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素在酉州乌羊皮肤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金红 刘良佳 +1 位作者 陈静 孙晓燕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8-290,297,共4页
为寻找酉州乌羊皮肤乌色特异性形成的组织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以酉州乌羊(乌色皮肤)为实验对象,以板角山羊(白色皮肤)为对照,分别采用HE染色法、Masson-Fontana银染法对2种不同肤色山羊皮肤组织中的黑色素颗粒数量、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再... 为寻找酉州乌羊皮肤乌色特异性形成的组织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以酉州乌羊(乌色皮肤)为实验对象,以板角山羊(白色皮肤)为对照,分别采用HE染色法、Masson-Fontana银染法对2种不同肤色山羊皮肤组织中的黑色素颗粒数量、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再利用免疫荧光法对黑色素细胞进行组织定位和计数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酉州乌羊皮肤中黑色素颗粒较多,基底层和毛囊等部位有大量黑色素存在;Masson-Fontana银染结果显示:酉州乌羊皮肤黑色素从皮肤基底层蔓延到皮肤浅表层,形成明显的帽状结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酉州乌羊皮肤组织黑色素细胞定位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中,与对照白皮羊部位相同,且黑色素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本实验结果说明酉州乌羊肤色特异是由于黑色素分泌数量多且分布延伸到皮肤表皮层所形成的,可能与其黑色素细胞活性有关,而与黑色素细胞数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Masson-Fontana染色 免疫荧光
下载PDF
朵洛山羊与藏山羊肌肉中营养成分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周明亮 涂永强 +5 位作者 伍珊 庞倩 阿龙呷 杨平贵 陈明华 毛进彬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为了解朵洛山羊与藏山羊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特性,以朵洛山羊和藏山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取肉样,测定与分析肌肉中的营养成分、矿物质、重金属及氨基酸等指标。结果显示:藏山羊母羊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朵洛山羊母羊(P<0.05),朵洛... 为了解朵洛山羊与藏山羊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特性,以朵洛山羊和藏山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取肉样,测定与分析肌肉中的营养成分、矿物质、重金属及氨基酸等指标。结果显示:藏山羊母羊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朵洛山羊母羊(P<0.05),朵洛山羊母羊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藏山羊公羊和朵洛山羊公羊(P<0.05);朵洛山羊公母羊肌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71.76±11.47、74.83±2.68mg/100g,藏山羊公母羊分别为80.93±5.42、74.83±6.37mg/100g;朵洛山羊公羊的钙含量显著高于藏山羊母羊(P<0.05),朵洛山羊公羊的镁含量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藏山羊母羊的钾含量显著高于朵洛山羊公羊和藏山羊公羊(P<0.05),朵洛山羊公羊的铁含量显著高于藏山羊公羊(P<0.05),磷、钠、硒、锌等矿物质元素在朵洛山羊公母羊及藏山羊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朵洛山羊公母羊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44±0.24、7.26±0.41g/100g,藏山羊公母羊分别为7.01±0.30、7.56±0.02 g/100 g;朵洛山羊公母羊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81±0.33、11.42±0.66g/100g,藏山羊公母羊分别为10.91±0.56、11.96±0.40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朵洛山羊 藏山羊 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 氨基酸 胆固醇
下载PDF
山羊原代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研究
3
作者 陈子同 徐小丽 +4 位作者 徐亮 陈欢 李利 张红平 曹家雪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1,206,共6页
为探究山羊原代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本实验采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相结合的消化方法分离山羊原代软骨细胞。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并拍摄1、3、5、7 d共4个时期的细胞形态;利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RT-qPC... 为探究山羊原代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本实验采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相结合的消化方法分离山羊原代软骨细胞。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并拍摄1、3、5、7 d共4个时期的细胞形态;利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RT-qPCR法检测山羊软骨细胞标志性基因;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细胞形态由透亮的圆点逐渐变为三角形、短梭形等形态,最终转变为体积较大,形态圆润的多边形;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7 d细胞数量逐渐增加,7 d达到峰值,7~11d细胞数量逐渐减少。Acan和Col 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MMP1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为阳性。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实验成功获得大量活力良好的山羊软骨细胞,并建立山羊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山羊软骨相关体外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Acan ColⅡ MMP13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基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初步探究云岭山羊抗逆性特征
4
作者 黄宗友 苏相生 +2 位作者 刘永艳 李雅曼 陈善元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1-297,共7页
为探究云岭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抗逆性方面的特征,本实验于2022年12月中旬选取健康且发育良好的18~36月龄成年云岭山羊及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30只(公母各半),采集抗凝血及非抗凝血各1管,测定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各17项。... 为探究云岭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抗逆性方面的特征,本实验于2022年12月中旬选取健康且发育良好的18~36月龄成年云岭山羊及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30只(公母各半),采集抗凝血及非抗凝血各1管,测定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各17项。结果表明:在品种内血常规指标中,云岭山羊母羊的血红蛋白含量(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P<0.01)均高于公羊;努比亚山羊公羊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P<0.01)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P<0.05)高于母羊,母羊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公羊(P<0.01)。品种间血常规指标中,努比亚山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与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P<0.01)均高于云岭山羊,而云岭山羊单核细胞百分比高于努比亚山羊(P<0.01)。在品种内血清生化指标中,云岭山羊公羊葡萄糖(P<0.01)和总蛋白(P<0.05)高于母羊,母羊总胆固醇(P<0.01)和三酰甘油(P<0.05)高于公羊;努比亚山羊公羊的肌酐、尿素高于母羊(P<0.01),母羊的总胆固醇高于公羊(P<0.01)。品种间血清生化指标中,云岭山羊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高于努比亚山羊(P<0.01),努比亚山羊磷、葡萄糖、肌酐(P<0.01)及总蛋白(P<0.05)高于云岭山羊。2个品种之间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与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蛋白、总胆固醇均高于参考值,具有性别差异和种间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云岭山羊营养代谢、疾病预防及饲养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山羊 血常规 生化指标 抗逆性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周期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李长青 尹俊 +6 位作者 张燕军 郭志成 张文广 高爱琴 李玉荣 赖双英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4-679,共6页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发层细胞从3月份开始活动并向下延伸,此时毛囊也开始重建,绒山羊毛囊8—9月份进入兴盛期,12月份进入退行期,2—3月份为休止期。它们进...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发层细胞从3月份开始活动并向下延伸,此时毛囊也开始重建,绒山羊毛囊8—9月份进入兴盛期,12月份进入退行期,2—3月份为休止期。它们进入兴盛期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初级毛囊除毛球宽外,其它各性状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均大于辽宁绒山羊,而次级毛囊各性状辽宁绒山羊都大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在大多数月份二者差异显著。毛囊深、密度、S/P、毛球宽和生长期是影响产绒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 毛囊 周期性
下载PDF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及其亲本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祥龙 田庆义 +6 位作者 马国强 刘金福 冯敏山 牛一兵 孙乃权 马广星 郭润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波尔山羊、唐山奶山羊、青龙本地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这两个山羊群体杂交后代共计128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697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 9706,山羊...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波尔山羊、唐山奶山羊、青龙本地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这两个山羊群体杂交后代共计128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697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 9706,山羊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 (0 1314~0 2052)明显大于群体内的相应值 (0 0582~0 1440) ,上述结果说明 ,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而且其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间。(2)山羊群体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各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杂交改良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RAPD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1 位作者 李长青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1-768,共8页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胎儿期 皮肤 毛囊 发育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岳春旺 张微 +2 位作者 孔祥浩 刘海英 贾志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2-34,共3页
试验选用24只,平均年龄(15±1.5)月龄、平均活重(32.92±2.33)kg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埋植0、2、4、8 mg/kg BW褪黑激素(MT),研究MT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生绒期产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绒萌发前约一个月(夏至)埋植MT显著... 试验选用24只,平均年龄(15±1.5)月龄、平均活重(32.92±2.33)kg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埋植0、2、4、8 mg/kg BW褪黑激素(MT),研究MT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生绒期产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绒萌发前约一个月(夏至)埋植MT显著提高了血浆MT浓度,使羊绒萌发时间提前,绒长度增加、产绒量提高,而对绒纤维细度和粗毛生长没有影响,同时确定MT适宜剂量为2mg/kg 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生绒期 产绒性能 绒山羊
下载PDF
龙陵黄山羊羔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黄启超 程志斌 +5 位作者 李世俊 曹振辉 葛长荣 汪善荣 李鑫玲 常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34-637,662,共5页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6月龄龙陵黄山羊羔羊的屠宰特性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11头龙陵黄山羊用于本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6月龄龙陵黄山羊羔羊的屠宰特性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11头龙陵黄山羊用于本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 J/kg。饲养至6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18.5 kg,8.8 kg,6.03 kg,47.51%和32.38%。背最长肌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和pH值分别为78.04%,18.67%,1.81%,1.02%和6.86。试验结果显示,6月龄龙陵黄山羊羔羊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良好的产肉性能,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陵黄山羊 屠宰性能 背最长肌 理化特性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形态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郑月茂 彭新荣 +2 位作者 徐永平 石玉强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1,共5页
 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获得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对这些细胞形态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细胞可形成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群,闭合型细胞群边界清晰,细胞之间结合紧密;开放型细胞群边界不清,细胞相互分散存在于一局限的范围内。乳腺上皮...  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获得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对这些细胞形态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细胞可形成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群,闭合型细胞群边界清晰,细胞之间结合紧密;开放型细胞群边界不清,细胞相互分散存在于一局限的范围内。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混生时分区生长,界线明显;细胞之间形成许多腔状结构。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单细胞悬浮后传代,部分细胞形成岛屿状聚集,部分细胞以贴壁的自由单个细胞散在形式存在。上皮细胞增殖可形成圆顶型结构,呈乳头状(称之为乳球体);乳腺上皮细胞可产生并分泌乳汁,分泌到细胞外的乳汁流动形成网状结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含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细胞之间紧密相靠,互相衔接,连接成片,呈蜂窝状;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2~4枚;部分细胞呈圆饼状,体积较大;出现部分长形细胞;部分细胞表面出现绒毛状突起;接触抑制的上皮细胞形态不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形态
下载PDF
羔羊消化器官的早期生长发育和瘤胃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恒波 罗海玲 +1 位作者 徐永锋 刘凯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18,共4页
选用健康无病的波尔山羊30只,饲养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于20日龄和60日龄,各选取体重相近的3只羔羊屠宰,研究羔羊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瘤胃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日龄之间,消化道各部位的重量差异显著(P<0.05);复... 选用健康无病的波尔山羊30只,饲养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于20日龄和60日龄,各选取体重相近的3只羔羊屠宰,研究羔羊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瘤胃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日龄之间,消化道各部位的重量差异显著(P<0.05);复胃或瘤胃重量占体重的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小肠或大肠的重量占体重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瘤胃、十二指肠、盲肠中的pH60日龄显著(P<0.05)高于20日龄;回肠pH60日龄高于20日龄,但差异不显著(P>0.05);皱胃pH60日龄低于20日龄;瘤胃液中淀粉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增长迅速,60日龄显著(P<0.05)高于20日龄,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 兽医科学基础学科 酶活性 消化道 发育规律 pH 羔羊
下载PDF
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亨 韩超 +2 位作者 邱昌伟 吴培福 齐长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形态学观察 奶牛品种 体外培养 荷斯坦奶牛 乳腺发育 分离培养 生理
下载PDF
山羊类ES细胞的分离与克隆 被引量:7
13
作者 桑润滋 韩建永 +2 位作者 孙国杰 金东航 田树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采集山羊交配后 6~ 8d的桑椹胚、囊胚和孵化囊胚 ,将桑椹胚和囊胚分别放在小鼠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PMEF)饲养层和同源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 (PGEF)饲养层上比较其脱带时间及脱带率。脱带后 ,将各自一半胚胎切割 ,把含 ICM的半胚分别放在... 采集山羊交配后 6~ 8d的桑椹胚、囊胚和孵化囊胚 ,将桑椹胚和囊胚分别放在小鼠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PMEF)饲养层和同源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 (PGEF)饲养层上比较其脱带时间及脱带率。脱带后 ,将各自一半胚胎切割 ,把含 ICM的半胚分别放在相应饲养层上进行培养 ,另一半整胚在各自饲养层上继续培养 ,而孵化囊胚直接于PGEF饲养层上培养。当 ICM增殖一定程度时进行传代 ,以比较其类 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效果。结果表明 ,在 2种不同饲养层上 ,囊胚的脱带时间均短于桑椹胚 ,囊胚的脱带率均高于桑椹胚 ,而饲养层的种类对胚胎的脱带时间以及脱带率影响不大。脱带切割囊胚不论在 PMEF还是在 PGEF饲养层上 ,其贴壁时间均短于脱带整胚及孵化囊胚 ,而贴壁率高于脱带整胚 ,与孵化囊胚相似。脱带整胚及脱带切割胚在 PMEF饲养层上所获类 ES细胞只能维持 3代 ,而在PGEF饲养层上 ,脱带切割半胚和孵化囊胚所获类 ES细胞传至 5代。由此认为 ,对脱带后的胚胎进行切割处理 ,有利于 ICM的贴壁和增殖 ;应用同源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系统 ,有利于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类ES细胞 分离 克隆 脱带时间 脱带率 饲养层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藏山羊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杰 王永 +6 位作者 欧阳熙 郭春华 冯蜀举 钟勇 濮家駜 邓军 蔡伯凌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研究对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山羊,定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盛产山羊绒,西藏那曲成年公羊平均为253.0g,母羊为233.2g;四川德格相应为128.8g和75.9g。绒纤维物理性能好,两地母羊绒纤维细度分别相应为16.02μm和14.19μm,... 本研究对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山羊,定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盛产山羊绒,西藏那曲成年公羊平均为253.0g,母羊为233.2g;四川德格相应为128.8g和75.9g。绒纤维物理性能好,两地母羊绒纤维细度分别相应为16.02μm和14.19μm,伸直长度为5.27cm和5.10cm。并兼具有板皮品质优良,有一定的产肉性能,暖季抓膘能力强,肉的品质好的特点。藏山羊群体内个体生产性能差异甚大,产乳和繁殖性能较低,尚需加强选育提高。同时,应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饲养水平,以发挥其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山羊 生产性能 山羊
下载PDF
褪黑素对内蒙阿白山羊在非生绒季节促绒生长及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柳建昌 桂荣 赵青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50,共5页
用简易的外科手术在阿白山羊梳绒后的非长绒季节,给羊体颈部皮下埋植一种含褪黑素的胶囊试验,经5周后受试羊群长出了新绒,对照群则未见新绒生长。在8月下旬天然生绒季节快来到时,试验组羊绒已长至近3公分;而对照群才开始生绒,... 用简易的外科手术在阿白山羊梳绒后的非长绒季节,给羊体颈部皮下埋植一种含褪黑素的胶囊试验,经5周后受试羊群长出了新绒,对照群则未见新绒生长。在8月下旬天然生绒季节快来到时,试验组羊绒已长至近3公分;而对照群才开始生绒,但绒长不足1公分。表明含上述激素胶囊促绒生长首次成功。翌年对上述羊群跟踪检测结果:受试羊群个体产绒量的特级(≥450克/头)率。提高为50-68.4%,与对照群(35%)相比,提高15-33.4%。受试群体羊绒产量提高11-14%;对照群为8%。尽管存在羊绒的自然流失现象,但受试群羊绒产量仍然高于对照群。药囊对受试群绒与粗毛的比例(2∶1)、粗毛的长度、产量及体重等指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阿白山羊 羊绒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藏山羊乳主要营养成分及乳酶、乳清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玉才 王杰 +2 位作者 王永 欧阳熙 钟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研究了分布于西藏和四川地区的藏山羊乳蛋白、乳糖和乳脂含量,并对乳中4种酶活力及乳清蛋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乳中3种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脱脂乳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过氧化物酶活... 本文研究了分布于西藏和四川地区的藏山羊乳蛋白、乳糖和乳脂含量,并对乳中4种酶活力及乳清蛋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乳中3种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脱脂乳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为81.9±37.8、7.7±3.5、437.4±93.0、532.7±202.6单位。乳过氧化物酶在体外可被10^(-5)M的硫氰酸根或乳酸根活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乳LDH分出LDH_1、LDH_2和LDH_3三带,各带所占百分比例分别为50.6±4.5、31.6±4.2和17.8±3.3,提示乳LDH不是来源于血液。用SDS—PAGE可将乳清蛋白分出5条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藏山羊 营养成分 乳酶
下载PDF
波尔山羊发情周期和妊娠期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被引量:28
17
作者 赵伟 王公金 徐晓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测定了波尔山羊在发情周期 ( 4头 )和妊娠期 ( 5头 )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结果显示 :发情开始孕酮浓度很低 [( 1.5± 0 .2 3)ng/ml],第 7d开始明显升高 [( 3.5± 0 .2 3)ng/ml],第 11d达最高[( 8.3± 0... 测定了波尔山羊在发情周期 ( 4头 )和妊娠期 ( 5头 )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结果显示 :发情开始孕酮浓度很低 [( 1.5± 0 .2 3)ng/ml],第 7d开始明显升高 [( 3.5± 0 .2 3)ng/ml],第 11d达最高[( 8.3± 0 .2 3)ng/ml],以后逐渐下降 ;雌二醇含量在发情当天最高 [( 6 4 .4± 9.6 )pg/ml],然后下降 ,但有波动 ;睾酮浓度在发情时较低 [( 15 .0± 2 .1)pg/ml],第 11d达最高 [( 30 .2± 5 .3)pg/ml]。在妊娠期的最初 15d ,3种激素的变化与发情周期相类似 ,但第 2 0d后孕酮明显升高 [( 12 .7± 3.3)ng/ml],以后至分娩前维持在较高水平 ;雌二醇从 2 0d起开始上升 ,分娩前 7d达最高 [( 15 3.7± 16 .7)pg/ml],分娩后下降到较低水平 ;妊娠后 10d血浆睾酮浓度较低 ,维持在 2 0~ 5 0pg/ml内波动 ,分娩前 7d上升至最高 [( 75 .3± 13.3)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发情周期 孕酮 雌二醇 睾酮
下载PDF
毛囊形态发生和分子调控及其在绒山羊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志红 李宁 +4 位作者 任立明 胡晓湘 张文广 尹俊 李金泉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毛囊是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官,它是由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发育而形成的,有很多信号分子控制着这一过程。毛囊相关性状对于绒毛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人和小鼠的研究现状着手,详细阐述了毛囊形态发生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分... 毛囊是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官,它是由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发育而形成的,有很多信号分子控制着这一过程。毛囊相关性状对于绒毛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人和小鼠的研究现状着手,详细阐述了毛囊形态发生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分子调控机理,并与绒山羊毛囊的变化作了比较,同时对近年来绒山羊毛囊分子调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有关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形态发育 综述 分子调控 绒山羊
下载PDF
绵羊肺泡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9
19
作者 盛金良 陈创夫 +2 位作者 郑永峰 李有文 郝大坤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从绵羊肺组织中分离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台盼蓝拒染试验和鸡红细胞吞噬试验检测肺泡巨噬细胞活力,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方法适合分离培养绵羊肺泡巨噬细胞,活细胞数能达... 从绵羊肺组织中分离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台盼蓝拒染试验和鸡红细胞吞噬试验检测肺泡巨噬细胞活力,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方法适合分离培养绵羊肺泡巨噬细胞,活细胞数能达到90%以上,能为开展细胞病理学和细胞内寄生菌存活机理研究提供很好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肺泡巨噬细胞 分离培养 电镜观察
下载PDF
大足黑山羊种质特性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中权 张家骅 +3 位作者 李周权 王贤海 陈长庚 徐恢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9-10,共2页
大足黑山羊毛色纯黑。初产母羊平均单胎产羔率达197.31%,经产母羊达272.32%,这种高繁殖特性是大足黑山羊可能成为一个新品种的种质优势。对大足黑山羊的保护和培育,有利于丰富中国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库。
关键词 种质特性 产羔率 大足黑山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