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作者

机构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杨振国 谢道燕 +5 位作者 柴建萍 江秀均 倪婧 李玲利 邵榆岚 白兴荣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5期78-82,共5页
为了明确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对家蚕的安全性,采用叶片饲喂法测定了3种杀螨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剂量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螨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大于2000 mg/L。3种杀螨剂对家蚕4龄幼... 为了明确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对家蚕的安全性,采用叶片饲喂法测定了3种杀螨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剂量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螨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大于2000 mg/L。3种杀螨剂对家蚕4龄幼虫的上蔟率、结茧率无显著影响,但上蔟后,腈吡螨酯处理的蔟中死亡率和死笼率高于空白对照处理。乙唑螨腈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低于对照处理,而蛹体重、茧层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腈吡螨酯500、250 mg/L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低于空白对照处理,125 mg/L处理的茧层量、蛹体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个处理的茧层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处理;丁氟螨酯3个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茧层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种杀螨剂对家蚕低毒,推荐剂量下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较小,可用于桑园防控红蜘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唑螨腈 丁氟螨酯 腈吡螨酯 家蚕 急性毒性 结茧性能 安全性
下载PDF
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振国 谢道燕 +4 位作者 柴建萍 江秀均 李玲利 邵榆岚 白兴荣 《广西蚕业》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明确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灭幼脲、除虫脲、氟啶脲、氟铃脲、虱螨脲、灭蝇胺和氟酰脲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连续饲喂家蚕品种菁松×皓月4龄起蚕经以上7种杀虫剂处理的桑叶至上蔟,评价不同杀虫剂对家蚕生长发... 为了明确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灭幼脲、除虫脲、氟啶脲、氟铃脲、虱螨脲、灭蝇胺和氟酰脲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连续饲喂家蚕品种菁松×皓月4龄起蚕经以上7种杀虫剂处理的桑叶至上蔟,评价不同杀虫剂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结茧性能的情况。结果表明,4龄期间,7种杀虫剂的各处理对家蚕无明显影响,能够正常取食和发育;进入5龄期后,经0.2、0.1 mg/L灭幼脲、0.2 mg/L氟啶脲和0.2 mg/L氟酰脲处理的家蚕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并陆续全部死亡。经0.05 mg/L灭幼脲、0.2 mg/L除虫脲、0.1和0.05 mg/L氟酰脲处理的上蔟率、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和其他杀虫剂处理。在相同剂量下,灭幼脲、除虫脲、氟酰脲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大于其他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生长调节剂 杀虫剂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家蚕 结茧
下载PDF
噻虫嗪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3
作者 杨振国 谢道燕 +2 位作者 李玲利 邵榆岚 白兴荣 《广西蚕业》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为明确噻虫嗪对家蚕的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评价噻虫嗪对家蚕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大于2.00 mg/L,使用噻虫嗪浓度低于1.00 mg/L药液处理桑叶,连续添食3龄以上起蚕,均能正常生长至上蔟,但上蔟率、结茧率... 为明确噻虫嗪对家蚕的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评价噻虫嗪对家蚕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大于2.00 mg/L,使用噻虫嗪浓度低于1.00 mg/L药液处理桑叶,连续添食3龄以上起蚕,均能正常生长至上蔟,但上蔟率、结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死笼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重等蚕茧质量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噻虫嗪对家蚕的毒性总体表现为添食龄期越小、浓度越大,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家蚕 残留 毒性
下载PDF
几种芸苔素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4
作者 华丽峰 董亚茹 +3 位作者 李云芝 娄齐年 张凤林 刘惠芬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芸苔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本文研究了14-羟基芸苔素甾醇、24-表芸苔素内酯和28-表高芸苔素内酯3种芸苔素对家蚕的毒性及对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1 000~16 000倍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24-表芸苔素内酯药液对2-5龄家蚕未见毒性。添食... 芸苔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本文研究了14-羟基芸苔素甾醇、24-表芸苔素内酯和28-表高芸苔素内酯3种芸苔素对家蚕的毒性及对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1 000~16 000倍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24-表芸苔素内酯药液对2-5龄家蚕未见毒性。添食稀释16 000倍的28-表高芸苔素内酯药液48 h, 2龄家蚕出现中毒症状;添食稀释4 000倍的28-表高芸苔素内酯药液24 h, 2龄和3龄家蚕出现中毒症状,48 h后4龄家蚕出现中毒症状;添食稀释1 000倍、2 000倍、3 000倍的28-表高芸苔素内酯药液24 h, 5龄家蚕出现中毒症状,但在改用正常桑叶饲喂后,中毒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稀释4 000~16 000倍的3种芸苔素药液,仅28-表高芸苔素内酯对家蚕结茧有一定影响。在农作物“一喷三防”工作中,建议使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24-表芸苔素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芸苔素 家蚕 毒性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曾瑞永 王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早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早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有机磷农药中毒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面罩吸氧,观察组给予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以及治疗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经鼻导管/面罩吸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 早期 急性重症 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生命质量 血气指标
下载PDF
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忠华 倪新强 +2 位作者 徐孟奎 舒庆尧 夏英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3-466,共4页
本试验以家蚕为供试对象研究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正常无花粉处理相比 ,无论是非Bt水稻花粉处理 ,还是Bt水稻花粉处理 ,对初孵家蚕幼虫的致死率无多大影响 ,而对家蚕的体重有较大影响 ,其中三龄期家... 本试验以家蚕为供试对象研究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正常无花粉处理相比 ,无论是非Bt水稻花粉处理 ,还是Bt水稻花粉处理 ,对初孵家蚕幼虫的致死率无多大影响 ,而对家蚕的体重有较大影响 ,其中三龄期家蚕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还发现Bt水稻花粉处理组家蚕在 3龄时期大小很不一致 ,最轻体重为 18.1mg ,而最重体重为 183 .8mg。这是由于采用人工抖粉桑叶上花粉浓度不均匀造成的。鉴于实际生态条件下桑叶上的花粉浓度可能远远低于试验条件 ,因此 ,在实际稻桑共作环境下 ,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可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转基因水稻 花粉 家蚕 生长发育 生态风险 稻桑共作
下载PDF
25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 被引量:55
7
作者 司树鼎 王开运 +2 位作者 林荣华 马惠 李元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2-426,共5页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4种杀菌剂、2种除草剂和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家蚕的毒性,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 mg/L,属剧毒级药剂,...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4种杀菌剂、2种除草剂和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家蚕的毒性,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 mg/L,属剧毒级药剂,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杀虫单和甲氧虫酰肼的LC50值分别为0.5493 mg/L和0.604 0mg/L,属高毒级药剂,对家蚕有高风险性;溴虫腈和丁醚脲的LC50值分别为72.370 mg/L和27.824 mg/L,属中毒级药剂,毒性较低;4种杀菌剂、2种除草剂和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仅有1种杀菌剂为中毒级,其余为低毒级,对家蚕的风险性较低;由不同杀虫剂引起的家蚕中毒症状表现出多种相似的特征,急性中毒主要特征有吐液、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静卧等,而蜕皮激素和几丁质合成的抑制剂类杀虫剂引起的家蚕中毒过程却比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毒性评价 中毒症状
下载PDF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家蚕的毒力及亚致死剂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罗雁婕 谢道燕 +3 位作者 柴建萍 刘永光 黄平 丁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哒螨灵、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辛硫磷和吡虫啉6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家蚕的毒力,并研究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和吡虫啉4种杀虫剂的2种亚致死剂量(LC5、LC15)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蚕区桑园害虫防治选择对家蚕安...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哒螨灵、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辛硫磷和吡虫啉6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家蚕的毒力,并研究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和吡虫啉4种杀虫剂的2种亚致死剂量(LC5、LC15)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蚕区桑园害虫防治选择对家蚕安全的杀虫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虫啉>辛硫磷>敌敌畏>哒螨灵>溴虫腈>炔螨特,其对家蚕96 h的LC50分别为0.256、0.556、8.912、50.689、119.715、351.691 mg/L,毒力皆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增加;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3种杀虫剂的LC5、LC152种亚致死剂量对存活家蚕幼虫的历期、眠蚕体质量、全茧量和茧层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且相同药剂不同亚致死剂量间对家蚕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毒力 亚致死效应 家蚕
下载PDF
碳离子全身辐照对小鼠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卫平 张红 +5 位作者 邱嵘 刘兵 王燕玲 刘辉 谢漪 袁志刚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12C6+离子束对小鼠进行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3、0.5、0.75、1、1.5、2Gy的一次性全身照射,5d后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 用12C6+离子束对小鼠进行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3、0.5、0.75、1、1.5、2Gy的一次性全身照射,5d后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浓度。结果显示,吸收剂量小于0.75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于0.75Gy则低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3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小于对照组,大于0.3Gy则大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5Gy小鼠的脑组织GSH浓度大于对照组,大于0.5Gy则小于对照组。低剂量的重离子全身辐照对小鼠的抗氧化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6+离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还原性谷胱甘肽
下载PDF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小平 谈廷桂 +3 位作者 李藜 严欲民 贾利群 孙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5-56,共2页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陈小平,谈廷桂,李藜,严欲民,贾利群,孙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为减轻和防止农药对家蚕的危害,我们做了常用农药对家蚕的影响试验。现将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的试验报道如下:1材... 农药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性试验陈小平,谈廷桂,李藜,严欲民,贾利群,孙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为减轻和防止农药对家蚕的危害,我们做了常用农药对家蚕的影响试验。现将水胺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的试验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农药市售40%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 水胺硫磷 毒性试验
下载PDF
部分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聪冲 毕道芬 +6 位作者 覃春华 陈冲 万虎 游红 吴洪丽 陈登松 李建洪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9-344,共6页
基于为蚕区桑园及周围农田安全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部分常用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比较了同一类型不同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相同但由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并根据其... 基于为蚕区桑园及周围农田安全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部分常用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比较了同一类型不同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相同但由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并根据其毒性强弱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蛀迪(20%三唑磷EC)等5种有机磷类农药和比奇(4.5%高效氯氰菊酯EC)等1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高毒性(0.1 mg/L≤LC50<10 mg/L),农斯特(48%毒死蜱EC)等5种有机磷类农药和甲功(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中等毒性(10 mg/L≤LC50<1 000 mg/L);同一类型农药不同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相同但由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不同。因此,在桑园及周围农田用药时应仔细分辨药剂生产商和有效成分种类,尽可能避免使用对家蚕高毒性的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有机磷类 拟除虫菊酯类 家蚕 毒性
下载PDF
家蚕氟中毒后中肠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米智 阮成龙 +3 位作者 李冠楠 杜文华 隆耀航 朱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了探究家蚕对NaF的代谢机制,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 mg/kg NaF溶液处理后的桑叶,检测蚕体中肠微粒体酶液中的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和NADPH-细胞色素C... 为了探究家蚕对NaF的代谢机制,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 mg/kg NaF溶液处理后的桑叶,检测蚕体中肠微粒体酶液中的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和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CR)的活性变化。氟物化敏感品种734的4个NaF处理组第3天的中肠CPR活性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几乎都高于对照组,400 mg/kg NaF处理组在第4天的CPR活性最高,且各NaF处理组的CPR活性差异显著(P<0.05);耐氟品种T6 NaF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中肠CPR活性整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几乎都在第2天达到最高值,各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氟化物敏感品种734的4个NaF处理组的中肠CR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耐氟品种T6的50、100、400 mg/kg NaF处理组在第1~2天的中肠CR活性呈明显下降趋势,之后的变化相对较小,对照组的CR活性仅在第3~4天略高于NaF处理组,而其余时间NaF处理组的CR活性较高。2个家蚕品种添食不同浓度NaF后的中肠CR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耐氟品种T6在NaF作用下中肠的CPR和CR活性变化范围(分别为对照组的0.4~2.0倍和0.3~2.9倍)远小于氟化物敏感品种734这2种酶的活性变化范围(分别为对照组的0.6~9.3倍和0.4~4.6倍)。初步推测CPR和CR与家蚕对氟化物代谢具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化物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
下载PDF
氟中毒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顺霖 闵思佳 丁春阳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为了解家蚕氟中毒的机理 ,研究了氟中毒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性。正常的家蚕 5龄幼虫血淋巴中GSH—Px活性在龄中期较强 ,龄初和龄末较弱。幼虫添食 10mmol/L的氟化钠溶液后 。
关键词 家蚕 幼虫 血淋巴 氟中毒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下载PDF
氯溴异氰尿酸及其复配药液对家蚕主要病原体的消毒效果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云芝 刘文光 +4 位作者 石瑞常 顾寅钰 胡自江 衣葵花 朱红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将氯溴异氰尿酸与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复配成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主要病原体进行消毒试验。0.125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对白僵菌、黄曲霉菌可达到100%的消毒效果,但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将氯溴异氰尿酸与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复配成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主要病原体进行消毒试验。0.125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对白僵菌、黄曲霉菌可达到100%的消毒效果,但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无消毒效果;在0.125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中添加10.0 g/L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后,对BmNPV、BmCPV可达到100%的消毒效果。将磷酸三钠或碳酸钠添加到1.0 g/L氯溴异氰尿酸溶液中,对BmNPV、BmCPV具有100%消毒效果的最低添加浓度分别为1.0、0.5 g/L和2.0、1.0 g/L。氯溴异氰尿酸药液稳定,添加磷酸三钠或碳酸钠后的复配药液稳定性差,但添加磷酸三钠的稳定性优于添加碳酸钠的稳定性。综上初步认为,氯溴异氰尿酸与磷酸三钠混合的消毒药液可以应用于家蚕真菌病、病毒病主要病原的消毒,且药液宜现配现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氯溴异氰尿酸 磷酸三钠 碳酸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白僵菌 曲霉菌
下载PDF
氟中毒对家蚕幼虫中肠组织糖原分解代谢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吕顺霖 臧荣春 徐俊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用酶偶合系统测定了氟中毒对家蚕幼虫中肠组织糖原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其结果人氟中毒使中肠糖原磷酸化酶a型和b型的活性均明显下降,特别是b型的活性下降幅度较大。由此时以认为,氟中毒抑制了家蚕幼虫中肠组织内糖的分解代谢,使... 用酶偶合系统测定了氟中毒对家蚕幼虫中肠组织糖原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其结果人氟中毒使中肠糖原磷酸化酶a型和b型的活性均明显下降,特别是b型的活性下降幅度较大。由此时以认为,氟中毒抑制了家蚕幼虫中肠组织内糖的分解代谢,使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中毒 糖原 磷酸化酶
下载PDF
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 被引量:27
16
作者 鲁兴萌 吴勇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1-86,共6页
吡虫啉对蚕的毒性试验表明 :4龄起蚕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2 71mg/L ,致死中量 (LD50 )为0 0 3 4 μg/头。 4龄起蚕连续添食吡虫啉水溶液试验表明 :0 0 0 71mg/mL( 1 4× 1 0 4 倍稀释液 )浓度吡虫啉连续添毒对蚕有明显的毒性 ,... 吡虫啉对蚕的毒性试验表明 :4龄起蚕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2 71mg/L ,致死中量 (LD50 )为0 0 3 4 μg/头。 4龄起蚕连续添食吡虫啉水溶液试验表明 :0 0 0 71mg/mL( 1 4× 1 0 4 倍稀释液 )浓度吡虫啉连续添毒对蚕有明显的毒性 ,茧的经济性状也有显著地下降。 0 0 1 2 5mg/mL( 8× 1 0 4 倍稀释液 )吡虫啉连续添毒 1 2h的蚕 ,上蔟率为 86%,死笼茧率为 3 9%,鲜茧茧层率为 2 1 2 %,比对照区低 0 3 %,而持续添毒则表现为全部死亡。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吡虫啉 毒性 杀虫剂 致死量 致死浓度
下载PDF
姜黄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肾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丹 韩文文 +5 位作者 洪广亮 赵光举 李萌芳 蔡晓霞 吴斌 卢中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肾氧化损伤的干预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姜黄素对照组(姜黄素50 mg/kg)15只、PQ染毒组(PQ 100 mg/kg)15只、姜黄素干预组(PQ染毒后15 min、24 h、48 h,腹腔注...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肾氧化损伤的干预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姜黄素对照组(姜黄素50 mg/kg)15只、PQ染毒组(PQ 100 mg/kg)15只、姜黄素干预组(PQ染毒后15 min、24 h、48 h,腹腔注射姜黄素50 mg/kg)15只。大鼠经处理后第1、第3、第7天取肾组织,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匀浆液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ELISA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l(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力;RT-PCR法检测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蛋白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染毒组和姜黄素干预组各时间点MDA含量均升高,GSH、SOD、CAT活力均降低,i NOS活力升高,Nrf2 m 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第1、第3天HO-l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间点PQ染毒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各时间点MDA含量明显降低,GSH、SOD、CAT明显升高,i NOS活力下降,Nrf2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第1、第3天HO-1活力升高(P<0.05);PQ染毒组肾小球球囊间隙增大,排列紊乱,随时间延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玻璃样变性及空泡样变性,姜黄素干预组病理表现较PQ染毒组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对PQ中毒大鼠急性肾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肾组织Nrf2表达,上调HO-1、SOD等抗氧化酶水平,提高肾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肾损伤 核转录相关因子2 姜黄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氟素对家蚕幼虫血淋巴中酶活性及钙镁离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健荣 史奕山 +2 位作者 卢日成 林琳 钟生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家蚕食下氟素后,引起血淋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下降;对谷-丙转氨酶、蛋白酶的活性均有影响,尤其是抗氟性较弱的品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较大;但脂肪酶的活性却增大,增幅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氟素添食区的原种或一代杂交种血淋巴中... 家蚕食下氟素后,引起血淋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下降;对谷-丙转氨酶、蛋白酶的活性均有影响,尤其是抗氟性较弱的品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较大;但脂肪酶的活性却增大,增幅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氟素添食区的原种或一代杂交种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素 酶活性 镁离子
下载PDF
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测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伟国 戴建忠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8-421,共4页
为减少粮桑混栽地区大田使用农药不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损失,采用密闭熏蒸法测定了7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在30℃环境中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1860 mg/m3,敌畏.毒1.3241 mg/m3,毒死蜱48.4111 mg/m3,氟腈.唑磷139.... 为减少粮桑混栽地区大田使用农药不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损失,采用密闭熏蒸法测定了7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在30℃环境中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1860 mg/m3,敌畏.毒1.3241 mg/m3,毒死蜱48.4111 mg/m3,氟腈.唑磷139.8818 mg/m3,三唑磷161.1514 mg/m3,氟虫腈208.330 mg/m3,吡虫啉333.330mg/m3时2龄起蚕仍无中毒症状。在25℃下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2020 mg/m3,敌畏.毒3.7282mg/m3,毒死蜱91.3669 mg/m3。结果表明: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敌敌畏、敌畏.毒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最强,毒死蜱有一定的熏蒸毒性,三唑磷、氟腈.唑磷、氟虫腈、吡虫啉对家蚕的熏蒸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 熏蒸毒性
下载PDF
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新菊 俞瑞鲜 +3 位作者 赵学平 陈诗 蒋金花 祝新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5-318,共4页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和比较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14个不同品种家蚕的室内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对毒死蜱敏感性较强的家蚕品种有皓月和7532,其96h-LC50分别为1.8426和2.1452 mg·L-1;敏感性较弱的蚕品种有春晓、浙蕾、872、限2和87...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和比较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14个不同品种家蚕的室内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对毒死蜱敏感性较强的家蚕品种有皓月和7532,其96h-LC50分别为1.8426和2.1452 mg·L-1;敏感性较弱的蚕品种有春晓、浙蕾、872、限2和871,其96h-LC50为2.9937~3.3471 mg·L-1;敏感性弱的蚕品种有秋实、白玉、CA、菁松、JA、芙蓉和湘晖,其96h-LC50为3.5190~4.5665 mg·L-1。说明不同品种的家蚕对农药毒死蜱的敏感性不同,其中皓月和7532对毒死蜱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毒死蜱 急性毒性 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