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菊花水提物对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鑫 黄传奇 程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建立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为模型,探讨野菊花提取液(CID)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活性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ID对RAW 264.7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实验浓度... 目的建立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为模型,探讨野菊花提取液(CID)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活性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ID对RAW 264.7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实验浓度;分别采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100、200μg·mL^(-1) CID干预后各组细胞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各组中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B)观察各组中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inhibitor kappa B(IκB-α)和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50~200μg·mL^(-1)的CID可显著降低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中NO、TNF-α和IL-6的生成量(P<0.01),并能下调COX-2和iNOX mRNA的相对表达(P<0.01)、下调p-IκB-α、总的NF-κB p65、细胞核NF-κB p65的蛋白相对含量(P<0.01),并上调IκB-α、细胞质NF-κB p65的相对含量(P<0.01)。结论CID可有效降低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TNF-α等关键蛋白表达以及通过抑制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激活来抑制炎症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抗炎作用 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 脂多糖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不同配比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宁 赵春阳 +6 位作者 蔡佳怡 易涵 靖晶 刘运嘉 赵娇 韩峰超 姜明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不同配比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血小...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不同配比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血小板计数降低、过敏和腹泻)发生情况。根据治疗方案(复方制剂相关配比)分为治疗1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治疗]和治疗2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治疗]。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疾病、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与各不良反应相关性。结果:治疗1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61%(609/765),低于治疗2组(84.55%,47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的复方制剂配比(OR=1.098,P=0.012)、住院时间延长(OR=1.029,P<0.001)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OR=1.012,P=0.011)、用药疗程延长(OR=1.036,P=0.013)是总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治疗重症肺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较长的用药疗程和住院时间可能增加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不良反应 安全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吗啉硝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田丹丽 黄龙千 梁春坡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从结构特点、抗菌机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吗啉硝唑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吗啉硝唑作为新型硝基咪唑类抗菌药,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吗啉硝唑疗效... 从结构特点、抗菌机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吗啉硝唑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吗啉硝唑作为新型硝基咪唑类抗菌药,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吗啉硝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吗啉硝唑具有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啉硝唑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远明 董智慧 +1 位作者 周杰 由函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统计大连市友谊医院近六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来源与临床分布,分析11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 目的统计大连市友谊医院近六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来源与临床分布,分析11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送检标本1316株,进行细菌体外分离培养与药敏实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药敏结果,Spss 23软件对6年内该菌耐药率的变化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3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主要来源于痰液907株(68.9%)和尿液167株(12.7%)。这些菌株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513株(39.0%)和老年病科359株(27.3%)。在所统计的11种抗生素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氨曲南三种药物6年内耐药率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间耐药率最高的是2021年左氧氟沙星(37.0%),耐药率最低的是2022年头孢吡肟(8.3%)。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呈耐药率逐年上升;微生物室应加强耐药菌监测的同时,临床也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耐药菌监测 多重耐药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用cART对HIV-1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5
作者 董雁 刘锦 +5 位作者 闵奇萍 黄金龙 何妙翠 王黎芳 钱峰 刘义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毒性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AIDS治疗领域的瓶颈[1]。部分国家资助的中医药防治AIDS科研课题提出正虚(主要为肾虚)是AIDS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基础,以肾气与肾阴肾阳的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2-3]。补肾制剂可能是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可靠方式。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牛膝、泽泻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综合制剂[4],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治疗HIV-1感染者,比较了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单用cART对HIV-1感染者抗病毒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试图为探索HIV-1感染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良反应 T细胞亚群 HIV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量表
下载PDF
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6
作者 阳平 戴单单 +7 位作者 李晴宇 詹海潮 李旭梅 芦小燕 何敏 陈娜 姜赛平 卢晓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5-622,共8页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研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浙江省29家医疗机构所有接受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诱...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研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浙江省29家医疗机构所有接受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导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56155例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总发生率为1.67‰,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唑肟(4.27‰),其次是头孢曲松(3.49‰)和头孢噻肟(2.40‰)。与皮试阴性组比较,非皮试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分别为1.75‰与1.63‰,RR=1.07,95%CI:0.70~1.63,P>0.05)。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低于18.5 kg/m^(2)(RR=2.43,95%CI:1.23~4.82,P<0.05)、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RR=33.88,95%CI:1.47~781.12,P<0.05)会增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且与头孢呋辛比较,头孢曲松(RR=3.08,95%CI:1.70~5.59,P<0.01)、头孢他啶(RR=1.89,95%CI:1.03~3.47,P<0.05)和头孢唑肟(RR=3.74,95%CI:1.64~8.50,P<0.01)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与低体重指数和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常规皮试筛查并不能减少过敏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皮试 过敏反应 体重指数 Β-内酰胺类药物
下载PDF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质量分析
7
作者 彭洁 贾艳花 +5 位作者 李佩 肖慧 罗嘉琳 李何杏 王婷婷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量水平,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的差异。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80批次抽验样品结果均符合规定。但发现原研产品的复溶时间更快;不同企业的产品有关物质和含量结果差异较大;现行质量标准差异较大亟待提高统一。探索性研究表明,样品复溶时间与制剂中亚胺培南晶癖及粒度相关;采用LC/MS等方法对本品有关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对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结论 国内市场中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总体较好;在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需关注亚胺培南的晶癖以及制剂的有关物质、含量、充氮工艺和异亚丙基丙酮等质量关键点;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质量分析 晶癖 有关物质 含量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崔琼 曹佳淋 +2 位作者 崔晓静 杨晓迪 崔红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分为异常组(n=29)和正常组(n=71)。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分为异常组(n=29)和正常组(n=71)。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温、脉搏、治疗疗程、白细胞计数(white cell count,WBC)、白蛋白、尿素氮、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饮食情况、用药剂量、合并基础病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通过Person系数分析WBC、白蛋白、尿素氮、CRP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的相关性。结果 2组性别、年龄、体温、脉搏、治疗疗程、TBIL、PCT、CRP、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WBC、尿素氮、CRP水平、饮食<1 200 mL/d、用药剂量≥3 g/d占比均高于正常组(P<0.05);经ROC分析证实WBC、白蛋白、尿素氮、CPR水平均可用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抗感染过程中凝血功能异常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0.829、0.920、0.847(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饮食<1 200 mL/d、用药剂量≥3 g/d、WBC>11.385×10~9/L、白蛋白<28.815 g/L、尿素氮>14.199μmol/L、CRP>17.629 mg/L是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WBC、尿素氮、CPR水平与PT、APTT均呈正相关,白蛋白与PT、APTT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抗感染过程中致凝血功能异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较高的WBC、尿素氮、CPR水平,较低的白蛋白水平,较高的用药剂量,较少的饮食等,WBC、尿素氮、CPR水平越高及白蛋白水平越低,患者凝血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血液凝集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IL-1β、IL-18、PMN在老年重症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1-214,229,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抗菌疗程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PMN)变化及与疗效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重症CRKP感染患...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抗菌疗程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PMN)变化及与疗效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重症CRKP感染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无效组(n=25)、总有效组(n=77),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前、治疗5 d后、治疗7 d后IL-1β、IL-18、PMN水平,应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治疗5 d后、治疗7 d后IL-1β、IL-18、PMN与疗效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总有效率组治疗5 d后、治疗7 d后IL-1β[(226.18±58.07)、(169.05±55.34)pg/mL]、IL-18[(57.07±12.29)、(42.66±13.27)ng/L]、PMN[(78.81±10.26)%、(65.48±12.30)%]均低于无效组[(275.34±51.96)、(273.82±49.72)pg/mL]、[(68.47±15.85)、(70.39±20.44)ng/L]、[(87.75±11.05)%、(88.37±10.99)%](F=12.365,P<0.001;F=20.072,P<0.001;F=18.974,P<0.001);治疗5 d后、治疗7 d后IL-1β(r=-0.729、-0.865,均P<0.001)、IL-18(r=-0.711、-0.804,均P<0.001)、PMN(r=-0.804、-0.967,均P<0.001)均与疗效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混杂因素后,治疗7 d后IL-1β、IL-18、PMN仍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重症CRKP感染抗菌疗程中IL-1β、IL-18、PMN变化情况与疗效有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患者治疗反应性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中性粒细胞 疗效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中残留乙酸的含量
10
作者 冯艳春 裴文莉 +6 位作者 王晨 朱俐 田冶 崇小萌 宋暤昀 姚尚辰 宁保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进行了测定。结果采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供试品、溶剂和流动相对乙酸测定没有明显干扰;乙酸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029μg,最低定量限约0.12μg;从定量限到限度2倍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拟合直线方程为y=388866.7186x-177.5720,r2=0.9999;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平均分别为93%,96%和99%;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2.37%和2.11%;在3根不同C_(18)色谱柱上的耐用性良好。19种β-内酰胺抗生素原料中有3种筛查出残留乙酸。结论所建方法可以实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残留乙酸的准确定量,为该类原料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标准物质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原料 乙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1
作者 白荷荷 彭莉蓉 +4 位作者 王园姬 聂晓静 王金萍 马莉 王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0-985,共6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成人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成人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R4.0.3软件“RMS”包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C-index值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正度。以相同标准,收集西安市第一医院同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纳入西安市中心医院患者1045例,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患者67例,发生率为6.41%。排除假阳性患者后,最终纳入患者473例,其中训练集331例、内部验证集1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043,95%CI(1.017,1.070)]、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OR=0.988,95%CI(0.977,0.998)]、基线血小板[OR=0.989,95%CI(0.982,0.996)]、营养风险[OR=3.863,95%CI(1.884,7.921)]和累计限定日剂量数(DDDs)[OR=1.082,95%CI(1.020,1.147)]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的C-index值分别为0.824[95%CI(0.759,0.890)]和0.828[95%CI(0.749,0.933)],Hosmer-Lemeshow检验的χ^(2)值分别为0.441、1.804(P值分别为0.802、0.406)。外部验证集中,C-index值为0.808[95%CI(0.672,0.945)],Hosmer-Lemeshow检验的χ^(2)值为0.899(P值为0.638)。结论患者年龄、基线血小板、eGFR、营养风险和累计DDDs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所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外推性,有助于临床快速、准确地识别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血小板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 列线图预测模型 预测因子
下载PDF
依拉环素与厄他培南对比治疗中国成人复杂性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12
作者 吕晓菊 陈刚 +2 位作者 刘双海 李小荣 张忠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评估依拉环素在患有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中国成年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Ⅲ期临床试验,cIA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依拉环素(1.0mg/kg每12小时1次)或厄他培南(1g每24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5~14 d。分... 目的评估依拉环素在患有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中国成年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Ⅲ期临床试验,cIA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依拉环素(1.0mg/kg每12小时1次)或厄他培南(1g每24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5~14 d。分析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点的主要与次要疗效,评估改良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临床可评估(CE)人群和微生物学可评估(ME)人群的临床疗效及微生物疗效。分析比较两治疗组不同人群不同评价时间点的临床治愈率,计算基线病原菌阳性者微生物清除率。分析不良事件及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144例至少接受过一剂研究药物的cIAI患者被纳入MITT人群,首剂用药后25~31天[疗效判断(TOC)访视时],依拉环素和厄他培南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7.8%(56/72)和90.3%(65/72)。在剔除<72h给药周期的受试者后,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3.6%(56/67)和90.3%(65/72)。依拉环素组临床治愈率在TOC访视时的CE和ME人群分别为91.1%(51/56)和83.3%(25/30),厄他培南组分别为95.3%(61/64)和90.9%(30/33)。在TOC访视时,针对ME人群2种主要基线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依拉环素组和厄他培南组对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分别达到91.3%(21/23)和96.2%(25/26);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分别为4/5和3/3。依拉环素组与厄他培南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分别为75.0%对70.8%,绝大部分为轻、中度。依拉环素与药物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液部位静脉炎(9.7%,7/72)和输液部位疼痛(8.3%,6/72)。结论与厄他培南相似,依拉环素治疗cIAI具有良好的临床与微生物学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腹腔感染 依拉环素 厄他培南 Ⅲ期临床试验
下载PDF
3种第三代四环素类抗菌药物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13
作者 梁碧怡 杨惠霞 +1 位作者 黄小梅 任剑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3种第三代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奥马环素、依拉环素)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美国FAERS数据库中2005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替...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3种第三代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奥马环素、依拉环素)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美国FAERS数据库中2005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替加环素、奥马环素、依拉环素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对3种药物的ADE信号进行挖掘,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以替加环素、奥马环素、依拉环素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2538份,其中替加环素2135份、奥马环素349份、依拉环素54份。替加环素的ADE阳性信号有131个,共涉及19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主要集中在各类检查、肝胆系统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信号较强的首选术语(PT)分别是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血纤维蛋白原降低等;肾衰、急性肾损伤、出血等14种ADE在其说明书中未提及。奥马环素的ADE阳性信号有24个,共涉及6个SOC,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各类检查等;信号较强的PT分别是牙齿变色、喷射样呕吐、粪便松软等;其说明书未提及的ADE有唇部肿胀、胃食管反流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皮肤变色、粪便松软、盗汗。依拉环素的ADE阳性信号有5个,共涉及4个SOC,主要集中在各类检查、胃肠系统疾病等;信号较强的PT分别是血纤维蛋白原降低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结论3种第三代四环素类药物涉及胃肠系统的ADE最多,使用时尤其要注意替加环素所致胰腺炎类疾病和奥马环素口服所致胃食管反流病的ADE。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使用替加环素时)、凝血功能(使用替加环素、依拉环素时),以防范严重AD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奥马环素 依拉环素 药物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胰腺炎 胃食管反流病 FAERS数据库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细菌性脑室炎及脑膜炎1例
14
作者 伍碧武 黄晓岚 +6 位作者 刘振洋 毋海兰 李婉贞 李南洋 胡锦 张菁 刘笑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所致的重症感染患者比率的增加,以及有限的抗菌药物选择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且致...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所致的重症感染患者比率的增加,以及有限的抗菌药物选择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许多抗菌药物不易或较少穿透血脑屏障,无法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因此由CRE引起的CNS感染往往治疗难度较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细菌性脑室炎 脑膜炎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巴瑞替尼联合阿兹夫定致高胰酶血症1例
15
作者 李慧博 郭琦 +5 位作者 滕玮利 陈勇 李佳怿 曹骊婷 陈宝霞 赵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8-1011,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85岁。因发热7 d、呼吸困难3 d,于2023年1月2日入院。患者7 d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1℃,伴咳嗽、咽痛及咯痰,无乏力、头晕、头痛,无肌肉酸痛、关节痛、畏寒及寒战,于2022年12月29日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1病例介绍患者,男,85岁。因发热7 d、呼吸困难3 d,于2023年1月2日入院。患者7 d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1℃,伴咳嗽、咽痛及咯痰,无乏力、头晕、头痛,无肌肉酸痛、关节痛、畏寒及寒战,于2022年12月29日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未吸氧状态测外周氧饱和度85%,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性肺炎”。给予阿兹夫定(azidothymidine AZT,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每片1 mg,批号:221122)5 mg,qd,抗病毒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qd,抗炎治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qd,抗感染治疗,以及吸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瑞替尼 阿兹夫定 高胰酶血症 药品不良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下载PDF
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抗菌药物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16
作者 杨全军 罗莉 +8 位作者 朱文君 干润 屠祎惺 辛博 杨黎 陈燕 张剑萍 郭澄 刘义成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建立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分析闭环服务的关键节点和服务内容,落实网络化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患者和限制级抗菌药物专项服务等闭环服务的网络干...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建立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分析闭环服务的关键节点和服务内容,落实网络化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患者和限制级抗菌药物专项服务等闭环服务的网络干预系统,并比较实施前(2020年)和实施后(2021年至2023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及不合理医嘱类型。结果 2021年、2022年、2023年医院AUD分别为39.40 DDDs、32.10 DDDs、38.09 DDDs,均较2020年的57.80 DDDs低,且符合我国综合医院AUD的限定标准(40 DDDs)。2021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的分别为抗菌药物预防/治疗方案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2022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的分别为抗菌药物预防/治疗方案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给药途径和剂量不合理;2023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的分别为给药途径和剂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抗菌药物预防/治疗方案不合理。结论 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医院AUD,促进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的转变,从药物治疗方案优化逐步过渡到抗菌药物剂量和疗程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 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医嘱
下载PDF
雷莫拉宁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17
作者 周站云 彭亮 +3 位作者 周博 李敏 张雪霞 郭月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2,56,共6页
研究了雷莫拉宁的提取精制工艺。雷莫拉宁发酵液经预处理、树脂HZ801富集纯化、乙醇-1%磷酸二氢钠水溶液(酒精度80%)解吸、500D有机纳滤膜浓缩和丙酮结晶,得到雷莫拉宁粗粉;再通过轴向压缩技术(洗脱剂为乙腈-3‰乙酸水溶液,体积比50∶50... 研究了雷莫拉宁的提取精制工艺。雷莫拉宁发酵液经预处理、树脂HZ801富集纯化、乙醇-1%磷酸二氢钠水溶液(酒精度80%)解吸、500D有机纳滤膜浓缩和丙酮结晶,得到雷莫拉宁粗粉;再通过轴向压缩技术(洗脱剂为乙腈-3‰乙酸水溶液,体积比50∶50)分离、浓缩、2.0%活性炭脱色和丙酮重结晶,得到雷莫拉宁精粉。该工艺绿色环保、易操作,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莫拉宁 树脂 轴向压缩 纳滤膜 结晶 精制
下载PDF
美洲大蠊肠道菌株WA5-1-7的初步鉴定及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18
作者 汪洁 余田甜 +4 位作者 陈雪琴 赵嘉怡 刘文彬 马艳 金小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9,共9页
目的对具有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美洲大蠊肠道来源菌株WA5-1-7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次级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采用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利用PCR技术扩增菌株16S rRNA,通... 目的对具有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美洲大蠊肠道来源菌株WA5-1-7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次级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采用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利用PCR技术扩增菌株16S rRNA,通过其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并采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发酵后经乙酸乙酯溶剂萃取获得粗提物,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HPLC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数据与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检测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菌株WA5-1-7初步鉴定为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从粗提物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SF2738F(1)、SF2738D(2)、环(脯氨酸-亮氨酸)二肽(3)、SF2738A(collismycin A,4)、环(苯丙氨酸-脯氨酸)二肽(5)、SF2738C(6)、1H-吲哚甲醛(7)、大豆黄酮(8)、放线菌素X2(9)、放线菌素D(10),其中化合物4、9和10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本研究从美洲大蠊肠道来源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为深入探索美洲大蠊肠道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江西某三甲医院2013—2022年临床无菌体液标本分离的酵母菌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特点
19
作者 邓林强 陈益国 +1 位作者 陈会 杜宇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8-1174,共7页
目的了解江西某三甲医院无菌体液中酵母菌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2022年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出酵母菌的分布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从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 目的了解江西某三甲医院无菌体液中酵母菌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2022年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出酵母菌的分布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从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028株酵母菌,以念珠菌属为主(95.2%),白念珠菌分离出398株(38.7%),近平滑念珠菌有239株(23.2%),其他酵母菌如新型隐球菌45株(4.4%),菌株分布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②1028例分离出酵母菌的患者中,年龄以18~<65岁为主(53.1%),年龄段人员分布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分离率最高的是血液标本(41.1%),其次是尿液标本(12.6%),标本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标本来源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患者总分离率占比较高(40.5%),门诊分布较少(1.2%),病区分布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③1028株酵母菌中,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非野生型菌株占比为32.2%,高于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占比(均在10%以下);对伊曲康唑的非野生型菌株占比为6.3%,低于光滑念珠菌(37.0%)和热带念珠菌(60.9%)的占比;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6.2%和88.7%)也高于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非野生型菌株占比为2.2%~20%。结论某院2013—2022年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出的酵母菌在菌株、患者年龄、病区和标本种类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的酵母菌对抗真菌类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在治疗其感染时需结合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标本 酵母菌 抗真菌类药物 念珠菌属 非野生株 敏感率
下载PDF
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姜爱雯 蒲洁琨 +3 位作者 刘金禄 庞茜茜 刘云宁 张鹤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目的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2021年住院患者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2021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样本中分离的菌株,另收集同期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用WHONET ... 目的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2021年住院患者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2021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样本中分离的菌株,另收集同期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相关性。结果2019—2021年血培养阳性者共计916人次,DDDs排序前列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的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相较2019年的上升幅度分别为38.8%、228.3%、87.1%)。2019—2021年血培养阳性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39株,数量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7.2%、16.1%、8.1%、7.4%、6.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961、0.907、0.988、0.997,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766、0.772、0.838、0.667、0.734、0.821、0.904、0.980、0.997,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878,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856,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2021年住院患者的血流感染病原菌复杂多样(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大多数病原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病原菌 耐药 相关性分析 血流感染 菌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