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鳜聚缩虫病并发感染水霉菌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煜 王鑫鑫 +3 位作者 陈斌 卓玉琛 张晶晶 樊海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72-1276,共5页
为防治斑鳜聚缩虫、水霉菌并发病,采用多种商品渔药及食盐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对聚缩虫和水霉菌有一定杀灭效果且对斑鳜毒性较低的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和食盐,并进行了联合药物对该病的治疗试验和药物协同作用评判。试验结果显示,在... 为防治斑鳜聚缩虫、水霉菌并发病,采用多种商品渔药及食盐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对聚缩虫和水霉菌有一定杀灭效果且对斑鳜毒性较低的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和食盐,并进行了联合药物对该病的治疗试验和药物协同作用评判。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18℃~22℃条件下,0.3 mg·L^(-1)的纤虫净与8 000 mg·L^(-1)食盐联合用药连续浸泡144 h对聚缩虫、水霉菌的死亡率均达到100%,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与食盐对聚缩虫药效的相互作用为相加,对水霉菌具有协同增强作用,该药物组合对斑鳜聚缩虫病并发感染水霉菌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聚缩虫病 水霉菌 并发感染 渔药 防治试验
下载PDF
寄生虫抗药性及其对水产动物寄生虫病药物防治的启示
2
作者 李文祥 王浩 +3 位作者 习丙文 李明 聂品 王桂堂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抗药性是病原体在药物作用下发生生理变化和遗传变异而获得的能经受住药物毒性的一种能力。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和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寄生虫抗药性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不仅影响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还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抗药性是病原体在药物作用下发生生理变化和遗传变异而获得的能经受住药物毒性的一种能力。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和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寄生虫抗药性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不仅影响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还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文章通过对陆生动物抗寄生虫药物、寄生虫抗药性机制、抗药性主要测定方法、抗药性控制策略及水产动物寄生虫抗药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我国水产养殖中寄生虫抗药性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减缓寄生虫抗药性提供科学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杀虫药物 抗药性 水产动物
下载PDF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3
作者 金武 马学艳 +2 位作者 彭刚 陈琬雯 闻海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 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4个地标点,并在第11~12、12~13、13~14、14~15、15~11、15~16个地标点之间等距设置15个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地标点设置结果进行普氏叠印,并删除超过上四分位的异常值。采用薄板样条曲线法进行缺失值检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形态学变异进行分析。对不同地理群体的普氏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不同群体之间的普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外部形态的主要变异位置是壳顶及螺口上缘。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变异的集中性较差,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不能显著区别区分不同的群体。11个群体大致可以划分为长江流域群体和长江以南群体两大类。不同群体的外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外形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 地理种群 几何形态 地标 半地标
下载PDF
多子小瓜虫PCR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曹泽艺 周庆杰 +4 位作者 陈凯 习丙文 谢骏 潘良坤 毛颖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68,共8页
为克服现有小瓜虫病的显微镜检和PCR诊断等方法在该寄生虫的感染早期阶段和环境样本检测中存在的缺陷,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子小瓜虫PCR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多子小瓜虫线粒体COⅠ序列设计和筛选了一对引物,经过PCR程序优化、特异性... 为克服现有小瓜虫病的显微镜检和PCR诊断等方法在该寄生虫的感染早期阶段和环境样本检测中存在的缺陷,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子小瓜虫PCR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多子小瓜虫线粒体COⅠ序列设计和筛选了一对引物,经过PCR程序优化、特异性、灵敏性验证以及临床和环境样品检测分析,分别建立了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检测引物对多子小瓜虫有较高的扩增特异性,对同属纤毛虫类的草履虫、四膜虫和肠袋虫以及常见养殖鱼类宿主异育银鲫、草鱼、尼罗罗非鱼和团头鲂等样本均无扩增;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都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其中,普通PCR最低检测的样本浓度为掠食体2.67个/μL,荧光定量PCR在掠食体0.02个/μL时依然能有效检出,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高于普通PCR。研究表明,在临床样本和养殖水环境样本检测应用中,基于该引物的两种PCR方法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能有效检出潜伏感染鱼体和养殖水环境中的多子小瓜虫。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子小瓜虫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淡水养殖中小瓜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小瓜虫 PCR 荧光定量PCR 小瓜虫病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黑龙江省扶余市麦穗鱼舌状绦虫裂头蚴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5
作者 陈秀琴 邱阳元 +4 位作者 郑敏 林甦 江斌 王劭 黄梅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0,共7页
为鉴定从黑龙江省扶余市麦穗鱼腹腔内收集的绦虫裂头蚴的种类,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分别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运用DNASTAR软件的MegAlign程序分析核苷酸同源性,采用邻... 为鉴定从黑龙江省扶余市麦穗鱼腹腔内收集的绦虫裂头蚴的种类,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分别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运用DNASTAR软件的MegAlign程序分析核苷酸同源性,采用邻接法构建基于ITS和COⅠ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以此分析分离虫株种内与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各分离虫株的ITS1和ITS2基因与舌状绦虫(AY12175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8%~100%和99.6%~99.7%;各分离虫株的COⅠ基因与肠舌状绦虫(EU241273)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1.2%~94.7%。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ITS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ITS区域可能不适宜作为区分舌状绦虫属内部种类的可靠分子标记。基于COⅠ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虫株与土耳其、俄罗斯和欧洲的肠舌状绦虫分离株进化关系最近。根据序列同源性和COⅠ基因进化树结果,初步将本试验所分离虫株鉴定为肠舌状绦虫。结果表明,COⅠ基因更适合于舌状绦虫属种类的鉴别。本试验为舌状绦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状绦虫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下载PDF
鲫复合种隐性感染洪湖碘泡虫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王立军 周庆杰 +3 位作者 曹泽艺 陈凯 谢骏 习丙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7,共9页
洪湖碘泡虫是中国异育银鲫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粘孢子虫,严重感染时病鱼出现眼球凸起,咽部发炎肿胀等症状,造成苗种和成鱼死亡。为探究严重危害养殖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的宿主范围以及不同宿主寄生虫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广泛采集... 洪湖碘泡虫是中国异育银鲫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粘孢子虫,严重感染时病鱼出现眼球凸起,咽部发炎肿胀等症状,造成苗种和成鱼死亡。为探究严重危害养殖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的宿主范围以及不同宿主寄生虫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广泛采集了金鱼、红鲫、异育银鲫、彭泽鲫、方正银鲫、淇河鲫、金背鲫、杂交鲫等我国常见鲫复合种样品,采用18S rDNA PCR检测了各样品伪鳃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并进一步通过巢式PCR克隆测序获得部分样品洪湖碘泡虫的ITS2序列(登录号:OR744899–OR744905)。PCR检测结果显示,来自7个地区8种鲫属鱼类品系都存在洪湖碘泡虫的隐性感染,感染率为25.0%~88.2%;ITS2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株系间序列差异较低,所获得的序列间仅有6个差异信息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不同来源虫株间共存在7种单倍型,其中H1、H2和H3只出现在金鱼、红鲫寄生虫株,H5广泛存在不同来源的异育银鲫寄生虫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来自不同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聚集为2个分支,其中寄生金鱼的虫株与瓶囊碘泡虫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疾病发生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复合种 洪湖碘泡虫 ITS2 隐性感染率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肝肠胞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和肝胰腺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李舢舢 赵晨曦 +4 位作者 吴波 郑侠飞 戴文芳 林志华 柳敏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3,共9页
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比研究了健康对虾和感染肝肠胞虫的发病对虾肠道及肝胰腺菌群的组成、多样性、微生物介导的功能和种间互作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健康对虾的肠道和肝胰腺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发病对虾。在属水平上,健康对虾和... 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比研究了健康对虾和感染肝肠胞虫的发病对虾肠道及肝胰腺菌群的组成、多样性、微生物介导的功能和种间互作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健康对虾的肠道和肝胰腺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发病对虾。在属水平上,健康对虾和发病对虾的肠道及肝胰腺中的优势细菌组成及丰度存在明显不同,其中健康对虾肠道中的优势菌属主要为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海绵菌属(Spongiimonas),而发病对虾肠道中的优势菌属则为希瓦式菌属(Shewanella)、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健康对虾肝胰腺中的优势菌属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汉氏盐单胞菌(Halomonas),而发病对虾肝胰腺中的优势菌属则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Tax4Fun2预测显示,健康对虾肠道和肝胰腺菌群的主要功能分别与发病对虾肠道和肝胰腺菌群的主要功能有明显差异。研究有助于了解肝肠胞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及肝胰腺细菌群落的影响,并为凡纳滨对虾的健康管理和养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16S rRNA测序 功能预测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叶尔羌河土著鱼类寄生对盲囊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8
作者 王瑾璞 石彩霞 +4 位作者 刘彦君 张丽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共检测出71个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14~0.97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40~0.01091。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图显示,5个群体间未形成与宿主相对应谱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3~0.1086,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33%和95.67%,5个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综上,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体内寄生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群体均属高遗传多样性群体,各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 ITS-1序列 COⅡ基因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胡水木 刘悦 +6 位作者 李奕晨 田国鹏 郭心怡 林嘉琪 白玉麟 徐鹏 周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1,共9页
刺激隐核虫感染能够导致海水鱼类感染“白点病”,而大黄鱼是受“白点病”影响最严重的海水养殖鱼类。为了探究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刺激隐核虫人工感染大黄鱼,分别在感染后0、12、24、48和72 ... 刺激隐核虫感染能够导致海水鱼类感染“白点病”,而大黄鱼是受“白点病”影响最严重的海水养殖鱼类。为了探究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刺激隐核虫人工感染大黄鱼,分别在感染后0、12、24、48和72 h采集血液、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并检测血清皮质酮、皮质醇以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检测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中TNF-α、IL-8和IL-1β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大黄鱼感染刺激隐核虫后的0~72 h内,实验组大黄鱼表现出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症状;血清皮质醇和皮质酮含量显著增加;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肝脏SOD活性极显著增加;肝脏MDA含量在0~12 h内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缓慢降低;各组织中的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鳃、头肾、肝脏和皮肤中上调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有明显变化的皮质类激素含量和氧化应激指标能够反映大黄鱼的感染程度,有助于进一步辅助抗刺激隐核虫表型测量的优化。本研究可为深入理解刺激隐核虫感染后大黄鱼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提供基础,为后续的机制解析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刺激隐核虫 生理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抗虫性状评价
下载PDF
重庆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10
作者 陈倩倩 孙悦 +3 位作者 孙翰昌 薛洋 翟旭亮 江梦妍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9期36-38,共3页
寄生虫病是重庆市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包括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中华鳋病和绦虫病等。本文整理了2017年~2023年重庆市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区域寄生虫的数据,对主要疾病种类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发病规... 寄生虫病是重庆市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包括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中华鳋病和绦虫病等。本文整理了2017年~2023年重庆市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区域寄生虫的数据,对主要疾病种类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发病规律,以期为重庆市大宗淡水养殖鱼类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鱼类 车轮虫病 指环虫病 锚头鳋病 寄生虫病 发病规律 养殖区域 疾病种类
下载PDF
瓶囊碘泡虫的重描述及其与洪湖碘泡虫分子标记的比较
11
作者 张潇艺 丁鹏 +3 位作者 张城豪 孙荣华 杨承忠 柳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90,共11页
为了完善瓶囊碘泡虫的分类学特征及厘清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类关系,实验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瓶囊碘泡虫进行了重描述,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异育银鲫的鳃,形成乳白色的圆... 为了完善瓶囊碘泡虫的分类学特征及厘清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类关系,实验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瓶囊碘泡虫进行了重描述,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异育银鲫的鳃,形成乳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孢囊,直径为1.2~1.4 mm。成熟孢子壳面观呈梨形,前端较尖,后端钝圆,孢子长17.3~19.6μm,孢子宽7.4~9.9μm。两个极囊呈瓶状,大小不等。大极囊长6.4~9.7μm,大极囊宽2.1~3.3μm;小极囊长5.3~8.9μm,小极囊宽2.0~3.3μm。极丝圈数为8~11圈。组织学分析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鳃小片间的上皮组织。BLAST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瓶囊碘泡虫的小亚基核糖体DNA(SSU rDNA)序列与GenBank中瓶囊碘泡虫序列的相似性为99.5%~99.8%(KC425223~KC425225、MH329620、JQ690361、JQ690373、KJ725082、MN227351、DQ3394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瓶囊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形成姐妹支。瓶囊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分子标记序列的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碘泡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8.2%~98.8%,遗传距离为0.014~0.018,存在27个碱基差异。SSU rRNA二级结构分析显示,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间的二级结构一致,两个物种间的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SSU r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鉴别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完善了瓶囊碘泡虫在异育银鲫鳃部的详细寄生部位,提出SSU r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有效鉴别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孢子虫 小亚基核糖体DNA(SSU rDNA) 二级结构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隐核虫病及其治疗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印庚 刘志伟 +3 位作者 林春媛 陈霞 王玲 李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5-1112,共8页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病理分析,确定了感染大菱鲆的寄生虫为刺激隐核虫,并进行了几种常用药物及自主研发复方中草药"HD-2"对刺激隐核虫的离体杀灭试验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表明,双氧水(H2O2)和复方中草药"HD-2&q...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病理分析,确定了感染大菱鲆的寄生虫为刺激隐核虫,并进行了几种常用药物及自主研发复方中草药"HD-2"对刺激隐核虫的离体杀灭试验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表明,双氧水(H2O2)和复方中草药"HD-2"对该病有良好的杀灭和治疗效果。使用复方中草药"HD-2",同时结合100~200 mL/m3的双氧水药浴,可达到迅速控制病情、病症消失的良好治愈效果。本项研究率先提出了复方中草药和双氧水可替代甲醛治疗隐核虫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之优点,为有效防治隐核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防止滥用化学药物、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刺激隐核虫 寄生性疾病 消毒剂 中草药
下载PDF
魢新本尼登虫(单殖目:多室科)的发育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文川 李立伟 +2 位作者 石磊 王军 苏永全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9,共5页
报道了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体表的新本尼登虫 (Neobenedeniagirellae)生活史各期的发育过程。虫卵在 2 5℃~ 2 8℃海水温度条件下 4~ 6d钩毛蚴发育成熟 ;用钩毛蚴人工感染一种鲻科鱼类———棱 (Lizacarinatus)获得成功。在 2 6℃~ 3... 报道了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体表的新本尼登虫 (Neobenedeniagirellae)生活史各期的发育过程。虫卵在 2 5℃~ 2 8℃海水温度条件下 4~ 6d钩毛蚴发育成熟 ;用钩毛蚴人工感染一种鲻科鱼类———棱 (Lizacarinatus)获得成功。在 2 6℃~ 30℃实验室温度条件下 ,钩毛蚴感染棱 10~ 14d后虫体发育成熟 ,并在感染后的第 16天虫体开始产卵。本文对新本尼登虫的生活史发育各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新本尼登虫 发育 海水养殖鱼类 寄生虫 单殖目 多室科
下载PDF
福建海水养殖鱼类寄生贝尼登虫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文川 李立伟 +2 位作者 石磊 王军 苏永全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本文对寄生于厦门内海域网箱养殖鱼类———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和高体鱼师(Serioladumerili)等名贵经济鱼类体表的单殖类吸虫———梅氏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melleni)的形态进行观察描述 ,并附简图 .就福建沿海当前流行感... 本文对寄生于厦门内海域网箱养殖鱼类———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和高体鱼师(Serioladumerili)等名贵经济鱼类体表的单殖类吸虫———梅氏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melleni)的形态进行观察描述 ,并附简图 .就福建沿海当前流行感染情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亦进行了简要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尼登虫病原学 形态 福建 海水养殖 鱼类 寄生虫病
下载PDF
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指环虫杀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高学 徐钰 +1 位作者 王建华 申烨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共6页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同、鸦胆子、云南罩楼、杠柳、槟榔、陈皮最高杀虫率在48h内均达70%以上,且对鱼安全性较高;刺五加、细柱五加、商陆、乌头、松针、藁本、青蒿、辣蓼、苦参对指环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虫率在20%~40%之间;荆芥、山奈、葫芦巴、篇蓄、芫花、马钱子、肉豆蔻、马兜铃、直立百部、千年健、常山、北乌头在实验浓度内对指环虫没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中,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杀灭活性最强,使用浓度较低,该实验条件下杀灭率100%;鸦胆子、槟榔对鱼最为安全,但杀虫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指环虫 杀虫活性 动物模型
下载PDF
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高学 马秋丽 +4 位作者 程超 赵云奎 徐钰 申烨华 袁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8,74,共6页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 【目的】确定曼陀罗、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银杏、蛇床子、鸦胆子、木通和槟榔等8种植物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方法】制备感染指环虫的金鱼模型。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和水提取曼陀罗等8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并检测其杀灭指环虫的生物活性,根据其杀虫效果来确定8种植物各自的活性部位。【结果】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的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石油醚提取物及木通和槟榔的正丁醇提取物对金鱼指环虫的杀灭活性较强。【结论】曼陀罗、博落回、蛇床子和银杏外种皮杀灭指环虫的活性部位为氯仿提取物;鸦胆子和小果博落回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物;木通和槟榔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药 植物提取物 活性部位 指环虫
下载PDF
鲫寄生车轮虫一新种的描述 被引量:23
17
作者 唐发辉 赵元莙 陈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一新种———Trichodinaparanigrasp .nov .。文中采用Lom(196 0 )所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及由VanAs&Basson(1989)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 ,对本新种的各形态学特征 (包括虫体外形、附着...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一新种———Trichodinaparanigrasp .nov .。文中采用Lom(196 0 )所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及由VanAs&Basson(1989)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 ,对本新种的各形态学特征 (包括虫体外形、附着盘、齿体、辐线、中央颗粒、核器、口围绕体等 )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并对本种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还为齿体定位描述模式图新增了两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虫 拟黑色车轮虫 新种 寄生虫 形态特征 齿体定位描述模式图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郝翠兰 赵江山 +4 位作者 焦丽 汪博良 古丽加玛.买买提 贾舒安 岳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感染情况。[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于2009年4月~2010年1月分四季剖检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238尾,分析其寄生虫的种类组成...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感染情况。[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于2009年4月~2010年1月分四季剖检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238尾,分析其寄生虫的种类组成、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季节动态等。[结果]共发现寄生虫5种,分别为单肠四钩虫(Tetraonchus monentero)、复口吸虫后囊蚴(Diplostomun metacercaria sp.)、绦虫幼虫(Cestode larva sp.)、新疆鳋(Ergasilus xinjiangensis)、白鲑鲺(Argulus coregoin),隶属于2门、4纲、5目、5科、5属。[结论]5种寄生虫的感染特点与国内其他水域鱼类寄生虫感染特点有差异。单肠四钩虫的感染率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升高,达到峰值,而秋季大幅降低,冬季再次小幅升高。白鲑鲺仅在夏季发现,感染率低,但感染强度很大。绦虫幼虫和新疆鳋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低。复口吸虫四季均有感染,且在四季中感染率都大于10%,在冬季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最高: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在群落中最大,为0.46,说明复口吸虫是白斑狗鱼寄生虫群落的优势种;其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随着宿主体长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复口吸虫在宿主种群中的方均比(S^2/X)为26.50大于1,表明其在宿主种群中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白斑狗鱼 寄生虫 种类 感染情况
下载PDF
“红肉病”文蛤中寄生类立克次体的超微结构与细胞病理学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任素莲 王德秀 宋微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4,共6页
报道了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中所发现的类立克次体以及所引起的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学变化。该病原包涵体呈球形或椭球形 ,有强嗜碱性和嗜酸性两种。电镜下观察到上皮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类立克次体 ,其形态结构及大小表现了极大... 报道了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中所发现的类立克次体以及所引起的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学变化。该病原包涵体呈球形或椭球形 ,有强嗜碱性和嗜酸性两种。电镜下观察到上皮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类立克次体 ,其形态结构及大小表现了极大的多样性。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学变化 :内质网膨大为潴泡状 ,核糖体脱落 ;线粒体溶解或固缩 ;核膜肿胀 ,染色质固缩并出现液泡结构。高度感染时 ,细胞核与大部分的细胞器消失。在上皮细胞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消化盲囊 类立克次体 超微结构 细胞病理学 红肉病 贝类 病害防治 寄生虫病
下载PDF
池塘养殖异育银鲫寄生黏孢子虫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灵通 李文祥 +3 位作者 邹红 吴山功 王江勇 王桂堂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2-1097,共6页
研究对湖北洪湖地区一养殖池塘的异育银鲫开展了黏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利于黏孢子虫病的综合防治。发现异育银鲫中寄生了4种黏孢子虫,分别为多涅茨尾孢虫(Henneguya doneci Schulman 1962)、住心碘泡虫(Myxobolus hearti Chen,1998... 研究对湖北洪湖地区一养殖池塘的异育银鲫开展了黏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利于黏孢子虫病的综合防治。发现异育银鲫中寄生了4种黏孢子虫,分别为多涅茨尾孢虫(Henneguya doneci Schulman 1962)、住心碘泡虫(Myxobolus hearti Chen,1998)、瓶囊碘泡虫(Myxobolus ampullicapsulatus Zhao 2008)和尾孢虫未定种(Henneguya sp.)。鳃寄生的多涅茨尾孢虫在不同月份中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4—6月未见包囊,7—9月感染率突增,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多涅茨尾孢虫包囊的平均丰度与其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月份间,多涅茨尾孢虫平均丰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多涅茨尾孢虫平均包囊直径从7月至12月逐渐增大,随后月份逐渐减小,不同月份间,多涅茨尾孢虫平均包囊直径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的鳃片之间,多涅茨尾孢虫平均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四片鳃的平均感染强度明显要高于其他鳃片。鳃寄生的瓶囊碘泡虫只在3—6月发现感染,感染率6月最高;心脏寄生的住心碘泡虫全年都发现感染,在不同月份中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膀胱寄生的尾孢虫未定种除了8月,其他月份均有感染,1—4月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孢子虫 异育银鲫 种群动态 感染率 感染强度 平均丰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