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北坡蚂蚁多样性
1
作者 杨林 熊忠平 +6 位作者 徐正会 刘霞 钱昱含 祁彪 钱怡顺 陈超 郭宁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2-540,共9页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北坡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下蚂蚁多样性,为该区生态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和蚂蚁标本,利用R语言4.1.1绘制物种累积曲线并计算α多样性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用SPSS ...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北坡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下蚂蚁多样性,为该区生态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和蚂蚁标本,利用R语言4.1.1绘制物种累积曲线并计算α多样性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用SPSS 24.0分析蚂蚁多样性指数与生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观察蚂蚁23800头,鉴定为30种,隶属于2亚科13属。其中,优势种为草地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Linnaeus)]和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在5个垂直带中,柳梢沟垂直带物种数最多(2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2.4359)和均匀度指数(0.7665)最大,而优势度指数最小(0.1237);巴颜喀拉山垂直带物种数最少(2种),物种多样性指数(0.0099)和均匀度指数(0.0143)最小,优势度指数最大(0.9974)。各垂直带蚂蚁类群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0000~0.5000,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相似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坡度和灌木盖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青藏高原东北坡蚂蚁多样性主要与海拔、坡度和灌木盖度等生境因素有关。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植被单一,不适合多数物种栖息;海拔高差大的垂直带环境温度范围较大,植被类型较丰富,适合更多的蚂蚁物种生存。各垂直带蚂蚁类群间的分化较显著,不同地段的类群能反映不同生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物种 生物多样性 类群 相似性 垂直带
下载PDF
落叶松球蚜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春文 孟昭军 +1 位作者 严善春 迟德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18,240,共10页
落叶松球蚜属于半翅目球蚜科,是一种以刺吸方式为害云杉和落叶松顶芽和枝梢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首先概述了落叶松球蚜2个亚种的地理分布、寄主树种、生活史,以及各世代形态特征和生活代史等生物学特性;其次,对其空间分布型、生态位分布... 落叶松球蚜属于半翅目球蚜科,是一种以刺吸方式为害云杉和落叶松顶芽和枝梢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首先概述了落叶松球蚜2个亚种的地理分布、寄主树种、生活史,以及各世代形态特征和生活代史等生物学特性;其次,对其空间分布型、生态位分布及各种生态因子对个体发育、种群发生和分布等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总结。在综述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未来4个主要研究方向:深入研究落叶松球蚜及与其基因型相同的球蚜物种间不同的地理种群遗传机制;深入研究落叶松球蚜与寄主植物、天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落叶松球蚜种群的遥感监测及长期的预测预报体系;再次强调多树种混交林对实现落叶松球蚜绿色防控的重要性。研究旨在为落叶松球蚜的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球蚜 球蚜科 全周期型 寄主交替 云杉 落叶松
下载PDF
入侵害虫长林小蠹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
3
作者 李心钰 钱铖 +1 位作者 陶静 宗世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173,共10页
【目的】首次解析入侵害虫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和特征,在线粒体基因组学水平探讨长林小蠹与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丰富了象甲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数据的多样性,为推进我国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长林小蠹的分子鉴... 【目的】首次解析入侵害虫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和特征,在线粒体基因组学水平探讨长林小蠹与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丰富了象甲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数据的多样性,为推进我国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长林小蠹的分子鉴定、种群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参考已发表的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对组装好的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注释和特征分析;运用tRNA Scan-SE 2.0网络平台预测tRNA的二级结构;联合鞘翅目的23个物种,基于最大似然法重建长林小蠹及象甲科其他近缘物种的进化关系。【结果】1)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5912 bp,共编码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以及1个控制区。线粒体基因组全部37个基因的排序与昆虫祖先的线粒体基因排序一致。2)碱基构成表现为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其中A+T碱基的含量为74.50%,G+C碱基的含量23.80%;AT偏斜值为0.06,GC偏斜值为-0.24。3)除nad5基因外,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均具有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全部蛋白质编码基因终止密码子为TAA或T。除trnS1外,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中tRNA的二级结构均为典型的三叶草形。4)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和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混合异质性模型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支持本研究中象甲科4个亚科的单系性,其亲缘关系为[粗喙象亚科Entiminae+(隐喙象亚科Cryptorhynchinae+魔喙象亚科Molytinae)+小蠹亚科Scolytinae)]。【结论】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保守,具有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子和终止子组成稳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重建的长林小蠹及象甲科其他近缘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学研究结果相互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甲科 长林小蠹 入侵害虫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寻甸不同生境类型的蝴蝶多样性时空动态分析
4
作者 何凯 李斌强 +5 位作者 杨晓军 白清瑞 王丽娟 保关丽 王菊 李秋雨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7,共12页
为了探讨蝴蝶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在云南寻甸县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情况,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利用样线法对寻甸县7种生境的蝴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7种生境中,共记录蝴蝶物种74种,隶属于9科49属。其中酢浆灰蝶和欧洲粉蝶个体... 为了探讨蝴蝶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在云南寻甸县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情况,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利用样线法对寻甸县7种生境的蝴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7种生境中,共记录蝴蝶物种74种,隶属于9科49属。其中酢浆灰蝶和欧洲粉蝶个体数量最多;河谷的蝴蝶物种丰富度最高,草原的个体数量最多;不同生境类型间的蝴蝶物种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存在差异。生境类型间的蝴蝶物种组成以周转过程主导,其中天然林和农田生境的周转值最大,村庄和草原生境的嵌套值最大。寻甸县蝴蝶多样性存在明显的月份变化,7月物种数最多,5月最少。因此,寻甸县的蝴蝶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全生境保护为宜,以兼顾不同的蝴蝶类群,其中蝴蝶物种数最高的河谷生境应优先保护;同时,在蝴蝶多样性最高的月份,应给予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多样性 周转组分 嵌套组分 寻甸
下载PDF
Dieback of managed spruce stands in western Germany promotes beetle diversity
5
作者 Eva Plath Chantal Trauth +2 位作者 Jan Gerhards Laura Griebel Klaus Fische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5-71,共17页
Biodiversity loss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at a global scale and may be amplified by climate change.In recent years,coniferous forests have had substantial die-back across Europe due to drought and subsequent bark-bee... Biodiversity loss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at a global scale and may be amplified by climate change.In recent years,coniferous forests have had substantial die-back across Europe due to drought and subsequent bark-beetle outbreaks.As many studies on the consequences of disturbance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have focused on natural stands,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managed spruce stand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even though such stands are widespread throughout Europe.In this study,beetle taxonomy,conservation value,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are compared among spruce plantations and four post-disturbance management approaches:standing dead-wood,lying deadwood,clear cuts,and long-term succession.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management categories,while different beetle fami-lies responded similarly.Intact spruce stands harbored the lowest beetle diversity while the highest taxonomic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value was on clear cuts and stands with lying or standing deadwood.The proportion of forest specialists was highest in successional forests.In summary,different forest management categories harbored distinct beetle communities at the family-,species-,and ecological guild levels.Therefore,post-disturbance manage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landscape scale and include different management types.This enhances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thus overall biodiversity but could also mitigate negative impacts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on ecosystem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k-beetle outbreak Forest dieback SPRUCE DEADWOOD Nature conservation Beetle biodiversity-Coleoptera Coniferous forests
下载PDF
危害柳树的小须突瓣叶蜂(膜翅目:叶蜂科)有效种名修订
6
作者 刘萌萌 刘明轩 +2 位作者 牟玉杰 李泽建 魏美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共9页
【目的】突瓣叶蜂属作为突瓣叶蜂亚科中最早建立的属,其种类分化复杂、分类研究困难,本研究旨在对突瓣叶蜂属内的存疑物种进行分类地位确定。【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院内危害左旋柳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危害旱柳的2种... 【目的】突瓣叶蜂属作为突瓣叶蜂亚科中最早建立的属,其种类分化复杂、分类研究困难,本研究旨在对突瓣叶蜂属内的存疑物种进行分类地位确定。【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院内危害左旋柳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危害旱柳的2种突瓣叶蜂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经重测序技术获得二者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进一步将组装和注释后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和二级结构差异分析。【结果】经鉴定2种突瓣叶峰分别为小须突瓣叶蜂[Nematus trochanteratus(Malaise, 1931)]和河曲突瓣叶蜂(N. hequensis Xiao, 1990)。小须突瓣叶蜂和河曲突瓣叶蜂线粒体基因组分别为16 337和16 126 bp,二者比对后显示一致性高达98.02%,其中17个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余20个基因序列仅存在微小差异。二者有6个tRNA的8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12S rRNA有4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16S rRNA有7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遗传距离(K2P)最大(COI、ND2、ND4L)的为0.011,最小(ATP8)的为0。【结论】结合小须突瓣叶蜂和河曲突瓣叶蜂的形态学及线粒体基因组差异分析,确认二者为同物异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确定河曲突瓣叶蜂为小须突瓣叶蜂的次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瓣叶蜂属 形态 线粒体基因组 分类 同物异名
下载PDF
几种外生菌根菌对松苗抗非根部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小芹 孙民琴 +2 位作者 高悦 盛江梅 叶建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研究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松苗抗松枯梢病和抗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增强了马尾松苗苗木对松枯梢病的抵抗力,其中华美牛肝菌(504)菌根苗的抗性最强,其次为黄豹斑鹅膏(EG)和彩色豆马勃Pt2菌根苗,彩色豆马勃Pt1和紫金蜡蘑(ZJ)... 研究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松苗抗松枯梢病和抗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增强了马尾松苗苗木对松枯梢病的抵抗力,其中华美牛肝菌(504)菌根苗的抗性最强,其次为黄豹斑鹅膏(EG)和彩色豆马勃Pt2菌根苗,彩色豆马勃Pt1和紫金蜡蘑(ZJ)菌根苗的抗性相对较弱;但外生菌根菌对湿地松苗苗木抗松枯梢病的能力未见提高。对黑松和马尾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发现,菌根增强了黑松和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延缓或减轻了苗木的死亡,以504、Pt2和EG的效果较好。黑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各处理体内早期的PAL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对松材线虫抗性较强的菌根苗其体内PAL酶活也较高,反之亦然。供试外生菌根菌的促生作用以及菌根苗体内抗病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与其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松苗 抗病性 松枯梢病 松材线虫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下载PDF
释放花绒寄甲和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3 位作者 张翌楠 司徒春南 王健 付甫永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0-495,共6页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等措施,探讨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林间设置诱木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枯死木和衰弱木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71.27%和90.25%。防治后诱木处理区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携带松材线虫的病木数量以及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也显著降低。释放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38.34%和3.92%,二者差异明显。室内人工接种天敌的测定结果表明,天敌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1~4:1的寄生率为12.5%~40%,不同比例的处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每根木段释放10头花绒寄甲成虫比释放4头成虫的处理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明显要高,分别为19.45%和4.11%。表明天敌在林间对松褐天牛种群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阻止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扩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诱木 花绒寄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宋丽文 陶万强 +2 位作者 关玲 李兴鹏 陈越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植物,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影响较大,较低密度饲养时,其存活率差别不大,均达85.56%以上;但饲养密度超过每罩40头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各龄发育历期的影响无规律。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殖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生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宿主植物 饲养密度 存活率 生殖力
下载PDF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 被引量:30
10
作者 顾伟 马玲 +5 位作者 刘哲强 焦玥 王利东 张琛 孙虎 孙美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387-7396,共10页
2012—2013年选取原始阔叶红松林、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草甸4种典型植被生境,对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蝶类1438头,分属7科47属76种,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群落优势类群均为蛱蝶科,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相似... 2012—2013年选取原始阔叶红松林、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草甸4种典型植被生境,对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蝶类1438头,分属7科47属76种,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群落优势类群均为蛱蝶科,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相似性与生境植被类型密切相关。计算分析了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种-多度关系,结果表明:3种森林生境蝶类多样性大于灌丛草甸,原始阔叶红松林蝶类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种-多度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说明环境质量优越,最适合蝶类生存和繁衍;灌丛草甸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种-多度分布为对数级数分布,反映植物群落结构较单一,适合各种蝶类生存和繁衍的资源不足;天然次生林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高于人工林,均匀度小于人工林,但前者种-多度分布为对数级数模型,后者为对数正态模型,说明在封山育林状态下,对森林植被组成进行适当合理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区系 凉水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东坡蚂蚁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梅象信 徐正会 +1 位作者 张继玲 赵宇翔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6,共7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东坡5个垂直带和5个水平带22块样地旱季的蚂蚁群落与物种多样性。物种数目在2~13种之间,个体密度在6.2~1808.2头·m^-2之间,优势度指数在0.1838~0.9828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0499...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东坡5个垂直带和5个水平带22块样地旱季的蚂蚁群落与物种多样性。物种数目在2~13种之间,个体密度在6.2~1808.2头·m^-2之间,优势度指数在0.1838~0.9828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0499~1.5549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0720-0.7240之间。在垂直带上,物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基本呈现递减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基本呈现递增趋势,这种规律性在中段太华寺垂直带表现最明显。水平带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只在2250m水平带上呈现从南向北依次递减规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来看,在西山森林公园东坡5个垂直带中以中段太华寺垂直带植被保护最好,在水平带上以海拔2250m山体中上部植被结构最好。蚂蚁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显示,西山森林公园虽然范围不大,但无论垂直带或水平带上,蚂蚁群落之间的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蚁科 群落 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29
12
作者 于娜娜 徐正会 +3 位作者 张成林 褚姣娇 杨比伦 刘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80,共6页
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的生态学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首次研究了色季拉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在色季拉山记载蚁科昆虫3亚科14属31种,其中,猛蚁亚科2属3种,切叶蚁亚科7属17种,蚁亚科5属11种。在色季拉山地区,大多数蚂蚁物种... 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的生态学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首次研究了色季拉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在色季拉山记载蚁科昆虫3亚科14属31种,其中,猛蚁亚科2属3种,切叶蚁亚科7属17种,蚁亚科5属11种。在色季拉山地区,大多数蚂蚁物种(大约2/3)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性较弱,仅分布于3000m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分布于3000m以上区域、适应性强的物种是少数(大约1/3)。蚂蚁物种的丰富度表现出随海拔降低而升高的规律,这一规律主要受热量因子(气温)制约,蚂蚁对植被类型的选择受气温和植物丰富度制约。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还受到坡向和坡位因素影响,因为坡向和坡位均可影响热量的积聚,蚂蚁物种对坡向的选择不尽相同。在色季拉山,同一个属内的物种在分布格局上明显发生分化。史密西红蚁和棒结红蚁是该地区分布最广泛、占据生境类型最多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蚂蚁 分布格局 生境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蚂蚁群落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徐正会 蒋兴成 +1 位作者 陈志强 吴定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研究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南段垂直带蚂蚁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上蚂蚁群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蚂蚁群落优势种数目普遍递减 ,优势种所占比例递增 ,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 研究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南段垂直带蚂蚁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上蚂蚁群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蚂蚁群落优势种数目普遍递减 ,优势种所占比例递增 ,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递减。随海拔升高 ,优势度指数普遍递增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递减。同时观察到了一些例外。在北段云南松林出现的优势度指数偏高 ,优势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例外与植被为纯林有关 ,而该处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偏高例外与边缘效应有关。中南段季风常绿阔叶林出现的优势度指数偏高 ,优势种数目、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与植被片断化有关。中北段和中南段山体上部出现的优势种所占比例和优势度指数偏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高情况与植被保持原始林状态有关。在保护区东坡 4个地段垂直带上 ,蚂蚁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几乎均在 0~ 0 .2 5之间 ,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只有中北段东坡旱冬瓜林与季风常绿阔叶林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达到 0 .2 5~ 0 .50范围 ,即中等不相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群落 物种多样性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东坡垂直带 海拔
下载PDF
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霞 徐正会 +2 位作者 于娜娜 张成林 周雪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多样性分析发现,各样地中的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0 42种,个体密度0.0 1 805.6头·m-2,多样性指数02.285 5,均匀度指数0.251 0 0.873 6,优势度指数0.147 0 1.000 0。其中海拔1 200 m沟谷雨林的蚂蚁物种丰富度最高(42种);海拔1 450 m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2.285 5),优势度最低(0.147 0);海拔2 960m高山松林均匀度指数最高(0.873 6);高海拔的针叶林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优势度最高。北坡分布的物种稀少,南坡物种丰富;群落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海拔和植被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结论]嘎隆拉和墨脱河谷生境存在明显差异,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和植被的更替而降低的规律,但在南坡下部和中部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热带和温带物种的聚集群,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Multi-Domain Effect)。植被、海拔和坡向对蚂蚁物种的分布和多样性影响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植被类型 西藏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海香 申照静 +2 位作者 杜娟 王有年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萃取物中石油醚相的杀螨活性明显大于甲醇相,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4.39%(P<0.05)。对石油醚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19个流分,其中以第6、7、13、17流分杀螨效果较好,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且经高压液相检测得第6流分纯度可达90%以上,对其毒力作用进行浓度梯度检测,发现浓度为10mg.mL-1时,提取率与死亡率分别为6.34%,98.45%。采用比色法测定第6流分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表明浓度为10mg.mL-1,AchE与Na+,K+-ATPase的活性低于对照,8h后分别为对照的0.47与0.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核桃青皮 乙酰胆碱酯酶 Na^+ K^+-ATPase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季节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大荣 王瑞武 +2 位作者 宋启示 张光明 赵庭周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7-484,共8页
聚果榕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优势树种。聚果榕和它的传粉媒介昆虫聚果榕小蜂是一对高度协同进化、互相依赖才能繁殖各自后代、互惠共生的生物。聚果榕必须依靠聚果榕小蜂的传粉才能获得有性繁殖 ;而聚果榕小蜂又必须依赖... 聚果榕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优势树种。聚果榕和它的传粉媒介昆虫聚果榕小蜂是一对高度协同进化、互相依赖才能繁殖各自后代、互惠共生的生物。聚果榕必须依靠聚果榕小蜂的传粉才能获得有性繁殖 ;而聚果榕小蜂又必须依赖聚果榕的短柱头雌花作为繁殖后代的场所 ,才能获得种群的繁衍。研究结果表明 :聚果榕小蜂的种群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雨季种群数量高 ,干季种群数量低 ;但进入同一榕果内繁殖产卵的雌蜂数量则相反 ,雨季数量低 ,干季数量高。聚果榕小蜂的繁殖雌蜂进入每一隐头花序的数量多少 ,对聚果榕的授粉和发育种子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聚里榕小蜂 行为生态
下载PDF
虫害诱导的家榆挥发物对榆紫叶甲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程彬 付晓霞 +5 位作者 韩启 张宝民 张大明 李兴鹏 高长启 孙晓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82,共7页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研究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并利用触角电位和"Y"型嗅觉仪比较分析榆紫叶甲雌雄成虫对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受榆紫叶甲成...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研究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并利用触角电位和"Y"型嗅觉仪比较分析榆紫叶甲雌雄成虫对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释放19种成分,其中顺-3-己烯醇、α-蒎烯、柠檬烯、顺-3-乙酸叶醇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石竹烯、α-法尼烯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9种化合物与健康家榆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TMTT,对其余8种化学标准品进行生测的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顺-3-己烯醇、芳樟醇和α-法尼烯有较强的趋性反应,而雄性成虫对α-法尼烯和石竹烯的趋性反应较强。这可为应用引诱剂进行田间监测和控制榆紫叶甲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诱导挥发物 榆紫叶甲 质谱分析 触角电位反应 行为反应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 被引量:28
18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1 位作者 杨建 周红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通...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通过巴氏罐诱法取样,采集甲虫标本共7444号。步甲科、隐翅虫科和拟步甲科分别占总数的40·2%、38·3%和6·4%,共同构成本研究地区的优势类群。甲虫的科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在3种落叶松林内显著高于天然林,且在3种落叶松林中,刚种植的最高,幼年期的最低;个体数量正相反,天然林显著高于落叶松林,而且3种落叶松林内,幼年期最高,刚种植的最低。主坐标分析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间的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落叶松林与幼年期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有较高的相似性。甲虫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在3种落叶松林内相似性很高,与天然阔叶林差异显著,而科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季节变化在3种落叶松林以及天然阔叶林间相似性都很低。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林冠层、草本层及枯落物的高(厚)度和覆盖率是决定科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以上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在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以及天然落叶阔叶林内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成熟期的落叶松林已经具有了部分天然阔叶林的甲虫群落特点,但仍无法完全恢复到天然林的群落水平。因此,在鼓励森林恢复的同时,保留大面积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免受破坏和干扰仍然是保护地表甲虫群落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甲虫 森林恢复 多样性 落叶松种植林 天然落叶阔叶林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藏东南德姆拉山东坡及察隅河谷的蚂蚁群落 被引量:17
19
作者 于娜娜 徐正会 +2 位作者 张成林 刘霞 李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植物种子、防治害虫等功用(徐正会,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蚁科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德姆拉山 察隅河谷
下载PDF
切梢小蠹属昆虫分类鉴定方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霞 张真 +2 位作者 曹鹏 王鸿斌 韩平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鉴定切梢小蠹的特征系统。利用鞘翅斜面第2沟间部的瘤状颗粒和刻点分布、鞘翅斜面刚毛长短和前胸背板刻点及刚毛分布3种特征,在体视显微镜放大30倍条件下可实现切梢小蠹虫的准确...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鉴定切梢小蠹的特征系统。利用鞘翅斜面第2沟间部的瘤状颗粒和刻点分布、鞘翅斜面刚毛长短和前胸背板刻点及刚毛分布3种特征,在体视显微镜放大30倍条件下可实现切梢小蠹虫的准确鉴定。通过形态鉴定为同种的小蠹虫在利用28Sr DNA序列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能首先聚在一起,并且切梢小蠹属昆虫种下、种间和种上的遗传距离分布在3个不重叠的范围内,利用28Sr DNA基因构建切梢小蠹属分子鉴定体系是理想的方法之一。通过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或遗传距离比较均可实现种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梢小蠹属 形态特征 分类检索表 28S R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