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1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Ra的果园管道自动顺序喷雾系统研究
1
作者 胡圣洋 陈泽鸿 +4 位作者 刘伟康 代秋芳 刘洪山 宋淑然 李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我国南方果园多处于山地,大型喷雾器械无法进入,为实现山地果园自动顺序喷药,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管道自动顺序喷雾系统。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在管网上部署了6个电磁阀控制节点,采用LoRa无线收发模块进行节点之间的通... 我国南方果园多处于山地,大型喷雾器械无法进入,为实现山地果园自动顺序喷药,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管道自动顺序喷雾系统。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在管网上部署了6个电磁阀控制节点,采用LoRa无线收发模块进行节点之间的通信,设计程序控制6个电磁阀依次按顺序打开,并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开启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当节点之间距离为250 m时,数据接收率为95%;系统通信距离远,数据接收率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合于山地果园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顺序喷雾 LoRa无线通信 远程控制 通信距离 数据接收率
下载PDF
调亏灌溉和秸秆覆盖对苦荞生物学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王艳兰 胡丽琴 +6 位作者 王素华 张腊梅 杨学乐 张璐 何录秋 汤睿 李基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3,共6页
为探讨调亏灌溉和秸秆覆盖对苦荞生物学特性和水分调亏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秸秆覆盖(裸地S_(1)、秸秆覆盖S_(2))和灌溉方式(常规灌溉M_(1)、轻度调亏灌溉M_(2)、重度调亏灌溉M3)组合共6个处理,比较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产量... 为探讨调亏灌溉和秸秆覆盖对苦荞生物学特性和水分调亏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秸秆覆盖(裸地S_(1)、秸秆覆盖S_(2))和灌溉方式(常规灌溉M_(1)、轻度调亏灌溉M_(2)、重度调亏灌溉M3)组合共6个处理,比较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产量和水分调亏利用效率等差异。结果表明:与裸地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处理的产量和水分调亏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5%和32.9%。与全灌处理相比,轻度调亏灌溉处理的产量、水分调亏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3%和52.8%。调亏灌溉和秸秆覆盖互作后,M_(2)S_(2)处理下产量和水分调亏利用效率最高。M_(2)S_(2)的产量、水分调亏利用效率较M_(1)S_(1)分别增加16.1%,95.7%,主要是因为M_(2)S_(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单株分枝数、生物量及结实率较M_(1)S_(1)分别显著增加13.0%,12.1%,12.5%和8.3%。综上所述,轻度调亏灌溉和秸秆覆盖能显著提高苦荞产量和水分调亏利用效率,可为苦荞的节水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秸秆覆盖 调亏灌溉 生物学特性 产量 水分调亏利用效率
下载PDF
拉萨河谷喷灌双季饲草作物系数与土壤蒸发研究
3
作者 徐冰 李想 +2 位作者 张紫森 任杰 李泽坤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目的】探究作物指标与作物系数、土壤蒸发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拉萨河谷喷灌蒸散发计算精度,制定适时适量的双季饲草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微型蒸渗仪实测蒸散量与PM法计算参考作物的比值实测作物系数对PM法修正的单作物系... 【目的】探究作物指标与作物系数、土壤蒸发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拉萨河谷喷灌蒸散发计算精度,制定适时适量的双季饲草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微型蒸渗仪实测蒸散量与PM法计算参考作物的比值实测作物系数对PM法修正的单作物系数进行评价,分析误差水平及原因;基于自制株间土壤蒸发仪,获得株间土壤蒸发(E)与蒸散量(ET)的分摊比例(E/ET),建立实测Kc及E/ET与LAI、SPAD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FAO-56推荐单作物系数修正法,对拉萨河谷小黑麦、燕麦单作物系数进行修正,小黑麦和燕麦初始生长期、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45和0.94,1.22和1.16,0.49和0.31。小黑麦全生育期土壤蒸发占蒸散量的44.8%,苗期-越冬期、越冬-返青期、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刈割期土壤蒸发占蒸散量比例分别为93.4%、94.8%、61.8%、22.2%和13.8%;燕麦苗期-分蘖期、分蘖-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刈割期土壤蒸发占蒸散量比例分别为98.9%、79.1%、31.7%和16.8%。土壤蒸发在双季饲草种植过程中占蒸散量比例超过44%,减少土壤蒸发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潜力较大。【结论】双季饲草实测作物系数、土壤蒸发占蒸散量比例与叶面积指数、叶绿素显著相关且呈线性或非线性函数关系。在单作物系数法基础上增加作物指标可以修正双季饲草蒸散的计算精度,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使作物指标能直接模拟该地区作物土壤蒸发、间接模拟蒸散发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谷 喷灌 双季饲草 作物系数 土壤蒸发
下载PDF
养殖肥水喷灌条件下摇臂式喷头水力性能研究
4
作者 蒋跃 王莉莎 +1 位作者 李红 左新乐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1-67,8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喷灌介质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以20PY2H摇臂式喷头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工作压力下测定了清水和养殖肥水2种喷灌介质对喷头压力-流量、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和田间喷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查喷... 【目的】研究不同喷灌介质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以20PY2H摇臂式喷头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工作压力下测定了清水和养殖肥水2种喷灌介质对喷头压力-流量、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和田间喷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查喷灌介质、工作压力、组合间距、田间气象条件与喷灌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清水灌溉相比,养殖肥水运行下喷头流量降低了2.06%~5.38%,射程前中段径向水量分布差异较大;(2)工作压力为200~300k Pa、组合间距为1.0R~1.4R条件下,MATLAB拟合出的CU模拟值为0.74~0.88,CU试验值为0.66~0.79。复杂的大田气象条件导致喷灌均匀系数下降了6.28%~12.78%。工作压力、喷头组合间距对清水运行喷灌均匀性的影响大于养殖肥水运行。【结论】养殖肥水喷灌更利于喷灌系统降低工作压力和增加喷头布置间距以降低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肥水 摇臂式喷头 水力性能 试验水量分布 组合均匀性
下载PDF
折射式微喷头水力性能试验及工作参数优选
5
作者 黄海平 周志平 马文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探究折射式微喷头水力性能并确定其适宜的工作参数,开展微喷头水力性能测试,明晰不同工况下单个微喷头水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流量、射程、喷灌强度随工作压力和喷嘴直径的变化趋势。探究在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组合方式下,工作压力和组合间... 为探究折射式微喷头水力性能并确定其适宜的工作参数,开展微喷头水力性能测试,明晰不同工况下单个微喷头水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流量、射程、喷灌强度随工作压力和喷嘴直径的变化趋势。探究在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组合方式下,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变化对喷灌均匀系数CU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统一相关评价指标,建立折射式微喷头工作参数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单喷头的流量、喷灌强度均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而射程随压力的变化并不明显;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种组合方式下,组合间距变化对CU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作压力和组合方式;依据各工况评分高低,对微喷头最优工况做出合理选择,实例应用的结果表明:折射式微喷头最优工况为正三角形组合,工作压力0.25 MPa,组合间距0.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微喷头 水力性能 工作压力 喷嘴直径 组合均匀系数
下载PDF
微喷带激光打孔质量评价及对喷孔流量的影响
6
作者 汪小珊 徐云成 +3 位作者 周凌九 檀海斌 惠鑫 严海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9-756,共8页
喷孔参数和流量是研究微喷带水力性能的基础.为探究微喷带喷孔结构与喷洒特性,选取了国内外2种激光打孔的加强压边型微喷带,每组组孔包含12个喷孔,利用图像处理进行了喷孔参数测量与加工质量评价,并进行了喷孔流量试验.结果表明,2种微... 喷孔参数和流量是研究微喷带水力性能的基础.为探究微喷带喷孔结构与喷洒特性,选取了国内外2种激光打孔的加强压边型微喷带,每组组孔包含12个喷孔,利用图像处理进行了喷孔参数测量与加工质量评价,并进行了喷孔流量试验.结果表明,2种微喷带从喷孔内侧和外侧测得的面积误差均小于10%;进口微喷带和国产微喷带喷孔的平均圆度分别为0.82~0.88和0.82~0.91,进口微喷带不同组孔内相同位置喷孔的圆度偏差系数低于0.040、流量偏差系数小于0.120,而国产微喷带喷孔的圆度偏差系数和流量偏差系数的波动较大,其值分别为0.009~0.069和0.057~0.475.因此以喷孔面积和圆度为指标,可对不同激光打孔的微喷带喷孔进行评价,当喷孔面积的波动范围和圆度偏差系数较小时,微喷带不同组孔内相同位置的喷孔流量差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 喷孔 圆度 偏差系数 评价指标 激光打孔
下载PDF
负压渗管对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
7
作者 陆培榕 杨玉杰 +2 位作者 夏丛轩 刘亚鑫 王策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82-92,共11页
【目的】探究土壤淋洗过程中负压多孔渗管的出流机制及其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特征。【方法】采用HYDRUS模型对埋设真空负压渗管的土壤剖面进行数值建模,模拟淋洗过程中不同土壤质地(粉质黏土、黏土、黏壤土、砂质黏壤土、砂壤土)、土... 【目的】探究土壤淋洗过程中负压多孔渗管的出流机制及其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特征。【方法】采用HYDRUS模型对埋设真空负压渗管的土壤剖面进行数值建模,模拟淋洗过程中不同土壤质地(粉质黏土、黏土、黏壤土、砂质黏壤土、砂壤土)、土表入渗水头(2、4、6、8、10cm)和渗管内负压水头(200、500、1000、1500、2000cm)组合情景下土壤水盐动态形式,并分析淋洗前后土壤脱盐率以及单位灌水对应的渗管排盐量。【结果】(1)负压渗管的排水主要源于下渗水在土壤剖面内形成的悬着水带,当悬着水带含水率达到饱和时排水通量达到最大。(2)负压渗管下土壤质地对负压渗管的排水排盐效果起决定作用,砂粒占比越高对应的脱盐效率和淋洗效率越高。(3)各处理的脱盐率与入渗水头和管内负压均呈微弱的正相关,但在砂质黏壤土和砂壤土中,增大入渗水头将降低淋洗效率。(4)负压渗管相对无渗管的脱盐率最大提升程度为7.91%,但提升程度从渗管上方向两侧递减,并在渗管下方存在随管内负压减小而范围扩大的积盐区。【结论】淋洗过程中负压渗管在偏砂性的土壤中模拟所得水盐的调控能力较强,能够在淋洗水量不变的条件下提升土壤的局部脱盐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盐运移 数值模拟 负压渗管 地表入渗 盐分淋洗
下载PDF
微喷带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道西 张圣山 +2 位作者 刘欢 卢争光 侯皓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微喷带具有安装使用方便、抗堵塞、投资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喷灌和滴灌相比,微喷带的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完善。从微喷带的制造现状、水力特性、喷洒均匀度、组合设计以及应用5个方面对微喷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 微喷带具有安装使用方便、抗堵塞、投资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喷灌和滴灌相比,微喷带的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完善。从微喷带的制造现状、水力特性、喷洒均匀度、组合设计以及应用5个方面对微喷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总体来说,目前市面上的微喷带产品性能参差不齐。研究方面,微喷带的水力特性多通过试验获得,而建立计算机模型来模拟的方式尚不多见;由于微喷带灌溉兼具喷灌和滴灌的特性,其合理的设计喷洒均匀度以及相关设计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用方面,智能化微喷带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是微喷带灌溉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 喷洒均匀度 水力特性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纵向结构优化下组合微喷带喷洒均匀度模拟研究
9
作者 李道西 刘欢 +1 位作者 高世凯 李彦彬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2,共6页
为探究纵向结构优化条件下组合微喷带的最优铺设间距,以折径42mm,总长40m的斜3孔与斜5孔微喷带为供试对象,开展单根微喷带喷洒水分布强度规律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3次样条插值法插值出每个集水点的喷洒水分布强度。在插值完成后,叠... 为探究纵向结构优化条件下组合微喷带的最优铺设间距,以折径42mm,总长40m的斜3孔与斜5孔微喷带为供试对象,开展单根微喷带喷洒水分布强度规律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3次样条插值法插值出每个集水点的喷洒水分布强度。在插值完成后,叠加出两根相同的微喷带在不同组合间距下各个集水点的喷洒水分布强度,利用喷洒水分布强度等值线图与喷洒均匀度对叠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次样条插值法对微喷带喷洒水分布强度的插值误差小于7%。通过结构优化能增大微喷带末端喷洒水分布强度与喷洒均匀度。采用长度为1∶1的结构优化比例,以及1.45R的组合间距,能让组合喷洒均匀度达到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带 结构优化 均匀度
下载PDF
微咸水喷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石丽丽 冯亚 +5 位作者 王罕博 陈文彬 宋平 焦艳平 王铁强 张栓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70-175,219,共7页
为了探究合理的微咸水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微咸水喷灌策略,依托河北低平原咸水区试验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连续2年淡水喷灌、2 g/L和3 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对河北低平原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为了探究合理的微咸水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微咸水喷灌策略,依托河北低平原咸水区试验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连续2年淡水喷灌、2 g/L和3 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对河北低平原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喷灌(CK)相比,2、3 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处理2020和2021年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和气孔限制值(L_(s))均有所降低。与淡水灌溉相比,2 g/L矿化度微咸水处理总体上并未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显著影响,3 g/L矿化度微咸水处理对冬小麦的生长以及产量造成显著抑制作用,并且盐分的累积进一步加重了次年对冬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应用微咸水喷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2 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在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的同时可以减缓盐分累积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保障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冬小麦 光合特性 根长密度 产量
下载PDF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分析 被引量:41
11
作者 姚素梅 康跃虎 +3 位作者 吕国华 刘明久 杨文平 李东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7,共5页
为比较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的差异,进而探讨喷灌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应用Richards模型对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 为比较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特性的差异,进而探讨喷灌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应用Richards模型对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在Richards模型基础上的籽粒生长分析显示: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处理使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千粒质量均显著性提高。灌浆特征参数的比较表明,喷灌处理使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起始势增强,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前,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增大。阶段灌浆特征参数的比较表明,在籽粒灌浆的前期,喷灌处理使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的灌浆持续期缩短,平均灌浆速率增加;在籽粒灌浆的中期和后期,喷灌处理使强势粒的灌浆速率均得到了提高,但对其灌浆持续期没有显著影响,使弱势粒的灌浆持续期均延长,灌浆速率均得到了提高。总体上讲,喷灌处理对弱势粒粒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强势粒,表明喷灌提高冬小麦的千粒质量主要是通过提高弱势粒的千粒质量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籽粒 灌浆 冬小麦 灌浆速率 灌浆持续期 喷灌 地面灌溉
下载PDF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姚素梅 康跃虎 +2 位作者 刘海军 冯金朝 王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19,共4页
为比较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该试验选择晴朗天气,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观测了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作用参数的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地面灌溉条件下相比,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 为比较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该试验选择晴朗天气,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观测了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作用参数的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地面灌溉条件下相比,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细胞间隙CO2浓度减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除在光合'午休'期间(12:00~14:00)较大外,在其它时段均低于地面灌溉条件下;喷灌和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午休'均是'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喷灌条件下,光合'午休'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的,而在地面灌溉条件下,光合'午休'主要由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导致的非气孔限制引起的.试验结果表明喷灌可以改善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使光合'午休'期间阻碍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由非气孔限制逐渐转变为气孔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地面灌溉 冬小麦 光合作用 日变化
下载PDF
春小麦田喷灌的水量分布及小气候效应 被引量:46
13
作者 杜尧东 王建 +3 位作者 刘作新 蔡崇光 杨久廷 甘作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98-400,共3页
春小麦喷灌的田间观测表明 ,在灌浆初期 ,春小麦冠层的截留水量可达 2 5 %~ 30 % ,冠层截留水量可使冠层下方的均匀系数比冠层上方提高 10 .1%~ 12 .7% .喷灌的水分飘移蒸发损失可达总水量的 2 0 %~ 2 5 % .春小麦喷灌可以降低空气... 春小麦喷灌的田间观测表明 ,在灌浆初期 ,春小麦冠层的截留水量可达 2 5 %~ 30 % ,冠层截留水量可使冠层下方的均匀系数比冠层上方提高 10 .1%~ 12 .7% .喷灌的水分飘移蒸发损失可达总水量的 2 0 %~ 2 5 % .春小麦喷灌可以降低空气和土壤温度 ,增加空气实际水汽压和相对湿度 ,这对抑制作物蒸腾将起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春小麦 水量分布 小气候效应 麦田
下载PDF
6种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韩启彪 黄兴法 +2 位作者 刘洪禄 吴文勇 范永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3-117,136,共6页
对北京地区微灌常用的6种文丘里施肥器进行了试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建立了6种文丘里施肥器吸肥量、入口流量、临界流量和临界压差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压力直接影响了施肥器的吸肥量和入口流量... 对北京地区微灌常用的6种文丘里施肥器进行了试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建立了6种文丘里施肥器吸肥量、入口流量、临界流量和临界压差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压力直接影响了施肥器的吸肥量和入口流量,施肥器YR、RF对压力波动等不利工况较敏感,而AD系列和NF则更能适应波动的工作压力环境。NF和AD-1等临界压差小,工作区间大;而RF和YR工作区间小,只有临界压差达到进口压力1/2以后才可正常吸肥。文丘里施肥器的结构对其水力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施肥器 吸肥性能 吸肥量 入口流量 临界压差 临界流量
下载PDF
微灌用均质砂滤料过滤粉煤灰水时对颗粒质量分数与浊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翟国亮 陈刚 +4 位作者 赵红书 邓忠 冯俊杰 韩启彪 刘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8,共6页
为了搞清楚微灌用均质砂滤料的过滤效果,作者开展了均质砂滤料过滤对粉煤灰水质的固体颗粒质量分数和水质浊度影响的模型试验。对颗粒质量分数影响试验显示:虽然颗粒质量分数的平均滤除率均在59%以上,但试验数据变化幅度很大,说明过滤... 为了搞清楚微灌用均质砂滤料的过滤效果,作者开展了均质砂滤料过滤对粉煤灰水质的固体颗粒质量分数和水质浊度影响的模型试验。对颗粒质量分数影响试验显示:虽然颗粒质量分数的平均滤除率均在59%以上,但试验数据变化幅度很大,说明过滤对颗粒质量分数的影响较为复杂;滤除率与过滤速度成负相关,与原水颗粒质量分数成正相关;试验数据验证了敏茨过滤方程表述的"过滤是吸附和脱落交互发生的过程"对微灌过滤条件的合理性,证明了微灌过滤水流流态均为非层流,多数情况处在层流与紊流的过渡区内。对浊度影响试验发现:滤层厚度对浊度滤除比起决定性的作用,浊度粒子吸附与脱落时间均大约在5~6min,滤速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比较2个试验可看出:滤后水的颗粒质量分数和浊度值是2个不相关的参数,其过滤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进而得出以浊度指标来判断微灌过滤和反冲洗效果是不科学的。该试验为今后微灌过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过滤器 过滤 浓度 浊度 粒径 砂滤料
下载PDF
微喷带单孔喷水量分布的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51
16
作者 周斌 封俊 +2 位作者 张学军 吴政文 沈雪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微喷带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设备 ,该文根据其灌溉特点 ,设计了研究微喷带喷水量分布的试验装置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量分布的测试方法。通过试验分析了喷水量分布的基本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微喷带的灌溉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喷带 水量分布 喷射角度 测试方法
下载PDF
充分灌与调亏灌溉条件下苹果树微喷灌的耗水量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黄兴法 李光永 +2 位作者 王小伟 曾德超 孙乃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7,共5页
田间试验设置有两个处理 :整个生育期以蒸发量的 80 %灌溉的充分灌处理 ;6月中旬到 7月中旬以蒸发量的 40 %灌溉 ,而其它季节恢复以蒸发量的 80 %灌溉的调亏灌溉处理 (RDI)。试验得出了苹果树微喷灌在上述两种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的日... 田间试验设置有两个处理 :整个生育期以蒸发量的 80 %灌溉的充分灌处理 ;6月中旬到 7月中旬以蒸发量的 40 %灌溉 ,而其它季节恢复以蒸发量的 80 %灌溉的调亏灌溉处理 (RDI)。试验得出了苹果树微喷灌在上述两种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的日均耗水量与蒸发皿系数。与充分灌比较 ,调亏灌溉处理的产量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而灌水量减少了 17%~ 2 0 % ,耗水量减少了 10 .2 %~ 11.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 苹果树 调污灌溉 耗水量 充分灌溉 节水灌溉
下载PDF
微灌用石英砂滤料的过滤与反冲洗试验 被引量:40
18
作者 翟国亮 陈刚 +3 位作者 赵武 邓忠 冯俊杰 刘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50,共5页
通过对微灌用砂石过滤器滤料的过滤和反冲洗试验,分别对5种泥沙含量的原水在5个过滤速度和5个反冲洗速度条件下,测定分析了出水浊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滤料对浊度的滤除比率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冲洗流速加大,出水浊度... 通过对微灌用砂石过滤器滤料的过滤和反冲洗试验,分别对5种泥沙含量的原水在5个过滤速度和5个反冲洗速度条件下,测定分析了出水浊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滤料对浊度的滤除比率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冲洗流速加大,出水浊度接近清水浊度的时间缩短,正常速度范围内反冲洗在6~7min内完成;原水浊度与滤后水浊度成正比,过滤速度与滤后水的浊度成正比,浓度在0.1‰~1‰范围内,浊度的滤除比率在40%~60%之间;滤层同样有一个成熟期,在此期间滤后水浊度是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过滤与反冲洗 出水浊度 石英砂滤料
下载PDF
膜孔灌平均入渗水深简化计算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8
19
作者 马孝义 范严伟 +2 位作者 王术礼 孙秀娟 王波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3,共7页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膜孔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膜孔灌入渗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膜孔灌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开孔率、膜孔直径的膜孔灌点源平均入渗水深...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膜孔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膜孔灌入渗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膜孔灌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开孔率、膜孔直径的膜孔灌点源平均入渗水深简化模型。采用多种土壤膜孔灌入渗室内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膜孔灌点源入渗特性,可为确定合理的膜孔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入渗速率 简化模型 开孔率 膜孔直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学军 吴政文 +1 位作者 丁小明 李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水量分布特性是衡量节水灌溉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寻求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评判标准,该文在参照旋转式喷头水量分布特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国内... 水量分布特性是衡量节水灌溉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寻求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评判标准,该文在参照旋转式喷头水量分布特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微喷带水量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国内几种典型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低于旋转式喷头,且不同微喷带之间的差别较大,几种微喷带的水量分布均匀系数Cu最高为78.34%、最低仅为24.55%。据此,分析了影响微喷带水量分布均匀系数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水量分布特性将微喷带分成3类,分别用于不同灌溉场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量分布 检测方法 微喷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