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昀 肖力 +2 位作者 曹娟 刘志刚 罗威耀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治疗2周,对比各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肠道菌群、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统计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血清IL-6、TNF-α、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胃动素(MOT)水平、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升高(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在治疗小儿FD中均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益生菌 肠道菌群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儿童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2
作者 方优红 罗优优 +2 位作者 张瑞方 成琦 陈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pfCD)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4月—2023年4月间诊断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6~17岁患儿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 目的分析儿童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pfCD)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4月—2023年4月间诊断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6~17岁患儿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肛周瘘管型病变,分为pfCD组(60例)和非pfCD组(8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pfCD发生率为42.3%(60/142)。pfCD组男性比例,病变范围累及结肠、小肠结肠比例,以及合并上消化道病变的比例高于非pfCD组(P<0.05)。pfCD组英夫利西单抗诱导缓解及维持缓解治疗比例高于非pfCD组(P<0.05)。pfCD组中,复杂性肛瘘患儿占62%(37/60),肛瘘非切割性挂线引流术治疗在复杂性肛瘘患儿中比例为62%(23/37),显著高于简单性肛瘘患儿(4%,1/23)(P<0.05)。两组患儿治疗54周黏膜愈合率和临床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CD组治疗54周瘘管愈合率为57%(34/60),其中简单性肛瘘患儿瘘管愈合率高于复杂性肛瘘患儿(P<0.05)。结论儿童CD患者中pfCD发生率高,pfCD患儿生物制剂使用比例高,复杂性肛瘘非切割性挂线引流术比例高,CD患儿随访中需要密切关注pf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 临床特征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璐 傅燕 +3 位作者 孙正豪 周佳 唐娟 倪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儿童患者应用中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3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儿童患者应用中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3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因胆胰疾病接受ERCP诊疗的66例年龄≤16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PEP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6例患儿共进行ERCP 78例次,诊断性ERCP 5例次,治疗性ERCP 69例次,操作失败4例次,ERCP操作成功率为95%(74/78)。术后共有17例次发生胰腺炎,发生率为22%。PEP组患儿术前胆红素正常比例、术中导丝探插入胰管比例高于非PE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丝探插入胰管为儿童ERCP PE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中应用逐渐增多,术中应选择合适的插管技术,避免导丝盲目进入胰管,减少PE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胰疾病 术后胰腺炎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士玲 刘丽 刘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FD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列为中医组(63例)和西...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FD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列为中医组(63例)和西医组(62例)。中医组患儿实施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西医组患儿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参数,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中医主证、次证积分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MI)均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均低于西医组,胃动素(MLT)水平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4/63),低于西医组的17.74%(1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能有效改善FD患儿胃肠功能并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且与常规西药相比,上述中医疗法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推拿按摩 五行健脾汤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结直肠息肉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廖伟伟 马昕 +5 位作者 宫幼喆 宁慧娟 金萌 田爽 付磊 钟雪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将患儿进一步按年龄分为婴幼... 目的探讨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将患儿进一步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儿童组(3~6岁)、学龄期儿童组(>6岁),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8例患儿中,男168例,女110例;年龄10月龄至15岁,平均(4.7±3.0)岁,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学龄期儿童组分别有70、144、64例;主要症状为便血(93.9%,261/278)、腹痛(10.4%,29/278)、腹泻(1.4%,4/278);68例(24.5%,68/278)患儿内镜下可见结肠炎改变;4例合并贫血,包括1例重度贫血、1例中度贫血、2例轻度贫血;3例并发肠套叠;以单发息肉为主(95.0%,264/278),2个息肉者3例,3个及以上息肉者11例;息肉位于直肠119例、乙状结肠101例、降结肠20例、横结肠25例、升结肠3例,另有10例儿童的息肉分布在多个肠段。病理分型显示幼年性息肉266例,腺瘤性息肉3例,炎性息肉8例,增生性息肉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5例,基因检测提示STK11杂合突变3例,STK11基因exon1-9杂合缺失2例。有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基因检测提示APC基因截短性变异。内镜切除方式以圈套器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为主。有11例发生并发症,包括5例出血,6例腹痛,经治疗后均痊愈,无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学龄期儿童组中男性患儿、息肉位于多个肠段、多发息肉比例最高,学龄前儿童组中腹痛发生率最高,婴幼儿组中便血和内镜下可见结肠炎改变的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高发于学龄前儿童,以幼年性息肉为主。结肠镜检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可进行内镜下切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直肠息肉 结肠镜
下载PDF
HMGB1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发病机制的关系
6
作者 陈辉 陈勇 +3 位作者 章静静 查剑 王蕊艳 钟建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白介素(IL)-1β、IL-2R、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CwG)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CwG患儿30例(CwG组)和同期轻...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白介素(IL)-1β、IL-2R、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CwG)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CwG患儿30例(CwG组)和同期轻度急性胃肠炎(AGE)不伴有惊厥的患儿30例(对照组)。采集2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β、IL2R、IL6、IL8、TNF-α水平。结果 在急性期,CwG组的血清HMGB1、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血清IL-1β、IL-2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wG组的惊厥发作次数、惊厥发作总时间、病程均与血清HMGB1、IL-6、IL-8、TNF-α水平成正相关(P<0.05或P<0.001),且血清HMGB1、IL-6、IL-8、TNF-α水平之间相互呈正相关(P<0.05或P<0.001)。CwG组恢复期HMGB1、IL-6、IL-8、TNF-α水平均较急性期下降(P<0.05);2组在恢复期时HMGB1、IL-1β、IL-2R、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介导的免疫炎症网络与CwG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血清HMGB1、IL-6、IL-8、TNF-α水平与CwG急性期的惊厥严重程度及病程转归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炎症 轻度胃肠炎 惊厥 儿童
下载PDF
脂肪乳静脉注射后并发脾脏脂肪异位沉积1例
7
作者 乔敏 夏炳兰 +1 位作者 熊春锦 沈德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17-217,共1页
脂肪异位沉积是指脂肪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如胰腺、肝脏、骨骼肌、心肌等器官,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1]。脂肪最常异位于肝脏,形成脂肪肝,异位沉积于脾脏器官临床非常罕见。笔者报道1例急性胰腺炎儿童患者脂肪... 脂肪异位沉积是指脂肪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如胰腺、肝脏、骨骼肌、心肌等器官,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1]。脂肪最常异位于肝脏,形成脂肪肝,异位沉积于脾脏器官临床非常罕见。笔者报道1例急性胰腺炎儿童患者脂肪乳静脉注射后并发脾脏脂肪异位沉积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脂肪组织 脂肪乳 代谢综合征 儿童患者 急性胰腺炎 脂肪肝 2型糖尿病 脂肪沉积
下载PDF
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对早产儿的影响
8
作者 王军 王茹 +8 位作者 张宇航 宋娟 徐发林 董慧芳 夏磊 曹洋洋 张含 唐晓康 郭倩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18-821,共4页
目的分析出生后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对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尤其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预防作用及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分析出生后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对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尤其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预防作用及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出生后第2天添加多重益生菌,连续28 d;给予对照组正常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尤其是NEC全阶段发病率、NEC(≥2期)发病率和智能发育评定分值。结果试验组NEC全阶段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EC(≥2期)发病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月龄6个月时智能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全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应用多重益生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降低早产儿NEC全阶段发病率,但不能降低NEC发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智力发育
下载PDF
易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9
作者 詹学 陈玉霞 王玉婷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全球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约25%在儿童期(<18岁)确诊[1]。儿童IBD常比成人期发病的病变更广泛、更严重[2]。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IBD主要的亚型,在儿童IBD中占59%~73%;而溃...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全球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约25%在儿童期(<18岁)确诊[1]。儿童IBD常比成人期发病的病变更广泛、更严重[2]。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IBD主要的亚型,在儿童IBD中占59%~73%;而溃疡性结肠炎是另一亚型,约占24%~32%[3],两者的临床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CD发病率升高可能与临床对IBD的认识提高、内镜检查率和影像学检查率增加,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其他免疫抑制所致的结核病的发生有关[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道感染性疾病 胃肠道结核 诊断
下载PDF
DeBanto评分系统对儿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张双红 廖玉萍 +5 位作者 段亚群 万盛华 许增华 刘云 吴蔚 肖珍君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结果在122例AP中,MAP组90例,MSAP组10例,SAP组22例。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与SAP有显著相关性(P<0.001)。DeBanto评分预测SAP的cut-off为3,特异度与Ranson’s评分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全身并发症的特异度与BISAP评分特异度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局部并发症,DeBanto及Ranson’s评分AUC较低,但MCTSI比BISAP评分AUC高(P<0.05)。结论DeBanto评分对儿童AP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Ranson’s、BISAP和MCTS评分更高;但是对局部并发症的预测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胰腺炎 DeBanto评分系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11
作者 柳雅立 张晶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8-492,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曾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儿童慢性肝病最常见病因,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除外饮酒及其...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曾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儿童慢性肝病最常见病因,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除外饮酒及其他明确致病因素,由于肝脏慢性脂肪变性导致肝脏慢性脂肪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异常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
下载PDF
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进展
12
作者 张婷 马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发病率较低,且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导致早期诊断胰腺损伤较为困难;延迟诊断可能加重患儿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此外,对高级别闭合性胰腺损伤患儿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前仍存在... 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发病率较低,且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导致早期诊断胰腺损伤较为困难;延迟诊断可能加重患儿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此外,对高级别闭合性胰腺损伤患儿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解读
13
作者 王歆琼 许春娣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33-736,共4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2016年罗马专家委员会颁布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2016年罗马专家委员会颁布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罗马Ⅳ标准对儿童及青少年FD的定义、诊断标准和分型进行了更新[1]。2022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订了《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2022版)》[2](以下简称2022版共识),该共识是对2012年《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3]的重新修订。2022版共识总结了国内外对儿童FD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取得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国情,对诊断和治疗流程进行了更新,为我国儿科医生及全科医生等在内的各级医护人员提供了新的诊治思路和临床实践建议,有助于提高儿童FD的诊治效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过度检查。本文对2022版共识进行简要介绍,尤其针对临床上较为关注的发病机制、诊断流程和治疗要点予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共识解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青春期向成人过渡的管理
14
作者 宫幼喆 钟雪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非特异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未定型IBD。约25%的IBD患者是在儿童期诊断的,并且儿童期IBD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1]。儿童期发病的IBD患者在青春...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非特异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未定型IBD。约25%的IBD患者是在儿童期诊断的,并且儿童期IBD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1]。儿童期发病的IBD患者在青春期尚未停药,需要经历从青春期过渡到成人期诊疗的阶段。相对于成人患者,青春期IBD患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生长发育迟缓、更严重的疾病表现、学业的压力等,因此充分的准备及管理工作能够成功从青春期过渡到成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儿童 青春期 过渡 管理
下载PDF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15
作者 王慧 张新顺 +1 位作者 邢朝品 谢庆芝 《广州医药》 2024年第9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48例EG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48例EG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48例患儿中,男26例(54.17%),女22例(45.83%),中位年龄7.8岁,20例(41.67%)患儿有过敏史或家族史,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34例,70.83%)、腹泻(18例,37.5%)和腹胀(12例,2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36例(75%),血清总IgE升高14例(29.17%)。48例行胃镜检查,最常见的表现是黏膜充血水肿(32例,66.67%)、点状红斑(28例,58.33%)和糜烂(22例,45.83%),28例行结肠镜检查,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18例,64.29%)、点状红斑(15例,53.57%)和结节样隆起(12例,42.86%)。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EOS浸润,主要累及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和回肠末端。所有患儿均采用饮食干预的治疗,6例(12.5%)单纯饮食干预治疗后好转,16例(33.33%)孟鲁司特钠、酮替芬、奥美拉唑治疗后好转,26例(54.17%)联合泼尼松治疗后好转,随访10个月~3年,8例(16.67%)停药后复发,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儿童EG临床症状和内镜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内镜下黏膜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大多数患儿外周血EOS升高,饮食干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但存在复发的可能,需长期维持治疗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儿童 饮食干预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16
作者 刘琳 刘前芳 王风洋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6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肠道菌群及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黏膜屏障功能、肠神经递质、肠道菌群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AO、PCT、VIP水平、排便频次评分、排便困难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更低,两组SP、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小麦纤维素颗粒可以调节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和肠神经递质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促进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小麦纤维素颗粒 功能性便秘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肠神经递质
下载PDF
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孙波 周方 +1 位作者 薛福敏 李小芹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69-973,共5页
目的分析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3例腐蚀性食管炎的患者资料,根据内镜诊断分级分为0~1级组(n=16)和2~3级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目的分析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3例腐蚀性食管炎的患者资料,根据内镜诊断分级分为0~1级组(n=16)和2~3级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63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口唇红肿糜烂,占52.38%(33/63);食管炎损伤程度处于0级4例,1级12例,2a级27例,2b级18例,3级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居住地、误服腐蚀性物质性质、误服量及误服腐蚀性物质浓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OR=1.635,P=0.029)、居住地为城市(OR=2.302,P=0.001)、误服碱性腐蚀性物质(OR=7.265,P=0.001)、误服量>5 mL(OR=3.274,P=0.035)、误服高浓度腐蚀性物质(OR=4.552,P=0.017)是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分级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腐蚀性食管炎以食管浅表溃疡形成为主要表现;年龄≤3岁、居住地为城市、误服碱性腐蚀性物质、误服量>5 mL以及误服高浓度腐蚀性物质是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腐蚀性食管炎 内镜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胆道闭锁炎症和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峰 刘卓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胆道闭锁是以新生儿肝组织纤维化、汇管区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围产期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机体免疫调控异常在疾病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紊乱、过强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抗体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 胆道闭锁是以新生儿肝组织纤维化、汇管区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围产期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机体免疫调控异常在疾病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紊乱、过强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抗体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与胆道闭锁发病相关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和特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T淋巴细胞 炎症 纤维化 调控机制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6~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铋剂四联方案疗效的关系
19
作者 陈颢予 连娇燕 +2 位作者 蒋成鹏 王新迪 王亚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6~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铋剂四联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确诊为Hp感染的1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6~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铋剂四联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确诊为Hp感染的1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检测患儿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强代谢(EM)组、中间代谢(IM)组和弱代谢(PM)组,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儿CYP2C19基因EM型、IM型及PM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9.13%、42.75%、18.12%。IM组和PM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EM组(P<0.05),IM组和PM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组和IM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PM组(P<0.05),EM组和IM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CYP2C19基因表型的Hp感染患儿通过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存在差异,IM型及PM型患儿疗效较显著,EM型患儿疗效较差,但PM型患儿易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儿童 铋剂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20
作者 秦涛 刘宇航 许红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769-771,共3页
病毒感染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的重要原因[1-2],尤其是胎儿和新生儿。可导致脑膜炎、脑炎、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学异常及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症状。据报道,80%~90%的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 病毒感染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的重要原因[1-2],尤其是胎儿和新生儿。可导致脑膜炎、脑炎、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学异常及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症状。据报道,80%~90%的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引起[3]。其中有约10%患者合并脑损伤,可出现脑室旁白质软化,严重者遗留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4]。尽管大多数EV感染后,患病者散发为主,但有引起大规模疫情的报道[5-6]。此外,EV还可引起CNS持续感染,致大脑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所以EV感染引起的CNS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及沉重经济负担,应引起重视。现将EV感染所致神经系统疾病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型感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肠道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