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屈冰 张楠 +1 位作者 化召辉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与CRP联合检测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09(95%CI:0.823~0.994)]高于D-D与CRP单独预测[0.806(95%CI:0.680~0.931)、0.840(95%CI:0.727~0.953)]。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血清内的D-D与CRP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两项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远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运动伪影校正技术改善肾动脉瘤锥形束CT图像质量
2
作者 刘伯山 宋莉 +4 位作者 张玉香 邹英华 赵国栋 李响 巩悦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3-367,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伪影校正技术(MFT)对于改善肾动脉瘤锥形束CT(CBCT)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例拟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肾动脉瘤患者,于CBCT引导下行肾动脉造影,采用MFT处理运动伪影;对MFT校正前、后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 目的观察运动伪影校正技术(MFT)对于改善肾动脉瘤锥形束CT(CBCT)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例拟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肾动脉瘤患者,于CBCT引导下行肾动脉造影,采用MFT处理运动伪影;对MFT校正前、后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评估其显示肾动脉、载瘤动脉及靶区血管树情况,测算单位密度像素平均值(mean)、标准差(SD)及血管边缘锐化误差率。结果MFT校正后,肾动脉瘤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显示肾动脉、重建CBCT图像显示载瘤动脉均明显优于校正前(P均<0.05);利用Flightplan for Liver软件可自动提取清晰的血管树;肾动脉瘤CBCT图像SD及血管边缘锐化误差率明显减小而mean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MFT可有效改善肾动脉瘤CBCT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伪影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吴延庆 史洪涛 +4 位作者 吴海涛 孙灿龙 张温温 王彤 牛焕章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3D打印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之上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检查。比较两组术前预测、术中测量得到的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与正常腹主动脉夹角(a角)、瘤颈与腹主动脉中轴夹角(b角)之间的差异;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真腔最大直径、假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的术前评估结果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常规干预组a角、b角术前评估与术中测量结果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真腔直径扩大、假腔直径以及瘤体直径缩小,且3D打印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CTA可精准还原重建图像,对短瘤颈AAA患者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抉择以及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辅助技术 短瘤颈 复杂腹主动脉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周武涛 黄志刚 +1 位作者 孙涛 吕海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764-2767,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a SAH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出院6个月后均采用改良的Ra...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a SAH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出院6个月后均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将出院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25例作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的85例作为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 SAH后急性脑积水出院6个月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的占比分别为60.00%、68.00%、64.00%,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3.53%、29.41%、2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均是影响a SAH后急性脑积水出院6个月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 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良好,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均是影响a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急性脑积水 改良的Rankin量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
5
作者 高雨佳 刘振 +3 位作者 马骏 霍英松 武新英 陈国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auryr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潜在关系。方...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auryr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潜在关系。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经CTA(CT Angiography)诊断并经DSA(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phy)或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和术前、术后的头颅CTA数据。基于患者的CTA原始图像构建个体化颅内血管模型,基于CFD技术模拟计算术前、术后的压力和壁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PR(pressure ratio)、WSSR(WSS ratio)。通过随访影像学或临床体格检查判断是否发生DCI,并分为DCI组和无DCI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及其与DCI相关性。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其中DCI组共15例患者(29.4%)DCI组较无DCI组,入院时收缩压(170.87±20.28 vs.1.58.19±28.06,P=0.037)、Pressure术后(19735.10±860.18vs.14606.06±11260.28,P=0.010)和PR(1.58±0.01vs.1.37±2.12,P=0.012)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多因素分析显示Pressure术前(OR=1,95%CI:0.999~1,P=0.017)、Prassure术后(QR=1.00.1,95%CI:1~1.001,P=0.007)、WSS术前(OR=1.096,95%CI:1.002~1.198,P=0.045)和WSS术后(OR=0.888,95%CI:0.806~0.979,P=0.017)对DC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基于Pressure术前、Pressure术后、WSS术前及WSS术后模型对DCI的识别效能AUC为0.794,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86.1%。结论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改变与DCI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计算流体动力学 壁剪切应力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AiCE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CTA中的应用
6
作者 谢定祥 赖志满 +5 位作者 陈明杰 马慧 徐如林 黄木兰 赵静 吴嘉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LR)技术的人工智能图像重建系统(AiCE)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CT血管造影(CTA)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混合选代算法重建(HIR)和DLR-AiCE方法对2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CTA图像进行重组,并进行... 目的探究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LR)技术的人工智能图像重建系统(AiCE)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CT血管造影(CTA)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混合选代算法重建(HIR)和DLR-AiCE方法对2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CTA图像进行重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图像整体质量、脏器(肝脏、肾脏)、最大伪影层面支架内血管及最大伪影层面支架外血栓4个方面进行主观评分,将主观评分平均值作为最终评分,并分析评分的一致性。测量两组图像肝脏、肾脏、无支架层面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及主髂动脉段支架内伪影最重及伪影最少、支架外血栓伪影最重及伪影最少层面的CT值(HU)和标准差(SD)值,计算并比较伪影指数(A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DLR-AiCE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HIR组(P均<0.001)。两位观察者间主观评分一致性较高[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27,95%CI为0.905~0.944,P<0.001]。除右髂总动脉支架内最小伪影层面和肝脏层面外,DLR-AiCE组各个位置AI值均小于H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LR-AiCE组各个位置SNR值均大于H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右髂总动脉支架内最大伪影层面和双侧支架内最小伪影层面外,DLR-AiCE组各个位置CNR值均大于H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HIR,DLR-AiCE既能减少支架伪影,又能提高支架内外组织的图像质量,从而清晰显示周边器官、支架内外血管、瘤体血栓等情况,有利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深度学习重建
下载PDF
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李淑娟 杨新伟 周林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ADF),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归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21年9月28日收治的1例ADF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中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并观察HE、免疫组化... 目的报道1例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ADF),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归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21年9月28日收治的1例ADF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中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并观察H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治疗与随访情况。结果巨检显示灰黄组织3块,总直径0.8 cm。镜检显示真皮内结节状、不规则成片或成巢的梭形至卵圆形组织样细胞,内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和多灶性出血性囊腔、无内皮细胞内衬,为假血管性腔隙。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34(-)、S-100(-)、Desmin(-)、SMA(-)、β-Catenin(-)、HMB-45(-);Vimentin(+)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CD68(+)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棕黄色;Ki-67(5%+)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ADF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和交界恶性潜能,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及时正确的诊断能使患者获益,治疗以尽早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后期建议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表皮囊肿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志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IC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9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依据栓塞治疗中是否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IC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9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依据栓塞治疗中是否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栓塞效果、自理能力、预后、瘤体垂直高度与瘤颈宽度比值(AR)、最大瘤体瘤深与近端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脑血管反应性(CVR)、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Raymond分级低于对照组,术后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AR及SR低于对照组,术后平均血流流速(Vm)及屏气指数(BHI)高于对照组,术后S-100β蛋白(S100β)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裂宽颈IC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提高栓塞效果,降低AR、SR及S100β、SICAM-1水平,改善CVR及预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支架 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双源CTA联合血清Hcy、CysC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陈枫 朱晓强 郁明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622-626,652,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对颅内动脉瘤(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IA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证实78例IA患者作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对颅内动脉瘤(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IA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证实78例IA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水平。ROC分析双源CTA联合血清Hcy、CysC水平对IA的诊断价值。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发生IA的因素。结果病例组通过双源CTA检测出61例IA患者,灵敏度为78.21%,特异性为80.85%。病例组血清Hcy、CysC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病例组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Hcy、CysC分别辅助诊断是否发生IA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807(95%CI 0.730~0.884)、0.787(95%CI 0.705~0.869),双源CTA诊断IA的AUC是0.795(95%CI 0.711~0.879),3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33(95%CI 0.891~0.974),均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2.845、3.109、2.88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cy、CysC是影响患者发生IA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源CTA联合血清Hcy、CysC对IA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源CT血管造影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CTA参数的颅内小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10
作者 蒲阳 母其文 +1 位作者 郭志伟 唐雨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 建立基于CTA参数的颅内小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2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相关因素及CTA检查指标。根据有无动脉瘤破... 目的 建立基于CTA参数的颅内小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2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相关因素及CTA检查指标。根据有无动脉瘤破裂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与CTA扫描资料,以LASSO回归筛选变量,用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列线图进行可视化。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226例患者中共有121例(53.53%)出现破裂。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间在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家族史、动脉瘤部位、动脉瘤血管位置、异常搏动点、瘤颈、AR、SR、流动角及子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异常波动点、 AR、SR、流动角及子囊为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AUC为0.886[95%CI(0.844,0.928)]。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的颅内小动脉瘤破裂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概率阈值为0.15-1.00时,患者的净受益率大于0。结论 颅内小动脉瘤破裂主要受异常波动点、AR、 SR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风险,可用于指导临床决策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动脉瘤 CTA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资本、社会影响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韩露 王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资本、社会影响与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了解颅内动脉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资本、社会影响与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了解颅内动脉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健康调查简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资本、社会影响及生存质量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先后共有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入本研究调查,年龄最小31岁,最大73岁,平均(48.62±5.46)岁,男性53例(66.25%),女性27例(33.75%)。问卷调查结果如下: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资本得分(86.32±6.35)分、社会影响得分(68.44±5.35)分、生存质量得分(56.72±6.32)分。相关分析发现,心理资本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r=0.305,P=0.053;颅内动脉瘤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与社会影响得分间呈负相关关系,r=﹣0.423,P=0.011;心理资本得分与社会影响得分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411,P=0.013。影响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瘤患者生存质量在患者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居住地及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给临床工作人员一定的启示作用,注重颅内动脉瘤患者社会影响的评估,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注重患者心理资本的培养,对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心理资本 社会影响 生存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超早期与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对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沈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286-3289,共4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与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介入栓塞术的手术时间将2021年11月—2023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在发病24h后进行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的对照组(... 目的:探究超早期与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介入栓塞术的手术时间将2021年11月—2023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在发病24h后进行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的对照组(n=40)和在发病24h内进行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的实验组(n=40),出院后随访3个月,而两组患者的栓塞成功率、神经功能损伤因子、预后情况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完全栓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栓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低于术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降低,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发病24h内进行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可显著提升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完全栓塞率,减轻神经损伤,改善预后,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介入栓塞术 血管内操作 老年 破裂
下载PDF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申猛 岳四海 陈清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90例颅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血管内微导管介入)和对照组(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血清指标、并发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90例颅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血管内微导管介入)和对照组(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血清指标、并发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NF-kB、VEGF、sICAM-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颅脑动脉瘤患者的短期预后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 颅脑动脉瘤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胡赞 姚永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夹闭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 目的:分析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夹闭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后,两组核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血清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 脑动脉瘤 夹闭手术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张雨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TAA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01—2024-01许昌市人民医院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似TAAD的145例患者,以CT血管成像(CTA)为“金标准”,以TAAD为阳性、非TAAD为阴性,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TAA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01—2024-01许昌市人民医院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似TAAD的145例患者,以CT血管成像(CTA)为“金标准”,以TAAD为阳性、非TAAD为阴性,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TAAD患者的价值、影像指标,以及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主动脉受累情况。结果CTA检查结果阳性28例、阴性117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阳性26例、阴性116例。以CTA为“金标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TAAD的灵敏度为92.86%(26/28)、特异度为99.15%(116/117)、准确度为97.93%(142/145),阳性预测值为96.30%(26/27)、阴性预测值为98.31%(116/118)。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与CTA检查诊断TAAD患者升主动脉受累、主动脉弓受累、冠状动脉受累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TAAD的影像指标中,主动脉瓣反流出现率最高,占96.43%;其次为升主动脉直径≥40 mm(92.86%)、心包积液(39.29%)、LVEF<50%(25.00%)。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TAAD,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指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TAA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影像指标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进展与现状研究
16
作者 沈媚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296-298,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合并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可动脉瘤的出现率要高于正常群体,思考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血流动力学转变有直接的联系。颅内动脉瘤重点指的是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样、局限性膨出,其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要素。... 缺血性脑血管合并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可动脉瘤的出现率要高于正常群体,思考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血流动力学转变有直接的联系。颅内动脉瘤重点指的是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样、局限性膨出,其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要素。动脉瘤破损的危险要素囊括其体积、形态、位置、病患自身状态等。假如动脉瘤破损,对病患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致死致残率高达30%~40%。可颅内动脉瘤带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患较为稀少,可能是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血流动力学转变而诱发。现今,对这一病症的救治,优先处置哪一类病症临床争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瘤 治疗进展现状
下载PDF
附睾平滑肌瘤MRI表现1例
17
作者 韩烈 施伟 牛忠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7-177,180,共2页
患者男,63岁。1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睾丸旁一肿物,当时超声检查显示大小1.5 cm×1.5 cm,质韧,无不适症状,未予重视,既往阑尾切除术后30年、前列腺增生7年。近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期间无红肿破溃,无发痒,无疼痛,无尿频尿急等不适。2... 患者男,63岁。1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睾丸旁一肿物,当时超声检查显示大小1.5 cm×1.5 cm,质韧,无不适症状,未予重视,既往阑尾切除术后30年、前列腺增生7年。近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期间无红肿破溃,无发痒,无疼痛,无尿频尿急等不适。2个月前,患者因偶感右侧睾丸胀痛到我院进一步诊治。实验室检查:β-HCG及AFP正常,其他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为阴性。阴囊彩超检查提示双侧附睾低回声良性占位;进一步行盆腔MRI增强扫描:右睾丸后下方附睾尾部椭圆形肿块,大小约4.2 cm×4.5 cm,边界清楚,T_(1)WI呈等信号,T_(2)WI不均匀等高信号;左侧睾丸下方附睾尾部约1.3 cm×0.8 cm类椭圆形结节,呈T_(1)、T_(2)均匀等信号,渐进性强化,强化略不均匀(图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睾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楠 曹辉 +1 位作者 秦晶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 探讨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开展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腔内隔绝术。统计手术成功率、生活... 目的 探讨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开展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腔内隔绝术。统计手术成功率、生活质量、病变处最大主动脉直径、左锁骨下分支支架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1例患者经手术后支架全部成功植入,植入成功率100%(71/71)。71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评分[(85.41±6.37)分]、心理领域评分[(83.44±6.25)分]、社会领域评分[(89.74±6.49)分]及环境领域评分[(91.58±6.73)分]均高于术前[(62.35±5.19)分、(60.14±5.08)分、(67.41±5.28)分、(70.14±6.05)分],病变处最大主动脉直径[(34.25±3.29)mm]低于术前[(38.69±3.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经复查显示71例患者左锁骨下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71/71);71例患者出现2例支架内狭窄,1例内瘘,发生率为4.23%(3/71)。结论 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能增强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治疗效果,促使病变部位最大主动脉直径缩小,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涛 孙含蓄 孙世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个月随访,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不良...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个月随访,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和预后良好组(119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119例(79.33%)预后良好;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高血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动脉瘤位置后循环、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内介入栓塞术预后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 动脉瘤位置后循环、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是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高血压 动脉瘤直径
下载PDF
miR-574-5p和miR-144-5p在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腔内血栓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鹏 单金涛 孙利坤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10-9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内微小RNA-574-5p(miR-574-5p)、微小RNA-144-5p(miR-144-5p)的表达及其与腔内血栓(ILT)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AAA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75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内微小RNA-574-5p(miR-574-5p)、微小RNA-144-5p(miR-144-5p)的表达及其与腔内血栓(ILT)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AAA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75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对比其miR-574-5p、miR-144-5p差异;另外,对观察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连续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依据其ILT厚度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薄ILT组(n=48,ILT厚度≤平均值)与厚ILT组(n=36,ILT厚度>平均值)两个亚组;统计对比两组的miR-574-5p、miR-144-5p水平;另外,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iR-574-5p、miR-144-5p两者联合预测AAA患者ILT厚度的效能。结果观察组miR-574-5p高于对照组,miR-144-5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ILT组miR-574-5p高于薄ILT组,miR-144-5p低于薄IL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miR-574-5p、miR-144-5p两者联合预测AAA患者ILT厚度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AAA患者外周血内的miR-574-5p、miR-144-5p呈异常表达,而miR-574-5p、miR-144-5p与患者的ILT厚度密切相关,miR-574-5p越高,miR-144-5p越低,则AAA患者的ILT厚度越大,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AAA患者的ILT厚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大力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血栓厚度 外周血内微小RNA-574-5p 微小RNA-144-5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