苗病毒VTF7-3的作用下进行病毒拯救。经免疫荧光、PCR等方法检测证实,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麻疹病毒。所拯救的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连续传3代后,仍能检出病毒抗原和核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病毒 全长CDNA 感染性 疫苗 反向遗传
下载PDF
抗生素17997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陶佩珍 杨茂 +1 位作者 王淑琴 章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报道由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放线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抗生素17997[1]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用氚标记物参入法测定抗生素17997对VERO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TD50(50%毒性剂量)分别为7... 报道由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放线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抗生素17997[1]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用氚标记物参入法测定抗生素17997对VERO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TD50(50%毒性剂量)分别为76.8±2.2、130.9±19.5及144.2±17.1μmol/L。抗生素17997无毒浓度不影响单疱病毒Ⅰ型的吸附及释放;对病毒无直接灭活作用;感染后6h给药无抑制病毒作用;对病毒逆转录酶及DNA聚合酶均无抑制作用。抗生素17997可能作用于病毒复制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17997 抗病毒作用 单纯疱疹病毒
下载PDF
麻疹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9
作者 潘芳 王迪涛 王子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不典型性 多样化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中病毒滴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淑云 刘瑜瑄 +3 位作者 高静 王为 唐巧英 王子柱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为改进MMR(麻疹-腮腺炎-风疹)和MRu(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中麻疹病毒的滴定方法。方 法 在滴定MMR中麻疹病毒时,将中和腮腺炎、风疹病毒改为只中和腮腺炎病毒;在滴定MR中的麻疹病毒时,不 中和风疹病毒,直接... 目的 为改进MMR(麻疹-腮腺炎-风疹)和MRu(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中麻疹病毒的滴定方法。方 法 在滴定MMR中麻疹病毒时,将中和腮腺炎、风疹病毒改为只中和腮腺炎病毒;在滴定MR中的麻疹病毒时,不 中和风疹病毒,直接滴定。结果 中和与不中和风疹病毒对滴定联合疫苗中的麻疹病毒滴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简化了滴定方法,并解决了无合用的风疹抗体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病毒滴定方法 MMR MR 联合疫苗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反义LMP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CNE2株生长的抑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宝民 刘振声 +1 位作者 纪志武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0-334,共5页
将0.6kbLMP1前段基因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中,构建成pZIP-反义LMP1载体,再转入PA317包装细胞中,用G418筛选抗性克隆,获得产生1.7×105(CFU/ml)反义LMP1病毒的PA... 将0.6kbLMP1前段基因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中,构建成pZIP-反义LMP1载体,再转入PA317包装细胞中,用G418筛选抗性克隆,获得产生1.7×105(CFU/ml)反义LMP1病毒的PA317细胞克隆。收集反义LMP1病毒液,用于感染鼻咽癌细胞株(CNE2)。杂交实验证实pZIP-反义LMP1载体基因整合到CNE2细胞的DNA中,并且有载体基因RNA的表达。观察反义LMP1基因对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反义LMP1基因可降低细胞生长速度,减弱CNE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致肿瘤性。原位杂交证实,肿瘤组织中持续存在着反义LMP1基因。以上结果说明,EBV反义LMP1基因对CNE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疱疹病毒 LMPI基因 鼻咽癌 细胞
下载PDF
急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被引量:28
12
作者 肖波 彭永 +3 位作者 杨欢 谢光洁 侯熙德 李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应用阿糖胞苷、无环岛苷和丙氧鸟苷分别治疗急性疱疹病毒性脑炎32例、36例及20例,好转率分别为56.2%、80.5%、80%.其中丙氧鸟苷对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阿糖胞苷的副作用较多,特别是对骨髓有明显抑制作用,无环岛苷和丙氧... 应用阿糖胞苷、无环岛苷和丙氧鸟苷分别治疗急性疱疹病毒性脑炎32例、36例及20例,好转率分别为56.2%、80.5%、80%.其中丙氧鸟苷对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阿糖胞苷的副作用较多,特别是对骨髓有明显抑制作用,无环岛苷和丙氧鸟苷的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阿糖胞苷 无环鸟苷 疱疹病毒
下载PDF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宗永生 刘克拉 +4 位作者 饶慧兰 李智 林汉良 陈国雄 吴文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EpsteinBarr 病毒(EBV)与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的关系,并检测瘤细胞内EBV 基因编码产物。方法:作者收集了中山医科大学... 目的:研究EpsteinBarr 病毒(EBV)与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的关系,并检测瘤细胞内EBV 基因编码产物。方法:作者收集了中山医科大学所属病理科1986 年1 月至1995 年12 月间32 例腮腺LELCs.。32 例LELC石蜡包埋标本再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法检测瘤细胞内EBV 基因表达产物。结果:(1) 在125例腮腺癌中有32 例淋巴上皮瘤样癌,占总病例的25-6% (32/125) 。(2)所有32 例腮腺LELC组织中均有数量不等的EBNA1 和EBERs 阳性瘤细胞。(3)27 例LELC 组织中部分瘤细胞表达LMP1 。(4) 所有标本中均未见ZEBRA 阳性细胞。(5)32例腮腺LELC组织中EAD、VCA和M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9 %(23/32) 、68-8 %(22/32) 和12-5% (4/32) 。结论:(1) 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腮腺LELC的发病率也较高。(2)腮腺LELC 组织中均有EB病毒感染。(3)EB病毒在腮腺LELC的感染主要为潜伏Ⅱ型,即表达EBNA1 、E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上皮瘤样癌 腮腺肿瘤 E-B病毒
下载PDF
gD基因在生殖器疱疹PCR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慧兰 李明 +3 位作者 廖元兴 吴锦银 江悦华 杨太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2-294,共3页
依据国外已发表的疱疹病毒(HSV)糖蛋白D基因(gD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用疱疹病毒gD基因做疱疹病毒诊断基因的PCR方法。对48例拟诊为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标本进行病毒细胞培养和PCR检测。结... 依据国外已发表的疱疹病毒(HSV)糖蛋白D基因(gD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用疱疹病毒gD基因做疱疹病毒诊断基因的PCR方法。对48例拟诊为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标本进行病毒细胞培养和PCR检测。结果表明,PCR对HSV2感染的敏感性为84%(20/24),特异性为91%(22/24)。经标准株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证实和序列分析,表明该方法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糖蛋白 GD基因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一敏 皮国华 谷淑燕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将该重组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阳性克隆,用氨甲喋呤加压扩增,建立了表达EBV-MA的克隆细胞系。westernblot分析证明,所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340kd和220kd。经过细Sepharose2B琼脂糖凝胶层析初步纯化的抗原与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2周后小鼠血清中出现明显的gp340/220特异性抗体,表明切去嵌膜区结构的EBV-MA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具有同天然膜抗原相似的分子量大小、糖基化程度、免疫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可望成为EB病毒人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抗原 表达 EB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CHO细胞
下载PDF
家蚕细胞基因工程人α-干扰素注射液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秋娟 李运曼 +2 位作者 王旻 吴梧桐 朱宝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57-557,共1页
报道家蚕细胞基因工程人α-干扰素注射液具有明显抗HSV-2的作用。在Vero细胞上,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随浓度降低而毒性减少;明显地抑制HSV-2所致细胞病变;对HSV-2的抑制指数为3.0 ̄4.0;能有效地抑制H... 报道家蚕细胞基因工程人α-干扰素注射液具有明显抗HSV-2的作用。在Vero细胞上,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随浓度降低而毒性减少;明显地抑制HSV-2所致细胞病变;对HSV-2的抑制指数为3.0 ̄4.0;能有效地抑制HSV-2在细胞内复制。在体实验表明该药对HSV-2所致小鼠阴道炎有明显治疗作用。该药小鼠im和iv的最大耐受剂量均大于5×10^7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单纯疱疹病毒 家蚕细胞 基因工程
下载PDF
102例乳腺癌中的EB病毒感染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文涛 许良中 +3 位作者 张泰明 朱伟萍 李小妹 金爱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乳腺癌中EB病毒DNA(EBV-DNA)的检出率及EB病毒(EBV)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在102例乳腺癌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BV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并以34例乳腺纤... 目的探讨国人乳腺癌中EB病毒DNA(EBV-DNA)的检出率及EB病毒(EBV)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在102例乳腺癌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BV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并以34例乳腺纤维腺瘤,3例管内乳头状瘤和10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作为对照组;(2)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中73例乳腺癌中的EBV潜在膜蛋白(LMP)和EBV核抗原2(EBNA2)。结果(1)PCR检测显示29例(28.4%)乳腺癌有EBV-DNA,而对照组中仅2例(4.3%)纤维腺瘤有EBV-DNA,两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1);(2)免疫组化技术显示LMP和EBNA2阳性率分别为13.7%和17.8%,且阳性物质定位于肿瘤细胞,而非肿瘤中浸润的淋巴细胞。结论EBV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明确EBV感染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B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7型南京株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强 彭光勇 +1 位作者 季晓辉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从1例健康成人及3名肾病患儿唾液中分离出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的南京地方株(YY)。并根据其在植物血凝素(PHA)预激活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上生长与细胞病变效应的特点,采用电镜观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KR-4间接... 从1例健康成人及3名肾病患儿唾液中分离出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的南京地方株(YY)。并根据其在植物血凝素(PHA)预激活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上生长与细胞病变效应的特点,采用电镜观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KR-4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SUPT1、HS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 7型 分离培养 南京株 PCR
下载PDF
EBV-LMP1 cDNA的克隆测序与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勇平 吴淑华 +2 位作者 杨英 汤郡 马桂璋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克隆EBV LMP1cDNA ,构建EBV LMP1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通过RT PCR技术从B95 8细胞中扩增EBV LMP1cDNA ,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上并测序 ;利用引物上的BamHⅠ与HindⅢ酶切位点将LMP1基因插入载体pET 32a,转化JM10 9菌...  目的 克隆EBV LMP1cDNA ,构建EBV LMP1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通过RT PCR技术从B95 8细胞中扩增EBV LMP1cDNA ,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上并测序 ;利用引物上的BamHⅠ与HindⅢ酶切位点将LMP1基因插入载体pET 32a,转化JM10 9菌。提取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扩增的LMP1cDNA长度为 115 8bp ,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结论 成功克隆了EBV LMP1cDNA ,并构建了pET 32a LMP1原核表达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P1 CDNA 克隆 测序 原核表达 EB病毒
下载PDF
EBV-LMP1C端RNA的体外转录合成及其靶脱氧核酶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玉成 王袆琴 +3 位作者 钱迪 何芸 黄江菊 洪苏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探讨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EBV-LMP1C端RNA并用该RNA对其靶脱氧核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用巢式PCR方法从绒猴淋巴细胞系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exonc,重组入pGEM-11zf载体,并用T7RNA聚合酶对其进行体外转录制备EBV-LMP1C端RNA。根据该... 目的探讨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EBV-LMP1C端RNA并用该RNA对其靶脱氧核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用巢式PCR方法从绒猴淋巴细胞系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exonc,重组入pGEM-11zf载体,并用T7RNA聚合酶对其进行体外转录制备EBV-LMP1C端RNA。根据该RNA的一、二级结构设计合成3种靶向10~23脱氧核酶,据体外剪切效率筛选高效特异的靶向脱氧核酶。结果成功地构建含EBV-LMP1exonc基因的重组质粒,用体外转录方法用1μg质粒转录出40.25μg高纯度的EBV-LMP1C端RNA,有1种脱氧核酶DZ1对该RNA体外剪切效率达89%。结论用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EBV-LMP1C端RNA,经体外剪切筛选出高效特异的1种脱氧核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转录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1(LMP1) 脱氧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