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不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茎瘤芥产量预报准确率比较
1
作者 武强 马家良 +2 位作者 张悦 蔡国强 徐倩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利用绝对值法、归一化法、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旬气象条件对茎瘤芥产量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不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气候适宜度指数,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影响指数,建立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绝对值法与归一化法作为茎... 利用绝对值法、归一化法、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旬气象条件对茎瘤芥产量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不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气候适宜度指数,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影响指数,建立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绝对值法与归一化法作为茎瘤芥气候适宜度指数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相关系数法权重系数计算得到的气候适宜度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茎瘤芥产量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变化情况。相关系数法作为气候适宜度指数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产量预报模型,在各起报时间模型均通过方程有效性检验,回代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起报时间的产量预报准确率平均值为92.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195,丰歉趋势准确率平均值为70.3%。外推检验显示,相关系数法作为气候适宜度指数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产量预报模型,除个别起报日期,其产量预报准确率均表现为90.0%以上的较高水平。丰歉趋势准确率总体较好。说明在利用气候适宜度指数进行产量预报时,相关系数法是一种适用性和准确性较高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报 气候适宜度指数 绝对值法 归一化法 相关系数法 茎瘤芥
下载PDF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62
2
作者 方文松 朱自玺 +2 位作者 刘荣花 马志红 师丽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的农田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 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的农田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减小,从而使土壤蒸发受限;由于覆盖抑制土壤表面蒸发,使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减少,增加前期土壤水分积累,有利于植株后期蒸腾,使水分消耗从物理过程向生理过程转化,从无效消耗向有效消耗转化,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可使冬小麦增产8.08%-10.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8.4%;夏玉米增产6.08%-11.9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冬小麦 夏玉米 小气候特征 增产机理
下载PDF
早春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萍萍 戴青玲 +2 位作者 胡永光 袁俊杰 母建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防止早春晚霜对茶叶的危害,首先要探明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气温和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平地、北坡和南坡等不同地形上茶树冠层温度水平分布、地温日变化以及近地7 m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春晴朗天气条件下,茶... 为防止早春晚霜对茶叶的危害,首先要探明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气温和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平地、北坡和南坡等不同地形上茶树冠层温度水平分布、地温日变化以及近地7 m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春晴朗天气条件下,茶园昼夜温差很大,均在10℃以上,最高达20℃,且晴朗少风条件下夜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从而形成霜冻。21:00—06:00时段内逆温程度较强,05:00—06:00达到最强。逆温效应随高度变化,且在4 m高处达到最大;北坡受逆温影响最大,极易遭受霜害。地温变化平缓,傍晚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且平地始终高于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逆温 气温 地温 茶树
下载PDF
农田水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重 马富裕 +2 位作者 张凤荣 刘恩博 陈赞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5-161,共7页
农田水分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是精细农业中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而长期困扰该环节的一个技术瓶颈是实时数据的分布式采集与联动式决策的一体化处理。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SM和FSK技术的农田水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该系... 农田水分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是精细农业中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而长期困扰该环节的一个技术瓶颈是实时数据的分布式采集与联动式决策的一体化处理。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SM和FSK技术的农田水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嵌入式MCU结合TC35T模块、FSK模块和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终端,通过FSK调制技术实现不同采集单元间的分布式数据通讯。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SM网络传至PC监控机,经水分决策支持系统将决策结果以SMS短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该系统在新疆兵团111农场70 hm2滴灌棉田得到应用,实现了农田水分实时监测、数据无线远程传输与灌溉科学决策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的实现为大范围、多测点无人值守农田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分 监测 决策支持系统 GSM FSK
下载PDF
银杏-小麦间作系统水热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劲松 宋兆民 +2 位作者 孟平 辛学兵 陆光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7-462,共6页
对黄淮海平原农区银杏 -小麦间作系统的热量效应 (白天 )和水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小麦抽穗 乳熟期 ,晴天间作系统总辐射量比单作 (麦田 )系统低 7.6 % ,阴天时二者差别不大 ;晴天间作系统净辐射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5 .6 % ,... 对黄淮海平原农区银杏 -小麦间作系统的热量效应 (白天 )和水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小麦抽穗 乳熟期 ,晴天间作系统总辐射量比单作 (麦田 )系统低 7.6 % ,阴天时二者差别不大 ;晴天间作系统净辐射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5 .6 % ,阴天时比单作系统低 1.9% ;晴天间作系统潜热通量比单作系统低 6 .8% ,阴天时二者相差极小 ;晴天和阴天间作系统的感热通量均低于单作系统 ,分别约低 5 2 .6 %和 11.1% ;晴天间作系统土壤热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2 1.8% ,阴天时比单作系统低2 5 .0 %。(2 )小麦拔节 腊熟期 ,间作系统小麦日蒸腾速率比单作麦田低 18.4 % ;小麦抽穗 腊熟期 ,实际区域面积 (1.4 3hm2 )内系统总蒸腾耗水量为 36 .4 5m3·d- 1,其中小麦占 91.7% ,银杏占 8.3% ,说明整个系统蒸腾耗水以小麦蒸腾耗水为主 ;系统内麦田土壤贮水量随带距的变化呈抛物线状分布 ,对比单作麦田 ,间作系统总体平均可使麦地 0  10 0cm土壤贮水量提高 6 .84 % ;间作系统小麦叶片水分利用率比单作麦田约高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小麦间作系统 水分效应 热量效应 农林复合经营
下载PDF
对板栗园树盘土壤双重覆盖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春生 杨吉华 +1 位作者 马玉增 郑永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对板栗园树盘土壤进行麦秸、黑色地膜和无色地膜的单一或双重覆盖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覆盖处理的保水效果均好于对照,但对温度的影响因不同处理而有差异;覆草+覆膜的处理不仅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能培肥地力,双重覆盖处理的有机质平... 对板栗园树盘土壤进行麦秸、黑色地膜和无色地膜的单一或双重覆盖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覆盖处理的保水效果均好于对照,但对温度的影响因不同处理而有差异;覆草+覆膜的处理不仅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能培肥地力,双重覆盖处理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比单独的膜覆盖增加0.1%,有效磷和有效钾分别提高1.2和5.7mg·kg-1,孔隙度增加3.21%,栗果产量增加10.70%。综合各种效应不同处理优劣顺序为:黑膜+草>无色膜+草>覆草>黑膜>无色膜>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覆盖 温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不同密度水平对覆膜棉花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娄善伟 赵强 +3 位作者 高云光 郭仁松 阿不力克木 张巨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
为了解棉花群体结构对棉田小环境的影响状况,确定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内在因素,进行了不同棉花密度田间小气候测定试验。研究表明:密度不同棉花的植株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大田的光、温、热等气候因子也会跟着改变。随着密度的增加... 为了解棉花群体结构对棉田小环境的影响状况,确定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内在因素,进行了不同棉花密度田间小气候测定试验。研究表明:密度不同棉花的植株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大田的光、温、热等气候因子也会跟着改变。随着密度的增加不同层次的透光率均有减小趋势,盛花后最小的透光率仅为10%左右。土壤水分方面,密度过小地表散失严重,密度过大叶片蒸腾过多耗水量大,而18万株/hm2密度更能充分利用水分。不同层次的温湿度上,密度过小叶片蒸腾水分易散失,密度过大散失虽慢但蒸腾多,所以也是中等密度18.0和22.5万株/hm2处理好,不过各处理温度变化较小。产量上,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大后减小,18.0万株/hm2处理最高,平均产量为3247.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密度 产量 棉花
下载PDF
行向对不同穗型水稻群体微气象特性影响的研究—Ⅰ行向对群体内太阳直接辐射影响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冯永祥 徐正进 姚占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2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几何模拟 ,从理论上分析了北半球夏半年不同行向水稻遮荫宽度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 ,结果表明 :中、低纬度地区东西行向遮荫宽度较小 ,有利于群体充分利用光能 ,而高纬度地区则以南北行向有较大优势。此外 ,还讨论了行向、... 通过几何模拟 ,从理论上分析了北半球夏半年不同行向水稻遮荫宽度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 ,结果表明 :中、低纬度地区东西行向遮荫宽度较小 ,有利于群体充分利用光能 ,而高纬度地区则以南北行向有较大优势。此外 ,还讨论了行向、行距与光能利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型 群体 微气象特性 太阳直接辐射 水稻 行向 遮荫宽度 光能利用
下载PDF
灌溉与无灌溉大豆田的热量平衡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胜功 赵哈林 +2 位作者 何宗颖 常学礼 原园芳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波文比热量平衡法和空气动力学梯度法分析了灌溉和无灌溉大豆田的热量平衡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白天,灌溉大豆田的净辐射(17.30MJ/m2)高于无灌溉大豆田(14.8MJ/m2);净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例:灌溉大豆田为... 采用波文比热量平衡法和空气动力学梯度法分析了灌溉和无灌溉大豆田的热量平衡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白天,灌溉大豆田的净辐射(17.30MJ/m2)高于无灌溉大豆田(14.8MJ/m2);净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例:灌溉大豆田为68%,无灌溉大豆田为57%.无论灌溉大豆田还是无灌溉大豆田,白天净辐射的大部分用于潜热交换,其次用于显热交换,用于土壤热交换的份额最少.夜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热量平衡 波文比 灌溉 热量平衡
下载PDF
低丘红壤花生南酸枣间作系统研究 IV.光能竞争与剪枝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兴祥 何园球 +2 位作者 张桃林 张斌 王明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4,共5页
农林间作导致间作花生区域光合有效辐射和花生产量的下降,而且花生产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了光能竞争是导致农林间作花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01年6月初剪枝后,5龄和9龄南酸枣间作系统花生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从5月份... 农林间作导致间作花生区域光合有效辐射和花生产量的下降,而且花生产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了光能竞争是导致农林间作花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01年6月初剪枝后,5龄和9龄南酸枣间作系统花生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从5月份的79.2%和63.4%增加到88.7%和67.5%; 但随着南酸枣生长,5龄和9龄南酸枣间作系统中7月份的花生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又下降到80.8%和65.7%。2001年剪枝以后,5龄南酸枣和9龄南酸枣间作系统花生相对产量分别由2000年的64.1%和55.4%提高到68.2%和58.1%。这表明剪枝在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能竞争,但仍然不能满足花生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农林间作 光能竞争 剪枝
下载PDF
赤峰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1
作者 张瑜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126-128,共3页
农业气象服务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指导农时操作、优化种植环境、提高灾害防范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为给内蒙古赤峰市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总结赤峰市农业气象概况,分析当前农业气... 农业气象服务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指导农时操作、优化种植环境、提高灾害防范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为给内蒙古赤峰市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总结赤峰市农业气象概况,分析当前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精细化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实施分类分区个性化气象服务、加强农民气象科普宣传培训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 农作物种植 内蒙古赤峰市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度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冶明珠 郭建平 +2 位作者 蒋跃林 赵俊芳 袁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04-9105,9134,共3页
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由于气候变化使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气候适宜度,并最终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情况,并根据农作物对气候要素的响应提出了应... 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由于气候变化使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气候适宜度,并最终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情况,并根据农作物对气候要素的响应提出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作物 气候适宜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农田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振龙 王兵 汪灶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减灾信息化水平,减少农作物因干旱和灌水不及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该文把墒情预报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采用W ebG IS、动态交互网页、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控和抗旱信息系统,实现了墒...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减灾信息化水平,减少农作物因干旱和灌水不及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该文把墒情预报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采用W ebG IS、动态交互网页、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控和抗旱信息系统,实现了墒旱情、雨水情、农工情信息的网络化存储、发布、查询及统计图表自动生成。系统界面直观,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 抗旱减灾 信息系统 设计
下载PDF
红壤丘陵果农复合系统的小气候效应初步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欠如 贺湘逸 +2 位作者 周慕卿 蔡浔之 胡建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76-83,共8页
果农复合系统是江西丘陵红壤开发的主要模式。试验表明,果农复合系统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温度,稳定土壤水热状况,对改善小气候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为改善整个小流域的气候环境创造了条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耕作模式。
关键词 丘陵红壤 果农复合系统 气候效应 棵树栽培
下载PDF
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颖 袁玉欣 +1 位作者 魏红侠 冯长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0-42,共3页
4年农田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杨粮间作条件下农田小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相比,毛白杨幼林使间作农田平均气温下降1.0~1.2℃,湿度提高4.1%~12.2%,风速降低32.1%~59.8%,而毛白杨成林对间作农田的影响也有相似结... 4年农田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杨粮间作条件下农田小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相比,毛白杨幼林使间作农田平均气温下降1.0~1.2℃,湿度提高4.1%~12.2%,风速降低32.1%~59.8%,而毛白杨成林对间作农田的影响也有相似结果,且林木的不断生长对农田的遮荫度也逐步加大。为保证间作作物产量,林木行距20m左右时其间作应不超过6年,30m行距时其间作应不超过10年。为保证间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议实行大行距(30m以上)间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小气候 毛白杨 林粮间作 杨树
下载PDF
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温、湿度环境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小涛 金海军 +1 位作者 张红梅 余纪柱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101,共6页
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份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份,单栋大棚... 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份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份,单栋大棚的最高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连栋塑料温室;整个生长期,连栋塑料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明显低于单栋大棚;连栋塑料温室的温、湿度环境比较适宜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栽培 单栋大棚 连栋塑料温室 土壤温度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下载PDF
枣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23
17
作者 俞涛 宋锋惠 +1 位作者 卓热木.塔西 史彦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8-345,共8页
试验对2×6(m)栽培模式的枣麦间作田内各项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枣麦间作系统中,平均日光照强度低于对照,受光量表现为冠下测点<中测点<CK;空气相对湿度提高8.33%;风速降低了30.4%;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降低了0... 试验对2×6(m)栽培模式的枣麦间作田内各项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枣麦间作系统中,平均日光照强度低于对照,受光量表现为冠下测点<中测点<CK;空气相对湿度提高8.33%;风速降低了30.4%;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降低了0.56和2.17℃。(2)间作田里的小麦平均株高矮了1.4 cm,穗长短了0.3 cm,产量降低了21.9%。(3)枣麦间作地的总产值是单作麦田的1.9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麦间作 小气候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干旱绿洲区枣园冠层微环境调控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明 赵经华 +3 位作者 马英杰 穆哈西 游磊 王治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2,共7页
在新疆干旱绿洲区,枣树花期常遇高温干旱天气,易造成坐果率低而导致红枣产量下降,增加灌水和人工弥雾等现有微环境调控技术易出现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将盛花期微喷弥雾技术与微灌技术一体化,在两树行... 在新疆干旱绿洲区,枣树花期常遇高温干旱天气,易造成坐果率低而导致红枣产量下降,增加灌水和人工弥雾等现有微环境调控技术易出现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将盛花期微喷弥雾技术与微灌技术一体化,在两树行中间增加弥雾,架设高度0.5 m的雾化喷头,设置了弥雾30 min(T1),60 min(T2),90 min(T3)及滴水处理(T4),以常规滴灌处理(CK)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微喷弥雾对枣园冠层微环境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干旱绿洲区红枣园冠层中部在盛花期时的高温天气每日会出现低温高湿和高温低湿两段共计约14 h左右的不适于红枣开花坐果的时段,微环境调控空间很大;处理T1-T4冠层中部温度较周围环境和CK分别低11.0%,10.5%,12.5%,14.0%和2.3%,0.4%,2.6%,3.8%,湿度较周围环境及CK分别高23.7%,20.0%,21.2%,17.2%和5.3%,2.2%,3.2%,-0.1%,产量较对照分别高9.4%,6.8%,6.7%,10.2%,表明微喷弥雾具有一定的改善冠层微环境和增产的作用;干旱绿洲区枣园冠层中部的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呈较好的负线性关系;微喷弥雾对红枣树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尽相同,综合考虑产量和果实品质,微喷弥雾30 min的处理最佳,建议微喷弥雾应在12∶00和16∶00分两个时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树 微环境调控 微喷弥雾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滴灌量对复播大豆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4 位作者 李亚杰 苏丽丽 徐文修 彭姜龙 胡春辉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3,共8页
2013年7-10月进行复播大豆滴灌量的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滴灌量(3000、3600、4200和4800m3?hm-2,分别用W1、W2、W3、W4表示)对复播大豆冠层透光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开花期和结荚期,大豆群体冠层不同... 2013年7-10月进行复播大豆滴灌量的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滴灌量(3000、3600、4200和4800m3?hm-2,分别用W1、W2、W3、W4表示)对复播大豆冠层透光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开花期和结荚期,大豆群体冠层不同层次的透光率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均以距地面20cm处的透光率最小,且各处理群体冠层透光率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8,P<0.01)。(2)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大豆群体内部距地面40cm处冠层的空气温度降低而湿度增加,且温度与湿度呈相反的日变化趋势。(3)开花期和结荚期,复播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均以W3处理最高。(4)大豆产量也以W3处理最高,为3741.23kg?hm-2,分别较W1、W2和W4处理增产30.42%、13.98%和8.44%,且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滴灌量为4200m3?hm-2(W3)时复播大豆群体生态环境较好,光合效率最高,达到了高产和节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量 复播大豆 光合特性 农田小气候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海岸带不同复合农林业系统的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彭方仁 李杰 +1 位作者 黄宝龙 张纪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对海岸带银杏 (GinkgobilobaLinn .) 农作物三种复合经营模式 (A .4年生叶用银杏 +农作物 ;B 6年生果用银杏 +4年生叶用银杏 +农作物 ;C 6年生材用银杏 +农作物 )进行了小气候的同步测定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太阳辐射的吸收率、空气... 对海岸带银杏 (GinkgobilobaLinn .) 农作物三种复合经营模式 (A .4年生叶用银杏 +农作物 ;B 6年生果用银杏 +4年生叶用银杏 +农作物 ;C 6年生材用银杏 +农作物 )进行了小气候的同步测定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太阳辐射的吸收率、空气相对湿度、防风效应都随模式内植被的立体空间层次增加而增加 ,而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水面蒸发量却随之降低。各模式中影响小气候的主导因子主要是植被结构层次和地表温度 ,其因子负荷量分别为 - 0 .9717和 0 .9997。三种模式中 ,果用银杏 叶用银杏 农作物复合模式具有更适宜而又稳定的小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农林业 小气候 因子分析 银杏 海岸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