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杂交水稻的缘起、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基于矛盾分析法的诠释
1
作者 任思博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5-9,共5页
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大范围推广,是矛盾分析法成功运用于指导科技发展的体现。在杂交水稻发展进程中,矛盾普遍存在,矛盾分析法为解决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的分期问题、侧重问题、动力问题提供了思路。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历程分为形成期、发展期... 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大范围推广,是矛盾分析法成功运用于指导科技发展的体现。在杂交水稻发展进程中,矛盾普遍存在,矛盾分析法为解决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的分期问题、侧重问题、动力问题提供了思路。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历程分为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杂交优势论与经典遗传学、高产量需求与增产技术、高质量需求与提质技术分别是三阶段主要矛盾所在,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主次方面问题的把握,解决了杂交水稻推广的动力问题,对当下科技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具有较强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缘起 发展 问题 矛盾分析法
下载PDF
种植业的农业伦理学之度 被引量:4
2
作者 董世魁 任继周 +3 位作者 方锡良 杨明岳 张静 祁百元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299-2305,共7页
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具有农业伦理学之度的"时宜性"、"地宜性"和"尽地力"特征,对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构成中国农耕文化具体表现的"应时、取宜、守则、和... 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具有农业伦理学之度的"时宜性"、"地宜性"和"尽地力"特征,对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构成中国农耕文化具体表现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伦理观已广播人心,使中国的农耕文化和种植业经久不衰、永续发展。但是,当前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化肥农药无序使用、土地生产潜力不断下降的问题,迫使我们重新认识种植业的伦理观,即如何继承传统农业的伦理观,正确把握种植业的伦理学之"度",促进种植业伦理学容量的扩增,以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实现种植业伦理学容量扩增、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伦理学 伦理学之度 种植业伦理 生态农业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路径
3
作者 李在炯 李鸿 +1 位作者 严欢 严志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056-059,共4页
如今,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就是“乡村振兴”,其目的是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革命及乡村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而在乡村振兴中,农民增收致富也是一个核心内容,农村产业发展及农民收入增加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但是,现阶段,影... 如今,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就是“乡村振兴”,其目的是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革命及乡村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而在乡村振兴中,农民增收致富也是一个核心内容,农村产业发展及农民收入增加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但是,现阶段,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致富的因素也很多。为此,文章阐释了乡村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增收致富 路径
下载PDF
中国杂交稻发展的技术、经济与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思明 夏如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8-92,51,共6页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将杂交水稻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本文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在杂交稻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作物遗传育种科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杂交稻的选育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的巨大需求成为杂交稻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将杂交水稻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本文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在杂交稻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作物遗传育种科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杂交稻的选育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的巨大需求成为杂交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的长期支持及相关组织的建设加速了杂交稻的传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技术 经济 社会学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威 张志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8-32,共5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相辅相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论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相辅相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论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基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思路和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技术思路 技术对策
下载PDF
对中国园林发展进行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亮 董草 +2 位作者 林萍 陈梅 孙成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园林创造是一项协调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实践活动,以中国园林的发展为线索,从必然性、时空观、系统观和可能性四个方面对中国园林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一维性和三维性进行哲学思考,分析了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设计理念以... 园林创造是一项协调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实践活动,以中国园林的发展为线索,从必然性、时空观、系统观和可能性四个方面对中国园林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一维性和三维性进行哲学思考,分析了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设计理念以及中国园林不断发展的可能性,借以促进创造出更加理想的城市环境与园林风景,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必然性 时空观 系统观 可能性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风险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路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175-11178,共4页
[目的]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哲学反思。[方法]从哲学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讨论。[结果]从哲学分析层面提出:坚持机械论、还原论的科学观是转基因技术风险生产的认识论原因;转基因作为人工选择技术取代自然选择,转基因技术在自... [目的]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哲学反思。[方法]从哲学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讨论。[结果]从哲学分析层面提出:坚持机械论、还原论的科学观是转基因技术风险生产的认识论原因;转基因作为人工选择技术取代自然选择,转基因技术在自然属性上"僭越"是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转基因的技术风险失控根源于社会制度,制度性风险才是转基因技术风险的根本原因。[结论]提出从独断、片面科学转变到反思、综合的科学,从消灭、创生的技术转变到保护、共生的技术,是人们科学观和技术观的必然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风险 哲学武器 科学技术观反思
下载PDF
试论《知本提纲》中的传统农业哲学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文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3-62,共10页
《知本提纲》是清代农书中应用传统农业哲学原理阐释农学理论和原理的代表作。其中的“天人合一论”、“三才论”是阐述“天地人物和谐与统一”思想的 ,也就是诠释农业生产系统理论的。“元气论”是用朴素的唯物论阐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知本提纲》是清代农书中应用传统农业哲学原理阐释农学理论和原理的代表作。其中的“天人合一论”、“三才论”是阐述“天地人物和谐与统一”思想的 ,也就是诠释农业生产系统理论的。“元气论”是用朴素的唯物论阐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是“元气”的理论 ,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天地人物”的本原物质都是“元气”。阴阳说 ,应用阴阳对待统一的原理阐释了天地、水火、在阴阳相济、均调和平中化生万物的道理 ;用阴阳对待统一的原理诠释了风、日、水、土的阴阳属性 ,以及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使其均调和平的问题。五行说 ,用“天、地、水、火、气”的新五行说 ,取代了“金、木、水、火、土”的旧五行说 ,以便更适于解释农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传统农业哲学 中国 杨山山 元气论 阴阳说 五行说 天人合一论
下载PDF
杨屾理学及其农学应用——以《修齐直指》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伟 樊志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7期246-251,共6页
杨屾所著《修齐直指》一书,简要阐述其农学的哲学基础,构建了一个以"五常"为核心,"五常"、"五纯"、"五伦"相互转化的理论体系,用以解释和规约自然与人类世界,是理解杨屾经验农学理论及其农桑... 杨屾所著《修齐直指》一书,简要阐述其农学的哲学基础,构建了一个以"五常"为核心,"五常"、"五纯"、"五伦"相互转化的理论体系,用以解释和规约自然与人类世界,是理解杨屾经验农学理论及其农桑试验思想动因的关键所在。试图通过评述《修齐直指》中杨屾的理学及其农学应用,以廓清杨屾农学的哲学基础,同时也为勾画关学历史图景增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屾理学 农学 五常 五纯 五伦
下载PDF
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爱平 黄国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两个飞跃”的构想 ,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之路。中国农业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个飞跃”,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第一个飞跃”也产生了一些... 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两个飞跃”的构想 ,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之路。中国农业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个飞跃”,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第一个飞跃”也产生了一些制约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新问题。“第二个飞跃”的酝酿现已悄然起步。在实现“第二个飞跃”的进程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不能改变 ,但同时又要解决好诸如农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深层次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 两个飞跃 家庭承包 规模经营
下载PDF
关于“儒法合流”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大勇 李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文章主要以封建社会政治集权性和经济分散性的矛盾冲突为基点 ,分析双方在法律观念上的异同。对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儒法合流”
关键词 儒法 互补性 法家 政治派别 政治学说
下载PDF
酯型茶黄素酶促氧化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佛生 武永福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茶黄素是一类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植物酚性色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功能,尤其是酯型茶黄素[1]。为了系统研究酯型茶黄素酶促氧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应用马铃薯作为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源制取茶黄素,以期为酯型茶黄素的... 茶黄素是一类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植物酚性色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功能,尤其是酯型茶黄素[1]。为了系统研究酯型茶黄素酶促氧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应用马铃薯作为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源制取茶黄素,以期为酯型茶黄素的酶促氧化制备提供新的工业化生产高效途径。对酯型茶黄素酶促氧化形成条件实验表明,儿茶素4g、反应p H值5.5、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35℃、粗酶液25g、柠檬酸缓冲液100ml的反应体系,酯型茶黄素形成量较高,由此可见在工业生产茶黄素时可加入马铃薯粗酶液以降低成本,提高其产率及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型茶黄素 酶促氧化 儿茶素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的现代承启 被引量:6
13
作者 卜凤贤 《古今农业》 2000年第4期51-58,共8页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普遍存在,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一般把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并且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影...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普遍存在,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一般把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并且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影响的“活”的因素称作“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传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耕文化 农业生产 庭院经济 重农政策 乡镇企业 精耕细作 文化传统 耕读文化 耕读传家
下载PDF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对培育现代农民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广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137-6138,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认为政府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大力加强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认为政府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大力加强学校正规教育、积极加强在职技能培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民 新农村建设 对策
下载PDF
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异化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闻文 林美卿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影响到生态稳定和社会和谐,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探析农业发展... 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影响到生态稳定和社会和谐,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探析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异化问题,寻求克服技术异化的措施,对于减少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消极影响,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技术 异化
下载PDF
政治沟通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立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8-271,共4页
政治沟通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沟通已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中政治沟通的现状,论述了政治沟通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的作用,提出了完善贵... 政治沟通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沟通已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中政治沟通的现状,论述了政治沟通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的作用,提出了完善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政治沟通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沟通 民族地区 农村基层
下载PDF
关于农业科技改革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新民 朱斌 《农业科技管理》 2006年第2期1-2,共2页
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是随着农业生产的成长与发展而从农业生产中分化出来的重要功能部门,并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组成农业这个有机整体。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是小循环,它是建立在不间断地从外部摄取营养,即... 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是随着农业生产的成长与发展而从农业生产中分化出来的重要功能部门,并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组成农业这个有机整体。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是小循环,它是建立在不间断地从外部摄取营养,即得到非农产业的回报,特别是建立在国家财政投入的基础之上的,如同人体必须不间断地从外部摄取营养一样。在改革中试图让一些农业科技单位在国家财政投入方面断奶断粮,是违背事物在普遍联系中永恒发展的辩证法的,是十分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改革 农业科技改革 农业的小循环和大循环 组织农民
下载PDF
农业伦理学在高校农科教育中的运用与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盛楠 严学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6期251-252,256,共3页
农业伦理观的缺失是中国农业沉疴的症结所在。高校在为国家培养农科人才过程中不能忽略农业伦理观的培养。分析了农业伦理学在我国高校农科教育中的运用与启示,旨在推动农业伦理观在涉农人员中的建立并在农业行为中正确运用农业伦理学。
关键词 农业伦理观 高等教育 农科人才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逻辑演替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太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现代社会的有机农业是一种以完全拒绝现代化学农业制品而闻名的农业形式,其形成的逻辑机理、发展脉络及影响因素可从价值、知识和文化三个角度阐述,首先,从农业生态价值的应然性与实然性问题上,区分了不同农业形式所遵循的生态哲学理念... 现代社会的有机农业是一种以完全拒绝现代化学农业制品而闻名的农业形式,其形成的逻辑机理、发展脉络及影响因素可从价值、知识和文化三个角度阐述,首先,从农业生态价值的应然性与实然性问题上,区分了不同农业形式所遵循的生态哲学理念;其次,依据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有机农业区别与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其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现实反思性意义;最后从社会、农业与文化角度入手,对启蒙心态为代表的现代文化进行反思,并探讨据此构建的社会氛围与有机农业的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有机农业从传统农业中脱离、衍生和发展的逻辑脉络既反映现代生态价值被重视的时代要求,又具有重新重视地方性知识的存在必要,此外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相呼应,也被认为是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潜在因素。辩明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农业形式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农业 有机农业 逻辑演替 农业生态 农业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朴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玉华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天、地、人”三才传统农学思想。以此为纲 ,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 ,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其间产生了间作套种、优化组合 ;循环利用、多极优化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天、地、人”三才传统农学思想。以此为纲 ,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 ,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其间产生了间作套种、优化组合 ;循环利用、多极优化 ;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系统思路以及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推广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用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精细择优:农业经济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