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6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23年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
1
作者 马涛 陈聪 +7 位作者 丁松宁 徐庆 汪君君 王恒学 严子康 田梦圆 祝媛钊 刘慧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1-847,共7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报告发病趋势和波及范围,分析空间分布模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和重点人群,指导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病例信息,描述... 目的了解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报告发病趋势和波及范围,分析空间分布模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和重点人群,指导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病例信息,描述时间、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利用FlexScan空间扫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结果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 507例,APC为31.8%(95%CI:22.5%~41.9%,P<0.001),2023年报告发病率为1.42/10万(134例)。5-8月季节指数分别为2.7、2.1、3.0、1.3,共占76.1%。年龄中位数为66(IQR:55,73)岁,由2010-2011年的59岁,逐渐增加至2022-2023年的68岁(P<0.001),45岁及以上占94.1%;农民(63.7%)、家务及待业(14.2%)和离退人员(12.2%)共占90.1%。2010-2011年疫情波及4区11街道,2022—2023年增加至11区58街道;除2012-2013年外,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均Moran’s I>0(0.224~0.526,P<0.001),FlexScan扫描显示溧水区和江宁区的部分街道为一级聚集区域,2018-2023年浦口区4个街道为二级聚集区,2022-2023年六合区3个街道为二级聚集区,均P<0.05。结论南京市SFTS报告发病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波及范围逐渐扩散,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模式。建议加强医疗机构诊治技术和检测能力培训,强化高发地区监测、病例流调溯源和防蜱、防病知识宣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集性 监测
下载PDF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调查与处置
2
作者 张伟 田汶佳 +2 位作者 魏文娟 杜训波 陈振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了解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会)期间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的现场应急处置经验,为大型赛事活动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成都市第3... 目的了解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会)期间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的现场应急处置经验,为大型赛事活动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成都市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蚊媒处置。结果蚊媒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无本土二代病例发生。结论依托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科学开展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应急处置,大会保障圆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会 基孔肯雅热 输入性病例 应急处置
下载PDF
登革热疾病负担及预防控制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 +5 位作者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 高娜 盛子洋 安静 刘起勇 殷文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9-497,共9页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登革热在全球快速蔓延,中国登革热疫情依然是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传播,其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严重危害...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登革热在全球快速蔓延,中国登革热疫情依然是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传播,其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理想疫苗用于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和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在梳理全球和中国登革热的疾病负担、传统媒介生物控制以及新型防控手段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共识,旨在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登革热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 疾病负担 防控 共识
下载PDF
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4
作者 吴杨 刘天 +4 位作者 赵婧 刘漫 童叶青 官旭华 裴红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8-688,共11页
目的总结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高发区域变化趋势,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湖北省HFRS病例个案信息和人口资料,描述HFRS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目的总结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高发区域变化趋势,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湖北省HFRS病例个案信息和人口资料,描述HFRS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采用中位数、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joinpoint回归和spearman等级相关用于分析发病率或构成比随年份变化趋势。全局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用于空间聚集性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HFRS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05—2021年累计报告5790例,死亡117例,年平均发病率0.57/10万,病死率2.02%。湖北省HFRS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4.05%,95%CI:1.32%~6.78%)。病死率随年份整体呈下降趋势(r s=-0.72,P=0.002)。HFRS发病呈双峰型特点,5—7月为春夏季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秋冬季高峰;秋冬季高峰略高于春夏季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RR=2.96,95%CI:2.79~3.14)。发病率前3位年龄组为60~64岁(747例,1.55/10万)、65~69岁(515例,1.39/10万)和55~59岁(762例,1.23/10万);14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占比随年份无明显趋势变化(95%CI:-0.03%~0.31%;95%CI:-8.79%~1.50%);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占比随年份呈上升趋势(AAPC发病率=10.52%,95%CI发病率:4.38%~16.66%;AAPC占比=175.98%,95%CI占比:143.20%~208.75%)。HFRS发病均具有明显空间聚集性(P<0.05);湖北省HFRS热点区域由2005—2007年鄂北部(襄阳市、随州市、荆门市)等地转移至2020—2021年鄂南部(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荆州市)。年龄大(OR=1.02,95%CI:1.01~1.04)、2005—2008年较2017—2021年(OR=0.98,95%CI:0.97~0.99)HFRS死亡风险高。结论近年来湖北省HFRS疫情持续高发。以潜江市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发,60岁以上人群逐渐成为高发人群,应制定针对性措施以遏制HFRS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间分析 老龄化 湖北省
下载PDF
重庆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案例报道
5
作者 邬文燕 智深深 +4 位作者 胡谢飞 李丽娟 张媛媛 姚海 李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蜱虫叮咬所导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病情进展较...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蜱虫叮咬所导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临床症状以发热伴血小板和血细胞减少、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1]。2009年SFTSV首次在中国被发现,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临床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发传染病 血细胞减少 胃肠道症状 案例报道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病情进展
下载PDF
2023年爆发登革热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朱爱兰 陈波 +3 位作者 林诗圻 叶柳青 王清泰 魏建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9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于发热第1~5天来院检查243例登革热(DF)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为DF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统计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2023年11月243例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的分别为发热... 目的分析于发热第1~5天来院检查243例登革热(DF)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为DF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统计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2023年11月243例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的分别为发热第1~5天的DF患者发病后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结果。结果243例DF患者登革病毒NS1抗原均为阳性。在两个月内来院检查的243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占41.98%(102/243),中性粒细胞减少占28.81%(70/243),淋巴细胞减少占84.36%(205/243),血小板减少占32.51%(79/243),CRP升高占41.84%(100/239)。243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RP升高患者少于指标水平正常患者,淋巴细胞减少患者多于指标水平正常患者(均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RP升高为早期主要特征,尤其是发病后前3天淋巴细胞减少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南通市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调查处置
7
作者 袁建明 魏叶 +1 位作者 宋冰洁 孙斌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调查南通市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媒介伊蚊应急监测和处置,评价疫情处置效果。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共同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在社区和医疗机构开展... 目的调查南通市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媒介伊蚊应急监测和处置,评价疫情处置效果。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共同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在社区和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开展媒介伊蚊密度应急监测。结果确诊1例来自加纳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疫点核心区、警戒区的媒介伊蚊成蚊帐诱指数为0只/(顶·h),BI值均小于5。结论确诊患者得到及时隔离救治,媒介伊蚊密度小于登革热传播阈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本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 应急监测 媒介伊蚊
下载PDF
新疆蜱类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孙响 施雪伟 +4 位作者 张桂林 郑重 李海龙 董路宁 罗钰洋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目的对新疆蜱类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情况进行调查,为新疆地区蜱媒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使用家畜体表法和布旗法采集蜱类,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片段。结果使用家畜体表采集法和布旗法共采集7105... 目的对新疆蜱类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情况进行调查,为新疆地区蜱媒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使用家畜体表法和布旗法采集蜱类,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片段。结果使用家畜体表采集法和布旗法共采集7105只成年蜱样本,经形态学鉴定共7属12种。其中,3650只(51.4%)进行外膜蛋白A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立克次体核酸,共检测出8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从和硕、尉犁、玛纳斯和霍城地区采集的扇头蜱Rhipicephalus、璃眼蜱Hyalomma和血蜱Haemaphysalis中均检测出Candidatus R.barbariae立克次体、从和硕、尉犁、玛纳斯地区采集的扇头蜱Rhipicephalus和璃眼蜱Hyalomma中均检测出康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conorii;从玛纳斯地区采集的图兰扇头蜱R.turanicus中检测出马赛立克次体R.massiliae;从各地区采集的革蜱中均检测出饶氏立克次体R.raoultii,其在新疆范围内分布较广;从哈巴河地区采集的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中检测出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slovaca;从乌鲁木齐地区采集的亚洲璃眼蜱Hy.asiaticum中检测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蒙古株R.sibirica mongolotimonae;从哈巴河地区采集的嗜群血蜱Hae.concinna中检测出黑龙江立克次体R.heilongjiangensis;从博乐地区采集的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中检测出Candidatus R.tarasevichiae立克次体。结论新疆地区广泛分布多种蜱类,携带多种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可能对人群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新疆地区 分子生物学检测
下载PDF
蜱传脑炎概况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芳 王小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的病原体,可在人与动物中引起致死性脑炎并伴有长期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 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的病原体,可在人与动物中引起致死性脑炎并伴有长期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蜱传脑炎发病率不断升高,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靶向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是治疗病毒感染的主要方向之一。蜱传脑炎的预防主要集中在减少传播媒介蜱的叮咬上。本文对蜱传脑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特征、检测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脑炎病毒 病原学 防治
下载PDF
含内参的登革和寨卡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估
10
作者 曹孟涛 胡潇予 +4 位作者 杨微 李春缘 徐晓立 任瑞文 蒋红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7-543,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并含人类基因为内参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内参、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方法 针对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的保守区域和寨卡病毒的NS1基因以及人类各个组织中稳定表达的β-actin...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并含人类基因为内参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内参、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方法 针对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的保守区域和寨卡病毒的NS1基因以及人类各个组织中稳定表达的β-actin基因,设计3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4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以及β-actin标准质粒作为阳性质控品,采用L_(9)(3^(4))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及覆盖面进行验证与临床评估,并与检测登革病毒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了一致性评估。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与12种相近虫媒病毒无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对登革病毒与寨卡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99和2.18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与商品化试剂盒相比较,该检测方法对13株登革流行病毒均可获阳性结果;经过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商品化试剂盒和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本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92.59%。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含内参的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作为登革病毒与寨卡病毒感染者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的有效工具,也可用于病毒暴发地区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RT-qPCR 登革病毒 寨卡病毒 内参
下载PDF
免举宫技术用于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宏喜 郭琳 +12 位作者 刘菲 徐妮妮 张蓓蕾 杨潇 卢林杉 苗卓 何海燕 李荣 杨二姣 杨晓喆 高晶 潘珍妮 李艳红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研究免举宫技术用于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22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8例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研究免举宫技术用于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22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8例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宫底悬吊免举宫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在宫腔内放置举宫器举宫后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其术后复发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及肿瘤病理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无复发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宫颈深度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采用免举宫技术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免举宫技术用于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宫颈深度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将显著增加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举宫器 免举宫技术 手术后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及盆腔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罗冬云 何春燕 +3 位作者 于海云 王志强 张晶 郑兴征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确诊的4例PNET,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5~63岁,其中发生于卵巢2例,子宫1例,盆腔l例。大...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确诊的4例PNET,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5~63岁,其中发生于卵巢2例,子宫1例,盆腔l例。大体观:4例肿瘤大小不等,呈单个巨块状及多发结节状,实性,切面灰白、灰红色,呈鱼肉样。镜下:肿瘤细胞主要呈巢片状分布,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小圆细胞,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少,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CD99、Fli-1、Vimentin、Syn均阳性(4/4),CD56(2/3+),NSE(3/3局部+),GFAP(1/2局部+)。随访:术后随访5~25个月,4例均死亡。结论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PNET罕见,病理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综合分析。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该肿瘤侵袭性强、易早期发生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 盆腔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大别班达病毒的遗传进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张宇涵 李超 +2 位作者 王玉昊 韦雪敏 许一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阐明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的基因型流行分布特征,探究DBV进化机制的动态变化,为DBV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Iqtree软件以最大似然法构建DBV的L、M、S片段系统发育进化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关系的分析;以系统发... 目的阐明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的基因型流行分布特征,探究DBV进化机制的动态变化,为DBV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Iqtree软件以最大似然法构建DBV的L、M、S片段系统发育进化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关系的分析;以系统发育进化树为参考,筛选重配株;使用RDP4软件进行DBV重组情况的检测;DBV序列的遗传距离以及选择压力分析由Mega11.0软件计算。结果重组分析显示共88株毒株出现重组现象,潜在重组事件共计98个。L、M、S片段的重组率分别为3.48%、2.88%、1.75%。重组事件在非人类宿主中检测到的比例相较之前的研究有所上升。经重配分析,在148株重配株中发现了36种重配基因型,未报道过的重配基因型有16种。本研究检测到24株同时发生重组和重配的基因组序列。dN/dS的结果表明,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糖蛋白(GP)、核蛋白(NP)和非结构蛋白(NSs)进化过程中可能主要受负选择压力影响。结论越来越多的动物宿主如狗、猫、牛等参与DBV的重组、重配事件中,使其进化机制更趋复杂,这对DBV疫苗的设计和SFTS的预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V 重组 重配 选择压力 进化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及宿主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分析
14
作者 骆丽可 程子文 +3 位作者 程廓 李永刚 王大为 杨宝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6-1296,共11页
目的:通过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非结构蛋白(NSs)的宿主互相作用(互作)蛋白,探讨互作蛋白的功能、亚细胞定位及参与的生物途径,为阐明SFTSV的复制和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 目的:通过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非结构蛋白(NSs)的宿主互相作用(互作)蛋白,探讨互作蛋白的功能、亚细胞定位及参与的生物途径,为阐明SFTSV的复制和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FTSV-NSs-Flag (实验组)和Flag-CMV-3 (阴性组)分别转染进人胚胎肾293T细胞中,同时设置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收集各组细胞裂解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SFTSV NSs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蛋白裂解液经protein A/G处理,采用免疫沉淀法富集与NSs结合的宿主蛋白,通过银染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初步分析捕获的互作蛋白,观察各组蛋白差异条带。采用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技术得到蛋白质的序列信息,保留可信蛋白基于UniProt数据库检索,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蛋白结构域和功能位点数据库(IPR)、真核生物同源蛋白簇(KOGs)功能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亚细胞定位和转录因子(TF)功能注释,确定互作蛋白的亚细胞结构、基因功能及参与的生物过程。结果:SFTSV NSs在相对分子质量33 000处表达单一特异性条带,免疫荧光检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且聚集呈砂粒体包涵体样。银染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实验组和阴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条带。质谱筛选出46种潜在互作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KOGs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与病毒翻译、细胞代谢及蛋白质运输相关的生物途径富集到较多数目的蛋白,注释中有8种蛋白具有中间丝蛋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所占百分率最高的是细胞质蛋白;与NSs定位场所一致。TF功能注释,有1种蛋白来自NF-Y家族。结论:互作蛋白在协助蛋白质正确折叠、参与核糖体翻译和构成细胞骨架等进程中发挥作用,可能参与了抗病毒复制,可作为候选蛋白进一步研究SFTSV的复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非结构蛋白 蛋白-蛋白互相作用 免疫沉淀 质谱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丁康慧 黄俊 +4 位作者 范娇 邱少富 刘洪波 刘鸿博 宋宏彬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的快速、灵敏的现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经序... 目的建立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系统的快速、灵敏的现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经序列比对分析得到SFTSV S基因特异性保守区,设计并筛选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引物和靶标CRISPR RNA(CRISPR RNA,crRNA),经荧光信号和免疫层析试纸读取检测结果。为提升检测敏感度在单反应体系中加入多个检测靶标crRNA。并利用蜱感染模拟样本和蜱源样本验证该方法对蜱样本现场核酸检测的有效性。结果MIRA-CRISPR/Cas13a荧光法检测SFTSV的最低检测限为1 copy/μL,试纸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表明SFTSV与其他4种阴性对照病原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蜱感染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优于RT-PCR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29份蜱源SFTSV样本,共检出20份阳性样本和9份阴性样本,与RT-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SFTSV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CRISPR/Cas13a 等温扩增 核酸检测
下载PDF
江西省口岸区域白纹伊蚊特异性病毒Aedes albopictus anphevirus基因组序列研究
16
作者 赵明惠 冉鑫 +7 位作者 张强 白羽 王勤 陈侃 黄志勇 刘岚 杨建 刘伟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昆虫特异性病毒在白纹伊蚊中与致病性传染病病原体如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的传播和复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研究,为研发新型虫媒病毒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江西省3个... 目的昆虫特异性病毒在白纹伊蚊中与致病性传染病病原体如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的传播和复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研究,为研发新型虫媒病毒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江西省3个口岸区域(南昌昌北机场、九江城西港和赣州陆港)采集的野外白纹伊蚊种群携带的昆虫特异性病毒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3个白纹伊蚊种群中广泛存在昆虫特异性病毒Aedes albopictus anphevirus(AealbAV)。利用MEGAHIT软件对这些病毒reads进行组装,得到2株AealbAV全基因组序列,与美国株MW147277.1高度同源(相似度均大于98%),基因登录号分别为九江株OR715784,赣州株OR729834,南昌株仅拼接出部分序列。结论AealbAV在江西白纹伊蚊种群中普遍存在,其全基因组研究为口岸区域利用昆虫特异性病毒进行白纹伊蚊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 白纹伊蚊 昆虫特异性病毒 Aedes albopictus anphevirus
下载PDF
刺猬携带人兽共患病原体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长强 吴婷 +1 位作者 相芳 谭伟龙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刺猬是一些具有人畜共患潜力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载体和/或宿主,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人类越来越多地侵入刺猬栖息地,扰乱了人类与动物环境的和谐共处,加之刺猬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作为宠物饲养,极大地增加了刺猬源人兽共患... 刺猬是一些具有人畜共患潜力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载体和/或宿主,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人类越来越多地侵入刺猬栖息地,扰乱了人类与动物环境的和谐共处,加之刺猬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作为宠物饲养,极大地增加了刺猬源人兽共患病原体溢入人群的概率。本文收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刺猬携带人畜共患病原体的研究报道,对刺猬携带的各种人兽共患病原体的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并评估了刺猬作为人兽共患病原体宿主或载体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猬 人畜共患病原体 感染
下载PDF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17例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张爱格 王莉萍 +2 位作者 杨毅斌 陈菠 郑良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7-539,550,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C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确诊CM 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7例CM中局限型占15例... 目的研究和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C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确诊CM 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7例CM中局限型占15例(占88.2%),包括局灶性7例,阶段性8例(2例见终末绒毛累及);弥漫型2例(占11.8%,均见终末绒毛累及);围生儿影响方面,CM、非CM在生长发育迟缓、早产、死胎的总体分布上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M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胎盘绒毛血管病变,除了累及干绒毛和未成熟中间型绒毛,还可累及终末绒毛,对围生儿结局有不良影响,需引起临床重视,胎盘的准确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血管瘤病 胎盘 病理分析 围生儿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内源性肝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丹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内源性肝素物质,探讨TEG联合CCTs对该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价值,为临...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内源性肝素物质,探讨TEG联合CCTs对该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35名EHF患者分别在轻/中症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APTT、TT、血栓弹力图普通杯R值和血栓弹力图肝素酶杯R值检测。使用Friedman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HF轻症病例的R值和肝素杯R值均数为7.5和6.7,恢复期病例的TT、R值和肝素酶杯R值分别为16.9、6.2和6.1,轻症病例的普通杯R值和肝素酶杯R值,以及恢复期病例的TT、R值和肝素酶杯R值均为正态分布,其余均为非正态分布。EHF患者在不同疾病进展期APTT、TT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血栓弹力图R值(凝血反应时间)也显示在轻中症、重症和恢复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中症期相比,重症期的APTT、TT和R值延长,说明患者凝血功能继续降低;在轻中度、重度和恢复期,EHF患者的R值减去肝素酶杯R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期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残留积累高于轻中症和恢复期。结论EHF患者在不同疾病进展期APTT、TT和R值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TEG联合CCTs检测显示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蓄积是可能导致EHF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TEG与CCTs组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累积,为临床医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检测指标 内源性肝素样物质
下载PDF
甘肃省天水及陇南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 被引量:33
20
作者 翟友刚 王焕琴 +4 位作者 许海魁 孟维珊 曹玉玺 付士红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GS10-2为盖塔病毒,GS42-2为版纳病毒,其余分离株为一种基因组约8 000核苷酸的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分离株3’UTR中具有与已往中国分离株相同的缺失序列和3个特异核苷酸位点。版纳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第12片段的进化关系同其它中国分离株有明显差异,位于一条独立的进化枝中。结论在该地区分离到1株盖塔病毒、1株版纳病毒和17株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与以往我国分离株的遗传关系密切,版纳病毒与我国其它地区分离株有明显差异,在进化上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盖塔病毒 版纳病毒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