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杭州地区秋季稻田的甲烷排放 被引量:18
1
作者 戴爱国 王明星 +4 位作者 沈壬兴 H.Schütz W.Seiler H.Rennenberg 吴海宝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2-110,共9页
1987年秋季在杭州郊区采用一套全自动的观测系统,对稻田的甲烷排放进行了观测。在整个晚稻灌溉期内,稻田是大气甲烷的一个源地,其甲烷释放率最高可达240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在水稻成熟期之前,甲烷释放率一般... 1987年秋季在杭州郊区采用一套全自动的观测系统,对稻田的甲烷排放进行了观测。在整个晚稻灌溉期内,稻田是大气甲烷的一个源地,其甲烷释放率最高可达240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在水稻成熟期之前,甲烷释放率一般在40-60mg·CH_4/m^2·h的水平上波动,在成熟期间则降为10mg·CH_4/m^2·h的水平。除移栽期外的整个水稻生长期间的甲烷平均释放率为39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午夜至凌晨3—4点达最大值,白天较低,变化也较小。这可能与水稻植物体由于其生理上的日变化引起的甲烷气体传输能力的日变化有关。实验没有观测到不同施肥(K_2SO_4和菜饼)对甲烷释放率的明显影响。阴雨天的降温一般在2—3天后引起甲烷释放率的迅速下降,这可能是因土壤中发酵细菌如产甲烷菌数量的减少造成的。尽管甲烷释放率和土壤温度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上是逐步下降的,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性。土壤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只有一小部分释放到大气中,从土壤中冒出来的气泡往往可引起释放率的急剧上升。1985年全球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估计为134±3lTg(1Tg=10^(12)g),其中12±26Tg和30±6Tg分别来自亚太地区和中国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稻田 甲烷 排放 杭州地区
下载PDF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魏朝富 高明 +1 位作者 车福才 邓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本文研究了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垄作免耕下的稻田土壤,<0.01mm土粒团聚度有增大的趋势,其中>0.01mm无机微团聚体和>0.01mm级铁、铝-有机微团聚体所占的比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而>0.01m... 本文研究了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垄作免耕下的稻田土壤,<0.01mm土粒团聚度有增大的趋势,其中>0.01mm无机微团聚体和>0.01mm级铁、铝-有机微团聚体所占的比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而>0.01mm级钙、镁-有机微团聚体显著下降;土壤水热状况处于新的协调状况促进了土壤潜在肥力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垄作免耕 土壤团聚体 水热状况
下载PDF
水稻田中产甲烷菌数量和优势种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钱泽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_2和CO_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_2和CO_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明显增高,到乳熟期可高达3.1×10^(11)个/克干土;在甲酸钠和乙酸钠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较高,分别达3.7×10~8个/克千土和1.2×10~8个/克干土;在甲醇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各生育期差异不显著。不同深度土壤中产甲烷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产甲烷菌数量的递增。水稻土中占优势的产甲烷菌种群为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mazei)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 水稻田 甲烷菌 水稻 生长期
下载PDF
黄泥类水稻土铁锰剖面分异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黎成厚 汪远品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5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剖面各层中各种形态铁、锰的测定,研究了黄泥类水稻土剖面中铁、锰的分异特性。用淀积深度和淋淀比率表示的铁锰淋淀强度受水稻土发育程度、土体通透性及耕层铁、锰含量,尤其是耕层活性铁、锰含量的相对比率(Fe_o/Mn_o)的影响。... 通过对剖面各层中各种形态铁、锰的测定,研究了黄泥类水稻土剖面中铁、锰的分异特性。用淀积深度和淋淀比率表示的铁锰淋淀强度受水稻土发育程度、土体通透性及耕层铁、锰含量,尤其是耕层活性铁、锰含量的相对比率(Fe_o/Mn_o)的影响。由于淋淀比率会随着水稻土发育进程的加深而增大,犹如铁锰的淋淀强度一样,耕层的Fe_e/Mn_o比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母质的黄泥类水稻上的发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黄泥土 淋淀
下载PDF
水稻田的甲烷释放及其生物学机理 被引量:34
5
作者 闵航 陈美慈 钱泽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本文报道采用土柱法和田间原位法研究淹水稻田甲烷释放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早稻以分蘖盛期时甲烷释放量最大,以后逐渐减少;晚稻从分蘖开始逐渐增加,至分蘖盛期、末期时达到最大,孕穗期急剧减少,生长后期又有所回升。晚间和... 本文报道采用土柱法和田间原位法研究淹水稻田甲烷释放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早稻以分蘖盛期时甲烷释放量最大,以后逐渐减少;晚稻从分蘖开始逐渐增加,至分蘖盛期、末期时达到最大,孕穗期急剧减少,生长后期又有所回升。晚间和上午释放的甲烷量较多,中午(10∶00—14∶00)几乎无释放,下午又有少量释放。不同施肥区的水稻甲烷释放量明显不同,以施猪粪区为最高,次为施尿素区,不施肥区最低。但各施肥区在整个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甲烷释放趋势则完全一致,以分蘖盛、末期释放量最大。稻田释放的甲烷主要是通过植株释放,可占总释放量85%以上,行株间土壤释放量不多,田间水释放极少。产甲烷细菌附存于根表而不进入根内组织。根系土壤中产甲烷微生物类群、厌氧性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甲烷氧化细菌及总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行株间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甲烷 生物学
下载PDF
水稻根表及其自由空间的铁氧化物对吸收镉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衣纯真 李花粉 张福锁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5-379,共5页
本试验采用水培和琼脂两种培养方式,模拟在不同铁浓度条件下,水稻根表铁氧化物积累或铁胶膜厚度对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浓度约40 mg·L^(-1)(10^(-5)mol·L^(-1))时,水稻根表累积铁氧化物和所形成的铁胶膜的厚度使水稻... 本试验采用水培和琼脂两种培养方式,模拟在不同铁浓度条件下,水稻根表铁氧化物积累或铁胶膜厚度对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浓度约40 mg·L^(-1)(10^(-5)mol·L^(-1))时,水稻根表累积铁氧化物和所形成的铁胶膜的厚度使水稻地上部分和根中镉的含量均最高。铁浓度下降时,镉含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表 铁氧化物 土壤
下载PDF
水稻优化灌溉制度的土壤水分调节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庭芸 秦琦 +1 位作者 刘志柯 杨常青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3-28,共6页
作者依据土壤水能量观点和水稻生理特性,从分析水稻的适宜水状况入手,提出利用土壤水分张力(基质势)作为灌溉的水分指标,并区别水稻需水临界期和非临界期试验得出适宜的土壤水分张力范围。文章还分析了水稻的需水规律,对水稻优化灌既的... 作者依据土壤水能量观点和水稻生理特性,从分析水稻的适宜水状况入手,提出利用土壤水分张力(基质势)作为灌溉的水分指标,并区别水稻需水临界期和非临界期试验得出适宜的土壤水分张力范围。文章还分析了水稻的需水规律,对水稻优化灌既的水量平衡方程和灌水周期、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等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水分调节 灌溉制度 优化
下载PDF
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污灌土壤中的锌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文菊 尹君 +2 位作者 毕淑芹 茹淑华 李习平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4期270-272,共3页
采用土-石英砂联合培养的盆栽试验, 研究两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及其对水稻吸收污灌土中的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基因型水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不同:淹水条件下形成的铁膜数量最多,高于湿润和干-湿交替... 采用土-石英砂联合培养的盆栽试验, 研究两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及其对水稻吸收污灌土中的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基因型水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不同:淹水条件下形成的铁膜数量最多,高于湿润和干-湿交替,后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基因型水稻(金优22与90-68-2)根表铁膜的形成趋势一致,只是数量稍有差异;不同基因型秸秆及籽粒中锌的含量存在差异, 不同铁处理的根表铁膜数量、地上部锌含量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表铁膜 基因型 土壤 污水灌溉
下载PDF
水稻土发生分类的研究 Ⅱ.两种水型水稻土中有机质淋溶累积的特点及其与铁锰淋淀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邢世和 吴金奖 林景亮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212-217,共6页
水耕条件促进了胡敏酸的累积和富虽酸的淋溶,使水稻土中耕层的H/F比值随发育度的提高而增大;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含量与活性铁含量,铁水合系数及活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晶胶率和晶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但是,与全锰.游离... 水耕条件促进了胡敏酸的累积和富虽酸的淋溶,使水稻土中耕层的H/F比值随发育度的提高而增大;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含量与活性铁含量,铁水合系数及活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晶胶率和晶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但是,与全锰.游离锰和活性锰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准;耕层的H/F比值不宜作为水稻土亚类划分的指标,而只宜在土属等基层分类单元划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有机质 分类
下载PDF
有机肥及标记氮肥的氮素在稻田土壤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林章 大崎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94-297,301,共5页
研究表明,在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下,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有机肥 氮肥 氮素 分布
下载PDF
黄棕壤性水稻土镉临界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波儿 刘同仇 郑文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黄棕壤性水稻土镉的临界浓度,从镉对水稻产量、糙米镉残留量及大米营养品质的影响分析,根据土壤镉与糙米镉含量的相关关系,参照现行食品卫生标准,确定土壤全镉1.6mg/kg土为黄棕壤性水稻土镉的最高临界含量。
关键词 水稻 黄棕壤 临界 浓度
下载PDF
土壤对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双华 周建林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34,共1页
土壤对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影响冯双华,周建林(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410125)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是南方稻区水稻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潜育化水稻土的土层常被水分所饱和,造成缺氧,致使土壤中有较多的还原... 土壤对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影响冯双华,周建林(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410125)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是南方稻区水稻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潜育化水稻土的土层常被水分所饱和,造成缺氧,致使土壤中有较多的还原物质积累。因而使潜育条件中生长的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根系活力 氧化力
下载PDF
重金属对水稻田土壤中藻类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德中 王宏康 刘英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4,共5页
研究表明水稻田土壤中藻类种群丰富,其中蓝藻11属、硅藻5属、绿藻7属、裸藻1属,数量上以蓝藻占优势,硅藻次之,绿藻、裸藻很少。经重金属铜、镍、铅、锌分别处理的土壤样品藻类数量变化很大,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其... 研究表明水稻田土壤中藻类种群丰富,其中蓝藻11属、硅藻5属、绿藻7属、裸藻1属,数量上以蓝藻占优势,硅藻次之,绿藻、裸藻很少。经重金属铜、镍、铅、锌分别处理的土壤样品藻类数量变化很大,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其临界值为铜10mg·kg^(-1),锌100mg·kg^(-1),镍>100mg·kg^(-1)。多种金属混合总体毒害增加,但铜、铅、毒害呈减弱趋势。除铜以外,这些重金属对藻类种群结构未有剧烈的影响,但铜在高浓度时对蓝藻的抑制作用比对硅藻的抑制作用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种类 水稻田土壤
下载PDF
水稻耐土壤潜育性及其鉴定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建军 李达模 苏以荣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土 耐潜性 鉴定评价
下载PDF
南方红壤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其机制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小立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81-382,共2页
甲烷(CH_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约为15%,大气甲烷的年增长率为0.2-1.2%。
关键词 红壤 稻田 甲烷
下载PDF
杂交水稻根际磷素的动态及利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玲 黄建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440-442,共3页
在灰棕紫泥水稻土上,杂交水稻土壤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在根——土界面的浓度最低,随着根距的增加而上升。根——土界面Ca-P减少最多,其次是Fe-P和Al-P水稻根际pH降低,根系H ̄+分泌增加,可能是促进Ca-P转化的主... 在灰棕紫泥水稻土上,杂交水稻土壤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在根——土界面的浓度最低,随着根距的增加而上升。根——土界面Ca-P减少最多,其次是Fe-P和Al-P水稻根际pH降低,根系H ̄+分泌增加,可能是促进Ca-P转化的主要原因。在低磷或无磷条件下,根系H+分泌增加可视为磷胁迫下作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际 杂交水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供氮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景钢 刘德玉 +1 位作者 祝崇学 何万云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30,共3页
氮素是水稻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土壤的供氮特性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水稻土的供氮特性在南方研究较多,而在我省研究则少。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土 供氮特性 黑龙江
下载PDF
四川紫色水稻土氧化铁的分异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建忠 《山地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46-250,共5页
以岷江冲积物、黄壤残积物发育成的水稻土为对照,研究了紫色砂岩泥岩母质发育成的紫色水稻土氧化铁的形态及其含量和转化。揭示了紫色水稻土具有无定形铁含量,铁活化度较高,氧化铁的转化作用较弱等独特的发生特性。
关键词 四川 氧化铁 分异 水稻 紫色土
下载PDF
土壤粘粒矿物对水稻生长及根系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建国 青长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在培养液中加入高岭土,水稻生长正常,略优于纯培养液;加入蒙脱石,水稻长势前差后好,最后超过加高岭土培养的水稻。此外,在培养液中加入土壤粘粒矿物,水稻根系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学变化,推测与土壤宜种性有关。
关键词 土壤 矿物 水稻 生长特性 根系
下载PDF
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福建稻田土壤生态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文雄 吴志强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30-234,共5页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福建稻田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实质及热力学依据,提出从环境系统引入足够的负熵是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的必要条件.通过计算福建省不同土壤类型的系统原始熵(S_0),熵变(S_1)及最佳熵变值(S′_1),分析各类稻田土壤茅统的...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福建稻田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实质及热力学依据,提出从环境系统引入足够的负熵是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的必要条件.通过计算福建省不同土壤类型的系统原始熵(S_0),熵变(S_1)及最佳熵变值(S′_1),分析各类稻田土壤茅统的结构特征及其转化效率,为正确评价稻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土壤 生态系统 耗散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