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瓣膜病性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刚 曹雪滨 +4 位作者 王士雯 崔英凯 毛继康 黄雄 杨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918-1919,共2页
近年来房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关于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文献报道较多,但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研究方面较少。本研究将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比较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老年性瓣膜病 房颤 华法林 阿司匹林
下载PDF
改良迷宫同期瓣膜置换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伟 杨康 +5 位作者 廖克龙 王海东 熊刚 谭文峰 刘铭 李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本科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时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治疗心房纤颤,回...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本科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时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治疗心房纤颤,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术毕窦性心律者91例(91.0%),交界性心律者8例(8.0%),房颤者1例(1.0%);术后6个月随访:窦性心律者80例(82.5%),交界性心律者17例(17.5%),无房颤者。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无因出血二次开胸,因严重心功能不全致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改良迷宫同期瓣膜置换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导管消融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泽琪 张智亮 +3 位作者 汤璐 黄晓鹏 王梦洪 吴印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标准的42例房颤病人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治疗组(治疗组)23例,给予华法林,自3mg/d开始口服,用药第1周隔日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标准的42例房颤病人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治疗组(治疗组)23例,给予华法林,自3mg/d开始口服,用药第1周隔日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周后若INR未达到2.0~3.0,增加华法林至4mg/d,每隔1周测INR,使其达到2.0~3.0之间,4周后每月测INR 1次,若病人增加或减少某种药物时,随时再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对照组)19例,给予阿司匹林200mg/d,分2次口服,每月复查大便潜血1次。 结果:治疗组病人10~14(平均11.1±2.2)天INR达2.0~3.0(平均2.35±0.11),有1例病人在华法林3mg/d口服3个月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当时INR为2.15,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对照组2例病人出现上腹部烧灼感。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2组病人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结论:在华法林治疗4周内及改变其它药物时加强INR监测,随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保持在2.0~3.0之间,病人和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华法林在房颤病人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安全性 抗凝治疗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抗心房纤颤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 被引量:19
4
作者 汪永孝 郑云敏 +1 位作者 谭月华 盛宝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81-486,共6页
环维黄杨星D(CVBD)对CaCl2Ach诱发小鼠在体心房纤颤和乌头碱、哇巴因或肾上腺素所致豚鼠离体心房纤颤,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与胺碘酮(Ami)相似。CVBD0.3~100μmol·L... 环维黄杨星D(CVBD)对CaCl2Ach诱发小鼠在体心房纤颤和乌头碱、哇巴因或肾上腺素所致豚鼠离体心房纤颤,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与胺碘酮(Ami)相似。CVBD0.3~100μmol·L-1降低离体右心房自律性。对离体左心房,CVBD0.3μmol·L-1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异常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降低兴奋性;高浓度时,可降低V·max,延长冲动传导时间。Ami0.3~30μmol·L-1有相似的电生理作用,但对V·max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胺碘酮 心房纤颤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国产美托洛尔静脉制剂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反应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全 朱文玲 +1 位作者 程康安 吴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研究国产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效果。方法:3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接受了静脉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组,16例)和毛花甙C(毛花甙C组,17例)治疗。结果:16例接受静脉美托洛尔5m... 目的:研究国产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效果。方法:3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接受了静脉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组,16例)和毛花甙C(毛花甙C组,17例)治疗。结果:16例接受静脉美托洛尔5mg治疗的患者用药30分钟后心室率从128±21次/分降至90±18次/分(P<0001);接受静脉毛花甙C0.4mg至0.6mg治疗者用药30分钟后的心室率从134±17次/分降至108±17次/分(P<001);用药30分钟后美托洛尔组心率明显慢于毛花甙C组(P<001),而与毛花甙C组6小时后的心室率相当(84±18次/分,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都没有因为药物副作用而终止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美托洛尔 毛花甙C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国良 彭健 +2 位作者 罗伶俐 刘明 冯新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并研究其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148例作为房颤组,另外选取的窦性心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比较...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并研究其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148例作为房颤组,另外选取的窦性心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比较其变化。结果房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组呈负相关,LDL-C与慢性心房颤动(NPAF)组呈负相关。结论 HDL-C、LDL-C与心房颤动相关,血浆HDL-C、LDL-C水平降低可能是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之一,并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下载PDF
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谢志泉 刘伊丽 +2 位作者 孙勇 廉永昕 贾满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评价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胺碘酮与17例奎尼丁治疗房颤的转复率。短期防止复发的维持率及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观察其对QT间期,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胺碘酮与17例奎尼丁治疗房颤的转复率。短期防止复发的维持率及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观察其对QT间期,QT离散度的影响,并与阵发性房颤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奎尼丁组药物复律与胺碘酮组无差异,短期(10d)防止复发率相近,但奎尼丁组2例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胺碘酮无1例发生;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差异,与前两对照组比,奎尼丁和胺碘酮均延长QT间期和QTD,但奎尼丁比胺碘酮影响更大。结论:奎尼丁和胺碘酮均可有效治疗房颤,但胺碘酮相对安全;两者均延缓心肌复极并使复极离散,尤以奎尼丁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尼丁 胺碘酮 心房纤颤 心肌复极
下载PDF
电学治疗在脊髓损伤领域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技术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振 姜树东 +3 位作者 白金柱 张军卫 王方永 洪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5-808,共4页
目的通过总结多种电学方法在脊髓损伤领域中的临床疗效,讨论电学技术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转化医学的新思路。方法分析电学治疗方法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讨论并分析4种电学技术转化为脊髓损伤领域... 目的通过总结多种电学方法在脊髓损伤领域中的临床疗效,讨论电学技术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转化医学的新思路。方法分析电学治疗方法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讨论并分析4种电学技术转化为脊髓损伤领域治疗技术的临床疗效,这些技术包括:脊髓损伤部位的电刺激技术,瘫痪肢体的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呼吸功能障碍的膈肌起搏技术和排尿功能障碍的神经电调节技术。结果 1)直流电场能够促进未完全断裂的脊髓轴突再生,振荡电场能够双向修复脊髓损伤近端和远端的神经轴突。2)功能性电刺激用于重建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通过刺激肢体周围神经引起肌肉按照一定顺序收缩产生动作,可以预防多种合并症。3)膈肌起搏技术能够诱发膈肌收缩,保证脊髓损伤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呼吸时产生自然的负压状态,重建呼吸功能。4)频率为5~20 Hz,脉宽为1~5 ms的电流能够既抑制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又改善诸多盆底功能。结论电流作为一种治疗技术,既有作为生物电的共性,又在不同条件下具备不同的电学特性和临床疗效。今后的脊髓损伤研究中,应加强电学治疗技术与临床技术的结合,来解决更多的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脊髓损伤 电学治疗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氩气刀心内膜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 被引量:3
9
作者 肖颖彬 陈林 +6 位作者 钟前进 王学锋 陈柏成 陈劲进 郝嘉 王咏 王慧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58-2059,共2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瓣膜替换手术同时,采用氩气刀烧灼心内膜消融方法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组15例患者均为需行瓣膜替换手术的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1~61(44.5±14.2)...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瓣膜替换手术同时,采用氩气刀烧灼心内膜消融方法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组15例患者均为需行瓣膜替换手术的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1~61(44.5±14.2)岁。经正中劈胸骨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替换手术,切除病变二尖瓣后,应用氩气刀行左心房和右心房心内膜烧灼。结果全组无1例手术死亡,无发生临床脑栓塞并发症,也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房室传导阻滞。15例患者中,手术结束时13例患者房颤消失,随访术后3个月时11例患者为窦性心律。5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4例维持窦性心律。结论心脏跳动中应用氩气刀进行心内膜烧灼是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一种经济和较为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房纤颤 风湿性心脏病 氩气刀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应用Amplatzer伞封堵房缺后心房纤颤的电复律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代政学 张玉顺 +4 位作者 吴栋梁 贾国良 刘建平 李伟 王晓燕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目的 :初步评价房间隔缺损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应用 Am 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后心房纤颤的电复律疗效。方法 :2例患者 (5 1~ 5 3岁 )。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 Am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超声心动图 ,术后... 目的 :初步评价房间隔缺损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应用 Am 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后心房纤颤的电复律疗效。方法 :2例患者 (5 1~ 5 3岁 )。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 Am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超声心动图 ,术后 2 4h,和 1,3,6月 ,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治疗效果。术后 6月行电复律。结果 :2例患者疗效均佳 ,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 ,电复律成功 ,患者转为窦性心律 ,复律后无并发症及 Amplatzer伞移位。结论 :应用 Am platzer伞封堵房间隔缺损并发心房纤颤患者 ,电复律易成功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房纤颤 介入治疗 电复律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24
11
作者 马长生 刘兴鹏 +9 位作者 颜红兵 王勇 周玉杰 刘旭 董建增 张晓 刁鸿英 李霄 郑知刚 柯元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报道19例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其中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频繁(>1次/日)的阵发性房颤17例、慢性房颤2例。17例患者尚同时合并有频发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动态心电图显示>700个/日)。同步记录高位有房... 报道19例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其中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频繁(>1次/日)的阵发性房颤17例、慢性房颤2例。17例患者尚同时合并有频发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动态心电图显示>700个/日)。同步记录高位有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电图。根据房早或房颤开始发作时的心房激动顺序确定异位兴奋灶部位,以局部双极电图较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成功标准为消融后6Omin内房早/房颤消失及随访期内可以无须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结果:92.6%(25/27)的异位兴奋灶位于肺静脉,其中尤以双上肺静脉居多(21/25)。随访2.4±3.7个月后有13例患者(68.4%)达上述成功标准,其房早数目由术前的3720±2741个/日降至216±139个/日,除1例发生心房穿孔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颤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心房颤动(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长生 刘兴鹏 +3 位作者 董建增 颜红兵 王勇 周玉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报道 2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起源点位于肺静脉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均伴有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的阵发性房颤。电生理检查时行两次房间隔穿刺 ,将两根 10极标测导管通过长鞘送入左、右上肺静脉 ,选择性肺静脉造影证实肺静脉... 报道 2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起源点位于肺静脉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均伴有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的阵发性房颤。电生理检查时行两次房间隔穿刺 ,将两根 10极标测导管通过长鞘送入左、右上肺静脉 ,选择性肺静脉造影证实肺静脉开口部位。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 1例诱发出频发房早 ,另 1例诱发出频发房早及房颤 ,且房早及房颤开始发作时的心内电图均显示最早心房激动点位于右上肺静脉内 ,其局部电位分别较体表心电图异位 P波的起点提前 61和 96ms。在最早心房激动点处以 15~ 2 0 W的输出功率消融 60~ 180 s后房早及房颤消失 ,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亦未再诱发房颤。术后随访 8~ 12个月 ,房颤无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房颤效果较好且相对安全 ;在这类患者应用两根多极导管同步标测双上肺静脉是一种有效的标测和消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房颤低能量电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刚 刘超 +2 位作者 刘坤申 杜荣品 籍振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4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低能量电复律 维持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病 心功能不全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治疗技术 心脏电复律术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局灶性消融治疗的方法学 被引量:29
14
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1 位作者 刘旭 刘兴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1期57-66,共10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局灶性消融 方法学
下载PDF
治疗房颤中心室率控制的重要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建军 胡大一 《中国医刊》 CAS 1999年第5期6-7,共2页
房颤目前的治疗措施有:①用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控制心室率;②抗凝治疗;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但就如何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会增加心性死亡的发生率。正在... 房颤目前的治疗措施有:①用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控制心室率;②抗凝治疗;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但就如何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会增加心性死亡的发生率。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研究“房颤节律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治疗 心室率控制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探讨(附三例报告) 被引量:10
16
作者 商丽华 胡大一 +4 位作者 郭成军 杨新春 张建军 吴永全 李宜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可行性。 3例房颤患者房颤持续时间 2个月至 1年4个月。术前口服胺碘酮 ,1例转为窦性心律伴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 ,1例转为房早与短阵房颤和阵发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 ,1例转为...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可行性。 3例房颤患者房颤持续时间 2个月至 1年4个月。术前口服胺碘酮 ,1例转为窦性心律伴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 ,1例转为房早与短阵房颤和阵发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 ,1例转为房早与阵发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经导管作点状消融或点状消融加房扑线性消融 ,2例术中房早消失 ,1例房早显著减少 ,经快速心房刺激或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均不能诱发房颤。 1例术后有短阵房颤发作 ,服用莫雷西嗪 ,房颤未再发作。结论 :某些持续性房颤用药物后可转复成窦性心律伴频发房早、房扑或房速 ,局部单点消融或单点消融加线性消融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 射频消融 胺碘酮
下载PDF
经心房内迷宫式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小青 张浩 +3 位作者 刘商 陈玉玺 魏经汉 魏太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0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心房内迷宫式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犬18只,电极导管标记心房及心耳各部位后进行连续性线性消融。急性组(12只)和慢性组(6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时观察心脏电生... 目的:探讨经心房内迷宫式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犬18只,电极导管标记心房及心耳各部位后进行连续性线性消融。急性组(12只)和慢性组(6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时观察心脏电生理变化及房颤诱发率;急性组观察心房和瓣膜、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各项电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全部犬均能诱发出暂时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术后急性组和慢性组暂时性房颤(1,0)和低浓度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静脉滴注时持续性房颤(2,0)的诱发犬数显著降低(P<0.05);急性组无心房穿孔和瓣膜、冠状动脉损伤。结论:本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经心内迷宫术
下载PDF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非瓣膜病快心室率心房纤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启才 姜荣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8-1309,共2页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69岁和80~89岁人群的心房纤颤患病率可高达2%和9%,持续性心房纤颤超过7 d多不能自行停止,超过1年则难以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性心律[1]。合并心房纤颤后心脏病死亡率增加2倍,如果无适当抗凝,脑卒...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69岁和80~89岁人群的心房纤颤患病率可高达2%和9%,持续性心房纤颤超过7 d多不能自行停止,超过1年则难以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性心律[1]。合并心房纤颤后心脏病死亡率增加2倍,如果无适当抗凝,脑卒中增加5倍[2]。每6例卒中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心房纤颤[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胺碘酮 美托洛尔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商丽华 胡大一 +5 位作者 郭成军 杨新春 张建军 吴永全 李宜富 王明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探讨在心腔内超声 (ICE)导引下对局灶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选择 4例阵发性房颤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在 ICE指导下根据电生理检查的定位结果分别在左房的左上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及右房终末嵴上部... 探讨在心腔内超声 (ICE)导引下对局灶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选择 4例阵发性房颤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在 ICE指导下根据电生理检查的定位结果分别在左房的左上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及右房终末嵴上部进行射频消融。消融能量为 3 0 W,消融温度为 60℃ ,放电时间 87~ 12 0 s。结果 :右房内超声均可在单幅影像下动态显示卵圆窝、主动脉、左房 ,穿刺房间隔时可避免误穿主动脉或穿刺针过深穿破左房。左房内超声可显示肺静脉及其分支的内部结构以及导管与内壁的贴靠紧密与稳定程度。 1例术中房颤终止 ,术后 1天复发 ;2例消融后房早消失 ,随访一周无房颤复发 ;1例术中消融后可诱发房颤但随访半年无房颤发作。结论 :在ICE导引下对局灶性房颤进行射频消融 ,能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 ,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腔内超声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改良迷宫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4
20
作者 文自力 赁常文 +5 位作者 刘宝玉 冯刚 俞永康 姜建青 丁盛 周凯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为简化迷宫手术程序 ,缩短手术时间 ,避免出血 ,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方法 对 18例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了改良迷宫术加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我们在 Cox迷宫术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加以了改进 :(1)用热凝代... 目的 为简化迷宫手术程序 ,缩短手术时间 ,避免出血 ,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方法 对 18例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了改良迷宫术加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我们在 Cox迷宫术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加以了改进 :(1)用热凝代替左心房切口 ;(2 )保留窦房结动脉 ,提高窦性心律恢复率 ;(3)应用无水酒精注射左、右房室环和房顶部 ,避免冠状血管和房室结损伤。 结果  18例全部存活 ,随访 4~ 46个月 ,心房颤动全部消失 ,其中 14例维持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复发 4例 ,服用乙胺碘呋酮恢复窦性心律。无房室传导阻滞 ,无出血。 结论 改良迷宫术手术时间短 ,效果好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