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火灾污染物质释放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明玉 司莉青 +6 位作者 陈锋 舒立福 赵凤君 田晓瑞 李伟克 李威 李笑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33-4944,共12页
森林火灾是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和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可对全球气候系统、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对全球温室气体和含碳颗粒物释放具有重要的贡献,是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森林火灾释放污染物已成为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重... 森林火灾是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和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可对全球气候系统、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对全球温室气体和含碳颗粒物释放具有重要的贡献,是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森林火灾释放污染物已成为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重要污染源之一,这些污染物质与辐射、能见度以及温室效应等问题直接相关。准确地描述森林火灾释放的气体和颗粒污染物释放机理、释放总量、时空分布特征、不同尺度的扩散过程模拟,以及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对于量化森林火灾释放污染物总量及区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森林火灾污染物质释放方面的国内外文献,从火灾释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森林火灾释放污染物定量化和传输路径监测的研究方法、污染物质的扩散和运输模型以及跨区域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森林火灾释放的CO、PM_(10)和PM_(2.5)对环境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而且森林火灾释放的污染物质能够随气流长距离传输,不仅对当地的空气造成污染,污染物也能够随着气团进行长距离传输,并在传输过程与当地气溶胶混合,形成跨区域污染。森林火灾释放污染物扩散、传输模拟通过不同模型相互耦合完成,包括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可燃物消耗和释放模型、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型,以及污染物预测和可视化模型等。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火灾释放污染物质主要研究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研究重点:目前我国关于森林火灾释放物质相关的研究尚不足以支撑我国森林火灾温室气体释放、污染物释放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我国目前还没有发展出适合于我国的森林火灾污染物释放模型,以及污染物扩散、传输系统。森林火灾排放因子库大多数引用国外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确定性,缺乏森林火灾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因此,今后我国应加强对森林火灾污染物质释放与影响的研究,尤其是污染物质扩散和传输模型的预测和可视化研究以及排放因子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污染物 大气环境 扩散模型 跨区域污染
下载PDF
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风险及其驱动因素
2
作者 张恒 李慧 赵鹏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669-5683,共15页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科学预测森林火灾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依据。以中国新旧森林火灾政策作为分界线,将内蒙古森林历史火灾数据分为四个阶段,基于增强回归树模型建立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模型,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科学预测森林火灾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依据。以中国新旧森林火灾政策作为分界线,将内蒙古森林历史火灾数据分为四个阶段,基于增强回归树模型建立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模型,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解释不同时期森林火灾和火灾风险变化的差异。预测结果表明:(1)4个时期建模精度AUC均大于0.94,表明BRT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2)气温日较差、日最小相对湿度、上一年春防累计降水量、上一年秋防累计降水量、上一年春防最高地表气温海拔、距火点最近公路距离被确定为影响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3)新旧《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前后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变化:1981—1988年3月14日,中、高和极高森林火灾风险区分布在呼伦贝尔的东部,而2009—2020年中、高和极高森林火灾风险区分布在呼伦贝尔南部和中部、赤峰市的西南部、锡林郭勒盟和呼和浩特市的中部、乌兰察布市和包头市的南部以及鄂尔多斯市的东部。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森林防火条例》影响下的内蒙古森林火灾的驱动因素和火险等级的变化,为优化森林火灾管理政策及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森林防火政策 火灾预测 驱动因素 火灾风险区划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3种主要火源引发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的时空分布特征
3
作者 张恒 周振东 王玉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MK突变检验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与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间雷击火的辐...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MK突变检验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与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间雷击火的辐射范围最广,吸烟火与农事用火相对集中;3种火源(除雷击火频次在增加)的发生频次与危害均在减小;雷击火高发于夏季,以5—7月最为活跃,且在00:00—0:59发生次数最多,04:00—4:59危害最大,吸烟火与农事用火高发于春季,以4—5月份最为活跃,且在08:00—19:59期间多发频发并具有一定危害性;雷击火重点防范地区为北部原始林区、满归、阿龙山、莫尔道嘎、根河、甘河、克一河、伊图里河林业局,吸烟火与农事用火的重点防范地区为大杨树和毕拉河林业局。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3种火源在近年来造成的火场总面积都有大幅度下降;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显著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 火源 时间变化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森林火烧迹地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格局
4
作者 王明怀 崔芳科 +5 位作者 吴泽鹏 许秀玉 欧世坤 陈景欢 马胜杰 蔡志全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森林火烧迹地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选取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内不同火烧恢复年限(2.5~16.0年)的样地和未被火烧过的森林公园(对照样地)样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详细记录样方内... 为探究森林火烧迹地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选取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内不同火烧恢复年限(2.5~16.0年)的样地和未被火烧过的森林公园(对照样地)样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详细记录样方内林下植物种类名称、数量和覆盖度等,并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数。同时,测定了表层土壤(0~10 cm)的理化性质,大团聚体湿筛和微团聚体粒径质量分布。结果表明,(1)火烧后,林下植物种类、数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都低于对照样地。火烧后的样地林下植被种类、数量、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枯落物厚度随恢复时间变长总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Fish-er′sα指数都呈现总体增加的趋势;所测的对植物生长有主要影响的土壤理化性质多与植物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生境Fisher′sα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多样性指数负相关。(2)随着火烧样地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全钾、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都总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速效钾、全氮、水解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随着火烧后恢复年限的增加,湿筛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粒径>0.50 mm和≤0.25 mm粒径百分比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火烧有助于短期提高表层土壤的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火烧后微团聚体≤0.25 mm的5个粒径级别,其百分比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都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火烧后短期的生态恢复增强了微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恢复 生物多样性 森林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稳性大团聚体 微团聚体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移动机器人树干检测
5
作者 胡峻峰 朱昊 +2 位作者 黄晓文 李柏聪 赵亚凤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基于视觉导航的森林移动机器人具有机器人作为边缘设备算力有限、导航效果受光照影响较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轻量化的树干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YOLOv7-tiny模型,采用可见光图像与热成像图像作为输入,导航效果受光照影响较小;同时采用... 基于视觉导航的森林移动机器人具有机器人作为边缘设备算力有限、导航效果受光照影响较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轻量化的树干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YOLOv7-tiny模型,采用可见光图像与热成像图像作为输入,导航效果受光照影响较小;同时采用基于部分通道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PConv)的特征提取模块-部分通道卷积高效层聚合网络(Partial Efficient Layer Aggregation Networks,P-ELAN),对基准模型进行轻量化改进;在训练阶段用alpha-CIoU损失函数替换原始的CIoU损失函数,提高边界框回归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森林移动机器人树干检测方法相较于原始YOLOv7-tiny模型参数量减少31.7%,计算量减少33.3%,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上的推理速度分别提升了33.3%和7.8%。修改后的模型在保持对树干检测精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更加轻量化,成为部署在机器人等边缘设备上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检测 森林移动机器人 目标检测 热成像 轻量化
下载PDF
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多元主体共治制度体系思考
6
作者 杨开华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9期73-76,共4页
当前,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治理存在治理体系不科学、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治理现状,针对问题短板,从完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几方面提出对... 当前,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治理存在治理体系不科学、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治理现状,针对问题短板,从完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森林草原火灾 多元主体共治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北京市自然保护地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冯达 孟京辉 《森林防火》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北京市自然保护地体系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整合优化、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体系机构不完善、专管机构缺失、监测监管软硬件不健全、民众自然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家... 北京市自然保护地体系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整合优化、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体系机构不完善、专管机构缺失、监测监管软硬件不健全、民众自然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家及北京市发展方向,本文对未来北京市自然保护地建设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完善设立保护地专管机构,落实“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的统一管理体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助力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之都建设;完善保护地配套体制政策,提升监管能力;建设智慧自然保护地,推动保护地智能化管理;提升公众参与度,充分发挥保护地文化教育与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之都 智慧自然保护地
下载PDF
基于Himawari和FY4卫星实时监测森林火灾蔓延初探
8
作者 赵文化 张月维 +3 位作者 石艳军 曾庆峰 梁晓艾 张志坤 《森林防火》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探讨了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在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测量中的应用潜能。Himawari-AHI和FY4-AGRI传感器10 min和5 min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为实时监测森林火灾蔓延速度(Fire Spread Rate,FSR)创造了有利条件。卫星遥感2 km空间分辨率观测下,绝... 探讨了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在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测量中的应用潜能。Himawari-AHI和FY4-AGRI传感器10 min和5 min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为实时监测森林火灾蔓延速度(Fire Spread Rate,FSR)创造了有利条件。卫星遥感2 km空间分辨率观测下,绝大部分森林火灾火场蔓延变化周期大于12 min,说明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观测数据有能力追踪测量森林火灾蔓延动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imawari-AHI和FY4-AGRI传感器的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测量算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高精度给出近实时火场蔓延线速度和面积速度,线速度结合面积速度可以完整地描述火场整体蔓延趋势。蔓延算法可为林火蔓延预报研究提供一种实测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气象卫星 卫星遥感 森林火灾 蔓延监测 测量算法
下载PDF
森林火灾遥感监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9
作者 李靖霞 唐志红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为了全面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动态变化情况,需要对各种遥感监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森林火灾,选用不同的遥感... 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为了全面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动态变化情况,需要对各种遥感监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森林火灾,选用不同的遥感监测方法。文章以森林防火工作为基础,对目前常用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并对各种遥感监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遥感技术 火灾监测
下载PDF
改进蚁群算法的森林防火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松 洪涛 朱良宽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解决森林防火移动机器人在森林地形条件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展邻域的改进蚁群算法。首先引入定向邻域拓展策略,并将搜索邻域从8个拓展至10个拓展,以求扩大搜索效率与范围;然后综合考虑影响移动机器人的多种因素,利用路... 为解决森林防火移动机器人在森林地形条件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展邻域的改进蚁群算法。首先引入定向邻域拓展策略,并将搜索邻域从8个拓展至10个拓展,以求扩大搜索效率与范围;然后综合考虑影响移动机器人的多种因素,利用路径长度和能耗改进启发函数;接着通过位置信息改进初始信息素;最后结合最大-最小蚂蚁系统(MMAS)和精英蚂蚁等算法模型的优点,改进信息素更新规则。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蚁群算法与传统蚁群算法、基于多启发因素的改进蚁群算法相比,路径长度分别缩短7.66%、6.53%,能耗指标分别下降62.2%、49.3%,综合指标分别下降32.6%、23.1%。研究显示所提出的改进蚁群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邻域 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 移动机器人 森林防火
下载PDF
潍坊红木嵌银漆器产业振兴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11
作者 王所玲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探讨了潍坊红木嵌银漆器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现状问题及其产业振兴策略。研究揭示:该工艺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历经传承发展,形成独特价值,但当前面临技艺传承断层、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基于此,提出设计理念更新、材料与工艺创新、... 探讨了潍坊红木嵌银漆器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现状问题及其产业振兴策略。研究揭示:该工艺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历经传承发展,形成独特价值,但当前面临技艺传承断层、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基于此,提出设计理念更新、材料与工艺创新、题材与形式创新以及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等策略,通过综合运用传承与创新方法,实现产业振兴,从技艺保护迈向产业繁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文化符号和高端艺术品,进而实现传统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红木嵌银漆器 历史沿革 技艺特点 产业振兴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基于小班尺度的北京市密云区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维伟 杨雪清 +5 位作者 张一鸣 冯昕 王博 杜建华 陈锋 刘晓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目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是实现科学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小班尺度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可为林火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森林可燃... 【目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是实现科学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小班尺度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可为林火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森林可燃物数据、气象数据、重要火源点等数据,构建密云区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体系中最终权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小班的危险性指数,依据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为高、中高、中低、低4个等级;采用全域和局域莫兰指数判断各小班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聚集分布特征。【结果】(1)基于小班尺度综合4类因子构建体系,权重分布比例合理,可较好地开展火灾危险性评价;(2)研究区内高等级、中高等级、中低等级、低等级危险性的小班面积占比分别为12.75%,19.01%,41.70%,26.54%。其中,高等级危险性小班以灌木林、侧柏林、油松林为主,小班面积占比分别为38.40%、25.76%、24.13%;(3)高等级危险性小班分布在研究区范围的东部以及中南部区域,从乡镇尺度分析,呈片状分布于巨各庄镇、高岭镇和新城子镇;(4)小班危险性的全域莫兰指数为0.2413(大于0),说明密云区各小班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小班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采用局域莫兰指数分析发现火灾危险性等级为高-高聚集型小班的面积达34637.77 hm^(2),占密云区面积的15.56%。【结论】(1)构建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体系中,野外火源所占权重最大,是影响森林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2)高等级危险性小班区域灌木林占比较高,且聚集分布特征明显,根据权重结果,建议增强对野外火源和重点人群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制定可燃物清理的标准和要求,定期在农林交错地区和火源点周围进行可燃物清理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区 森林火灾 小班尺度 危险性评价 空间分布 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林火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舒洋 陈金平 +7 位作者 丁兆华 李航 赵鹏武 周梅 贾文杰 张轶超 张国臣 魏江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为了探究林火强度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提取及定量PCR分析测定了不同火烧强度样地内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固氮nifH功能基因丰度随... 为了探究林火强度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提取及定量PCR分析测定了不同火烧强度样地内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固氮nifH功能基因丰度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硝化amoA-AOA和amoA-AOB功能基因丰度呈相反变化趋势;反硝化nirS,nirK和nosZ功能基因丰度在重度火烧后显著降低,在轻度火烧后显著升高。火烧同样也会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RDA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机碳、速效磷、全氮含量和pH值是影响火后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差异变化的主要因子。本研究为火干扰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机制和火后植被快速更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强度 氮循环功能基因 兴安落叶松 土壤养分循环
下载PDF
2000—2022年我国林火主要致灾因素及扑救伤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澳 王成虎 +1 位作者 高桂云 王明玉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我国近20多年来林火主要致灾诱因以及伤亡原因,根据林火扑救伤亡事故案例以及2000—2022年相关气象因素(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林火主要致灾因素和扑救伤亡的主... 为了解我国近20多年来林火主要致灾诱因以及伤亡原因,根据林火扑救伤亡事故案例以及2000—2022年相关气象因素(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林火主要致灾因素和扑救伤亡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1)2000—2022年,我国共计发生林火灾害134 671次。其中,2003—2010年是林火灾害的高发期,严峻的气候条件是这一时期林火事故的主要原因;2010—2020年的林火事故中,人为原因致灾占97%以上,广西、云南、贵州等农林结合密切地区的林火灾害事故较为频繁。2)典型林火扑救案例分析表明,由地理环境、可燃物情况、气象条件、林火行为等导致的直接伤亡事故占主导部分,由窒息、意外事故、扑火设备操作不当等非间接原因造成的伤亡也偶有发生。研究表明,我国林火灾害的致灾因素以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为主,火灾发生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引发伤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林火主要致灾因素与扑救伤亡原因,可为火灾高效扑救、科学精准指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致灾因素 伤亡原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森林火灾蔓延模拟及应急路径规划优选
15
作者 陈卓 刘海洋 +2 位作者 黄全义 郑明章 栗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共10页
【目的】利用云计算手段模拟林火蔓延过程,规划火灾应急路径,以促进救援力量快速、高效到达指定火灾地点,为布置林火阻隔措施预留充足时间。研究也为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的林火应急响应和预防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以吉林省通化... 【目的】利用云计算手段模拟林火蔓延过程,规划火灾应急路径,以促进救援力量快速、高效到达指定火灾地点,为布置林火阻隔措施预留充足时间。研究也为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的林火应急响应和预防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以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模型推演。着眼于林火点单源和多源差异性,利用应急路径规划模型、Dijkstra算法模拟计算单源林火情况下最短救援路径,并纳入多源林火优先级理论,实现救援资源利用最大化。采用FARSITE模型对区域实例森林火灾进行蔓延速率模拟,获取林火发生后各阶段实时数据,综合考虑森林火点附近资源布局情况以及道路交通能力,进行救援路径的推算和防火道路的布局,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森林火灾应急响应救援路径进行智能优选。【结果】在一般森林火灾发生时单个着火点的公式基础上,为2个及以上着火点引入优先级理论,再根据火情严重程度通过Dijkstra算法进行依次推演。此外,增加μ作为通行能力系数,以考虑路况、道路属性对救援通行时间的影响,得到新的路径公式。通过FARSITE模型,对2010年“5.3”一般森林火灾(20100503-220502-01)进行蔓延推演,在火源点起火5 h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人为干预,火情将演变为重大森林火灾,并蔓延到人居地区。由于风向影响,火源点东北侧的火情优先级高于北侧,若有条件同时进行救援,应急资源应按优先级倾斜。【结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应急路径规划模型、Dijkstra算法和优先级理论,可以提高救援路径的获取速率,提前进行资源调配和人员安排,FARSITE模拟结合防火道路规划,联系火灾发生后各时间段的蔓延情况,能有效提升森林火灾决策效率,事半功倍地形成林火应急响应和预防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 应急预防规划 森林火灾决策 云计算 FARSITE DIJKSTRA
下载PDF
野外-城市界域森林火险时空演变趋势及火险等级划分
16
作者 莫凡 郭慧 +3 位作者 裴顺祥 吴迪 吴莎 辛学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32-6242,共11页
野外-城市界域(WUI)人类活动密集,火灾风险极大,在该区域进行森林火险的合理性评价和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近郊九龙山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火险驱动因子指标数据,运用层次... 野外-城市界域(WUI)人类活动密集,火灾风险极大,在该区域进行森林火险的合理性评价和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近郊九龙山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火险驱动因子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估研究区2004、2009、2014、2019年森林火险指数,通过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探究森林火险指数的变化趋势及空间聚集性,并基于历史火情数据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验证火险区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1)九龙山林场内火险指数整体的集聚特征变化较大,61.58%的区域火险指数不显著增加,5.62%的区域微显著增加,32.80%区域为不显著减少和微显著减少。(2)森林火险指数空间上呈正相关,森林火险高值聚集区域分布于东部低海拔地区,在研究时间段内面积减少4.89%,低值聚集区域分布于西部高海拔地区,面积减少2.19%。(3)森林火险区划结果显示,九龙山林场森林高火险区域面积占比最小,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高火险区覆盖范围扩大。(4)区划合理性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森林火险等级空间分异性较好,与实际火点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结果较好的反应了研究区森林火险时空格局变化,为九龙山林场进一步合理规划防火设施布局,加强火险管控力度,完善防火应急能力奠定数据基础,提示管理部门应加强防火宣传,以最大限度发挥九龙山的生态环境效益,保障林区周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指数 空间相关性 时空演变趋势 火险区划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在1987年森林大火重大历史事件前后的差异
17
作者 周庆 张恒 +6 位作者 赵鹏武 周勇 章林 弥宏卓 王嘉夫 赵梦玉 杨泽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94,共14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在1987年森林大火前后的差异,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对林火防控的影响,为未来重大事件发生背景下的林火管理与防火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1980-2018年(39年)内蒙古大兴安... [目的]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在1987年森林大火前后的差异,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对林火防控的影响,为未来重大事件发生背景下的林火管理与防火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1980-2018年(3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历史火灾数据,以对我国森林火灾防控有重大影响的1987年森林大火为分界线,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和增强回归树(BRT)2种林火预测模型对1987年森林大火发生前、发生后和所有年份3个时期的林火发生概率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计算各旗(县)低、中、高3个火险等级的面积,判读不同时期的林火驱动因素和火险变化差异。[结果]1)无论用所有年份还是用1987年前和1987年后的数据建模,BRT模型预测精度均高于LR模型,虽然LR模型预测精度略低,但也可以满足预测需求;2)2种林火预测模型对3个时期的预测准确率均表现为所有年份>1987年后>1987年前,说明在样本数据量足够的情况下,以1987年森林大火为分界线并未提高预测精度,利用所有年份数据建模具有较高可信度;3)气候因素在不同时期均为影响林火发生的主导因素,尤其要关注火灾发生前一年秋季防火期的相关气象指标(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地表温度、日照时数);4)3个时期的火灾中高风险区发生明显变化,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大部及阿荣旗中部)3个时期均有较高火灾风险,北部原始林区(额尔古纳市北部)1987年前中高风险区很少,1987年后中高风险区显著增多。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1987年前主要是人为因素,1987年后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使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减少,但雷击火次数有所增加。[结论]1987年森林大火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使我国森林防火政策发生巨大变化,影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的主导因素由人为因素转变为自然因素(雷击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大历史事件 1987年森林大火 预测精度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观测与预报数据融合的森林火险预报
18
作者 罗永明 曾行吉 +2 位作者 谢映 何立 陈燕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804-9810,共7页
针对气象因子日变化波动大容易引起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变动大这一问题,参考布龙-戴维斯方案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模型的构建思路,利用2016—2020年广西1785个森林火灾样本和气象观测数据,建立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简称“模型”)。将气象... 针对气象因子日变化波动大容易引起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变动大这一问题,参考布龙-戴维斯方案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模型的构建思路,利用2016—2020年广西1785个森林火灾样本和气象观测数据,建立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简称“模型”)。将气象观测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出每日森林火险气象监测指数,同时,将智能网格预报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出每日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指数,然后利用加权算法将每日森林火险气象监测指数和每日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指数进行融合计算,得到森林火险气象融合预报指数。利用2021年6月—2023年6月789个火灾样本,对林火险气象融合预报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融合后未来1~7 d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准确率从82%~56%,较融合前预报准确率提升1%~3%,基本满足目前广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观测与预报 数据融合 指数 模型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与人为火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
19
作者 李伟克 舒立福 +5 位作者 王明玉 李威 司莉青 赵凤君 李笑笑 周暖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目的】对比分析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与人为火发生规律的差异性变化,为研究区针对性的开展火源管理及合理制定火灾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研究区1966—2021年间发生的森林火灾数据,按火因归类筛选出雷击火和人... 【目的】对比分析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与人为火发生规律的差异性变化,为研究区针对性的开展火源管理及合理制定火灾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研究区1966—2021年间发生的森林火灾数据,按火因归类筛选出雷击火和人为火,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等方法对比分析雷击火与人为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发生差异、规律变化及火灾季的变化趋势。【结果】1966—2021年间研究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887起,其中雷击火932起,人为火503起,占比分别为49.39%和26.66%。雷击火与人为火在发生年份、月份和时段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研究区雷击火数量呈波动增加,而人为火数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尤其是1987年之后研究区雷击火数量逐渐高于人为火,但从整体看研究区森林火灾总数变化并不显著。从火灾面积来看,研究区雷击火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而人为火和总森林火灾面积呈减少趋势。研究区雷击火集中发生在6、7月份,人为火多发生于4、5月份,且呈现夏季防火期雷击火数量显著增多,但雷击火面积变化并不显著,春季防火期人为火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从发生时段上看,研究区人为火高发时段为10:00—15:00,而雷击火高发期在12:00—17:00。雷击火和人为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差异造成了研究区火灾季节的变动,其中雷击火灾季呈延后扩张的趋势,人为火灾季呈逐渐缩短的趋势,总森林火灾季呈收缩变短的趋势。【结论】受气候变化及防火政策的影响,黑龙江大兴安岭雷击火与人为火之间的发生规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火灾类型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趋势,开展针对性的火灾防控工作是有效降低研究区森林火灾风险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大兴安岭 雷击火 人为火 变化趋势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融合Transformer的竹材缺陷识别方法
20
作者 杨松 张锐 朱良宽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3,共8页
在竹材缺陷识别的研究中,竹片形状、缺陷部位颜色深浅及裂纹大小差异都是制约模型识别准确率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数据集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融合Transformer的竹材缺陷识别方法,以更好地提高竹材缺陷识别的准确率... 在竹材缺陷识别的研究中,竹片形状、缺陷部位颜色深浅及裂纹大小差异都是制约模型识别准确率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数据集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融合Transformer的竹材缺陷识别方法,以更好地提高竹材缺陷识别的准确率。该方法在卷积神经网络的主干上进行改进,从获取不同尺度语义信息的角度出发,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在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捕捉图像局部语义信息,然后将不同尺度的语义特征映射为特征符号,同时引入Sinkhorn分词器对不同阶段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符号化以减少特征冗余,再通过Transformer对特征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以学习图像全局语义信息。试验结果表明,与VGG16、ResNet50、DenseNet121、ViT这4种深度学习模型相比,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融合Transformer的方法能够更高效地提高竹材缺陷识别模型的性能,在竹材缺陷图像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13%。该方法识别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为竹材缺陷的实时自动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缺陷识别 多尺度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Sinkhorn分词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