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G_1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会艳 孙旭明 +4 位作者 张祥宏 左连富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以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居民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 以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居民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显示,DON、AFG1处理组淋巴细胞出现了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细胞峰,凋亡百分率与毒素作用时间(DON:2~72小时;AFG1:2~24小时)及剂量(DON:50~2000μg/L;AFG1:3.12~2000μg/L)呈正相关关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ON(1000μg/L)、AFG1(1000μg/L)处理24小时淋巴细胞出现特征性的DNA"Ladder"条带。因此表明,DON、AFG1可诱导和促进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 食管癌 黄曲霉毒素G1 淋巴细胞凋亡 镰刀菌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人胃癌MKN45细胞COX-2表达的信号转导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琦 范忠泽 +7 位作者 孙珏 刘宁宁 王炎 周利红 吴琼 隋华 李先茜 高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转导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MKN45中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调控作用,揭示Hp感染引发胃癌的部分机...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转导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MKN45中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调控作用,揭示Hp感染引发胃癌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PCR,RFQ-PCR)检测Hp标准株NCTC11637感染对MKN45细胞中COX-2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Hp感染MKN45细胞后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运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后,观察Hp对MKN45细胞COX-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p感染MKN45细胞后COX-2mRNA水平明显上调,Hp感染后3、6、9和12h时COX-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值的3.0、7.2、5.1和4.3倍,各时间组COX-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p作用MNK45细胞20min后p38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60min时达峰值;而采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Hp诱导的COX-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Hp感染能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上调COX-2的表达,这可能是Hp感染引发胃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螺杆菌 幽门 环氧化酶2 信号转导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rasp21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祥宏 谢同欣 +5 位作者 张中朝 严霞 王俊灵 李淑荣 刘贵生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以人胚肺组织体外培养、流式免疫技术和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肿瘤高发区粮食中污染的常见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作用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癌基因rasp21蛋白产物的表达及相应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色曲霉素作... 以人胚肺组织体外培养、流式免疫技术和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肿瘤高发区粮食中污染的常见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作用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癌基因rasp21蛋白产物的表达及相应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色曲霉素作用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癌基因rasp2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电镜观察可见杂色曲霉素处理细胞出现细胞核明显增大、异型、核膜内褶、核仁明显等一系列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特征的超微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素 人肺 RASP21 超微结构 肿瘤发生
下载PDF
B-myb C-myc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飞翔 曹骥 +5 位作者 赵荫农 苏建家 杨春 陈军 刘剑勇 欧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9-271,276,共4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B-myb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60例癌旁肝组织中B-myb和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B-myb、C-myc在癌... 目的: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B-myb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60例癌旁肝组织中B-myb和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B-myb、C-myc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67%和53.33%,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6.67%和35.00%,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my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术后复发肿瘤个数及包膜完整相关(P均<0.05);C-my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术后复发、肿瘤分化程度及包膜完整相关(P均<0.05)。B-myb与C-myc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正相关。结论:B-myb及C-myc蛋白的过表达,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使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B-MYB C-MYC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B病毒LMP-1上调鼻咽癌细胞系AP-1的活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罗非君 彭小宁 +3 位作者 李晓艳 顾焕华 夏林庆 曹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51-555,共5页
为了探讨 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 LMP- 1 )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致瘤分子机制 ,由此首先构建了 AP- 1报告基因 ,用佛波酯诱导确定了其报道 AP- 1的功能 ;通过建立荧光素酶双报道系统 ,研究了 LMP- 1表达对 AP- 1和 NFκB活性的影响 .... 为了探讨 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 LMP- 1 )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致瘤分子机制 ,由此首先构建了 AP- 1报告基因 ,用佛波酯诱导确定了其报道 AP- 1的功能 ;通过建立荧光素酶双报道系统 ,研究了 LMP- 1表达对 AP- 1和 NFκB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 LMP- 1阴性鼻咽癌 ( NPC)细胞系 ,导入 LMP- 1表达质粒后 ,AP- 1和 NFκB的活性均升高 4~ 5倍 ;而在 LMP- 1阳性 NPC细胞系中 ,当导入 LMP- 1反义表达质粒 ,AP- 1和 NFκB的活性则受抑制 ,活性下调 3~ 4倍 .结果表明 ,LMP- 1能上调 NPC细胞系 AP- 1的活性 ,同时再次证实了 LMP- 1能活化 NF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LMP-1 鼻咽癌 AP-1 NFKB 信号转导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Ⅱ分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向华 张祥宏 +7 位作者 严霞 尹桂然 谭延伟 李月红 刘艳丽 杨建柱 王俊灵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杂色曲霉素是我国肿瘤高发区粮食中的优势污染霉菌毒素。为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ST作用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H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血细胞介素Ⅱ (IL 2 )的分泌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 杂色曲霉素是我国肿瘤高发区粮食中的优势污染霉菌毒素。为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ST作用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H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血细胞介素Ⅱ (IL 2 )的分泌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 ( 0 0 3 12 5~ 2mg L)ST处理 2 4h后 ,体外培养的HPB Mc的IL 2分泌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其中以较低浓度ST( 0 0 3 12 5~ 0 12 5mg L)和较高浓度ST( 1~ 2mg L)抑制作用最明显 (P <0 0 5 )。在ST 1mg L作用 1~ 64h的时间范围内 ,ST对HPBMcIL 2的分泌总体表现抑制作用。ST处理后 8~ 64h ,随ST处理时间的延长 ,对IL 2分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r =0 82 2 ,P <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 ,ST对HPBMc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素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Ⅱ 肿瘤 霉菌毒素 致癌性 免疫机能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诱导哺乳类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谭明家 许建宁 +3 位作者 李忠生 王瑗 方福德 谢大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体外转化实验检测出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可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形态学改变,转化细胞核浆比例增大,排列紊乱,交叉重叠生长。从转化集落分离的细胞可被较低浓度的刀豆凝集素A凝集,在半固体琼脂内非贴壁依赖生长... 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体外转化实验检测出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可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形态学改变,转化细胞核浆比例增大,排列紊乱,交叉重叠生长。从转化集落分离的细胞可被较低浓度的刀豆凝集素A凝集,在半固体琼脂内非贴壁依赖生长。转化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结构和数目改变。上述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具有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预示它可能对人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环氧丙酯 细胞转化 GMA 肿瘤 病因
下载PDF
内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大鼠延髓内Fos表达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用抗Fos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两种内脏(胃肠道和心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大鼠延髓Fos表达情况及其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延髓中段和... 用抗Fos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两种内脏(胃肠道和心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大鼠延髓Fos表达情况及其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延髓中段和尾段的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内;在抗Fos和抗TH的双重免疫染色切片上,见到许多Fos阳性神经元的胞浆同时呈TH样免疫反应阳性(Fos/TH双重阳性细胞),计数结果证明Fos/TH细胞占TH阳性细胞总数的50%以上,提示延髓内脏带半数以上的儿茶酚胺神经元参与对内脏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伤害性刺激 延髓 FOS 癌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汪万英 何杰 +2 位作者 张世馥 姚敏 唐素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8-39,49,共3页
本文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L型分别感染肿瘤和非肿瘤C_(57)BL/6N小鼠,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测发现细菌及L型感染种植肿瘤的小鼠组,肿瘤转移率和诱癌能力均显著提高。此外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还可引起小鼠多器官间质性炎,尤以... 本文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L型分别感染肿瘤和非肿瘤C_(57)BL/6N小鼠,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测发现细菌及L型感染种植肿瘤的小鼠组,肿瘤转移率和诱癌能力均显著提高。此外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还可引起小鼠多器官间质性炎,尤以肺、肝、肾、脑及生殖器官等为著。结果表明细菌及L型感染与肿瘤转移和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金葡菌L 病理
下载PDF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徐明 杨坚波 +4 位作者 林玉娣 胡磊 陈艳 沈炜 俞顺章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3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饮用水微囊藻毒素 (MC)与消化道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在无锡市选取 10个饮水类型不同的乡镇或街道作为调查点 ,收集 1992~ 2 0 0 0年各调查点恶性肿瘤的死亡资料 ,同时采集不同类型水样 ,综合评价各调查点 MC的暴露... 目的研究饮用水微囊藻毒素 (MC)与消化道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在无锡市选取 10个饮水类型不同的乡镇或街道作为调查点 ,收集 1992~ 2 0 0 0年各调查点恶性肿瘤的死亡资料 ,同时采集不同类型水样 ,综合评价各调查点 MC的暴露水平 ,分析饮用水 MC暴露等级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相关关系。结果饮用水 MC暴露等级与男性胃癌和男性各部位合计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呈现正相关 ;与男性肠癌的标化死亡率呈现负相关 (P<0 .0 5 )。结论饮水MC污染可能与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 ,尤其是胃癌死亡率的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恶性肿瘤 死亡率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致癌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1
作者 庄振宏 张峰 +4 位作者 李燕云 袁军 杨燕凌 林玲 汪世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2-1525,共4页
黄曲霉毒素为肝脏毒素,主要损害肝脏。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种类、毒性,以及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危害。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黄曲霉毒素引发DNA损伤与基因突变、对ras等癌基因与P53等抑癌基因的作用及与HBV联合致癌等致癌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肝脏 致癌机理 进展
下载PDF
EB病毒诱导胸腺恶性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燕萍 郭秀婵 +2 位作者 何祖根 赵健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为研究EB病毒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 ,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胚胸腺细胞移植于Scid鼠皮下 ,于移植后第 3日起在移植处对侧皮下注射TPA5 0ng/只 ,每周 1次。于移植后第 4周起 ,移植处皮下有结节状隆起形成 ,并逐渐增大。于 6~ 15周... 为研究EB病毒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 ,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胚胸腺细胞移植于Scid鼠皮下 ,于移植后第 3日起在移植处对侧皮下注射TPA5 0ng/只 ,每周 1次。于移植后第 4周起 ,移植处皮下有结节状隆起形成 ,并逐渐增大。于 6~ 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证实为T细胞淋巴瘤 8例。其中实验组胸腺细胞 +EBV的成瘤率为 2 5 %(1/ 4) ,胸腺细胞 +EBV +TPA组的成瘤率为 5 3 8%(7/ 13) ,对照组胸腺细胞 +TPA的成瘤率为 0 (0 / 5 )。PCR和原位杂交在诱导肿瘤中可检测到EB病毒的基因EBERs、LMP1和BARF1,并有病毒基因LMP1蛋白编码产物的表达。EB病毒可感染人胚胸腺细胞 ,并使其发生恶性转化 ,EB病毒可能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病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T细胞淋巴瘤 病因作用 EB病毒 肿瘤发生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世馥 姚敏 +3 位作者 汪万英 何杰 周文鼎 张家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7-59,共3页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色阳性和49例(1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抗酸菌L型检出率最高(44.4%)绒毛膜癌最低(2.4%),抗酸菌L型主要(85%)分布于癌巢或肿瘤实质内该区51.1%癌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34%癌细胞呈空泡样变性,颇似病毒感染的凹空细胞,2.1%的瘤细胞发生坏死。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酸菌L型 IK抗酸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人胚胃粘膜细胞p53基因致突变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旭明 曹文军 +5 位作者 张祥宏 谢同欣 严霞 王俊灵 左连富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为探讨杂色曲霉素(ST)的致癌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银染PCR-SSCP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T(1mg/L和3mg/L)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恶性转化情况以及... 为探讨杂色曲霉素(ST)的致癌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银染PCR-SSCP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T(1mg/L和3mg/L)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恶性转化情况以及此过程中抑癌基因p53在蛋白及基因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ST处理4周后处理细胞增殖旺盛,并出现恶性转化灶;ST处理24周后处理细胞可在软琼脂上形成细胞集落(ST1mg/L和3mg/L组每皿细胞集落数平均分别为15和17个);FCM检测结果表明,ST处理的细胞细胞增殖指数增高,DNA含量增高,出现DNA异倍体,突变型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ST处理22周后,处理细胞p53第8外显子出现异常泳动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素 胃粘膜细胞 P53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诱导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恶性转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忠英 陈晓红 +4 位作者 沈健 蔡维佳 陈炯玉 黄天华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为了证实HPV18E6E7基因诱导的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 (SHEE) 6 1代 (SHEE6 1)部份细胞 (SHEE6 1A)已经恶性转化 ,以寻找监控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方法。对培养的SHEE第 10代 (SHEE10 )和 6 1代 (SHEE6 1)细胞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为了证实HPV18E6E7基因诱导的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 (SHEE) 6 1代 (SHEE6 1)部份细胞 (SHEE6 1A)已经恶性转化 ,以寻找监控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方法。对培养的SHEE第 10代 (SHEE10 )和 6 1代 (SHEE6 1)细胞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形式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用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和间期核染色体 1、7、8号着丝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 (FISH)检测细胞染色体改变 ;用增殖优势克隆优选法选出生长快的细胞群体 ,接种裸小鼠和SCID小鼠。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见SHEE6 1细胞大小不等 ,重叠生长 ;电子显微镜下见细胞核多型性和核仁增大等增殖表型 ;流式细胞仪检测 ,SHEE6 1增殖指数和DNA >4n细胞高于SHEE10 ;SHEE6 1细胞染色体众数出现 5 7~ 6 0、6 3~ 6 5两亚群 ,1、7、9、13、17等染色体出现较多 3体、4体或 5体 ;FISH间期核 1、7号着丝粒数增多 ;SHEE6 1克隆优选的细胞SHEE6 1A接种SCID小鼠成瘤。这表明 :SHEE6 1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有了改变 ,接触抑制减弱 ,高倍体和不整倍体细胞增多 ,染色体数目明显改变 ,SHEE6 1A接种SCID小鼠产生浸润性肿瘤 ,可以判定SHEE6 1部份细胞已恶性转化。用克隆优选法筛选和染色体检测可以监控永生化细胞早期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上皮 永生化 恶性转化 染色体 HPV 病变监测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人胃癌MKN45细胞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琦 范忠泽 +6 位作者 孙珏 刘宁宁 周利红 吴琼 王炎 隋华 高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代谢中重要的限速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诱导胃黏膜COX-2的过度表达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但坳感染胃黏膜细胞COX-2... 背景与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代谢中重要的限速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诱导胃黏膜COX-2的过度表达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但坳感染胃黏膜细胞COX-2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Hp对人胃癌MKN45细胞COX-2表达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COX-2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PCR)检测Hp标准株NCTC11637感染对人胃癌MKN45细胞COX-2 mRNA转录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p 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其下游因子ATF-2的表达。结果:Hp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后,COX-2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Hp感染3、6、9、12 h后COX-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值的3倍、7.2倍、5.1倍和4.3倍,各时间组COX-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p与MKN45细胞共培养24 h后,COX-2蛋白的表达亦显著增加(P<0.01)。Hp感染MKN45 20 min后,p38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60 min达峰值:p38MAPK下游因子ATF-2的表达也明显增加,2 h达高峰,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下降,24 h仍有表达。结论:np感染能诱导人胃癌MKN45细胞COX-2的表达;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增加其下游因子ATF-2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COX-2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COX-2 P38MAPK ATF-2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启东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流行株全基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霞 金晏 +2 位作者 钱耕荪 许丽 屠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江苏启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序列的分析,探讨该地区肝癌高发的分子病毒学病因。方法:以蛋白酶K消化后,酚/氯仿抽提7例肝炎和7例肝癌患者血清中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血清中HBV基因全长,克隆至T载体后行... 目的:通过对江苏启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序列的分析,探讨该地区肝癌高发的分子病毒学病因。方法:以蛋白酶K消化后,酚/氯仿抽提7例肝炎和7例肝癌患者血清中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血清中HBV基因全长,克隆至T载体后行全自动测序。以PHYLIP软件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判断HBV的基因型;以Clastal W软件对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14例标本中有12例为C基因型,2例为B基因型。肝癌和肝炎组中HBV基因型类别分布无差异。有5例HBV发生了PreS2的缺失突变,其中肝癌标本4例(57.1%),肝炎标本仅1例(14.3%)。HBV基因组中常见的点突变为PreS1区的nt.3116及核心启动子区的nt.1762/1764,发生率高达78.6%(11/14)。与肝炎组相比,肝癌中点突变发生率显著增高的位点为前C区nt.1899 G→A的突变(P=0.01)及核心启动子区nt.1653 C→T的突变(P=0.05)。结论:启东地区HBV以C基因型为主;启东HBV基因组中可能存在着与肝癌相关的点突变和缺失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 乙型 基因 病毒 点突变
下载PDF
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美星 王树军 +4 位作者 王颖 张惠珍 尤强 周光炎 葛海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以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及扩增,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ICC)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以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及扩增,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ICC)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用FACS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技术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体外运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OVA66的细胞中OVA66基因呈高表达。Westernblot显示,在OVA66蛋白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电镜和FACS检测表明,该基因可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运动、侵袭实验证实,该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基因芯片显示,该基因的高表达可促进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结论:OVA66基因及其蛋白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66 肿瘤相关基因 基因芯片 侵袭
下载PDF
裸小鼠人肺癌术后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蕾 姚明 +4 位作者 闫明霞 吴海燕 徐冰 孔韩卫 刘志学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肺癌术后转移模型,动态观察肿瘤转移情况,为研究肺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建立裸小鼠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皮下移植瘤模型。4周后,随机挑选25只裸小鼠作为手术组切除肿瘤组织,...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肺癌术后转移模型,动态观察肿瘤转移情况,为研究肺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建立裸小鼠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皮下移植瘤模型。4周后,随机挑选25只裸小鼠作为手术组切除肿瘤组织,建立术后转移模型,其余15只裸小鼠作为对照组。每2周两组各处死5只裸小鼠,动态观察其远处各脏器转移情况。动物明显消瘦时结束实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OPN、CD44v6、CD62等蛋白在转移灶及原发灶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裸小鼠10周时所携瘤体严重坏死,并出现明显消瘦,解剖发现各阶段均无转移。手术组裸小鼠于10周、12周各发现1例肺转移(1/5),14周时裸小鼠明显消瘦,肺转移率达100%(5/5),有肉眼明显可见的肺转移结节,其他脏器未见转移。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MP-2、OPN、CD44v6、CD62、E-cadherin、TIMP-2在肺转移灶内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CD54和MMP-9在转移灶内的表达则低于原发灶。结论:本模型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过程,结果提示肺癌转移的发生可能与部分粘附分子的表达异常相关,同时为研究肺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小鼠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诱导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文军 孙旭明 +3 位作者 张祥宏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肿瘤高发区饮食污染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ST)对人免疫机能的可能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形态学观察及DNA电泳。结果:ST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目的:研究我国肿瘤高发区饮食污染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ST)对人免疫机能的可能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形态学观察及DNA电泳。结果:ST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并且在一定时间(2~48h)及剂量(0125~2.0mg/L)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发现了凋亡细胞典型的形态学变化,如核染色质凝集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出现特征性的DNALadder条带。结论:ST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恶性肿瘤 杂色曲霉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