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技术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晓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4,共8页
目的系统综述数字赋能技术(DET)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效益。方法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中国知网中,检索2014年至2023年DET在IDD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 目的系统综述数字赋能技术(DET)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效益。方法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中国知网中,检索2014年至2023年DET在IDD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8项RCT,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4个国家,涉及376例儿童,主要来源于智力残疾应用、发展性残疾研究、临床医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7~18岁,涵盖智力残疾(包括唐氏综合征)、孤独症和其他发展性残疾。采用的技术包括可穿戴技术、移动健康指导和监测的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动感游戏技术,设备包括主动视频游戏、Fitbit智能设备、Wii Fit平衡游戏、Stepmania节奏视频游戏、Xbox Kinect系统、VZFit传感器和CoTras认知康复电脑游戏等,虚拟身体活动包括拳击、田径、保龄球、乒乓球、沙滩排球、足球、棒球、滑雪、网球、高尔夫、飞镖、美式足球、射击、跳跃、慢跑和跳绳等。干预频率为每次20~45 min,每周1~5次,持续4~12周;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中进行。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改善身体功能,以及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将DET应用到身体活动领域,能提高IDD儿童在虚拟环境下、学校、社区以及康复机构中的身体活动参与水平,改善上下肢活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静态平衡功能、运动协调和感觉运动功能,减少久坐行为发生,提升认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青少年 数字赋能技术 身体活动 系统综述
下载PDF
不同方法干预3~6岁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的效果
2
作者 杨宇然 王茜 +1 位作者 陈翠翠 杜晓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8-893,共6页
目的比较回合操作教学法(DTT)、关键反应训练(PRT)及DTT结合PRT干预3~6岁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共同注意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泰亿格儿童康复中心36~72月龄ASD儿童39例,随机分为DTT组、PRT组和混合组,分别接... 目的比较回合操作教学法(DTT)、关键反应训练(PRT)及DTT结合PRT干预3~6岁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共同注意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泰亿格儿童康复中心36~72月龄ASD儿童39例,随机分为DTT组、PRT组和混合组,分别接受DTT、PRT以及DTT结合PRT,共10周。干预前后采用ASD儿童共同注意评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DTT组脱落2例,PRT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36例。干预方法(F=11.225,P<0.001)和干预阶段(F=416.935,P<0.001)主效应均显著,交互效应显著(F=10.501,P<0.001),混合组干预期和迁移期评分最优(P<0.05)。结论DTT和PRT均能提升ASD儿童共同注意,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共同注意 回合操作教学法 关键反应训练
下载PDF
小儿黄龙颗粒与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亚型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龚俊 叶琳琳 +6 位作者 谢芸芸 刘冬梅 邹时朴 钟云莺 钟霞 袁宇峰 谢丹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探究小儿黄龙颗粒与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亚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3月180例ADHD亚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两组均包括A组ADHD注意力缺陷为主型3... 目的:探究小儿黄龙颗粒与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亚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3月180例ADHD亚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两组均包括A组ADHD注意力缺陷为主型30例、B组ADHD多动/冲动为主型30例、C组ADHD混合型3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黄龙颗粒治疗。评估两组的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S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评分。结果:无论采用小儿黄龙颗粒还是小儿智力糖浆治疗,6 w后各ADHD亚型患儿的AS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SNAP-Ⅳ评分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w后观察组各ADHD亚型患儿AS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SNAP-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各亚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小儿智力糖浆,可有效改善各ADHD亚型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黄龙颗粒 小儿智力糖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康复的系统综述
4
作者 周静 张晓晓 +3 位作者 丁忠冰 陈建超 魏星星 林姝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波兰、新西兰6个国家,涉及610例IDD儿童,来源于言语语言病理学、唐氏综合征研究、言语语言听力研究等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2~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干预类型包括传统言语治疗(个体化治疗和小组治疗)、增强与替代沟通(设备辅助和手语及图卡)、家庭参与的语言训练计划(家长培训和家庭互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软件和远程健康)、基于游戏的干预(互动游戏和结构化游戏)。每次15~150 min,每周1~10次,持续10~144周。康复结局体现在5个方面:增加口语表达中的词汇量;改善语言理解、符号识别和词汇理解能力;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能力提高;参与的游戏多样性和游戏参与水平改善,沟通率、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提高;整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提高。结论结合个体化治疗、家庭参与、技术辅助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的康复干预,对IDD儿童口语生成、语言理解、言语生成、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言语与语言康复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粗大动作技能与执行功能发展的特点及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宋以玲 任园春 +4 位作者 朱飞龙 匡冬青 曹庆久 林杨 王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招募90例ADHD儿童,从该小学另募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90例...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招募90例ADHD儿童,从该小学另募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90例。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表第三版(TGMD-3)评估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采用Stroop色词测验(SCWT)、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ROCFT)、连线测验(TMT)分别评估儿童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结果ADHD儿童TGMD-3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t=-6.275,P<0.001),SCWT、ROCFT、TMT测试结果均差于正常儿童(|t|≥1.986,P≤0.05)。ADHD儿童的TGMD-3得分与字义反应时(r=-0.261)、字义错误数(r=-0.404)、颜色错误数(r=-0.326)呈负相关(P<0.05),与延时结构记忆得分(r=0.228)呈正相关(P<0.05),与TMT-A反应时(r=-0.255)、TMT-A错误数(r=-0.329)、TMT-B反应时(r=-0.214)、TMT-B错误数(r=-0.474)呈负相关(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HD儿童的TGMD-3得分仅对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测试结果具有预测作用(P<0.05),解释率分别为8.7%和22.5%。结论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均存在发育滞后,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其中,粗大动作技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粗大动作技能 执行功能 动作发展 儿童
下载PDF
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卫宁 曾艳玲 +7 位作者 蒋娜 张倩 益筱哲 王建云 王登廷 张艳 裴泓波 黄朝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5,共9页
目的从家长医患沟通效能的视角,探究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效果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路径,为提升ASD儿童的康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甘肃省儿童康复定点机构ASD儿童家长的一般信息... 目的从家长医患沟通效能的视角,探究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效果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路径,为提升ASD儿童的康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甘肃省儿童康复定点机构ASD儿童家长的一般信息、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家长治疗依从性、儿童康复效果等相关资料,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ASD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共收集甘肃省13个市/州37家儿童康复机构的ASD儿童家长519名,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医患关系、家长治疗依从性和ASD儿童康复效果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为: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ASD儿童康复效果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值为0.151(P=0.023),医患关系、家长治疗依从性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60(P=0.001)、0.111(P=0.001),医患关系和家长治疗依从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35(P=0.001),“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医患关系→ASD儿童康复效果”占总中介效应的比例最高,为52.29%。结论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可直接及间接通过医患关系和家长治疗依从性对ASD儿童康复效果发挥积极作用。康复机构应注重家长医患沟通效能的培养,加强高质量及人性化的康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医患沟通效能 康复效果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长期身体活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执行功能效果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晓珂 王琦 +1 位作者 昌思琴 蒋长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542,共8页
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 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和ProQuest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至2023年公开发表的身体活动与ASD儿童执行功能相关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采用PRISMA指南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综述,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9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351例ASD儿童,年龄3~18岁;来自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中国、美国5个国家;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ASD儿童的身体活动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类活动(如棒球、篮球、乒乓球、马术辅助活动)、技能类活动(如自行车、认知运动训练、运动式游戏)、体能类活动(SPARK),以及格斗类项目(格斗和空手道)。干预频率每次30~70 min,以每次45 min居多;每周1~5次,以每周2次居多;持续2~24周,以12周居多。长期身体活动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存在不一致现象。结论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改善具有选择性影响,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还存在一定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身体活动 执行功能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基础上联合神经反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倩倩 王萌萌 +5 位作者 吴易凌 杨晓真 马玲玲 赵亚萍 肖瑶 桑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921,共8页
目的分析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基础上联合神经反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4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6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ESDM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反馈训练联合E... 目的分析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基础上联合神经反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4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6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ESDM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反馈训练联合ESDM治疗,共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和中文版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EP-3)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t=3.545,P<0.05),PEP-3认知(t=2.236,P=0.029)、情感表达(t=2.293,P=0.025)、问题行为(Z=2.099,P=0.036)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TEC评分治疗前后差值(Z=3.620,P<0.001),以及PEP-3认知(Z=2.920,P=0.004)、问题行为(Z=4.209,P<0.001)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神经反馈训练能促进ESDM对ASD儿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神经反馈训练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文化智力的关联研究
9
作者 任一铭 孟骏宇 +4 位作者 元静 徐莉 卫芋君 张艳 杨建中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文化智商问卷(CIQ)进行调查。根据童年创伤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童年创伤和文化智商的关联。结果:忽视组与忽视+虐待组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文化智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童年创伤组的患者(P均<0.05)。情感忽视与文化智商量表总分、认知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3、-0.3);躯体忽视与元认知因子得分、行为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2、-0.2)。结论: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精神障碍患者相比,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低。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此类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有较强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文化智力 童年创伤
下载PDF
神经振荡在意识障碍诊疗中的应用展望
10
作者 张慧敏 单大卫 张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93-4096,共4页
意识障碍(DO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挑战性,DOC的神经机制之一是神经振荡同步性及连接性的破坏。本文从神经振荡应用于DOC诊疗的理论基础、应用进展以及存在不足3个方面评述了神经振荡在DOC诊疗中的研究进展。神经振荡即神经元群在特定条件... 意识障碍(DO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挑战性,DOC的神经机制之一是神经振荡同步性及连接性的破坏。本文从神经振荡应用于DOC诊疗的理论基础、应用进展以及存在不足3个方面评述了神经振荡在DOC诊疗中的研究进展。神经振荡即神经元群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同步性的放电活动,在不同程度DOC中神经振荡的频谱特征、相位同步及对神经调控反应方面有明显差异,基于脑电图(EEG)的神经振荡分析揭示了不同意识水平下的信息传递及处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程度DOC以及通过调节神经振荡达到DOC促醒治疗的目的。尽管目前仍存在机制研究不深入、应用转化较慢等问题,但神经振荡已在DOC的诊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神经振荡 脑电图 综述
下载PDF
虚拟与增强现实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和适应性行为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
11
作者 杨文睿 崔思栋 曾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6-1033,共8页
目的 系统分析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认知、情绪以及适应性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 目的 系统分析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认知、情绪以及适应性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至2024年8月,选择主题为VR或AR干预ASD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及适应性行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9项RCT,来自中国、意大利、西班牙、伊朗、英国5个国家,涉及384例参与者,发表时间在2016年至2024年。研究对象年龄2~15岁。干预技术包括VR沉浸式头盔、Xbox 360 Kinect游戏控制台、CAVE式沉浸式虚拟环境、AR。干预内容为基于VR与AR的日常生活场景体验,认知、社交情景训练,情绪识别任务等。结局指标包括高水平认知功能、情感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基本人际交往、适应性行为。干预频率通常为每次15~60 min,每周1~3次,共3~24周。基于VR的训练提高整体认知、情绪识别准确率、情绪控制与表达、基本人际交往和适应性行为;AR训练提高执行功能、空间定位能力、完成任务的专注度和记忆力。结论 VR与AR有助于提高ASD儿童青少年的整体认知功能、情感功能、注意力、记忆力,改善基本人际交往和适应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儿童 青少年 认知 适应性行为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音乐干预的功能、健康和发展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佳洺 张青 武爱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53,共11页
目的系统综述有关音乐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青少年功能、健康和发展的积极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BSCO、PsycINFO、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IDD儿童青... 目的系统综述有关音乐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青少年功能、健康和发展的积极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BSCO、PsycINFO、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IDD儿童青少年音乐干预(包括治疗和音乐教育)的功能、健康和发展效益的高质量的系统综述,并分析其证据。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系统综述,涉及5308例IDD儿童青少年,来自中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英国6个国家。纳入文献主要来源于音乐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教育心理学、智力残疾、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健康心理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音乐治疗干预类型主要有音乐教育干预、即兴音乐疗法(创作和表现)、互动音乐疗法(音乐与运动)、混合音乐疗法(包括唱歌,跳舞和戏剧)、听觉运动映射训练、家庭音乐疗法以及基于旋律的交流疗法;包括基础乐理学习、音乐手势和语言训练、音乐欣赏、即兴演奏、音乐合奏、音乐合作游戏等,每次10~90 min,每周1~5次,持续1~32周。在认知发展方面,音乐教育干预有益于IDD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的改善。在心理语言技能方面,音乐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SD儿童青少年的发音能力和言语能力,尤其是语音记忆、单词和句子理解能力,提升IDD儿童青少年的语言与沟通技能,并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音乐也有助于改善行为障碍,包括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减少重复行为、控制多动行为等。在音乐教育成绩方面,接受音乐疗法能提高IDD儿童青少年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熟悉度、音素的辨别能力,掌握歌曲和歌词,增强音乐节奏感知能力。音乐治疗还能促进社会和情感发展,改善亲社会行为和社交技能,有助于减轻焦虑,增强情绪控制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自尊心,增加积极情绪,并加强与同伴和老师的交流合作。结论音乐干预对IDD儿童青少年的功能、健康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体现在认知发展、心理语言技能、动作技能、音乐教育成绩以及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和情感发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青少年 音乐干预 音乐教育 系统综述
下载PDF
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刻板语言的效果:Scoping综述
13
作者 邵伟婷 雷江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目的对运用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语言的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分析。方法检索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使用反应中断再定向的方法对ASD儿童的刻板语言进行干预的相关文献,提取文... 目的对运用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语言的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分析。方法检索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使用反应中断再定向的方法对ASD儿童的刻板语言进行干预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中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6篇英文文献,均采用单一受试时间序列研究设计。共涉及41例ASD儿童,出现刻板语言行为的ASD儿童基本语言功能有显著差异。刻板语言表现为语言和非语言声音两种形式。多数研究使用实验功能评价来确认刻板语言的功能,绝大多数ASD儿童刻板语言的功能为自动强化。实验功能评价以Iwata等的范式为主,其他评价范式在此范式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使操作更简洁。反应中断再定向常在个别化的情境中进行,少数研究尝试在特殊教育班级中进行。因刻板语言和其他行为的障碍程度不同,干预时长和频率差异较大。通过比较传统反应中断再定向与其变形程序对刻板语言的改善效果发现,改变再定向任务内容,减少再定向任务数量及不同执行时长对其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反应中断再定向与匹配刺激的非后效强化、反应代价、语言操作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认为,反应中断再定向及其他方法(除药物治疗)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ASD儿童的刻板语言,并促进适当行为的出现,但反应中断再定向与匹配刺激、反应代价等其他方法共同使用会更有效。结论伴有刻板语言的ASD儿童具有不同功能性语言表现,其刻板语言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刻板语言绝大多数功能为自动强化。反应中断再定向作为一种行为干预,均在个别化的情境下进行,干预时长和频率根据ASD儿童的刻板语言及其他行为障碍的严重程度等进行调整。改变再定向指令内容、数量等的变形反应中断再定向不会对行为改善结果有显著影响,匹配刺激和反应代价等其他干预方法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刻板语言,但反应中断再定向与这些方法一同使用可能效果更好。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ASD儿童语言功能,减少刻板语言,还能增加适当语言、任务参与、指令服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刻板语言 反应中断再定向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基于ICF构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运动康复方案
14
作者 戴栖 武庆昌 +2 位作者 管彦舒 沈海勤 鲍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3-913,共11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全面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功能特点,并构建功能导向的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和ICF,对ADHD儿童的身体结构、身...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全面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功能特点,并构建功能导向的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和ICF,对ADHD儿童的身体结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相关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基于ICF“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残疾和健康模式,结合身心交互理论,参照《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2020)中针对残疾儿童青少年的部分,构建适用于ADHD儿童、以功能为导向的运动康复方案。结果ADHD儿童的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精神功能(b1)方面,突出表现为注意力功能(b140)、能量和驱动功能(b130)以及高级认知功能(b164)障碍。在活动和参与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和应用知识(d1)、一般任务和要求(d2)、交流(d3)、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7)等方面存在局限。此外,用品和技术(e1)、支持和相互联系(e3)、态度(e4)等环境因素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根据指南内容身体活动方式可分为运动技能类活动、体适能类活动和运动项目类活动。建议ADHD儿童每天至少进行60 min中高强度的体适能类活动(如有氧运动)、运动技能类活动(如基本动作练习),且每周至少进行3次力量/抗阻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高强度运动,同时运动康复方案还应确保提供无障碍环境和适应性辅助技术,以促进ADHD儿童整体功能康复。结论基于ICF理论架构,结合身心交互理论,参照《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2020),构建功能导向的运动康复方案,特别是注意功能以及学习和精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运动康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下载PDF
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
15
作者 韩旭伶 赵航 +5 位作者 孙睦迪 赵梅萍 王艳霞 刘敏 瞿璐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方法2023年3月到5月,从嘉兴市阳光康教园选取21例中重度ASD幼儿、16例与其同龄的发育迟缓幼儿,从附近幼儿园选择16例与其同龄的典型发育幼儿,进行回应共同注... 目的探究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方法2023年3月到5月,从嘉兴市阳光康教园选取21例中重度ASD幼儿、16例与其同龄的发育迟缓幼儿,从附近幼儿园选择16例与其同龄的典型发育幼儿,进行回应共同注意试验,观察回应人数、回应率、回应所需引导行为的变异系数。结果ASD幼儿中,约半数能在转头引导下回应,其余需在提示度更高的引导行为下回应;转头引导下,ASD组回应率低于典型发育组(χ^(2)>6.170,P<0.05);ASD组引导行为的变异系数大于典型发育组(d=4.039,P<0.001)。结论中重度ASD幼儿具备回应共同注意的基本能力,但弱于典型发育儿童。评估和干预ASD幼儿的回应共同注意能力时应关注主试的引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回应共同注意 引导行为 幼儿
下载PDF
3~8岁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回声式言语特征分析
16
作者 吴轶茗 程琪 +1 位作者 赵燕春 卢海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1-1358,共8页
目的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3~8岁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回声式言语特点。方法2024年1月至3月,采集5例3~8岁中重度ASD儿童在机构与家庭两种情境下各15 min的康复课程视频,采用语言样本分析和自编编码的方法对其回声... 目的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3~8岁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回声式言语特点。方法2024年1月至3月,采集5例3~8岁中重度ASD儿童在机构与家庭两种情境下各15 min的康复课程视频,采用语言样本分析和自编编码的方法对其回声式言语语料的内容、结构等进行分析,同时收集他们的口语语言能力。分析回声式言语与口语语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记录235个回声式言语相关话轮。其中,即时性与延迟性回声式言语的数量之比为7∶1;平均每2~3句言语回应中有1次为回声式言语行为,平均语句长度为2.97,平均词长为2.23。动词与名词出现频率高,分别为45.03%和38.48%,陈述性词句多,平均占比72.58%。回声式言语结构变化类型为重复原话语末尾部分的频次最高,平均占比29.98%。ASD儿童回声式言语的类型、频率、句长、句式、结构等特征在机构与家庭情境下无明显差异;ASD儿童模仿句长、词语理解与命名的语言能力分数与其回声式言语的数量、频率、句长、句式类型频次明显相关(r>0.881,P<0.05)。结论3~8岁中重度ASD儿童回声式言语活动呈现出跨情境的稳定性,与自身的理解性语言与表达性语言能力相关。即时性回声式言语多,句长短,实词优势大,陈述性语句多,经常重复原话语句子的结尾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回声式言语 语言样本分析
下载PDF
调神益智汤、托莫西汀结合生物反馈对学龄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7
作者 苑成浩 李明 +1 位作者 杨丽 刘晓亮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44-148,共5页
探讨调神益智汤、托莫西汀结合生物反馈对学龄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秦皇岛市军工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7月-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学龄期ADH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 探讨调神益智汤、托莫西汀结合生物反馈对学龄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秦皇岛市军工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7月-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学龄期ADH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托莫西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神益智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行为表现康复程度(斯诺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wanson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SNAP-Ⅳ)、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arental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神经递质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将两组的SNAP-Ⅳ、PSQ、NE、DA、Cor在治疗前就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NAP-Ⅳ(13.45.±4.25)分、PSQ评分(19.54±5.21)分低于对照组(18.12±4.32)分、(24.32±5.68)分,而NE(19.84±2.89)ng/mL、DA(6.94±1.53)ng/mL、Cor(374.56±54.29)nmol/L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44±2.35)ng/mL、(6.34±1.28)ng/mL、(345.68±51.25)nmol/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疲劳、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分别为8.33%、1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神益智汤、托莫西汀结合生物反馈应用于学龄期ADHD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递质及患儿行为表现,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期 调神益智汤 托莫西汀 生物反馈
下载PDF
187例婴幼儿孤独症患儿对养育者的依恋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红珠 邹小兵 +4 位作者 唐春 李建英 岑超群 邹园园 鄢月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0-372,37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依恋类型和特点。方法采用陌生情境实验法对187例14-36月的婴幼儿孤独症患儿的依恋性质进行测试并临床判断依恋类型。结果(1)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四种依恋类型分布比例分别为淡漠型依恋66.8%... 目的探讨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依恋类型和特点。方法采用陌生情境实验法对187例14-36月的婴幼儿孤独症患儿的依恋性质进行测试并临床判断依恋类型。结果(1)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四种依恋类型分布比例分别为淡漠型依恋66.8%、安全型依恋7.5%、缠人型依恋3.2%、混乱型依恋22.5%。(2)不同性别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依恋类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别(χ2=0.932,P>0.05),四组依恋类型患儿的平均年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F=1.26,P>0.05)。结论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依恋类型主要属淡漠型和混乱型依恋,安全型依恋较少。患儿性别、年龄并不影响依恋类型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依恋 横断面调查 陌生情境 婴幼儿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胃肠道问题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丛妍 姜志梅 +3 位作者 王浩 朱俊丽 周雪 刘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胃肠道问题的关系。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8月,对172例明确诊断的ASD儿童采用自制行为问题调查表进行筛查,比较ASD儿童胃肠道症状期间和没有胃肠道症状期间的运动行为频率、声音行为频率、行为问题...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胃肠道问题的关系。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8月,对172例明确诊断的ASD儿童采用自制行为问题调查表进行筛查,比较ASD儿童胃肠道症状期间和没有胃肠道症状期间的运动行为频率、声音行为频率、行为问题频率、行为问题强度。结果胃肠道症状期间,运动行为频率(F=67.4,P〈0.001)、声音行为频率(F=43.6,P〈0.001)、行为问题频率(F=79.4,P〈0.001)、行为问题强度(F=65.7,P〈0.001)显著高于没有胃肠道症状期间。结论较无胃肠问题的ASD儿童而言,有胃肠道问题的ASD儿童更易发生行为问题;行为症状可为ASD儿童胃肠道问题的筛查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胃肠 行为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可视音乐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智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素丽 李文妍 +3 位作者 岳保珠 李玉爱 陈建贵 马宗艳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音乐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心智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可视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目的探讨可视音乐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心智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可视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患儿感觉统合能力、智力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前庭失衡、触觉功能不良、本体感失调得分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评分均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中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可视音乐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和适应行为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音乐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感觉统合能力 心智发育 适应行为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