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4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道路绿化树种吸硫净化能力研究
1
作者 朱子曜 覃泳智 +2 位作者 潘中平 王缉惠 朱鸿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32-34,共3页
为给城市道路合理选择和配置净化修复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树种提供依据,通过对柳州市常见的42个道路绿化树种进行叶片含硫量测定,评价树种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红千层、黄葛树、朴树、栾树、小叶榕、洋紫荆、芒... 为给城市道路合理选择和配置净化修复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树种提供依据,通过对柳州市常见的42个道路绿化树种进行叶片含硫量测定,评价树种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红千层、黄葛树、朴树、栾树、小叶榕、洋紫荆、芒果、蓝花楹、灰莉、八月桂10个树种叶片含硫量高,吸硫净化能力强,可以作为本地道路绿化净化修复二氧化硫污染的优先选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吸硫 净化修复 评价
下载PDF
珍贵树种黄连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琳 梁瑞龙 +2 位作者 陈琴 郝海坤 黄开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黄连木材质优良,其种子、枝条和叶片含油率高,是优良的木本油料能源树种。本文探究了黄连木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了黄连木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并提出相应建议,为黄连木收集、保存、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连木 种质资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泰州市海陵区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曲良谱 吴红 龚苏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应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泰州市海陵区30条主干道及次干道行道树树种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行道树的种类、数量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海陵区行道树共计20科33属,共计35种63757株;其中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比例为2.5∶1;总体上看,行道树规格明显偏... 应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泰州市海陵区30条主干道及次干道行道树树种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行道树的种类、数量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海陵区行道树共计20科33属,共计35种63757株;其中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比例为2.5∶1;总体上看,行道树规格明显偏小,胸径级别处于Ⅰ级(<15 cm)的最多,占行道树总量的39.53%;处于Ⅱ级(15~<20 cm)的次之,占34.63%;占第3位的是处于Ⅲ级(20~<25 cm),占15.28%;IV级(≥25 cm)的数量最少,仅占10.56%。存在种类单一,树种选择盲目及树种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 行道树 树种类型 结构分析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基于碳汇作用的西安市城市道路植物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4
作者 白骅 李頔 +1 位作者 陈奕燊 曾麟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2-262,共11页
为使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双碳”政策的实施,选取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东段道路作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实测场地内的植物群落调研,讨论配置现状与CO_(2)浓度间的关系;利用ENVI-met在实测分... 为使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双碳”政策的实施,选取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东段道路作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实测场地内的植物群落调研,讨论配置现状与CO_(2)浓度间的关系;利用ENVI-met在实测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地从郁闭度、树龄和群落类型3个方面,给出针对西安市城市道路碳收支平衡下的植物配置具体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道路绿带能对CO_(2)发挥一定的削减和封存作用;同等配置条件下的道路绿带中,绿带宽度越大、绿量越高的绿色空间的固碳作用也越高;通过线性拟合得出郁闭度、树龄和群落类型中,群落类型对CO_(2)浓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应用 碳汇作用 ENVI-met 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
下载PDF
濮阳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发展探究
5
作者 王海英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濮阳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发展,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对濮阳市道路绿地景观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濮阳市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濮阳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发展,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对濮阳市道路绿地景观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濮阳市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合理改进建议,促使濮阳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道路绿地 景观 发展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导向的山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标准选择与配置
6
作者 郭妍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9期83-85,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的山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标准。文章概述了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碳汇林业与树种选择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从适应性、碳汇能力、抗逆性和景观效... 文章旨在探讨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的山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标准。文章概述了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碳汇林业与树种选择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从适应性、碳汇能力、抗逆性和景观效果四个方面对绿化树种进行了标准选择的分析,包括山区气候与土壤特性的适应性、光合作用效率与生长速度的碳汇能力评估、病虫害抗性与耐旱性的抗逆性研究,以及树形美观度与四季色彩变化的景观效果评价。文章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的分段特点,提出了不同路段的树种配置方案,强调了常绿与落叶树种、乔木与灌木的搭配互补性,以及种植密度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探讨了养护管理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包括灌溉施肥、修剪与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措施。通过科学选择和合理配置绿化树种,旨在实现山区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与碳中和目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导向 山区高速公路 绿化树种 标准选择 配置
下载PDF
基于8类感知属性法研究校园绿地对大学生注意力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郭雨晴 龚鹏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当代校园绿地建设的重要导向,校园绿地被认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恢复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以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邀请675名受访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校园绿地8类感知属性及注意力恢复效益进行评估... 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当代校园绿地建设的重要导向,校园绿地被认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恢复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以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邀请675名受访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校园绿地8类感知属性及注意力恢复效益进行评估。基于研究数据构建8类感知属性影响注意力恢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校园绿地中感知程度较高的属性特征数量与其注意力恢复效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宁静性、自然性、空间性、庇护性、物种丰富性对校园绿地注意力恢复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且感知程度较高的属性特征数量与校园绿地注意力恢复效益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从个体感知层面揭示了校园绿地注意力恢复效应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绿地设计建议,以期为营造更具恢复效益的校园绿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校园绿地 注意力恢复 8类感知属性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化对极端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特征研究
8
作者 唐淼 刘桢梦 +2 位作者 孙怡 杨坪赫 刘青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一种典型的带状绿地,其对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以2022年南昌市所遭受的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为契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一种典型的带状绿地,其对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以2022年南昌市所遭受的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为契机,对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15条主次干道绿化树种进行受害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受高温旱害影响的植株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和规律性,南北向道路植物受灾较为严重,东西向道路植物受灾相对较轻;②随着树下铺装面积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上升趋势,随着铺装透水率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下降趋势;③乔木个体越大、长势越好,其抗干旱能力越强.建议加强对耐旱性较差、胸径小、树高低矮树种的日常养护,适当增加南北朝向道路的人工浇灌及管护频次,并适当减少树下铺装的面积,以此来缓解高温干旱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干旱胁迫 园林植物 城市道路绿化 南昌
下载PDF
道路绿化中樟子松衰弱原因分析及复壮养护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媛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0期196-197,200,共3页
樟子松凭借自身树干笔直、造型优美,以及抗旱、耐寒等品种优势,在北方地区作为行道树被道路绿化广泛应用,营造出变化多样的道路景观。以樟子松的常规用途作为切入点,选择不同栽植地对樟子松在道路绿化应用中的生长状况展开分析,总结樟... 樟子松凭借自身树干笔直、造型优美,以及抗旱、耐寒等品种优势,在北方地区作为行道树被道路绿化广泛应用,营造出变化多样的道路景观。以樟子松的常规用途作为切入点,选择不同栽植地对樟子松在道路绿化应用中的生长状况展开分析,总结樟子松生长衰弱的主要症状表现。分别从植株自身、气候、土壤及人工管理方面论述造成樟子松生长衰弱的原因,针对道路绿化中樟子松的复壮养护技术展开探究,提出改善土壤、按需浇水、改善小气候、良好修剪、加速人工管理的复壮养护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道路绿化 生长衰弱 复壮养护
下载PDF
道路绿视率不同识别方法比较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10
作者 陶贵鑫 周宏轩 +2 位作者 王昭清 聂艳霞 周凤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探究不同识别方法对绿视率的影响,对于提高绿化识别准确率以及绿视率标准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3类特征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3种不同识别方法对道路移动采样数据集进行绿视率提取,进而分析不同方法对道路绿视率识别值以及准确率的... 探究不同识别方法对绿视率的影响,对于提高绿化识别准确率以及绿视率标准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3类特征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3种不同识别方法对道路移动采样数据集进行绿视率提取,进而分析不同方法对道路绿视率识别值以及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RGB、HSL颜色的方法对于绿视率值存在低估,机器学习SegNet方法在识别精度上优于基于颜色提取的RGB和HSL方法;2)不同用地分组和图像亮度与绿视率差异和精度差异相关性不显著,色偏系数与绿视率差异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政府绿视率标准制定和绿视率监测工作提供了方法论的实证参考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街景图像 RGB-VI HSL-VI SegNet
下载PDF
高速路林带对车辆尾气重金属污染的屏障作用 被引量:49
11
作者 王成 郄光发 +1 位作者 杨颖 任启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测定京石、京津塘和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两侧植物枝叶和路边土壤Pb、Cd、Cu、Cr含量,研究4种重金属元素在高速公路两侧的扩散特征以及车流量大小与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b是车辆尾气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高速公路... 测定京石、京津塘和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两侧植物枝叶和路边土壤Pb、Cd、Cu、Cr含量,研究4种重金属元素在高速公路两侧的扩散特征以及车流量大小与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b是车辆尾气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高速公路两侧树木器官和不同土层Pb含量均随距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Cu含量与距离高速公路的远近有一定关系,但变化情况因道路而异,且受车辆类型影响较大。而Cd、Cr含量和林带状况无明显关系。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高速公路沿线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车流量大小密切相关,对于日均车流6万辆的公路而言,高速公路两侧80m范围是重金属污染最集中的扩散区域;而40~60m的毛白杨林带(高度≥10m)对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5万~8万辆)车辆尾气重金属污染有较好的吸收屏障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高速公路沿线防护林带配置策略和宽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林带防护功能和沿线农业生产食品安全角度,提出从路基向外,按照养护带、自然带和缓冲带3种土地利用类型配置防护林带,并分别提出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路 林带 车辆尾气 重金属污染 屏障作用 配置策略
下载PDF
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与大气污染的响应关系研究
12
作者 胡剑东 李红玲 谢慧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在环境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属于重要污染物,其成分结构较为复杂,种类较多,部分非甲烷总烃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绿道规划植被... 在环境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属于重要污染物,其成分结构较为复杂,种类较多,部分非甲烷总烃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绿道规划植被非甲烷总烃排放与大气污染间存在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温等基本变量,计算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量,分析不同植被排放的NMHC成分构成,获取了光强和温度对植物排放NMHC速率产生的影响。采用最大增量活性因子法MIR和丙烯等效浓度(Prop-Equiv)研究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与臭氧生成潜势(OFP)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NMHC排放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规划植被 NMHC排放 排放速率 大气污染 最大增量活性因子法(MIR) 丙烯等效浓度(Prop-Equiv) 臭氧生成潜势(OFP)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江源 陶岩 +2 位作者 顾卫 刘永兵 余海龙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7-152,共6页
对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建植的太原环城高速路护坡植被进行了为期4年的植物群落生态学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禾草和豆科植物混合播种,坡面覆盖效果优于由纯禾草或者纯豆科植物构成的群落;2)护坡群落的变化表现... 对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建植的太原环城高速路护坡植被进行了为期4年的植物群落生态学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禾草和豆科植物混合播种,坡面覆盖效果优于由纯禾草或者纯豆科植物构成的群落;2)护坡群落的变化表现出向当地自然群落的趋同,有利于护坡植物群落最终实现结构稳定;3)植物盖度以及禾草与豆科植物比例是两个较好在评价指标,前者能够有效反映植被的坡面防护效果,后者则能够反映植物根系固土能力和护坡植被长期稳定的可能性;4)灌木物种后期生长不良,灌-草比例和建植结构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植被恢复 厚层基质喷附 城市高速 效果评价
下载PDF
37种道路绿化树木滞尘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家洋 刘兴洋 +2 位作者 邹曼 李慧 程玉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5-912,共8页
道路绿化树木不仅是改善环境的载体,也是空气颗粒物的过滤体。比较了新乡市春、秋季节和清洁、污染区37种道路绿化树木的滞尘能力,并通过道路绿化树木叶表微形态结构和叶片性状等因素分析了其综合滞尘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同种道路绿... 道路绿化树木不仅是改善环境的载体,也是空气颗粒物的过滤体。比较了新乡市春、秋季节和清洁、污染区37种道路绿化树木的滞尘能力,并通过道路绿化树木叶表微形态结构和叶片性状等因素分析了其综合滞尘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同种道路绿化树木的滞尘能力表现为秋季>春季、污染区>清洁区,部分道路绿化树木的滞尘能力因季节和功能区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37种道路绿化树木综合滞尘能力的大小归为4类:第1类为枇杷、紫薇、红叶李、构树和毛泡桐;第2类为小叶黄杨和凤尾兰;第3类是国槐、臭椿、连翘、榆叶梅、毛白杨、紫荆、悬铃木、海桐、银白杨、椤木石楠、大叶黄杨、红叶石楠和火棘;第4类为金银木、碧桃、栾树、枫杨、小叶女贞、木槿、榆树、刺槐、银杏、龙爪槐、大叶女贞、紫叶小檗、五角枫、皂荚、垂柳、白蜡和合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绿化 树木 滞尘能力
下载PDF
大连市主要行道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陆贵巧 尹兆芳 +3 位作者 谷建才 孟东霞 武会欣 李永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为今后行道树绿化结构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实测大连市内几种常见绿化树木的净光合速率,计算其在不同月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结果表明:各树种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夏季>秋... 为今后行道树绿化结构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实测大连市内几种常见绿化树木的净光合速率,计算其在不同月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结果表明:各树种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在乔木树种中,日固碳释氧能力的排列顺序为榆树>白桦>元宝枫>雪松>杜仲>国槐;灌木树种中,日固碳释氧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碧桃>连翘>榆叶梅>大叶黄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净光合速率 固碳释氧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工程试验——以内蒙古赤峰-通辽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齐藤诚 邵琪 +2 位作者 顾卫 戴泉玉 富樫智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5-151,共7页
针对半干旱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难题,以内蒙古赤峰-通辽高速公路某岩质边坡为例,采用保育块技术与客土喷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木本(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为辅的坡面植物群落。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使木本植物成活率达到60%... 针对半干旱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难题,以内蒙古赤峰-通辽高速公路某岩质边坡为例,采用保育块技术与客土喷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木本(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为辅的坡面植物群落。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使木本植物成活率达到60%以上且长势良好;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地上部生物量达自然阴坡生物量水平;物种构成以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群落稳定且植被覆盖度高于70%;移植的保育块树苗的根系结构与天然树木相似,具有主根发达、侧根不多但较强壮、根系呈网络状深入土中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岩质边坡 保育块技术 半干旱地区 木本植物 根系结构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袁黎 陆键 +1 位作者 朱雷雷 项乔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3,158,共5页
通过对绿化功能的分析、分解,主要从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和路侧绿化3方面来进行分类,具体选择了12个指标作为高速公路绿化评价的初拟指标,采用专家筛选对初拟的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增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因评... 通过对绿化功能的分析、分解,主要从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和路侧绿化3方面来进行分类,具体选择了12个指标作为高速公路绿化评价的初拟指标,采用专家筛选对初拟的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增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因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导致评价对象信息的重复使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回归分析和AHP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绿化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到江苏公路绿化的实践中,能够客观地评价高速公路的绿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高速公路绿化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半干旱区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年代人工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余海龙 顾卫 +1 位作者 江源 刘永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试验研究了呼集高速公路边坡建造人工植被后,在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土壤肥力随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黏粉粒、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pH的下降,0~10c... 试验研究了呼集高速公路边坡建造人工植被后,在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土壤肥力随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黏粉粒、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pH的下降,0~10cm表层土壤的恢复显著高于10~20cm土壤;随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侵入的草本植物数量、植被盖度增加,由简单的人工植被向复杂的灌草群落演替。但从群落物种组成看,公路边坡生态系统尚处于不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土壤性状 植物群落 植被盖度 恢复动态 高速公路边坡 半干旱区
下载PDF
福州市道路绿地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房英 黄浩 +2 位作者 陈丽静 陈丽霞 吴少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通过对福州市主要道路绿地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福州市道路的绿地结构、植物应用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道路绿地指标、绿地结构、绿地功能三者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福州市 道路绿地 城市绿化 植物 栽植 生长
下载PDF
深圳市高速公路边坡和采石场植被恢复技术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杨海军 毕琪 +1 位作者 赵亚楠 封福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因此 ,基于高速公路边坡和采石场没有植被生长的基本条件 ,治理难度大 ,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采石场近自然 (接近自然植物群落 )生态修复技术的试验研究。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深圳市在高速公路边坡、采石场植被恢复过程中 ,所采用的... 因此 ,基于高速公路边坡和采石场没有植被生长的基本条件 ,治理难度大 ,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采石场近自然 (接近自然植物群落 )生态修复技术的试验研究。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深圳市在高速公路边坡、采石场植被恢复过程中 ,所采用的种子喷射、植物袋、植物砌块等主要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开展高速公路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高速公路边坡 采石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