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6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平钙肥对设施生姜生长、产量和根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兴翠 张静 +3 位作者 范燕山 彭佃亮 杨文霞 张敬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采用根际增施的方法研究2.5、5.0、7.5、10.0、12.5 g·株^(-1)5个不同水平Ca(NO_(3))_(2)对生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外源Ca(NO_(3))_(2)促进了生姜的生长,提高了叶片色素含...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采用根际增施的方法研究2.5、5.0、7.5、10.0、12.5 g·株^(-1)5个不同水平Ca(NO_(3))_(2)对生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外源Ca(NO_(3))_(2)促进了生姜的生长,提高了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根茎的产量和品质。其中Ca(NO3)2施用量≥7.5 g·株^(-1)时与不施钙(CK)相比对生姜有显著的促长增产和提质作用,在10.0 g·株^(-1)时效果最显著,采收期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较CK显著提高21.44%和34.37%,单株产量显著增加44.22%;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8.13%、36.52%、19.15%和17.49%。Ca(NO_(3))_(2)施入量在12.5 g·株^(-1)时促进作用减弱。综上所述,试验范围内外源Ca(NO_(3))_(2)均促进了生姜生长和产量增加,改善了生姜根茎品质,以外源钙施用量为10.0 g·株^(-1)时,更利于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Ca(NO_(3))_(2) 生长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比水溶肥对生姜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付丽军 王永存 +3 位作者 张璐 闫红波 段惠敏 周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冀姜5号”为试材,在生姜小培土至根茎膨大期施用高氮型(T_(1),N-P-K=30-10-20)、高钾型(T_(2),N-P-K=15-6-30)和高磷型(T_(3),N-P-K=10-30-20)3种水溶肥处理,研究不同水溶肥对生姜生长、光合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 以“冀姜5号”为试材,在生姜小培土至根茎膨大期施用高氮型(T_(1),N-P-K=30-10-20)、高钾型(T_(2),N-P-K=15-6-30)和高磷型(T_(3),N-P-K=10-30-20)3种水溶肥处理,研究不同水溶肥对生姜生长、光合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T_(2)处理茎粗、分枝数和叶面积最高,株高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肥(CK)相比,T_(2)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叶片蔗糖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升高,单株根茎鲜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与CK相比,T_(1)处理生姜株高显著增加,茎粗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产量显著低于T_(2)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T_(3)处理各生长指标及光合生理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产量显著低于T_(2)和T_(1)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培土至根茎膨大期,建议施用高钾型水溶肥(N-P-K=15-6-30),能够有效促进生姜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生姜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水溶肥 光合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群舒大地黄姜美,文翁传姜历千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舒城黄姜
3
作者 闫冲冲 王前前 +3 位作者 付玉营 龚猛 丁银媛 廖华俊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期26-28,共3页
舒城黄姜,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不仅代表着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更承载了深厚的人文历史与种植智慧。从种植历程、人文历史、产业发展情况、特定的种植环境、特定种植方法及品质指标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特色农产品。
关键词 舒城黄姜 国家地理标志 农产品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和燃烧热3种不同产地的生姜多指标品质分析
4
作者 蒋才云 肖璇 +1 位作者 黄娟媚 周利兵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48-52,共5页
选择三种不同产地的生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姜的燃烧热、燃烧稳定性、脂肪、粗纤维、灰分、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通过多指标评价生姜品质。结果表明,3种产地生姜的燃烧热在10 014.83~22 424.44 J/g之间,燃烧热大小顺序为河北石家庄>... 选择三种不同产地的生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姜的燃烧热、燃烧稳定性、脂肪、粗纤维、灰分、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通过多指标评价生姜品质。结果表明,3种产地生姜的燃烧热在10 014.83~22 424.44 J/g之间,燃烧热大小顺序为河北石家庄>山东临沂>云南红河河口县,燃烧稳定性排序为山东临沂>云南红河河口县>河北石家庄;3种生姜的粗纤维质量分数在11.50%~13.47%之间,大小顺序为:云南红河河口县>河北石家庄>山东临沂;脂肪质量分数在1.58%~2.41%之间,大小顺序为河北石家庄>山东临沂>云南红河河口县;灰分质量分数在8.12%~10.75%之间,大小顺序为河北石家庄>云南红河河口县>山东临沂。燃烧热、燃烧性(生姜的燃烧稳定性)、脂肪含量、灰分、粗纤维、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多指标的顺序为云南红河河口县>河北石家庄>山东临沂。本研究建立3种生姜的多指标分析及评价体系,为大规模开发生姜资源以及生姜分类研究提供有力地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燃烧热 热重分析 氨基酸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生姜硒镉积累和品质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窦昂洋 程艳 +1 位作者 杨倩 涂书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9,共11页
为明确土壤调理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生姜土壤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土壤调理剂(硅酸钾、麦饭石、贝壳粉)对土壤硒镉有效性以及生姜硒镉积累、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 为明确土壤调理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生姜土壤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土壤调理剂(硅酸钾、麦饭石、贝壳粉)对土壤硒镉有效性以及生姜硒镉积累、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生姜硒含量,同时显著降低镉含量。与对照(不添加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0.2%硅酸钾调理剂效果最佳,分别使生姜地上部位和姜块硒含量提高了165.01%和111.36%,镉含量降低了71.96%和65.15%;另外,施用3种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姜块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与对照相比,产量提高了23.93%~67.67%,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姜黄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34%~6.00%、154.72%~602.83%和11.05%~33.43%,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0.28%~14.42%、24.62%~34.87%、28.81%~29.01%;施用3种土壤调理剂还可提高姜块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3种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pH 0.35~0.53个单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了16.92%~22.76%,有效态硒含量增加了3.60%~10.99%。研究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活化土壤有效态硒,从而降低生姜镉含量并提高硒含量和姜块营养品质,可实现镉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保障生姜优质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土壤调理剂 营养品质
下载PDF
我国生姜产业近10年的产销状况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小琴 蔡小东 +3 位作者 刘奕清 叶亮 朱学栋 王显凤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食药同源的香辛蔬菜,经济效益位居农作物前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近10年来我国生姜产业的产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供相关决策者和广大...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食药同源的香辛蔬菜,经济效益位居农作物前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近10年来我国生姜产业的产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供相关决策者和广大从业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产销状况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生姜养分吸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窦昂洋 程艳 涂书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我国生姜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普遍,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用量及配比对生姜生长、营养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可为生姜高效施肥和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提高生姜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在大田条件下,以山东莱芜大姜(Zing... 我国生姜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普遍,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用量及配比对生姜生长、营养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可为生姜高效施肥和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提高生姜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在大田条件下,以山东莱芜大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为供试材料,以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试验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区组设计,即分别设计有机和无机肥料低、中、高3种施肥水平共9组处理组合的专用肥,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所有有机肥和无机肥均作为基肥。在生姜成熟时随机采取各小区3株生姜样品,分别测定其生长参数、养分吸收量、品质指标和产量。研究发现,各种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生姜专用肥均促进生姜生长发育,提高N、P、K、Fe、Zn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改善生姜品质,并增加生姜产量。综合比较以T6(有机肥45 t·hm^(-2)+复合肥2.25 t·hm^(-2),即施用有机肥N+P_(2)O_(5)+K_(2)O=400.5+1390.5+1165.5 kg·hm^(-2),配施复合肥N+P_(2)O_(5)+K_(2)O=337.5+135+450 kg·hm^(-2))处理总体效果最好,是最佳肥料处理组合。与对照相比,提高了成熟期地上部和姜块N、P、K含量,分别为30.07%和25.57%、31.73%和67.68%、43.33%和62.37%;提高姜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姜辣素和姜黄素含量分别为32.42%、54.15%、35.10%和49.25%;各处理生姜增产达到15.76%~66.38%。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促进生姜生长,提高生姜养分吸收,改善姜块品质,增加生姜产量。综合考虑,以有机肥45 t·hm^(-2)+复合肥2.25 t·hm^(-2)为最佳农艺施肥方案,建议在相关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专用肥 养分吸收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10份黔引生姜资源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的分析评价
8
作者 侯颖辉 李德文 +4 位作者 王少铭 罗莉斯 李晋华 冷家归 汪志燚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探明10份省外生姜资源和5份省内资源的生物学性状及品质表现,为贵州生姜产业发展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法、GC-MS及HPLC等技术测定不同生姜资源的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单株产量>500 g的有9份,其中,GZ... 探明10份省外生姜资源和5份省内资源的生物学性状及品质表现,为贵州生姜产业发展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法、GC-MS及HPLC等技术测定不同生姜资源的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单株产量>500 g的有9份,其中,GZD单株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姜球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姜球直径与姜球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姜块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JY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资源,达21.72%。HL的纤维素含量达1.384%,显著高于其他资源。根据精油组分,15份生姜可分为2种类型:I型11份,3种主要成分(α-姜烯,姜黄烯,α-法呢烯)含量之和约占总香气成分的50%;II型4份,3种主要成分含量之和<30%。此外,除JY、FS外,其余13份生姜资源的6-姜酚含量(w,后同)均>6 mg·g^(-1),其中GZD的6-姜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资源,为12.36mg·g^(-1)。其中省外引种资源中GG、YJ和HL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俱佳,单株产量均在500 g以上,干物质含量适中,为14.75%~17.20%,精油得率相对较高,为0.022~0.029 mL·g^(-1),姜辣素含量为6.99~10.20 mg·g^(-1),适宜在贵州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生姜 农艺性状 精油 GC-MS 姜辣素
下载PDF
生姜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姜龙 李丹丹 +4 位作者 王文亮 王延圣 弓志青 贾凤娟 林冬梅 《中国果菜》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干燥是生姜的一种加工方式,也是生姜的一种重要的预处理方法。目前,生姜的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种生姜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既有单一的干燥方式,如对流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辐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是生姜的一种加工方式,也是生姜的一种重要的预处理方法。目前,生姜的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种生姜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既有单一的干燥方式,如对流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辐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又有多种方法联合的干燥方式,如微波-热风、红外-热风、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并分析了不同的干燥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生姜干燥新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单一干燥技术 联合干燥技术
下载PDF
生姜种质资源耐干热性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筛选
10
作者 杨映 张玲玲 +5 位作者 梁华儒 李小雪 李慧玲 任永正 张雪梅 刘奕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0-876,共17页
干旱和热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且防控成本高,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生姜对温度和水分极为敏感,干热环境对生姜的种植和生产极易造成威胁,因此筛选耐干热生姜并探明生姜耐干热机制对生姜的高效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全国主... 干旱和热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且防控成本高,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生姜对温度和水分极为敏感,干热环境对生姜的种植和生产极易造成威胁,因此筛选耐干热生姜并探明生姜耐干热机制对生姜的高效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全国主栽的26个生姜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干热胁迫7 d后,分析其形态和生理指标差异,利用平均隶属函数法、显著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26个生姜种质资源进行耐干热性综合评价。与对照相比,干热胁迫下各生姜的叶片长度、宽度和厚度及根系长度、表面积、根尖直径和根尖数分别降低0.3%~14.9%、0~16.5%、1.1%~18.7%、0.5%~68.6%、3.9%~63.1%、0.4%~29.9%和0.5%~55.2%;生姜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总体也呈降低趋势,相对电导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提高5.7%~142.0%和9.2%~103.0%。根据耐干热能力可将26个生姜种质资源划分为4类:第1类为极耐干热,包括CDZIN091;第2类为强耐干热,包括CDZIN099、CDZIN101、CDZIN086、CDZIN080、CDZIN103、CDZIN096、CDZIN109、CDZIN084;第3类为中等耐干热,包括CDZIN100、CDZIN090、CDZIN095、CDZIN098、CDZIN094、CDZIN089、CDZIN105、CDZIN106、CDZIN110、CDZIN111、CDZIN083、CDZIN108、CDZIN012;第4类为弱耐干热,包括CDZIN102、CDZIN081、CDZIN104、CDZIN112。通过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极耐干热生姜(CDZIN091),其形态和光合等指标几乎均优于其他种质资源,说明耐干热生姜能够通过更好地调节植株形态和光合作用来适应干热环境,为后期耐干热生姜品种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干热胁迫 叶片性状 根性状 耐干热性评价
下载PDF
生姜||柑橘间作对盛夏生姜生长及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祥燕 马慧慧 +5 位作者 何雨婷 刘燃 梁红艳 朱永兴 朱学栋 刘奕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86,共12页
间作种植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利于光资源的利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探明生姜||柑橘间作对生姜在炎热夏季条件下的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于湖北省荆州区长江大学农业科技园进行两年(2021年和2022年)定点田间试验,测定3个种植模式下[... 间作种植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利于光资源的利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探明生姜||柑橘间作对生姜在炎热夏季条件下的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于湖北省荆州区长江大学农业科技园进行两年(2021年和2022年)定点田间试验,测定3个种植模式下[生姜单作未遮荫(CK)、生姜单作遮荫(CK1)及生姜||柑橘间作(CI)]生姜植株生长特性、叶片灼伤、关键光合酶、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CI处理下生姜冠层光照强度、植株叶片灼伤指数分别显著降低55.40%~55.80%和61.14%~70.20%(P<0.05),光合关键酶活性、光合色素、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显著增加22.34%~50.55%、14.36%~50.00%、51.04%~70.64%和5.56%~7.79%(P<0.05),生姜产量显著提高23.28%~23.77%,达到63.00~66.08 t·hm^(−2)(P<0.05)。与CK1相比,CI处理下生姜冠层光照强度和植株叶片灼伤指数、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关键光合酶活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在部分年份分别显著增加26.88%、7.74%和2.47%(P<0.05)。因此,生姜||柑橘间作模式能降低炎热气候下的生姜冠层光照强度,减轻灼伤程度,对其生长、光合性能及产量的提高有促进效应,达到与单作遮荫相当的效果。该研究结果为柑橘林下推广应用生姜||柑橘间作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遮荫 生姜||柑橘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生姜种植上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李胜奇 王建东 +5 位作者 任清盛 李庆芝 董贝 郭守鹏 史秀娟 李承永 《农业工程》 2024年第9期64-67,共4页
为探究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生姜种植上的应用效果,以0.01%芸苔素内酯乳油作为对照药剂,选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生姜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仅对生姜部分生长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生姜产... 为探究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生姜种植上的应用效果,以0.01%芸苔素内酯乳油作为对照药剂,选用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生姜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仅对生姜部分生长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生姜产量,并且不会产生药害,安全性较好。其中稀释5000倍处理对生姜株高、茎粗、分枝数、叶宽和叶长的提高,以及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增幅分别达9.96%、9.92%、16.81%、8.42%、8.47%和14.23%。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可促进生姜生长,并可提高生姜产量,为其进一步在生姜种植上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卟吩铁 生长调节剂 生姜 种植 田间试验 产量
下载PDF
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选育
13
作者 周弦 吴艳碧 +5 位作者 李洪雷 刘燃 蔡小东 尹军良 刘奕清 朱永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27,141,共6页
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 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适收期平均株高102.67 cm,平均分枝数26.10个,平均地上茎粗1.38 cm。高抗姜瘟病,对蚜虫和害螨均有非选择抗性,抗旱性强,耐涝性较强。其根茎肥大,每株根茎鲜质量1241.1 g,锌含量4.89 mg/kg,硒含量0.0015 mg/kg,粗纤维含量0.9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1 g/100 g,维生素C含量8.61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为0.83%,姜辣素含量1.69%,辛辣味适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达3609.1 kg/667 m^(2),该品种适宜长江流域生姜产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EMS诱变 荆姜1号 耐涝 多抗
下载PDF
乙氧氟草醚在姜中的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14
作者 王彬 曹俊丽 齐艳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为探究乙氧氟草醚在姜中的最终残留风险及安全性,建立姜中的乙氧氟草醚残留检测方法,并开展240 g·L^(-1)乙氧氟草醚乳油在姜上的残留试验,获得最终残留数据,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数据及风险评估模型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 为探究乙氧氟草醚在姜中的最终残留风险及安全性,建立姜中的乙氧氟草醚残留检测方法,并开展240 g·L^(-1)乙氧氟草醚乳油在姜上的残留试验,获得最终残留数据,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数据及风险评估模型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姜中的乙氧氟草醚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C18及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在0.01、0.05、0.1 mg·L^(-1)的添加水平下,乙氧氟草醚的添加回收率在93%~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6%~8.1%范围内。在山东、安徽、湖南和贵州4地,240 g·L^(-1)乙氧氟草醚乳油以180 g·hm^(-2)于播后苗前喷雾施药1次,收获期姜中乙氧氟草醚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我国及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0.01 mg·kg^(-1))。一般人群乙氧氟草醚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195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03%,姜中乙氧氟草醚的残留对慢性膳食风险的贡献仅为0.46%,表明不会对普通人群健康产生风险。研究结果为我国特色小宗作物姜中乙氧氟草醚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氟草醚 残留 慢性膳食摄入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生姜贮藏期间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动态研究
15
作者 刘培 孙海薪 +6 位作者 丁永冲 赵晗 让雪娜 林琼 佟世生 赵垚垚 段玉权 《蔬菜》 2024年第7期37-43,共7页
为了确认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生姜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动态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咪鲜胺对生姜贮藏保鲜作用的安全用量,试验在验证气相色谱法(ECD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衍生化后生姜样品中咪鲜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的基础上... 为了确认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生姜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动态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咪鲜胺对生姜贮藏保鲜作用的安全用量,试验在验证气相色谱法(ECD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衍生化后生姜样品中咪鲜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的基础上,将经450mg/kg咪鲜胺处理后的生姜在低温条件下(12±1)℃贮藏,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咪鲜胺的衍生化率在0.1~1.0mg/kg浓度下均为100%,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生姜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动态的方法简单有效,准确度和精确度较好,灵敏度较高,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基本要求。咪鲜胺在生姜贮藏过程中的残留消解较慢,姜皮中残留量随贮藏期延长呈下降趋势,贮藏期第42天时降至14.31mg/kg,在姜肉中总体表现为残留量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含量最大值在贮藏第35天,为0.31mg/kg,第42天后含量降至0.25 mg/kg;2,4,6-三氯苯酚在生姜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贮藏期第28天时,姜皮、姜肉中含量分别为0.042、0.035mg/kg,残留量均小于0.1mg/kg,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因此,450 mg/kg浓度咪鲜胺处理可以作为生姜贮藏的防腐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咪鲜胺 2 4 6-三氯苯酚 保鲜 气相色谱法 衍生化反应 萃取
下载PDF
生姜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16
作者 王春勇 闫颖 +5 位作者 李娟 李贺 崔婧婧 刘鹏靖 韩靖玲 张爱敏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9-72,94,共5页
以冀东地区传统主栽生姜品种“狮子头”的幼芽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组织培养(HgCl_(2)消毒时长,诱导培养基的6-BA浓度)和快速繁殖(增殖和生根同步进行的培养基激素浓度,移栽基质组分)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狮子头”生姜的组培快... 以冀东地区传统主栽生姜品种“狮子头”的幼芽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组织培养(HgCl_(2)消毒时长,诱导培养基的6-BA浓度)和快速繁殖(增殖和生根同步进行的培养基激素浓度,移栽基质组分)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狮子头”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使用HgCl_(2)浸泡消毒的适宜时长为7 min,愈伤组织污染率为0;诱导培养基的6-BA适宜浓度为2.0 mg/L,不定芽诱导率为94%,污染率为0;实现增殖和生根同步培养的培养基6-BA适宜浓度为2.0 mg/L、NAA适宜浓度为0.2 mg/L,增殖倍数为5.14倍、生根数为0.99根/株;组培苗移栽到蛭石、草炭、泥沙按体积比1∶1∶1混合的基质上,植株长势强,成活率达到95%。“狮子头”生姜组培快繁的关键技术为:将姜芽用0.1%的HgCl_(2)溶液浸泡消毒7 min-将愈伤组织接种到MS+6-BA 3.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将不定芽接种到MS+6-BA 2.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和生根的同步培养-将组培苗移栽到蛭石、草炭、泥沙按体积比1∶1∶1混合的基质上进行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组织培养 激素浓度 培养基 快速繁殖
下载PDF
灰枣及其芽变品种果实品质评价
17
作者 孔令硕 樊丁宇 +3 位作者 靳娟 杨磊 郝庆 田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19-123,131,共6页
以麦盖提县传统主栽灰枣为对照(CK),比较分析不同芽变品种果实质构、果实色差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差异,并对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灰枣及其6个芽变品种的果实高度为2.04~2.21 cm,果实硬度为6.99~9.52 N,果实黏性为-0.13~-0... 以麦盖提县传统主栽灰枣为对照(CK),比较分析不同芽变品种果实质构、果实色差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差异,并对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灰枣及其6个芽变品种的果实高度为2.04~2.21 cm,果实硬度为6.99~9.52 N,果实黏性为-0.13~-0.07 N/s,果实黏聚性为0.24~0.41,果实咀嚼性为0.53~1.78 N,果实回复性为0.144~0.226;果实表皮L值变化范围为32.27~38.98,a值变化范围为16.31~26.00,b值变化范围为14.95~20.95,C值变化范围为24.90~31.58,h值变化范围为33.03~51.74;品种之间总酚与纤维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溶性糖、可滴定酸、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果实品质指标中,部分指标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为4.462,贡献率为63.714%,第2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208,贡献率为17.261%;灰枣及其6个芽变品种的综合评价排序为灰08-3>新丰1号>灰实2号>HF-1>CK>灰枣新1号>羌灰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芽变品种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比例中药渣对基质理化性质及生姜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邓冬梅 朱云娜 +5 位作者 宋世威 陈日远 邹昕 罗伟雄 刘学华 王曼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71-80,共10页
生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栽培面积逐年上升,但在传统的连年栽培方式下出现了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中药渣的处理目前主要采用简单堆放、填埋或焚烧等处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促进... 生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栽培面积逐年上升,但在传统的连年栽培方式下出现了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中药渣的处理目前主要采用简单堆放、填埋或焚烧等处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促进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开发和提升生姜栽培品质,采用粤北韶关本地的生姜品种小黄姜为试验材料,在5个不同配比的中药渣基质栽培过程中研究中药渣对基质理化性质及生姜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中药渣处理可提高基质的温度、降低基质容重和增大基质孔隙度、提高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促进土壤矿质营养的吸收与转化,促进生姜提前出苗、提高生姜出苗率、株高、茎粗、分蘖数和生姜叶片数等。说明基质中添加中药渣能有效改善基质的理化性状,进而促进生姜的生长,为后续生姜块茎的膨大和提高产量奠定基础。其中,60%~80%的中药渣配比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中药渣 基质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生姜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
19
作者 徐佳帅 武春成 +1 位作者 张宁 曹霞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62-65,共4页
由于生姜的生长周期较长,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内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地理位置、气候、种植方式及栽培技术的差异,对生姜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通过系统梳理总结我国生姜在种植过程选种、催芽、栽培、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研究,客观比较... 由于生姜的生长周期较长,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内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地理位置、气候、种植方式及栽培技术的差异,对生姜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通过系统梳理总结我国生姜在种植过程选种、催芽、栽培、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研究,客观比较评价了已有研究的成效、问题、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生姜的栽培提供参考,引导生姜栽培朝着高效、高质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选种 催芽 栽培
下载PDF
生姜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淑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36-36,共1页
1选地与选种,1.1选地。首先选用透气性好、土壤肥沃疏松、利于排灌的地块作为生姜种植的土地。在生姜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也可以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来为土壤补充养分。生姜种植适宜轮作,可以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种植,适宜与生姜轮作... 1选地与选种,1.1选地。首先选用透气性好、土壤肥沃疏松、利于排灌的地块作为生姜种植的土地。在生姜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也可以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来为土壤补充养分。生姜种植适宜轮作,可以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种植,适宜与生姜轮作的作物有绿豆、豌豆、大豆、芝麻、萝卜、油菜等。1.2选种。种姜要从品质优良的成熟姜中挑选,种姜要求健康、无病害、质地硬实、外皮油亮光滑、通体丰满肥大。2催芽与栽植2.1催芽。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需要对种姜进行催芽。选用5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浸泡消毒姜种1 h左右。在姜种浸泡完成后将其放在室外进行晾晒3 d左右,在高温时段,以10~15 cm的厚度,把姜种均匀码放在催芽床上,在姜种上铺盖大约10 cm厚度的麦秸,在最上面铺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温度维持在20℃~25℃,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待姜芽长至1~2 cm时进行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种植 浸泡消毒 种姜 姜芽 催芽 姜种 选地 硬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