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9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联合Bakri球囊填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Bakri球囊填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Bakri球囊填塞治疗,研究组(33例)采用Bakri球囊...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Bakri球囊填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Bakri球囊填塞治疗,研究组(33例)采用Bakri球囊填塞术+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24 h阴道总出血量、住院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母婴结局、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TT、PT、APTT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Hb、PL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高(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用米非司酮联合Bakri球囊填塞术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止血功效,能够减少产妇出血量,利于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降低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米非司酮 Bakri球囊填塞术 母婴结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缩宫素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样反应1例分析
2
作者 巨康璐 常瑛 刘振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分析缩宫素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样反应的病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稽留流产患者,在清宫术后使用缩宫素注射液连续用药第2天,在静脉滴注2 min后发生严重过敏样反应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 目的分析缩宫素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样反应的病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稽留流产患者,在清宫术后使用缩宫素注射液连续用药第2天,在静脉滴注2 min后发生严重过敏样反应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患者发生的严重过敏样反应很可能与缩宫素注射液有关,此类情况在临床比较少见。患者经有效的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临床应用缩宫素注射液时,需全程防范严重过敏样反应的发生,及早发现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注射液 严重过敏样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105例 被引量:49
3
作者 金晶 王燕 +2 位作者 黄燕明 郎雁 段洁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7例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每次1片,q12 h,连续口服3 d,肌内注射甲氨...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7例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每次1片,q12 h,连续口服3 d,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1);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每次25 mg,q12 h,po,连服3 d,单次肌内注射甲氨喋呤50 mg·(m^2)^(-1)。评估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3.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患者血清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转阴时间、附件包块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阴道流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可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复方 甲氨蝶呤 妊娠 异位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穗青 李红 +2 位作者 程利南 孙巧英 刘斯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 (每天 )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 ,对服药妇女月经周期、各脏器功能的影响及副作用 ,及其作为口服避孕药的可能。方法  40名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健康妇女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名。Ⅰ组口服 2... 目的 探讨连续 (每天 )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 ,对服药妇女月经周期、各脏器功能的影响及副作用 ,及其作为口服避孕药的可能。方法  40名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健康妇女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名。Ⅰ组口服 2mg/d米非司酮 ;Ⅱ组口服 5mg/d米非司酮 ,共 12 0d。在服药前后 30d和服药期内每周留 1次晨尿 ,检测E、P2 并发月经卡 ,每天记录阴道流血情况。每 30d随访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E2 、P、FSH、LH、PRL等 ,并阴道超声检测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等。服药前月经周期中期 (月经第 10~ 12天 ) ,服药第 6 0天及服药第 12 0天共 3次活检子宫内膜标本作病理检查 ,包括HE染色、雌孕激素受体染色。结果 服药期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脂质代谢、血糖等无明显异常改变 ,无严重副反应。Ⅰ组 80 %妇女闭经 ,Ⅱ组 90 %闭经 ;服药 80个月经周期中 ,Ⅰ组仅 2个周期 (2 / 80 )有排卵 ,Ⅱ组仅 1个周期 (1/ 80 )有排卵。无一例妇女妊娠。大部分子宫内膜处于持续增生期并逐渐增厚 ,未发现子宫内膜有增生过长或不典型增生。结论 ①连续口服 2mg或 5mg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卵泡发育、排卵 ,阻碍子宫内膜发育成熟 ;②连续口服 2mg或 5mg米非司酮对妇女的肝肾功能、电解质、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口服 小剂量 米非司酮 卵巢功能 子宫内膜发育
下载PDF
来曲唑与克罗米酚促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莉 章汉旺 +2 位作者 邓彧 李清 段秀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酚促排卵对小鼠排卵前期和着床期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以及着床期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LE组(来曲唑组,12只)、CC组(克罗米酚组,12只)及对照组(12只)。促排卵后分别于排卵前期... 目的: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酚促排卵对小鼠排卵前期和着床期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以及着床期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LE组(来曲唑组,12只)、CC组(克罗米酚组,12只)及对照组(12只)。促排卵后分别于排卵前期和着床期(妊娠第4.5天)取小鼠血清和子宫,利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测定子宫内膜厚度、腺体的面积、周长和最大直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着床期小鼠子宫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结果:排卵前期无论是E2水平还是子宫内膜的厚度,LE组均低于对照组和CC组。在着床期(D4.5)CC组E2和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LE组情况下,所测该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体的面积、周长、直径的结果以及子宫内膜上皮ER、PR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E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同时发现,CC组小鼠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结论:LE虽然于排卵前期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并不优于CC,但却不影响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变化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克罗米酚 子宫内膜 形态学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对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监护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学浙 徐复旦 +5 位作者 凌梅立 钱尚萍 李善国 高恩珏 施建平 邵敬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42-446,共5页
我们对129例早孕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妊娠并采用尿hCG 半定量测定,B 型超声检查及绒毛、蜕膜组织病理检查作为监护方法。结果表明在药流d15,出血在15d 内完全流产者中有70%尿hCG 滴度呈正常水平(<312mIU/ml)。而药流d15... 我们对129例早孕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妊娠并采用尿hCG 半定量测定,B 型超声检查及绒毛、蜕膜组织病理检查作为监护方法。结果表明在药流d15,出血在15d 内完全流产者中有70%尿hCG 滴度呈正常水平(<312mIU/ml)。而药流d15尿hCG 滴度≥1250mIU/ml 者,可能为不完全流产或完全流产但出血时间延长。B 型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出血时间长短有一定价值。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程度则并非确定出血时间长短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前列腺素 早孕 监护方法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分泌功能衰退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茜 张长城 +3 位作者 韩贵芳 马娜 袁丁 赵海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衰老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分泌功能衰退的影响,并从肌醇需酶1α(IRE1α)/ X盒结合蛋白1(XBP1)信号通路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18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自然衰老组和TFE 10及40 mg·kg^-1...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衰老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分泌功能衰退的影响,并从肌醇需酶1α(IRE1α)/ X盒结合蛋白1(XBP1)信号通路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18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自然衰老组和TFE 10及40 mg·kg^-1组,每组12只;另取10只2月龄大鼠作为壮龄对照组。每天定时ig 给TFE 1次,每5 d间隔2 d再继续ig给药,给药共计4个月。计算睾丸指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印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骨形态形成蛋白 4(BMP4)及干细胞因子(SCF)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睾丸组织中磷酸化 IRE1α(p-IRE1α)和XBP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睾丸组织内Sertoli细胞数量和p-IRE1α定位。结果与壮龄对照组比较,自然衰老组大鼠睾丸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自然衰老组相比,TFE 40 mg·kg^-1组睾丸指数显著升高(P<0.05)。HE结果显示,自然衰老组睾丸曲细精管的形态结构紊乱,部分生精细胞发生脱落;TFE给药组能改善睾丸曲细精管的形态结构。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壮龄对照组比较,自然衰老组Sertoli细胞分泌因子GDNF和SC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GDNF,BMP4和SCF蛋白显著下调(P<0.01)。与自然衰老组相比,TFE给药组分泌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壮龄对照组比较,自然衰老组睾丸组织中p-IRE1α和XBP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与自然衰老组相比,TFE给药组p-IRE1α和XBP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壮龄对照组、自然衰老组和TFE给药组Sertoli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不仅在生精细胞胞质广泛表达,在Sertoli细胞胞质亦有表达。结论 TFE可显著改善自然衰老所致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分泌功能衰退,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RE1α/XB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衰老 睾丸 SERTOLI细胞 肌醇需酶1α/ X盒结合蛋白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口服避孕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中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舟 朱桂金 +1 位作者 靳镭 章汉旺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促排卵周期前应用口服避孕药(OCP)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中卵巢反应不良者的意义。方法将143例行IVF-ET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按排卵周期前是否使用过OCP药分为OCP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74例,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 目的研究促排卵周期前应用口服避孕药(OCP)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中卵巢反应不良者的意义。方法将143例行IVF-ET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按排卵周期前是否使用过OCP药分为OCP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74例,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口服避孕药对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IVF-ET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预先使用OCP的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平均(44.06±9.30)支]较对照组[平均(51.37±13.68)支]少,周期取消率(11.6%)较对照组(25.7%)低(均P<0.05),但两组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卵巢反应不良的患者,在行IVF-ET前口服避孕药可改善促排卵治疗效果,降低周期取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药 口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反应不良
下载PDF
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保胎无忧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蔡志善 黄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保胎无忧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7例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口服叶酸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观察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保胎无忧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7例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口服叶酸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妊娠期妇女给予黄体酮注射液20~40 mg/d,qd,肌内注射;观察组妊娠期妇女给予黄体酮注射液10~20 mg/d,qd,肌内注射+保胎无忧胶囊4粒/次,tid,用姜汤送服,并在服药期间忌食鱼类。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腰酸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保胎无忧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较好,可以缩短妊娠期妇女的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腰酸缓解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胎无忧胶囊 黄体酮注射液 低剂量 先兆流产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用于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预防宫腔粘连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运红 蒋依玲 +3 位作者 苏莉 袁永群 艾继辉 李科珍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腹腔镜监视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腹腔镜监视下T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法分为4组A组26例:未使用戊酸雌二醇;B组72例:口服戊酸雌二醇4 mg·d^(-1);C组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腹腔镜监视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腹腔镜监视下T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法分为4组A组26例:未使用戊酸雌二醇;B组72例:口服戊酸雌二醇4 mg·d^(-1);C组67例:口服戊酸雌二醇6 mg·d^(-1);D组48例:口服戊酸雌二醇8 mg·d^(-1),对比不同剂量给药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残余纵隔及宫腔粘连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妊振率及自然流产率等情况。结果 A,B,C,D组患者残余纵隔发生率分别为11.5%,6.9%,6.0%,6.3%,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6.2%,12.5%,9.0%,4.2%;B,C,D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B,C,D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59.7%,58.2%,60.4%,较A组(30.8%)明显提高(P<0.05);D组患者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较厚(P<0.05),月经量明显增多(P<0.05);但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阴道点滴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用于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防止宫腔粘连是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能有效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提高妊振率及改善妊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子宫 纵隔 切除术 子宫纵隔 宫腔粘连 FOLEY导尿管
下载PDF
低剂量棉酚与甾体激素联合用药抗男性生育协同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常青 邵金辉 +2 位作者 许增禄 张成侠 钱晓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棉酚和甾体激素联合用药发挥抗男性生育的药物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喂服棉酚与甾体激素联合用药方式[棉酚12.5mg/(kg·d)+去氧孕烯125μg/(kg·d)+炔雌醇25μg/(kg·d)+十一酸睾丸酮100mg/(kg... 目的探讨低剂量棉酚和甾体激素联合用药发挥抗男性生育的药物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喂服棉酚与甾体激素联合用药方式[棉酚12.5mg/(kg·d)+去氧孕烯125μg/(kg·d)+炔雌醇25μg/(kg·d)+十一酸睾丸酮100mg/(kg·d)],与单独喂服相同剂量的棉酚或激素的大鼠及喂服载体溶剂的大鼠相对照,应用形态学观察、半定量检测和体视学睾丸组织结构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低剂量棉酚和甾体激素抗生育的药物协同作用。结果在睾丸重量、附睾重量、睾丸精子产量和睾丸组织结构定量方面,低剂量棉酚和甾体激素无药物协同作用;在降低附睾精子计数和精子活动度方面,联合用药组的效果强于其他3组,低剂量棉酚和甾体激素具有药物协同作用。结论与单用低剂量棉酚和甾体激素比较,两者联合用药可以更快地减少附睾精子的数量和活动度,从而快速达到避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甾体激素 抗男性生育 协同作用 大鼠
下载PDF
鹿藿醇提取物的体外杀精及抗菌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建刚 熊承良 +3 位作者 王学廷 郭险峰 李艳 王娟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87-2388,共2页
目的研究鹿藿醇提取物的体外杀精及抗菌作用。方法(1)鹿藿醇提取物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认可的杀精子实验方法,对10只小鼠附睾精子悬液和10例人精液进行体外杀精实验。(2)用试管法及琼脂平皿稀释法观察鹿藿醇提取物对几种临床常见致... 目的研究鹿藿醇提取物的体外杀精及抗菌作用。方法(1)鹿藿醇提取物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认可的杀精子实验方法,对10只小鼠附睾精子悬液和10例人精液进行体外杀精实验。(2)用试管法及琼脂平皿稀释法观察鹿藿醇提取物对几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鹿藿醇提取物对小鼠和人精子最低杀精浓度分别为50和100mg/ml;对标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MIC(试管法)分别为1.0,1.0,4.0,4.0 mg/ml。对临床分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MIC(试管法)分别为0.5,2.0,8.0 mg/ml。结论鹿藿醇提取物对小鼠和人精子有一定杀精作用,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有比较强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藿醇提取物 体外杀精 抗菌作用
下载PDF
醋酸乌利司他优势药用晶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雪薇 徐娟 +6 位作者 宁丽峰 张丽 杨德智 王慧萍 杜冠华 吕凌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紧急避孕药醋酸乌利司他的多晶型现象,寻找对临床有效的优势药用晶型。方法通过多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醋酸乌利司他的5种不含溶剂晶型样品和6种溶剂合物晶型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PXRD)、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 目的研究新型紧急避孕药醋酸乌利司他的多晶型现象,寻找对临床有效的优势药用晶型。方法通过多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醋酸乌利司他的5种不含溶剂晶型样品和6种溶剂合物晶型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PXRD)、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对上述11种晶型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多种影响因素实验对晶型样品的稳定性和转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醋酸乌利司他存在多晶型现象,采用多种不同检测方法均可对其晶型进行鉴别。制备的11种晶型样品中有5种为首次发现。结论通过醋酸乌利司他的多晶型现象系统研究,阐明其多种晶型样品的物质组成、制备方法、晶型稳定性、溶解性及晶型转变规律,为优势药用晶型选择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为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制定晶型药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利司他 醋酸 多晶型 晶型鉴别 药用晶型 优势
下载PDF
卡前列素栓配伍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多中心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杜明昆 卢玉兰 +2 位作者 吴学浙 李红 金毓翠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36-441,共6页
450例闭经49天以内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给国产米非司酮25mg,每日口服2次,连服3天(总剂量150mg),第4天经阴道给卡前列素栓1mg,共300例。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国产米非司酮后经阴道给PG 05 1mg,共150例。结果:前者的完全流产... 450例闭经49天以内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给国产米非司酮25mg,每日口服2次,连服3天(总剂量150mg),第4天经阴道给卡前列素栓1mg,共300例。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国产米非司酮后经阴道给PG 05 1mg,共150例。结果:前者的完全流产率为89%,后者为94%,两组抗早孕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前者作用缓慢,腹痛、腹泻、呕吐等副反应较后者明显减少、减轻(P<0.001)。而后者作用快,孕囊排出时间短,6h 内排出的比例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栓 米非司酮 抗早孕
下载PDF
口服妈富隆并延长氯米芬用药时间治疗耐氯米芬的无排卵患者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通航 刘雨生 +2 位作者 骆丽华 周桂香 季静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评价常规服用氯米芬促排卵失败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妈富隆配合延长氯米芬服用时间促排卵的治疗效果。方法114例患者在采用传统方法促排卵连续3个周期失败后,改服妈富隆2个周期以上。自停药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氯米芬(50mg/d)促排卵,阴... 目的评价常规服用氯米芬促排卵失败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妈富隆配合延长氯米芬服用时间促排卵的治疗效果。方法114例患者在采用传统方法促排卵连续3个周期失败后,改服妈富隆2个周期以上。自停药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氯米芬(50mg/d)促排卵,阴道B超(TVS)监测记录卵泡生长,至出现优势卵泡停服。B超监测排卵经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114例患者在服用氯米芬5天后有37例出现优势卵泡,35例成功排卵,2例出现卵泡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LUFS);延长服药时间后又有34例成功排卵,17例出现LUFS,13例出现卵泡发育,但未形成优势卵泡即闭锁;13例无卵泡发育。结论对于耐氯米芬的无排卵患者口服妈富隆联合延长氯米芬服药时间,是一种有效的促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富隆 氯米芬 持续性无排卵
下载PDF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盛敏 任春娥 +3 位作者 乔鹏云 姜爱芳 王桂丽 韩海艳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方法对231个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2组,对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移植胚胎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2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方法对231个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2组,对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移植胚胎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2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2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服用阿司匹林组的子宫内膜中A型内膜所占比例、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服用组(P<0.05)。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准备子宫内膜时,加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形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增加患者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妊娠率
下载PDF
双炔失碳酯或丙睾配伍dl-15甲基PGF_(2α)抗早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梅芬 金毓翠 +4 位作者 倪美菊 黄健 刘延 游根娣 顾芝萍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5-48,共4页
本文报告65例双炔失碳酯配伍d1-15甲基PGF_(2α)(以下简称PG)抗早孕结果并与33例丙睾配伍PG抗早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炔失碳酯组完全流产59例,占90%;不全流产3例,占5%;失败3例,占5%;总有效率95%。丙睾组完全流产27例,占82%;不全... 本文报告65例双炔失碳酯配伍d1-15甲基PGF_(2α)(以下简称PG)抗早孕结果并与33例丙睾配伍PG抗早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炔失碳酯组完全流产59例,占90%;不全流产3例,占5%;失败3例,占5%;总有效率95%。丙睾组完全流产27例,占82%;不全流产6例,占18%;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全流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药流后点滴出血天数,双炔失碳酯组平均为8.1±5.0天;丙睾组平均为18.9±19.1天;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双炔失碳酯经阴道给药后无一例发生心、肝、肾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炔失碳酯 丙睾 抗早孕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活性氧及单精子显微注射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琦 崔薇 +1 位作者 李静 冯雪花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ICSI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行ICSI治疗前口服左卡尼汀1.0 g,bid;对照组予维生素E 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ICSI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行ICSI治疗前口服左卡尼汀1.0 g,bid;对照组予维生素E 100 mg,po,bid,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两组用药前后附睾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氧(ROS)水平,附睾精子活力、形态,比较两组间经皮附睾穿刺取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PESAICSI)的获卵数、受精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附睾液中TNF-α分别为(5.39±2.28),(4.05±2.14)ng·mL^(-1)(P<0.05),对照组分别为(4.97±2.13),(4.83±2.35)ng·mL^(-1);治疗组用药前后附睾液ROS水平分别为(62.72±8.51),(56.28±8.70)RLU·s^(-1)(P<0.05),对照组分别为(62.61±7.55),(61.05±6.77)RLU·s^(-1),治疗组治疗后附睾精子活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ESA-ICSI的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下调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附睾TNF-α和ROS水平,从而改善附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及改善ICSI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无精子症 梗阻性 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自能 罗晓青 朱颖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例,胎龄为18 ~21 孕周。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6 h 服用150 mg 米非司酮,然后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例,胎龄为18 ~21 孕周。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6 h 服用150 mg 米非司酮,然后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产术。胎儿娩出后,取肾组织进行样品制备以供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米非司酮引产的胎肾组织可见下列形态改变:(1) 血管球的内皮肿胀,胞膜破裂,核浓缩及碎裂;(2) 肾小囊脏层足细胞水肿明显,部分胞膜破裂;(3) 肾近端小管上皮水肿,线粒体呈基质型肿胀;(4) 肾远端小管上皮胞浆膨出及破裂,线粒体常呈基质型肿胀,嵴型肿胀少见;(5) 集合小管的上皮细胞水肿,线粒体以嵴型肿胀为主;(6) 间质结构松弛,血管上皮缺损及成纤维细胞水肿。结论:米非司酮可造成胎肾组织缺氧性损伤。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胎儿 超微结构 肾组织
下载PDF
透明质酸连续口服后在血清和皮肤中的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秋燕 凌沛学 +1 位作者 黄思玲 张天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434-1436,共3页
关键词 连续口服 透明质酸 皮肤 血清 葡糖醛酸 氨基葡糖 N-乙酰 动物体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