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NLR、PLR、hs-CRP、Hb、D-D与ACI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玫娜 郭志鹏 曹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ACI)非溶栓治疗前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与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ACI非溶栓治疗后发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ACI)非溶栓治疗前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与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ACI非溶栓治疗后发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本研究病历组(设为转化组)共纳入80例样本,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接受非溶栓治疗后并出现HT的ACI患者,根据HT严重程度等级化分1级、2级、3级、4级,各严重程度患者分别为27例、22例、18例、13例。选取50例在接受非溶栓治疗后未出现HT的ACI患者作为对照(非转化组)。比较各组的血清NLR、PLR、hs-CRP、Hb、D-D表达水平差异,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NLR、PLR、hs-CRP、Hb、D-D与HT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LR、PLR、hsCRP、Hb、D-D对ACI患者HT的预测作用。结果 转化组的血清NLR、PLR、hs-CRP、D-D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转化组,Hb的表达水平低于非转化组(均P<0.05)。1级、2级、3级、4级患者的血清NLR、PLR、hs-CRP、D-D表达水平依次上升,Hb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非溶栓治疗后HT严重程度与血清NLR、PLR、hs-CRP、D-D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9、0.692、0.601、0.578,均P<0.05),与Hb呈负相关(r值为:-0.67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AUC值为0.896[95%CI(0.737~0.962)]、PLR的AUC值为0.775 [95%CI(0.626~0.917)]、hs-CRP的AUC值为0.840 [95%CI(0.712~0.948)]、Hb的AUC值为0.782 [95%CI(0.493~0.914)]、D-D的AUC值为0.725 [95%CI(0.403~0.852)]。结论 ACI患者的NLR值、PLR值、hs-CRP、Hb、D-D表达水平与其在非溶栓治疗后发生HT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将这些指标作为预测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 PLR HS-CRP HB D-D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BNP和WBC等多指标检测对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彤岩 史一君 +2 位作者 姜文灿 王冬至 郑光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074-1077,11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液白细胞计数(WBC)等多项实验室常规检查对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患者急性脑梗死(1083例)和脑出血(1136例...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液白细胞计数(WBC)等多项实验室常规检查对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患者急性脑梗死(1083例)和脑出血(1136例)的9项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探究其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的BNP、WBC、凝血酶时间(TT)、血清葡萄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进行联合诊断模型的构建,其诊断AUC=0.734,灵敏度为66.9%,特异性为68.9%,诊断模型为:Y=-0.002×BNP+0.203×WBC-0.032×TT-0.030×GLU+0.012×AST+0.004×CREA-1.419。结论联合BNP与WBC等多指标可有效地对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 BNP WBC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清Hcy、sICAM-1、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娟 钟莲梅 +1 位作者 雷春艳 康丽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5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A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45例。对照组不接受高压氧治疗,早期组在发病72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中期组在发病3~7d内接受高压氧治疗,晚期组在发病7d后接受高压氧治疗。对比各组临床疗效、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及血清Hcy、sICAM-1、IL-1 β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早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期组、晚期组及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早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中期组、晚期组及对照组,中期组低于晚期组及对照组(^(均)P<0.05);早期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血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优于中期组、晚期组和对照组,中期组颈动脉Vm、PI、RI又优于晚期组和对照组(^(均)P<0.05);早期组治疗后血清Hcy、sICAM-1及IL-1 β水平低于中期组、晚期组和对照组,中期组血清Hey、sICAM-1及IL-1 β水平又低于晚期组和对照组(^(均)P <0.05)。结论 ACI患者在发病72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颈动脉血流状况,降低血管损害和炎症反应程度,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压氧 血流动力学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血清ESM-1、E-cad对ACI-LAA溶栓后HT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茹姗 邹婷 +2 位作者 杜磊 韩登峰 马建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ESM-1)、E-钙黏连蛋白(E-cad)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CI-LAA)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ACI-LAA患者,根据是否发生HT...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ESM-1)、E-钙黏连蛋白(E-cad)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CI-LAA)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ACI-LAA患者,根据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和non-HT组。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及血清ESM-1、E-cad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ESM-1、E-cad预测ACI-LAA患者发生HT的价值。结果 HT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non-HT组,梗死面积大于non-HT组(P <0.05),HT组患者血清ESM-1、E-cad水平也高于non-H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面积大、NIHSS评分高、血清ESM-1和E-cad水平升高是ACI-LAA患者发生HT的危险因素(P<0.05)。ESM-1联合E-cad预测ACI-LAA患者发生HT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预测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72.6%。结论 血清ESM-1和E-cad水平与ACI-LAA患者HT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发生HT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出血转化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E-钙黏连蛋白
下载PDF
抗磷脂综合征误诊为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张强 余楠楠 +2 位作者 张天元 王常明 邓伟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39-842,共4页
抗磷脂综合征和神经精神性狼疮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相似,但诊疗策略不同,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并文献复习。回顾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收治的1例以血小板减少、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病... 抗磷脂综合征和神经精神性狼疮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相似,但诊疗策略不同,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并文献复习。回顾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收治的1例以血小板减少、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初诊为“神经精神性狼疮”,给予羟氯喹、糖皮质激素及吗替麦考酚酯诱导缓解,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后患者出现磷脂抗体谱阳性及静脉血栓形成,修诊为“抗磷脂综合征”,给予羟氯喹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吲哚布芬抗血小板聚集序贯治疗,随访5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未复发。抗磷脂综合征与神经精神性狼疮在首发症状及血栓事件的判断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吲哚布芬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方案在抗磷脂综合征的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神经精神性狼疮 血小板减少 阿司匹林 吲哚布芬
下载PDF
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脑卒中二例
6
作者 刘士甫 戴二黑 +2 位作者 王瑜玲 张鑫 赵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并发脑卒中患者2例临床分析,对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二例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出现脑卒中的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急性脑梗死(ACI)1例病历进行报道... 目的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并发脑卒中患者2例临床分析,对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二例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出现脑卒中的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急性脑梗死(ACI)1例病历进行报道,分析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患者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支气管镜检查存在较高风险。结论高龄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等脑卒中高危人群应慎用或禁用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应进行充分的病情评估和术前准备,从而防止术后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脑卒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与AIS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杨静 杜风萍 +1 位作者 付金生 李震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低氧,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存在外周免疫异常,常伴有白细胞水平升高和炎症因子高表达,增加脑梗死后的脑损伤,有多种细胞类型影响AI...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低氧,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存在外周免疫异常,常伴有白细胞水平升高和炎症因子高表达,增加脑梗死后的脑损伤,有多种细胞类型影响AIS患者预后[1]。AIS后感染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据报道,23%~65%的患者发生AIS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血液循环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障碍 免疫异常 脑损伤 细胞类型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多模态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介入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8
作者 穆珊珊 李弘 +2 位作者 刘泽民 王洋 王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介入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介入患者86例,采用1∶1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多模态组,... 目的探讨多模态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介入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介入患者86例,采用1∶1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多模态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监测。多模态组患者在常规监测基础上,给予无创颅内压监测、经颅多普勒监测以及脑电图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相应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90 d预后情况,并记录24 h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去骨瓣减压手术率以及病死率以评价预后。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房颤史、吸烟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静脉溶栓比例、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术后血流分级情况、闭塞部位及TOAST分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组患者90 d m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多模态组90 d mRS评分4~6分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多模态组患者NIHSS评分自基线至14 d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24 h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率以及90 d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90 d mRS评分与NIHSS评分自基线至14 d的变化呈正相关(r=0.419,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介入患者进行多模态监测,结合多模态监测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监测 急性缺血性卒中 神经介入术 术后评估
下载PDF
外周血NLR、NMR、LMR表达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宋秋霞 朱力的孜 +2 位作者 郭淼 刘燕 刘鑫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N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LMR)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4例原发性PD患者为病历组,2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NLR、NMR、LMR...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N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LMR)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4例原发性PD患者为病历组,2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NLR、NMR、LMR水平。①比较PD组和对照组间的NLR、NMR、LMR水平是否存在差异;②比较PD组按照不同因素分层后NLR、NMR、LMR水平是否存在差异;③分析PD组NLR、NMR、LMR的水平是否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①在总体样本中,PD组和对照组间NLR、NMR、LMR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性别、年龄分层,各亚组PD患者与其相对应正常对照组间NLR、NMR、LM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PD组按不同因素分层后:A.发病年龄>65岁PD组NLR水平(2.84±1.22)高于发病年龄≤65岁PD组(2.4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B.女性PD组NMR水平(12.08±3.71)高于男性PD组(10.9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女性PD组LMR水平(5.12±1.72)高于男性PD组(4.43±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病程>4年PD组和病程≤4年PD组间、早中晚三期PD组间、三种运动亚型(震颤为主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混合型)PD组间、合并痴呆PD组和未合并痴呆PD组间的NLR、NMR、LM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PD组NLR水平与发病年龄存在正相关(r=0.223,P=0.001),LMR水平与发病年龄存在负相关(r=-0.202,P=0.002);PD组NLR、NMR、LMR水平与病程、H-Y分级、UPDRS-Ⅲ评分、NPI评分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外周血NLR、NMR、LMR水平在PD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间无差异,此三项指标均非导致PD患病的危险因素。NLR在发病年龄>65岁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发病年龄≤65岁PD患者高;NMR、LMR在女性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男性PD患者高。PD患者NLR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而LMR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 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脑梗死后血-脑脊液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杨蕊 王力娜 +1 位作者 李辉 王九雪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52-557,共6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损伤后RAGE/NF-κB通路的动态变化及氧化苦参碱保护CI后血-脑脊液屏障(BCFB)通透性增加的具体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和干预组分别为氧化苦参碱(O...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损伤后RAGE/NF-κB通路的动态变化及氧化苦参碱保护CI后血-脑脊液屏障(BCFB)通透性增加的具体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和干预组分别为氧化苦参碱(OMT) 60 mg·kg^(-1),OMT120mg·kg^(-1)。在脑缺血24 h时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伊文思蓝渗出评估BCFB的完整性,并从组织学、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IS脑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变化;以及OMT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OMT 120mg·kg-1组可明显降低脑含水量,减少伊文思蓝的渗出;高剂量OMT可降低RAGE、TNF-α、MMP-9的表达,并抑制NF-κB核转位。结论 OMT能够抑制IS后炎症反应,保护BCFB完整性,其作用可能通过RAGE/NF-κB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氧化苦参碱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在ACI中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杨静 杜风萍 +1 位作者 张雷 李震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健康体检者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在A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ACI患者299例和同时期体检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者299例,收... 目的通过比较健康体检者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在A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ACI患者299例和同时期体检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者299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细胞和细胞间比值的差异,然后将差异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ACI的危险因素,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在ACI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了299例ACI患者和299例体检者,单因素分析发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嗜酸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EMR)和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ENR)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EMR和ENR与ACI发生有关(P<0.05)。ROC结果显示NLR、EMR和ENR预测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3、0.6906和0.7052。结论NLR、EMR和ENR在ACI的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尤其ENR联合头颅CT提高ACI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急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胼胝体的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董俊杰 张玲 马丽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胼胝体的磁共振(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一病区收治的127例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胼胝体MRI检查...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胼胝体的磁共振(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一病区收治的127例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胼胝体MRI检查,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对比两组胼胝体的MRI影像表现,探讨患者胼胝体的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127例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中,MoCA评分≥26分者89例(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26分者38例(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障碍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维生素D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 <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与胼胝体膝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酸(Cr)、Cho/Cr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Cr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与胼胝体膝部FA值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表现砚散系数(ADC)值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NAA、NAA/Cr与患者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胼胝体膝部NAA、Cho、NAA/Cr、Cho/Cr与患者MoCA评分均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FA值与患者MoCA评分均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ADC值与患者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1H-MRS和DTI参数有利于评估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 维生素D摄入不足 胼胝体MRI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
13
作者 梁明 魏珍 +1 位作者 祖合热·肉孜 李金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13-518,共6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HRM)探究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在不同进食状态(空吞咽、水、浓流质)下的吞咽生物力学特征;探讨利用咽腔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参数预测吞咽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43例作为气管切开组,另...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HRM)探究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在不同进食状态(空吞咽、水、浓流质)下的吞咽生物力学特征;探讨利用咽腔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参数预测吞咽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43例作为气管切开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身高及BM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和HRM压力参数测定。评定指标包括: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分(MMASA)、鄂咽收缩压力峰值、鄂咽收缩时长、UES松弛残余压及UES松弛时间。将气管切开组MMASA评分与空吞咽时的HRM压力参数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组患者在空吞咽,进食水(1号)和浓流质(2号)食物时,UES松弛残余压均比对照组增高(P<0.05),而UES松弛时间,鄂咽收缩压力峰值及鄂咽收缩时长均比对照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气管切开组UES松弛残余压(r=-0.935,P<0.01)和MMASA评分之间存在负的线性相关;UES松弛残余时间(r=0.983,P<0.01)、鄂咽收缩压力峰值(r=0.944,P<0.01)及鄂咽收缩时长(r=0.957,P<0.01)与MMASA评分之间存在正的线性相关。结论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特点主要为咽部吞咽肌群的收缩能力下降及UES松弛功能紊乱。随着压力参数的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也相应的提高。HRM的压力参数可预测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管切开 吞咽 生物力学
下载PDF
CSVD总负荷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任慧玲 罗伟刚 +1 位作者 杨玲 步玮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的磁共振成像(MRI)总负荷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单发皮质下小梗死(SSSI)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经脑MRI证实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S...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的磁共振成像(MRI)总负荷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单发皮质下小梗死(SSSI)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经脑MRI证实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SSSI患者133例。独立评估了脑MRI中的假定血管源性腔隙、脑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WMH)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存在,整合各CSVD影像特征,进而确定CSVD总负荷。END定义为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2分或是肌力单项评分增加≥1分。根据患者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单一CSVD影像学标志物和CSVD总负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SSI患者中CSVD总负荷与发生END的关系。根据梗死部位对SSSI患者进行亚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总负荷在不同梗死部位的SSSI患者中与发生END的关系。结果133例SSSI患者,其中30例(22.6%)被诊断为END。END组出现假定血管源性腔隙、脑微出血的比例、脑室周围WMH及CSVD总负荷评分显著高于非EN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总负荷是SSSI患者卒中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远端SSSI患者的CSVD总负荷与EN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SVD总负荷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SSSI患者卒中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远端梗死上相关性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总负荷 单发皮质下小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激活对VCI海马组织凋亡及自噬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董俊杰 王英 张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55-361,共7页
目的 探究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激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海马组织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复制VCI模型构建,根据研究目的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组。分别... 目的 探究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激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海马组织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复制VCI模型构建,根据研究目的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组。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同时取海马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细胞凋亡、qRT-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mTOR、NLRP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迷宫实验鉴定结果显示,造模后迷宫逃逸时间显著大于造模前,给药后模型组迷宫逃逸时间显著高于mTOR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明显病变、假手术组稍有水肿,模型组海马组织局部有坏死灶,mTOR组仅有水肿。TUNE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相比其他组相对多,假手术组和mTOR组组织中细胞凋亡不明显,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kt、mTOR、NLRP3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上升趋势,PI3K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62、caspase-1、LC3-B、Bax蛋白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与mTOR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其中mTOR组LC3-B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3可能通过调控降低PI3K、升高Akt和mTOR水平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而导致V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AKT/mTOR信号通路 NOD样受体蛋白3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
16
作者 崔敏 杨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方法 选择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梗死30例(脑梗死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方法 选择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梗死30例(脑梗死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脑梗死组(P<0.05)。Logtis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随着斑块面积增大,血清尿酸水平升高(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密切,血清尿酸水平是患者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早期监测血清尿酸水平,可更好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清尿酸水平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宋巍 杨净松 +2 位作者 彭闰梅 袁欣 王罡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Nestin染色鉴定NSCs;BDNF修饰NSCs,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Nestin染色鉴定NSCs;BDNF修饰NSCs,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卒中组(MCAO组)、卒中大鼠给予NSCs组(NSCs组),卒中大鼠给予BDNF-NSCs组(BDNF-NSCs组),每组10只。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损伤;TTC检测脑组织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人磷酸化磷脂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SCs,培养的NSCs中巢蛋白和溴脱氧尿苷均呈阳性表达,提示所提取的NSCs为神经干细胞且具有增殖能力。和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BDNF组BDN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和MCAO组相比,NSCs组和BDNF-NSC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高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BDNF-NSC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梗死面积明显低于NSCs组,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SCs组(P<0.05)。结论BDNF修饰NSCs可改善脑卒中大鼠的认知功能,其可能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干细胞 脑卒中 认知功能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SIRT1/PGC-1α通路对Aβ_(1-42)干预N2A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18
作者 刘新 赵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91-497,共7页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及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线粒体膜电势,探讨丹酚酸B(SalB)减轻β淀粉样多肽1-42(Aβ1-42)干预...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及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线粒体膜电势,探讨丹酚酸B(SalB)减轻β淀粉样多肽1-42(Aβ1-42)干预小鼠来源神经瘤母细胞(N2A)后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10μM Aβ1-42寡聚体干预N2A细胞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使用40μM SalB干预细胞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alB干预组。使用MTT法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活力;DCFH-DA染色测定实验组细胞内ROS水平;ELISA法检测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不同实验组SIRT1、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Aβ干预N2A细胞构建的模型组相比,SalB组处理后的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01),SalB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水平显著上升(P<0.001),MDA生成显著减少(P<0.05),有效恢复线粒体膜电势(P<0.05)。另外,SalB处理后模型组细胞的SIRT1、PGC-1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结论SalB可以显著降低Aβ干预N2A细胞后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ROS产生及下调MDA水平,上调SOD水平,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SIRT1/PGC-1α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保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血清HMGB_(1)、BDNF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刘建新 王静 +1 位作者 薛海龙 曹雅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_(1)(HMGB_(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收治的126例AIS患者为AIS组,根据临床预后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_(1)(HMGB_(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收治的126例AIS患者为AIS组,根据临床预后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选取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MGB_(1)、BDNF水平,分析血清HMGB_(1)、BDNF评估AIS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AIS组血清HMGB_(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IS组中随着病灶直径增加及神经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MGB_(1)水平逐渐升高,血清BDNF水平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HMGB_(1)水平升高,血清BDNF水平降低(P<0.05)。AIS患者血清HMGB_(1)与NIHSS评分、病灶直径及m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BDNF与NIHSS评分、病灶直径及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HMGB_(1)联合BDNF预测AIS患者临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95%CI为0.773~0.947),联合评估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HMGB_(1)、BDNF表达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可作为评估AIS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预后
下载PDF
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表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疗中的价值研究
20
作者 毛凌云 刘洋 谭政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讨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表达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ACI组,根据ACI患者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 目的 探讨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表达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ACI组,根据ACI患者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8例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32例,另选同期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变量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联合检测在ACI诊断中的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I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CI组平均年龄、吸烟史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miR-140-3p与miR-128-3p及miR-27-3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联合检测用于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65,敏感度为99.00%,特异度为98.00%,表明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联合检测用于诊断ACI的效能更高。预后不良组平均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梗死体积、吸烟史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miR-27-3p、miR-128-3p、miR-140-3p表达水平及3个月mRS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CI患者miR-27-3p、miR-128-3p、miR-140-3p表达水平均分别与入院时NIHSS评分、梗死体积、3个月mRS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546;95%CI:1.124~1.969)、入院时NIHSS评分(OR:1.721;95%CI:1.229~2.308)、梗死体积(OR:1.853;95%CI:1.436~2.786)、吸烟史(OR:1.517;95%CI:1.168~1.825)、miR-27-3p (OR:2.481;95%CI:1.452~3.201)、miR-128-3p (OR:1.692;95%CI:1.288-2.431)及miR-140-3p (OR:2.032;95%CI:1.141~1.976)均为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ACI患者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通过三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CI的诊断效能,而预后不良ACI患者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表达水平则升高更为明显,并分别与入院时NIHSS评分、梗死体积、3个月mRS评分呈正相关,且miR-27-3p、miR-128-3p及miR-140-3p均为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3p miR-128-3p miR-140-3p 急性脑梗死 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