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符福鸿 王丰 +3 位作者 黄文剑 彭惠普 伍应运 黄德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45,共7页
本文用3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为供试材料,组成3×10NCⅡ交配设计,对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其结果,谷粒长、宽、长/宽和千粒重等四个性状均为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谷粒的长/宽主要受母本(不育系)的影响.父本(恢复系)... 本文用3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为供试材料,组成3×10NCⅡ交配设计,对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其结果,谷粒长、宽、长/宽和千粒重等四个性状均为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谷粒的长/宽主要受母本(不育系)的影响.父本(恢复系)影响极小,来达显著水平;粒长、宽和千粒重三性状同时受父母本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宽和千粒重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其狭义遗传力也较高,分别为78.70%,89.53%和86.46%.相关分析结果,粒长与长/宽,千粒重与粒宽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粒宽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与粒宽和千粒重之间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粒长、宽和千粒重对长/宽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881、—0.7477和—0.0793;千粒重通过粒长、宽两性状的间接通径系数达0.1266和—0.5630.文中提出了培育粒形较好(长:宽比值大于3)的高产强优杂交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水稻 谷粒 性状 遗传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英文) 被引量:79
2
作者 杨守仁 张龙步 +2 位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王进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也是难题.现在我国人口已近十二亿,水稻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头.高产更高产,难度越来越大.它的超高产育种,既无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循,就只能摸索前进.本文试图将几十年来多少人的汗水心血所凝成的...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也是难题.现在我国人口已近十二亿,水稻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头.高产更高产,难度越来越大.它的超高产育种,既无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循,就只能摸索前进.本文试图将几十年来多少人的汗水心血所凝成的宝贵经验,全面加以分析整理,藉以进一步完善过去所提出的理想株形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大方向,优化性状组配以及杂交后代选择标准等理论和方法,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育种 优化性状组配 杂交后代选择
下载PDF
高空环境对水稻遗传性的影响 被引量:74
3
作者 陈芳远 蒋兴邨 +3 位作者 卢升安 易小平 杨存义 李金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使水稻干种子处于海拔30~35km高空8h后回收种植,并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和SP3代单株与SP4代平均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代出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降低,中后期生长不整齐,抽穗... 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使水稻干种子处于海拔30~35km高空8h后回收种植,并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和SP3代单株与SP4代平均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代出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降低,中后期生长不整齐,抽穗期不一致、结实率降低等现象。对SP2代群体所调查的11个农艺性状,均出现比其它诱变因素更为广幅的分离,并获得具有广亲和基因的突变株,对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农A和粳型不育系花A、越A的育性均具有恢复能力。SP3代单株与SP4代平均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而认为由高空环境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环境 诱变育种 遗传性 水稻
下载PDF
农垦58S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端品 邓训安 +3 位作者 余功新 林兴华 谢岳峰 李泽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7-419,共13页
本研究用标记基因法对水稻农垦58S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ms^(ph)分别与属于水稻连锁群Ⅰ等11个不同连锁群的U-1等28个标记基因表现为独立遗传,而与属于Ⅵ+Ⅸ连锁群的标记基因d-1连锁,估算二者之... 本研究用标记基因法对水稻农垦58S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ms^(ph)分别与属于水稻连锁群Ⅰ等11个不同连锁群的U-1等28个标记基因表现为独立遗传,而与属于Ⅵ+Ⅸ连锁群的标记基因d-1连锁,估算二者之间的重组值为28.41±3.94%。推断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ms^(ph)位于西村氏的第二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雄性不育 染色体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Ⅱ.人工控制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鉴定 被引量:27
5
作者 孙宗修 程式华 +3 位作者 闵绍楷 熊振民 应存山 斯华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6-60,共5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时间和温度对农垦58S及以此为基因源转育的其他粳型光敏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受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双重影响,在15.0h光长与29.6℃平均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度分别为33.0℃与28.0℃...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时间和温度对农垦58S及以此为基因源转育的其他粳型光敏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受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双重影响,在15.0h光长与29.6℃平均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度分别为33.0℃与28.0℃)的长光照高温条件下,自交结实率为0或接近于0;在12.0h光长与23.6℃平均温度(27.0/22.0℃)的短光照低温条件下,自交结实率较高;在长光低温(15.0h/23.6℃)和短光高温(12.0h/29.6℃)下,育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不同材料的育性对光温反应存在着差异,提示遗传背景对育性表达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自然条件下光敏不育系夏季制种纯度不高而秋季警种产量又较低的现象在理论上给予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 水稻 光温反应 育性
下载PDF
水稻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光华 袁祚廉 +5 位作者 郑家奎 谢戎 杨正林 黄建国 邵启明 袁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利用两组5×5双列杂交,以 Griffing模型Ⅰ分析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但蛋白质以加性效应为主,游离氨基酸以非加性效应为主;2.... 利用两组5×5双列杂交,以 Griffing模型Ⅰ分析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但蛋白质以加性效应为主,游离氨基酸以非加性效应为主;2.蛋白质不存在显著的胞质效应,而游离氨基酸则存在极显著的胞质效应;3.蛋白质杂种优势较小,其最强的组合超中亲优势值仅为13.75%,而游离氨基酸存在强大的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可达155.17%;4.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一般配合力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在一般配合力改良上可同步进行; 5.京香1号、培矮64、IR58、Mcp231-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蛋白质 游离氨基酸 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应用RFLP定位水稻的生育期基因 被引量:22
7
作者 沈波 钱惠荣 +1 位作者 王建林 郑康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选用水稻RFLP图谱上的45个DNA随机克隆结合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广亲和品种Pecos,测验种秋光和南京11之间的多态性,发现其中15个探针能在这3个品种间检测到多态性.进一步用14个多态性探针和形态标记色素原基因C分析三交群体Pecos/南京... 选用水稻RFLP图谱上的45个DNA随机克隆结合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广亲和品种Pecos,测验种秋光和南京11之间的多态性,发现其中15个探针能在这3个品种间检测到多态性.进一步用14个多态性探针和形态标记色素原基因C分析三交群体Pecos/南京11//秋光中标记与抽穗日数的共分离.结果表明;三交群体各单株抽穗期分布为双峰,早抽穗株数与晚抽穗株数之比为28:27;第6染色体上的标记RG64,RG456,RG138和色素原基因C均与抽穗日数有连锁关系,其中RG64与抽穗日数连锁最紧密,两者之间的重组值为7.3±3.5%.我们把该位点命名为E4- [t],它与籼粳F_1;生育期超亲有关,位于第6染色体上RFLP标记RG138与RG64之间,距离RG64 7.9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基因定位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水稻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蔼民 李和标 +3 位作者 张启发 姜晓红 师素云 杨官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以02428/Balilla//南京11三交F_1群体为材料,对利用染色体特异的RFLP标记进行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单株小穗可育率呈双峰分布,高结实株与低结实株之比符合1:1分离规律,说明水稻广亲和性受一对显性核基... 以02428/Balilla//南京11三交F_1群体为材料,对利用染色体特异的RFLP标记进行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单株小穗可育率呈双峰分布,高结实株与低结实株之比符合1:1分离规律,说明水稻广亲和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所用7个已定位于第6染色体的探针中,RG213和RG138在02428与另两个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广亲和基因与Est-2、RG213、RG138、C基因4个位点间均表现极显著连锁关系,交换值分别为5.9%,7.9%,9.7%和10.3%。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上位置的初步确定为进行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以及该基因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 基因 亚种间杂交
下载PDF
麦芽糖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孙宗修 斯华敏 +1 位作者 程式华 湛小燕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研究了浓度均为150mmol/L的9种碳源(含组合)对3个籼稻品种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发现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效果最佳。进一步以7个灿稻、2个粳稻和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系统比较了150mmol/L的麦芽糖与蔗糖作为诱导培养基的碳源对花... 研究了浓度均为150mmol/L的9种碳源(含组合)对3个籼稻品种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发现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效果最佳。进一步以7个灿稻、2个粳稻和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系统比较了150mmol/L的麦芽糖与蔗糖作为诱导培养基的碳源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随后的绿苗分化率分别为54.81%与9.70%,而在相应的蔗糖培养基上,只有11.85%和3.30%,差异极显著。讨论了提高籼稻花培效率的策略,并建议采用统一的方法计算愈伤组织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 麦芽糖 水稻
下载PDF
离子注入水稻诱变育种机理初探 被引量:185
10
作者 余增亮 何建军 +3 位作者 邓建国 王学栋 吴跃进 刘贵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1期12-16,共5页
一、引言自从1927年Muller发现X射线能大大增加植物突变率以来,辐射植物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植物辐射育种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作物选育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近三十年来,诱变育种又掀起了新的... 一、引言自从1927年Muller发现X射线能大大增加植物突变率以来,辐射植物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植物辐射育种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作物选育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近三十年来,诱变育种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各种物理化学方法纷纷引入到诱变育种领域中来。其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和突变频谱,从而为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品种提供更大的基因库。另一方面,突变没有方向性,诱变育种的主要手段还是靠田间选育,这就影响了诱变育种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基础研究外,寻找新的诱变源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诱变 离子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景勇 凌凤楼 +2 位作者 杨福 高春福 邬信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6-20,49,共6页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是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主要优点是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三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7.1%;两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9.2%。并荣获吉林省首届优质水稻品种评比第...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是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主要优点是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三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7.1%;两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9.2%。并荣获吉林省首届优质水稻品种评比第一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高产 水稻 吉农大3号 品种 种间杂交
下载PDF
矮泰引-2中半矮秆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梁国华 潘学彪 +1 位作者 顾铭洪 嵇朝球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矮泰引-2中半矮秆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梁国华,潘学彪,顾铭洪,嵇朝球(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225001,现在地址:江苏油田农场,江苏洪泽223125)关键词:基因分析;基因分离;半矮秆基因TheIsolatio... 矮泰引-2中半矮秆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梁国华,潘学彪,顾铭洪,嵇朝球(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225001,现在地址:江苏油田农场,江苏洪泽223125)关键词:基因分析;基因分离;半矮秆基因TheIsolationandGeneticIden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离 半矮秆基因 鉴定 筹泰引-2
下载PDF
琼脂浓度对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梅传生 张金渝 +2 位作者 汤日圣 蔡小宁 吴光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以盐粳2号脱壳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不同浓度琼脂对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理。在分别进行脱分化、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试验时,当琼脂从0.5%提高到1.0%植株再生率均显著升高。在继代和分化培养基组合中,琼脂... 以盐粳2号脱壳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不同浓度琼脂对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理。在分别进行脱分化、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试验时,当琼脂从0.5%提高到1.0%植株再生率均显著升高。在继代和分化培养基组合中,琼脂浓度均为1.0%时植株再生率最高;而脱分化培养基0.5%或1.0%琼脂和分化培养基1.0%琼脂组合,再生率最高,两者均为1.0%琼脂反而降低。试验还表明,随着培养基中琼脂浓度提高,愈伤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含量上升。较高浓度(1.0%)琼脂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内源ABA含量显著高于较低浓度(0.5%)琼脂的,而ZRs含量则显著较低。同样,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较高浓度琼脂分化培养的愈伤组织内源ABA含量显著地高于较低琼脂的,而ZRs含量则相反,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 植株再生率 水稻 愈伤组织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曾汉来 张自国 +2 位作者 元生朝 李玉珍 张端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在14.5小时长光照下,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农垦58S和W6154S于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至单核花粉期,W6154S的温敏期为雌雄蕊形成期至单核花粉期。农垦58S的温敏期较... 在14.5小时长光照下,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农垦58S和W6154S于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至单核花粉期,W6154S的温敏期为雌雄蕊形成期至单核花粉期。农垦58S的温敏期较长,育性受低温影响后在高温下要较长时期才能恢复不育;W6154S育性易受低温影响,但温敏期较短,在高温下不育性恢复快。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感温性鉴定中,建议在雌雄蕊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末期进行温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育性转换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自国 曾汉来 +4 位作者 杨静 卢开阳 熊凤鸣 喻法金 朱祖德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8,共5页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波动及其自身繁殖特性在品系之间是不同的.7001S,1541s、5088S、31111S、M901S、培矮64S、农垦58S,89065和HN5-2S的不育下限温度低,不育性对低温反应较稳定;双光...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波动及其自身繁殖特性在品系之间是不同的.7001S,1541s、5088S、31111S、M901S、培矮64S、农垦58S,89065和HN5-2S的不育下限温度低,不育性对低温反应较稳定;双光S、农垦58S、5088S、31301S、31111S、8902S和7001S的上限可育温度较高,短日下不育系繁殖容易。7001S和5088S是在长江流域稻区既能安全制种,又能稳定繁殖的优良光温敏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 不育系 稳定性
下载PDF
水稻中413的广亲恢性及其系列组合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利军 应存山 +5 位作者 闵绍楷 余新桥 梅捍卫 王一平 郭龙彪 钟代彬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3-199,共7页
中413是从50465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与籼型测验种IR36、南京11测交,F1结实率分别为75.5%和80.0%;与粳型测验种秋光、Balilla测交,结实率分别为71.4%和53.2%。对野败、矮败... 中413是从50465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与籼型测验种IR36、南京11测交,F1结实率分别为75.5%和80.0%;与粳型测验种秋光、Balilla测交,结实率分别为71.4%和53.2%。对野败、矮败、Dissi、马尾粘等胞质不育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以中413为广亲恢系而配制的系列组合均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种植均比对照汕优63和汕优10号增产或极显著增产。作单季种植,亩产可达700kg以上;作双晚栽培,亩产可达600kg左右。表现为秧苗素质好,生长势旺,耐肥抗倒,穗大,叶面积系数大,物质生产力高,穗多,库源关系协凋。中413系列组合不仅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而且较好地克服了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中F1结实率偏低、籽粒不饱满、植株偏高和生育有期偏长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亲和性 杂种优势 水稻 三系配套
下载PDF
黑米稻种皮色素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名位 彭仲明 徐运启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9-155,共7页
采用3个种皮颜色深浅不同的黑米稻品种与1个白米稻品种配制6个杂交组合,测定F2单株黑米种皮中的色素含量。所有组合F2群体的色素含量的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并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表现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选用6个黑米... 采用3个种皮颜色深浅不同的黑米稻品种与1个白米稻品种配制6个杂交组合,测定F2单株黑米种皮中的色素含量。所有组合F2群体的色素含量的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并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表现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选用6个黑米稻品种与1个白米稻品种作7×7完全双列杂交,按Hayman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黑米稻种皮色素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高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对低含量的等位基因表现显性,种皮深黑色对浅黑色、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显性等位基因对提高色素含量起增效作用,隐性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且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在黑米稻的杂交育种中,可以种皮颜色作为主要目标,连续多代定向选择深黑色种皮的个体,并结合高世代的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进行最终抉择,以保证所选黑米稻新品种(系)既有深黑色的种皮外观,又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稻 双列杂交 种皮颜色 色素含量
下载PDF
北粳南引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温福 张龙步 +2 位作者 徐正进 杨守仁 左震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北粳南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生态条件不同植株繁茂性差、生长量不足、生育期不适合当地需要、抽穗开花期不耐高温、结实率偏低和脱粒困难。多年来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结果表明,改用灿粳稻杂交育成的、适应性强的新型粳稻是解决上述问题... 北粳南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生态条件不同植株繁茂性差、生长量不足、生育期不适合当地需要、抽穗开花期不耐高温、结实率偏低和脱粒困难。多年来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结果表明,改用灿粳稻杂交育成的、适应性强的新型粳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已使北粳南引获得历史性的成功。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所选育的代表品种中粳564在安徽江淮稻区作中稻,不仅生育期适宜,繁茂性好,而且像籼稻一样容易脱粒。因此,北粳南引的成功,标志着在水稻引种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为安徽江淮稻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籼改粳打开了新局面,为我国籼粳稻杂交育种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灿粳 杂交育种 引种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系在沈阳(42°N)的育性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振玉 顾义明 +1 位作者 华泽田 高日玲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13,共3页
利用湖北农科院等单位提供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6154等5份,粳型光敏核不育系5047等8份,进行盆栽和大田栽培,A做透光11、13、13.5、14小时及自然光照处理,结合温度自然分布,使2次枝梗分化至出穗期处于不同的光... 利用湖北农科院等单位提供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6154等5份,粳型光敏核不育系5047等8份,进行盆栽和大田栽培,A做透光11、13、13.5、14小时及自然光照处理,结合温度自然分布,使2次枝梗分化至出穗期处于不同的光温组合中,探讨光敏核不育系在沈阳市(42°N)的育性转换规律。结果表明,粳型与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其基因表达条件差异很大,前者主要受光照因子控制,后者则受光温配合作用制约且温度尤为主导因素。在沈阳整个8月份为光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期,可以杂交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 不育系 育性 水稻 气温
下载PDF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广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旭东 王建林 +1 位作者 熊振民 严学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1-216,共6页
从1986年始对水稻广亲和性的资源筛选、亲和谱、遗传和利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籼粳杂种后代材料及美国稻品种中存在较丰富的广亲和品种,如T984、嘉40、Pecos和L201等均表现有良好的亲和性。2)各广... 从1986年始对水稻广亲和性的资源筛选、亲和谱、遗传和利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籼粳杂种后代材料及美国稻品种中存在较丰富的广亲和品种,如T984、嘉40、Pecos和L201等均表现有良好的亲和性。2)各广亲和品种的亲和谱存在明显的差异。T984、中国91、热研1号和嘉40的亲和谱较宽;而DouradaPrecoce和中作180的亲和谱较窄,即所谓的特定亲和性品种。3)广亲和品种的亲和性遗传亦有不同的表现。热研1号的广亲和性(以南京11和76-27B作为籼、粳测验种)受一对基因控制,其位于第六染色体上,与色素原基因C的交换值为4.71%;Pecos和L201的广亲和性(以南京11和秋光作为测验种)除受与色素原基因C连锁的主效基因控制外。还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T984的广亲和性(以辐8-1和秋光作为测验种)与色素原基因C相互独立。此外,广亲和品种/粳型测验种的F2植株的亲和性强弱与相应的F3株系的平均结实率高低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广亲和性 水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