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某地骆驼感染布鲁氏菌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与分析
1
作者 尚立宏 王子坚 +4 位作者 周峰 高静 南金鱼 聂龙祁 彭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了进一步确认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外卖骆驼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事件,评估其风险及发生原因,阻断传播途径,对当地36个骆驼养殖户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2155峰骆驼的血清样本进行了虎红平板初筛及试管凝集确认试验,并... 为了进一步确认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外卖骆驼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事件,评估其风险及发生原因,阻断传播途径,对当地36个骆驼养殖户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2155峰骆驼的血清样本进行了虎红平板初筛及试管凝集确认试验,并从检出阳性扑杀的骆驼中随机选取了6峰采集了肝、脾病料,采用2种PCR试验进行了布鲁氏菌确认及分型。同时将检出阳性驼群扑杀后剩余的796峰骆驼饲养30 d后,采集血样进行了复检。结果表明,36个骆驼养殖户的2155峰骆驼中,242峰被检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阳性率11.23%;阳性驼群的796峰骆驼30 d后复检,检出阳性171峰,阳性率21.48%;BCSP31-PCR检测结果表明,6份脾脏和肝脏样本均为布鲁氏菌病原阳性;AMOS-PCR检测结果表明,此起骆驼感染布鲁氏菌病原为羊种布鲁氏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引起骆驼发生布鲁氏菌病的原因可能与当地牛、羊和骆驼混群饲养、易感动物调运、种公驼交换、媒介、野生动物传播及庆典活动等有关,此次骆驼感染率较高,感染风险因素较多,现有检测净化技术无法短期内有效清除本病。本研究初步查明了骆驼感染布病的原因,为后期探索预警、免疫与检测净化相结合的骆驼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骆驼布鲁氏菌活疫苗A19株免疫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静 周峰 +8 位作者 彭程 胥元鹏 王子坚 聂龙祁 张建春 热孜婉 南金鱼 陈学生 王新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为通过骆驼布鲁氏菌A19株疫苗免疫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免疫方案,选择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阴性骆驼60头,按照不同剂量、不同年龄分4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1~3岁骆驼标准剂量(6×10^(10)CFU/头... 为通过骆驼布鲁氏菌A19株疫苗免疫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免疫方案,选择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阴性骆驼60头,按照不同剂量、不同年龄分4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1~3岁骆驼标准剂量(6×10^(10)CFU/头)免疫后23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00%,至免疫12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0;1~3岁骆驼减低剂量(1×10^(9)CFU/头)免疫23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4.1%,至免疫6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为0。3~12月龄骆驼标准剂量免疫38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0%,免疫6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0。3~12月龄骆驼减低剂量免疫38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6.7%,免疫6个月,免疫抗体阳性率为0。结果表明,1~3岁骆驼使用布氏菌活疫苗(A19株)标准剂量(6×10^(10)CFU/头)皮下注射免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布鲁氏菌活疫苗A19株 免疫试验
下载PDF
阿拉善双峰驼的针灸疗法
3
作者 李国中 徐创美 +3 位作者 阿拉德尔图 莫日根别力格 何新梅 周应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0期228-230,共3页
针灸在双峰驼上已经多年没有使用了,会针灸的中兽医在世的也不多了。为了传承祖国兽医学,笔者邀请兽医针灸专家现场培训双峰驼养殖户。本文总结了培训内容,翻阅相关资料,简明扼要的介绍双峰驼的针灸,供广大双峰驼养殖户学习。
关键词 双峰驼 针灸 祖国医学 传承
下载PDF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7
4
作者 于晋海 刘群 夏兆飞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抱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 弓形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流行病学 黄牛 水牛
下载PDF
兔洛菲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兰亚莉 郎利敏 +1 位作者 王亚州 王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感染病例 诊断 革兰氏阴性 液体培养基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三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宇 李碧 +1 位作者 阳明贤 左之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9,共10页
为建立快速并能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3种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根据无乳链球菌16S r RN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耐热基因、绿脓杆菌ETA基因序列并参考文献各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反应各项参数... 为建立快速并能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3种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根据无乳链球菌16S r RN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耐热基因、绿脓杆菌ETA基因序列并参考文献各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反应各项参数的调整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同时进行灵敏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无乳链球菌270 bp、金黄色葡萄球菌153 bp和绿脓杆菌375 bp的特异性片段以及细菌16S rRNA 1500 bp的通用片段,而对于其他的6种病原菌只能扩增出1 500 bp的通用片段,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三种特异性引物扩增条带与Gen Bank上的细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增菌培养24h,该体系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最低灵敏度分别为8×10~4、4×10~4、1. 5×10~5CFU·m L^(-1)。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完成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快速检测,对于生产上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鉴别诊断和快速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多重PCR
下载PDF
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白俊艳 乌仁套迪 +11 位作者 张文彬 巴拉 宝迪 照日格图 杨峰 张春豪 贾百威 高森岩 苏含 刘茜 翟亚格 钟自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阿拉善沙漠双峰驼;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青海双峰驼;体尺;影响因素为了探讨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影响因素,试验采用sPSS17.O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模块,分析了品种、性别、年龄、毛色对双峰驼的体高、体长... 关键词:阿拉善沙漠双峰驼;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青海双峰驼;体尺;影响因素为了探讨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影响因素,试验采用sPSS17.O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模块,分析了品种、性别、年龄、毛色对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的体高、体长、体重显著高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P〈0.05),青海双峰驼的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阿拉善沙漠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戈壁双峰驼(P〈0.05)。除了公驼的管围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外,公驼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均显著高于母驼(P〈0.05)。毛色为红色和黄色的双峰驼体高显著高于白色(P〈0.05),毛色为白色的双峰驼体长显著高于褐色(P〈0.05),毛色为黄色和棕色的双峰驼体重显著高于褐色(P〈0.05)。10岁双峰驼的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1—8岁及11-15岁双峰驼的体高与体长(P〈0.05),13岁双峰驼的胸围、管围、体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双峰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沙漠双峰驼 阿拉善戈壁双峰驼 苏尼特双峰驼 青海双峰驼 体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骆驼风沙尘肺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卓 刘宗平 +2 位作者 杨得兵 陈怀涛 朱宣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0-254,共5页
为探明风沙尘对动物健康的危害,对阿拉善右旗的78例双峰驼的肺脏和肺门淋巴结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同时也分析了风沙尘的矿物和元素组成。结果发现17例驼骆的肺脏和肺门淋巴结有程度不同的尘肺病变,其中2例肺出... 为探明风沙尘对动物健康的危害,对阿拉善右旗的78例双峰驼的肺脏和肺门淋巴结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同时也分析了风沙尘的矿物和元素组成。结果发现17例驼骆的肺脏和肺门淋巴结有程度不同的尘肺病变,其中2例肺出现了典型的的结节。另有39例双峰驼仅在淋巴结出现较严重的尘肺病变。肺和淋巴组织中的矿物主要为二氧化硅和铝硅酸盐化合物,与风沙尘的组成相同,从而证明风沙尘的长期吸入会引起骆驼的尘肺,其性质为一种铝硅酸盐尘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矽肺 骆驼 电子探针
下载PDF
双峰驼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宗平 曲亚玲 +5 位作者 马小军 张尤嘉 曹随忠 杨得兵 池斌 胡千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研究了沙质荒漠区双峰驼以消瘦、异嗜、运动障碍和容易骨折为特征的疾病。通过检测病驼食物链系统及全血、被毛和组织器官中 10种矿物元素 (Ca、P、Cu、Fe、Zn、Co、Mn、F、Se、Mo)的含量 ,分析血液临床化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形... 研究了沙质荒漠区双峰驼以消瘦、异嗜、运动障碍和容易骨折为特征的疾病。通过检测病驼食物链系统及全血、被毛和组织器官中 10种矿物元素 (Ca、P、Cu、Fe、Zn、Co、Mn、F、Se、Mo)的含量 ,分析血液临床化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 ,病区土壤、牧草Cu、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区 (P <0 .0 1) ,牧草Ca∶P为5 0∶1,病驼全血、被毛和肋骨P含量显著低于健康驼 (P <0 .0 1) ,病驼血清PTH、T3 、T4、Crt含量和ALP、LDH活性极显著升高 (P <0 .0 1) ,病理组织学证明全身性骨损伤为典型的骨质疏松。认为该病主要是由食物链中P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缺乏 流行病学 病理学 生化指标 双峰驼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双峰驼尘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宁 陈怀涛 朱宣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用光镜、电镜、电子探针微分析仪及原子发射光谱仪(ICP)等,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甘肃民勤县的共48例双峰驼的肺脏、支气管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8例的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均有程度不等的尘沉着变化... 用光镜、电镜、电子探针微分析仪及原子发射光谱仪(ICP)等,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甘肃民勤县的共48例双峰驼的肺脏、支气管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8例的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均有程度不等的尘沉着变化,其中13例肺脏有程度不等的尘肺病变。肺脏的尘肺病变主要为局灶型,尘灶与尘细胞结节呈星散状分布,多位于细支管周围、肺泡隔和肺胸膜结缔组织。病变部常有程度不等的慢性炎症,少数病例发生灶性纤维化。电镜观察发现,淋巴结中,尘细胞的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扩张,尘粒积聚体处细胞器完全破坏。元素分析表明,肺和淋巴结中的粉尘多为铝硅酸盐类化合物。作者认为,双峰驼铝硅酸盐尘肺的发生同该地区大气环境浮尘含量过高有关。但骆驼尘肺的病变比马的轻,这主要与骆驼呼吸道和肺脏有较完善的除尘机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尘肺 病理变化 无机元素
下载PDF
双峰驼肾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雯慧 陈怀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3-79,共7页
对成年双峰驼肾脏进行了详细的光镜观察和测定 ,结果表明 ,为了适应干旱而多变的生存环境 ,其结构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双峰驼肾髓质宽厚 ,与皮质的厚度比为 3∶ 1,在肾盂周围常有大量的脂肪组织 .肾被膜很厚 (347μm) ,主要由致密的胶原... 对成年双峰驼肾脏进行了详细的光镜观察和测定 ,结果表明 ,为了适应干旱而多变的生存环境 ,其结构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双峰驼肾髓质宽厚 ,与皮质的厚度比为 3∶ 1,在肾盂周围常有大量的脂肪组织 .肾被膜很厚 (347μm) ,主要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构成 ,无平滑肌分布 .肾小体的平均直径为 2 0 3.5μm,皮质浅层 (171μm)小于深层 (2 36μm) .血管球平均直径 (172 .5μm)大于象、牛、马等动物 .近曲小管很长 ,在被膜下分布十分丰富 ;肾小囊和近端小管腔内有时可见圆形的透明小滴 ;亨利氏袢细段 (18.9μm)、远曲小管 (30 .5μm)和集合管 (35.5μm)直径小于牛、马、羊、猪、狗和猫 ;远直小管胞质十分丰富 ;集合管中的亮细胞在髓质常出现局部性复层上皮现象 ;致密斑为单层 .被膜下有星形静脉 ,髓质载脂间质细胞分布很丰富 ,间质基质显示阿尔辛蓝阳性 ,血管束间纤维和细胞成分多 ,而血管束内则少 .PAS反应显示肾小囊壁层和亨利氏袢细段基膜最厚 ,血管球基膜和近端小管次之 ,系膜基质在高倍镜下呈网状结构 (球内较球外密集 ) ,球内系膜细胞丰富并呈PAS阳性 .上述结果提示 :骆驼能产高浓缩尿是因为它具备了长而密集的亨利氏袢、集合管和长而丰富的直小血管、近曲小管以及丰富的载脂间质细胞等 ;而厚的血管球基膜则是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肾脏 组织学特征
下载PDF
骆驼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涛 秦力 +3 位作者 杨文刚 李俊英 谢建华 汤小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骆驼 伪结核棒状杆菌病 诊断 症状 病理变化
下载PDF
骆驼蜱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13
作者 贾文玉 文璟 徐琳娜 《畜禽业》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对骆驼蜱虫病的病原、危害、症状及诊断方法进行阐述,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清洁、定期检查、常态化预防、用药治疗等方面提出防控措施,为降低骆驼蜱虫病的发生率,确保骆驼健康生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骆驼 蜱虫病 危害 诊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猪生长激素基因的PCR-RFLPs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俞沛初 华修国 郭传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采用PCR-RFLPs技术,对香猪、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生长激素基因-119~+715区域共834bp片段的扩增产物分别用ApaI、DraI、Msp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ApaI酶切时,三个品种的猪都产生了3种基因型(AA、BB和AB),B... 采用PCR-RFLPs技术,对香猪、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生长激素基因-119~+715区域共834bp片段的扩增产物分别用ApaI、DraI、Msp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ApaI酶切时,三个品种的猪都产生了3种基因型(AA、BB和AB),BB基因型的频率以大约克夏猪最高,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最高,三个猪种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DraI酶切时,各品种猪均未呈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MspI酶切时,仅大约克夏猪表现出2种基因型(CC、CD),香猪、上海白猪未产生酶切位点多态性。结论: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为最高,它可能是小型猪的有利基因型;在香猪和上海白猪中DraI和Msp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基因 pGH GENE PCR-RFLPS
下载PDF
双峰驼水代谢与血液中无机离子浓度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项光华 吴安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0-493,共4页
对双峰驼禁水15d,于禁水前、后及暴饮后采血,测定其血液中多种无机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全血碳酸氢盐含量在禁水期变化极显著,与禁水前相比,冬季试验升高28.09%,夏季试验升高26.59%;暴饮后快速下降,冬、夏... 对双峰驼禁水15d,于禁水前、后及暴饮后采血,测定其血液中多种无机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全血碳酸氢盐含量在禁水期变化极显著,与禁水前相比,冬季试验升高28.09%,夏季试验升高26.59%;暴饮后快速下降,冬、夏季试验分别比禁水前低9.5%和7.8%,4d后恢复正常。血清中K+和Fe2+含量未见统计学差异。血清中Na+、Cl-、Ca2+、Mg2+、和P3+的含量于禁水期逐渐上升,暴饮后快速下降,其变化均有显著差异,其中Na+的正常值显著高于其他反刍动物。结果表明,双峰驼在禁水期具有较高的血液渗透压和碱储量,其对保证缺水时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血容量,保证机体正常水代谢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是骆驼耐干渴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双峰驼 血液无机离子 水代谢
下载PDF
柯坪县规模化养殖场双峰驼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与种类鉴定
16
作者 啜力文 杨彬 +5 位作者 曹梦雅 齐萌 赫永强 司俊飞 井波 张振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规模化养殖场双峰驼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和种类分布情况。[方法]从柯坪县4个乡(镇)6个规模化双峰驼养殖场共收集516份粪便样本,全部提取DNA样本,基于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SSU rDNA序列进... [目的]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规模化养殖场双峰驼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和种类分布情况。[方法]从柯坪县4个乡(镇)6个规模化双峰驼养殖场共收集516份粪便样本,全部提取DNA样本,基于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SSU rDNA序列进行PCR检测,序列比对分析后进行隐孢子虫种类鉴定;采用χ^(2)检验法比较不同规模化养殖场双峰驼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差异;将被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阳性的DNA样本,基于gp60基因序列进行PCR检测,序列比对分析后进行微小隐孢子虫亚型鉴定。[结果]516份双峰驼粪便DNA样本中检测出34份隐孢子虫阳性,总体感染率为6.59%(34/516),以阿恰勒镇养殖场2的双峰驼隐孢子虫感染率最高,为9.57%(9/94);不同养殖场双峰驼隐孢子虫的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显著(χ^(2)=5.497,P<0.05)。基于SSU rDNA序列,34条隐孢子虫序列经比对分析,鉴定出3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安氏隐孢子虫(n=29)、隐孢子虫大鼠基因型Ⅳ(n=1)和微小隐孢子虫(n=4);基于gp60基因序列,4条微小隐孢子虫序列经比对分析,均鉴定为Ⅰd-like-A21亚型,具有独特的遗传进化特点。[结论]柯坪县双峰驼隐孢子虫感染率较低,其感染的微小隐孢子虫具有独特亚型。研究结果为我国双峰驼源隐孢子虫种类分布特征和遗传进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感染 种类鉴定 双峰驼
下载PDF
阿勒泰地区骆驼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
17
作者 仲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0期0090-0093,共4页
驼产业作为阿勒泰地区大农业中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养殖规模和数量逐年攀升,驼乳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也逐渐被大众认可,但骆驼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做好骆驼布病防... 驼产业作为阿勒泰地区大农业中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养殖规模和数量逐年攀升,驼乳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也逐渐被大众认可,但骆驼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做好骆驼布病防控事关畜牧业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本试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的方法,对阿勒泰地区8个区域内随机抽样的820份骆驼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阿勒泰地区随机抽样的8个区域(A-G区域)养殖的骆驼中均有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其中D区域阳性率最高,为15.00%;A区域次之,阳性率为8.75%;其次为E区域,阳性率为5.00%。深入开展骆驼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探索推进骆驼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切实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布鲁氏菌病 调查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骆驼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病调查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2 位作者 刘珍莲 张连生 张文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报告了对内蒙古地区4个骆驼主产区不同品种、年龄、体质骆驼的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memaskr jabini)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剖检骆驼30只,结果表明骆驼对斯氏副柔线虫的感染率为100%,最高感染强度为7611条。证实斯氏副柔线虫是引...  本文报告了对内蒙古地区4个骆驼主产区不同品种、年龄、体质骆驼的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memaskr jabini)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剖检骆驼30只,结果表明骆驼对斯氏副柔线虫的感染率为100%,最高感染强度为7611条。证实斯氏副柔线虫是引起骆驼拉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斯氏副柔线虫病 流行病学 感染率 感染强度
下载PDF
双峰驼喉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云章 杨晓野 +5 位作者 朱永旺 邢振贵 吴海鹰 汤生明 郝路军 白音乌力吉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12期11-12,共2页
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3个旗15个苏木(乡)13个驼群的869峰双峰驼进行了驼喉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是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驼喉蝇(Cephalopinati... 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3个旗15个苏木(乡)13个驼群的869峰双峰驼进行了驼喉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是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驼喉蝇(Cephalopinatitilator)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出现于6月初,7~8月为侵袭高峰,9月末消失。该蝇幼虫的感染率为96.20%,平均感染强度为16.7条,最高的达36条。幼虫主要寄生于驼骆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驼喉蝇蛆病的流行除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宿主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该地区的经济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双峰驼 驼喉蝇蛆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双峰驼喉蝇生活习性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云章 杨晓野 +4 位作者 邢振贵 郝路军 朱永旺 吴海鹰 汤生明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8年第1期5-7,共3页
驼喉蝇(Cephalopinatitilator)幼虫寄生于双峰驼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其成蝇出现于5~9月,在7~8月达到高峰。对被感染骆驼的剖检表明,寄生于骆驼体内的幼虫在当年6月到来年3月主要以Ⅰ期幼虫为主... 驼喉蝇(Cephalopinatitilator)幼虫寄生于双峰驼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其成蝇出现于5~9月,在7~8月达到高峰。对被感染骆驼的剖检表明,寄生于骆驼体内的幼虫在当年6月到来年3月主要以Ⅰ期幼虫为主;3月下旬以Ⅱ期幼虫为主;4月下旬则以Ⅲ期幼虫为主,并开始排出体外进行蛹化,然后进一步羽化为成蝇。幼虫于5~6月在土深为5~10cm,平均地温为29℃,地表湿度为24%~28%的条件下,羽化成蝇的时间为19~21d。该蝇的整个生活史以1a为一个繁衍周期,幼虫在骆驼体内寄生9~10个月。雌性成蝇一次产幼虫50~80个,一生共产800~900个,其寿命为2周左右,雄蝇的寿命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 双峰驼 驼喉蝇 生活习性 生活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