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豚草杀虫活性物质毒力测定及安全测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国财 赵杨 +5 位作者 马力 毕冰 黄毅 庄宸 张欣倩 孟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6,100,共4页
为有效控制豚草的扩散蔓延趋势,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从豚草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配制植物源杀虫制剂防治森林害虫。结果表明:豚草粗提物10倍药液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的校正死亡率为93.02%,20倍药液的... 为有效控制豚草的扩散蔓延趋势,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从豚草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配制植物源杀虫制剂防治森林害虫。结果表明:豚草粗提物10倍药液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的校正死亡率为93.02%,20倍药液的校正死亡率为80.23%,40倍药液的校正死亡率为60.47%。试验测得豚草粗提物对3龄黄褐天幕毛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1048.7mg/L。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豚草粗提物对红鲤鱼(Cyprinus carpio)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224.87mg/L。根据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确认豚草杀虫活性物质粗提物的毒性为低毒,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小,属于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杀虫活性物质 毒力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我国不同森林立地带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资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永安 宋福平 +2 位作者 戴莲韵 张杰 李长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5,共7页
利用PCR RFLP鉴定体系和SDS PAGE表达蛋白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我国不同森林立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高原亚热带、热带)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分离的7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1、cry2、cry3、cry4... 利用PCR RFLP鉴定体系和SDS PAGE表达蛋白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我国不同森林立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高原亚热带、热带)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分离的7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1、cry2、cry3、cry4、cry5、cry8、cry9、cry10、cry11、cry1I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类型,表达蛋白和杀虫活性的生物测定。研究表明:同时含有cry1、cry2、cry1I3类基因的有21株菌,6株菌含有cry1、cry2类基因,4株菌含有cry1和cry1I基因,只含有cry1基因的有1株,cry2基因的4株,36株菌不含所鉴定的10类基因。同时证明:绝大多数含有cry1基因的菌株表达了130kD蛋白,含有cry2基因的菌株表达了60kD的蛋白。对不同农、林害虫棉铃虫、杨扇舟蛾、舞毒蛾、马尾松毛虫、黄粉甲、榆兰叶甲、落叶松叶蜂等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进一步证明了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表达蛋白及杀虫活性三者的相关性。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了生物治虫、抗虫育种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立地带 土壤 苏云金芽孢杆菌 杀虫晶体蛋白 CRY 基因 杀虫剂 杀虫活性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解毒酶及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丹 严善春 +1 位作者 曹传旺 廖月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作用。对5龄幼虫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昆虫解毒和保护系统,扰乱其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较好的毒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黄褐天幕毛虫 解毒酶 保护酶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石雷 赵耘 +2 位作者 张忠和 徐珑峰 万有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49%,思茅松毛虫分别为62%、73%和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防治 云南松毛虫 思茅松毛虫
下载PDF
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桑天牛成虫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大庄 张彦广 +2 位作者 阎浚杰 李成德 胡隐月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20,T001,共7页
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桑天牛成虫的作用及其机制黄大庄张彦广阎浚杰(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李成德胡隐月(东北林业大业哈尔滨150040关键词桑天牛成虫,灭幼脲Ⅲ号,氟幼灵,油剂,不育70年代研制出来的灭幼脲类杀虫剂已... 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桑天牛成虫的作用及其机制黄大庄张彦广阎浚杰(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李成德胡隐月(东北林业大业哈尔滨150040关键词桑天牛成虫,灭幼脲Ⅲ号,氟幼灵,油剂,不育70年代研制出来的灭幼脲类杀虫剂已成为当今较为理想的无公害的选择性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 灭幼脲Ⅲ号 氟幼灵 油剂 杀虫剂 不育
下载PDF
3种生物农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室内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郝德君 陆佳伟 殷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91,共6页
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苦参碱、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3种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1,5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3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苦参碱、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3种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1,5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3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方翅网蝽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校正死亡率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龄若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最强,5龄若虫和成虫的敏感性相近。3种药剂中苦参碱的毒力最高,对1,5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0.1957,194.9和197.3mg·L-1;其次为阿维菌素,对不同虫态的LC50分别为10.66,420.5和472.0mg·L-1;苏云金杆菌对不同虫态的LC50分别为3.23,1414.2和6967.2mg·L-1。3种药剂处理后,悬铃木方翅网蝽不同虫态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效应。以苏云金杆菌处理的解毒酶活性增强最明显,1,5龄若虫和成虫的3种解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次为阿维菌素处理,3种虫态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1龄若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成虫的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苦参碱处理的解毒酶活性增强最不明显,仅引起3种虫态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1龄若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强。1,5龄若虫和成虫不同虫态相比,药剂处理后的5龄若虫体内解毒酶活性高于成虫和1龄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方翅网蝽 生物农药 毒力测定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下载PDF
侧柏心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志明 牛晶 +2 位作者 徐有明 魏晋虎 王向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117,共7页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腐菌和黑曲霉菌第14d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9.3和8.3mm,大于二氯甲烷提取物抑菌圈直径(0,2.7和1.3mm),表明正己烷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优于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心材 化学组分 抑菌 提取物 GC/MS
下载PDF
松毛虫雌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建伟 徐延熙 +1 位作者 秦小薇 戈峰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前,在我国对松林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主要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nspunctatus(Walker)、落叶松毛虫D.superaus(Butler)、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TsaietLiu、赤松毛虫D.spectabilis(Butler)、思茅松毛虫D.kikuchiiMatsumura、云南松毛虫D.... 目前,在我国对松林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主要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nspunctatus(Walker)、落叶松毛虫D.superaus(Butler)、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TsaietLiu、赤松毛虫D.spectabilis(Butler)、思茅松毛虫D.kikuchiiMatsumura、云南松毛虫D.houiLajonqui埁re等。综述6种松毛虫的雌性信息素的成分鉴定、合成、EAG反应,人工合成雌性信息素的田间活性测定,性诱剂在林间的设置技术及种群监测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雌性信息素 生物活性 种群监测
下载PDF
杀虫剂在木本植物体内传导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戴建昌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8-134,共7页
杀虫剂通过在植物体内输导而使其通体带药来控制害虫。药剂进入植物体内 ,通过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随液流到达作用部位 ,在植物体内呈不均匀分布 ,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性质不同的杀虫剂在不同植物体内传导机理不同 ;传导速度与... 杀虫剂通过在植物体内输导而使其通体带药来控制害虫。药剂进入植物体内 ,通过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随液流到达作用部位 ,在植物体内呈不均匀分布 ,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性质不同的杀虫剂在不同植物体内传导机理不同 ;传导速度与植物生理状态、气候因子、药剂的理化性质等诸因素有关 ;杀虫剂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不同于常规施药方法 ,一般在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残留量较大 ;通过该技术控制害虫的大量试验表明 ,植物体内注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木本植物 体内传导 农药代谢 林业害虫防治 农药残留 植物体内注药
下载PDF
农药在桑树上单一施用与混合施用对家蚕残毒期的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军 王飞 +1 位作者 边侠玲 温家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32-15633,共2页
[目的]调查混配农药残毒期。[方法]采用敌敌畏、乐果以及双扑3种药剂的单一与混合1000倍稀释液喷施桑园,于施药后不同间隔时间采收桑叶饲喂家蚕,进行其对家蚕的残毒期测定。[结果]单一喷施敌敌畏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36.7%,第5天为... [目的]调查混配农药残毒期。[方法]采用敌敌畏、乐果以及双扑3种药剂的单一与混合1000倍稀释液喷施桑园,于施药后不同间隔时间采收桑叶饲喂家蚕,进行其对家蚕的残毒期测定。[结果]单一喷施敌敌畏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36.7%,第5天为3.3%,第7天桑叶饲蚕无中毒和死亡现象。单一喷施乐果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6.7%,第5天桑叶饲蚕已无中毒现象。单一喷施双扑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100.0%;第5天为93.3%;第10天桑叶饲蚕仍有个别死亡或中毒现象。施药后第3天,各混剂处理桑叶饲蚕死亡率均超过80.0%;第5天,敌敌畏+乐果处理桑叶饲蚕已无中毒现象,其他处理桑叶饲蚕死亡率依然很高;第7天,敌敌畏+乐果处理桑叶饲蚕已无死亡和中毒表现。[结论]单剂混合可能使残毒期缩短或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单一施用 混合施用 家蚕 残毒期
下载PDF
萹蓄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有年 李青 +1 位作者 李照会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研究萹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发现萹蓄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浓度为2mg·mL-1时,雌成螨48h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9.95%,LC50为(0.7153±0.1253)mg·mL-1,明显高于石油醚、甲醇提取物(P<0.05)。对萹蓄氯仿提... 研究萹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发现萹蓄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浓度为2mg·mL-1时,雌成螨48h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9.95%,LC50为(0.7153±0.1253)mg·mL-1,明显高于石油醚、甲醇提取物(P<0.05)。对萹蓄氯仿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最终得到的19个流分中,第2,7,8,15,16,17,18流分杀螨效果较好,死亡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流分16的杀螨率达到87.12%。采用比色法测定第16流分对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其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Na+、K+-ATPase,GSH-S-转移酶的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萹蓄 乙酰胆碱酯酶 Na+ K+-ATPase GSH-S-转移酶
下载PDF
生物与化学农药混配降香黄檀对棕斑澳黄毒蛾的毒力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斌 刘君昂 +3 位作者 董文统 欧阳博文 何苑皞 周国英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为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和延缓害虫的耐药性,采用浸叶法处理降香黄檀嫩叶,并使用其饲养棕斑澳黄毒蛾2龄末期幼虫,利用均匀设计试验对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混配,求出优化模型、最大共毒系数及最佳混配比例。结果表明:5种供试农药均有杀... 为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和延缓害虫的耐药性,采用浸叶法处理降香黄檀嫩叶,并使用其饲养棕斑澳黄毒蛾2龄末期幼虫,利用均匀设计试验对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混配,求出优化模型、最大共毒系数及最佳混配比例。结果表明:5种供试农药均有杀虫效果,其中,阿维菌素LC_(50)=2.12 mg/L,毒力最强,幼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经筛选,苏云金杆菌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均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混配比分别为4∶3和1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棕斑澳黄毒蛾 均匀设计 农药 效果
下载PDF
影响印楝素稳定性及其含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瑞波 刘新龙 张燕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59-61,93,共4页
印楝素的稳定性及其含量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印楝素对光敏感,暴露在光下会逐渐失去活性;室温及低于20℃的贮藏温度有利于印楝素的稳定,而高于室内温度会加速印楝素的降解;印楝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室温条件下,在pH值为4~6的酸... 印楝素的稳定性及其含量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印楝素对光敏感,暴露在光下会逐渐失去活性;室温及低于20℃的贮藏温度有利于印楝素的稳定,而高于室内温度会加速印楝素的降解;印楝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室温条件下,在pH值为4~6的酸性水溶液中也稳定,但在碱性和强酸溶液中不稳定;中性有机溶剂对其稳定性有利。微生物的活动会加快印楝素的降解,不同的地理种源和种植土壤对印楝种实中印楝素的含量高低影响很大,在干季所结果实的种子中印楝素含量高于在雨季种植所结果实的种子。而不同组培条件对组培体的印楝素含量也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稳定性 含量 影响因素 杀虫剂
下载PDF
印楝质杀虫剂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嵇保中 孙云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8,共6页
印楝质杀虫剂对昆虫有忌避、拒食、干扰生长发育、降低生殖力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印楝质杀虫剂对不同昆虫的取食影响差异较大 ,鳞翅目昆虫较敏感。对不同昆虫的生长发育、生殖等方面的效应较为一致 ,但处理方法对效果有影响 ,注射处理... 印楝质杀虫剂对昆虫有忌避、拒食、干扰生长发育、降低生殖力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印楝质杀虫剂对不同昆虫的取食影响差异较大 ,鳞翅目昆虫较敏感。对不同昆虫的生长发育、生殖等方面的效应较为一致 ,但处理方法对效果有影响 ,注射处理比点滴、口服效果好。印楝质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包括 :(1)影响触角、跗节、产卵器上化学感受器的功能导致忌避作用 ;(2 )影响口器上厌食及其他化学感器产生初生拒食反应 ;(3)作用于消化系统形成次生拒食反应 ;(4 )障碍形态发生肽类激素的释放 ,影响蜕皮激素、保幼激素滴度 ,抑制生长发育并使生殖力下降 ;(5 )抑制细胞分裂、损害发育中的器官组织。印楝质杀虫剂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质杀虫剂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昆虫行为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四种杀虫剂对绣线菊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一妹 李镇宇 雷新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采用浸渍法 ,室内测定了 4种杀虫剂对绣线菊蚜的毒力 ,其毒力 (LC50 )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 >啶虫脒 >吡虫啉 >
关键词 绣线菊蚜 杀虫剂 毒力测定 浸渍法 森林病虫害
下载PDF
大戟狼毒对朱砂叶螨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素琪 顾雅静 +3 位作者 王海香 董海龙 师光禄 曹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4,共4页
研究大戟狼毒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佳杀螨活性流分11(EFPE-11)处理雌成螨后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EFPE-11对朱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从症状观察初步推测它们可能通过... 研究大戟狼毒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佳杀螨活性流分11(EFPE-11)处理雌成螨后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EFPE-11对朱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从症状观察初步推测它们可能通过影响朱砂叶螨的神经传导而导致雌成螨死亡。EFPE-11击倒作用迅速,从12h开始朱砂叶螨就进入了大量死亡期。在施药过程中,EFPE-11引起成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被激活,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被一定程度的抑制,Ca2+-Mg2+ATP酶活性最后被强烈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Ca2+-Mg2+ATP酶的被抑制,会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导致螨体的死亡,而神经传递的阻断,可能是EFPE-11作用螨体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狼毒 朱砂叶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甲胺磷等农药在树干内输导动态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17
17
作者 夏民州 唐进根 +3 位作者 朱正昌 张井义 郭同斌 周虹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3,共3页
有机磷内吸性杀虫剂甲胺磷Methamidophos在杨树、黑松上注射后,对松褐天牛能进行有效的防治。在甲胺磷中混入一定量的敌敌畏等农药可增加药效。研究甲胺磷及甲胺磷混合药剂注射到杨树及黑松上并测定其在树干内的输导动态,有它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甲胺磷 农药 树干 防治
下载PDF
触破式微胶囊剂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灿峰 严敖金 +2 位作者 夏春胜 唐进根 李周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3-75,共3页
用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西北地区杨树毁灭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剂型不仅对天牛击倒快、药效高,而且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该剂喷施于杨树树干上38d后,对两种天牛出孔成虫的药效仍达到90%~100%。
关键词 触破式微胶囊剂 防治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下载PDF
杀虫剂啶虫脒的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广领 姜金庆 +5 位作者 陈锡岭 王自良 张淑静 张会英 闫慧慧 于文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8-460,共3页
啶虫脒(Acetamiprid,ACE)是当前大面积使用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名为(E)-N1-[(6-氯-3-吡啶)-甲基]-N2-氰基-N1-甲基乙酰胺,易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碱性环境中有水解反应,对光稳定[1]。ACE作为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激动剂,... 啶虫脒(Acetamiprid,ACE)是当前大面积使用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名为(E)-N1-[(6-氯-3-吡啶)-甲基]-N2-氰基-N1-甲基乙酰胺,易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碱性环境中有水解反应,对光稳定[1]。ACE作为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激动剂,通过干扰昆虫神经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人工半抗原 完全抗原 免疫学特性 鉴定
下载PDF
土壤环境条件对灭幼脲微胶囊残留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俊鑫 迟德富 +1 位作者 张喆 宇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144,150,共5页
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含水量和温度对灭幼脲微胶囊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微胶囊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在未灭菌的土壤中,包埋1、3、5个双层灭幼脲微胶囊的降解速率常数均为灭菌土壤中的7倍以上。土壤温度和湿度均可影响灭... 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含水量和温度对灭幼脲微胶囊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微胶囊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在未灭菌的土壤中,包埋1、3、5个双层灭幼脲微胶囊的降解速率常数均为灭菌土壤中的7倍以上。土壤温度和湿度均可影响灭幼脲微胶囊降解,包埋1、3、5个双层灭幼脲微胶囊的降解速率常数随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含水率从40%上升到80%时,包埋1、3、5个双层灭幼脲微胶囊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增长了1.81、1.82、1.82倍。当温度从15℃上升到35℃时,包埋1、3、5个双层灭幼脲微胶囊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增长了2.07、2.06、2.07倍。灭幼脲微胶囊最适降解土壤温度为25~35℃,最适土壤含水量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幼脲 微胶囊 土壤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