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误诊病例的MS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析
1
作者 王朋 李云 +2 位作者 王晓艳 周静 姬广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PSC)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C且术前多层螺旋CT误诊为其他病变22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与病理HE染色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2例...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PSC)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C且术前多层螺旋CT误诊为其他病变22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与病理HE染色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2例中因腹痛就诊7例,恶心呕吐就诊1例,其余14例均为体检发现,其中微囊型10例,大囊型8例,混合型3例,实质型1例;8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4例位于体尾部;分叶状13例,中央瘢痕2例,钙化5例,上游胰管扩张5例;增强后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5例,轻度强化6例,无强化8例。13例PSC呈分叶状轮廓、边界清晰、呈蜂窝或多囊状结构、与胰管不相通,2例PSC可见内部纤维瘢痕,5例可见钙化等特征性影像表现。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和神经内分泌瘤各5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未定性3例,假性囊肿2例,潴留囊肿、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胰腺癌各1例。误诊时间7~180 d。均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随访均无复发。结论不同类型PSC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时存在一些共同影像特征,对于非典型病例,CT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需提高对于本病的认知,同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瘤 浆液 误诊 囊腺瘤 黏液 神经内分泌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下载PDF
徐世杰辨治结直肠息肉经验撷菁
2
作者 马思佳 张逸雯 +2 位作者 王永涛 田笑新 徐世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04-1406,1412,共4页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迁延日久则易发生癌变,镜下切除术后往往又容易复发,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具有独到的优势,效果显著。徐世杰研究员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迁延日久则易发生癌变,镜下切除术后往往又容易复发,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具有独到的优势,效果显著。徐世杰研究员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脾胃虚损为本,痰湿、气滞、血瘀、热毒等邪实为标,在辨证论治该病之时,可将“僵蚕-乌梅”作为药对纳入方中,酸辛并重,在化积通腑、祛湿化痰、恢复大肠传导功能的同时不忘扶正,行气健脾、化痰祛湿的同时行气活血、祛瘀消积,健脾与疏肝并重,灵活加减化裁处方,斡旋人体一身之气,独具匠心,临床收益良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辨证论治 徐世杰 僵蚕-乌梅
下载PDF
未成熟性畸胎瘤3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欧达 王明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0-23,54,共5页
目的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3-03—2023-03未成熟性畸胎瘤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卵巢原发患者年龄7~73岁,8例非卵巢原发患者均为孕期体检发现。肿物直径5~30 cm,组织学分级G112例... 目的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3-03—2023-03未成熟性畸胎瘤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卵巢原发患者年龄7~73岁,8例非卵巢原发患者均为孕期体检发现。肿物直径5~30 cm,组织学分级G112例、G212例、G36例。年龄、性别、肿物最大径、部位、FIGO分期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混合生殖细胞肿瘤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物最大径、部位、手术方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物最大径是影响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未成熟性畸胎瘤预后差,手术联合化疗在其治疗中起重要作用,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性畸胎瘤 生殖细胞肿瘤 组织学分级 临床病理参数
下载PDF
雌二醇/总睾酮预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研究
4
作者 李秋辉 蔡晓环 郑晓惠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_(2))/总睾酮(T)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信阳市人民医院择期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53例子宫内膜息肉... 目的:探讨雌二醇(E_(2))/总睾酮(T)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信阳市人民医院择期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5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第1个月经周期的第7 d检测患者的E_(2)、T,计算E_(2)/T水平,统计相关指标。予以14个月随访,根据随访期间疾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E_(2)/T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53例患者中有40例复发,复发率为26.14%。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在E_(2)、T、E_(2)/T、雌激素受体(ER)、环氧合酶-2(COX-2)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1、2.061、7.399;χ^(2)=5.239、5.68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_(2)、T、E_(2)/T、ER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绘制ROC发现E_(2)、E_(2)/T对术后复发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806,T对患者术后复发预测价值较低,AUC为0.608。结论:E_(2)/T可以作为预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总睾酮 子宫内膜息肉 腹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5~10 mm胃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杜新菊 刘福国 +3 位作者 路艳艳 李秀华 王伟华 荆雪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89-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5~10 mm胃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5~10 mm无蒂胃息肉并行胃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共161例(息肉313枚),依据切除术式不同分为CSP组88例...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5~10 mm胃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5~10 mm无蒂胃息肉并行胃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共161例(息肉313枚),依据切除术式不同分为CSP组88例(息肉162枚)和圈套器热切除术(HSP)组73例(息肉151枚)。分析两组患者胃息肉的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即时出血率、术中钛夹使用率、迟发出血率、胃迟发穿孔率、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各项炎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胃息肉的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即时出血率、迟发出血率、胃迟发穿孔率及术后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SP组患者术中钛夹使用率显著低于HSP组(χ^(2)=13.482,P<0.05)。结论CSP治疗5~10 mm胃息肉与HSP同样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胃镜检查 内镜黏膜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一例
6
作者 汪希雯 冷银萍 龚良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5-1426,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内。盆腔CT平扫+增强示盆腔右侧见一大小约39 mm×29 mm的囊实性肿块,边... 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内。盆腔CT平扫+增强示盆腔右侧见一大小约39 mm×29 mm的囊实性肿块,边缘为囊性低密度影及钙化,增强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显著性持续强化,内见粗大供血血管;肿块前方另见不规则囊性影,境界清晰,大小约26 mm×42 mm,增强无强化(图1)。影像诊断: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瘤性病变,倾向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 类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2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葛娟 周东华 +3 位作者 田杰 平静 刘小燕 陈莹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4-146,151,共4页
目的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9—2022-0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资料,含有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结果患者年龄0~33岁,中位年龄(14.4±11.63)... 目的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9—2022-0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资料,含有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结果患者年龄0~33岁,中位年龄(14.4±11.63)岁。肿物平均直径(12.24±5.72)cm。触及包块就诊7例(33%)。19例(90%)预后较好,2例(9%)死亡。卵巢15例,腹膜后3例,骶尾部2例,睾丸1例。组织学分级1级5例,2级7例,3级9例。卵巢肿瘤FIGO分期Ⅰ期13例,Ⅱ期1例,Ⅲ期1例。快速石蜡5例(5/8,62%)误诊为良性畸胎瘤,4例(4/4,100%)漏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未成熟神经上皮组织SALL4阳性5例(5/9,56%),Ki-67>50%有6例(6/9,67%)。年龄、肿物大小、FIGO分期、发病部位、预后与组织学分级相关性较小(P>0.05)。结论未成熟性畸胎瘤易与良性畸胎瘤混淆,漏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充分取材辅助免疫组化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性畸胎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病理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占路娟 郑丽华 +1 位作者 朱丽燕 刘艺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aection,EMR)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浙江衢化医院行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aection,EMR)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浙江衢化医院行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治疗,对照组给予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联合自拟中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水平,统计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腹痛、腹胀、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升高,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0.05)。结论大肠息肉EMR术后患者应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从而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EMR术 中药口服 保留灌肠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肿瘤出芽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继方 陈芳 +1 位作者 唐佳雯 李红亮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4038-4042,共5页
背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影响患者的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需要寻找能够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从而协助临床诊疗。目的探讨肿瘤出芽(T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 背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影响患者的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需要寻找能够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从而协助临床诊疗。目的探讨肿瘤出芽(T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22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切除并留存石蜡标本的12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光镜和细胞角蛋白(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患者癌组织中TB分级及TILs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TB和TIL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OR=20.078,95%CI(6.043,66.713),P<0.001])、TILs[OR=0.218,95%CI(0.071,0.666),P=0.008]、脉管内癌栓[OR=28.609,95%CI(7.512,108.946),P<0.001]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TB分级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763,0.907)],TILs密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56[95%CI(0.558,0.753)]。结论TB、TILs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TB分级与TILs密度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肿瘤 肿瘤出芽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淋巴转移 LOGISTIC模型 预测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S_(180)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秀萍 高颖 +1 位作者 田余祥 崔秀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实体瘤生长的影响以及RI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方法经硫酸铵盐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RNase亲和层析,从人胎盘中提取纯化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实体瘤生长的影响以及RI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方法经硫酸铵盐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RNase亲和层析,从人胎盘中提取纯化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I),将其注射给荷瘤小鼠。5天后处死小鼠,取瘤组织,称重;组织切片后观察瘤内毛细血管、组织坏死状况及核分裂数的改变。结果注射RI后,小鼠实体瘤S180的生长受到抑制,瘤组织毛细血管减少,坏死加强。结论RI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180 病理学 血管生成因子 小鼠 RI 抑瘤作用
下载PDF
从“治未病”防治胃肠息肉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万群 胡玲 +1 位作者 陈昫 龚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9-1630,共2页
从临床治验出发,传承岭南名老中医劳绍贤教授治疗胃肠息肉经验,总结出脾胃本虚,六淫、饮食、七情等导致胃肠寒热失调,寒凝血瘀而变生息肉之病机特点,故以胃肠一体,"治未病"贯穿始终,从脾论治胃肠息肉。
关键词 胃肠息肉 治未病 痰湿
下载PDF
卵巢畸胎瘤的MRI诊断及临床病理基础 被引量:28
12
作者 沈爱军 戴工华 +1 位作者 毛新清 王培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畸胎瘤的MRI表现,提高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0例卵巢畸胎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0例肿瘤单侧发病66例,双侧发病4例。病理类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67例,... 目的:探讨卵巢畸胎瘤的MRI表现,提高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0例卵巢畸胎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0例肿瘤单侧发病66例,双侧发病4例。病理类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67例,未成熟性畸胎瘤1例,卵巢甲状腺肿2例。MRI表现:58例可见脂质信号,14例可见钙质信号,8例单纯表现水样信号,增强后实质大部分表现为轻度强化(40例),部分无明显强化(28例),2例呈明显强化。结论:卵巢畸胎瘤大部分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MRI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扁平息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田晓锋 刘林霞 +2 位作者 马洁云 朱建平 曹广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91-92,共2页
研究显示,80%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肠息肉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对内镜下诊断为大肠扁平息肉的56例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取得... 研究显示,80%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肠息肉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对内镜下诊断为大肠扁平息肉的56例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氩离子凝固术 大肠扁平息肉 治疗
下载PDF
头颈部Kimura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断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姜蕾 姜晓钟 +6 位作者 赵云富 何金 刘渊 吴洋 周洁 黄建涛 王国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Kimura病(Kimura′sdisease,K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0例发生在头颈部的KD病临床资料、发病年龄、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KD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颈部无明显压痛的软组织包块。组织学上以小... 目的探讨头颈部Kimura病(Kimura′sdisease,K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0例发生在头颈部的KD病临床资料、发病年龄、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KD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颈部无明显压痛的软组织包块。组织学上以小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增生及滤泡形成、生发中心扩大、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结论KD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炎性增生性病变,应与部分富含淋巴组织的肿瘤相鉴别,组织病理学对于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D是一种多克隆淋巴结炎性病变,提示细胞异常增殖与凋亡的抑制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嗜酸细胞肉芽肿 病理学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魏晟 董丽凤 +3 位作者 胡艳婕 蒋大健 臧杰 谢俏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7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与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160例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与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160例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普通内镜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息肉整块切除率与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息肉切除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开始进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50%(χ2=7.059,P=0.008);两组随访期间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9,P=0.244)。结论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有效提高息肉切除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胃肠道 老年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电凝切除术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MR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海涛 王仁法 +3 位作者 高小玲 程娟娟 夏黎明 王承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颅底部脊索瘤的MR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颅底脊索瘤中,肿瘤局限于斜坡者9例,累及鞍内、鞍旁、蝶窦、鼻咽部者7... 目的:分析颅底部脊索瘤的MR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颅底脊索瘤中,肿瘤局限于斜坡者9例,累及鞍内、鞍旁、蝶窦、鼻咽部者7例,同时累及后颅凹者1例。病变在T1WI呈不均匀长:等T1信号软组织肿块影,T2WI9例呈等或稍长T2信号,7例呈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10例呈不均匀强化,6例呈明显强化。5例术后复查肿瘤复发。结论:MR可明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位置、形态、浸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颅底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性腺外畸胎瘤17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惠延平 马世荣 +2 位作者 程虹 张伟 朱少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7-2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性腺外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参照WHO(1999)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172例手术切除的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72例性腺外畸胎瘤患者男性85例(49.4%),女性87例(50.6%),男女之比约为1∶1;35岁以下... 目的探讨性腺外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参照WHO(1999)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172例手术切除的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72例性腺外畸胎瘤患者男性85例(49.4%),女性87例(50.6%),男女之比约为1∶1;35岁以下患者131例(76.2%);肿瘤主要发生在身体中线部位,频率依次为纵隔、椎管内、颅内、骶尾部、腹膜后、肠系膜及下腹部等。172例畸胎瘤中18例(10.5%)为恶性,其患者男女之比为1.6∶1;发生频率依次为颅内、纵隔、骶尾部、椎管内、肝、腹膜后、下腹部。18例恶性畸胎瘤中7例为完全由胚胎性组织构成的未成熟性畸胎瘤,另11例为成熟性或未成熟性畸胎瘤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或伴有腺癌等恶性成分。结论性腺外畸胎瘤有以下特点:①多发生在身体中线两旁;②好发于小儿、青年,男性患者恶性率高于女性;③恶性率较高,尤以颅内畸胎瘤恶性多见;④未成熟性畸胎瘤多合并其他生殖细胞瘤成分;⑤可能有不同于性腺畸胎瘤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外畸胎瘤 病理诊断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付晓伶 盛伟磊 +2 位作者 王亚丛 刘慧 李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科研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的、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中药处方,对最后筛选所得的39个医案中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科研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的、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中药处方,对最后筛选所得的39个医案中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4.1平台,对高频药物进行用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总计纳入39篇文献,63个中药处方,共使用药物132味,药物使用总频率为556,高频药物(频数大于10)为乌梅、甘草、僵蚕、白术、茯苓、党参、黄芪、赤芍等17味。经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得到强关联药对3组,推测具有潜在关联规则的药物为乌梅及僵蚕、乌梅、僵蚕及穿山甲等5条,且几乎所有相关配伍中均有乌梅。结论:中药汤剂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核心药物为乌梅,核心药对为乌梅配伍僵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购物篮分析法 核心药物 乌梅 僵蚕
下载PDF
症状性骶管内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晓东 王振宇 +3 位作者 谢京城 李振东 马长城 刘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如腰骶部疼痛、下肢痛、会阴部疼痛,鞍区麻木不适,大小便障碍,下肢无力患者,行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表现明确诊断为症状性骶管内... 目的:探讨症状性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如腰骶部疼痛、下肢痛、会阴部疼痛,鞍区麻木不适,大小便障碍,下肢无力患者,行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表现明确诊断为症状性骶管内囊肿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对未见明显交通孔的7例中5例行囊壁大部切除后残存囊壁修补缝扎,2例因硬脊膜缺如,无法修补而行囊肿部分切除旷置;5例有交通孔的患者中,2例囊肿大部切除后用肌肉填塞交通孔,2例因交通孔处理困难未作特殊处理,1例囊肿大部切除后,切开交通孔处硬脊膜以扩大交通孔至脑脊液通畅流出,消除交通孔的单向阀门作用。严密缝合切口,术后采取头低臀高俯卧位。结果:骶管内囊肿在MRI上表现为骶管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影,呈长T1、长T2表现,信号与脑脊液相同。术后2例出现少量皮下积液,加压包扎2 ̄3个月后自行吸收,无1例脑脊液漏。随访3个月 ̄4年6个月,平均18.3个月,症状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1例3个月后症状复发,MRI检查示囊肿较术前轻微扩大,未再次手术。结论:MRI检查是正确诊断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有力手段,伴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对囊肿的处理以囊肿大部切除为主,严密缝合切口各层及术后合理体位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 蛛网膜囊肿 MRI
下载PDF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海花 吴秀浅 +1 位作者 郑志超 张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5-99,109,共6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中,女性11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59.82岁(27~80岁)。发生部位:胃8例(40%),小肠4例(20%),大肠2例(10%),食管1例(5%),肠系膜4例(20%),大网膜1例(5%)。肿瘤镜下主要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有栅栏状、交叉束状、漩涡状及巢状等多种排列。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19/20),75%(15/20),100%(20/20),40%(8/20),5%(1/20)及25%(5/20)。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腹部不适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良性3例(3/20),潜在恶性4例(4/20),恶性13例(13/20)。恶性间质瘤中的核分裂〉5/50 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比良性和低度恶性者常见(P〈0.05)。结论:间质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胃肠道是其好发部位,细胞排列多样,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组化证实部分GIST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单向或双向分化特征。核分裂〉5/50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是重要的恶性指征。CD117及CD34是其较特异及敏感的抗体,免疫组化在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