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疾病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宣岐 董婧 +5 位作者 张倩 许雨帆 彭丽 朱丽然 黄克青 李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86-188,192,共4页
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实现提质增效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牧场自动化和数字化奶源设备改造较早,普及程度较高,但这些设备数字信息连接较弱,全链条数字工厂和奶牛疾病数字化平台处于待完善阶段。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 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实现提质增效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牧场自动化和数字化奶源设备改造较早,普及程度较高,但这些设备数字信息连接较弱,全链条数字工厂和奶牛疾病数字化平台处于待完善阶段。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设备应用在奶牛养殖场中,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将成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奶牛个体精准识别、健康检测与环境检测、疾病诊疗、疾病预警等方面探讨了奶牛疾病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技术及应用,以期为促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和智能化牧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疾病 预警 诊疗 数字化 智能化
下载PDF
亮甲酚蓝染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乔利敏 李向臣 +2 位作者 马月辉 黄成定 关伟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研究亮甲酚蓝(BCB)染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IVM-IVF)的影响,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亮甲酚蓝进行染色选择,通过IVF检测选择效果。本试验以未进行染色处理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对照组,在成... 为研究亮甲酚蓝(BCB)染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外受精(IVM-IVF)的影响,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亮甲酚蓝进行染色选择,通过IVF检测选择效果。本试验以未进行染色处理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对照组,在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亮甲酚蓝染色90min作为处理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授精后48h统计卵裂率,7~8d后检查囊胚率。结果表明:(1)染色后着色的卵母细胞成熟率(80.83%)与对照组(60.20%)和无色组(51.92%)差异显著(P〈0.05);(2)IVF后蓝色组囊胚率(32.99%)较对照组(17.64%)和无色组(3.57%)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亮甲酚蓝对牛卵母细胞染色的选择被证明可以作为判断卵母细胞质量的一个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亮甲酚蓝
下载PDF
中草药制剂消痈散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国旺 苗志国 赵恒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45,共4页
为了探索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用中草药制剂消痈散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治疗试验,观察了其疗效。结果表明,消痈散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总有效率为76.9%,完全治愈率为53.8%;而对照青霉素、链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2.9%,完全治愈率为6... 为了探索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用中草药制剂消痈散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治疗试验,观察了其疗效。结果表明,消痈散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总有效率为76.9%,完全治愈率为53.8%;而对照青霉素、链霉素组总有效率为92.9%,完全治愈率为64.3%。对隐性乳房炎治疗,青霉素、链霉素组的总有效率和完全治愈率分别为87.2%和66.3%,而用消痈散组分别为94.6%和80.4%。牛奶乳酸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经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后96 h酸度恢复正常,而用消痈散治疗后48 h就可恢复正常。表明,消痈散治疗奶牛乳房炎对牛奶乳酸菌发酵影响较小。用药后对产奶量进行统计,奶牛饲喂中草药消痈散后奶产量有所增加,增加最多的在用药后15 d,平均每头牛比未用药的增加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痈散 中草药 乳房炎 奶牛
下载PDF
提高淘汰西门塔尔和荷斯坦奶牛优质肉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玮 余雄 +4 位作者 李洪波 张杨 周岩伟 于青云 周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选取20头西门塔尔、20头荷斯坦淘汰奶牛按照体重和品种随机分5个组,其中4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不同饲喂方式、不同饲喂量、不同营养调控剂、不同能量水平的育肥试验,正试期为60 d。试验结果为,西门塔尔奶牛对照组平均... 选取20头西门塔尔、20头荷斯坦淘汰奶牛按照体重和品种随机分5个组,其中4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不同饲喂方式、不同饲喂量、不同营养调控剂、不同能量水平的育肥试验,正试期为60 d。试验结果为,西门塔尔奶牛对照组平均日增重0.99 kg,屠宰率43.53%,净肉率31.61%,肉骨比2.65∶1,试验1组相应为1.23 kg,59.27%,44.15%,4.69∶1,试验2组相应为1.22 kg,57.40%,45.44%,4.98∶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均有提高。根据我国牛肉胴体产量等级评定标准,试验1、2组均达到一级标准。而对照组只达到三级标准。试验3、4组没有做屠宰实验,但是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和38%。荷斯坦奶牛没有进行屠宰性能分析,但试验1、2和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92%,17.31%和19.23%。表明合理的饲喂方式、饲喂量及营养调控剂能够提高育肥效果,增加优质肉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汰奶牛 日增重 屠宰率 净肉率 优质肉
下载PDF
棉秆木醋液对牛粪堆制过程理化特性动态变化的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长青 李治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80-84,共5页
研究物化特性能为有效堆肥高纤维类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前期理论基础,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试验以牛粪和锯末为原料,用添加不同浓度(0.20%、0.35%、0.50%、0.65%和0.R0%)的木醋液和对照组对35d牛... 研究物化特性能为有效堆肥高纤维类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前期理论基础,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试验以牛粪和锯末为原料,用添加不同浓度(0.20%、0.35%、0.50%、0.65%和0.R0%)的木醋液和对照组对35d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的堆体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有助于堆肥升温、高温保持;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所有堆体的含水率均在40%~70%,处理组合水率下降值要比对照组大,0.65%木醋液纽的堆体含水率减少量最大为24.14%;各处理堆体pH值最终稳定在8.30左右,呈弱碱性;添加木醋液能促使堆肥物料的降解,在35d的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有机质分别降低了12.43%、13.93%、16.62%、17.88%、15.29%和10.43%;同时添加木醋液还能提高NH+4-N的含量,促使堆肥后期NO3-N的转化。堆肥结束时,添加木醋液可使NO-3-N的含量提高87.37%~92.31%,研究表明,添加木醋液能促进堆肥物料的降解,加快堆肥腐熟,提高产品质量。木醋液作为一种潜在的牛粪堆肥添加剂,在促进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木醋液 堆肥 理化特性
下载PDF
涪陵水牛的特性及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向白菊 刘万红 +2 位作者 张志颖 高立芳 程必刚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第11期6-8,共3页
水牛在我国南方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2009年6月国际粮农组织(FAO)网站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底我国水牛存栏量达2272.2万头,仅次于印度的9870万头和巴基斯坦的2816.5万头,位居世界第三。
关键词 开发利用 水牛 特性 涪陵 农业产业结构 数据显示 粮农组织 巴基斯坦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培植牛黄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炳泰 潘淑英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17,共2页
回肠末端切除吻合术,是提高牛黄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难度较大,难以在农牧区推广应用。笔者在12头成年黄牛用回肠末端非切除侧吻合术取得了满意效果,与传统的回肠切除吻合术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回肠末端切除吻合术,是提高牛黄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难度较大,难以在农牧区推广应用。笔者在12头成年黄牛用回肠末端非切除侧吻合术取得了满意效果,与传统的回肠切除吻合术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减少4/7)、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二者的产黄量差异不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牛黄 培植 回肠切除吻合术 回肠非切除术
下载PDF
涪陵水牛短期育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向白菊 高立芳 +3 位作者 王琳 邢豫川 陈静 刘万红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第11期7-9,共3页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涪陵水牛老残牛的育肥方式,充分挖掘涪陵水牛的产肉性能,进行了舍饲条件下涪陵水牛老残牛的短期育肥试验,研究了饲喂不同日粮对老残牛增重情况、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舍饲条件下,增量精料饲喂方式为...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涪陵水牛老残牛的育肥方式,充分挖掘涪陵水牛的产肉性能,进行了舍饲条件下涪陵水牛老残牛的短期育肥试验,研究了饲喂不同日粮对老残牛增重情况、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舍饲条件下,增量精料饲喂方式为涪陵水牛的最适短期育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水牛 老残牛 短期育肥 舍饲
下载PDF
木里牦牛优质犊牛培育的关键技术
9
作者 陈艳 何春 符俊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3-14,共2页
牦牛犊牛培育是牦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犊牛培育不仅在于培养优良的群体而且对于提高育种质量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寒地区实际情况,阐述了木里牦牛优质犊牛培育的关健技术及要点。以期能为木里牦牛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犊牛培育 木里 牦牛 地区实际情况 关健技术 关键技术 技术支撑 优质
下载PDF
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庄怀飞 侯明海 +4 位作者 李彦芹 王玲玲 宋杰 仲跻峰 李文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旨在研究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采用3×3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铜、锰水平的日粮,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4、8、12mg/kg(按日粮干物质... 旨在研究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采用3×3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铜、锰水平的日粮,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4、8、12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锰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125、200mg/kg,试验期8个月。结果表明: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差异显著(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CAT),铜兰蛋白(C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不同铜、锰水平下试验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8mg/kg日粮干物质,锰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0mg/kg日粮干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种公牛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子利 赵彦玲 +2 位作者 王建洲 李瑜鑫 强巴央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
对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能成功分离培养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的传代培养、形态学和动力学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 对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能成功分离培养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的传代培养、形态学和动力学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要经历滞留期、对数期、平台期,分别为0~2 d、2~7 d、7~8 d。试验结果表明,已成功培养了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胎儿 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分离
下载PDF
黄牛的胆汁分泌量及与成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玉忠 李建基 +1 位作者 尹逊河 朱连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5-16,共2页
黄牛的胆汁分泌量及与成黄关系的研究马玉忠*王春王敖李建基尹逊河朱连德(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70年代林如忠等在活牛胆囊内培植牛黄获得成功。但所培植的牛黄产量低,质量不稳定。有关牛黄形成的理论还不太明了。为提... 黄牛的胆汁分泌量及与成黄关系的研究马玉忠*王春王敖李建基尹逊河朱连德(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70年代林如忠等在活牛胆囊内培植牛黄获得成功。但所培植的牛黄产量低,质量不稳定。有关牛黄形成的理论还不太明了。为提高培植牛黄的产量和质量及完善牛黄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胆汁分泌 牛黄 成黄量
下载PDF
牛黄的采收和人工培植技术(二)
13
作者 高本刚 《中国农村科技》 1998年第8期31-31,共1页
“牛黄”是牛胆囊中形成的结石,历来被誉为中药之上品,有清热化疼、利胆镇静、开窍的功效。但牛的胆结石发病率较低,只有0.21%左右,自然生成的牛黄就更少,因而牛黄的市场供应紧缺,价值高于黄金。
关键词 牛黄 采收 人工培植
下载PDF
应用CNCPS模型评估农区繁殖母牛的营养状况及养殖效益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元生 李洪根 +4 位作者 和立文 孟庆翔 师周戈 刘晓妮 高书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60,78,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得数据资料,借助计算软件,利用康奈尔净糖类和蛋白质体系(CNCPS)模型评估牛群在传统干玉米秸秆饲喂方式与青贮玉米秸秆补饲方式下的营养需求状况,并模拟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饲方案。研... 试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得数据资料,借助计算软件,利用康奈尔净糖类和蛋白质体系(CNCPS)模型评估牛群在传统干玉米秸秆饲喂方式与青贮玉米秸秆补饲方式下的营养需求状况,并模拟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饲方案。研究结果表明,2种饲养方式的实际干物质采食量均明显低于预测干物质采食量;传统干玉米秸秆饲喂方式无法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导致体况逐渐变差,而青贮玉米秸秆补饲方式则可以满足能量需要,保持较好体况;以青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补饲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每头母牛的经济效益可增加34.4%。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牛群的营养状况较差,严重限制母牛繁殖潜能的发挥;青贮玉米秸秆的饲喂效果远好于干玉米秸秆,以青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补饲方案确实可行;CNCPS体系的应用对畜牧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母牛 玉米秸秆 康奈尔净糖类和蛋白质体系 营养状况 经济效益
下载PDF
S100a10基因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白色和棕色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玲 胡鑫 +3 位作者 邢义珅 王亚慧 李俊雅 张路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1178,共8页
旨在用小鼠模型探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到的西门塔尔牛大理石花纹评分性状正相关基因S100钙结合蛋白A10( S100A10 )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来源于C57BL/6品系小鼠腹股沟两侧白色脂肪组织的前体脂肪细胞为材... 旨在用小鼠模型探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到的西门塔尔牛大理石花纹评分性状正相关基因S100钙结合蛋白A10( S100A10 )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来源于C57BL/6品系小鼠腹股沟两侧白色脂肪组织的前体脂肪细胞为材料,体外进行白色/棕色成脂分化。通过siRNA干扰 S100a10 基因表达,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效果,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敲低 S100a10 后,通过油红O染色发现脂滴明显变少;通过qRT-PCR检测白色成脂分化标志基因 Pparg 、 C/ebpa 、 Fabp4 、 Glut4 、 Adiponectin 、 Leptin 表达量显著下降( P <0.01);棕色成脂分化基因 Ucp1、Pgc1a、Fabp4、Elovl3、Cox7a 表达量显著下降( P <0.01)。敲低 S100a10 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发现,FABP4和PPARG在白色成脂分化中表达量显著下降( P <0.01),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FABP4在白色成脂分化中表达量下降;敲低 S100a10 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UCP1和FABP4在棕色成脂分化中表达量显著下降( P <0.01)。综上表明,敲低 S100a10 基因后抑制小鼠前体脂肪细胞的白色/棕色成脂分化,本研究将为探究 S100A10 基因对于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S100a10 白色/棕色成脂分化 肌内脂肪
下载PDF
精子蛋白提取物激活牛卵母细胞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王晶 吴凯峰 +2 位作者 赵高平 张焱如 周欢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牛卵母细胞 激活过程 精子蛋白 提取物 Ca^2+振荡 化学激活法 浓度升高 第二信使
下载PDF
黄牛“双胆囊”植黄术对机体的影响
17
作者 马玉忠 杨全明 +2 位作者 薛梅 阎青 王春璈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4,共2页
对28头黄牛施行“双胆囊”植黄术,即在胆囊和模拟胆囊内同时培植牛黄。植黄前后分别对牛称重并定期测定血常规和肝功能变化。结果表明,植黄后黄牛体重均有增加,血常规和肝功能在术后很快恢复正常,对试验牛机体影响很小。双胆囊植... 对28头黄牛施行“双胆囊”植黄术,即在胆囊和模拟胆囊内同时培植牛黄。植黄前后分别对牛称重并定期测定血常规和肝功能变化。结果表明,植黄后黄牛体重均有增加,血常规和肝功能在术后很快恢复正常,对试验牛机体影响很小。双胆囊植黄术创造了胆汁在胆囊和模拟胆囊同时淤积的内环境,使牛黄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牛 黄牛 双胆囊 培植牛黄 血常规 肝功能
下载PDF
卵巢存放温度及时间对雪龙黑牛卵母细胞成熟及囊胚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许红喜 邢雪森 +4 位作者 吴蒙 王秀利 仇雪梅 崔玉东 李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了保存优良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进程,试验将雪龙黑牛卵巢分别于38.5,32,4℃3个不同温度放置4,8,12,24,48h观察卵母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雪龙黑牛卵巢在≤8h的运输途中可以于4~38.5℃下存放,≥12h的运输时间... 为了保存优良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进程,试验将雪龙黑牛卵巢分别于38.5,32,4℃3个不同温度放置4,8,12,24,48h观察卵母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雪龙黑牛卵巢在≤8h的运输途中可以于4~38.5℃下存放,≥12h的运输时间,则仅能于4℃下存储,若≥48h,雪龙黑牛卵巢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极低,即停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卵裂率 囊胚发育率 雪龙黑牛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挖掘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及PI3K/ATK信号通路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清明 王星 +3 位作者 吴震洋 孟金柱 赵园园 宋兴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胴体生长发育是影响山羊养殖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旨在通过RNA-Seq技术挖掘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为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同等饲养水平条件下贵州白山羊为研究对象,测定2周龄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的... 胴体生长发育是影响山羊养殖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旨在通过RNA-Seq技术挖掘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为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同等饲养水平条件下贵州白山羊为研究对象,测定2周龄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的屠宰性能指标,通过背最长肌转录组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相关基因的信号通路,最后通过RT-qPCR对筛选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序得到的Raw reads进行过滤后,6个样本共得到78.99 Gb Clean Data,单个样本获得Clean reads在83030104~95739024条,各样本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在93.75%~94.79%,共获得25089个表达基因,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共获得1077个差异基因,其中194个为新发现转录本基因,发现的差异基因中563个在公羊背最长肌中表达显著上调,514个表达显著下调。对获得的1077个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其中587个为显著富集(Q-value≥0.05),主要分为三大类35个亚类。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共参与243条信号通路,其中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最为富集,共注释到32个基因,其中17个注释基因显著上调,1个显著下调,且在该通路中COL4A1和COL4A2基因编码蛋白共表达估值最高,ITGAV基因编码蛋白互作最为丰富。筛选出6个与贵州白山羊背最长肌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中FHL3、WFIKKN2、SOX6基因在公羊背最长肌中为上调基因,QSOX2、MYH2、LAP基因为下调基因,RT-qPCR结果显示,这6个候选基因的mRNA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且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表明测序结果可靠。基于RNA-Seq技术筛选出不同性别贵州白山羊背最长肌的差异表达基因1077个,其中194个为新发掘转录本基因,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及PI3K/AKT信号通路与贵州白山羊背最长肌生长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白山羊 RNA-Seq技术 不同性别 生长发育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牦牛季节性繁殖调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启林 张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5期64-66,共3页
本文对牦牛季节性繁殖调控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季节性繁殖 褪黑素 Kiss1/Gprs54 GNRH TSH-DIO2/DIO3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