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鲁成 赵爱春 +1 位作者 向仲怀 万春玲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72,共7页
采用AFLP技术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7个省市的 10个野桑蚕 (Bombyxmandarina)种群和 2个家蚕(Bombyxmori)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杭州、陕西和重庆 3个地区的野桑蚕种群间及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都比家蚕品种大。野桑... 采用AFLP技术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7个省市的 10个野桑蚕 (Bombyxmandarina)种群和 2个家蚕(Bombyxmori)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杭州、陕西和重庆 3个地区的野桑蚕种群间及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都比家蚕品种大。野桑蚕存在广泛的变异 ,7个省市的 10个野桑蚕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 16 4~ 0 44 4(平均值为 0 382 6 ) ,平均杂合度为 0 70 6 1,表明野桑蚕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野桑蚕 遗传多样性 AFLP分析 家蚕 杂合度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的RAPD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鲁成 程道军 +2 位作者 向仲怀 伴野丰 藤井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用RAPD PCR技术初步研究了中国野桑蚕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之间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中国野桑蚕个体之间及其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个体之间均呈现出丰富的DNA多态性。中国野桑蚕同家蚕共有带率达 3 5 5 % ,同日本福冈野桑蚕为 4 5 1... 用RAPD PCR技术初步研究了中国野桑蚕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之间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中国野桑蚕个体之间及其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个体之间均呈现出丰富的DNA多态性。中国野桑蚕同家蚕共有带率达 3 5 5 % ,同日本福冈野桑蚕为 4 5 1% ,而日本福冈野桑蚕同家蚕为 3 2 %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 5 2 ,日本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6 3,与中国野桑蚕的为 0 5 8,而且与中国沈阳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 ,为 0 4 8,以此创建了它们的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桑蚕 RAPD 遗传距离 日本野桑蚕
下载PDF
野生绢丝昆虫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驯养技术与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凤云 齐荣和 +5 位作者 李树英 李亚洁 孟宪民 戚俐 徐亮 宿桂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6-834,共9页
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绢丝昆虫资源。总结概述近10余年对栗蚕生物学性状、驯养技术以及蚕丝与蛹蛋白资源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栗蚕的生活史、形态等基础生物学性状,幼虫的食性、眠性以及卵的耐寒性、发育起... 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绢丝昆虫资源。总结概述近10余年对栗蚕生物学性状、驯养技术以及蚕丝与蛹蛋白资源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栗蚕的生活史、形态等基础生物学性状,幼虫的食性、眠性以及卵的耐寒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等生理与生态学特性;适宜栗蚕人工放养的最佳饲料树种,栗蚕保种、暖种、收蚁、放养、防病、制种等驯养技术;栗蚕茧丝的荧光反射特性,蛹蛋白和丝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点,蛹体液活性物质的抗菌活力。上述研究为及时有效地抢救、保护和利用野生栗蚕资源提供了关键技术,而且对于将我国的特种绢丝昆虫资源优势转变为蚕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蚕 生物学特性 驯养技术 茧丝 蛹蛋白
下载PDF
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玉华 卫正国 +3 位作者 李兵 王东 赵华强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对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ORF为1 464nt,编码487 aa;同源性分析表明,在DNA水平上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与家蚕CYP305B1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和NCB I中... 对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ORF为1 464nt,编码487 aa;同源性分析表明,在DNA水平上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与家蚕CYP305B1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和NCB I中家蚕基因组数据比对和拼接,预测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结构中至少含有6个内含子,且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的连接符合GT-AT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CYP305B1V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不同地区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曹兰娟 杨宝山 +4 位作者 李俊 李敏 王卓 杨瑞生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利用RAPD技术对10个地区的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查明我国栗蚕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运用11个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有9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8.... 利用RAPD技术对10个地区的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查明我国栗蚕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运用11个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有9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8.05%。遗传距离(D)在0.178 9~0.414 6之间。通过聚类分析,7个东北地区的栗蚕聚在一起,重庆巫溪和广西南宁地区的栗蚕聚在一起,湖北恩施地区的栗蚕自成一类。研究结果表明,RAPD标记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可用于栗蚕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栗蚕蛹体液的一些免疫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亚洁 刘凤云 +6 位作者 孟楠 米锐 戚俐 石理鑫 温志新 李学军 李树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0-174,共5页
为了探明栗蚕体内免疫机制,研究了栗蚕蛹体液免疫反应的某些特性。栗蚕蛹经细菌、真菌以及生理盐水诱导后,其体液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及柞蚕链球菌(T.streptoc-occus)均表现出一定的抑... 为了探明栗蚕体内免疫机制,研究了栗蚕蛹体液免疫反应的某些特性。栗蚕蛹经细菌、真菌以及生理盐水诱导后,其体液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及柞蚕链球菌(T.streptoc-occus)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大肠杆菌诱导6 h后,栗蚕蛹体液中出现抗菌活性物质,诱导后4 d,体液的抗菌活性达到高峰值,11 d后活性消失。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诱导后的栗蚕蛹血淋巴中有新蛋白产生,推测可能与其产生新的抗菌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蚕蛹 体液 免疫反应 细菌诱导 真菌诱导 生理盐水诱导 抗菌活力
下载PDF
太湖流域野桑蚕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兵 于继彬 +3 位作者 耿世勇 查新民 季平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通过对太湖流域地区的野桑蚕进行跟踪调查 ,发现吴县地区的野桑蚕年发生代数多为 4代 ,吴江市南部乡镇的野桑蚕年发生代数以 3代为主。
关键词 野桑蚕 生态学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分布在辽宁省的11种野蚕资源 被引量:5
8
作者 杜占军 杨桂梅 +2 位作者 陈凤林 王建业 仝振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5-749,共5页
通过近几年在辽宁省各地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辽宁省分布的野蚕资源除柞蚕以外,还有天蚕、栗蚕、樗蚕、透目大蚕、柳蚕、樟蚕、蓖麻蚕、合目大蚕、胡桃大蚕、曲线透目大蚕、丁目大蚕等11种野蚕,这11种野蚕属大蚕蛾科(Sat-urn... 通过近几年在辽宁省各地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辽宁省分布的野蚕资源除柞蚕以外,还有天蚕、栗蚕、樗蚕、透目大蚕、柳蚕、樟蚕、蓖麻蚕、合目大蚕、胡桃大蚕、曲线透目大蚕、丁目大蚕等11种野蚕,这11种野蚕属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泌丝昆虫。概述11种野蚕在辽宁省的分布、取食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为野蚕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资源 大蚕蛾科 分布 取食植物 生物学特性 利用
下载PDF
野生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秀梅 纪清巨 +2 位作者 孙景玉 王容 田魁祥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2-133,共2页
野生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张秀梅,纪清巨,孙景玉,王容,田魁祥(河北省沧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樗蚕(Phile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于... 野生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张秀梅,纪清巨,孙景玉,王容,田魁祥(河北省沧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樗蚕(Phile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于1992年至1994年在河北沧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樗蚕 生物学特性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栗蚕茧丝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凤云 黄先敏 +3 位作者 戚俐 李树英 李亚洁 李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8-551,共4页
对栗蚕(Dictypoea japonica)丝粉、丝肽的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显示:栗蚕丝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属于全价蛋白质;丝粉中的天门冬氨酸、色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含量高于丝肽;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 对栗蚕(Dictypoea japonica)丝粉、丝肽的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显示:栗蚕丝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属于全价蛋白质;丝粉中的天门冬氨酸、色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含量高于丝肽;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含量以及长侧链氨基酸残基含量均高于大蚕蛾科的其它野蚕。分析氨基酸的组成认为,栗蚕丝粉不仅比其它野蚕丝粉具有更强的防止日光辐射的作用,而且具有更好的吸湿性,因而是一种优质营养性化妆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蚕丝 丝粉 丝肽 氨基酸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华强 许雅香 +5 位作者 王东 卫正国 陈玉华 李兵 宋宏图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为解决野桑蚕作为试验昆虫在室内饲养难的问题,以江苏启东野桑蚕为材料,用家蚕低成本饲料进行了饲育研究。在催青期温度25℃、饲育温度27—25℃以及光照暑件1-2龄12L 12D、3—5龄15L9D的争件下,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的2龄起蚕率为31.3... 为解决野桑蚕作为试验昆虫在室内饲养难的问题,以江苏启东野桑蚕为材料,用家蚕低成本饲料进行了饲育研究。在催青期温度25℃、饲育温度27—25℃以及光照暑件1-2龄12L 12D、3—5龄15L9D的争件下,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的2龄起蚕率为31.3%,幼虫期20—48d,雌、雄蛹体质量分别为0.45、0.25g,蛹期17~23d,雌蛾平均产卵266粒,产滞育卵的母蛾占45.0%。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能够使野桑蚕顺利完成世代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人工饲料育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占军 王建业 张喜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1-353,共3页
基于开发利用野生泌丝昆虫资源的目的,在19、21、23和25℃4种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樗蚕(Samia cynthia cynthia)卵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结果表明,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64±1.53)℃,有效积温为(156.12±15.93)d.℃。
关键词 樗蚕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琥珀蚕成虫触角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健 杨伟克 +3 位作者 和锐 刘增虎 罗顺高 董占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449,共6页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是一种珍贵的野蚕资源,研究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对阐明其嗅觉行为和识别机制有重要意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琥珀蚕成虫触角表面的结果表明:成虫的触角有4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腔...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是一种珍贵的野蚕资源,研究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对阐明其嗅觉行为和识别机制有重要意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琥珀蚕成虫触角表面的结果表明:成虫的触角有4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腔锥形感器较少;雌性与雄性成虫的触角外形、感器数量和种类都有明显的差异,雄蛾触角呈羽状且较宽,毛形感器Ⅰ和腔锥形感器仅分布于雄蛾的触角,而雌蛾触角呈栉齿状且较窄,毛形感器Ⅱ、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为雌、雄成虫所共有。琥珀蚕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总体较少(雄蛾有4种,雌蛾有3种),从雌、雄成虫触角毛形感器的分布差异初步推测,雄蛾特有的毛形感器Ⅰ具有探测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功能,雌、雄成虫共有的毛形感器Ⅱ主要用于探测寄主植物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蚕 成虫 触角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占军 陈凤林 王建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38,共5页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lum)、枣树(Zizyphus jujube)、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的树叶,幼虫4眠5龄,龄期经过25-37d,饲料种类不同可造成龄期差异;以蛹滞育。人工饲育樗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种茧保护可采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种茧越冬保护技术与方法,春季种茧出库后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暖茧,成虫交配时间超过4h的卵孵化率较高;樗蚕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春、秋季野外饲养的樗蚕易被蚕饰腹寄蝇(Blepharip azebina)寄生危害。樗蚕茧丝的纤度为1.80~3.60dtex,茧层丝胶练减率平均为25%,茧丝中的丝素蛋白约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樗蚕 形态特征 生活史 饲育形式 种茧保护 病虫害 辽宁地区
下载PDF
春用蚕品种华康3号、川山×蜀水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15
作者 吴礼兵 秦友华 +4 位作者 姚程杰 谢进军 严晓鹤 张兆琴 任振霞 《北方蚕业》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应用非参数统计法、高稳系数法以及稳定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对春用家蚕品种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的高产稳产性及丝质性状进行水平比较与稳定性分析。试验表明,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盒种产茧量、健蛹率、解舒率、茧丝长、洁净度均... 应用非参数统计法、高稳系数法以及稳定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对春用家蚕品种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的高产稳产性及丝质性状进行水平比较与稳定性分析。试验表明,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盒种产茧量、健蛹率、解舒率、茧丝长、洁净度均优于菁松×皓月,具有张产高、丝质优的特点;两个品种在稳定性方面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康3号 川山×蜀水 丰产性 稳产性
下载PDF
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荣新 夏大荣 +2 位作者 顾伟平 储吉明 张严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用60Coγ-射线处理野蚕蛹,成虫的羽化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其关系式为y=8726688e-00844x,畸形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116921e07809x... 本文报道了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用60Coγ-射线处理野蚕蛹,成虫的羽化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其关系式为y=8726688e-00844x,畸形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116921e07809x,剂量在45kard以内对雄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在45kard以内对成虫产卵量无明显影响,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930068e-10583x。根据F1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野蚕的亚不育剂量为25krad,在亚不育剂量下,不同日龄蛹之间的辐射不育效应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不育 野蚕
下载PDF
野桑蚕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的选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华强 许雅香 +1 位作者 李兵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经全龄人工饲料育累代定向选择,建立了吴江野桑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该品系人工饲料育第5代2龄起蚕率比第1代提高44.9%,全龄经过缩短5~10 d,结茧率、化蛾率分别提高29.6%、24.8%,显示出良好的选育效果;但该品系的卵质有所下降。
关键词 野桑蚕 全龄人工饲料育 适应性 品系
下载PDF
栗蚕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凤云 宋策 +1 位作者 左士臣 仝振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0-892,共3页
栗蚕(Dictypoe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泌丝昆虫资源。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分别通过15、18、21、24℃恒温处理暖种,测定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0.6)℃、孵化有效积温为(181.7±11.6)℃.d,表明一旦给予越冬后解除滞育的栗... 栗蚕(Dictypoe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泌丝昆虫资源。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分别通过15、18、21、24℃恒温处理暖种,测定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0.6)℃、孵化有效积温为(181.7±11.6)℃.d,表明一旦给予越冬后解除滞育的栗蚕卵9.6℃以上的温度条件,就可能使其开始发育,当有效积温达到170℃.d时便可孵化。该结果可作为栗蚕卵的人工越冬保护及暖种技术处理的理论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蚕卵 发育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家蚕品种ZHG×春54小蚕颗粒人工饲料饲育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海 刘敏 +4 位作者 李涛 刘增虎 陈松 李腾芳 崔为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896-15897,共2页
[目的]探讨家蚕品种ZHG×春54在云南省秋季气候条件下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的饲养形式,探讨ZHG×春54在云南秋季气候条件下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其经济性状。[结果]ZHG×... [目的]探讨家蚕品种ZHG×春54在云南省秋季气候条件下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的饲养形式,探讨ZHG×春54在云南秋季气候条件下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其经济性状。[结果]ZHG×春54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 h疏毛率及192 h小蚕存活率等指标均接近菁松×皓月全龄桑叶育;但2龄和3龄起蚕率以及1~3龄眠蚕体重低于菁松×皓月,各龄及全龄发育经过比菁松×皓月延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不同程度高于菁松×皓月,但是万头产茧量和生命率低于菁松×皓月。[结论]ZHG×春54在云南省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G×春54 颗粒人工饲料 云南省
下载PDF
野蚕混合饲料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大荣 顾伟平 +1 位作者 杨荣新 张严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报导了为野蚕辐射不育研究准备虫源而进行的人工混合饲料室内饲养的试验效果。用改进的92-1、2人工饲料配方,可使野蚕初孵幼虫在混合饲料上顺利完成连续两个世代的发育,管理较桑叶育简便,仅需2-3天更换一次饲料。在25&... 本文报导了为野蚕辐射不育研究准备虫源而进行的人工混合饲料室内饲养的试验效果。用改进的92-1、2人工饲料配方,可使野蚕初孵幼虫在混合饲料上顺利完成连续两个世代的发育,管理较桑叶育简便,仅需2-3天更换一次饲料。在25±1℃,RH70-80%的饲养条件下,人工饲料育野蚕幼虫历期270天,蛹重028克,蛹历期189天,雌虫产卵量1392粒。本研究突破了野蚕饲养受季节和食料桑叶的限制,可为辐射不育及生理、病理、毒理和药效测定等研究长年提供发育整齐的供试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人工饲养 混合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