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5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混交比对闽楠生长形质和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新华 孙韵 +4 位作者 王丽云 沈丽丽 易宜萍 阳武 厉月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分析混交比例对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中闽楠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明确珍贵用材树种闽楠的经营方向,以江西省分宜县上村实验林场6年生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和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比例处理对闽楠生长、干形形... 为了分析混交比例对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中闽楠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明确珍贵用材树种闽楠的经营方向,以江西省分宜县上村实验林场6年生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和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比例处理对闽楠生长、干形形质、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混交比例的闽楠生长表现,筛选出最佳混交模式。结果表明:(1)混交处理促进了闽楠生长,改善了闽楠干形形质。2楠1杉混交处理中,闽楠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枝下高比例均为最大,分别比闽楠纯林增加了21.44%、31.78%、79.41%、48.00%、30.23%(P<0.05);但尖削度和胸高形数均小于闽楠纯林,尖削度和胸高形数分别降低了24.43%、7.20%。(2)混交处理提升了闽楠的空间利用能力。混交林的平均冠幅、冠高、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均显著高于闽楠纯林,各指标分别提高了6.49%~10.27%、11.28%~27.89%、45.36%~86.09%、27.56%~44.39%、13.24%~36.76%;但混交林的树冠圆满度均低于闽楠纯林。(3)混交处理能够改善闽楠的生长特征和空间利用能力,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2楠1杉(2.282)、1楠1杉(1.479)、3楠1杉(0.973)、纯林(-1.365),2楠1杉混交处理为最优混交比例。因此,营建闽楠-杉木人工混交林可提升闽楠的生长形质和空间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杉木 混交比例 生长形质 空间利用能力
下载PDF
毛红椿与杉木混交造林早期生长效果分析
2
作者 林智勇 廖鹏辉 +3 位作者 李文开 张纪卯 康永武 黄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于2019—2023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高砂镇林场开展毛红椿与杉木不同比例混交及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研究混交树种的树高、地径、胸径、冠幅、单株立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的早期效果。结果表明,5年生的毛6杉4、初植密度为3330株... 于2019—2023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高砂镇林场开展毛红椿与杉木不同比例混交及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研究混交树种的树高、地径、胸径、冠幅、单株立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等生长性状的早期效果。结果表明,5年生的毛6杉4、初植密度为3330株·hm^(-2)(株行距2 m×1.5 m)的混交林中,毛红椿树高、地径、胸径、冠幅、单株立木材积和林分蓄积、林分总蓄积量均最高,分别达6.97 m、8.77 cm、7.13 cm、3.10 m、0.0173 m^(3)、34.60 m^(3)·hm^(-2)、48.03 m^(3)·hm^(-2),比平均值高出38.84%、21.30%、25.09%、42.86%、88.04%、1.66倍、1.01倍;杉木的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林分蓄积均最高,分别达5.33 m、0.0173 m^(3)、34.68 m^(3)·hm^(-2);比平均值高出22.53%、1.08倍、2.18倍。毛2杉8、初植密度2505株·hm^(-2)(株行距2 m×2 m)的混交林中,杉木的地径、胸径和冠幅均最高,分别达10.67 cm、8.17 cm、2.67 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52.60%、52.36%、47.33%。结果表明,在毛红椿与杉木混交造林时,宜用较大密度种植,初始造林密度适合在2505~3330株·hm^(-2);且相应加大毛红椿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杉木 混交林 生长效果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桉树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向旺 韦振道 +5 位作者 伍琪 朱慧 莫云善 李秋荔 罗伟 任世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通过分析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桉树混交林生长特征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分别设置尾巨桉与红锥、黑木相思、白千层、香樟(B1),与灰木莲、大花序桉、米老排、柠檬桉(B2)2种混交模式和4种种植密度(A1:1.5 m&#... 通过分析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桉树混交林生长特征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分别设置尾巨桉与红锥、黑木相思、白千层、香樟(B1),与灰木莲、大花序桉、米老排、柠檬桉(B2)2种混交模式和4种种植密度(A1:1.5 m×2.0 m;A2:2.0 m×2.8 m;A3:2.5 m×3.5 m;A4:3.0 m×4.2 m),比较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混交树种树高、胸径、材积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交模式对尾巨桉生长影响较小,但A3、A4显著增加尾巨桉胸径和单株材积;(2)种植密度对混交树种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但黑木相思和灰木莲在A1种植密度处理下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低于其他密度处理;(3)大花序桉和米老排A1种植密度处理保存率显著低于A3和A4密度处理,混交树种不同种植密度之间保存率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A3是较好的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混交树种 种植密度 生长量
下载PDF
不同模式桉树混交林的生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海燕 伍琪 +4 位作者 庞海恩 崔俊峰 胡雪玲 潘永林 任世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探索伴生树种早期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以桉树×红椎、桉树×火力楠、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桉树×黑木相思4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生长量及桉树在不同混交模式中的生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混交模... 为探索伴生树种早期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以桉树×红椎、桉树×火力楠、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桉树×黑木相思4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生长量及桉树在不同混交模式中的生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混交模式下混交树种早期生长量均优于其纯林生长量。桉树×火力楠对桉树树高促进作用最大,增量为4.94±1.57 m;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对桉树胸径和材积促进作用最大,增量分别为2.47±0.70 cm和0.8695±0.7066 m^(3)•hm^(−2)。总体以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混交模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生长效应 桉树 火力楠 黑木相思
下载PDF
混交改造杉木纯林对林下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严明明 高洪娣 +1 位作者 刘美华 伊力塔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人工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不可持续的造林措施,杉木人工林存在着土壤肥力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在林分稳定性、抗御病虫害、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营造混交林...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人工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不可持续的造林措施,杉木人工林存在着土壤肥力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在林分稳定性、抗御病虫害、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营造混交林是解决目前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的理想途径。对1985-2021年国内杉木混交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讨论营造混交林对杉木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循环、微生物、酶活性和生产力的影响,阐明混交可平衡土壤微生态、增加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为改变杉木林树种单一、纯林化的现状,充分发挥杉木林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土壤理化性质 养分循环 微生物 生产力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机载高光谱图像优势树种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航 谭炳香 +2 位作者 沈明潭 贺晨瑞 黄逸飞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对森林树种类型进行识别可以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如何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高光谱数据准确识别森林优势树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在2种空间分辨率(1 m和3 m)... 对森林树种类型进行识别可以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如何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高光谱数据准确识别森林优势树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在2种空间分辨率(1 m和3 m)下,使用样本点(样地对应像元的光谱值)与样本面(样地对应3×3窗口像元光谱平均值)2种样本取值尺度,采用3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三维卷积神经网络(three dimensiona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3DC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对机载高光谱图像的森林优势树种识别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无论使用何种空间分辨率与样本取值尺度,3DCNN的分类精度最高,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最高分别为95.42%和0.94);②高空间分辨率更有利于优势树种识别,其比低空间分辨率(3 m)总体精度最多可提高30.97%,Kappa系数最多可提高54.24%;③使用NN与SVM进行分类时,以样本面作为样本取值尺度进行树种识别的精度低于样本点。而在3 m空间分辨率情况下使用3DCNN进行分类时,以样本面作为样本取值尺度进行树种识别的精度高于样本点。总的来说,空间分辨率、样本取值尺度与分类算法均对优势树种识别精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机载高光谱图像识别森林优势树种过程中,优先选择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小样本数据,采取深度学习算法将会提高优势树种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优势树种识别 空间分辨率 多尺度样本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异龄混交改造对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7
作者 黄海梅 颜金柳 +5 位作者 李佳君 向明珠 李昌航 廖树寿 黄雪蔓 尤业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8,共12页
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养分限制状况和评估微生物养分需求的关键指标。因此,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引入一种或多种阔叶树种异龄混交改造对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马尾... 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养分限制状况和评估微生物养分需求的关键指标。因此,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引入一种或多种阔叶树种异龄混交改造对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马尾松人工纯林(PP)、马尾松/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异龄混交林(MP)、马尾松/多树种异龄混交林(MMP)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类型下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碳(C)、氮(N)、磷(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等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确定影响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异龄混交改造显著改变了土壤酶活性,表现为MP和MMP均显著高于PP,但MP和MMP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酶活性在微团聚体(<0.25 mm)中最高;②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酶化学计量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冗余分析发现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全氮(TN)、全磷(TP)、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微生物生物量碳磷比(MBC∶MBP)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驱动因子,而TN、MBC和硝态氮(NO_(3)^(-) N)是影响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③PP、MP和MMP土壤酶C∶N∶P自然对数比分别为1.20∶1.03∶1、1.17∶1.07∶1和1.16∶1.04∶1,表明3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均对C需求较高,微生物生长代谢容易受C限制,而异龄混交改造能有效缓解林分土壤的C限制。综上,马尾松人工林引入阔叶树种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改善土壤质量,但在经营过程中需注意适当增施氮肥以维持其高效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阔叶树种 异龄混交改造 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下载PDF
成都市龙泉山不同混交林类型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8
作者 曲别三约 骆晓 +6 位作者 樊戢 康雨诗 林润哲 刘梦丹 肖欢 周世兴 黄从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421,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营建不同混交林类型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柏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山上由抛荒地营建的香樟×乌桕混交林、栾树×香樟混交林、乌桕×柏木×龙爪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目的】旨在探究营建不同混交林类型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柏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山上由抛荒地营建的香樟×乌桕混交林、栾树×香樟混交林、乌桕×柏木×龙爪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柏木纯林为对照,测定了土壤磷组分含量(全磷、微生物磷、速效磷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并分析不同混交林类型土壤磷组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探究影响土壤磷组分的主控因子。【结果】①3种混交林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磷、速效磷和全磷的含量。在3种混交林中,香樟混交林提高土壤全磷和微生物磷含量的效果更显著;栾树混交林提高土壤速效磷和微生物磷含量的效果更显著。②3种混交林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土壤总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和pH。③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和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含量的主要因子,解释度分别为49.8%和27.6%。【结论】3种混交林总体上通过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来提高土壤全磷、微生物磷和速效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柏木纯林 土壤磷组分 冗余分析
下载PDF
郁闭度对柳杉人工林下红豆树幼树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华忆 谢义春 +1 位作者 王碧艳 韦小丽 《贵州科学》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探讨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造林的效果,筛选林下更新补植红豆树的最佳郁闭度,在现有柳杉人工林中通过调控设置3个郁闭度L_(1)(0.6)、L_(2)(0.5)、L_(3)(0.4),补植2年生红豆树幼苗,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氮、磷... 为探讨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造林的效果,筛选林下更新补植红豆树的最佳郁闭度,在现有柳杉人工林中通过调控设置3个郁闭度L_(1)(0.6)、L_(2)(0.5)、L_(3)(0.4),补植2年生红豆树幼苗,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含量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处理下红豆树株高、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株高生长最好的是郁闭度0.5,分别比郁闭度0.6、0.4提高19.27%和11.52%;地径生长最好的是郁闭度0.5,比表现最差的郁闭度0.4高0.06%;不同郁闭度处理,红豆树根、茎、叶、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根、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以郁闭度0.5表现最优;不同处理红豆树叶片氮、磷、钾差异显著(P<0.05),均是郁闭度0.5含量最高。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下的生长综合表现L_(2)>L_(1)>L_(3),可以认为2年生的红豆树在柳杉林下栽植适宜的郁闭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红豆树 柳杉人工林 生长 矿质营养 林下更新
下载PDF
初植和补植阔叶树对红壤丘陵区湿地松养分获取和转运的影响
10
作者 夏成康 林勇 +3 位作者 兰勇 吴高洋 王晟楠 陈伏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探究初植(同龄混植)和补植(异龄混植)阔叶树对湿地松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湿地松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湿地松林为对象,基于长期单种和混交试验平台,分别在林龄30年且立地条件... 【目的】探究初植(同龄混植)和补植(异龄混植)阔叶树对湿地松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湿地松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湿地松林为对象,基于长期单种和混交试验平台,分别在林龄30年且立地条件相似的湿地松纯林、湿地松-木荷初植混交林、湿地松-木荷补植混交林(补植木荷14年)中构建5块20 m×20 m标准样地(共15块样地),采集湿地松标准木的根际土壤、细根、枝、新鲜叶和凋落叶样品,测定土壤和植物各器官的氮(N)、磷(P)含量,评估不同混交模式对根养分捕获能力、叶养分回收和树木养分转运的影响,揭示养分获取策略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混交阔叶树显著提高湿地松根际土壤的NH_4~+-N和矿质氮含量(P<0.05),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初植和补植混交林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体看,混交阔叶树提高湿地松各器官的N、P含量,其中初植混交效应比补植好。与纯林相比,初植混交林中湿地松根氮和磷捕获能力分别显著提高14.04%和46.16%,叶氮回收效率显著降低6.07%,磷回收效率显著提高15.49%。尽管补植阔叶树降低根养分捕获成本,但阔叶树根系抑制湿地松根系的养分捕获能力,导致补植混交林中湿地松根养分捕获能力和叶养分回收效率均无显著变化。此外,与纯林相比,初植混交林中湿地松运输根向枝、叶的N转运分别提高36.05%和15.61%,P转运分别降低35.13%和36.52%;补植混交林中N转运无显著变化,但运输根向枝、叶的P转运比在纯林分别降低53.21%和40.17%。【结论】混交阔叶树提高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根际土壤和植株各器官的养分含量,改变湿地松养分获取策略,其中初植比补植更能促进湿地松的养分获取和利用。此外,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可被检测,且反映根捕获和叶回收的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根捕获 叶养分回收 养分获取策略 木荷
下载PDF
广西国有雅长林场桉树与油茶混交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兴明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油茶、桉树是我国广西常见的经济树种,如果采用混交造林技术,不仅能提升林农的经济收益,还能促进当地林业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地区对桉树与油茶混交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认识不足,导致油茶产量、品质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油茶、桉树是我国广西常见的经济树种,如果采用混交造林技术,不仅能提升林农的经济收益,还能促进当地林业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地区对桉树与油茶混交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认识不足,导致油茶产量、品质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以广西国有雅长林场为例,分析良种选择、间伐改造、整地、移栽定植、补植、追肥及除草等造林技术,探索桉苗灰霉病、桉树紫斑病、油茶软腐病、广西灰象、大造桥虫等病虫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油茶 混交造林 广西国有雅长林场
下载PDF
桉树粗叶榕复层林造林效果分析
12
作者 许冰 李宝福 +1 位作者 黄龙杰 陈水亮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分析桉树粗叶榕复层林对桉树和林下植被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桉树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在抚育锄草过程中保留桉树林下野生粗叶榕营造复层林,以常规抚育锄草的桉树人工林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2种林分林木... [目的]分析桉树粗叶榕复层林对桉树和林下植被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桉树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在抚育锄草过程中保留桉树林下野生粗叶榕营造复层林,以常规抚育锄草的桉树人工林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2种林分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桉树粗叶榕复层林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比对照林分显著提高8.67%、16.70%、34.19%、32.97%,去皮树干、树皮、树根生物量及单株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林分显著提高32.93%、15.50%、17.26%和26.36%。复层林乔木层、灌木层、地被物层生物量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对照林分,但林下草木层生物量和植被多样性均有所降低。复层林0~20 cm土层土壤的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林分显著提高15.60%、38.35%、17.90%和24.94%,20~40 cm土层土壤的全氮、水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林分显著提高28.36%、43.00%和28.26%。[结论]在桉树人工林抚育锄草过程中保留粗叶榕营造复层林,可以有效提升桉树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提高林分整体生产力,改善林地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粗叶榕复层林 生长量 生物量 植被多样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油茶+桉树”大径材混交林培育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冠好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0期226-228,共3页
在“双千”计划的推动下,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积极开展“油茶+N”种植模式,已初见成效。为探究“油茶+桉树”大径材混交林培育模式,提高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发展水平,阐述了油茶与桉树的生长特性,并从经营模式、营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 在“双千”计划的推动下,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积极开展“油茶+N”种植模式,已初见成效。为探究“油茶+桉树”大径材混交林培育模式,提高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发展水平,阐述了油茶与桉树的生长特性,并从经营模式、营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对“油茶+桉树”大径材混交林培育模式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桉树 大径材混交林 培育技术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生长特性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刘鑫 黄兰清 +5 位作者 苏立军 吴跃海 余玉珠 郭萍 任世奇 邓力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巨尾桉纯林(CK)、巨尾桉×刨花润楠混交模式(T1)和巨尾桉×红锥混交模式(T2)3个处理的巨尾桉生长特性及灌木、草本层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特征,以期为科学经营桉树混交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混交模式...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巨尾桉纯林(CK)、巨尾桉×刨花润楠混交模式(T1)和巨尾桉×红锥混交模式(T2)3个处理的巨尾桉生长特性及灌木、草本层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特征,以期为科学经营桉树混交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混交模式中,混交树种刨花润楠和红锥长势均较好;巨尾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显著高于纯林,但2个混交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CK、T1和T2林下植物分别有17科23属24种、18科24属25种和23科28属29种。3种造林模式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和群落均匀度(J)均高于草本层,灌木层中的茜草科、马鞭草科,草本层中的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种类及数量多。结合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T2可作为今后桉树混交林经营的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混交模式 生长特性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沙地榆与樟子松带状混交造林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玉峰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作者通过在封沙育林项目区实施的沙地榆容器苗木与樟子松容器苗木带状造林混交进行的造林试验,通过对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补植造林,造林成本,防护效益,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及其松针红斑病,预防榆树叶甲虫害及榆树翅果传播促进榆树天然更... 作者通过在封沙育林项目区实施的沙地榆容器苗木与樟子松容器苗木带状造林混交进行的造林试验,通过对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补植造林,造林成本,防护效益,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及其松针红斑病,预防榆树叶甲虫害及榆树翅果传播促进榆树天然更新的分析,推导出实施沙地榆与樟子松带状混交造林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提高樟子松沙地造林保存率,巩固生态建设的成果,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提出了探讨建议,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榆 樟子松 带状混交
下载PDF
竖行式种植模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发良 《南方农业》 2024年第6期163-166,共4页
为探讨竖行式种植模式与传统横行式种植模式对桉树生长量影响的差异,为今后桉树造林的规划设计和种植提供参考,在广西昭平县马江镇清洲村下虎小组开展竖行式种植模式与传统横行式种植模式对桉树生长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末定植时... 为探讨竖行式种植模式与传统横行式种植模式对桉树生长量影响的差异,为今后桉树造林的规划设计和种植提供参考,在广西昭平县马江镇清洲村下虎小组开展竖行式种植模式与传统横行式种植模式对桉树生长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末定植时,采用竖行式种植模式桉树成活率高达98.57%,比横行式高7.27个百分点;采用竖行式种植模式每年采光时长达3 888.6 h,比横行式种植模式多530.1 h;采用竖行式种植模式的每个季度平均采光率比横行式种植高11.5~11.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竖行式种植 生长量
下载PDF
绿化造林工程中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如春 王君 +1 位作者 柳耿辉 林憬晨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常规的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主要使用不规则块状补植技术进行整地处理,易受林木覆盖度影响,导致造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即进行苗木选择与精细整地处理,优化混交造... 常规的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主要使用不规则块状补植技术进行整地处理,易受林木覆盖度影响,导致造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即进行苗木选择与精细整地处理,优化混交造林栽植抚育过程,从而完成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在不同带状混交林宽度下的林木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证明设计的混交造林方法的造林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造林工程 人工林 不同宽度 带状混交 造林方法
下载PDF
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间伐套种阔叶树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春华 《福建林业》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探索适合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人工林改培技术模式,开展马尾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和套种木荷、枫香等阔叶树改培试验,分析不同间伐、套种的林分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并套种阔叶树的改培技术措施对水土流失区的马尾松和林下阔... 为探索适合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人工林改培技术模式,开展马尾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和套种木荷、枫香等阔叶树改培试验,分析不同间伐、套种的林分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并套种阔叶树的改培技术措施对水土流失区的马尾松和林下阔叶树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以B处理的改培效果最佳,其马尾松保留木的胸径、树高、材积4 a净生长量分别达3.38 cm、 2.79 m、0.0331 m~3,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且其林下不同阔叶树的生长状况最优,套种4 a林分平均保存率、树高、地径和冠幅分别达85.73%~92.15%、 1.42~1.73 m、 1.92~2.31 cm和0.70~0.76 m。间伐每667m~2保留马尾松30株+套种木荷、枫香等阔叶树的改培技术措施能有效促进马尾松和林下阔叶树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间伐 套种 生长量
下载PDF
浅析混交林造林方式及优缺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岑丽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为了探究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与造林技术,我国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其中,混交林造林就是一种新型营造林技术,具有提高林分质量、降低病虫害影响、优化林业经营模式等优势。文章对混交林造林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混交树种及混交方式,提... 为了探究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与造林技术,我国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其中,混交林造林就是一种新型营造林技术,具有提高林分质量、降低病虫害影响、优化林业经营模式等优势。文章对混交林造林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混交树种及混交方式,提出了混交林造林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造林方式 优缺点
下载PDF
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
20
作者 姜年春 邱勇斌 +4 位作者 张能军 宣铃娟 郑伟健 黄淦 胡卫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杉木纯林改造为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对提高杉木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林分结构改变如何影响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浙西南不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阔叶树复层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纯林、杉... 杉木纯林改造为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对提高杉木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林分结构改变如何影响凋落物和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浙西南不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阔叶树复层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纯林、杉木+柃木Eurya japonica、杉木+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及杉木+闽楠Phoebe bournei混交林凋落物和0~40 cm土层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杉木纯林,杉木+柃木混交林凋落物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杉木+闽楠凋落物总磷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凋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变异相对较小。林分类型和土层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普遍高于杉木纯林,0~2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5.2%、48.8%和50.0%,20~4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6.9%、45.4%和47.6%。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并与凋落物化学计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将杉木纯林转换为杉木复层混交林有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但改良效果取决于树种组成,研究结果对加强杉木阔叶树复层混交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凋落物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