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3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R_3(补骨脂抽提剂)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_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 被引量:70
1
作者 刘叙仪 孟松娘 +1 位作者 杨敬贤 王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5-330,共6页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具多药耐药(Multidxugresistance,MDR)表型。补膏脂抽提剂R3(粉剂)的无细胞毒浓度1:90(2mg/ml)、1:60(3mg/ml)及1:30(6mg/ml),可增加MCF7adr对可霉素(Adriamycin,ADM)的敏感性10.4倍...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具多药耐药(Multidxugresistance,MDR)表型。补膏脂抽提剂R3(粉剂)的无细胞毒浓度1:90(2mg/ml)、1:60(3mg/ml)及1:30(6mg/ml),可增加MCF7adr对可霉素(Adriamycin,ADM)的敏感性10.4倍、292倍及730倍。1:90R3+异搏定(Vera-Pamil,VPL)10μM使MCF7adr对CAM敏感性由10.4倍增至122倍。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显示R3可明显增加MCF7adr细胞内Rh0-123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结果示R3可完全抑制卜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是时间依赖性,48小时后MCF7adr细胞Pgp表达完全消失。故提示Ra可能通过抑制Pgp功能,增加ADM在MCF7adr细胞中浓度调控MCF7adr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补骨脂抽提剂R3 多药耐药 阿霉素 逆转
下载PDF
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频 周际昌 +3 位作者 徐兵河 李青 王采 冯奉仪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1-212,210,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晚期乳腺癌30例,其中28例为初治(包括以前用过辅助化疗11例),17例有2处以上部位转移。环磷酰胺500mg/m2,静冲,d1,8;... 目的:评价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晚期乳腺癌30例,其中28例为初治(包括以前用过辅助化疗11例),17例有2处以上部位转移。环磷酰胺500mg/m2,静冲,d1,8;阿霉素40mg/m2,静冲,d1;顺铂30mg/m2,静滴,d3,4,5,21天为一周期。结果:总有效率70%(21/30),完全缓解率10%(3/30),中位缓解期6月,中位生存期14.5月。对软组织转移有效率为68%(15/22),肺转移有效率为4/7,胸膜、肝、骨转移有效率分别为2/3、1/2、2/2。本组病人有不同程度胃肠反应,其中Ⅲ度占57%。白细胞减少(Ⅲ度)占43%。未发现肾毒性。结论:CAP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药物疗法 顺铂 环磷酰胺 阿霉素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Olaparib对MCF-7乳腺癌的放疗增敏作用及乏氧显像
3
作者 许阿磊 薛杨央 +3 位作者 陶伟涛 王思淇 金娟 徐慧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8-1674,共7页
目的探讨PARP抑制剂Olaparib对MCF-7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并通过^(18)F-氟赤式硝基咪唑(^(18)F-FETNIM)PET/CT监测Olaparib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建立MCF-7乳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Olaparib组、放疗(IR)组、Olaparib... 目的探讨PARP抑制剂Olaparib对MCF-7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并通过^(18)F-氟赤式硝基咪唑(^(18)F-FETNIM)PET/CT监测Olaparib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建立MCF-7乳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Olaparib组、放疗(IR)组、Olaparib+IR组;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并统计荷瘤鼠生存时间;治疗前后进行^(18)F-FETNIM PET/CT显像,定量分析肿瘤/肌肉比值(TMR)。对HIF-1α、Ki67及p53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分析TMR与HIF-1α、Ki67及p53的相关性。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Olaparib单独应用时对肿瘤疗效甚微,当与放疗联合时,可减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生存周期;治疗前,各组之间的TM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IR组相比,Olaparib+IR组的TMR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HIF-1α、Ki67及p53在Olaparib+IR组中表达最低(P=0.004;P=0.002;P<0.001);TMR与HIF-1α、Ki67及p53呈正相关性(r=0.918;r=0.919;r=0.914)。结论Olaparib联合放疗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周期,下调HIF-1α、Ki67及p53等生物标志物,对MCF-7乳腺癌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同时,^(18)F-FETNIM PET/CT显像能够动态监测肿瘤乏氧情况,反映放疗增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 PARP抑制剂 放射治疗 放疗敏感性 肿瘤乏氧 ^(18)F-FETNIM
下载PDF
法乐通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总结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小慧 冯奉仪 +8 位作者 许立功 唐惟瑜 何桂芬 江泽飞 宋三泰 刘冬耕 何友兼 杨莹 周美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9-310,335,共3页
目的:考察法乐通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法乐通一线治疗每日一次60mg口服,二线治疗每日一次120mg口服。结果:共60例,有效率183%。一线治疗18例,有效率333%。二线治疗42例,有... 目的:考察法乐通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法乐通一线治疗每日一次60mg口服,二线治疗每日一次120mg口服。结果:共60例,有效率183%。一线治疗18例,有效率333%。二线治疗42例,有效率119%。淋巴结和骨转移疗效较好,肝转移、肺转移及胸壁转移也有一定疗效。一线治疗较二线治疗、未用内分泌治疗较曾用内分泌治疗、绝经时间长(≥10年)较绝经时间短(<10年)以及疗后无瘤间期长(≥5年)较疗后无瘤间期短(<5年)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恶心、纳差。结论:法乐通是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有效和安全的抗雌激素抗肿瘤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法乐通 乳腺癌 副作用
下载PDF
腋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被引量:25
5
作者 郑民华 李亚芬 +2 位作者 蒋渝 朱建新 李宏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14-14,16,共2页
该院1997年6月~8月共进行了5例腋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同一病人同时作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种方法的淋巴清扫率,结果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在遵循乳房肿瘤外科的原则下,有内镜外科操作经验的医师可施行这种手术。
关键词 腋腔镜 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癌
下载PDF
Ⅲ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力军 刘春燕 +7 位作者 杜伟生 王玲娟 连正杰 张文莉 范洁 崔永旺 郭怡辉 汪金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8-251,共4页
报告Ⅲ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的治疗结果。从1984年1月~1989年1月,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法治疗Ⅲ期乳腺癌30例.其5年生存率为73.4%,非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40.0%。临床观察发现术前化疗... 报告Ⅲ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的治疗结果。从1984年1月~1989年1月,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法治疗Ⅲ期乳腺癌30例.其5年生存率为73.4%,非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40.0%。临床观察发现术前化疗后原发肿瘤明显变小。光镜下见肿瘤组织明显坏死,炎细胞浸润,肿瘤区域内见血管内皮增生、管壁增厚、透明变性和管腔闭塞.癌巢间胶原纤维增生及纤维化改变。提示: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乳腺癌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 乳腺癌 预后 辅助化学疗法
下载PDF
人单克隆抗体与平阳霉素偶联物治疗乳腺癌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维刚 王树惠 +1 位作者 薛玉川 甄永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83-587,共5页
抗乳腺癌人单抗CMI用DextranT-40为中介体的方法与平阳霉素(PYM)偶联,体外实验显示CMI-PYM偶联物对人乳腺癌细胞的IC50(抑制50%克隆生成浓度)为0.35μmol·L-1;游离PYM为4.0... 抗乳腺癌人单抗CMI用DextranT-40为中介体的方法与平阳霉素(PYM)偶联,体外实验显示CMI-PYM偶联物对人乳腺癌细胞的IC50(抑制50%克隆生成浓度)为0.35μmol·L-1;游离PYM为4.0μmol·L-1。裸鼠体内实验证明,局部给予CMI-PYM偶联物(2.5mg·kg-1)对移植的人乳腺癌抑制率达95%,等剂量平阳霉素为58%。结果表明人单抗CMI-平阳霉素偶联物对乳腺癌有显著疗效,偶联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比游离平阳霉素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平阳霉素 乳腺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敏娜 钟鸣 王光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三阴性乳腺癌为高度恶性肿瘤。多柔比星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常规化疗药物,该药药理作用是通过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基因转录,抑制mRNA和DNA合成。常规给药方式对正常组织损伤严重。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借助肿瘤酸性微环境实现缓控释效应... 三阴性乳腺癌为高度恶性肿瘤。多柔比星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常规化疗药物,该药药理作用是通过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基因转录,抑制mRNA和DNA合成。常规给药方式对正常组织损伤严重。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借助肿瘤酸性微环境实现缓控释效应,多柔比星与肿瘤细胞的组织相容性增加,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该系统有效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明显减轻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柔比星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应用,以期开拓三阴性乳腺癌的的靶向治疗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纳米药物 递药系统 三阴性乳腺癌 靶向 治疗
下载PDF
B7联合HSV-TK基因对大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烈 卫立辛 +5 位作者 王飞 曹贵松 钱其军 杨广顺 郭亚军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和共同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分别携带 HSV- TK,B7及 HSV- 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 SHZ- 88...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和共同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分别携带 HSV- TK,B7及 HSV- 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 SHZ- 88细胞株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TK组、B7组及 TK/B7组 ,每组 2 0只。 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 ,3d后于腹腔内连续注射无环鸟苷 (GCV) 15 d(5 0 mg· kg- 1· d- 1 ) ,观察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时间的变化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B7组、TK/B7组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 ,TK组、B7组肿瘤生长减缓 ,体积减小 ,荷瘤生存期延长 ,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而 TK /B7组尤为显著 (P<0 .0 1) ;TK组与 B7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 :HSV- TK,B7基因联合治疗乳腺癌动物模型 ,能直接杀伤肿瘤 ,抑制肿瘤生长 ,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乳腺癌 B7基因 HSV-TK基因
下载PDF
乳腺paget病的诊治:附33例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强 周易冬 黄汉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有关乳腺Paget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手术处理原则,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Paget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年至2002年收治的33例乳腺Pag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29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单纯乳... 目的通过探讨有关乳腺Paget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手术处理原则,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Paget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年至2002年收治的33例乳腺Pag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29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单纯乳腺切除。23例患者(69.7%)合并有乳腺癌。26例(78.8%)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湿疹样改变,其中单纯乳腺paget病10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1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另外7例合并乳腺肿块(21.2%)的患者中,无1例为单纯乳腺paget病,1例为导管内癌,6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大多数乳腺Paget病伴有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的可能性更大,预后更差,治疗应更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PAGET病 乳腺癌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福佑 戎煜 +3 位作者 陈莉 高鼎成 戴杰 安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用10μg/mL去甲斑蝥素(NCTD)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以MTT法、流式细胞仪、台盼蓝排斥法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分别观察NCTD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NCTD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 用10μg/mL去甲斑蝥素(NCTD)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以MTT法、流式细胞仪、台盼蓝排斥法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分别观察NCTD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NCTD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24h后,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细胞百分比升高并可见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螯素 乳腺癌细胞 MCF-7 杀伤效应
下载PDF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成型术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京泰 林本耀 +2 位作者 赵爱莲 金山 李吉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成型术提供临床病理基础。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的分析与病理相结合的方法、将乳腺癌患者的乳头和乳晕整体标本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癌组织DNA倍体分析、免疫组化法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含... 目的 :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成型术提供临床病理基础。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的分析与病理相结合的方法、将乳腺癌患者的乳头和乳晕整体标本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癌组织DNA倍体分析、免疫组化法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含量测定。进一步分析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和乳晕的安全性和可能性。为乳腺成型提供实践依据。结果 :检测肿瘤至乳晕的平均距离为 1 9.6毫米 ,侵犯乳头乳晕共 5例 ,其中Ⅲb 3例、Ⅳ期 2例。这 5例DNA倍体均为异倍体。PCNA阳性 50 %~ 75 %及 >75 %占Ⅲ、Ⅳ期乳腺癌的 77.78%。结论 :乳晕旁1 .96厘米以外的乳房肿瘤有保留乳房的适应证 ,肿瘤位于乳晕下方、临床分期Ⅲ期及Ⅳ期无保留乳房的适应证。严格掌握保留乳头乳晕的适应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成型术 病理 研究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乳房叶状囊肉瘤的预测和治疗选择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榛祥 唐时森 +2 位作者 吴诚义 涂天喜 吴凯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5,共3页
涉及乳房叶状囊肉瘤的主要问题是预测恶性的潜在性。本文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本病临床资料、AgNOR、ER、PR结果进行研究。非复发病例中ER及PR阳性占31.3%,AgNOR平均2.4,介于乳癌(5.48)和良性病变(... 涉及乳房叶状囊肉瘤的主要问题是预测恶性的潜在性。本文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本病临床资料、AgNOR、ER、PR结果进行研究。非复发病例中ER及PR阳性占31.3%,AgNOR平均2.4,介于乳癌(5.48)和良性病变(0.97)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可作为预测本病生物学行为的定量指标和选择手术方式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状囊肉瘤 预后 治疗 乳房肿瘤
下载PDF
非加压包扎双管引流法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余之刚 张强 +1 位作者 王建新 付勤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探讨减少乳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 1997年 4月~1999年 6月间 72例乳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病人采用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 (双管组 ) ,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单管引流 (单管... 目的 探讨减少乳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 1997年 4月~1999年 6月间 72例乳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病人采用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 (双管组 ) ,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单管引流 (单管组 )。观察发现 :手术后前 3d的引流量双管组 (30 2 .9± 12 9.9)ml明显大于单管组 (15 3 .8± 91.0 )ml(P<0 .0 1) ,手术后 4~ 6d的引流量双管组 (73 .4± 89.4)ml与单管组 (6 2 .1± 39.2 )ml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手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双管组 (2 / 42 ,4.8% ) ,明显少于单管组 (9/30 ,30 0 % ) (P <0 .0 1)。单管组有 3例病人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或切口延迟愈合 ,而双管组未发生这种情况。结论 我们认为在乳癌手术后的创面处理中 ,非加压包扎双管引流要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更为充分 ,并且应用双管引流可明显降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引流
下载PDF
去甲长春花碱加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被引量:11
15
作者 殷柳 刘基巍 +1 位作者 高亚杰 梁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36-937,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去甲长春花碱 阿霉素 治疗
下载PDF
含泰素的联合化疗治疗阿霉素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成旭 李峻岭 +5 位作者 郝学志 储大同 李玉升 赵龙妹 屈凤莲 王金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1995年7月~1997年12月,用含泰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了阿霉素抗药的晚期乳腺癌20例,其中ETP方案治疗12例,TIM方案治疗4例,TE方案治疗2例,CTF方案、TI方案治疗各1例。全组化疗共74周期,中位周期... 1995年7月~1997年12月,用含泰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了阿霉素抗药的晚期乳腺癌20例,其中ETP方案治疗12例,TIM方案治疗4例,TE方案治疗2例,CTF方案、TI方案治疗各1例。全组化疗共74周期,中位周期数3.5周期(2~6周期)。结果,CR4例,PR10例,MR2例,SD1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70%。全组中位缓解期7个月(2~13个月)。主要剂量限制毒性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3%。与泰素相关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脱发、肌肉/关节痛和周围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100%、80%和40%,均为轻、中度,停药后可恢复。我们认为含泰素的联合化疗对阿霉素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素 阿霉素 联合化疗 乳腺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泰素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莉 王艳 +1 位作者 张清媛 苍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1-361,共1页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晚期乳腺癌化疗效果乃当今重要研究课题。我院自1995年11月,用泰素(Taxo)联合表阿霉素治疗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晚期乳腺癌化疗效果乃当今重要研究课题。我院自1995年11月,用泰素(Taxo)联合表阿霉素治疗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泰素 阿霉素 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锁骨下动脉造影与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义雄 梁立华 +2 位作者 周国英 夏宁 刁胜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303-304,共2页
乳腺癌介入治疗及血供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通过锁骨下动脉造影探讨乳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血供并行动脉灌注化疗。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36~73岁,平均457岁。全部均经病灶或淋巴结穿刺活检证实... 乳腺癌介入治疗及血供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通过锁骨下动脉造影探讨乳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血供并行动脉灌注化疗。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36~73岁,平均457岁。全部均经病灶或淋巴结穿刺活检证实。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例,乳腺单纯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瘤 动脉造影 灌注化疗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治疗乳腺癌疗效观察(附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丰收 林新民 +1 位作者 庄建生 胡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2,共2页
应用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45例,其中具有明确客观指标可供评价者30例,同时用阿霉素代替吡柔比星方案联合治疗乳腺癌可入组者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表明:THP组疗效明显高于ADM组(P<0.05),尤其对中晚期或复发性... 应用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45例,其中具有明确客观指标可供评价者30例,同时用阿霉素代替吡柔比星方案联合治疗乳腺癌可入组者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表明:THP组疗效明显高于ADM组(P<0.05),尤其对中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效果更满意(P<0.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程度大致相仿,而心、肝、肾毒性和脱发反应的发生率THP组明显低于ADM组。由此提示,吡柔比星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药物,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吡柔比星 阿霉素 药的疗法
下载PDF
乐铂单药治疗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姜文奇 林桐榆 +1 位作者 徐瑞华 管忠震 《实用癌症杂志》 1998年第4期294-295,共2页
为了观察和评价乐铂单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1994年6月至1996年10月,应用单药乐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的乳腺癌病人42例,乐铂50mg/m2,静脉滴注,每3周1个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CR1例,... 为了观察和评价乐铂单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1994年6月至1996年10月,应用单药乐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的乳腺癌病人42例,乐铂50mg/m2,静脉滴注,每3周1个疗程,平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CR1例,PR18例,有效率45.2%。乐铂的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毒性,特别是血小板减少,Ⅲ~Ⅳ级占14.5%,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其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Ⅰ~Ⅱ级);乐铂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药物疗法 乐铂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