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AST及影像学特征预测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大伟 周振堰 +3 位作者 周长友 张宁平 尚海龙 王一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LT/AST)及影像学特征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诺模图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7月...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比值(ALT/AST)及影像学特征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诺模图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慈分院诊断为肝癌并以TACE作为初始治疗的患者211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139例,验证组7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AST/ALT的最佳临界值。在建模组患者中进行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癌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通过Harrell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诺模图对肝癌患者OS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用于评估预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28.5个月(95%CI:22.1~34.9)和25.1个月(95%CI:19.2~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5,P=0.322)。AST/ALT预测肝癌患者OS的最佳临界值为1.1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4(95%CI:0.604~0.753)。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个数(HR=2.080,95%CI:1.245~3.475,P=0.005)、肿瘤包膜(HR=1.771,95%CI:1.128~2.780,P=0.013)、不规则边缘强化(HR=1.884,95%CI:1.190~2.984,P=0.007)和AST/ALT(HR=2.450,95%CI:1.506~3.987,P<0.01)是接受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预测OS的诺模图模型,其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C指数分别为0.733(95%CI:0.650~0.826)和0.770(95%CI:0.688~0.862)。校准曲线显示预后模型对1、2和3年OS的预测曲线与理想参考线之间未见明显偏离。结论基于肿瘤个数、影像学特征及AST/ALT的诺模图对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显示了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预后 诺模图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秋碧 周晓鸿 +1 位作者 秦帆 李宜蔓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伴随罕见的疼痛性皮肤溃疡的嗜中性皮肤病。坏疽性脓皮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但目前研究表明其与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失调、遗传易感性等有关。由于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断难度...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伴随罕见的疼痛性皮肤溃疡的嗜中性皮肤病。坏疽性脓皮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但目前研究表明其与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失调、遗传易感性等有关。由于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断难度较大,容易造成误诊,可根据Paracelsus评分诊断。目前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生物制剂对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 治疗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通过调节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减轻慢性皮肤溃疡大鼠的炎症反应
3
作者 齐淑静 付改霞 齐瑞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慢性皮肤溃疡(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CSU组、Nef组...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慢性皮肤溃疡(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CSU组、Nef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Nef+Compound C组,每组18只大鼠。除NC组外的其他各组大鼠通过剪开创口注射氢化可的松以及喷洒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CSU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Nef组和Compound C组分别将20%Nef、10μmol·L^(-1) Compound C与50 mL的20%高渗盐水凝胶混合敷在伤口处,Nef+Compound C组将20%Nef和10μmol·L^(-1) Compound C一起添加到20%高渗盐水凝胶中敷在伤口处,持续治疗2周,NC组、CSU组用等量盐水凝胶处理伤口。观察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TNF-α水平;水解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HE染色检测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CL4、CCL2、CXCL12以及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SU组大鼠可看到新生肉芽组织,并且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现象,CSU组较NC组IL-1β、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SU组相比,Nef组创面愈合率、HyP含量、p-AMPK/AMPK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IL-1β、IL-8、TNF-α含量、CCL2、CXCL12、CCL4、mTOR、NLRP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Compound C组趋势相反(P<0.05);Compound C消除了Nef对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减轻作用。结论:Nef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减轻CSU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 慢性皮肤溃疡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FOLFOX-HAIC联合仑伐替尼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TACE抵抗后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刁崚峰 汪琛栋 +4 位作者 冷斌 尤然 郁泽宇 徐清宇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5,共6页
目的评价FOLFOX(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LEN)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经动脉化疗栓塞... 目的评价FOLFOX(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LEN)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54例HCC患者TACE抵抗后接受FOLFOX-HAIC联合LEN和ICIs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常见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5.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rsion 5.0,CTCAE 5.0)记录和评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 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安全性。结果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1.7个月(95%CI:8.124~15.276),中位总生存期(mOS)23.1个月(95%CI:19.508~26.692),ORR 46.3%,DCR 87.0%。各级最常见TRAEs是丙氨酸转氨酶升高(51.9%),最常见3/4级TRAEs是高血压(9.3%),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FOLFOX-HAIC联合LEN和ICIs治疗TACE抵抗后HCC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ACE抵抗 肝动脉灌注化疗 仑伐替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载药微球对比传统化疗栓塞治疗分支门脉癌栓肝癌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周腾超 龙林 +1 位作者 孙林 龙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622,共7页
目的对比不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方式应用于分支门脉癌栓(PVTT)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符合纳排标准的122例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根据不同的TACE方式分为载药微球组(DEB-TACE... 目的对比不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方式应用于分支门脉癌栓(PVTT)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符合纳排标准的122例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根据不同的TACE方式分为载药微球组(DEB-TACE)和传统TACE组(cTACE)。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来评估两者的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肿瘤反应率、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探究哪一种TACE方式对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疗效更优。结果两组的术后疼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基本无差异。TACE后1个月,DEB-TACE组的ORR(P=0.033)及DCR(P=0.096)优于cTACE组。DEB-TACE组和c TACE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及6.4个月(P=0.003),中位OS为19.3个月及16.8个月(P=0.019)。结论TACE应用于分支PVTT的HCC患者是有效、安全的,DEB-TACE的术后疗效优于c TACE。为提高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我们更应该推荐DEBTACE作为初次介入治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 载药微球 碘油 分支门脉癌栓 疗效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雪莲 陈连军 +1 位作者 孙春秋 严月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提高对坏疽性脓皮病(PG)的认识,探讨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2004年在我科住院的19例P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发病年龄以45岁以上居多;PG除有皮肤损害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约42.1%的患者并发有系统... 目的:提高对坏疽性脓皮病(PG)的认识,探讨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2004年在我科住院的19例P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发病年龄以45岁以上居多;PG除有皮肤损害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约42.1%的患者并发有系统性疾病,其中以并发糖尿病居多。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改变无特异性。结论:PG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主要根据其临床特点诊断。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控制PG最有效的药物,亦可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磺胺类、米诺环素等药物,局部治疗有利于皮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皮病 坏疽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与其血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刚 周翔平 官泳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9期718-721,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与其血供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比 37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资料 ,分析其血供与碘化油沉积的数量、部位的...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与其血供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比 37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资料 ,分析其血供与碘化油沉积的数量、部位的相关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碘化油主要沉积于动脉期明显强化的区域。肝动脉供血型肝癌碘化油沉积较好 ,易发生肿瘤组织变性坏死、肿瘤结节缩小。而肝动脉供血型肝癌伴发动静脉瘘形成、门静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肝癌碘化油沉积较差。结论 :原发性肝癌血供与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学 介入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 碘化油沉积
下载PDF
经肝动脉注射^(32)P-玻璃微球治疗肝癌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曹贵文 胡水 +3 位作者 李广宙 王滨 孙业全 王秀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注射32P-玻璃微球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其对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率的影响。方法:116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两组,A组58例,TACE+32P-GMS治疗;B组58例,单纯TACE治疗。每例分别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获...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注射32P-玻璃微球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其对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率的影响。方法:116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两组,A组58例,TACE+32P-GMS治疗;B组58例,单纯TACE治疗。每例分别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标本,运用RT-PCR法定量分析mdr-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影像学判定肿瘤血管侧支循环、肿瘤缩小情况、血清AFP下降率,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①血管造影:A组肿瘤血管栓塞程度为97%±3%,侧支循环形成很少;B组肿瘤血管栓塞的程度为90%±8%,有侧支循环形成;②肿瘤坏死面积:A组为76%±17%,B组为60%±14%;③肿瘤缩小平均值:A组为60.54%±10.14%;B组为43.27%±9.12%;④AFP下降率:A组为84.48%;B组为51.72%;⑤1年生存率:A组为81%,B组为56%;⑥mdr-1cDNA\β2-mGcDNA:A组为0.3036±0.0825;B组为0.4755±0.1259。所有数据经μ检验或χ2检验,A组疗效优于B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ACE+32P-GMS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应用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32^P-玻璃微球 多药耐药基因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溃疡膏外敷治疗皮肤溃疡的细菌学研究及临床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世仪 王冰 +2 位作者 张丽 张卓然 吕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4-54,56,共2页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溃疡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机理。方法 对 110例臁疮创面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 ,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五种细菌 ,进行抑菌试验 ,并与临床疗效平行观察。结果 溃疡膏对常见皮肤感染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除对大肠埃...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溃疡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机理。方法 对 110例臁疮创面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 ,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五种细菌 ,进行抑菌试验 ,并与临床疗效平行观察。结果 溃疡膏对常见皮肤感染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除对大肠埃希菌无抑制作用外 ,对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高度敏感性 (抑菌圈直径ф≥ 2 5 m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中度敏感 ( 2 0 m m≤抑菌圈ф≥ 2 5 mm ) ,且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结论 :溃疡膏对创面感染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膏 疗效 药敏实验 皮肤溃疡 细菌学
下载PDF
头皮糜烂性脓疱性皮病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东来 张涛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6-307,共2页
报告1例头皮糜烂性脓疱性皮病。患者女,50岁。因头皮反复出现脓疱、糜烂、破溃、结痂8年就诊。实验室检查、皮损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无特殊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损明显好转。符合... 报告1例头皮糜烂性脓疱性皮病。患者女,50岁。因头皮反复出现脓疱、糜烂、破溃、结痂8年就诊。实验室检查、皮损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无特殊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损明显好转。符合头皮糜烂性脓疱性皮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疱性皮病 糜烂性 头皮
下载PDF
CD44v6、MT1-MMP和VEGF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爱社 李建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30-31,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及10例正常肝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附分子(CD44v6)和膜型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情况。结果MT1-MMP、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及10例正常肝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附分子(CD44v6)和膜型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情况。结果MT1-MMP、CD44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均<0.01);MT1-MMP和VEGF与肿瘤的转移、大小有关,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CD44v6与肿瘤的转移、分化程度有关,与大小肿瘤无关;MT1-MMP与CD44v6、CD44v6与VEGF、MT1-MMP与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506、0.701、0.566,P均<0.01)。提示MT1-MMP、CD44v6、VEGF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膜型金属蛋白酶-1 黏附分子 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
下载PDF
超声清创辅助治疗皮肤慢性溃疡139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童翠芳 周琴 +4 位作者 吴庆芳 马宁侠 李志远 薛姣 石晓敏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1期2142-2143,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清创辅助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UWI海威超声清创机辅助治疗139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清创辅助治疗皮肤慢性溃疡有明显效果,显效129例(92.8%),有效4例(2.8%),有效率95.6%。结论... 目的观察超声清创辅助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UWI海威超声清创机辅助治疗139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清创辅助治疗皮肤慢性溃疡有明显效果,显效129例(92.8%),有效4例(2.8%),有效率95.6%。结论超声清创是辅助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清创 慢性皮肤溃疡 疗效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渠涛 李红春 +3 位作者 左亚刚 方凯 王宝玺 周道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1,共2页
患者男,17岁,双下肢反复疼痛溃疡3年。本次复发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双胫前出现丘脓疱疹,疼痛,范围迅速扩大,并破溃形成溃疡。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外周血显示白细胞高达114×109/L,血小板低至1.9×... 患者男,17岁,双下肢反复疼痛溃疡3年。本次复发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双胫前出现丘脓疱疹,疼痛,范围迅速扩大,并破溃形成溃疡。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外周血显示白细胞高达114×109/L,血小板低至1.9×109/L,同时伴有贫血,经骨髓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证实该患者为坏疽性脓皮病并发类白血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类白血病反应
下载PDF
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恒 李令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治疗 CSU 难治性溃疡 中医学 免疫力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的效果与初步机制分析
15
作者 张小艳 黄雪丽 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7-0040,共4页
探究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治疗中选择水胶体敷料的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皮肤溃疡(难愈性)患者,选取来源:我院收治,选取数量共70例,选取时间起始于2022.06,终止于2023.06,将选取患者分组,方法 按照双色球法,组别包括蓝色-FD组(常规治疗)、红... 探究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治疗中选择水胶体敷料的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皮肤溃疡(难愈性)患者,选取来源:我院收治,选取数量共70例,选取时间起始于2022.06,终止于2023.06,将选取患者分组,方法 按照双色球法,组别包括蓝色-FD组(常规治疗)、红色-SJT组(FD组+水胶体敷料治疗),35例/组,比较如下指标:治疗效果、创面面积、瘙痒疼痛、氧化应激反应、满意度。结果 ①治疗效果:SJT组94.29%高于FD组71.43%(=6.437,P<0.05);②创面面积:治疗前(t=0.282),两组差异不显著(P均>0.05),治疗后第3天(t=11.183),第7天(t=11.882),第14天(t=13.878),均是SJT组<FD组(P均<0.05);③瘙痒疼痛(BRS、VAS):BRS评分治疗前(t=0.301),VAS评分治疗前(t=0.275)差异不显著,BRS评分治疗后(t=5.583)SJT组<FD组,VAS评分治疗后(t=8.732)SJT组<FD组(P均<0.05);④氧化应激(SOD/MDA):SOD治疗前(t=0.045),MDA治疗前(t=0.140),SOD治疗后(t=7.625)SJT组>FD组,MDA治疗后(t=3.988)SJT组<FD组(P均<0.05);⑤满意度:SJT组97.14%(十分满意40.00%+基本满意57.14%)高于FD组77.14%(十分满意31.43%+基本满意45.71%)(=6.248,P<0.05)。结论 在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治疗中选择水胶体敷料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难愈性皮肤溃疡 效果 初步机制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玉平 李艳玲 +1 位作者 马耀辉 南国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1183-1183,1190,共2页
顽固的患者或是作为后期的维持治疗 ,首选的免疫抑制剂为环孢菌素 (Cy closporin)。 (5 )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等可治疗对皮质类固醇激素反应差的患者。 (6 )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抗菌药物 (氯苯吩嗪、柳氮磺胺吡啶... 顽固的患者或是作为后期的维持治疗 ,首选的免疫抑制剂为环孢菌素 (Cy closporin)。 (5 )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等可治疗对皮质类固醇激素反应差的患者。 (6 )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抗菌药物 (氯苯吩嗪、柳氮磺胺吡啶、二甲胺四环素 )、氨苯砜、反应停等可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 (7)不推荐局部应用抗生素 ,当有继发感染时可系统应用抗生素。 (8)其他治疗方法[7~ 10 ]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highdose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抗肿瘤坏死因子 -α抗体治疗 ,环磷酰胺联合血浆置换 ,局部应用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生物工程皮肤联合免疫抑制剂可加快溃疡再上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文献复习 四肢溃疡 疼痛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坏疽性脓皮病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录萍 张晶 +1 位作者 车红 乌日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5-326,共2页
坏疽性脓皮病(pyodemla gangrenosum.PC)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笔者诊治1例并发茄病镰刀菌感染的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脓皮病 坏疽性 茄病镰刀菌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庆芳 赖维 +4 位作者 陆春 顾有守 苏向阳 张玉清 刘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9-610,共2页
关键词 马尔尼非青霉病 脓肿 多发性
下载PDF
凋亡相关蛋白bax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连君 司晓辉 王文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ax蛋白在 6 6例肝癌组织和 2 4例正常肝组织 ,以及 3种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SMMC 772 1、HHCC和 1种人正常肝细胞系QZG...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ax蛋白在 6 6例肝癌组织和 2 4例正常肝组织 ,以及 3种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SMMC 772 1、HHCC和 1种人正常肝细胞系QZG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肝癌组织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其病理分级间的关系。结果 bax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70 8% (17/ 2 4)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43 9% (2 9/ 6 6 ) ,二者差异显著(P <0 0 5 )。肝癌组织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其病理分级间未见明显相关性 (P >0 0 5 )。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SMMC 772 1、HHCC的阳性细胞计数率分别为 43 2 %、5 8 3%和 47 1%。正常肝细胞系QZG的阳性细胞计数率为 6 1 0 %。结论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 ,肝癌组织可出现bax蛋白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下疳样脓皮病1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堂德 邱贤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下疳样脓皮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