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的比较
1
作者 朱云中 周庆 +3 位作者 陈锐 周海静 韦展亮 卢双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0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1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olitaire支架45例,Neuroform支架7...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0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1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olitaire支架45例,Neuroform支架73例。结果术中所有支架均成功展开,无支架打开不良或移位,无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Solitaire支架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84.4%,38/48)与Neuroform支架组(86.3%,65/73)无统计学差异(P=0.683)。Solitaire支架组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Neuroform支架组1例术后出现局部脑缺血;两例病人出院时均无明显神经功能受损。出院时,Solitaire支架组预后良好率(86.7%,39/45)与Neuroform支架组(87.7%,64/73)无统计学差异(P=0.874)。107例(90.7%,107/118)获得临床随访(102~458 d;平均145 d),Solitaire支架组末次随访预后良好率(86.0%,37/43)与Neuroform支架组(85.9%,55/64)无统计学差异(P=0.323)。88例(74.8%,88/118)接受影像学随访(213~817 d;平均264 d),Solitaire支架组末次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率(92.1%,35/38)与Neuroform支架组(90.0%,45/50)无统计学差异(P=0.670)。随访期间未发生出血或缺血事件。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采用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二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Solitaire支架 NEUROFORM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技术在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勇 闵杰 赵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分支血管保护技术在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 目的探讨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分支血管保护技术在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微导丝携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瘤颈处分支血管内,利用张力对分支血管予以保护,辅助行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或血管栓塞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1级6例,2级2例;所有分支血管术后血流通畅。术后3~6个月随访,DSA显示动脉瘤均闭塞,无复发,分支血管通畅;GOS评分4~5分7例,3分1例。结论对于瘤颈发出重要分支血管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利用微导丝结合微导管辅助分支血管保护技术行弹簧圈栓塞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微导管 微导丝
下载PDF
CT图像层间插值方法的深入分析验证
3
作者 菅影超 王虹 +1 位作者 王伟 马善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通过CT图像层间插值的方法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放疗中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算法,利用图像层间的关联信息重建中间层图像。应用卷积层、膨胀卷积层、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交织的端到端的神经网络... 目的:通过CT图像层间插值的方法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放疗中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算法,利用图像层间的关联信息重建中间层图像。应用卷积层、膨胀卷积层、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交织的端到端的神经网络对CT图像进行处理。由于头颈部和胸腹盆部的结构差异,分别采用70例头颈部和75例胸腹盆部患者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不同的头颈部和胸腹盆部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法验证模型,将DCNN与线性插值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头颈部患者中,DCNN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6 HU,优于线性插值和GAN的62 HU和50 HU。除此之外,骨骼的Dice相似系数(DSC)为0.95,超过线性插值和GAN的0.88和0.91;胸腹盆部位患者中,DCNN的MAE为29 HU,优于线性插值和GAN的47 HU和34 HU。除此之外,骨骼的DSC为0.94,同样超过线性插值和GAN的0.87和0.91。结论:与线性插值和GAN相比,DCNN算法在重建薄层CT图像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其显著减少了插值伪影、图像失真和锯齿效应,从而提高了放疗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验证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生成对抗神经网络 平均绝对误差 Dice相似系数
下载PDF
体位固定装置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洋 傅彬海 +4 位作者 吴明康 孙雪琴 张建芳 崔叶谦 王绍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46-151,158,共7页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部体位固定装置...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部体位固定装置的应用情况、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装置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解决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放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体位固定 固定装置
下载PDF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武雅琴 韩晶晶 +2 位作者 朱必清 黄健 陆谔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75-1279,1291,共6页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病理学证实经PET-CT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PALN转移接受放疗的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IMRT和VMA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差异、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加速器跳数(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和治疗时间。结果:IMRT和VMAT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CI和HI上,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OAR保护方面,VMAT计划中两侧肾脏平均剂量低于IMRT计划,直肠V40、直肠V50、小肠V40和膀胱V40的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859.92±248.47)低于IMRT计划(1 649.50±167.44,t=11.836,P<0.001)。VMAT计划的治疗时间[(304.30±41.98)s]明显短于IMRT计划[(435.90±37.52)s,t=12.750,P<0.001]。结论:宫颈癌伴PALN转移患者,采取IMRT和VMA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OAR的剂量保护,而VMAT计划在靶区CI和HI上优于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OAR剂量的优势,MU明显降低,照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放疗的耐受性,提升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下载PDF
人宫颈鳞状细胞癌Bcl-2的表达与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惠延平 郭国祯 +2 位作者 黄高昇 王映梅 马福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与治疗前癌组织中Bcl 2表达的关系。方法 32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照射 (40Gy)后行宫颈癌根治切除 ,并做组织学检查。根据放疗效果分为敏感组与耐受组。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 探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与治疗前癌组织中Bcl 2表达的关系。方法 32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照射 (40Gy)后行宫颈癌根治切除 ,并做组织学检查。根据放疗效果分为敏感组与耐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对其放疗前后癌组织进行Bcl 2检测并对照观察。结果放疗后 ,有 4 0 6 % (13/32 )病例的手术切除标本中无癌组织存留 ,定为敏感组 ;另5 9 4 % (19/ 32 )的病例放疗后显示仍有癌组织残留 ,为耐受组。放疗前活检癌组织Bcl 2的表达在敏感组和耐受组分别为 15 4 % (2 / 13)和 6 3 2 % (12 / 19) ,耐受组明显高于敏感组(P <0 0 5 )。结论原发性人宫颈鳞状细胞癌Bcl 2的高表达可导致肿瘤对辐射的耐受 ,认为Bcl 2的表达状态可能作为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宫颈癌 放射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等效均匀剂量优化法在宫颈癌调强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戴相昆 杨丰蔚 +2 位作者 杜镭 王运来 韩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评估等效均匀剂量(EUD)在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优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已接受调强放疗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取采用物理约束条件优化设计的8例患者计划。以这些计划为基础,将膀胱、直肠的物理约束条件改为EUD约束,保持其他优化条件不... 目的:评估等效均匀剂量(EUD)在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优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已接受调强放疗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取采用物理约束条件优化设计的8例患者计划。以这些计划为基础,将膀胱、直肠的物理约束条件改为EUD约束,保持其他优化条件不变,对治疗计划进行重新优化,并比较新旧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基于EUD优化能够使膀胱、直肠的平均剂量显著降低,直肠的平均剂量下降了3.3 Gy,膀胱的平均剂量下降了3.8 Gy。直肠和膀胱的V10、V20、V30、V40比D-V优化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配对t检验,V10、V20、V30以及D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UD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直肠的受照剂量,这对于降低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肿瘤靶区剂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一体积约束 等效均匀剂量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短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斌 汪建 +5 位作者 张西坤 孙琳 孙文 李山成 仲锋 杨焕刚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癌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Ⅲ期中央型肺鳞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均给予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癌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Ⅲ期中央型肺鳞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均给予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术后第1、3、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全部行胸部CT复查,采用实体肿瘤RECTST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术后1个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125 I粒子植入治疗,无1例死亡,成功率为100%。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RR)为78.1%(25/32)、疾病控制率(DCR)为93.8%(30/32)。术后3个月时,RR为90.61%(29/32),DCR为96.9%(31/32)。术后6个月时,RR为65.6%(21/32),DCR为90.6%(29/32)。治疗后血清Cyfra21-1、TPA、SCC-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 I粒子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肯定,手术安全、并发症少,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 I粒子 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 全身化疗
下载PDF
头部伽玛刀加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郑爱青 郑蓓 +3 位作者 邹忠材 郭雄芳 穆海玉 梁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3-803,共1页
关键词 放射外科手术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质子放射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玉连 赵徵鑫 +1 位作者 张文艺 焦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7期139-143,共5页
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准则是给予肿瘤最大剂量,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理论上,由于质子束穿过物质形成Bragg峰的物理特性和优越的放射生物学特性[相对生物学效应(RBE)比光子高10%左右],质子束在治疗靶区处剂量大量快速沉积,... 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准则是给予肿瘤最大剂量,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理论上,由于质子束穿过物质形成Bragg峰的物理特性和优越的放射生物学特性[相对生物学效应(RBE)比光子高10%左右],质子束在治疗靶区处剂量大量快速沉积,而临近和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接受的剂量很少,优于传统的光子治疗。与质子物理特性相同的重离子C,相对生物效应更高,对肿瘤杀伤作用更大,但其对技术、设备、资金和人员等要求更加严格,性价比较质子弱。质子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但由于其RBE的不确定性、对位置要求的敏感性以及技术发展的局限性等,使得质子的潜能不能很好的呈现到临床应用中。为此,就质子放射治疗的物理特性、生物特性、与其他治疗方式的对比、设备技术现状、局限性及展望作一综述,更好地了解质子治疗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 放射治疗 光子 碳离子 相对生物学效应 Bragg峰
下载PDF
断层径照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高翔 曲宝林 +5 位作者 杜乐辉 徐寿平 解传滨 葛瑞刚 马娜 戴相昆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断层径照(TD)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其分别设计TD适形放射治疗(TD-CRT)、TD调强放射治疗(TD-IMRT)及常规调强放射治疗(IMRT)三组计划,计划靶区(PTV)... 目的:探讨断层径照(TD)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其分别设计TD适形放射治疗(TD-CRT)、TD调强放射治疗(TD-IMRT)及常规调强放射治疗(IMRT)三组计划,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Gy/25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受量,并根据三种技术的治疗时长评估执行效率。结果:TD-IMRT组计划PTV的Dmean、D2、D98及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IMRT及TD-C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47,F=4.837,F=5.175,F=9.622;P<0.05),靶区均匀性指数(HI)无统计学意义;对于OAR,TD-IMRT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IMRT及TD-C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D-IMRT治疗时间长于TD-CRT,但是较IMRT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三种技术均能达到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要求,TD-IMRT技术具有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同时危及器官受量明显降低,且治疗时间合理,因此,TDIMRT可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优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后 放射治疗 断层径照技术
下载PDF
控制点的数量对子宫颈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涛 何晓阳 +4 位作者 周丽霞 王斌 闫慧娟 刘志坤 孙云川 《中国医药》 2016年第7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设计中设置拉弧的不同控制点数量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控制点数量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1... 目的探讨在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设计中设置拉弧的不同控制点数量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控制点数量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10例,采用MONACO5.0计划系统设计VMAT计划,每例患者分别设置10、20、30、40、50、60、70控制点数量,共得7个治疗计划,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并将其与控制点数量设置为10的计划的结果相比较,观察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控制点数量的增加,靶区适形度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0.75±0.02)、(0.74±0.03)、(0.77±0.01)、(0.82±0.01)、(0.84±0.02)、(0.85±0.02)、(0.85±0.01)],均匀度指数逐渐上升,危及器官的剂量和体积变化不明显,单次治疗时间逐渐增长[(3.0±0.5)、(3.3±0.2)、(3.9±0.2)、(4.3±0.1)、(4.5±0.3)、(5.4±0.4)、(6.1±0,3)t/m]。当控制点设置超过50时,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逐渐失去继续上升的优势,但单次治疗时间仍随控制点数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长。结论在使用MONACO5.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VMAT计划时可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使靶区得到更佳的剂量分布,但出于单次治疗时间对靶区生物效应的影响以及治疗计划质量的考虑,控制点数量应设置在5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治疗计划系统 控制点 剂量
下载PDF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俊 陈德玉 +1 位作者 陈传生 游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 :评价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2 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 5个野照射 ,肿瘤单次周边剂量 2~ 3Gy ,1次 /d ,5次 /周 ,总剂量 5 0~ 6 0Gy。结果 :有效率 (CR+PR) 80 0 %... 目的 :评价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2 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 5个野照射 ,肿瘤单次周边剂量 2~ 3Gy ,1次 /d ,5次 /周 ,总剂量 5 0~ 6 0Gy。结果 :有效率 (CR+PR) 80 0 %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95 0 %、80 0 %。无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 :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将是一种有前途和潜力的治疗方法 ,有必要对其进行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三维适形 放射疗法
下载PDF
CT/CT图像融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缩野时计划评估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长虎 戈伟 +3 位作者 林雪莲 吴耀贵 徐细明 张彦彦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638-64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缩野时计划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6年12月11例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放疗前和疗程中缩野时分别行CT扫描,每个病例设计3个治疗计划:①基于... 目的:探讨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缩野时计划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6年12月11例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放疗前和疗程中缩野时分别行CT扫描,每个病例设计3个治疗计划:①基于第1次CT图像对疗程一设计的治疗计划;②基于第2次CT图像对疗程二设计的治疗计划;③基于两次CT图像的融合图像对全疗程设计的治疗计划。用两种方法对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进行评估:①将疗程一计划和疗程二计划的评估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相加;②对基于融合图像设计的计划直接进行全疗程受量评估。然后将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利用两组图像分别设计的治疗计划的评估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相加与利用融合图像对整个疗程危及器官的受量直接进行评估的结果比较,多项指标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放疗过程中更改治疗计划时采用CT/CT图像融合技术,可使计划评估结果更加直接、准确,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技术 放射疗法 治疗计划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算法差异在Compass调强计划验证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飞 张艺宝 +3 位作者 王美娇 李莎 吴昊 李国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用IBA Compass系统对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各向异性解析算法(AAA)计算的肺癌和直肠癌计划进行验证,研究差异原因并进行分类分析。方法:分别选取肺癌和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各10例,用Compass系统在加速器实测验证,将Eclipse AAA计算... 目的:用IBA Compass系统对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各向异性解析算法(AAA)计算的肺癌和直肠癌计划进行验证,研究差异原因并进行分类分析。方法:分别选取肺癌和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各10例,用Compass系统在加速器实测验证,将Eclipse AAA计算的TPS Dose、Compass卷积/超分割算法(CCC)再计算的Compute Dose以及Compass通过实测并基于CCC算法重建的Reconstructed Dose进行两两对比(AAA/CR、CC/CR、AAA/CC),比较分析计划最大点剂量的10%生成的区域的Gamma结果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结果。结果:在3 mm/3%/Global标准下,直肠癌术前计划:AAA/CRγ通过率为(97.37±2.41)%,CC/CRγ通过率为(97.88±2.21)%,AAA/CCγ通过率为(99.69±0.15)%,AAA/CRγ通过率与CC/CRγ通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肺癌计划:AAA/CRγ通过率为(92.09±2.79)%,CC/CRγ通过率为(96.17±2.78)%,AAA/CCγ通过率为(98.96±1.06)%,AAA/CRγ通过率与CC/CRγ通过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用Compass验证AAA算法计划,在肺癌病例中AAA与CCC算法的差异是影响计划通过率的主要原因,在直肠癌计划中AAA与CCC算法的差异影响相对较低,通过率更多受到MLC到位精度、机架旋转精度、剂量准确度等执行不确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A COMPASS 各向异性解析算法 卷积/超分割算法 计划验证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在肝癌细胞裸鼠肝脏移植瘤中对P53、VEGF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迷 王家平 +2 位作者 张磊 孙寅 马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在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中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抑制蛋白(p53)表达的研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20只裸鼠分成两组,多西紫杉醇组及肿瘤对照组.3周后...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在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中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抑制蛋白(p53)表达的研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20只裸鼠分成两组,多西紫杉醇组及肿瘤对照组.3周后处理裸鼠,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肝癌组织中p53、VEGF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肝癌组织中p53表达阳性率41.26%,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癌组织的p53表达阳性率87.1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36.79%,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癌组织的VEGF表达阳性率68.2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VEGF过度表达在肝癌微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西紫杉醇可降低p53、VEGF的表达,从而起到移植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肝癌细胞株SMMC-7721 裸鼠移植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抑制蛋白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高亚强 汪雷 +2 位作者 马金阳 符常涛 胡火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动脉入路栓塞(TAE)治疗42例,其中40例术后即刻完全栓塞,1例次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经静脉入路栓塞...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动脉入路栓塞(TAE)治疗42例,其中40例术后即刻完全栓塞,1例次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经静脉入路栓塞(TVE)治疗5例术后即刻均完全栓塞。出院时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0~1分46例,5分1例。术后6个月随访,1例死亡,其余46例复查DSA显示完全栓塞42例(91.3%),次全栓塞4例(8.7%),其中TAE组复发2例(4.9%),TVE组复发2例(40.0%);mRS评分0分39例,1分7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DAVF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供血动脉数目及走行,不同病变位置以及引流静脉的血管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经动脉入路栓塞 经静脉入路栓塞 疗效
下载PDF
介入放射诊治中患者X射线辐射受照水平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胜利 朱栋梁 +3 位作者 邹容珠 黄子诚 陈国东 黄齐好1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12,共3页
目的分析介入放射诊治中患者接受的X射线辐射,探讨减少辐射的方法。方法采用Angiostar-Plus型DSA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Diamentor K1),回顾性分析432例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治的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和入射剂量(ED,mGy)。结果总体DA... 目的分析介入放射诊治中患者接受的X射线辐射,探讨减少辐射的方法。方法采用Angiostar-Plus型DSA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Diamentor K1),回顾性分析432例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治的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和入射剂量(ED,mGy)。结果总体DAP值11900±10652,总体ED值679±589,摄影DAP均值为透视的3.34倍,摄影ED均值为透视的1.56倍。结论透视时间长、摄影帧数多是DSA法介入诊治高剂量的两个主要的可控性因素,摄影剂量对总剂量的贡献大于透视,减低透视脉冲频率和减少摄影帧数可有效降低患者的X射线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辐射 介入放射 患者
下载PDF
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瘤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俞建臣 汤可 +3 位作者 付爱军 赵亚群 高浩 朱俊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过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脑转移瘤采取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患者病历,将年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转移瘤部位、大小、数目、是否颅外转移以及...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过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脑转移瘤采取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患者病历,将年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转移瘤部位、大小、数目、是否颅外转移以及治疗前KPS评分、PRA评分、原发灶与脑转移瘤诊断时间间隔等列为影响因素,术后3个月时通过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近期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在10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时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22例,无变化33例,进展26例。病理类型、转移瘤大小、转移瘤数目、是否颅外转移及治疗前KPS评分等因素对疗效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和是否颅外转移是影响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主要受到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是否存在颅外转移病灶影响,高侵袭性不利于肿瘤的局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伽玛刀 全脑放射治疗 随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放疗铅挡块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阮长利 宋启斌 +4 位作者 张军 吴冰 付敬国 周丁屹 郑永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放疗铅挡块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在模拟机上进行摆位和体位固定,并拍摄定位片,根据医生所勾画靶区进行研发的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用于铅挡块的制作,制作好的铅挡块在验证柜上进行固定,跟定位室拍摄的肿瘤靶区...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放疗铅挡块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在模拟机上进行摆位和体位固定,并拍摄定位片,根据医生所勾画靶区进行研发的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用于铅挡块的制作,制作好的铅挡块在验证柜上进行固定,跟定位室拍摄的肿瘤靶区形状比对,检查灯光野及遮挡范围与定位室拍摄肿瘤靶区形状是否一致。结果 3D打印射野铅挡块的制作,使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形状吻合一致,并且使铅挡块的制作成本更加低廉、更加方便、更加准确。结论 3D打印技术制作射野铅挡块在放射治疗中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可以推广的、成本更加低廉的铅挡块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射野铅挡块 精确放疗 质量保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