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对术后短期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1
作者 臧小彪 赵智晗 +7 位作者 陈珂 宋卫锋 马继芳 周游 梁二鹏 付海霞 赵永辉 王现青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且需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中评估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对术后短期囊袋血肿的影响。方法 纳入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因冠心病需行双抗治疗的患者101例,根据术中囊袋是否应用凝血酶将其分为... 目的 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且需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中评估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对术后短期囊袋血肿的影响。方法 纳入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因冠心病需行双抗治疗的患者101例,根据术中囊袋是否应用凝血酶将其分为凝血酶组(57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囊袋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冠心病双抗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短期囊袋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凝血酶组术后短期发生囊袋血肿与术后住院超7天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短期发生囊袋血肿患者较未发生囊袋血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增加(P<0.05)。结论 冠心病双抗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应用凝血酶可很好地减少术后短期囊袋血肿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冠心病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囊袋血肿
下载PDF
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对67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勇 吴辉 +7 位作者 丁家望 杨俊 李松 李稳慧 吕志阳 张炯 杨伟 周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57-3258,共2页
目的评价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67例植入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起搏器植入术后所有患者原有心动过缓相关症状... 目的评价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67例植入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起搏器植入术后所有患者原有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手术前、后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提高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永久起搏器 缓慢型心律失常 生活质量 SF-36量表
下载PDF
292例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姚锦容 韩伟华 +1 位作者 林永霞 古伟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长期随访的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92例置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术后随访及程控资料,随访时间1~10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情况、生存率、起搏器故障发生情况,行多导...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长期随访的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92例置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术后随访及程控资料,随访时间1~10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情况、生存率、起搏器故障发生情况,行多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需要对部分患者行起搏方式及起搏参数调整.结果 292例患者中,术前主诉的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包括头昏、黑矇、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改善,平均LVEF值由术前的0.43±0.07提高到术后的0.57±0.06(P<0.05),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其中4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死亡,5例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因恶性肿瘤死亡.共发现各种并发症39例,包括起搏器囊袋破溃、起搏电极脱位、起搏或感知不良、心律失常、膈肌刺激、起搏器综合征等,均及时以不同的方法处理.结论 基层医院对置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和处理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及排除起搏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随访 并发症
下载PDF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危小军 廖伟 +4 位作者 钟一鸣 廖祥中 谢东明 王小萍 谢东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回顾性分析 心脏起搏 人工
下载PDF
Qinming2312S/M心脏起搏器在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刚 王晓亮 +3 位作者 王庆胜 卞秋武 刘丽 周胜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60-762,768,共4页
目的评估国产Qinming2312S/M心脏起搏器治疗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手术期并发症及起搏器工作稳定性。方法选取植入Qinming2312S/M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04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40例与对照组(<75岁)64例,观察2组患者起搏器植入... 目的评估国产Qinming2312S/M心脏起搏器治疗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手术期并发症及起搏器工作稳定性。方法选取植入Qinming2312S/M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04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40例与对照组(<75岁)64例,观察2组患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围手术期并发症、近期及远期随访起搏器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高龄组腰背酸痛及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心脏穿孔、囊袋血肿、脑梗死、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起搏阈值均呈升高趋势,且高龄组阈值高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和R波振幅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Qinming2312S/M心脏起搏器无起搏器系统故障,在高龄患者临床应用是安全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建强 秦永文 +2 位作者 郑兴 曹江 丁继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 副作用 老年人
下载PDF
窦房结功能测定对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临时起搏器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艳飞 赵文萍 +3 位作者 曹雪滨 王鸿超 张宝军 张兰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进行窦房结功能测定对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的筛选价值,并分析麻醉方式、置入路径等对临时起搏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差异。方法纳入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住院60岁以上老年患者112... 目的:探讨术前进行窦房结功能测定对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的筛选价值,并分析麻醉方式、置入路径等对临时起搏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差异。方法纳入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住院60岁以上老年患者112例,均为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故均置入临时起搏器,而后再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判断窦房结功能,主要终点为起搏器在术中是否工作,次要终点为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方式、置入途径、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入组患者中食管调搏检查阳性者48例(42.86%);②食管调搏阳性患者术中术后起搏比例高于食管调搏阴性患者(70.83%vs.10.94%,P<0.05);③所有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类后发现不同麻醉方式下术中术后起搏比例无统计学意义(全身麻醉起搏vs.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搏vs.局部浸润麻醉:35.42%vs.31.25%vs.28.57%,P>0.05);④不同临时起搏器置入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生假性动脉瘤、心肌穿孔、大出血、心包填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联合食管调搏评价窦房结功能,对于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筛查作用,不同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术中术后起搏无影响,临时起搏器置入方式对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调搏 阿托品试验 临时 起搏 老年 手术
下载PDF
窦性心动过缓人群心脏变时性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季建国 侯小锋 +7 位作者 张荣 殷海萍 夏耘 涂静 宋志慧 张志华 邹建刚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评价窦性心动过缓人群的心脏变时性功能;比较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脏变时性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缓组)67例和窦性心律、心率正常者(对照组)47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运动试验中的... 目的:评价窦性心动过缓人群的心脏变时性功能;比较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脏变时性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缓组)67例和窦性心律、心率正常者(对照组)47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运动试验中的最大心率和动态心电图的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运动试验以运动后最大心率未达85%年龄预测心率,动态心电图以最大心率不超过100次/min。结果:①采用运动试验诊断标准:窦缓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16例(23.88%),对照组4例(8.5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窦缓组中运动试验对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诊断率为23.88%,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的7.46%(P<0.05)。结论:窦性心动过缓人群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心率者,运动试验对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优于动态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变时性功能不全 心率
下载PDF
生物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胡雁南 张浩 郎希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5-909,共5页
电子心脏起搏器治疗已成为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虽然电子心脏起搏器的技术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十多年来,研究证实可以通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构建生物起搏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电子心脏起搏器治疗已成为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虽然电子心脏起搏器的技术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十多年来,研究证实可以通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构建生物起搏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心脏起搏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目前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起搏相关基因导入间充质干细胞,另一种是将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窦房结样起搏细胞。本文针对生物心脏起搏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归纳分析生物心脏起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 生物起搏器
下载PDF
张伯礼教授治疗心悸(窦性心动过缓)验案答问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霖 江丰 +1 位作者 崔远武 张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张伯礼教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整理张伯礼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从辨证思维及处方用药等方面进行问答分析。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名医经验 张伯礼
下载PDF
起搏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心气阳虚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瑞华 孙兰军 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对起搏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心气阳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将符合西医窦性心动过缓诊断标准和中医心气阳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予以起搏... [目的]对起搏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心气阳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将符合西医窦性心动过缓诊断标准和中医心气阳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予以起搏胶囊,3次/d,3粒/次;对照组予以心宝丸,3次/d,3粒/次,疗程4周。观察中医症状、24h动态心电图等变化,以及其对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共纳入病例48例,脱落4例,剔除0例,有效病例44例。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中医症状、24h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总心率等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在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减少值、减少率以及24h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总心率方面增加值和增加率比较均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起搏胶囊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心气阳虚证)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胶囊 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与迷走神经反射介导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现象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雪松 虞准 +3 位作者 彭长农 衣为民 李忠红 方卫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探讨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出现的心动过缓 低血压现象的发生率、临床意义、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19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RFCA ,其中左侧旁道和室性心动过速定为左心组 ,右侧旁道和房室结双经路定为右心组。RFCA过程中共有 19例... 探讨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出现的心动过缓 低血压现象的发生率、临床意义、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19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RFCA ,其中左侧旁道和室性心动过速定为左心组 ,右侧旁道和房室结双经路定为右心组。RFCA过程中共有 19例发生心动过缓 低血压现象 ,术中出现者为术中发生 ,拔管后 30min内出现者为术后即刻发生 ,超过 30min者为术后延迟发生。结果 :RFCA过程中心动过缓 低血压现象发生率为 9.9% (19/ 191)。左心组显著多于右心组 11.2 %vs 8.3% (P <0 .0 5 ) ,右心组射频能量高于左心组 (P <0 .0 5 ) ,术后即刻、术中及术后延迟发生分别为 5 .2 %、2 .1%、2 .6 % (P <0 .0 1)。结论 :RFCA过程中发生的心动过缓 低血压现象由迷走神经反射介导 ,与导管刺激心脏以及血管受压有关 ,与射频能量无关 ,左心较右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迷走神经反射 心动过缓 低血压 发生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促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佘强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5-147,150,共4页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是否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 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1周后的大鼠分别用美托洛尔灌胃1~3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并计数毛细血管密度,同时观察心...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是否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 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1周后的大鼠分别用美托洛尔灌胃1~3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并计数毛细血管密度,同时观察心率的变化。 结果:服用美托洛尔后的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用美托洛尔后心率下降显著的心肌梗塞大鼠,其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又显著高于心率下降不明显的大鼠。 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以促进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该作用可能是由窦性心动缓触发的内源性VEGF分泌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美托洛尔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窦性心动过缓 心肌缺血 大鼠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肽对低钾低镁条件下伊布利特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阮磊 张存泰 +5 位作者 李连东 全小庆 周青 徐仁德 倪明科 吴晓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开放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低钾、低镁条件下伊布利特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及心肌电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54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制备成左室楔形心肌块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钾低镁组、伊布利特组、低钾...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开放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低钾、低镁条件下伊布利特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及心肌电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54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制备成左室楔形心肌块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钾低镁组、伊布利特组、低钾低镁伊布利特组和AAP10干预组。对照组灌流正常台氏液,低钾低镁组灌流低钾低镁台氏液,伊布利特组灌流浓度2mg/l的伊布利特,低钾低镁伊布利特组灌流溶有同浓度伊布利特的低钾低镁台氏液,AAP10组给予AAP10干预的条件后灌流溶有伊布利特的低钾低镁台氏液。比较各组早期后除极(EAD)、R on T室性早搏和TdP的发生情况,以及QT间期、T波顶点到终点距离(Tp-e)和Tp-e/Q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钾低镁伊布利特组QT间期、Tp-e和Tp-e/QT延长,EAD、R on T室性早搏、TdP的发生率明显增多。AAP10干预组,TdP、QT间期、Tp-e和Tp-e/QT比低钾、低镁伊布利特组显著减少。结论 AAP10可能通过开放缝隙连接减少跨壁复极离散度,从而起到预防伊布利特在低钾、低镁条件下的致Td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伊布利特 缝隙连接
下载PDF
对术前心动过缓患者行阿托品试验的结果观察
15
作者 张梅英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心动过缓患者行阿托品试验的结果,探讨阿托品试验阳性的相关因素及是否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可能。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术前心动过缓患者,所有患者行阿托品试验及心电图检查。给... 目的观察术前心动过缓患者行阿托品试验的结果,探讨阿托品试验阳性的相关因素及是否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可能。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术前心动过缓患者,所有患者行阿托品试验及心电图检查。给予阿托品0.04 mg/kg(通常静注2 mg),不加稀释,于1 min内快速静脉注射。注射完即刻及注射后1、2、3、5、10、15、20 min观察心率及心律情况。结果阿托品试验阳性患者41例,阳性率45.6%(41/90例)。阳性组年龄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用药前心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最终电生理确诊为SSS者38例,52例为单纯性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病例中,出现室性早搏3例(7.3%,3/41例),房性早搏3例(7.3%,3/41例),交界性心律2例(4.9%,2/41例),心房颤动1例(2.4%,1/41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2.4%,1/41例)。结论阿托品试验阳性与年龄有关,术前行阿托品试验可有效判断心动过缓患者是否有存在SSS的可能,指导临床术前是否安装起搏器,对保证手术过程的医疗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窦性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52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显南 潘征 +2 位作者 陆克兴 蓝景生 零美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920,共2页
目的: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疗效,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2例患者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结果:52例患者原有的晕厥、黑矇、心悸、头晕... 目的: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疗效,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2例患者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结果:52例患者原有的晕厥、黑矇、心悸、头晕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消失。术后出现急性期阈电压升高4例,新出现房颤3例,脉冲发生器周围肌肉刺激症状3例,出现起搏器综合征3例,需更换起搏器3例,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落1例,起搏器依赖2例,膈肌刺激症状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死亡1例(脑肿瘤并脑疝致死)。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尤其是生理性起搏器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术后,特别是术后早期须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随访
下载PDF
氨茶碱对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近期疗效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可记 段慧 +3 位作者 王飞 王怡洁 唐坤 许汪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氨茶碱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入各组:A组30例,首次静注阿托品0.5mg,之后阿托品3mg+加入生理盐水至48mL,速度2mL... 目的 探讨氨茶碱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入各组:A组30例,首次静注阿托品0.5mg,之后阿托品3mg+加入生理盐水至48mL,速度2mL/h,持续24h静脉泵注;B组30例,首次静注氨茶碱0.125 g,之后氨茶碱0.5 g+加入生理盐水至48mL,速度2mL/h,持续24h静脉泵注.用药期间每2d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分析2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性判定标准:心率≥60次/min).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腹胀、呕吐、便秘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ISS评分、性别、年龄、体重、心率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A组(46.67%),P〈0.01.茶碱血药浓度为1.55~5.27mg/L.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A组30%(P〈0.05).结论 氨茶碱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较阿托品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氨茶碱 阿托品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青年军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的无创性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仲如 黄国明 +4 位作者 王洪如 乔怀宇 涂小文 邓小丽 涂怀军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观察青年军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采用常规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等无创检查观察青年军人中有症状(a组)、无症状(b组)OSB患者及健康志愿者(c组)各30例。结果a、b、c组早期复极综... 目的观察青年军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采用常规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等无创检查观察青年军人中有症状(a组)、无症状(b组)OSB患者及健康志愿者(c组)各30例。结果a、b、c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分别为9、8、2例(a、b与c组比较P<0.05);a、b 2组平均心率<60次/m in且显著低于c组(P<0.01),a、b 2组间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差异均无显著性。a、b、c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高频成分递减。经食管心房调搏示a、b 2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但注射阿托品后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阿托品试验均阴性,但达峰值心率时间a组明显慢于b、c 2组(P<0.01)。结论青年军人OSB患者电生理改变与高迷走神经张力有关,对迷走神经改变反应性慢可能为其不适症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青年军人 经食管心房调搏 动态心电图 阿托品试验
下载PDF
心宝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磊 夏伟 +3 位作者 朱尧 徐重白 刘敏 张培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83-185,共3页
目的:心宝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方法:检索网络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2名研究人员独... 目的:心宝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方法:检索网络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并提取相关资料。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2年7月,运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255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荟萃分析结果OR=2.57[95%CI(1.25,5.25)]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宝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宝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hs-CRP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岚 程晓昱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0期1652-1653,共2页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心复康治疗组、心宝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比较治疗后血清hs-CRP及中医证...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心复康治疗组、心宝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比较治疗后血清hs-CRP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心复康组中医证候及血清hs-CRP的改善均优于心宝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结论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因子而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血供与心功能,提高与改善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复康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中医证候 血清 HS-CR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