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安格斯犊牛与IBRV感染犊牛鼻腔菌群变化比较
1
作者 易鹏飞 孙磊 +5 位作者 马亚楠 马雪连 李娜 孙亚伟 钟旗 姚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7-1158,共1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1月龄安格斯犊牛,采集犊牛鼻拭子,进行IBRV PCR检测,依据PCR检测结果,随机选取单纯IBRV阳性犊牛(P组)和IBRV阴性且无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健康犊牛(N组)各10头,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选择V3和V4可变区使用Illumina平台对鼻腔菌群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分析两组犊牛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牛场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共计922头,犊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2%(922/11 215);其中死亡98头,病死率为10.6%(98/922)。样品IBRV检出率为22.0%(50/227)。与N组犊牛鼻腔菌群分类单元数相比,P组犊牛在门、纲、目、科水平上呈极显著增加(P<0.01),且属水平也呈增加趋势(P=0.056)。Alpha多样性显示,P组犊牛鼻腔菌群均匀度(Pielou_e)和覆盖度(Goods_coverage)指数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Beta多样性中P组犊牛鼻腔菌群结构与N组犊牛有显著差异(P<0.05)。菌门和菌属差异性显示,P组犊牛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极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1),绿弯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丰度极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1);P组犊牛的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盐水球菌属(Salinicoccus)丰度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5),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P组犊牛在MetaCyc代谢通路中存在9条代谢通路变化,在KEGG代谢通路丰度预测中存在7条代谢通路变化,主要和参与合成,炎性反应标志物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相关。此外,两组间鼻腔菌群在细胞功能、物质运输、分解和合成代谢以及疾病发生等预测功能方面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呼吸道症状病牛群中IBRV感染和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明犊牛感染IBRV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安格斯肉牛 犊牛 鼻腔菌群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浅析牛结节病的病因及防治
2
作者 危伟民 曾德乾 黄炳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牛结节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易在夏季暴发的病毒性流行病,牛养殖业的发展受到其严重影响。为了降低这种影响,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需要通过观察研究牛结节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其发生过程,准确、及时地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牛结节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易在夏季暴发的病毒性流行病,牛养殖业的发展受到其严重影响。为了降低这种影响,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需要通过观察研究牛结节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其发生过程,准确、及时地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在牛养殖期间,如果感染牛结节病,牛的产奶量以及产肉量极易受到影响。所以要重视此类疾病,提前预防,不管是消灭源头还是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和饲养管理,要尽可能降低甚至隔断病毒的发生和传播,不仅如此,还需要积极宣传防控,并通过接种相关疫苗的方式来减少牛结节病的发病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肉量 结节病 流行病 牛养殖 产奶量 养殖过程 饲养管理 病毒性
下载PDF
一起疑似牛副流感的诊治
3
作者 黄海流 覃艳华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64-265,共2页
我县大厂镇某农户从异地引进了一批肉牛,由于缺乏技术、饲养管理不到位,发生了牛副流感。发病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前后有13头牛发病,死亡6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如下。1发病经过。2023年10月2日上午7时许,... 我县大厂镇某农户从异地引进了一批肉牛,由于缺乏技术、饲养管理不到位,发生了牛副流感。发病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前后有13头牛发病,死亡6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如下。1发病经过。2023年10月2日上午7时许,笔者接到大厂镇一农户来电称:其2023年9月25日从异地引进了一批约4月龄的肉牛32头(出具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布病检测报告),28日发现有2头牛咳嗽,但未采取措施,29日又有3头咳嗽、呼吸困难、食欲减少,户主就到附近兽药店购买氟苯尼考粉、阿莫西林粉、麻杏石甘散、青霉素和黄芪多糖注射液等药物投喂和注射,连续投喂3天,也注射了两针,但效果不佳;之后陆续有多头牛出现咳嗽,现在有2头已倒地不起。笔者经一番准备后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注射液 动物产地检疫 呼吸困难 副流感 合格证明 大厂镇 布病 麻杏石甘散
下载PDF
一例牛流行热的诊治
4
作者 温新瑞 孙晓琳 +3 位作者 黄张玲 韦成威 马琳 苏文广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65-266,共2页
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引起[1]。该病主要侵害3~5岁的牛,犊牛和老年牛的发病率较低,高产奶牛、怀孕母牛的发病率高于公牛,且产奶量越高发病越严... 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引起[1]。该病主要侵害3~5岁的牛,犊牛和老年牛的发病率较低,高产奶牛、怀孕母牛的发病率高于公牛,且产奶量越高发病越严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 怀孕母牛 牛暂时热 高产奶牛 产奶量 犊牛 高发病
下载PDF
HIV抗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晶 郭秀婵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关键词 HIV 抗体检测技术 SYNDROME 免疫缺陷病毒 AIDS 高危人群 VIRUS 传染性疾病 经济发展 感染
下载PDF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初探 被引量:41
6
作者 宋永峰 张志 +2 位作者 张燕霞 吴发兴 李晓成(指导)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5-27,共3页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BVDV在猪体中的流行来源,我们又对细胞培养用国产及进口犊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对这些病料和血清中扩增出的目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目的片段均为BVDV序列,这些不同BVDV序列可以分为两个亚群,ZJ133、HN386、LN247、NCS-J属于BVDV-Ⅰa亚型,ZJ114、AH138、JX60、GX96、NCS-G、DZ属于BVDV-Ⅰb亚型。这些毒株与BVDVI型间的同源性为80.3%-98.6%,与BVDV-Ⅱ型的同源性为72.2%-74.4%。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猪群中BVDV感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行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孔旺 林继煌 +2 位作者 江杰元 沈江萍 黄宝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4-227,共4页
从安徽、河南两地黄牛犊腹泻粪样中分离出了3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繁殖、继代的轮状病毒(标号为BRV007、BRV014及HN-7)。中和试验表明,该3株黄牛分离毒与北京奶牛毒BRV6555及国外参考毒株NCDV... 从安徽、河南两地黄牛犊腹泻粪样中分离出了3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繁殖、继代的轮状病毒(标号为BRV007、BRV014及HN-7)。中和试验表明,该3株黄牛分离毒与北京奶牛毒BRV6555及国外参考毒株NCDV之间抗原性无差异,同属轮状病毒血清6型(或牛轮状病毒血清1型),在亚组抗原特异性上均为第Ⅰ亚组。用BRV014高代次(50代以上)细胞培养物(TCID50=10-6.5)于孕母牛产前3个月和1个月经肌肉免疫注射2次,可明显提高母牛初乳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在产后20d,抗体滴度仍能维持在1∶64;临床观察,免疫母牛所产犊牛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轮状病毒 腹泻 黄牛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继昌 于少军 刘忠贵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 病原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河北省奶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月兰 杨汉春 +2 位作者 秦建华 张宁 高存福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37,共2页
从河北省部分奶牛场采集直肠粪便样品1030份,用改进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d isease virus,BVD-MDV)抗原。结果:不同年龄的奶牛均可感染BVD-MDV,抗原最低阳性检出率为10.0%... 从河北省部分奶牛场采集直肠粪便样品1030份,用改进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d isease virus,BVD-MDV)抗原。结果:不同年龄的奶牛均可感染BVD-MDV,抗原最低阳性检出率为10.0%,最高阳性检出率为81.4%,平均检出率为40.9%。证实本省奶牛群中存在有BVD-MD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抗原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疯牛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李冰玲 刘旭辉 李炎鑫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疯牛病 食品安全事件 管理机构 卫生问题 食品卫生 口蹄疫 禽流感 二恶英
下载PDF
国内外主要国家疯牛病防疫策略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炎鑫 马贵平 +5 位作者 游忠明 魏荣 史喜菊 刘全国 刘旭辉 李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6,共3页
疯牛病的发生给许多国家在贸易上带来了的摩擦,许多疯牛病发生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要求其他国家进口他们的活牛和牛产品或含有牛羊源性物质的产品。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法典疯牛病章节也在不断被修改,风险评估... 疯牛病的发生给许多国家在贸易上带来了的摩擦,许多疯牛病发生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要求其他国家进口他们的活牛和牛产品或含有牛羊源性物质的产品。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法典疯牛病章节也在不断被修改,风险评估方面由过去的以疯牛病发病率为主改变为以疯牛病控制措施为主,牛和牛产品贸易方面的许多条款规定比以前有所放松。为了预防和控制疯牛病,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并非全部采取相同的预防措施,因此,很有必要对国内外疯牛病防疫策略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加强和完善我国目前的疯牛病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国内外 防疫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产品贸易 陆生动物 风险评估 发病率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RT-PCR 3种体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伟利 孟日增 +3 位作者 肖成蕊 刘金华 孟庆峰 王振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690,共4页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 3种体系。该3种体系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NADL、Oregon 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的检测结果...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 3种体系。该3种体系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NADL、Oregon 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0.1 TCID50;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证明3种体系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3种体系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RT-PCR 体系
下载PDF
不同厂家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监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长生 王军 +7 位作者 王非 刘华 周迎春 沈艳 占松鹤 陈静 朱良强 曹晋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136,共3页
为准确掌握投放安徽省的A、B、C、D 4个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2008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共采集了844个猪场10 439份免疫接种后1个月左右血清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了O型口蹄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个厂家... 为准确掌握投放安徽省的A、B、C、D 4个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2008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共采集了844个猪场10 439份免疫接种后1个月左右血清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了O型口蹄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个厂家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差异明显,B厂疫苗免疫效果最好,D厂疫苗次之;不同年份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差异显著,2010年的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监测
下载PDF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诊断和防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舒展 卢旺银 陈轶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牦牛 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症状 病理剖检 诊断 防制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人工感染绵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晶华 王新华 +2 位作者 钟发刚 沈敏 温建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人工感染 绵羊 病理学 病毒基因组 持续性感染 黄病毒科 瘟疫病毒
下载PDF
人参皂苷抗梅花鹿源BVDV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玉赜 张连学 +2 位作者 姚允怡 齐宪辉 郜玉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36-14036,14044,共2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抗BVDV作用,为人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性红染料法,研究了人参皂苷的抗BVDV作用。[结果]人参皂苷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是12.80μg/m l,在1.60~12.80μg/m l范围内人参皂苷抗BVDV效果显著。...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抗BVDV作用,为人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性红染料法,研究了人参皂苷的抗BVDV作用。[结果]人参皂苷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是12.80μg/m l,在1.60~12.80μg/m l范围内人参皂苷抗BVDV效果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抗BVDV病毒作用,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人参皂苷抗病毒的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梅花鹿 抗病毒 BVDV
下载PDF
一起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少华 刘文浩 +4 位作者 曹竹婷 王长法 杨宏军 高运东 仲跻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5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混合感染 轮状病毒 诊治 犊牛腹泻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验 急性腹泻
下载PDF
用PCR和ELISA方法分析奶牛血清和奶中类乙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文忠 陈萍 郭爱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4,共4页
用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ELISA试剂盒检测85份奶牛血清和93份奶样。结果测出33份血清为HBsAg阳性,其中4价亦为HBeAg阳性;22份奶样为HBsAg阳性,其中1... 用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ELISA试剂盒检测85份奶牛血清和93份奶样。结果测出33份血清为HBsAg阳性,其中4价亦为HBeAg阳性;22份奶样为HBsAg阳性,其中11份亦为HBsAg阳性。7个双阳性的样本,用针对HBV表面抗原基因不同部位的两对引物作PCR分析,结果未能扩增出特异片段,排除了奶牛HBV血清学阳性是由人HBV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牛病 乳牛 血清
下载PDF
O型亚洲I型口蹄疫单苗和二联苗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华林 贾泽颖 +1 位作者 朱海明 孙玉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O型口蹄疫 免疫效果 二联苗 Ⅰ型 亚洲 单苗 免疫程序 抗体效价
下载PDF
牛O-A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研究——效力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永录 张永光 +3 位作者 方玉珍 蒋守田 张银田 况乾惕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9期3-4,共2页
用制备的6 批牛 O A 型口蹄疫( F M D) 双价灭活疫苗对黄牛进行了安全性试验、效力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牛对 O 型和 A 型同源强毒(100 000 I D5 0) 攻击的近期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 .3 ... 用制备的6 批牛 O A 型口蹄疫( F M D) 双价灭活疫苗对黄牛进行了安全性试验、效力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牛对 O 型和 A 型同源强毒(100 000 I D5 0) 攻击的近期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 .3 % 和100 % ;免疫后180 d时,保护率分别为100 % 和93 .3 % ;免疫后240 d 时,保护率分别为60 .0 % 和50 .0 % 。疫苗经2 ~8 ℃保存365 和547 d 后,接种牛对 O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100 % 和85 .7 % ;对 A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91 .7 % 和100 % 。免疫剂量为2 和3 m L 时,对 O 型同源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75 .0 % 和100 % ,对 A 型的保护率均为10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双价灭活疫苗 最小免疫剂量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