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1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1
作者 李维彬 杨健 +3 位作者 郭旭 冯艳红 赵晔 孙立山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股骨近端髓内钉(3DPFN)治疗Evans-Jensen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方法采用第4代人工股骨制作成Evans-Jensen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分别采用3DPFN固定(3DPFN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组),模拟骨折模型在... 目的分析三维股骨近端髓内钉(3DPFN)治疗Evans-Jensen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方法采用第4代人工股骨制作成Evans-Jensen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分别采用3DPFN固定(3DPFN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组),模拟骨折模型在人体中的轴向受力情况,进行静态极限压力测试和动态疲劳测试。记录轴向静态极限载荷、动态疲劳测试中内固定失效前最大循环次数和极限载荷。结果静态极限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轴向静态极限载荷3DPFN组高于PFNA组(P<0.05)。动态疲劳测试结果显示,内固定失效前最大循环次数3DPFN组多于PFNA组(P<0.05);内固定失效前极限载荷3DPFN组高于PFNA组(P<0.05)。结论3DPFN治疗Evans-Jensen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生物力学 疲劳试验
下载PDF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
2
作者 孟亚强 田云 岳晓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30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患者下地行走情况、髋及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nd...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30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患者下地行走情况、髋及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nder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0个月。术后1个月股骨转子间骨折线开始模糊,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3个月股骨干骨折端周围均骨痂丰富,包裹断端,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损伤、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110°~120°、后伸5°~10°,膝关节屈曲110°~115°、伸直0°。患者均可弃拐行走,其中24例步态正常,5例轻度跛行,1例跛行明显;采用Sander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29/30。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李强 王新欣 +2 位作者 吴国志 陈荣 任高宏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半髋关节置换(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64例)和HA组(采用HA治疗,4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半髋关节置换(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64例)和HA组(采用HA治疗,4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部分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PFNA组短(少)于HA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PFNA组多于HA组(P<0.05)。部分负重时间HA组早于PFNA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6个月HA组均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HA组低于PFNA组(P<0.05)。结论与PFNA相比,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早期髋关节功能改善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更有优势,但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住院费用高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半髋置换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置钉技术应用进展
4
作者 李楚加 王佳璐 黄菊英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142-147,共6页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寰枢椎脱位的手术中置钉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整理了寰枢椎脱位近十年常用的重要置钉技术,分为徒手置钉技术和新型机器人置钉技术,并介绍了徒手置钉技术及机器人置钉技术的置钉原理及常用设备,分别...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寰枢椎脱位的手术中置钉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整理了寰枢椎脱位近十年常用的重要置钉技术,分为徒手置钉技术和新型机器人置钉技术,并介绍了徒手置钉技术及机器人置钉技术的置钉原理及常用设备,分别阐述其优缺点,最后进行整理比较和总结归纳,并提出目前临床及研究领域置钉技术所面临的局限,以促进置钉技术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置钉 克氏针 手术导航 手术机器人
下载PDF
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张耀 刘滨 +3 位作者 孟庆鑫 陈彦兵 马泰 梁源 《新疆医学》 2024年第4期431-435,446,共6页
目的探讨以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研究分为PHILOS钢板组57和Multiloc髓内钉组49例,钢板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59岁-87岁,平均67.12±6.66岁,Neer分型2型23例,3型25例,4型9例。髓... 目的探讨以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研究分为PHILOS钢板组57和Multiloc髓内钉组49例,钢板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59岁-87岁,平均67.12±6.66岁,Neer分型2型23例,3型25例,4型9例。髓内钉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60岁-78岁,平均69.49±6.10岁,Neer2型21例,3型20例,4型8例。记录手术时间、C型臂透视次数、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记录颈干角,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分析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钢板组60 min-180 min,平均112.75±4.70 min;髓内钉组50 min-130 min,平均79.79±3.10 min(t=6.336,P=0.001)有差异性。C型臂透视次数:钢板组6次-20次平均9.08±2.63次,髓内钉组6-12次平均9.57±2.35次(t=-1.032,P=0.307)无差异性;出血量:钢板组303.06±79.98 ml髓内钉组;265.31±55.16 ml(t=2.692,P=0.010)有差异性;钢板组随访12-16月,平均12.08±2.91月,髓内钉组随访13-18月,平均12.37±2.36月(t=-1.436,P=0.157)无差异性;术后一年颈干角:钢板组129.47±6.40°,髓内钉组133.33±4.93(t=-3.481,P=0.001)有差异性;术后一年JOA功能评分:钢板组:78.80±4.27分,髓内钉组80.29±3.86(t=-1.959,P=0.056)无差异性。内固定失效病例钢板组2例,肱骨头坏死1例。结论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均是有效治疗方法,但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PHILOS钢板 Multiloc髓内钉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姬帅 马腾 +4 位作者 王谦 路遥 李明 张堃 李忠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钉钉尾突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17例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主钉钉尾是否突出股骨大转子弧线分为突出组(115例)和非突出组(10...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钉钉尾突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17例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主钉钉尾是否突出股骨大转子弧线分为突出组(115例)和非突出组(102例)。比较两组不同主钉长度、主钉远端直径、螺旋刀片位置的例数及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突出组钉尾突出股骨大转子距离。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股骨大转子区压痛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6(13.4±2.1)个月。不同主钉长度、主钉远端直径、螺旋刀片位置的例数及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突出组髓内钉钉尾突出股骨大转子距离为3.4~19.7(9.5±2.4)mm。疼痛VAS评分、股骨大转子区疼痛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突出组均高于非突出组(P<0.05)。结论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大转子区的髓内钉突出较常见,会导致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建议对PFNA-Ⅱ进行进一步改良,缩短主钉近端长度,从而获得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3 位作者 吕国荣 宋晓飞 汪军 龙俊任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下载PDF
步态分析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臧法智 王建喜 +4 位作者 徐增 胡博 梁磊 吴晓东 陈华江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3,共6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包括腰椎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症(LS)和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等,这些疾病可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如坐骨神经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和下腰痛(LBP)等^([4])。LDD引起的LBP和下肢功能障碍成为日益凸显的重大卫生健...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包括腰椎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症(LS)和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等,这些疾病可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如坐骨神经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和下腰痛(LBP)等^([4])。LDD引起的LBP和下肢功能障碍成为日益凸显的重大卫生健康问题,造成了巨大的临床资源消耗和社会经济负担。LBP比其他症状导致更多的整体失能,其发生率为9.4%^([1])。大多数LBP(非特异性原因除外)都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学原因^([2-3]),理论上与脊柱肌肉的生物力学损伤有关,导致步态模式效率低下^([5]),从而导致行走质量和能力下降^([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腰痛 步态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针直径与髓腔峡部直径的比值在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敬贤 陈向阳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直径(ND)与髓腔峡部直径(MCD)的比值在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采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按照ND/MCD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ND/MCD<40%,47例)和对照组(ND/MCD≥40%,43例)。比较...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直径(ND)与髓腔峡部直径(MCD)的比值在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采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按照ND/MCD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ND/MCD<40%,47例)和对照组(ND/MCD≥40%,4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取出内固定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0(8.16±0.57)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取出内固定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开始下地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30%≤ND/MCD<40%的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操作更为方便,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取出内固定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针直径 髓腔峡部直径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多发骨折疗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苟三怀 欧阳跃平 +3 位作者 钱齐荣 刘岩 叶晓健 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针治疗长管骨多发骨折的疗效临床分析。方法 :对四肢多发骨折的诊断和分类均采用AO标准 ,134多发长管骨骨折全部采用带锁髓内钉不扩髓、闭合穿钉技术进行内固定 ,2 0处为动力性内固定 ,114处为静力性内固定。结果 :...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针治疗长管骨多发骨折的疗效临床分析。方法 :对四肢多发骨折的诊断和分类均采用AO标准 ,134多发长管骨骨折全部采用带锁髓内钉不扩髓、闭合穿钉技术进行内固定 ,2 0处为动力性内固定 ,114处为静力性内固定。结果 :本组住院日 10~ 32d ,平均住院日 18.5d。随访时间 3~ 12个月 ,平均 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 :2 1处肱骨骨折愈合时间 4~ 8个月 ,平均 6个月 ;47处股骨骨折愈合时间 5~ 8个月 ,平均 6 .5个月 ;6 6处胫骨骨折愈合时间 7~ 10个月 ,平均 8个月。结论 :带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长管骨多发骨折最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骨 多发骨折 带锁髓内钉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林研 印心奇 +2 位作者 董天华 徐根宝 彭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 :通过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探讨膝关节痛的病因。方法 :回顾在我院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 12 9个 (12 6例病人 )。结果 :膝关节痛的共有 17例 ,其中 4例是由于钉尾突出胫骨近段 ,引起局部疼痛。... 目的 :通过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探讨膝关节痛的病因。方法 :回顾在我院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 12 9个 (12 6例病人 )。结果 :膝关节痛的共有 17例 ,其中 4例是由于钉尾突出胫骨近段 ,引起局部疼痛。另 13例疼痛原因不详 ;所有病人膝关节活动均 >110° ,其中 7例 <110°时有痛 (包括 4例钉突出的 ) ,10例在极度屈膝活动时自觉有膝关节痛 ;除 4例钉尾突出外 ,13例中在非扩髓组 6 /5 5例 ,扩髓组 7/70例 ,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膝关节痛与髓内钉的品牌无统计学差异 ;经髌韧带入路关节痛发生率 (11/44 )明显高于髌韧带内侧入路 (2 /72 )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建议使用髌韧带周围入路 ;胫骨交锁髓内钉后出现的膝关节痛虽然比较少 ,其原因还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髓内钉 膝关节痛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秋林 王建华 +2 位作者 王秋根 王家林 禹宝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透视下复位及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 17例 ,其中闭合骨折 11例 ,开放骨折 6例。开放骨折中Ⅰ型 3例 ,Ⅱ型 2例 ,ⅢA 型 1例。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 ,...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透视下复位及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 17例 ,其中闭合骨折 11例 ,开放骨折 6例。开放骨折中Ⅰ型 3例 ,Ⅱ型 2例 ,ⅢA 型 1例。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 13个月 (6~ 19个月 ) ,最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 Wruh评分标准 ,结果优 14例 ,良 2例 ,差 1例 ,无 1例感染 ,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 :对于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治疗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选择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何建平 张树明 +1 位作者 乔林 张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内固定选择方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11月~2012年0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中37例使用PFNA固定,24例使用Intertan固定...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内固定选择方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11月~2012年0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中37例使用PFNA固定,24例使用Intertan固定,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内固定失败例数、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以末次随访的情况计入资料。PFNA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较Intertan组少(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失败例数、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A和Intertan均设计合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能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达到临床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PFNA INTERTAN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贾建忠 魏斌斌 +1 位作者 张涛 张津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受伤椎体位于T12-L3,均属于A3型骨折,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受伤椎体位于T12-L3,均属于A3型骨折,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15例患者均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和记录手术前、手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在伤椎前缘高度的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VAS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0±8.4)min,术中出血量为(80.8±17.8)m L,术后引流量为(3.2±0.8)m L,住院时间为(6.8±0.8)d,术后5~7 d均可戴腰围支具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伤口感染、医源性神经根损伤、椎弓根钉脱出、断裂等术后并发症。15例患者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5例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s角与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恢复(P<0.01)。术后随访过程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椎弓根钉脱出、断裂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效果良好,且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创伤 胸腰椎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0
15
作者 张振中 侯瑞青 +4 位作者 沈静 张静伟 马荣兰 王雪冬 李忠海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记录两...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固定后无术后感染、断钉、关节僵硬和再骨折病例,仅出现愈合不良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各1例,占5%;对照组固定后术后感染4例,愈合不良2例,关节僵硬4例,再骨折2例,无断钉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占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整体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骨折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下载PDF
髓内针固定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隆 李文毅 +3 位作者 张艳芹 王树茂 郑淑慧 李西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32-2034,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33.7岁。骨折部位:股骨干16例,胫骨干4例,肱骨干... 目的探讨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33.7岁。骨折部位:股骨干16例,胫骨干4例,肱骨干3例。初次手术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15例,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8例。骨折不愈合的时间为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后9~38个月,平均17个月。X线示肥大性骨折不愈合14例,萎缩性骨折不愈合9例。均采用保留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松质骨植骨术治疗。术中检查均证实骨折端存在旋转不稳定。结果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4.5个月。23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4周。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术可有效消除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是治疗髓内针术后骨折不愈合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 不愈合 骨移植 旋转
下载PDF
InterTan与PFNA-Ⅱ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卫粮 范步新 +3 位作者 春芳 刘书茂 刘长松 刘新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5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Inter Tan髓内钉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Inter Tan组和PFNA-Ⅱ组,每组各45例,其中Inter Tan组患... 目的探讨Inter Tan髓内钉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Inter Tan组和PFNA-Ⅱ组,每组各45例,其中Inter Tan组患者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PFNA-Ⅱ患者采用新型股骨近端带锁防螺旋髓内钉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8个月,PFNA-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InterTan组相比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而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与InterTa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InterTan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5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PFNA-Ⅱ组(P〈0.05),而术后8个月的Harris评分与PFNA-Ⅱ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FNA-Ⅱ组2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骨不连,而InterTan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和股骨颈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InterTan与PFNA-Ⅱ髓内钉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法相比,PFNA-Ⅱ手术易操作,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少;InterTan髓内钉具有固定更牢靠、加压效果好、防旋抗切出和早期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钉 INTERTAN PFNA-Ⅱ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波 吴鹏 +2 位作者 王铁军 王卫粮 刘书茂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总结Inter 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体会。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Inter TAN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改良EVANS分型Ⅲ~V型老年粗隆间骨折107例,通过分析病历和随访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总结Inter 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体会。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Inter TAN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改良EVANS分型Ⅲ~V型老年粗隆间骨折107例,通过分析病历和随访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骨折愈合时间,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07例术后平均6.2个月随访,愈合时间平均(10.8±0.6)周;术中发生血管损伤2例,骨折远端骨折2例,1例髋内翻,无螺钉切出,感染,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66~97分(平均89±3.2分);56例优,39例良,9例可,3例差。优良率为88.8%。结论 Inter 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牢固固定、有效对抗切出的优势,掌握术前精准的解剖复位,术中入针点选择、螺纹导针、克氏针的合理应用,恰当的主钉置入方法是采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获得最大受益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Rush钉矫治成骨不全儿童股骨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宿玉玺 赵仁欢 +4 位作者 覃佳强 张德文 南国新 王忠良 蔡文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多段截骨髓内钉固定矫治儿童成骨不全症所致股骨畸形的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患儿28例,包括39根畸形股骨。年龄3岁7个月至14岁5个月,平均8岁4个月。术中... 目的探讨股骨多段截骨髓内钉固定矫治儿童成骨不全症所致股骨畸形的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患儿28例,包括39根畸形股骨。年龄3岁7个月至14岁5个月,平均8岁4个月。术中将弯曲股骨行多段截骨矫形及髓内钉固定,平均截骨1.9(1~3)处,随机分为弹性针组与Rush钉组,其中20根股骨使用弹性髓内钉,19根股骨使用Rush钉。结果随访1年3个月至5年7个月,平均3年8个月。随访后期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弹性针组优11例,良2例,中7例,差0例;Rush钉组优16例,良2例,中1例,差0例。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能有效矫正股骨弯曲畸形,改善下肢外观及力线关系,防止再骨折,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效果明确。Rush髓内钉内固定效果满意,术后再骨折概率小,股骨不易再次弯曲变形,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股骨畸形 截骨矫形 髓内固定
下载PDF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的相关X线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新伟 吴岳嵩 +1 位作者 康一凡 朱文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通过胫骨髓腔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分析临床矩形髓内钉交叉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55例胫骨X线正侧位片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胫骨正侧位片28例,测量胫骨上、下端及狭部的髓腔内径以及髓腔中性轴上端与胫骨前嵴之间的距离,作为矩... 目的:通过胫骨髓腔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分析临床矩形髓内钉交叉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55例胫骨X线正侧位片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胫骨正侧位片28例,测量胫骨上、下端及狭部的髓腔内径以及髓腔中性轴上端与胫骨前嵴之间的距离,作为矩钉插钉窗口与胫骨前嵴距离(窗-嵴距)的理论值;未交叉组:矩钉固定后未交叉的X线片15例,交叉组:矩钉固定后交叉的X线片12例,分别测量窗-嵴距,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胫骨髓腔中轴在上端矢状位上位于其前部1/3处;矩形髓内钉固定后交叉组窗-嵴距较对照组及正常组小(P<005),两根矩钉窗-嵴距之差较正常组大(P<005)。结论:两根矩钉的窗口不在同一平面上是矩形髓内钉固定交叉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髓内钉 胫骨 髓腔 X线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