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烟肼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冯彦景 殷智晔 +3 位作者 李艳君 王显雷 侯永华 于丽微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结核药物异烟肼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按病例对照研究分组,分为单纯初治非耐药肺结核(simple initial treatment of non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组、... 目的观察结核药物异烟肼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按病例对照研究分组,分为单纯初治非耐药肺结核(simple initial treatment of non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 2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初治非耐药肺结核(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ombined with initial treatment of non-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DPNTB)组,每组39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合适的降糖方案,血糖控制均达标。肺结核病例均为初治继发性非耐药肺结核,均采用一线标准化强化治疗方案HRZE即:异烟肼(Isoniazid,H)0.3 g/次,1次/d;利福平(Rifampicin,R)0.45 g/次,1次/d;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0.5 g/次,3次/d;乙胺丁醇(Ethambutol,E)0.75 g/次,1次/d,均口服,疗程2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下肢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股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TB组和DPNTB组下肢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慢于治疗前,DPNTB组下肢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慢于TB组和D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间下肢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烟肼可导致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异烟肼使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肺结核患者,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更慢。异烟肼而对下肢运动神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异烟肼
下载PDF
我国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负担及药物治疗进展
2
作者 高胜男 张冉冉 +3 位作者 张羽曦 高宁 冯冰 刘国强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9期842-846,共5页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预后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由于超说明书用药和医保支付问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DPNP疾病负担和药物临床治疗进展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预后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由于超说明书用药和医保支付问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DPNP疾病负担和药物临床治疗进展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DPNP患病率、危险因素分析、临床用药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列举目前部分新上市和正在研发阶段的DPNP创新药。旨在为创新药品研发提供思路,为DPNP药物医保支付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减轻DPNP患者就医负担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疾病负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王振山 王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滑县焦虎镇卫生院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DPN患者,按...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滑县焦虎镇卫生院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系统(TCSS)评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NCV、SNCV及血清NGF、IGF-1和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SS评分和MDN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DPN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糖代谢,促进神经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 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应用 硫辛酸/治疗应用 神经生长因子类/血液 糖基化血红蛋白A/血液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媛媛 王晓琳 +1 位作者 涂晶晶 盛彩玲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 目的:探讨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神经细胞功能[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SOD、GSH-Px水平分别为(85.15±10.31)U/L、(145.25±20.61)U/mL,均高于常规组的(80.33±10.45)U/L、(131.24±20.61)U/mL,MDA水平为(5.26±1.71)nmolo/L,低于常规组的(7.11±2.24)nmol/L,CRP、TNF-α、IL-1β水平分别为(5.21±1.46)mg/L、(20.25±5.41)mg/L、(123.36±20.33)pg/mL,均低于常规组的(7.44±2.02)mg/L、(23.44±5.31)mg/L、(135.35±20.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MCV[(52.33±10.41)m/s]、SCV[(52.18±10.32)m/s]、NT-3[(170.33±20.41)pg/mL]、NGF[(40.24±5.74)pg/mL]水平均高于常规组[(46.33±10.25)m/s、(46.28±10.31)m/s、(156.44±20.28)pg/mL、(37.44±5.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PN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80%,低于常规组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DPN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对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光生物调节疗法 神经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艾灸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波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谈力欣 崔杰 +4 位作者 张秀云 王晓昆 张茹 魏莎 焦骞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1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 观察艾灸胰俞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波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72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甲钴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观察艾灸胰俞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波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72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甲钴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灸胰俞穴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水平变化,以及胫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1%(31/36),对照组总有效率63.9%(23/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BG、PPGE、LAGE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腓肠神经和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快(P<0.05),且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四项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 艾灸胰俞穴可改善DPN气虚血瘀证患者血糖波动、临床症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灸法 胃脘下俞 血糖波动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炎症因子变化及与神经传导速度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桐毓 杨传慧 徐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17-520,571,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炎症因子变化及与神经传导速度相关性。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14例,依据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将患者分为T...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炎症因子变化及与神经传导速度相关性。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14例,依据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将患者分为T2DM组(34例)和DPN组(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_(1)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MIP-1)]、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炎症因子、神经传导速度;分析炎症因子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及神经传导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DPN组病程、FPG、2 hPG、HbA_(1)c、TNF-α、MIP-1α高于T2DM组,IL-1β、IL-10、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低于T2DM组(P<0.05)。IL-1β与正中神经、腓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成正相关(P<0.05);TNF-α、MIP-1α分别与正中神经、腓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P<0.05)。病程、HbA_(1)c、TNF-α为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TNF-α、HbA_(1)c为正中神经传导异常和腓神经传导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PN患者神经传导与TNF-α、MIP-1α、IL-1β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炎症 神经传导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锐锋 黄雨欣 +6 位作者 李金生 亓智玮 黄泳欣 李雯婧 吴丽丽 秦灵灵 刘铜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237-224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作用机制。方法(1)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检索复方丹参滴丸3种药物(丹参、三七和冰片)的活性成分,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对活性成分进行反向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作用机制。方法(1)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检索复方丹参滴丸3种药物(丹参、三七和冰片)的活性成分,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对活性成分进行反向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预测DPN相关靶点。对上述两类靶点取交集后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针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及其对应的活性成分、药物,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后筛选关键活性成分。针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再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以获得关键靶点。(3)针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在微生信平台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4)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1)最终获得99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关键活性成分包括甘草素、积雪草酸、木犀草素和丹参醇B;关键靶点包括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白细胞介素6(IL-6)。(3)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涉及类固醇代谢过程等生物过程,膜筏等细胞组分,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等分子功能;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富集的信号通路包含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受体信号通路。(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个关键活性成分与3个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均≤-5.0 kcal/mol,结合活性良好。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甘草素、积雪草酸、木犀草素和丹参醇B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HSP90AA1、STAT3、IL-6等关键靶点,发挥抗氧化应激、抗炎、调控机体代谢等作用,从而治疗D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复方丹参滴丸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杰 谈力欣 《河北中医》 2023年第7期1160-1163,1168,共5页
目的观察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60例予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白蛋... 目的观察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60例予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白蛋白(GA)、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双侧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CPT值),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51/6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40/6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DBG、PPGE、LAGE、MAGE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及G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侧、右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在2000、250、5 Hz电流刺激下的CPT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改善患者血糖波动及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魏萱 《河北中医》 2023年第7期1203-1207,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西医治疗主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药物,疗效仍待提高。中医药治疗DPN具有独特优势。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分析近年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西医治疗主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药物,疗效仍待提高。中医药治疗DPN具有独特优势。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分析近年来中医对DPN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并对中药口服、放血疗法等治疗DPN的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DPN的诊治提供新的见解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心血管反射试验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珊 徐梦珠 +3 位作者 樊月月 项颖 吴坚 郝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6-453,共8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HRV指标,比较CART与HRV这2种方法诊断DCAN的差异。结果154例T2DM患者中,采用CART诊断的DCAN组有101例、非DCAN组有53例,DCAN发病率为65.58%(101/154)。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高血压、烟酒嗜好、BMI、腰臀比、糖化白蛋白、脑钠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深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变化、Valsalva动作指数、卧立位血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HRV指标所有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 NN50)、总功率(TP)、超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的HRV指标诊断DCAN发病率为59.74%(92/154),HRV与CART诊断的总符合率为61.68%,Kappa值为0.184,HRV诊断的DCAN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34%、52.83%。按CART评分将T2DM患者分为4个等级(无DCAN、亚临床DCAN、确诊DCAN、严重DCAN),DCAN病变程度与SDNN、SDANN、RMSSD、p NN50、TP、VLF、LF、HF均呈负相关(r=-0.252、-0.234、-0.260、-0.219、-0.315、-0.280、-0.316、-0.311,P均<0.01)。CART诊断的DCAN组HRV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DNN与SDANN相关性最强(r=0.977,P<0.001),提示DCAN患者交感神经受损明显;LF与VLF(r=0.761,P<0.001)、HF(r=0.829,P<0.001)相关性均较强,提示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CART联合HRV诊断DCAN有134例、非DCAN有20例,DCAN发病率为87.01%(134/154),CART与HRV联合诊断DCAN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37.74%。结论CART联合HRV在诊断DCAN时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对CART评分较低并处于DCAN早期的T2DM患者进一步行HRV分析以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反射试验 心率变异性 诊断
下载PDF
全外显子测序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泽慧 杨梦茹 +2 位作者 马莎 马强 韩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37-40,共4页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微血管损伤为特征的肾功能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脏衰竭的首位病因,但其具体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临床和流行病学表明,DKD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存在家族聚集性,表明遗传因素参与了疾病的进展...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微血管损伤为特征的肾功能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脏衰竭的首位病因,但其具体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临床和流行病学表明,DKD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存在家族聚集性,表明遗传因素参与了疾病的进展。全外显子测序(WES)包括对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外显子的捕获、测序和分析。本文旨在总结WES在DKD中的最新进展,期待为未来的临床诊治开发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全外显子测序 靶向治疗 精准医学
下载PDF
以“少阴立论”治疗阳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江敏子 张红升 +1 位作者 尚菊菊 刘殿池 《河北中医》 2023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症状复杂,患者常出现麻、凉、肿、痛等症状,单靠西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以《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内科杂病,临床诊治DPN以少阴立论,阳虚为本,寒凝阻络为标,治疗DPN阳虚寒凝型患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症状复杂,患者常出现麻、凉、肿、痛等症状,单靠西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以《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内科杂病,临床诊治DPN以少阴立论,阳虚为本,寒凝阻络为标,治疗DPN阳虚寒凝型患者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法,不仅能较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对控制血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阳虚寒凝 六经辨证 经验
下载PDF
唾液血液尿酸比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13
作者 鞠岩 郭鹏 +1 位作者 吴伯韬 刘新宇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液尿酸(blood uric acid,BUA)和唾液尿酸(salivary uric acid,SUA)的动态变化,并分析SUA/BUA与DPN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液尿酸(blood uric acid,BUA)和唾液尿酸(salivary uric acid,SUA)的动态变化,并分析SUA/BUA与DPN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64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DPN组(n=103)和单纯T2DM组(n=61)。检测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SUA以及SUA/BUA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PN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相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 1c)、SUA、SUA/BUA为DPN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HbA 1c的AUC为0.637,敏感度为50.8%,特异度为78.6%,最佳切点值为8.15。SUA的AUC为0.698,敏感度为52.4%,特异度为83.6%,最佳切点值为388.43。BUA的AUC为0.762,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73.8%,最佳切点值为1.01。结论SUA/BUA与DPN发病密切相关,对诊断DPN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尿酸 唾液 血液
下载PDF
神经传导、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4
14
作者 魏易琼 苏常春 +1 位作者 周倩 卢祖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SS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观察组)和8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SS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观察组)和8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及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波检测和SSR检测,对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异常率进行比较,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CS、F波及SSR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NCS检查总异常率为91.36%。观察组F波总异常率为80.25%。NCS、F波及SSR的联合检验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41%、86.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双侧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远端动作潜伏期(DML)明显延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F波检测相比,正中神经、胫后神经Fimin及Fimean延长,F波出现率降低,Fchd增加(均P<0.05)。观察组,上、下肢皮肤交感反应(SSR)起始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SSR波幅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NCS检测是诊断DPN患者的基本手段,将其与F波及SSR联用,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手段,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患者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检测 F波 皮肤交感反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坤 吕肖锋 +4 位作者 焦秀敏 武晋晓 宫倩倩 刘超 洛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607-261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变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纳入75例健康体检无2型糖尿病者(DC组)。2型糖尿病患者依...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变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纳入75例健康体检无2型糖尿病者(DC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分为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轻度周围神经病变组(DN1组)、中度周围神经病变组(DN2组)和重度周围神经病变组(DN3组),后3组统称为DN组。采用比利时RSsan平板测试系统检测各组足底部位的动态压力。结果 DC组足底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双峰(M)型,DM组与DC组相比较,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N1组、DN3组足底压力-时间变化曲线依次抬高,峰谷差值依次减小,DN2组足底压力-时间变化曲线较DM组低平,且峰谷差值最小。与DC组足底压力峰值相比较,DM、DN组前足底各区(M2、M3、M4、M5)峰值压力变化较大,以M2、M3区变化明显,M2〔左足分别为(21.1±3.1)、(17.1±4.1)、(19.9±4.3)、(18.9±6.4)、(22.1±5.7)N/cm2;右足分别为(20.9±2.3)、(16.7±2.9)、(19.8±4.8)、(18.9±5.1)、(22.4±3.6)N/cm2〕足底峰值压力减小(P<0.05),M3〔左足分别为(18.3±6.2)、(20.4±3.8)、(22.3±4.6)、(20.5±8.4)、(23.2±5.2)N/cm2;右足分别为(18.9±7.5)、(20.9±3.2)、(22.2±3.7)、(21.6±7.6)、(23.5±8.3)N/cm2〕足底峰值压力增大(P<0.05)。其中DN2组M2、M3区峰值压力处于DM组和DN1组之间。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异常改变,并发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时足底压力变化程度不同,有效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下载PDF
百令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周亚男 杨洁 +5 位作者 王丽晖 张金成 吴学伦 魏静 吴岩 马晓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百令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DPN 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百令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DPN 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MNSI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两组均快于治疗前,试验组均快于对照组;MNSI评分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DPN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片 依帕司他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 2型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10
17
作者 秦利 李晓永 +1 位作者 苏青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DPN患者64例,采取分层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常规给予饮食控制、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良...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DPN患者64例,采取分层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常规给予饮食控制、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维持原降压、调脂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甲钴胺0.5mg、每日3次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α-硫辛酸600mg、每日1次联合甲钴胺0.5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症状评分(TSS)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SS评分和NCV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而且安全简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甲钴胺 口服投药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广颖 夏彩霞 +3 位作者 杨俐 杨志霞 孔德强 魏凤婷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19-220,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唐林(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DPN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2组各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唐林(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DPN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2组各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症状改善显著,2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唐林可改善2型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有治疗和延缓其发展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症状改善
下载PDF
自拟化湿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严军 徐国海 胡春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815-3817,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化湿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糖尿病下肢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自拟化湿活血汤,1剂/d,分2次口服,及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对照组85例予甲钴胺500μg... 目的探讨自拟化湿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糖尿病下肢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自拟化湿活血汤,1剂/d,分2次口服,及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对照组85例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症状体征、肱踝指数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评分(NSS)和密西根DPN神经评分(MDNS)分别为〔(4.3±1.3)分和(6.4±1.5)分,(5.7±1.4)分和(8.7±1.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麻木、疼痛、感觉障碍、腱反射异常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肱踝指数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分别为〔(0.78±0.06)和(0.63±0.02)及(0.72±0.16)m/s和(0.55±0.14)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湿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DPN,其机制可能是降糖、改善脂代谢、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灌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活血汤 甲钴胺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安静思 赵锦 王雪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194-3200,共7页
背景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 背景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75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根据截肢与否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型组患者吸烟率高于轻型组,糖尿病病程长于轻型组,体质指数(BMI)、空腹C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轻型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及小截肢率高于轻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OR=0.754,95%CI(0.650,0.874)]、PLT[OR=1.006,95%CI(1.000,1.011)]、Hcy[OR=1.702,95%CI(1.376,2.106)]与重症糖尿病足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截肢组吸烟率高于非截肢组,BMI、Alb、Hb水平低于非截肢组,WBC、PLT、脑梗死患病率高于非截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833,95%CI(0.723,0.960)]、Alb[OR=0.921,95%CI(0.872,0.974)]与糖尿病足截肢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PLT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重症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血清Alb为重症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BMI及血清Alb为糖尿病足截肢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