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 T太赫兹辐射暴露对小鼠睾丸组织损伤效应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秦龙 林敏 +5 位作者 高鹏 杨玲玲 卢永辉 张彦文 余争平 陈纯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97-2207,共11页
目的 探讨太赫兹(terahertz, THz)辐射暴露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效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125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频点为2.5 T的THz辐射单次暴露动物,暴露平均功率密度为38、115和318 mW/cm^(2),暴露时间为5或10 mi... 目的 探讨太赫兹(terahertz, THz)辐射暴露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效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125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频点为2.5 T的THz辐射单次暴露动物,暴露平均功率密度为38、115和318 mW/cm^(2),暴露时间为5或10 min。于暴露结束后即刻或24 h分别采用HE染色检测病理损伤,采用ELISA检测睾丸组织炎症因子表达量,采用转录组测序检测睾丸组织基因表达变化整体情况,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筛选敏感基因并通过RT-qPCR检测其在THz辐射暴露后表达的时效量效关系,最后在显微镜下对精子质量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3个剂量THz辐射暴露均未造成小鼠睾丸组织显著病理损伤;平均功率密度115 mW/cm^(2)暴露后即刻TNF-α表达增高(P<0.01),THz剂量达到318 mW/cm^(2)后,IL-1β及TNF-α的表达均升高(P<0.01),但在24 h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THz辐射暴露能够造成56个基因表达异常,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与炎症反应、酶活性、精子发育与获能等功能。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Crisp1、Adam7、Ltf、Rnase9与Bsph1表达检测发现,115 mW/cm^(2)暴露后即刻Crisp1与Rnase9表达下调,剂量至318 mW/cm^(2)时,所有5个基因表达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24 h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精子功能的形态学检测发现,3个剂量THz辐射暴露均不导致精子质量的变化。结论 THz辐射单次暴露引起睾丸组织的暂时性炎症反应和精子功能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但24 h后可恢复正常,不影响精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睾丸 炎症反应 精子功能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外源核酸促核辐射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崔大祥 曾桂英 +6 位作者 王枫 田芙蓉 郭晏海 徐俊荣 闫小君 任东清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初步探讨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分子机理 .建立BALB/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 6h、 12h、 2 4h、 4d和 8d的模型 ,采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LD PCR技术 ,获取与受照小鼠肠腺损... 初步探讨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分子机理 .建立BALB/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 6h、 12h、 2 4h、 4d和 8d的模型 ,采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LD PCR技术 ,获取与受照小鼠肠腺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克隆 ,对其进行全自动序列分析与GenBank检索 . 6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主要为 :热休克蛋白mRNA、NmimRNA、Dutt1蛋白mRNA、Na ,K ATPaseγ亚单位mRNA等 ;12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碱性磷酸酶mRNA、碱性磷酸酶 2、glkA基因、单链复制着丝粒基因等 ;2 4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抗CEA单链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抗DNA重链可变区基因、Igkappa链mRNA等 ;4d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双特异性磷酸酶、端粒酶相关蛋白家族mRNA、β GABA转运基因、紧张激活蛋白mRNA、FK5 0 6结合蛋白、Ca2 +/Ca2 +调蛋白依赖性基因等 ;8d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 :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鼠免疫球蛋白DNA、易弯曲肽DNA、tsrglkA基因、修复蛋白A等 .新发现的 18个基因片段递交给GeneBank ,接受号为AF2 40 16 4 AF2 40 181.结果表明 :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修复的机理可能与一些基因、蛋白质的异常表达有关 ,与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电离辐射 细胞修复 表达基因 外源核酸 肠道辐射损伤
下载PDF
伽玛刀照射正常大鼠后急性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6
3
作者 钟强 于新 +1 位作者 刘宗惠 亓树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 :观察伽玛刀照射正常大鼠后急性期血脑屏障 (blood 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改变。 方法 :选择正常大鼠右侧尾状核头部为照射靶点 ,动物按伽玛刀最大照射剂量分为 2 0、5 0、75、16 0Gy 4组 ,准直器直径为 4mm。于伽玛刀照射后12... 目的 :观察伽玛刀照射正常大鼠后急性期血脑屏障 (blood 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改变。 方法 :选择正常大鼠右侧尾状核头部为照射靶点 ,动物按伽玛刀最大照射剂量分为 2 0、5 0、75、16 0Gy 4组 ,准直器直径为 4mm。于伽玛刀照射后12h至 14d内应用兔多抗清蛋白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 ;并以硝酸镧作为示踪剂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BBB的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免疫组化法显示 16 0Gy和 75Gy剂量组于照射后 12h ,5 0Gy和 2 0Gy剂量组于照射后 1d靶区内出现血浆蛋白外渗 ;硝酸镧示踪电镜显示 16 0Gy、75Gy和 5 0Gy组于照射后 12h、2 0Gy组于照射后 1dBBB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开放。 75Gy、5 0Gy、2 0Gy组变化高峰期出现在照射后 3d ,而 7d后开始消散 ,16 0Gy组靶区阳性反应持续至照射后 14d。结论 :大鼠在伽玛刀照射后急性期存在BBB通透性改变 ,这种改变在 2 0~ 75Gy范围内具有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照射 血脑屏障 正常大鼠 急性期 通透性
下载PDF
小鼠全身辐射后对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辉 程天民 +3 位作者 粟永萍 肖桃元 林远 艾国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对肠粘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小鼠全身照射12Gy为模型,于照后8、24、48h取材光电镜观察,同时分离全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检测其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毒力,并检测IEL培养上清中TNF-a、TGF-β浓度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对肠粘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小鼠全身照射12Gy为模型,于照后8、24、48h取材光电镜观察,同时分离全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检测其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毒力,并检测IEL培养上清中TNF-a、TGF-β浓度的变化。结果:①12Gy全身照射引起IEL数量减少,变性坏死的IEL能够造成相紧贴的肠上皮细胞损害。②12Gy全身照射后IEL增殖活力和细胞毒力下降。③12Gy全身照射后IEL分泌TNF-a、TGF-β增多。结论:12Gy全身照射引起肠粘膜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肠粘膜 小肠 IEL 免疫细胞
下载PDF
长波紫外线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和活性氧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红伟 尚兰琴 郝卫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 :分析长波紫外线照射诱发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长波紫外线照射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活性氧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检测自由基。结果 ... 目的 :分析长波紫外线照射诱发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长波紫外线照射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活性氧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检测自由基。结果 :110~ 12 0kJ·m-2 的UVA照射能够诱导明显的细胞凋亡 ,甘露醇能够拮抗这种作用 ,照射样品中发现活性氧生成增加 ,并检测到了羟自由基信号。结论 :低辐照度UVA(0 .6mW·cm-2 )照射能够诱发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 ,氧化损伤可能在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凋亡 成纤维细胞 放射效应 活性氧组分
下载PDF
山东“10·21”辐射事故2例放射病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建魁 宋世平 +11 位作者 尹秀云 高亚兵 刘军 刘琳 黄媛 金欣 郑纳新 佟雅丽 高峰 李玉荣 左向华 曾利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研究山东济宁辐射事故2例放射病患者血清中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估2例放射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情况。方法血清BUN采用尿素酶法,血清肌酐浓度和UA采... 目的研究山东济宁辐射事故2例放射病患者血清中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估2例放射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情况。方法血清BUN采用尿素酶法,血清肌酐浓度和UA采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β2-微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辐射事故后,2例受照者(病例A受照剂量在20~25Gy,病例B受照剂量在9~15Gy)照后血清BUN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受照剂量愈大,血清BUN浓度升高愈早。与血清BUN的升高类似,2例受照者的血清Cre浓度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受照剂量愈大,血清Cre浓度升高幅度愈大,升高时间愈早。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辐射事故后2例受照者的血清尿酸浓度都在正常范围,但在此范围内都有几个增高期;血清β2-MG浓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受照剂量愈大,浓度升高愈早。结论射线直接作用于肾脏,可直接造成肾脏组织细胞的放射性损伤;射线作用于人体的其他组织器官,也可引起机体大量的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毒物和变性坏死细胞的分解产物大量增加,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衰竭 血尿素氮 肌酸酐 Β2微球蛋白 尿酸
下载PDF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MODS的临床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锡刚 艾辉胜 +3 位作者 李光 牛文凯 乔建辉 葛飞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分析山东“10·21”^(60)Co辐射事故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找出MODS的形成原因,积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该病例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结合尸解病理,提出MODS... 目的分析山东“10·21”^(60)Co辐射事故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找出MODS的形成原因,积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该病例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结合尸解病理,提出MODS诊断。治疗上予以重症监护、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治疗。结果患者经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出现反复发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循环衰竭、肝功能损伤、少尿、胃肠道麻痹等表现的MODS,最终于照射后75天死于多器官衰竭(MOF)。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全心扩大、心律失常,生化检查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尸解结果为全身广泛性的真菌感染、放射性小肠及大肠炎、肺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肝脏淤血、肾脏出血、脑实质出血。结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MODS原因主要与重要脏器的放射性损伤、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及全身感染有关,其表现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需积极防治感染和多脏器维护。改善放射性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MODS发生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病 辐射损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感染 器官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受照人员远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吕玉民 傅宝华 +3 位作者 韩林 陈玉浩 赵风玲 邵志良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1-364,共4页
本文对26例小剂量(0.10~0.33Gy)受照人员受照26~31年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受照剂量的... 本文对26例小剂量(0.10~0.33Gy)受照人员受照26~31年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受照剂量的相关关系已不存在;外照组染色体畸变率略高于内照组(P>005),但在内照组中检出双着丝粒体和稳定性畸变,外照组中未检出。提示,不能排除在内照组人员体内仍有裂变产物内污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照射 染色体畸变 微核 远期效应
下载PDF
电离辐射致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 军 丁振华 +2 位作者 何佩 郑莉 罗成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致骨髓基质细胞(BMSC)凋亡的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电镜技术观察不同剂量6OCoγ射线照射后BMSC的凋亡变化。结果经50Gy剂量照射后,BMSC木见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而经100和200Gy照射后 BMSC出现了明显的凋亡改变。...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致骨髓基质细胞(BMSC)凋亡的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电镜技术观察不同剂量6OCoγ射线照射后BMSC的凋亡变化。结果经50Gy剂量照射后,BMSC木见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而经100和200Gy照射后 BMSC出现了明显的凋亡改变。流式细胞检测显示,经50Gy剂量照射后,BMSC的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100Gy照射后BMSC的凋亡率出砚了明显改变(P>0.01),而且这种变化始于照射后4h,至照后24h到达高峰,随后凋亡率慢慢下降;200Gy照射组的凋亡率略高于100Gy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BMSC受一定剂量的6OCoγ射线照射后可发生凋亡,并且有较强的辐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凋亡 造血功能障碍 放射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某部核辐射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书魁 张浩 +6 位作者 张智杰 解梅 史杰 付捷 于敏 王欣茹 龙宪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了解某部核辐射人员所处的核辐射环境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这些影响对健康的意义,为提高作战部队防护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接触核辐射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不接触核辐射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激素、血... 目的了解某部核辐射人员所处的核辐射环境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这些影响对健康的意义,为提高作战部队防护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接触核辐射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不接触核辐射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激素、血糖、血脂、外周血液细胞学指标、消化道肿瘤标志物、风湿病指标,以及尿铀水平和内照射剂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目前防护条件下,核辐射对核辐射作业人员常用的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 肝功能 肾功能 甲状腺激素 内照射剂量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聚合酶β在肝癌细胞DNA辐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建明 郑秀龙 +5 位作者 高建国 李百龙 杨立锡 杨如俊 罗成基 程天民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100,共5页
利用第二军医大学裸鼠移植性肝癌细胞(SMMC-LTNM)和不同的DNA聚合酶选择性抑制剂NEM与d2TTP,探讨了肿瘤细胞核中DNA聚合酶B参与γ射线辐射损伤DNA修复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该酶参与真核细胞}射线辐照... 利用第二军医大学裸鼠移植性肝癌细胞(SMMC-LTNM)和不同的DNA聚合酶选择性抑制剂NEM与d2TTP,探讨了肿瘤细胞核中DNA聚合酶B参与γ射线辐射损伤DNA修复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该酶参与真核细胞}射线辐照损伤的DNA修复合成,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与正常肝细胞相比,SMMC-LTNM肝癌细胞DNA聚合酶β的DNA修复合成反应速度快,修复能力强。提示某些肿瘤细胞中该酶的DNA辐射损伤修复合成功能比正常细胞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β 肝癌 Γ射线 辐射损伤 DNA修复
下载PDF
大剂量X射线头部和全身照射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守良 尉军 +3 位作者 徐桂珍 刘淑春 刘树铮 吴镇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3-606,共4页
本研究应用10GyX射线头部和全身照射动物模型,观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证实,头部照射后48h下丘脑L-EnK和垂体M-EnK含量降低,下丘脑NE和DA含量增高,血清LH、FSH、PRL、TSH和GH水平增... 本研究应用10GyX射线头部和全身照射动物模型,观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证实,头部照射后48h下丘脑L-EnK和垂体M-EnK含量降低,下丘脑NE和DA含量增高,血清LH、FSH、PRL、TSH和GH水平增高;而全身照射后48h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变化与头部照射后变化基本相反。提示头部和全身照射后产生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与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X线照射 大剂量 神经内分泌功能
下载PDF
bax及bcl-2基因表达在γ线照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修复中的定量变化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瑞云 王德文 +7 位作者 熊呈琦 李延平 夏国伟 汪宝珍 高亚兵 崔玉芳 杨红 胡文华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6年第3期63-68,共6页
至今,在国内外同类文献中,尚未见到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bax及bc1-2基因表达在辐射诱导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修复中的改变,其定量研究更未见报道。本文采用60Coγ射线以25—70Gy剂量全射照射213只LA... 至今,在国内外同类文献中,尚未见到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bax及bc1-2基因表达在辐射诱导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修复中的改变,其定量研究更未见报道。本文采用60Coγ射线以25—70Gy剂量全射照射213只LACA小鼠,动物于照射后6小时、1、3、6、10、15、21天及4周分批活杀,将骨髓组织进行Hely’s液或3%戊二醛和1%锇酸固定,制作光镜及电镜标本;同时对骨髓细胞涂片采用LSAB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Bax及Bc1-2蛋白染色,并结合图像分析,研究了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的规律及Bax及Bcl-2蛋白的定量变化及意义。结果表明:在照射剂量范围内,骨髓出现明显损伤及损伤后重建现象,其病理特点分为造血细胞减少期、骨髓空虚期、再生基本恢复期及基本恢复期四个阶段。在照后6小时,各剂量组骨髓造血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改变,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边移,呈半月型、环形或不规则状;可见凋亡小体,或游离或被邻近细胞吞噬。bax基因于照后6小时(恢复造血细胞减少期)表达明显增多,而bcl-2基因表达于照后15天(再生恢复期)明显增多,表现为积分光密度及数密度增加,与对照组比,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表明bax基因过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BCL-2基因 Γ线 骨髓造血细胞 细胞凋亡 修复
下载PDF
^(60)Coγ射线照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IL-6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波 罗成基 +3 位作者 魏永江 郭朝华 邹仲敏 高京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观察了60 Coγ射线照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BMSCs)的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Dexter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SCs,8.0Gy60 Coγ射线照射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 - 6的浓度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 观察了60 Coγ射线照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BMSCs)的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Dexter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SCs,8.0Gy60 Coγ射线照射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 - 6的浓度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IL - 6的mRNA表达 ,同时与NF -кB抑制剂PDTC或地塞米松预处理的BMSCs相比较。结果表明 ,培养小鼠BMSCs在正常情况下低表达IL - 6 ,辐射后 2h时其mRNA水平表达升高 ,4h时达峰值 ,之后开始下降 ;其蛋白表达在 2h时开始升高 ,8- 12h时达峰值 ,2 4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而BMSCs在受照射前 2h用PDTC或地塞米松预处理后 ,辐射并不引起IL - 6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显示 ,60 Coγ射线照射能够激活培养小鼠BMSCs细胞IL - 6基因的转录 ,使细胞分泌IL- 6增多 ,其机制可能与照射引起的NF -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射 骨髓基质细胞 白细胞介素-6 NF-KB Γ射线 辐射损伤
下载PDF
中子和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死亡方式的探讨(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新萍 彭瑞云 +7 位作者 高亚兵 陈浩宇 崔雪梅 王德文 陈隈陟 董波 杨怡 邱萍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探讨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其意义,采用不同剂量中子和60Coγ射线全身照射350只BALB/c小鼠,通过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和DNA凝胶电泳等观察造血细胞凋亡与坏死情况。研究发现,中子照射后小... 为探讨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其意义,采用不同剂量中子和60Coγ射线全身照射350只BALB/c小鼠,通过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和DNA凝胶电泳等观察造血细胞凋亡与坏死情况。研究发现,中子照射后小鼠骨髓中坏死和凋亡的造血细胞均明显增多,5.5Gy组以坏死为主,而γ射线照射后则以凋亡为主,且呈剂量相关性。凋亡的细胞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边移,呈半月型、环状或不规则状,凋亡小体形成,电泳下见DNA梯状图谱。坏死的细胞表现为核肿胀、溶解,线粒体膜、核膜等膜性结构破坏。2.5~5.5Gy中子及5.5~12Gyγ射线照射可使骨髓造血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中子照射以凋亡与坏死并存,5.5Gy组以坏死为主;而γ射线照射则以凋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造血细胞 中子 Γ射线 死亡方式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浓缩铀诱发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古桂雄 朱寿彭 +2 位作者 王六一 杨淑琴 朱玲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对浓缩铀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PC12细胞中加入浓缩铀DMEM/F12工作液 ,计算PC12细胞的内照射吸收剂量。结果 SOD可抑制浓缩铀诱发细胞活性迅速下降及DNA链断裂 ,同时提高细胞内游离精脒...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对浓缩铀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PC12细胞中加入浓缩铀DMEM/F12工作液 ,计算PC12细胞的内照射吸收剂量。结果 SOD可抑制浓缩铀诱发细胞活性迅速下降及DNA链断裂 ,同时提高细胞内游离精脒含量。结论 研究表明外源性SOD在清除自由基、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浓缩铀 PC12细胞 凋亡 辐射损伤
下载PDF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恩 肖建华 +1 位作者 何军 郭滔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检测放射线对小鼠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及T、B淋巴细胞损伤的剂量范围,探索放射线剂量与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9种不同剂量的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 目的:通过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检测放射线对小鼠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及T、B淋巴细胞损伤的剂量范围,探索放射线剂量与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9种不同剂量的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于照射后1d、60d、120d取腹腔细胞做大吞噬实验;分离脾细胞,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同时取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组织损伤程度;照射后120d取小鼠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数量百分比。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的小鼠其大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及T细胞的增殖指数之间均存在差异,且与放射剂量呈负相关性。FCM检测结果显示0.1Gy及以上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T、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P<0.05)。0.25Gy和0.5Gy组T、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除0.05Gy以外的其余各照射组,但是仍低于正常组(P<0.05)。脾组织切片显示,照射后1d 0.1Gy以上照射组脾脏炎性细胞浸润;60d后,4.0Gy和8.0Gy组脾脏明显萎缩、巨噬细胞增生、瘤样变,其余组损伤不明显;120d后8.0Gy组脾脏萎缩、红白髓分界不清,白髓损伤尤为严重,其余组不明显。结论:0.1Gy以上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可引起小鼠免疫功能及组织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放射性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损伤 BALB/C小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X射线照射小鼠体内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生礼 邴文贵 +2 位作者 冯彪 董风霞 郑荧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本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了X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脏自由基含量及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肝脏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照射后1、3Gy,自由基含量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21和2,62倍,3Gy照射... 本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了X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脏自由基含量及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肝脏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照射后1、3Gy,自由基含量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21和2,62倍,3Gy照射后,随时间延长自由基含时亦逐渐增加。而LPO在不同剂量照射后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Gy照射后至48h,LPO逐渐升高,至72h开始下降。其变化与自由基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照射 自由基 过氧化脂质 小鼠
下载PDF
γ射线照射后噪声对豚鼠听阈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秀凤 胡正元 +2 位作者 魏晶 王云景 李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24-327,共4页
本研究分别观察了豚鼠在噪声暴露(105±2dBA,持续0.5h),γ射线照射(80Gy一次暴露)及γ射线照射后接着噪声暴露三种情况下豚鼠的听阈偏移。实验结果表明噪声暴露组豚鼠的听阈偏移在暴露后96h内恢复。γ射线照射组的最大阈移在照射后... 本研究分别观察了豚鼠在噪声暴露(105±2dBA,持续0.5h),γ射线照射(80Gy一次暴露)及γ射线照射后接着噪声暴露三种情况下豚鼠的听阈偏移。实验结果表明噪声暴露组豚鼠的听阈偏移在暴露后96h内恢复。γ射线照射组的最大阈移在照射后96h为9dB(4kHz)。γ射线照射后接着暴露于噪声的豚鼠的阈移大于噪声组和γ射线组阈移的总和。提示γ射线与噪声对豚鼠听阈产生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噪声 听力损失
下载PDF
呼吸训练对大学生心率及血压变异性的调节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兰爽 吴艳霞 张春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能有效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腹式呼吸训练对心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2在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实验室完成。分层随机选取河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大学生34名,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名。两... 目的:观察能有效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腹式呼吸训练对心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2在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实验室完成。分层随机选取河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大学生34名,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名。两组进行基线血压测试后,实验组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进行15min的腹式呼吸,记录后5min的心电指标,同时测量血压,停止腹式呼吸后,记录5min的心电指标,同时测量血压。对照组进行正常呼吸,心电指标、血压测量同实验组。比较两组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并以实验第二次测定舒张压的有无变化为标准,将被试分为舒张压反应性高组和舒张压反应性低组,比较舒张压反应性高、低两组被试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参与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组在腹式呼吸训练后,平均心率、最小心率较基线阶段均显著下降[(67.06±7.22),(68.76±0.38);(54.29±7.04),(57.24±0.07)次/min;P<0.05];两组在呼吸实验后5min最大心率和呼吸实验阶段最小心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86.76±9.18),(89±12.70);(59.00±9.14),(53.82±5.90)次/min;P<0.05]。②实验组在腹式呼吸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110.94±10.63),(114.06±10.15);(68.59±7.27),(71.29±10.33)mmHg(1mmHg=0.133kPa);P<0.05],对照组收缩压有所上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对照组舒张压反应性高(5名)、低(12名)者之间心率变异性(频域)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舒张压反应性高(11名)、低(6名)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的反应性,平衡舒张压反应性高、低引起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锻炼 心率 血压/生理学 自主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