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7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感染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1例报告
1
作者 李道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入院时检查异常的指标有:呼吸道病原体IgM阳性,华大基因测序结果检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的检出序列数为55,脑脊液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 目的探讨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入院时检查异常的指标有:呼吸道病原体IgM阳性,华大基因测序结果检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的检出序列数为55,脑脊液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371×10^(6)/L,蛋白定量为3321.4 mg/L,葡萄糖为2.33 mmol/L,氯化物为110 mmol/L,这些数据表明,患者存在严重感染症和免疫紊乱。经过6 d治疗,患者的病情虽有所好转,仍然危重。由于缺乏特效药物,预后极差,家属要求出院。结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难度较大,缺乏特效药物,治疗难度极大,预后极差。但对于疑似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患者,乃应早期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阿米巴脑炎 基因测序 脑脊液 低蛋白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钠血症
下载PDF
重庆市输入性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分子特征分析
2
作者 谭妍 罗飞 +4 位作者 李志峰 向尧 许静茹 蔡娇娇 李迎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822,共9页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输入性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分子特征,对卵形疟病例的卵形疟原虫Cox1、Cytb、Tra、Dhfr、K13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确诊的卵形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样,PCR扩增卵形疟原虫Cox1、C...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输入性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分子特征,对卵形疟病例的卵形疟原虫Cox1、Cytb、Tra、Dhfr、K13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确诊的卵形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样,PCR扩增卵形疟原虫Cox1、Cytb、Tra、Dhfr、K13基因的部分片段,利用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区分2个亚种,分析卵形疟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及氨基酸突变位点等多态性。结果以ssrRNA区分26例卵形疟(curtisi亚种14例;wallikeri亚种12例)与Cox1、Cytb、Tra基因分类结果一致。Cox1基因在145、153等13个位点呈现二态性,仅在528、862位点氨基酸M176I、I288V变异,单例N337H变异。Cytb基因亚种间发现12个位点发生碱基置换,仅248号氨基酸M248I突变。Tra基因发现49个核苷酸二态性位点,致18个氨基酸突变,curtisi型样本中poc1型比poc2型多PINTINPINTIN和TITPIS氨基酸单元。Dhfr基因突变率较高,25%样本出现S58R突变。K13基因亚种内不呈单态,1例样本为杂合。结论确认了重庆市输入性卵形疟在Cox1、Cytb、Tra、Dhfr、K13基因片段中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间的二态性位点、突变位点,丰富了输入性卵形疟原虫两个亚种基因多态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卵形疟 curtisi亚种 wallikeri亚种 Cox1 CYTB Tra DHFR K13
下载PDF
北京再发黑热病利什曼原虫K26基因和ITS-1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3
作者 孙玉兰 王小梅 +2 位作者 吴文婷 张代涛 何战英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52,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再发黑热病病例的病原分子遗传背景。方法使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其亲水性酰化表面蛋白B(K26)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Ⅰ(ITS-1),然后克隆测序,分析其多态性,构建系统发育树以确定患者感染原虫的虫种类型及其遗传关系。结果... 目的了解北京市再发黑热病病例的病原分子遗传背景。方法使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其亲水性酰化表面蛋白B(K26)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Ⅰ(ITS-1),然后克隆测序,分析其多态性,构建系统发育树以确定患者感染原虫的虫种类型及其遗传关系。结果K26基因扩增出626 bp大小片段,其长度与国内流行株差异明显,其氨基酸序列由14个氨基酸的基序重复排列组成,但个别位置发生氨基酸替代。K26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北京病例虫株与法国和西班牙的婴儿利什曼原虫相近,但与国内新疆、四川、河北等地的婴儿利什曼原虫虫株距离较远;ITS-1序列扩增出314 bp大小的片段,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与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infantum属于同一分支。结论该病例感染的为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且与国内其他流行区的虫株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婴儿利什曼原虫 多态性 K26 ITS-1 北京
下载PDF
溧阳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分析
4
作者 黄小妹 黄立中 +2 位作者 蒋靓 刘建俊 孔卫荣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对溧阳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溧阳市疟疾疫情、病原学检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病例的复核报告等资料,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 目的对溧阳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溧阳市疟疾疫情、病原学检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病例的复核报告等资料,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22年溧阳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4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40例(74.07%),卵形疟10例(18.52%),间日疟4例(7.41%)。53例(98.15%)病例感染地来源于非洲。男性青壮年53例(98.15%),农民40例(74.07%);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全市10个镇(街道)均有病例分布,4例输入性间日疟分布在溧城街道、戴埠镇和上兴镇。临床症状以发热54例(100.00%)、发冷41例(75.93%)为主。从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 d,从初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0 d。病例首诊确诊率66.67%(36/54),疾控机构和县级医院的首诊确诊率分别为100.00%(19/19)和76.19%(16/21)。确诊单位主要为疾控机构30例(55.56%)和县级医院23例(42.59%)。54例病例镜检阳性49例,阳性率90.74%。39例病例采用镜检法和RDTs检测,镜检阳性35例,阳性率89.74%;RDT阳性36例,阳性率92.31%,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病例的县级复核定性结果、诊断虫种与省级复核结果一致率分别为94.44%和96.30%。结论溧阳市已进入消除疟疾后阶段,但境外输入性间日疟仍对该市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构成潜在风险。因此,当前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疟疾病例管理,提升医疗机构的疟疾检测与诊治能力,并加强疟疾健康教育,增强重点人群的疟疾防控意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输入性病例 疫情 病例诊断 溧阳市
下载PDF
改良DMEM培养基对人芽囊原虫的培养效果观察
5
作者 朱名超 朱娅 +3 位作者 原慧真 郭飞波 王俊 舒玲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DMEM培养基培养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效果。方法选取了329例临床样本分别用改良DMEM培养法与普通DMEM培养法和碘液染色涂片法对B.h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普通DMEM培养法与改良DMEM培养法中B.h形态、最低检出... 目的探讨改良DMEM培养基培养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效果。方法选取了329例临床样本分别用改良DMEM培养法与普通DMEM培养法和碘液染色涂片法对B.h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普通DMEM培养法与改良DMEM培养法中B.h形态、最低检出限、生长曲线等进行比较。结果329例临床样本中改良DMEM培养B.h检出阳性率为5.17%(17/329),碘液染色涂片法阳性率1.52%(5/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h在两种培养基中均以空泡型为主,但改良DMEM更易见到颗粒型和二分裂型,生长高峰期为第72 h,达高峰期后维持时间较普通DMEM培养长。结论改良DMEM培养法优于普通DMEM培养法,可用于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增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改良DMEM培养法 碘液染色 形态观察
下载PDF
双膦酸盐抗三种顶复门原虫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文燕 张营营 +1 位作者 张龙现 张素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196,共7页
顶复门原虫可引起严重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如每年导致近100万人死亡的疟原虫,感染全球约1/3人口的弓形虫以及导致新生儿腹泻的隐孢子虫等。这3种顶复门原虫对全球的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巨大隐患,且目前在临床上有效治疗药物有限。双膦... 顶复门原虫可引起严重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如每年导致近100万人死亡的疟原虫,感染全球约1/3人口的弓形虫以及导致新生儿腹泻的隐孢子虫等。这3种顶复门原虫对全球的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巨大隐患,且目前在临床上有效治疗药物有限。双膦酸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代谢疾病,但其化合物可有效抑制顶复门原虫生长,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寄生虫类异戊二烯分子生物合成的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MEP途径)中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干扰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合成而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双膦酸盐化合物在疟原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弓形虫 隐孢子虫 双膦酸盐 类异戊二烯 MEP途径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徐啊慧 冯彩彩 +6 位作者 丰山旺 赵立卓 齐闻新 张雯 胡苏辉 王天奇 闫文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9-833,840,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亚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限制性内切酶ApoI和PflMI对结肠小袋纤毛虫ITS1-5.8S 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PCR-RFLP分型方法,利用建立的PCR-RFLP方法对猪源、羊源和豚鼠源临床粪便... 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亚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限制性内切酶ApoI和PflMI对结肠小袋纤毛虫ITS1-5.8S 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PCR-RFLP分型方法,利用建立的PCR-RFLP方法对猪源、羊源和豚鼠源临床粪便样品进行遗传亚型分析。结果基于ApoI和PflMI的PCR-RFLP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变异型A和B,用PflMI可以进一步将遗传变异型B细分为B-c和B-t两个亚型。与镜检和测序结果比较,建立的PCR-RFL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更高的灵敏性,不仅可以鉴定临床样品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单个亚型,而且可以鉴别单个样品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多个亚型的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结肠小袋纤毛虫PCR-RFLP方法,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多态性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PCR-RFLP分析 豚鼠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寄生原虫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及潜在药物靶点分析
8
作者 孙宏宇 于丹 +2 位作者 孔繁利 冯宪敏 刘迪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6-290,295,共6页
蛋白质降解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发挥关键作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DNA复制、蛋白质质量控制等生命活动。研究表明,对该系统中的功能蛋白进行干预,可直接影响寄生原... 蛋白质降解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发挥关键作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DNA复制、蛋白质质量控制等生命活动。研究表明,对该系统中的功能蛋白进行干预,可直接影响寄生原虫的生长发育。本文主要探讨近年关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寄生原虫生长分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揭示其作用靶点,为开发新型抗原虫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泛素化 去泛素化酶 蛋白酶体 药物靶点
下载PDF
CY-09减轻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文娟 李珂云 +8 位作者 秦静茹 冯嘉禾 林乐迎 熊俊 金胜芳 沈夏朗 刘俊芳 宋奕漫 曹镐禄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999-1004,共6页
目的:探讨NLRP3抑制剂CY-09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构建CY-09干预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中病理学变化,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N... 目的:探讨NLRP3抑制剂CY-09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构建CY-09干预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中病理学变化,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活化和肝脏纤维化情况。Hyp试剂盒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核大、圆,呈蓝色,细胞浆呈现粉色;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虫卵且肝小叶结构已经完全破坏,可见增多的炎性细胞和周围沉积的胶原纤维。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肝组织被染成黄色或者淡黄色,而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虫卵周围的大量胶原纤维被染成红色。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α-SMA、Collagen-Ⅰα1 mRNA表达增加(P<0.05),Hyp含量升高(P<0.05),NLRP3、pro-caspase-1、Caspase-1、pro-IL-1β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CY-09干预组小鼠肝组织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CY-09干预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小鼠比较,CY-09干预组小鼠的虫卵所致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CY-09可抑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NLRP3炎性小体活化,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肝纤维化 NLRP3炎性小体 CY-09
下载PDF
Molecular Investigation of Theileria in Ixodid Ticks from Changzhi,Shanxi Province,China
10
作者 Jia Cui Hua Xiang Rao +2 位作者 Yiping Liu Dongmei Li Juan Y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922-925,共4页
Theileria is a tick-borne intracellular protozoan that typically parasitizes erythrocytes,lymphocytes,and macrophages and causes acute clinical symptoms in host animals,including high fever,anemia,jaundice,and swellin... Theileria is a tick-borne intracellular protozoan that typically parasitizes erythrocytes,lymphocytes,and macrophages and causes acute clinical symptoms in host animals,including high fever,anemia,jaundice,and swelling of superficial lymph nodes[1].Theileriosis can lead to high mortality rates,and its rising global prevalence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livestock husbandr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SBANDRY SWELLING typically
下载PDF
阿米巴穿孔素A的活性机制及其作为天然抗菌蛋白的潜在应用
11
作者 寻阳 梅凯妍 +1 位作者 吴鸿发 杨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当今,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导致传统抗生素的疗效受到限制。抗菌蛋白是一类多样的天然抗菌分子,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通过与细菌相互作用破坏其完整性,从而实现杀菌作用。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菌蛋白还具有增强... 当今,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导致传统抗生素的疗效受到限制。抗菌蛋白是一类多样的天然抗菌分子,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通过与细菌相互作用破坏其完整性,从而实现杀菌作用。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菌蛋白还具有增强宿主免疫响应、降低细菌耐药风险等优势。阿米巴穿孔素A(Amoebapore A,APA)是一种由阿米巴原虫分泌的古老天然抗菌蛋白,通过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破坏细胞结构展现广谱杀菌活性。对APA的活性机制进行概述,旨在为开发以天然抗菌蛋白为基础的新型抗生素提供理论基础,以更好地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穿孔素A 抗菌蛋白 活性机制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含有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细胞黏附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自强 王东强 +2 位作者 吴婷婷 朱冠 尹继刚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含有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蛋白(Cryptosporidium parvum fibronectin typeⅢdomain-containing protein,CpFN3)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亚细胞定位和黏附特性。方法该蛋白由cgd4_640基因编码、全长为含有2430个氨... 目的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含有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蛋白(Cryptosporidium parvum fibronectin typeⅢdomain-containing protein,CpFN3)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亚细胞定位和黏附特性。方法该蛋白由cgd4_640基因编码、全长为含有2430个氨基酸的I型跨膜蛋白。设计特异性抗原多肽并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利用亲和纯化法获特异性抗体;经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该抗体特异性,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蛋白定位。通过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His-CpFN3),通过ELISA确定重组蛋白与HCT-8细胞和肝素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获得纯化的抗CpFN3抗体,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抗体可识别条带大小约为280 kDa;IFA结果表明该蛋白定位于子孢子的表膜,呈点状分布。该蛋白在子孢子入侵阶段及胞内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阶段均有表达。利用重组蛋白,确定了CpFN3能够与HCT-8细胞及肝素结合(结合常数Kd分别为0.23和1.21μmol/L),并呈剂量依赖性和可饱和性。结论本研究确定CpFN3参与了虫体与宿主细胞的黏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 肝素 黏附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氨基酸转运蛋白CpAAT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13
作者 李敏 张颖 +2 位作者 王东强 尹继刚 朱冠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37-144,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隐孢子虫氨基酸转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氨基酸转运蛋白1(Cryptosporidium parvum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CpAAT1)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多肽片段,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 目的探究微小隐孢子虫氨基酸转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氨基酸转运蛋白1(Cryptosporidium parvum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CpAAT1)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多肽片段,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验证该抗体的特异性,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结果CpAAT1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虫体天然蛋白,后者在微小隐孢子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子孢子时期,CpAAT1定位于虫体表膜;无性生殖期时该蛋白定位在成熟的裂殖子表膜;在有性生殖阶段,雌雄配子体均可被该抗体标记。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微小隐孢子虫氨基酸转运蛋白的转运机制提供了一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氨基酸转运蛋白 间接免疫荧光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研究
14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2 位作者 张晨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3-921,共9页
目的了解我国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选择性文献调查检索,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地区家猫弓形... 目的了解我国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选择性文献调查检索,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血清流行率的调查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对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进行空间定位与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84年至2023年间发表的86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涵盖28个省级行政区,涉及20722只猫。ArcGIS分级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家猫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4.78%(3080/20836,95%CI:14.07%~15.03%)。西藏自治区、天津市、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至今尚未见猫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山西省(60%,54/90,95%CI:49.82%~70.18%),其次是河北省(57.33%,43/75,95%CI:46.07%~68.59%)、河南省(45.53%,173/380,95%CI:40.52%~50.54%)和云南省(43.64%,24/55,95%CI:30.49%~56.79%),而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低的地区是江西省(2.47%,2/81,95%CI:-0.90%~5.90%)。我国北方地区的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12%(2044/14481,95%CI:12.34%~15.90%),而南方地区的阳性率为16.30%(1036/6355,95%CI:15.40%~17.2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6.60,P<0.05)。此外,时间分布结果显示,1984-2023年我国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弓形虫在我国家猫中广泛传播,流行周期稳定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由于宠物猫在我国日益流行,以及这些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带来重大的暴露风险。因此,养猫与人类弓形虫感染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减少人类通过猫接触弓形虫和猫弓形虫卵囊污染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流行病学 中国 GIS技术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5
作者 李伊凡 盛书颜 +2 位作者 吴梦云 计永胜 姚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究弓形虫感染与脑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包囊分布和炎症情况。方法获取弓形虫感染和脑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进行MR分...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究弓形虫感染与脑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包囊分布和炎症情况。方法获取弓形虫感染和脑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进行MR分析,以OR值及95%CI评价弓形虫感染与脑炎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异质性检验、水平多效性检验、留一法进行质量控制。利用Wh6弓形虫包囊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使用Image J软件进行图片分析。结果筛选出29个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存在相关性的SNP,IVW方法结果提示弓形虫感染使得脑炎的患病分险为原来的0.98倍(OR=0.98,95%CI为0.76~1.27),显示两者无因果关系。质量控制结果提示筛选出的SNPs具有稳定可靠性。弓形虫包囊在脑组织各部位分布不同。结论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具有相关性,但未有充分证据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弓形虫 脑炎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阴道毛滴虫准确性的meta分析
16
作者 周欣 黄翠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毛滴虫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到2023年5月30日以来基于PCR方法检测阴道毛滴虫的研究文献。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使用软... 目的系统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毛滴虫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到2023年5月30日以来基于PCR方法检测阴道毛滴虫的研究文献。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使用软件RevMan 5.4.1和网页服务Meta-Disc 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16454个临床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毛滴虫的合并敏感度为0.972(0.943,0.987),合并特异度为0.979(0.968,0.986),诊断比值比为1643.398(673.168,4012.008),阳性似然比为46.209(30.549,69.897)和阴性似然比为0.028(0.013,0.059);亚组分析表明不同性别的临床样本不会影响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准确性,但不同的PCR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有差异。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毛滴虫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聚合酶链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慧婕 刘超 +1 位作者 任妍 李晓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69-371,共3页
我校在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同时将流行性传染病与医学免疫学相关的一系列知识点融入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注重对来华留学生展开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疫苗接种的科普工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留学... 我校在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同时将流行性传染病与医学免疫学相关的一系列知识点融入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注重对来华留学生展开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疫苗接种的科普工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和灵活度,增强留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医学免疫学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流行性传染病 留学生
下载PDF
利什曼原虫K2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用于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效果评价
18
作者 丁丹 王颖 +5 位作者 高春花 莫筱瑾 石锋 张璟 贾孝凯 危芙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7,共5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分离于我国3种类型的利什曼原虫K26基因,并用其检测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性抗体,同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分别将我国新疆喀什(KS-6株)、四川九寨沟县(SC6株)和新疆伽师县(JIASHI-1株)K26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加入Bam H I与... 目的克隆并表达分离于我国3种类型的利什曼原虫K26基因,并用其检测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性抗体,同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分别将我国新疆喀什(KS-6株)、四川九寨沟县(SC6株)和新疆伽师县(JIASHI-1株)K26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加入Bam H I与Xho I酶切位点,分别将K26基因连接至双酶切的pET32a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经1 mmol/L的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Ni-NTA树脂)纯化重组蛋白。用制备的3种抗原分别作为包被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原学确诊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其它寄生虫病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中和抗体,以评价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美国InBios公司rK39试条进行平行检测,比较3种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利什曼原虫pET32a-K26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以KS-6株、SC6株、JIASHI-1株利什曼原虫重组K26蛋白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试条法检测黑热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0.00%(99/110)、92.73%(102/110)、90.91%(100/110)和93.64%(103/110),共检测45份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包括日本血吸虫病、疟疾、细粒棘球蚴病、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健康者血清(40份)也无假阳性反应,特异性均为100.00%。KS-6株、SC6株和JIASHI-1株利什曼原虫重组K26蛋白ELISA法和rK39试条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KS)-6=0.97,P=0.33;χ^(2)_(SC6)=0.07,P=0.79;χ^(2)_(JIASHI)-1=0.57,P=0.45)。3种K26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97)。结论重组K26抗原在内脏利什曼病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rK26 基因克隆 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rK39 评价
下载PDF
海南省两地红带锥蝽体内锥虫的感染情况和分子特征
19
作者 王子怡 田芸嘉 +6 位作者 徐焕志 刘琴 李元元 郭云海 周正斌 张仪 杨丽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探讨海南省红带锥蝽中感染锥虫的分子流行特征,为锥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2020—2021年在海南省采集红带锥蝽,设计属通用引物,采用PCR扩增锥虫18S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电泳阳性结果测序,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阳性样本... 探讨海南省红带锥蝽中感染锥虫的分子流行特征,为锥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2020—2021年在海南省采集红带锥蝽,设计属通用引物,采用PCR扩增锥虫18S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电泳阳性结果测序,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阳性样本进行18S rDNA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序列比对和遗传变异分析。2020—2021年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共采集锥蝽143只,经实验室鉴定均为红带锥蝽。锥虫18S rDNA扩增,共获得51份锥虫阳性样本,锥虫阳性率为35.66%,其中五指山和昌江地区红带锥蝽锥虫阳性率分别为52.00%和26.88%。对51份18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红带锥蝽感染锥虫分为两类,一类与Trypanosoma conorhini 18S rDNA(XR_003828665.1)序列一致性高达100.00%;另一类与T.conorhini(XR_003828665.1)序列一致性为95.79%左右,为T.conorhini地理株。对两类阳性样品进行HSP70扩增克隆测序获得9条阳性样品HSP70的核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conorhini分为两群,一群与T.conorhini(XR_003828665.1,AJ012411.1)亲缘关系更近,同为一个分支;另一群单独聚为一支。本次对海南省昌江、五指山两地红带锥蝽的调查显示:T.conorhini野生型阳性率为6.29%,T.conorhini地理株的阳性率为29.37%。本次调查的海南地区红带锥蝽感染的锥虫均为T.conorhini,并出现了T.conorhini地理株,且其为优势虫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带锥蝽 锥虫 Trypanosoma conorhini 地理株 海南省
下载PDF
蠊缨滴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最新研究进展
20
作者 任鹏 王昊 汪鹏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08-212,共5页
蠊缨滴虫病(Lophomonas blattarum disease)作为一种寄生虫病,自我国首次报道病例以来,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仅以光学显微镜形态学检测结果作为蠊缨滴虫病的诊断依据,难以满足临床病原学诊断需求。该文对蠊缨滴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检测进展... 蠊缨滴虫病(Lophomonas blattarum disease)作为一种寄生虫病,自我国首次报道病例以来,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仅以光学显微镜形态学检测结果作为蠊缨滴虫病的诊断依据,难以满足临床病原学诊断需求。该文对蠊缨滴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检测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蠊缨滴虫病的诊断能够建立更为准确、可信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为深入开展蠊缨滴虫病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蠊缨滴虫 感染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