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李永涛 王振猛 +5 位作者 杨庆山 张子龙 董爱新 周健 曹琪琪 张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3,共14页
【目的】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人工林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后期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无林地(WLD)和3种不同林龄(TC3a、TC8a、TC12a)的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人工林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后期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无林地(WLD)和3种不同林龄(TC3a、TC8a、TC12a)的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种林龄及无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真菌,随着林龄的增加,优势菌群未发生改变。林龄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有限,其中细菌Chao1index、ACE index和Shannon指数表现为TC8a>TC3a>TC12a,而真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则表现为TC3a>TC8a>TC12a。细菌的群落组成数量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与真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细菌的群落组成在各个分类水平上均表现为TC12a>TC8a>TC3a>WLD,而真菌则表现不规律,但均以TC3a数量最多。土壤微生物优势群落和主要群落组成基本一致,但在相对丰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unidentified Bacteria相对丰度均超过10%,是优势菌门,而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均超过45%,是绝对优势菌门。林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均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均高于WLD,而土壤含盐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冗余分析表明,不同林龄的微生物群落受养分影响明显,细菌群落中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真菌群落中盐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别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柽柳人工林调控了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但对林龄的响应变化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柽柳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四川米仓山水青冈天然林下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特征
2
作者 罗莉娟 尹清孝 +5 位作者 孙伟 昝玺 史清茂 张晶 陈亚梅 胥晓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研究了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水青冈(Fagus)天然林林下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不同土壤(h)深度(0<h≤10 cm、10 cm<h≤20 cm)的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了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水青冈(Fagus)天然林林下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不同土壤(h)深度(0<h≤10 cm、10 cm<h≤20 cm)的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下不同植物群落中,全氮(TN)含量表现为无植物群落高于有植物群落;在10 cm<h≤20 cm的土壤深度下,土壤全碳(TC)、碱解氮(SAN)含量表现为野扇花群落最高。(2)野扇花群落的土壤酶活性(酸性磷酸酶(AP)、1,4-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显著高于无植物群落和箭竹群落,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表现为箭竹群落最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有植物群落显著高于无植物群落。(3)BG、LAP、PPO和POD这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除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SAN、TC含量分别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的51.4%、40.5%、37.7%。(4)在3种不同植物群落下,向量角度(VA)均大于45°,表明3种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更易受到磷元素的限制。林下不同植物群落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土壤含水量、SAN和TC含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起主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土壤酶活性 养分限制 水青冈天然林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森林粗木质残体分解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凡茜 耿庆宏 +4 位作者 刘文芳 周艳 张惠光 杨文 徐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不仅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和养分储存库,同时也在森林更新、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性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诸多因素影响其分解过程。为此,概述CWD的概念,将影响...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不仅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和养分储存库,同时也在森林更新、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性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诸多因素影响其分解过程。为此,概述CWD的概念,将影响其分解的因子分为三大部分,探讨环境变化、分解者以及木材特性对CWD分解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上,气候因子是影响分解的主要原因,而局域尺度上则取决于分解者群落和木材特性。土壤动物通常在分解早期通过破碎CWD来促进分解,而微生物群落则在CWD分解的全过程中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此外,木质素、萜类、酚类等化合物含量越高的木材分解越缓慢。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下,能够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型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分解 土壤动物 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立地条件对黎蒴生长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俊林 陈应彪 +2 位作者 张坤煜 陈炽 林文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不同海拔、不同坡位、不同坡向、不同坡形以及不同坡度等立地条件下进行了黎蒴造林试验,通过分析4年生黎蒴林分生长情况,对粤东地区黎蒴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对黎蒴林分生长影响显著,海拔<100 m时... 在不同海拔、不同坡位、不同坡向、不同坡形以及不同坡度等立地条件下进行了黎蒴造林试验,通过分析4年生黎蒴林分生长情况,对粤东地区黎蒴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对黎蒴林分生长影响显著,海拔<100 m时,黎蒴生长最好;随着坡位的上升,黎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逐渐减小,下坡黎蒴生长最好;东北坡、北坡黎蒴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南坡;生长于沟谷的黎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显著高于山脊;当坡度<40°时,黎蒴的生长情况较好,当坡度>40°时,黎蒴生长情况较差。在粤东地区黎蒴造林中,立地条件宜选择海拔小于100 m、下坡、阴坡、沟谷及坡度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蒴 立地条件 海拔 坡位 坡向 坡形 坡度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德中 叶继生 +5 位作者 宋怀芬 刘骏 周天玲 李霞 廖鹏飞 李怡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6-69,76,共5页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物种,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但毛竹在自然保护地扩张引发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毛竹扩张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毛竹扩张的机理、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物种,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但毛竹在自然保护地扩张引发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毛竹扩张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毛竹扩张的机理、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动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对毛竹扩张的热点问题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毛竹扩张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毛竹扩张的有效管控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森林生态
下载PDF
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对基于遥感产品的植被生产力估算的影响
6
作者 李琪 孙睿 +2 位作者 柏佳 张静宇 张赫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6,共12页
【目的】明确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陆地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分析BEPS模型中聚集指数(CI)和最大羧化速率(V_(cmax))的敏感性程度,并比较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植被... 【目的】明确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陆地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分析BEPS模型中聚集指数(CI)和最大羧化速率(V_(cmax))的敏感性程度,并比较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植被生产力估算的精度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估算201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通过与参数缺省值估算结果对比,研究CI和V_(cmax)的时空变化对模型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1) CI和V_(cmax)均为BEPS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两者均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植被类型下V_(cmax)敏感性均高于CI。2)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同时使用情况下,模拟结果的误差最小,精度最高,总初级生产力(GPP)均方根误差从665.60 g·m^(-2)a^(-1)降至584.71 g·m^(-2)a^(-1),平均误差和相对平均误差均为4种模拟情况最低值。3)201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分别为5.21和2.49 Pg·a^(-1),受CI遥感产品(NDHD-CI)和V_(cmax)遥感产品(SIF-V_(cmax))的时空变化影响,GPP和NPP估算分别较模型缺省值偏低3.06%和4.72%。【结论】NDHD-CI和SIF-V_(cmax)能够提升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精度,未来可对其他高敏感度参数和模型机理进行优化改进。受CI和V_(cmax)时空变化影响,植被生产力估算结果略低于缺省情况。V_(cmax)对植被生产力估算影响高于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产力 BEPS模型 聚集指数 最大羧化速率
下载PDF
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曹尘 何政 +3 位作者 卢艳蓉 顾怀栋 戴靖 姜倪皓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2-58,78,共8页
紫茎泽兰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为探讨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楚雄市西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样地,调查并分析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 紫茎泽兰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为探讨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楚雄市西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样地,调查并分析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程度紫茎泽兰入侵的草本层存在多重动态影响机制;(2)高度入侵的紫茎泽兰会显著降低本地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多样性;(3)随着入侵程度增加,草本层植物的功能性状结构由聚集走向发散,竞争性排斥的作用逐渐明显;(4)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该区域紫茎泽兰入侵的关键环境因子。因此,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会受到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而当地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物种能有效抵抗入侵压力,保持稳定的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程度 紫茎泽兰 楚雄市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马尾松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8
作者 李金凤 王晖 +6 位作者 黄海梅 童秀丽 王健 廖玉丽 黄雪蔓 明安刚 尤业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50,共12页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马尾松/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MPC)、马尾松/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混交林(MPE)、马尾松/多树种[红锥、格木、火力...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混交模式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马尾松/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MPC)、马尾松/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混交林(MPE)、马尾松/多树种[红锥、格木、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MPM)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马尾松纯林(PP)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混交种植均提高了细根生物量(FRB)和凋落物量(TL),MPM表现最好且差异显著(P<0.05);(2)MPC、MPE和MPM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Chao1)显著提高(P<0.05),而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3)在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优势菌门;在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优势菌门。与马尾松纯林相比,MPC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MPE拟杆菌门和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4)土壤有效磷(AP)、细根碳氮比(C_(root)∶N_(root))、细根碳磷比(C_(root)∶P_(root))与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相关,而土壤有机碳(SOC)和pH值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最关键因素;土壤中的全氮(TN)、容重(BD)与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相关,含水率(SWC)是影响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综上,马尾松与单一或多种阔叶树种混交种植5年后对土壤真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对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马尾松人工林 树种混交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组成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天然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9
作者 姜雨希 申方圆 +5 位作者 周思雨 刘月 陈晨 周冠军 强铁艳 杨立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探讨间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有利于红松阔叶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功能的稳定。【方法】以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内的天然红松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个间伐强...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探讨间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有利于红松阔叶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功能的稳定。【方法】以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内的天然红松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个间伐强度(CK,0%;LT,14%;MT,27%;HT,41%),测定并分析土壤养分、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通过胞外酶矢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揭示间伐强度对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养分限制的影响。【结果】间伐显著降低了磷(P)获取酶活性(ACP),显著提高了碳(C)、氮(N)获取酶活性(CBH、BG、NAG、LAP),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C、N获取酶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中度间伐达到最大。土壤EC∶P(0.99)和矢量长度(0.92)在重度间伐处较高,EC∶N(1.15)和矢量角度(57.21°)在未间伐处较高,表明土壤微生物在重度间伐和未间伐下分别具有较强的碳和磷限制。土壤铵态氮与C获取酶(CBH、BG)活性、EC∶N、EC∶P、矢量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P获取酶(ACP)活性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有机质是调控土壤胞外酶活性随间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结论】适宜的间伐强度可以提高土壤胞外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促进土壤生物化学循环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探讨间伐对天然次生林的养分循环和资源限制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红松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红松阔叶林 土壤胞外酶活性 养分限制
下载PDF
工业园区周边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慧娴 雷雷佳 +1 位作者 徐瑞 汪溪远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工业园区及周边不同区域优势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分析统计植物样品地上和地下部分中的砷(As)、铬(Cr)、镉(Cd)、汞(Hg)、铅(Pb)、铜(Cu)、锌(Zn)、镍(Ni)8种重金属含量,通过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 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工业园区及周边不同区域优势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分析统计植物样品地上和地下部分中的砷(As)、铬(Cr)、镉(Cd)、汞(Hg)、铅(Pb)、铜(Cu)、锌(Zn)、镍(Ni)8种重金属含量,通过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综合评估植物对土壤的修复应用潜力。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调查区域人群在不同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优势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芦苇富集、转运Cr的能力较强,花花柴富集Cd、Zn的能力较强,盐穗木富集Cd的能力较强。琵琶柴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梭梭、小麦、花花柴、碱蓬、柽柳均属于规避型植物,这两类植物可种植在工业园周边和农田区域,降低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人的途径(即手-口)是土壤重金属可能产生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重金属对儿童和成人产生的致癌风险指数TCR在10^(-4)~10^(-6)范围内,调查区域总体无致癌风险。4个调查区域致癌风险指数TCR数值大小顺序为企业周边区域>农田区域>过渡带区域>自然荒漠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积累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濒危植物资源冷杉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及其重要土壤影响因子分析
11
作者 吴佳昊 王玉凤 +2 位作者 胡兴华 邓涛 叶家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为揭示濒危植物资源冷杉(Abies ziyuanensis L.K.Fu et S.L.Mo)的根际细菌群落特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广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神宝塘、三角湖塘和文溪村种群的资源冷杉根际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 为揭示濒危植物资源冷杉(Abies ziyuanensis L.K.Fu et S.L.Mo)的根际细菌群落特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广西银竹老山资源冷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神宝塘、三角湖塘和文溪村种群的资源冷杉根际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指标分析资源冷杉根际细菌的重要土壤影响因子。结果显示:从3个种群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6053个细菌分类操作单元(OTU),隶属于1592属;3个种群共有OTU数为4746,共有属数为656。资源冷杉根际细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优势菌属为norank_Subgroup_2、norank_Acidobacteriales和norank_Xanthobacteraceae。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群间根际细菌群落存在明显差异,文溪村种群与另2个种群明显分离。文溪村种群资源冷杉根际土壤的pH值、总氮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效钾含量显著(P<0.05)高于神宝塘和三角湖塘种群,而速效氮含量和铵态氮含量则显著低于另2个种群。冗余分析结果显示:资源冷杉根际土壤的铵态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其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资源冷杉根际土壤的pH值、总氮含量、速效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对部分根际细菌门的相对丰度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资源冷杉种群具有独特的根际细菌群落;文溪村种群资源冷杉的生长可能受到根际土壤氮素形态不平衡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保护和管理中可适当施用铵态氮肥以改善资源冷杉的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冷杉 根际细菌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立地条件对青檀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以宁阳县为例
12
作者 王亮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根据青檀人工林的价值及其在宁阳县的立地条件下,分析其生长影响和生产力。详细分析宁阳县的立地条件特点以及对青檀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青檀人工林的生产力和檀皮产量。研究结果表明,青檀人工林在宁阳县具有重要的生态、... 根据青檀人工林的价值及其在宁阳县的立地条件下,分析其生长影响和生产力。详细分析宁阳县的立地条件特点以及对青檀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青檀人工林的生产力和檀皮产量。研究结果表明,青檀人工林在宁阳县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青檀人工林 生物生产力 檀皮产量 宁阳县
下载PDF
五台山不同海拔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特征研究
13
作者 常丽娟 刘晓娇 +5 位作者 吴佳灵 朱茜 冯煜清 赵慧茹 郭子怡 张宝贵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61-65,68,共6页
为探究山西境内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选择海拔梯度大、垂直特征明显的五台山作为研究区域,以不同海拔(1452、1646、1870、2068、2284、2522和2750 m)、不同深度(0~10 cm、20~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 为探究山西境内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选择海拔梯度大、垂直特征明显的五台山作为研究区域,以不同海拔(1452、1646、1870、2068、2284、2522和2750 m)、不同深度(0~10 cm、20~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析不同海拔、不同土壤深度可培养细菌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台山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介于4.30×10^(7)~18.55×10^(7)CFU·g^(-1)之间,平均值为10.80×10^(7)CFU·g^(-1);可培养细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除1646 m样点外,其他6个样点0~10 cm与20~3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区域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受海拔高度、土壤深度及含水量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海拔 土壤细菌 数量变化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威 彭玉华 +5 位作者 申文辉 谭长强 董利军 雷震 何峰 陈始贵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37-45,共9页
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杉木经营中地力衰退的成因。采用Illumina PE250平台测定了幼林(3年)、中龄林(8年)、近熟林(12年)、成熟林(21年)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并研究... 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杉木经营中地力衰退的成因。采用Illumina PE250平台测定了幼林(3年)、中龄林(8年)、近熟林(12年)、成熟林(21年)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并研究了其与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增长,除有效磷(AP)外,土壤有机碳(SOC)及有效氮(AN)、有效钾(AK)并未出现下降趋势,中龄林的SOC、AN、AP、AK相对最高。(2)细菌群落中酸杆菌门(43.79%—57.66%)、变形菌门(14.21%—31.83%)、绿弯菌门(11.52%—24.23%)的菌群占优势地位。(3)成熟林土壤细菌群落中OTU数量最少,Chao指数也最低。对于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A层土壤(0—20 cm)为幼林最高,成熟林最小,B层土壤(20—40 cm)为中龄林最高,近熟林最低。(4)基于Unweighted Unifrac距离的RDA分析表明,杉木人工林细菌群落组成主要受坡度、海拔、树高、AK的影响,其中坡度、树高、海拔更多解释林龄间的差异,而AK更多解释土壤层次间的差异。研究表明,研究区杉木林土壤养分并未随着林龄增长而下降;林龄间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主要受坡度、树高、海拔影响,AK主要引起土壤层次间细菌群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细菌群落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森林土壤碳库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15
作者 郑发辉 饶德军 +4 位作者 杨衍辉 李婷 余林 况小宝 周汉昌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森林土壤储存了陆地生态系统最多的碳,在反馈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碳库形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当前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发生加剧的背景下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初学者迅速了解土... 森林土壤储存了陆地生态系统最多的碳,在反馈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碳库形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当前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发生加剧的背景下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初学者迅速了解土壤碳库领域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群落 气候变化 调节
下载PDF
林业血防理论原理、工程实践和研究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守香 孙启祥 +2 位作者 宋晶晶 郭厚明 方建民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林业血防理论的提出,起源于“以林代芦(芦苇)、灭螺防病”科学设想中的“兴林灭螺”的概念,得出生态灭螺是根本措施的结论。为充分发挥该理论的实践价值,在实施兴林抑螺重点项目并系统性地提出“抑螺防病林”概念和实施生态血防思想的... 林业血防理论的提出,起源于“以林代芦(芦苇)、灭螺防病”科学设想中的“兴林灭螺”的概念,得出生态灭螺是根本措施的结论。为充分发挥该理论的实践价值,在实施兴林抑螺重点项目并系统性地提出“抑螺防病林”概念和实施生态血防思想的基础上,2006年启动了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取得显著的成效。本文阐述了林业血防的防控策略、工程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林业血防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我国林业血防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 兴林抑螺 抑螺防病林 林业血防工程
下载PDF
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17
作者 郝奇林 赵景奎 +2 位作者 赵明 殷海天 方天雨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线路踏查、资料分析,对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繁殖方式、原产地、入侵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9种),占比50... 通过线路踏查、资料分析,对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繁殖方式、原产地、入侵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9种),占比50.00%;调查到的外来入侵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最多(10种),占比55.56%;这些草本植物大多均依靠种子繁殖,仅有空心莲子草、大薸和凤眼蓝3种水生草本植物依靠营养繁殖;按原产地统计来看,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15种),占83.33%;有50.00%(9种)入侵植物属于有意引入,44.44%(8种)属于无意引入,自然传入的仅有豚草1种。按生态系统来看,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中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有15和13种。就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发生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森林 湿地 生态系统 植物区系 扬州市
下载PDF
上海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现状分析
18
作者 李浩然 张伟逸 陈刚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85-190,共6页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是现代动物园的基本职能之一。对2018—2022年上海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了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保护级别及月度变动趋势,发现5年间共收容救护各类野生动物207种、1252批次、3975头(只)...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是现代动物园的基本职能之一。对2018—2022年上海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了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保护级别及月度变动趋势,发现5年间共收容救护各类野生动物207种、1252批次、3975头(只)。其中苏卡达陆龟、辐射陆龟、豹纹陆龟、红隼、貉、王锦蛇等是常见的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每年3—5月为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高峰季节,1月最少。收容救护来源于热心市民(企业)的野生动物批次最多,占全部批次的24.52%。认为将来应针对常见收容救护动物种类、重点区域及收容救护高峰季节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提高收容救护效率和成功率。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对收容救护动物的后续去向缺乏跟踪,对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及收容救护的意义缺少宣传等问题,建议未来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部门间协调,提升宣传教育力度等方式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 物种 来源地 上海动物园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影响因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艳 丛日征 +1 位作者 张吉利 王晓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9-140,共12页
【目的】通过解析三江平原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生物群落结构与影响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三江平原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对三江平原蒙古栎次生林、山杨次生林和针阔... 【目的】通过解析三江平原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生物群落结构与影响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三江平原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对三江平原蒙古栎次生林、山杨次生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比较,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测定,探讨该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3种林型土壤生物量碳、有机质、有机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土壤温度、pH值差异并不显著。3种林型细菌类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3个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24.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8.8%);相对丰度最高的3个真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68.0%)、子囊菌门(Ascomycota,21.0%)、Fungi;p_菌门(4.8%)。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3种林型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较大。冗余分析(RDA)结果发现,土壤总氮量(Total nitrogen,TN)、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与变形菌门呈正相关关系;pH值、容重(Soil bulk density,SBD)与放线菌门呈正相关关系,其中SBD呈显著正相关(P<0.05);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与绿弯菌门呈显著正相关;TN与疣微菌门和绿弯菌门呈显著负相关;总磷(Total phosphorus,TP)、pH值和SBD与担子菌门呈正相关,其中TP呈显著正相关(P<0.05);TN和TOC与接合菌门呈正相关。【结论】不同林型间土壤优势细菌丰度差异不明显,优势真菌丰度差距较大。不同林型间土壤微生物结构群落存在差异,明确其环境驱动因子和变化规律,是维持三江平原散生林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理化性质 酶活性 微生物
下载PDF
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对不同季节、土层和品种的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雨轩 李晓跃 +4 位作者 张林平 林宇岚 吴斐 张扬 胡冬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5,共12页
【目的】探究油茶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真菌群落对不同季节、土层和品种的响应,为油茶菌根生物技术的研发和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油茶为研究对象,采集3个季节2个土层5个品种的油茶根际土... 【目的】探究油茶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真菌群落对不同季节、土层和品种的响应,为油茶菌根生物技术的研发和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油茶为研究对象,采集3个季节2个土层5个品种的油茶根际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油茶根际AM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结果】在集约化经营模式下,油茶能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AM真菌对油茶的侵染率受季节和油茶品种的影响。油茶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4目8科9属AM真菌,相对丰度最高的为球囊霉属Glomus(58.50%),其次是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19.43%)和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3.28%)。秋季油茶根际AM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且春季最低;0~20 cm土层油茶根际AM真菌丰富度高于20~40 cm土层,而其多样性低于20~40 cm土层。品种对油茶根际AM真菌的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对AM真菌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有显著影响。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季节对AM真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土层和品种显著影响AM真菌群落结构。除HS和GW1、GW1和GW2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2个品种之间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NH4+与优势属Glomus、Paraglomus丰度呈正相关,NH4+和pH值是影响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结论】季节、土层和品种对AM真菌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不同季节AM真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油茶品种和土层深度显著影响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NH4+和pH值是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油茶 品种 季节变化 AM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