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5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哌鎓复配生长促进剂对棉花株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5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王文庆 张家豪 占东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5,共9页
通过运用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 通过运用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用药以甲哌鎓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薹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甲哌鎓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在本研究中,各复配处理较CK均能够增加棉株的果枝台数和铃数,棉株株高范围最终控制在84 cm左右,与CK无显著差异,能够较好控制棉株的纵向生长,T5和T4处理棉株果枝台数较CK增加了7.96%,单株棉铃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19%和23.83%,较CK棉株株宽分别显著减少4.73、4.46 cm,能够抑制棉株中部和上部果枝的生长,对棉株的横向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T5处理较CK显著降低棉株果枝始节高度3.61 cm。T5处理较CK能显著提高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T4和T5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量占比分别达到65.04%和65.46%,较CK分别提高了3.40、3.82百分点。T5处理较CK单株结铃数显著增加了0.84个,T4和T5处理与CK籽棉产量差异显著,较CK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424.90、432.88 kg/hm^(2)。综上所述,T4和T5处理与常规甲哌鎓化学封顶相比获得的棉花产量更高,能够更好塑造棉花株型,促进棉花生殖生长,增加单株结铃数,较CK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424.90、432.88 kg/hm^(2),因此推荐使用T4和T5处理复配类型化学封顶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甲哌鎓 株型 产量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覃业玲 谢章书 +11 位作者 李佳芮 张宁 成芳 张永莉 李肖 王文斌 李飞 贺云新 刘爱玉 吴碧波 邹平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210 kg/hm^(2)),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够促进棉铃向中、下部及内围果节集中,改善蕾铃脱落情况,但在多雨年份会显著增加秋桃比例,存在晚熟风险;早播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在2022年,A1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A2提高16.3%和15.3%;在2023年,A1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较A2的显著提高37.4%、39.9%;种植密度对成铃时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产量,2022年,B3的籽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提高10.0%、20.6%,皮棉产量分别提高7.7%、21.6%;2023年,B3的籽棉产量较B2、B1的分别显著提高16.5%、23.5%,B3的皮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显著提高15.8%、24.1%;施氮量对蕾铃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2022年C2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2的籽棉产量较C1、C3的分别提高11.7%、12.2%;2023年C1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1的籽棉产量较C2、C3的分别提高39.8%、41.3%。综上,湖南棉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考虑天气条件,在短季栽培一次性施肥模式下,建议氮肥用量减至150~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蕾铃脱落 产量
下载PDF
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成苗新技术在南疆盐碱地棉田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吉光鹏 陈兵 +7 位作者 常学艳 张栋海 孔献辉 董合忠 代建龙 傅积海 曹琦明 牛蛉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6,共8页
为重点解决南疆盐碱地植棉出苗保苗难、灌水量大和产量低的问题,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以新陆中8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播种至苗期9个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的不同灌溉次数(1~3次)和灌水量(每次150、300、450 m^(3)/hm^(2))处理(1-10、1-20... 为重点解决南疆盐碱地植棉出苗保苗难、灌水量大和产量低的问题,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以新陆中8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播种至苗期9个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的不同灌溉次数(1~3次)和灌水量(每次150、300、450 m^(3)/hm^(2))处理(1-10、1-20、1-30、2-10、2-20、2-30、3-10、3-20、3-30),以常规春季大水灌溉压盐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出苗率、根系指标、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多次微量滴水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播种至苗期2次滴水效果最好,其中2-10处理保苗率可达80.3%,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6119.81、2766.57 kg/hm^(2),灌溉水生产效率达1.07 kg/m^(3),其他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好,2-30处理次之,2-20处理再次;1次滴水效果其次,其中1-30处理在3个滴水量处理中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好,籽棉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6169.20 kg/hm^(2),1-20处理次之,1-10处理再次;3次滴水效果最差,3-10、3-20、3-30处理的出苗率、保苗率、生长指标及产量均较CK差,其中3-10、3-20处理灌溉水生产效率略高于CK。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棉花多次微量滴水1~2次,滴水量300~900 m^(3)/hm^(2),综合效果均较好。其中,滴水2次时,每次灌水量150 m^(3)/hm^(2)最好,每次滴水300、450 m^(3)/hm^(2)次之;滴水1次时,滴水量450 m^(3)/hm^(2)最好,可根据水情选择适合的灌水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次微量滴水 生长发育 盐碱地 产量
下载PDF
夏播短季栽培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
作者 张宁 许豆豆 +2 位作者 刘玉杰 刘爱玉 屠小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以10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株式图记载棉株各部位蕾铃发生、生长和脱落情况,以探明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条件下的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现蕾高峰期为播种后第56天至第80天,开花高峰期为播种后第77... 以10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株式图记载棉株各部位蕾铃发生、生长和脱落情况,以探明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条件下的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现蕾高峰期为播种后第56天至第80天,开花高峰期为播种后第77天至第96天,成铃高峰期为播种后第85天至第101天,各品系生殖器官(蕾、花、铃)数量积累均有显著差异;在空间分布上,P56-3、07单12、07单6和07单7表现为中部成铃最多,其余品系则表现为下部成铃最多;P56-3、07单6和07单7成铃率分布表现“下部果枝内空形”;各品系产量结构有显著差异,品系2003-29单株铃数较其他品系高19.53%~119.55%,籽棉和皮棉产量较其余品系分别高21.82%~106.32%、22.46%~134.05%,在所有参试品系中表现突出,成铃分布均匀,脱落较少,单株成铃数和产量最高,适宜在夏播短季栽培模式下种植。棉花夏播短季栽培成铃主要集中在8月,不能用传统的“三桃”比例来衡量高产优质栽培的成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夏播短季栽培 成铃 时空分布 产量
下载PDF
减施氮肥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秦宇坤 陈俊英 +1 位作者 江洪 张丽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减氮措施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为长江流域棉区减氮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赣棉杂1号’为试材,共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处理(N_(0)),常规施氮处理(N_(1),施氮量345 kg·hm^(-2))... [目的]探究不同减氮措施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为长江流域棉区减氮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赣棉杂1号’为试材,共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处理(N_(0)),常规施氮处理(N_(1),施氮量345 kg·hm^(-2)),减氮20%处理(N_(2),施氮量276 kg·hm^(-2)),减氮并配施有机肥处理(N_(3),施氮量276 kg·hm^(-2),其中10%氮以有机肥形式配施)。分别调查不同施氮处理下棉花农艺性状及叶片光合参数、SPAD值、含氮量,并测量其产量与纤维品质。[结果]N_(1)、N_(2)、N_(3)处理可显著提高棉株株高、茎粗、果枝台数、单株总铃数,其中N_(3)处理对棉株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N_(1)、N_(2)处理。现蕾期,N_(2)、N_(3)处理功能叶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比N_(0)处理显著提高16.12%、17.49%,胞间CO_(2)浓度(C_(i))分别比N_(0)处理显著提高33.49%、35.42%;花铃期,N_(2)、N_(3)处理P_(n)分别比N_(0)处理显著提高28.27%、34.74%。N_(2)、N_(3)处理棉花功能叶SPAD值、含氮量、光合参数及籽棉产量、纤维品质与N_(1)处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减氮20%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处理(尿素折合纯氮248.4 kg·hm^(-2),有机肥折合纯氮27.6 kg·hm^(-2))既能减少化肥投入,又能保证较高的棉花产量,是适宜长江流域赣北棉区的施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减氮 光合特性 氮素 产量
下载PDF
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佳 许豆豆 +2 位作者 赵强 田阳青 任若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新疆库尔勒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7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大田常规甲哌(DPC,225 g/hm^(2))使用剂量为对照,在棉花全生育期中分别喷施675 g/hm... 为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新疆库尔勒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7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大田常规甲哌(DPC,225 g/hm^(2))使用剂量为对照,在棉花全生育期中分别喷施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9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12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675 g/hm^(2) Pro-Ca、975 g/hm^(2) Pro-Ca和1275 g/hm^(2) Pro-Ca,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对棉花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终株高为71.07 cm,较对照显著降低了3.70%;12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下棉花茎粗达到10.04 cm,较对照显著增加了9.49%;1275 g/hm^(2) Pro-Ca单施处理下棉花主茎节间长度达到5.87 cm,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6.47%;12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下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达到51.53%,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5.69%;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下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最高,分别达到5.46个和5.50 g,最终籽棉产量为6319.60 kg/hm^(2),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8.75%。综上所述,推荐在棉花生产上于全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株高,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达到增加产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环酸钙 棉花 化学调控 农艺性状 产量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氟节胺化学打顶对棉花株型结构、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海标 王林 +2 位作者 毕显杰 王文博 宋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79,共6页
研究2种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指标、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喷施打顶剂A和B,A为25%氟节胺悬浮剂,B为40%氟节胺悬浮剂,2种打顶剂均分2次于7月3日、7月24日喷施,用量均... 研究2种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指标、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喷施打顶剂A和B,A为25%氟节胺悬浮剂,B为40%氟节胺悬浮剂,2种打顶剂均分2次于7月3日、7月24日喷施,用量均是60 mL+95 mL,人工打顶作为对照。测定各处理棉花株型、棉铃空间分布、产量形成因素、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化学打顶棉花株高、主根长、单株果枝数比人工打顶增加,主茎节间缩短,果枝与主茎夹角略微减小,株型紧凑;同一时期棉花开花数、结铃数、吐絮数略微增加,但差异不显著;顶部果枝结铃数减少,内围铃数增加;衣分显著增加,产量及构成因素略微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对棉花整株纤维品质不产生显著影响,对中部棉铃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可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初步表明,氟节胺化学打顶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塑造良好株型,提高棉花产量,对整株棉铃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化学打顶技术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实现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 株型 产量 纤维品质 棉铃空间分布
下载PDF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道青 郑曙峰 +4 位作者 刘小玲 王维 阚画春 陈敏 李淑英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3-19,共7页
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 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常规早熟棉品种)等3个棉花品种在高密度(9.0万株/hm^(2))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铃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中棉所63F2’单铃重、籽棉产量高于2个常规早熟棉花品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425’、‘中棉所50’成熟较早、集中成铃,适宜长江流域一年两熟模式下连茬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种植模式 适应性 棉花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棉花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浩 王丹 +5 位作者 宋贤鹏 马亚杰 马小艳 吴长才 杨君 马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3-1103,共11页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施用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棉所117为供试品种,选用甲哌鎓与低、中、高浓度的胺鲜酯、24-表芸苔素内酯及调环酸钙进行复配施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于棉花初花期至盛花期进行3次喷施,分析喷施后对其农艺...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施用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棉所117为供试品种,选用甲哌鎓与低、中、高浓度的胺鲜酯、24-表芸苔素内酯及调环酸钙进行复配施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于棉花初花期至盛花期进行3次喷施,分析喷施后对其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9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5 g/hm^(2)+5%胺鲜酯可溶性液剂120 mL/hm^(2)和9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5 g/hm^(2)+10%调环酸钙悬浮剂450 mL/hm^(2)两个复配对棉花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控旺效果,增加了果枝数与主茎直径,同时促进了棉株结铃;9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5g/hm^(2)+5%胺鲜酯可溶性液剂120 mL/hm^(2)复配施用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籽棉产量、每公顷铃数及单铃重,且对整齐度有一定提升;调控内源赤霉素升高,吲哚乙酸与脱落酸含量降低,有助于实际生产中的增产提质;9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5 g/hm^(2)+10%调环酸钙悬浮剂450 mL/hm^(2)显著增加了棉花地上部分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生殖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调控脱落酸含量升高,有效促进营养向生殖器官传输。研究表明,9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5 g/hm^(2)+5%胺鲜酯可溶性液剂120 mL/hm^(2)和9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5 g/hm^(2)+10%调环酸钙悬浮剂450 mL/hm^(2)复配处理棉花可以通过调控内源激素来实现性状控制与产量增加,在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复配 棉花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性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侃 谢章书 +10 位作者 何玉玺 杨丹 许豆豆 覃业玲 李佳芮 周成轩 朱方歌 郭歌 贺云新 刘爱玉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7,共8页
以棉花早熟品种‘湘K27’和‘JX0010’为试验材料,以晚熟品种‘HN127’为对照,分别设置2个种植密度(2000株/(667 m^(2)))、3000株/(667 m^(2))和2个播期(5月25日、6月5日),于2021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其生理... 以棉花早熟品种‘湘K27’和‘JX0010’为试验材料,以晚熟品种‘HN127’为对照,分别设置2个种植密度(2000株/(667 m^(2)))、3000株/(667 m^(2))和2个播期(5月25日、6月5日),于2021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熟直播棉较晚熟品种SPAD值高;晚熟品种SOD活性总体高于早熟品种,晚播较早播在蕾期到花铃期时能显著提高棉花的SOD活性;从POD活性来看,早熟棉较优;从MDA含量来看,在早播和高种植密度条件下,营养生长期(蕾期)以晚熟品种表现较佳,生殖生长期(花铃期)以早熟品种‘JX0010’最优;品种极显著影响单铃质量、单株铃数和产量,且均表现为早熟品种优于晚熟品种。综合分析,早播有利于提高早熟棉产量,增加种植密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产量,但增产潜力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熟性 种植密度 播期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无膜栽培下灌水量和行距对南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变兄 李玲 +6 位作者 郭子轩 曹娟 毛廷勇 万素梅 翟云龙 宋敏 陈国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43,共7页
为了明确无膜栽培下不同灌水量和行距对棉花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中619’为材料,设置3种灌水量(W1:4 200 m^(3)/hm^(2);W2:5 100 m^(3)/hm^(2);W3:6 000 m^(3)/hm^(2))和两种行距配置[P1:76 cm等行距模式,株距5.5 cm;P2:(66+... 为了明确无膜栽培下不同灌水量和行距对棉花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中619’为材料,设置3种灌水量(W1:4 200 m^(3)/hm^(2);W2:5 100 m^(3)/hm^(2);W3:6 000 m^(3)/hm^(2))和两种行距配置[P1:76 cm等行距模式,株距5.5 cm;P2:(66+10) cm宽窄行模式,株距10 cm],研究灌水量和行距对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和行距的降低,株高和茎粗增加,P2W3处理的铃期株高最大为61.3 cm,显著高于P1W1处理。同一灌水量下,茎粗整体表现为P2>P1,吐絮期P2行距下茎粗比P1高2.57%~10.92%。叶面积指数在蕾期至初花期表现为P1>P2,进入盛花期后为P2>P1,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P2行距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高于P1,随灌水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棉产量随之增加,P2W3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为6 836.95 kg/hm^(2),略高于P2W2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综合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情况,P2W3处理棉花各项生长指标较优;结合南疆棉花生产实际和节水高效栽培需求,P2W2栽培模式较适宜南疆棉花无膜种植,增产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行距 棉花 无膜栽培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滴施植调剂组合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若飞 吴雪琴 +3 位作者 赵强 田阳青 马春梅 李江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9-74,共6页
为研究滴施植调剂组合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新陆早67号为材料,于2019—2020年分别在昌吉州大丰镇和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植调剂组合,以甲哌鎓+调环酸钙为基础药剂分别复配烯效唑(T1)、乙烯利(T2),以人... 为研究滴施植调剂组合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新陆早67号为材料,于2019—2020年分别在昌吉州大丰镇和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2种植调剂组合,以甲哌鎓+调环酸钙为基础药剂分别复配烯效唑(T1)、乙烯利(T2),以人工打顶为对照(CK),调查滴施处理对棉株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打顶棉花株高低于滴施处理,2年平均株高较T1、T2处理分别降低3.26%和9.94%;T1处理显著缩短节间长、果枝长,2年平均较人工打顶分别缩短18.81%、8.61%,蕾铃占比最高达55.09%;T2处理在生育后期提高单铃质量,高达5.94 g;滴施处理能达到人工打顶效果相当的产量。滴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能有效抑制棉株纵向以及横向生长态势,塑造紧凑株型,促进棉铃提前发育,同时提高单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滴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无人机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白志坤 高山 +9 位作者 陈兵 王静 王海斌 王利 赵静 王刚 孙乐鑫 陈子杰 韩焕勇 王方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5-82,共8页
为了探索无人机(UAV)喷施化学打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并为机采棉提质增效、合理使用化学打顶剂提供借鉴与参考,选用早熟棉品种金垦1565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打顶为对照(CK),设置UAV不同飞行高度(1、2 m)、速度(3、5、7 m/s)、喷药浓度(0... 为了探索无人机(UAV)喷施化学打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并为机采棉提质增效、合理使用化学打顶剂提供借鉴与参考,选用早熟棉品种金垦1565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打顶为对照(CK),设置UAV不同飞行高度(1、2 m)、速度(3、5、7 m/s)、喷药浓度(0.525、0.750、0.975 L/hm^(2))等共6个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纤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打顶0~20 d后,与CK相比,处理1~6棉花株高、叶龄、果枝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打顶20 d后,处理3的株高最低,果枝数和叶龄最高,且处理2、5、6与CK的棉花叶龄、果枝数差异显著(P<0.05);处理6棉花根鲜质量、茎鲜质量、地上总鲜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地上总干质量、叶面积指数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3、6的棉花产量分别比CK高321.65~1253.59 kg/hm^(2),增产率达4.79%~18.66%,其中处理6的增产效果最优;处理1、4、5的产量比CK低405.80、38.23、307.42 kg/hm^(2),减产率达6.04%、0.57%、4.58%,所有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CK相比,处理3~5棉花的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成熟度系数略有增加,伸长率、短纤维指数略微减少,处理1~6棉花的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均高于CK。说明UAV化学打顶能有效调控棉花的株高、叶龄和果枝数,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其中,UAV飞行高度2 m,速度5 m/s,喷药浓度0.750、0.975 L/hm 2处理的效果较好,可在北疆早熟棉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化学打顶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枣棉间作下氮密互作对棉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王霜 李田甜 +7 位作者 甘塘煌 王俊生 田玉刚 李志鹏 候金枚 张家琪 林皎 万素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5-61,共7页
探索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棉花铃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及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棉花的种植密度及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3个种植密度为主处理:22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4万株/hm2(D3),5个氮肥梯度为副处理... 探索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棉花铃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及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棉花的种植密度及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3个种植密度为主处理:22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4万株/hm2(D3),5个氮肥梯度为副处理:560 kg/hm2(N560)、420 kg/hm2(N420)、280 kg/hm2(N280)、140 kg/hm2(N140)、0 kg/hm2(N0),以单作棉花(CK)为对照,在棉花铃期对光合日变化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经济产值。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Pn、Gs、WUE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Tr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Ci和Ls值日变化分别呈“V”形和倒“V”形变化趋势。在间作系统中籽棉产量以D1N280处理(22万株/hm2和280 kg/hm2)最高,其值为2 983.70 kg/hm2,且D1(22万株/hm2)的土地当量比为1.39,与未施氮相比,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加间作系统的光合性能和棉花产量。因此本试验中枣棉间作系统棉花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22万株/hm2和280 kg/hm2,该研究结果可为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作物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棉花 光合日变化 密度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周年肥料运筹对双直播模式下棉油周年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秦宇坤 陈俊英 张丽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索适合棉油双直播模式的氮、磷、钾肥周年运筹技术,为棉油双直播模式下棉花、油菜的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因素A为周年施肥总量,分别设置低肥、中肥和高肥(A_(1)、A_(2)和A_(3))3个水平;因素B为棉花和油... [目的]探索适合棉油双直播模式的氮、磷、钾肥周年运筹技术,为棉油双直播模式下棉花、油菜的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因素A为周年施肥总量,分别设置低肥、中肥和高肥(A_(1)、A_(2)和A_(3))3个水平;因素B为棉花和油菜的施肥比例,分别设置1∶1、2∶3和3∶2(B_(1)、B_(2)和B_(3))3个水平。比较不同周年施肥水平下棉油双直播模式棉花与油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偏生产力。[结果]A_(2)水平下,A_(2)B_(2)处理的棉花产量与周年总产量最高;A_(3)水平下,A_(3)B_(2)处理的棉花产量与周年总产量最高;A_(2)B_(2)处理棉花产量显著高于A_(1)B_(2)与A_(3)B_(2)处理。A_(3)B_(1)处理油菜产量显著高于A_(1)B_(1)处理。A_(2)与A_(3)水平棉花单铃重除A_(3)B_(1)处理与A_(1)B_(3)处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A_(1)水平。棉花和油菜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肥量的递增而降低;A_(2)与A_(3)水平下,A_(2)B_(2)的棉花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结论]不同周年肥料运筹对双直播模式下棉油周年产量的增产效果存在差异,总体上以B_(2)水平的增产效果最佳。其中,A_(2)B_(2)处理(氮、磷和钾施肥量分别为360、180和270 kg·hm^(-2),棉油施肥比2∶3)在降低施肥水平、保持较高氮肥偏生产力的同时,可获得最高周年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肥料运筹 棉花 油菜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棉花适宜叶面积指数的动态知识模型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怀志 曹卫星 +2 位作者 周治国 朱艳 张立桢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154,共4页
通过分析和提炼棉花叶面积指数的最新研究资料,在综合考虑目标产量、种植密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棉花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利用不同产量目标、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生态点和不同... 通过分析和提炼棉花叶面积指数的最新研究资料,在综合考虑目标产量、种植密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棉花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利用不同产量目标、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生态点和不同品种等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动态知识模型 产量目标 种植密度 生态点 品种
下载PDF
沼液浸种对陆地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闯 徐文修 +3 位作者 李钦钦 杨旭 朱永 陈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通过沼液在陆地棉上的试验,确定沼液浸种的最佳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不同的沼液浸种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各处理的出苗率都比对照高.平均高出0.5%-3.5%,其中以沼液浸种8h的出苗率... 通过沼液在陆地棉上的试验,确定沼液浸种的最佳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不同的沼液浸种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各处理的出苗率都比对照高.平均高出0.5%-3.5%,其中以沼液浸种8h的出苗率最高为85.5%。沼液浸种的处理衣分、单铃重、籽指都比对照要高,其中以沼液浸种8h表现得比较好,比对照衣分高1.1%,单铃重高0.3g,籽指高0.11。各处理单株增铃数为0.1~0.5个,各处理间差异不大。虽然经过沼液浸种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但是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沼液 浸种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蒙春 李正河 +5 位作者 薛兆良 李正尚 罗巨海 段瑞平 刘忠元 季新疆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2-35,共4页
对 4种不同种植密度棉株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观测 ,并做回归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棉株出苗 18~83d ,叶龄随生育天数增加而增长 ,株高、倒四叶宽、果枝叶和果枝数、现蕾和开花结铃数随叶龄的增加而增长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密度在 14... 对 4种不同种植密度棉株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观测 ,并做回归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棉株出苗 18~83d ,叶龄随生育天数增加而增长 ,株高、倒四叶宽、果枝叶和果枝数、现蕾和开花结铃数随叶龄的增加而增长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密度在 14 .2万~ 2 3.1万株·hm-2 的范围内 ,籽棉产量随密度、总铃数增加而提高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对早熟棉花品种单产皮棉 2 2 5 0kg·hm-2 以上、密度 2 2 .5万~ 2 4 .0万株·hm-2 棉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密度 生育动态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凤全 林涛 +6 位作者 王静 王亮 严昌荣 祖米来提.吐尔干 邓方宁 尔晨 汤秋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5,共11页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用土钻法分层取0~40 cm的土壤,进行土壤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残膜降低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均匀性,同时也导致棉田土壤盐分灌水后在各土层分布不均,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0 kg·hm^(-2)残膜量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盐分在各个土层减少,而225 kg·hm^(-2)、450 kg·hm^(-2)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土层在灌水后第1天到灌水后第3天土壤盐分减少,但第5天的土壤盐分大于第3天,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土壤盐分分布可看出,0 kg·hm^(-2)残膜量处理均匀性最好,其次是450 kg·hm^(-2)处理,最后为225 kg·hm^(-2)处理。在棉花种植播种前、收获后,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盐分平衡的影响为:250 kg·hm^(-2)>450 kg·hm^(-2)>0 kg·hm^(-2);在运移速度上,随着深度和残膜量的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盐分的富集现象。【结论】由此可以说明,残膜的存在会阻碍土壤盐分的向下运移,同时随着残膜量的增加,阻碍土壤盐分的运移程度不同,导致土壤盐分在地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盐分平衡 水盐运移 运移速率 富集现象
下载PDF
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治国 孟亚利 +2 位作者 施培 沈煜清 贾志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研究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的结果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麦棉两熟多类型、棉株多部位铃重的主要气象因子 ,温度对棉株上(7~9果枝 )、顶 (10以上果枝 )部铃铃重有重要作用 (尤其对两熟短季棉 )。铃重与铃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 研究麦棉两熟棉铃铃重与铃期气象因子关系的结果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麦棉两熟多类型、棉株多部位铃重的主要气象因子 ,温度对棉株上(7~9果枝 )、顶 (10以上果枝 )部铃铃重有重要作用 (尤其对两熟短季棉 )。铃重与铃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存在二次曲线 (Y=A +BX2)和双曲线[Y=X/(B +AX)]两种类型。日照时数对铃重的作用因麦棉两熟和棉铃着生部位而异 ,作用重要部位在中部 (4~6果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棉 两熟 铃重 气象因子 日照时数 棉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