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轮式玉米株间除草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1
作者 杜雅刚 阚立民 +2 位作者 吴显斌 房欣 隋新 《中国农机装备》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玉米田间杂草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的指轮式玉米株间除草装置。该装置由除草盘与除草指组件构成,能对株间杂草及土壤进行同步剪切和翻耕,搭配行间除草铲刀协同完成玉米除草作业,确保了作业的高效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除草机前进速... 针对玉米田间杂草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的指轮式玉米株间除草装置。该装置由除草盘与除草指组件构成,能对株间杂草及土壤进行同步剪切和翻耕,搭配行间除草铲刀协同完成玉米除草作业,确保了作业的高效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除草机前进速度范围为0.9—2.1m/s,除草轮指数为12—20个,除草指轮入土角度为55—75°时,除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间除草装置 松土除草 仿真分析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
2
作者 凌书伟 林碧华 +5 位作者 阮广鸣 陈泽平 张雨晨 蔡晨 李珂佳 郑世群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龙岩市新罗区作为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周边城市人员、货物往来密切,使得外来入侵植物侵入本地,生物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评估该地区外来... 龙岩市新罗区作为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周边城市人员、货物往来密切,使得外来入侵植物侵入本地,生物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评估该地区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认知与应对能力,以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科学管理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运用样方法收集新罗区外来入侵植物情况并构建入侵风险评估体系,采用DPSIR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外来植物的入侵驱动力、对本地环境适应性、本地分布情况、对本地影响、响应措施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值将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3个入侵等级(Ⅰ~Ⅲ级)。结果表明:新罗区城市绿地共有65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22科52属,其中菊科(Asteroideae)植物种数最多,占比为29.23%,其次是苋科(Amaranthaceae, 12.31%)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 9.23%);生活型共有5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最多,共有32种,占比为49.23%;从地理来源来看,美洲是主要来源地,共有48种,占总数的73.85%;分析入侵途径发现,无意引入的植物最多,共35种,占总种数的53.85%;根据入侵现状评估结果,高风险入侵植物(Ⅲ级)有16种、中风险(Ⅱ级)18种、低风险(Ⅰ级)31种。表明新罗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但入侵风险等级相对不高,多数处于中低风险(Ⅱ、Ⅲ级)。建议根据风险等级对危害程度最大的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和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进行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城市绿地 层次分析法(AHP) 风险评估 新罗区
下载PDF
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亚芹 成海 +2 位作者 刘长青 李洪山 陈浩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11(刈割加覆黑色塑料薄膜(30丝))的成本为320元·100m^(-2),同比其他治理方式成本相对较低,是适合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的较适宜的方法。为了保护本土植株生存空间,维护盐城湿地生态多样性,根除外来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取得显著效果,该方式可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沟渠堤岸 小斑块 互花米草 治理
下载PDF
我国芝麻田杂草防控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新涛 赵辉 +4 位作者 倪云霞 赵新贝 王婧 李永冬 刘红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6,45,共8页
本研究对我国主要芝麻产区杂草发生情况和防控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芝麻田杂草共计31科86种,使用的除草剂共15种,普遍存在阔叶杂草难防控等问题。芝麻田杂草防控难与科研基础薄弱和可用除草剂品种严重不足有关。针对上述情况,... 本研究对我国主要芝麻产区杂草发生情况和防控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芝麻田杂草共计31科86种,使用的除草剂共15种,普遍存在阔叶杂草难防控等问题。芝麻田杂草防控难与科研基础薄弱和可用除草剂品种严重不足有关。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重视除草剂筛选登记工作、加强抗除草剂育种、加速植保机械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和推广注重芝麻田生态系统保护的标准化防控技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杂草 防控现状 建议
下载PDF
杂草对9类常用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红 王月超 +3 位作者 孙莹 高红 陶波 韩玉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3,共9页
除草剂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但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或相同机制的除草剂也引发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抗性杂草种类逐渐增加,抗性形成机制复杂,导致农田杂草的治理难度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除草剂... 除草剂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但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或相同机制的除草剂也引发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抗性杂草种类逐渐增加,抗性形成机制复杂,导致农田杂草的治理难度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除草剂靶标位点基因的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的靶标抗性,另一种是杂草对除草剂吸收、转运、固存和代谢等一个或多个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导致的非靶标抗性。本文综述了杂草对9类不同作用方式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性杂草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除草剂 作用方式 非靶标抗性 抗性机制
下载PDF
川西平原五种水旱轮作模式旱作季杂草群落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涛 王淘 +8 位作者 周高子 周童露 姬程阳 金春连 刘琦 周伟 邓飞 任万军 陈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3-1283,共11页
为明确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川西平原旱作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从而为旱作季杂草的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蒜-水稻(GR)、小麦-水稻(WR)、蚕豆-水稻(BR)、油菜-水稻(RR)和马铃薯-水稻(PR)五种水旱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在2022年旱季... 为明确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川西平原旱作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从而为旱作季杂草的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蒜-水稻(GR)、小麦-水稻(WR)、蚕豆-水稻(BR)、油菜-水稻(RR)和马铃薯-水稻(PR)五种水旱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在2022年旱季采用生态学方法探究了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旱作季农田杂草种类、密度、株高、生物量等杂草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五种轮作模式下杂草田间密度表现为WR>BR>RR>GR>PR,生物量表现为WR>BR>GR>RR>PR,物种多样性表现为GR>BR>RR>PR>WR,物种均匀度表现为GR>PR>BR>RR>WR,群落优势度表现为WR>PR>RR>BR>GR,表明GR杂草群落稳定性最高,WR杂草群落稳定性最低且优势物种发生危害的程度最高,RR的杂草种类数少且不易发生危害;(2)五种水旱轮作模式杂草群落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指数在0.69—0.84之间,WR杂草生活型以一年生单子叶杂草为主,其余四种模式以一年生双子叶杂草为主;(3)WR优势杂草种类最少,为禾本科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其重要值为59.53%;BR优势杂草种类最多,为棒头草、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和通泉草(Mazus japonicus(Thunb.)O.Kuntze);GR优势杂草为苣荬菜(Sonchus wightianus DC)和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RR和PR优势杂草均为三种,都包括为棒头草和蔊菜。因此,以确保旱作季杂草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应制定不同的杂草防控措施。GR和PR应重点控制以猪殃殃为代表的双子叶杂草,WR应着重控制以棒头草等为代表的单子叶杂草,BR和RR应注重繁殖力强的单双子叶杂草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平原 杂草群落 水旱轮作 物种多样性 优势杂草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顶羽菊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婷 胡诗遥 +5 位作者 杜伟 陆占军 杨明进 陈炜 张伟 徐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顶羽菊在我国农田和草地区域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影响顶羽菊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干月份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热月最高温度以及最干季度降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顶羽菊在我国36°N-48°N,75°E-108°E范围高度适生,包括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及周边地区;新疆东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大部分地区、云南、西藏、四川、辽宁、黑龙江少许地区为中适生区。此外,顶羽菊对我国农田潜在危害面积达4.536万km^(2),占我国农田总面积的25.34%,对我国草地潜在危害面积达8.875万km^(2),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29.05%。综上所述,建议将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列为顶羽菊高风险重点监测区,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羽菊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农田 草地
下载PDF
莎草优质种植技术及在球场的应用
8
作者 李华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3期103-105,共3页
莎草作为一种耐践踏性强、恢复能力优秀的植物,已逐渐成为棒球场草坪建设的首选材料。文章围绕莎草的种植、管理以及其在棒球运动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了适合棒球场的莎草品种及其对土壤、气候、光照等环境条件的需求。莎草草坪能... 莎草作为一种耐践踏性强、恢复能力优秀的植物,已逐渐成为棒球场草坪建设的首选材料。文章围绕莎草的种植、管理以及其在棒球运动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了适合棒球场的莎草品种及其对土壤、气候、光照等环境条件的需求。莎草草坪能够有效缓冲运动员的落地冲击,减轻关节和肌肉的负担,提升比赛安全性。因此,莎草草坪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棒球场的使用效率,也为运动员的健康和比赛质量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草 种植管理 球场 应用
下载PDF
轻简化栽培稻田杂草发生趋势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国兰 张帅 刘都才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3期8-12,61,共6页
随着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东北稻区、西北稻区、长江流域稻区和华南稻区等水稻主产区的杂草种群演替加快,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等恶性杂草频繁发生,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迅速。若杂草防控不及时、不彻底,极易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 随着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东北稻区、西北稻区、长江流域稻区和华南稻区等水稻主产区的杂草种群演替加快,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等恶性杂草频繁发生,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迅速。若杂草防控不及时、不彻底,极易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对水稻直播、机插和抛秧等轻简化栽培稻田杂草的草相特征、发展趋势和防除方法等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制定合理、高效的轻简化栽培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水稻用农药减量增效除草方案,延缓杂草抗药性产生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轻简化栽培 直播 机插 抛秧 杂草 防控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轻量化作物杂草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福恒 李金状 +2 位作者 杨勇 康镇南 严兴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在存储资源与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上实现田间作物和杂草的识别,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首先,以MobileNet v2作为DeepLabv3+的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提出双分支残差模块替换倒残差模块,并删除后两层卷积以降... 为在存储资源与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上实现田间作物和杂草的识别,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首先,以MobileNet v2作为DeepLabv3+的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提出双分支残差模块替换倒残差模块,并删除后两层卷积以降低模型参数量。其次,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中引入分组逐点卷积,使用深度扩张卷积替换标准卷积,并将卷积后的特征图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增强对作物和杂草深层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将原有的非线性激活函数替换为Leaky ReLU激活函数来提升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网络的mIOU达到86.75%,参数量仅为0.69M,FPS达到了98,与原始DeepLabv3+以及3个典型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的相比,参数量最小,在对比的轻量化网络中具有最高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和杂草识别 轻量化 语义分割 DeepLabv3+ MobileNet v2 多尺度特征融合
下载PDF
桃苗圃适用除草剂的筛选、混配与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郭磊 黄晨艳 +6 位作者 宋宏峰 沈志军 张斌斌 马瑞娟 孙朦 何鑫 俞明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4-1747,共14页
【目的】杂草防治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论文旨在评价不同除草剂对桃的安全性并筛选适于桃苗圃和生产园利用的除草剂,为桃产业中化学除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毛桃苗以及黑麦草、狗牙根、空心莲子草、... 【目的】杂草防治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论文旨在评价不同除草剂对桃的安全性并筛选适于桃苗圃和生产园利用的除草剂,为桃产业中化学除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毛桃苗以及黑麦草、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白三叶草和黄花苜蓿5种草为试材,对13种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各除草剂药害等级结果,选择10%精喹禾灵和60%二氯喹啉酸进行混配。按照精喹禾灵有效剂量25、50、75 mL·hm^(-2)3个水平,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150、300、450 g·hm^(-2)3个水平,共设置形成9个除草剂混配制剂。茎叶喷施处理后7、14、21 d,调查计算杂草抑制率,处理30 d后测定桃苗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的安全性和杂草抑制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茎叶喷施处理后,有11种除草剂对桃苗产生药害,桃苗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绿、萎蔫、枯死等症状,精喹禾灵和二氯喹啉酸对桃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利用精喹禾灵单剂喷施杂草后,处理21 d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率为100%,但对阔叶杂草无抑制作用。相反,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率为0,对黄花苜蓿、白三叶草、空心莲子草的抑制率范围为80%—100%。精喹禾灵与二氯喹啉酸混配后,9个混配制剂在处理21 d后的杂草总抑制率可达90%以上,同时各制剂对桃苗株高、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显示,精喹禾灵有效剂量对混配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有较大影响,当精喹禾灵有效剂量提升至75 mL·hm^(-2)时,混配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超过0.563,但D值未出现随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提升而增大的趋势。【结论】桃苗对多数除草剂敏感,混配是提高精喹禾灵和二氯喹啉酸杂草综合抑制率的有效措施。有效剂量75 mL·hm^(-2)精喹禾灵与300g·hm^(-2)二氯喹啉酸混配后,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最高,可在保证桃苗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喹禾灵 二氯喹啉酸 桃苗 除草剂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瑰夏’咖啡园杂草种类调查及防控建议——以佐园咖啡庄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旸 付兴飞 +6 位作者 胡发广 番啟佐 黄家雄 李贵平 李亚男 毕晓菲 邰杰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为明确‘瑰夏’咖啡园杂草种类及防除现状,2020—2023年对佐园咖啡庄园‘瑰夏’咖啡园杂草的种类和防除现状开展调查,结果在‘瑰夏’种植基地共发现杂草25科53种,菊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种类次之,分别为15种(占比28.30%)和8种(16.3... 为明确‘瑰夏’咖啡园杂草种类及防除现状,2020—2023年对佐园咖啡庄园‘瑰夏’咖啡园杂草的种类和防除现状开展调查,结果在‘瑰夏’种植基地共发现杂草25科53种,菊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种类次之,分别为15种(占比28.30%)和8种(16.33%);属级水平杂草种类分布较均匀,每属杂草种类介于1~2种。目前基地杂草防控主要以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地布覆草为主,导致杂草群落多样性水平降低。据此提出杂草防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杂草种类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HGK60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13
作者 陈彦君 张瑜函 +4 位作者 傅博 潘丽波 邢世平 肖能文 关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360-7370,共11页
在常规作物中引入有益目的基因得到的转基因作物,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可持续的农业和经济效益,但其大面积种植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转Cry1Ah基因玉米HGK60和对照常规玉米郑58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观测法、陷... 在常规作物中引入有益目的基因得到的转基因作物,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可持续的农业和经济效益,但其大面积种植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转Cry1Ah基因玉米HGK60和对照常规玉米郑58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观测法、陷阱调查法和扫网法,在2019—2021连续3年对苗期、喇叭口期、抽穗期和完熟期玉米田间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生态指标、群落相似性及稳定性等。结果表明:(1)调查共获得124种48746个体,隶属于11目40科,除中性类群个体数在2019年抽穗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HGK60与郑58在植食性、捕食性、寄生性以及中性4个类群的个体数量和种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类群的个体数和物种数在3年各生育期所占比重基本一致。(2)对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析显示,HGK60和郑58在3年各生育期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认为HGK60的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各生态指标无显著影响。(3)从整体及各营养类群来看,HGK60与郑58相似系数较高,认为二者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相似。(4)HGK60种植对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整体上,HGK60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环境安全 节肢动物群落 生态指标 相似系数 稳定性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谷涛 张自常 +3 位作者 曹晶晶 李贵 娄远来 王红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是一类重要的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属于单加氧酶,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研究发现P450主要具有“生物合成”和“生物解毒”两大功能,被誉为“万能的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初...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是一类重要的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属于单加氧酶,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研究发现P450主要具有“生物合成”和“生物解毒”两大功能,被誉为“万能的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初始阶段即涉及植物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近些年,由P450介导的抗药性杂草呈多发态势,其复杂的抗性谱,给杂草化学防除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P450分类命名、P450与除草剂代谢的关系、P450抗性鉴定手段、P450介导抗性杂草发生情况、与除草剂代谢有关的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除草剂 鉴定手段 抗性杂草 P450基因
下载PDF
芝麻田苗后阔叶杂草除草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15
作者 苏旺苍 牛钰嘉 +6 位作者 燕照玲 杜丽 薛飞 孙兰兰 徐洪乐 吴仁海 刘红彦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为探究安全、高效的芝麻田苗后阔叶杂草化学防除技术,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了对芝麻安全性较高且对阔叶杂草防效好的除草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7种阔叶除草剂中仅有异丙隆与灭草松对芝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田间试... 为探究安全、高效的芝麻田苗后阔叶杂草化学防除技术,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了对芝麻安全性较高且对阔叶杂草防效好的除草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7种阔叶除草剂中仅有异丙隆与灭草松对芝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异丙隆和灭草松对芝麻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异丙隆420~630 g/hm^(2)(有效成分,下同)处理下芝麻在早期出现药斑、生长受到抑制等药害,但药后30 d芝麻生长恢复正常;灭草松336~420 g/hm^(2)处理的芝麻在药后30 d株高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但显著低于人工除草处理。异丙隆420~630 g/hm^(2)对铁苋菜、灯笼草等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为84.00%~90.40%,总鲜质量防效为87.62%~94.30%,芝麻增产37%以上。灭草松336~504g/hm^(2)对铁苋菜的防效较差,总株防效低于40%,总鲜质量防效低于57%,芝麻仅增产11.53%~14.72%。综上所述,在芝麻五至六叶期使用异丙隆420~630 g/hm^(2)处理对芝麻具有较高安全性,可用于芝麻田苗后阔叶杂草的防除,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异丙隆 灭草松 茎叶处理 药害 防效
下载PDF
直播方式对重庆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和生态位的影响
16
作者 黄乾龙 王楚桃 +6 位作者 何永歆 欧阳杰 朱子超 管玉圣 蒋刚 熊英 李贤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高效绿色防除重庆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对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处理下稻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稻田的杂草群落分别由16种(隶属于9科15属)和18种(隶属于10科17属)杂草组成,水蓼(Polygonum hydropip... 为高效绿色防除重庆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对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处理下稻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稻田的杂草群落分别由16种(隶属于9科15属)和18种(隶属于10科17属)杂草组成,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为湿润直播下特有的杂草。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的重要杂草群落结构分别为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稗草(E.crus-galli)+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除稗草(E.crus-galli)外,两种直播方式下重要杂草的重要值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直播方式共有的14种重要或主要杂草中,淹水直播下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看麦娘、笄石菖(Juncus prismatocarpus)、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共7种重要或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较湿润直播下显著降低,且其种间(除笄石菖与双穗雀稗外)生态位叠加值或显著降低或持平。综上,淹水直播可抑制水蓼和鬼针草的萌发,从而改变稻田重要杂草的群落结构,而且可控制光头稗、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看麦娘、笄石菖、双穗雀稗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方式 稻田杂草 群落组成 生态位
下载PDF
分枝列当寄生甜瓜时吸器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17
作者 田芳 张学坤 +3 位作者 姚兆群 董雪 曹小蕾 赵思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96,共9页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分析分枝列当寄生甜瓜时的吸器形成过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吸器形成过程中24种植物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分枝列当种子在接种甜瓜根部第3天开始萌发,接种第7天分枝列当吸器顶端稳固地附...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分析分枝列当寄生甜瓜时的吸器形成过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吸器形成过程中24种植物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分枝列当种子在接种甜瓜根部第3天开始萌发,接种第7天分枝列当吸器顶端稳固地附着在寄主根部,吸器侵入甜瓜根皮层,并在甜瓜根皮层细胞内扩展,扩展过程中形成大量的爪状结构,接种第11天时分枝列当吸器细胞与寄主根维管束连接。共有17种植物激素参与了吸器形成过程,其中生长素类吲哚-3-甲醛含量在列当吸器形成过程中降低了83.36%,细胞分裂素类反式玉米素核苷的含量在增长了5.02倍;油菜素内酯含量增长了481.95倍,推测这3类植物激素在分枝列当吸器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列当 甜瓜 吸器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几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仕红 江兆春 +2 位作者 何秀龙 冉海燕 叶照春 《杂草学报》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了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有效化学除草技术,采用室内生测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土壤喷雾处理方法,调查除草剂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1%氟噻草胺悬... 为了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有效化学除草技术,采用室内生测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土壤喷雾处理方法,调查除草剂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对大豆、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在田间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嗪草酮与氟噻草胺、异丙甲草胺两两混用后,田间杂草药后30 d防效达87%以上,药后45 d防效达93%以上,持效期也相对较长。受环境影响,5种除草剂虽在室内试验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但田间各单剂混用后与对照的表现相差不大,说明对大豆、玉米安全。综上,异丙甲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氟噻草胺单用或混用,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中于大豆、玉米播种后1~2 d内进行土壤喷雾处理防除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 土壤封闭除草剂 安全性 杂草防效
下载PDF
新疆亚洲玉米螟暴发成灾驱动机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19
作者 丁新华 王小武 +7 位作者 付开赟 贾尊尊 卢屹 魏新振 王志慧 阿尔孜姑丽·肉孜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亚洲玉米螟 灾变机制 驱动因素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牛筋草PFK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草甘膦抗性鉴定上的应用
20
作者 陈景超 李志玲 +3 位作者 崔海兰 于海燕 马宇菲 李香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4,共6页
抗草甘膦牛筋草中磷酸果糖激酶(PFK)与靶标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的含量存在线性关系,是牛筋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指示蛋白之一。为实现抗草甘膦牛筋草的快速鉴定,本研究克隆了牛筋草PFK全长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抗草甘膦牛筋草中磷酸果糖激酶(PFK)与靶标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的含量存在线性关系,是牛筋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指示蛋白之一。为实现抗草甘膦牛筋草的快速鉴定,本研究克隆了牛筋草PFK全长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免疫大兔最终获得多克隆抗体,进一步对抗体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了检测,并用该抗体对抗性牛筋草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发现,PFK基因全长1656 bp,编码551个氨基酸,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FK经诱导后表达的蛋白大小为45 kD,蛋白纯化后浓度为3.5 mg/mL。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地识别牛筋草PFK蛋白,稀释512000倍后仍可检测到抗原,并能够准确鉴定PFK不同表达量的抗性牛筋草。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PFK多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鉴定EPSPS过表达的抗草甘膦牛筋草,这为牛筋草对草甘膦抗药性的快速鉴定提供了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果糖激酶 牛筋草 多克隆抗体 草甘膦 抗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