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旋髂浅动脉及其各主要分支为血管蒂的游离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陈楚 郭亮 +6 位作者 刘晖 蓝贤峰 林世备 吴昊 赖天 邹可安 吴学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6,167,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及其各主要分支为血管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25例四肢创面采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并分析病例的临床解剖和应用。结果24例皮瓣成活,1例术后1 d发... 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及其各主要分支为血管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25例四肢创面采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并分析病例的临床解剖和应用。结果24例皮瓣成活,1例术后1 d发生动脉危象,探查后皮瓣坏死。9例因皮瓣外形臃肿,于术后3个月进行皮瓣整形。术中旋髂浅动脉的解剖结果:22例发源于股动脉,1例源于旋髂深动脉,2例源于股深动脉。25例均存在深、浅支,其中2例旋髂浅动脉的浅支和旋髂浅动脉的主干分别从源动脉发出(深、浅支不共干),其余深、浅支均共干。结论旋髂浅动脉主要分支为浅支、深支、降支,浅、深支恒定出现,降支存在少数缺如。三支分支均可做为皮瓣的血管蒂,但各具有其解剖及应用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分支 游离皮瓣 解剖
下载PDF
全踝关节镜下自体髂骨碎片化植入治疗距骨囊肿1例报道
2
作者 王宇 杨久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61-763,共3页
目前距骨囊肿的成因尚不明确,但多认为与踝关节创伤有关。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踝关节功能受限,局部隐隐作痛、酸胀无力,或伴有轻度压痛,症状相对于其他踝部病变无明显特异性,临床常借助CT、MRI等辅助诊断。对于囊腔较小的患者尚可采用保守... 目前距骨囊肿的成因尚不明确,但多认为与踝关节创伤有关。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踝关节功能受限,局部隐隐作痛、酸胀无力,或伴有轻度压痛,症状相对于其他踝部病变无明显特异性,临床常借助CT、MRI等辅助诊断。对于囊腔较小的患者尚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于囊腔较大的患者,由于囊肿的存在,使更多液体流入软骨下骨,这可能导致距骨和关节周围软骨随之退化。因此,治疗距骨囊肿时,需填充囊肿区域以促进距骨软骨愈合[1]。于2023年12月山东省中医院收治1例距骨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右踝骨囊肿探查清理术+镜下髂骨植骨术,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囊肿 轻度压痛 软骨下骨 关节功能受限 囊腔 距骨 清理术 踝关节镜
下载PDF
肢体大面积创伤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张凯 肖滋润 +7 位作者 杨涛 杨松峰 张广超 江小萌 熊颖杰 周明武 幸超峰 陈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2,319,共5页
目的探究应用阶梯策略治疗肢体大面积创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1例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采用大创面阶梯治疗策略,入院后即刻全面评估病情、术中彻底清创、选取合适的骨折固定方式、... 目的探究应用阶梯策略治疗肢体大面积创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1例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采用大创面阶梯治疗策略,入院后即刻全面评估病情、术中彻底清创、选取合适的骨折固定方式、修复血管神经及肌腱、VSD覆盖引流,待创面肉芽新鲜后游离植皮修复缩小创面,待植皮成活后行皮瓣修复等序惯阶梯化治疗。结果创面清洁时间7~21 d,平均(10.38±4.02)d,19例游离植皮全部一期成活,2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创面缩小后8例行局部转移皮瓣修复,7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5例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1例行“螺旋桨”皮瓣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0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时间为9~16 d,平均(12.42±1.83)d,1例于术后14 h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顺利成活。7例合并骨折者骨折线模糊时间为8~16周,平均(11.57±2.88)周,1例于术后6个月因骨折不愈合行切开植骨内固定术,于植骨术后4个月复查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8.54±2.89)个月,18例痊愈,3例显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阶梯治疗策略治疗肢体大面积创伤可以减少患者次生创伤,有效改善肢体外观及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是治疗肢体大面积创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大创面 阶梯治疗 修复
下载PDF
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致小腿筋膜室综合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鹏 薛明宇 +3 位作者 芮永军 卜凡玉 郭晓峰 谢艺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7-2641,共5页
背景:目前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大多是充分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吸引,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清创才能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目的:介绍一种临床少见的病例——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 背景:目前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大多是充分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吸引,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清创才能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目的:介绍一种临床少见的病例——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总结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进行治疗与综合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收治的糖尿病性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4岁,围术期整体把控患者全身情况并进行全身营养支撑治疗,所有患者均一期行彻底清创+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负压封闭引流以控制感染、二期取出骨水泥并行创面修复治疗。出院后随访时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有无红肿渗液发生。结果与结论:①4例患者经过2次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后创面新鲜,诱导膜形成良好,1例经过3次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后诱导膜形成良好,这5例患者二期经过植皮手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1例患者急诊手术时因术中血压难以维持且小腿4个间室均出现感染,急诊行膝上截肢,同时残端创面放置载抗生素骨水泥,二期骨水泥取出后创面直接闭合,创面一期愈合;②6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无红肿渗液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对疗效表示满意;③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时应警惕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减压至关重要,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性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抗生素骨水泥 糖尿病 坏死性筋膜炎 筋膜室综合征 保肢
下载PDF
运动胶带包扎和弹性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巍 宋瑞 +3 位作者 王勇 孙霞 董江萌 杨进强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的比较运动胶带包扎和弹性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包扎方法将患者分为运动胶带包扎组(A组)和弹性加压包扎组(B组),每组18例。A组... 目的比较运动胶带包扎和弹性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包扎方法将患者分为运动胶带包扎组(A组)和弹性加压包扎组(B组),每组18例。A组患者采用运动胶带包扎患侧上肢,B组患者采用弹性加压包扎患侧上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前臂周径、上臂周径,干预1周后、干预3周后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上臂周径、前臂周径减小,且A组的上臂周径小于B组(P<0.05)。干预3周,A组患者的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活动度和爬墙高度大于干预1周时及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弹性加压包扎相比,采用运动胶带包扎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淋巴循环,减轻组织肿胀,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根治术 运动胶带包扎 弹性加压包扎 疗效
下载PDF
经筋刺法联合定向透药技术治疗气滞血瘀兼阳气虚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志全 孙娜 王愉鸿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28-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联合定向透药技术治疗气滞血瘀型兼阳气虚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腰椎活动度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兼阳气虚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中医组60例给予经...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联合定向透药技术治疗气滞血瘀型兼阳气虚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腰椎活动度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兼阳气虚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中医组60例给予经筋刺法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西医组60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估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腰腿疼痛情况[压痛阈值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度、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西医组(81.6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腰腿疼痛情况、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度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JOA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压痛阈值高于西医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前屈度、后伸度及直腿抬高角度均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联合定向透药技术治疗气滞血瘀型兼阳气虚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减轻患者腰腿疼痛情况,同时可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角度,加快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筋刺法 定向透药技术 气滞血瘀型 阳气虚衰型 腰椎活动度 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
7
作者 张清林 荣存敏 +3 位作者 王美灵 陈磊 栗威 张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方法 按创面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将6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方法 按创面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将6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记录两组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创面感染情况、移植皮片成活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价植皮区瘢痕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移植皮片成活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V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对供区损伤小,且可以明显缩短双层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降低创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诱导膜技术 皮肤缺损 骨外露 肌腱外露 足踝部损伤
下载PDF
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8
作者 周健辉 石惠文 +2 位作者 王腾彬 冷树立 王夫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9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胸背动脉外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13.5 cm×6.5 cm~23.5 cm×9.0 cm,胸背动脉内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6.5...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9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胸背动脉外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13.5 cm×6.5 cm~23.5 cm×9.0 cm,胸背动脉内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6.5 cm×5.5 cm~10.5 cm×7.5 cm。皮瓣切取后进行适当调整以修复各种不规则的缺损创面,皮瓣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仅需少量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术后8例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胸背动脉内侧支背阔肌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二期切除缺损创面直接缝合后愈合。7例因皮瓣臃肿行皮瓣修薄术,2例无需二次修整。末次随访时9例皮瓣质地及外形均良好,创伤肢体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7例供区直接缝合,遗留线状瘢痕,2例供区少量皮片移植修复。结论背阔肌皮瓣解剖恒定,血运可靠,供区隐蔽,切取面积范围大,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而且采取双叶切取既有利于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又有利于不规则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背阔肌皮瓣 双叶皮瓣 软组织缺损 肢体创伤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9
作者 郑江钒 谷爱奇 +1 位作者 闵祥辉 王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指活动功能。结果术后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并顺利拆线,1例因术后私自吸烟致皮瓣严重发绀延迟愈合,1例因术后私自开空调温度过低致皮瓣部分坏死。21例患者中共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4.6)个月。获得随访患者中,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很满意16例(84.2%)、比较满意3例(15.8%),无不满意病例。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415例(78.9%),S3+3例(15.8%),S31例(5.3%)。患指活动功能:优16例(84.2%),良3例(15.8%)。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形功能满意,优势明显,术后积极处理和密切护理对于术后良好疗效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手外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白延彬 于亚东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49-3152,共4页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受伤相关指标及手术相关变量,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影响再植断指成活的因素。结果38...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受伤相关指标及手术相关变量,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影响再植断指成活的因素。结果382例断指再植患者中男295例,女87例;平均年龄(36.4±4.7)岁,左侧多于右侧。切割伤305例,挤压伤54例,撕脱伤23例;完全离断者157例,不全离断者225例。离断平面分布中,中节指骨最多,近节指骨最少。其中成活349例,成活率为9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14,95%CI:1.19~4.03,P=0.003)、受伤机制(Or=3.31,95%CI:2.87~6.50,P=0.000)、断指保存方式(Or=1.82,95%CI:1.12~3.77,P=0.012)、动静脉吻合比例(Or=6.83,95%CI:2.94~11.32,P=0.000)与再植术后断指是否存活相助相关。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约为91.4%,吸烟会增加再植术失败的风险,不同受伤机制下断指再植成活率亦不同,断指的低温干燥保存和高的动静脉吻合数量会显著增加再植断指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断指再植 LOGISTIC回归分析 吸烟 成活率
下载PDF
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宗义 荣向科 +3 位作者 刘士强 宋永斌 徐春娟 石定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烧伤整形显微外科收治拇指末节离断伤无法再植或者再植失败患者7例,男性6例... 目的探讨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烧伤整形显微外科收治拇指末节离断伤无法再植或者再植失败患者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0~51岁,平均39.4岁;左手4例,右手3例;挤轧伤5例,切割伤2例;因指体毁损严重无法再植4例,再植失败后行皮瓣修复3例。剔除离断指体近端的坏死组织后保留指骨,采用、改良大面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包裹外露指骨重建拇指末节,供区行植皮覆盖。出院后随访皮瓣外观、感觉,以及供区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缺损面积为2.5 cm×4.5 cm~3.0 cm×6.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5.0 cm~3.5 cm×6.5 cm。7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3个月,皮瓣外形饱满,无臃肿,质地满意,感觉初步建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经改良后进一步将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扩大,包裹外露指骨重建拇指末节,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供区损伤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创面修复 外科皮瓣拇指 指骨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分析
12
作者 杨东 王家洪 +2 位作者 卿泉 赵华桥 李斌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777-782,共6页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12月于绵阳市骨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并...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12月于绵阳市骨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其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发生组(发生组,26例)、无并发症组(未发生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效能。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年龄≥50岁和有糖尿病占比更高,术后引流占比更低,受伤至就诊时间更长(P<0.05)。单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受伤至就诊时间、术后引流均为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影响因素联合预测模型Y=-1.849×年龄+1.882×糖尿病+0.482×受伤至就诊时间-1.809×术后引流-3.075,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865,标准误为0.046,置信区间为0.776~0.955,特异度为0.977,敏感度为0.692(P<0.05)。结论:年龄增加、存在糖尿病、受伤至就诊时间增加、术后不引流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具备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内固定 跟骨骨折 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皮片获取方式联合VSD对急诊创伤伴大面积皮肤撕脱病情转归影响
13
作者 牛陆杰 陈卫鑫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40-94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薄中厚皮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急诊创伤伴大面积皮肤撕脱病情转归影响。方法选取急诊创伤伴大面积皮肤撕脱患者70例,根据皮片获取方式不同分为切取组、反取组,各35例。比较2组愈合情况、换... 目的探讨不同薄中厚皮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急诊创伤伴大面积皮肤撕脱病情转归影响。方法选取急诊创伤伴大面积皮肤撕脱患者70例,根据皮片获取方式不同分为切取组、反取组,各35例。比较2组愈合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后12 h、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患处皮肤感觉及并发症。结果反取组Ⅰ期愈合率高于切取组,换药次数少于切取组,住院时间短于切取组(P<0.05);2组术后12~72 h的VAS评分呈降低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取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色泽、厚度、柔软度评分低于切取组,患处皮肤感觉分级优于切取组(P<0.05);反取组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与切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切取薄中厚皮片,反取薄中厚皮片联合VSD治疗急诊创伤伴大面积皮肤撕脱患者Ⅰ期愈合率更高,疼痛度更低,美学效果、皮肤感觉更好,换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脱 引流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足趾远端甲包埋症43例诊治体会
14
作者 叶辛 李陶冶 +3 位作者 赵琦辉 蒋啸为 梅正峰 张贻春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32-33,共2页
足趾远端甲包埋症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远端甲皱襞组织膨大并向背侧隆起包埋阻挡甲床,引起甲板及甲床形态改变等一系列症状[1]。该病女性多见,好发于拇趾,其余足趾及手指罕见。目前,大多数患者以甲畸形、甲周感染、甲周疼痛就诊,基层医院... 足趾远端甲包埋症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远端甲皱襞组织膨大并向背侧隆起包埋阻挡甲床,引起甲板及甲床形态改变等一系列症状[1]。该病女性多见,好发于拇趾,其余足趾及手指罕见。目前,大多数患者以甲畸形、甲周感染、甲周疼痛就诊,基层医院医师常诊断为甲畸形、甲沟炎、嵌甲、甲真菌感染进行治疗,误诊率高,疗效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将足趾远端甲包埋症43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甲包埋症 足趾 拇趾
下载PDF
依托战略杠杆构建一种复杂手指损伤精准诊疗的模式与意义
15
作者 臧谋圣 刘自立 王剑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93-298,309,共7页
目的 介绍一种依托战略杠杆构建的复杂手指损伤精准诊疗模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以最佳疗效为导向的逆向思维,依托战略杠杆的方案构思与设计。从复杂手指损伤诊疗源头始,应用具有最佳临床证据属性医学循证、微观伤情评估、微观足... 目的 介绍一种依托战略杠杆构建的复杂手指损伤精准诊疗模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以最佳疗效为导向的逆向思维,依托战略杠杆的方案构思与设计。从复杂手指损伤诊疗源头始,应用具有最佳临床证据属性医学循证、微观伤情评估、微观足趾解剖学研究及微观足趾组织瓣解剖游离等方法,优化整合现有诊疗技术及管理,获得精分5型诊断、分型再植、集成3 D解剖技术及手术时机优选机制等精准诊疗技术与管理。迭代升级自精分5型诊断起,Ⅰ-Ⅳ型急诊组织块分型再植和/或Ⅴ型分期集成3 D解剖移植修复手术流程。结合后期精细管理,一体化涵盖精分5型诊断、精准手术、精细管理的复杂手指损伤精准诊疗模式——实现目标要素最大化的核心能力。2014年3月-2023年3月,临床应用1 358例(1 553指),其中精准再植203例(308指),精准移植1 093例(1 163指),精准再植和移植62例(82指)。组织块/瓣的大小:1.0 cm×0.5 cm×0.4 cm~2.1 cm×12.5 cm×0.8 cm。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7年,平均34个月,失访2例。按《密歇根大学手概况问卷调查表》(MHQ)进行评价,结果优1 056例,良242例,差58例,优良率95.58%。结论 这一模式实现了从经验诊疗到理性精准诊疗的迭代。它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经临床验证,损伤手指功能恢复及外形逼真,适用于传统-精准诊疗方式的升级,有助于精准显微外科的普及和手术机器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杠杆 精准 修复与重建 迭代升级 模式
下载PDF
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6
作者 李建强 靳宇 +1 位作者 赵文献 孙虹斐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00-40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建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309例(断指376个)手指离断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31例断指274个,女性78例断指102个;年龄19~67岁... 目的探讨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建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309例(断指376个)手指离断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31例断指274个,女性78例断指102个;年龄19~67岁,平均(41.57±8.59)岁。术后1年对患指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判定,并分成恢复差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特征、病情信息、手术信息、术前血常规指标行单变量筛查,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以森林图展现各指标效应大小。依据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检验其效能。结果309例(断指376个)患者中,有68例(断指81个)术后功能恢复差,占比21.54%。两组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程度、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断指保存方式、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有吸烟史、撕脱伤、离断平面为非末节指骨、断指暴露时间≥8 h、未遵医开展康复锻炼。内部验证显示,AUC为0.819(95%CI:0.762~0.875),模型预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概率与实际概率高度吻合,拟合优度HL检验χ^(2)=7.389,P=0.286。DCA显示模型在风险阈值12%~75%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结论根据有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再植指功能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手指腹部带蒂皮瓣术与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赵浩呈 黄小磊 王瑞良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手指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南通瑞慈医院的72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采用手指腹部带... 目的探讨手指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南通瑞慈医院的72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采用手指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优良率、皮瓣存活率、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功能[密歇根手功能量表(MHQ)评分]、生命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修复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修复优良率、皮瓣存活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痊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s-CRP、IL-6、IL-8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MHQ、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MHQ、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修复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指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比较,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疗效更佳,可提高皮瓣存活率、修复优良率,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降低炎症反应,增强手部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腹部带蒂皮瓣 岛状皮瓣 炎症细胞因子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痛风相关国家发明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探讨
18
作者 高旖旎 张祎 +3 位作者 张凤琦 张莉 孙静 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3-121,130,共10页
[目的]探讨痛风相关国家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提取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Apriori算法、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用药特点分析。在... [目的]探讨痛风相关国家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提取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Apriori算法、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用药特点分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获取核心药物组合的中药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中获得痛风疾病靶点,取两者靶点交集,将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应用ClueGo插件对药物组合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部分关键靶点,使之与对应的中药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纳入治疗痛风的专利中药组方共508项,涉及中药401味,用药频数共6082次,药物类别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5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富集的共同生物学通路56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结合效果最好,黄芩素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合效果次之,槲皮素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2(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per 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结合效果较好。[结论]治疗痛风的国家专利组方多以“湿浊瘀阻”为核心病机,从湿、瘀、虚三方面治疗痛风,药物组合常以四妙散、茯苓泽泻汤和四物汤为基础加减,其主要通过TN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IL-17等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来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专利 数据挖掘 中药 用药规律 机制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辨治系统性硬化症经验撷要
19
作者 杨昊偌 周捷 +2 位作者 孙鑫 聂炜珏 周学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周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机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周老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一则...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周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机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周老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周老认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机关键为痰瘀热结,病理因素以“痰、瘀、热”为主导,三者转化相兼,复合为患,贯穿病程始终;根据病情进展及病理因素的演变,治疗多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入手。痰瘀内生,胶结为患,治宜化痰祛瘀、逐邪蠲痹;痰热蕴结,热扰则发,治宜清化痰热、宣痹散结;瘀热相搏,血热鸱张,治宜凉血散瘀、寓透于清;伤阴耗气,虚热内生,治宜益气养阴、扶正祛邪。文中所附验案,周老辨为痰瘀热结、风湿痹阻、气阴两伤证,治以化痰祛瘀、透热蠲痹、益气养阴,方用白薇煎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结论]国医大师周仲瑛倡导辨证宜首重病机,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辨治系统性硬化症,复法合治,灵活遣方,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痰瘀热结 复合病机 审证求机 名医经验 周仲瑛
下载PDF
创面负压治疗联合骨膜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李静 周羿辰 衡德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治疗(NPWT)联合骨膜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人129例,采用随机数字1∶1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负压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负压组采用N...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治疗(NPWT)联合骨膜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人129例,采用随机数字1∶1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负压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负压组采用NPWT,联合组采用NPWT联合骨膜牵张技术,比较三组治疗有效率、炎性指标水平、外周血象水平、视觉疼痛(VAS)评分、足部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VAS评分、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足温、趾端血氧、踝肱指数、血管内径、血流流速、灌注指数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NPWT联合骨膜牵张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足部血液供应,缓解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负压治疗 骨膜牵张术 糖尿病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