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长条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玲 唐学玺 杨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安藤芳明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发病明显的海带幼苗上分离出8株褐藻酸降解菌。研究表明,8株菌能够不同程度地降解褐藻酸钠,菌株A1和A2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接种1d后液体培养基即变清。温度是该菌大量繁殖的决定性因子,其生长的最适温... 采用安藤芳明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发病明显的海带幼苗上分离出8株褐藻酸降解菌。研究表明,8株菌能够不同程度地降解褐藻酸钠,菌株A1和A2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接种1d后液体培养基即变清。温度是该菌大量繁殖的决定性因子,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7.5。褐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5%~0.6%时,不同氮源和碳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氮和铵态氮有利于菌体生长,尿素和硝酸钠抑制菌体生长;只有在培养基中含有褐藻酸钠时,菌体才能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 生长条件 海带 腐烂病 筛选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引起海带病烂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震 唐学玺 +2 位作者 宫相忠 方芳 吕文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50,共3页
关键词 海带 褐藻酸降解菌 组织学 病烂 实验 感染菌
下载PDF
高邮鸭蛋壳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邹剑敏 张晶鑫 +2 位作者 李慧芳 张汤杰 汤青萍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6-19,共4页
高邮鸭蛋壳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由内向外可将蛋壳分为壳膜层、乳锥层、柱状层、表面晶体层和表层。青壳蛋与白壳蛋在超微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青壳蛋的蛋壳强度明显高于白壳蛋。
关键词 高邮鸭 蛋壳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对虾弧菌病的研究进展——回顾对虾弧菌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与条件、症状与组织病变及对虾的防御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谢珍玉 周永灿 冯永勤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88-95,共8页
就对虾弧菌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典型症状与组织病理变化、致病条件及对虾的防御机制作了一简单回顾,并就对虾弧菌病的中草药防治与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防治途径作了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 弧菌病 对虾 防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脑显微结构及视腺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新秀 吴常文 迟长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采用解剖学、组织切片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成熟曼氏无针乌贼的脑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以贯穿脑的食道作为参照物,可将其脑分为三部分:食道上神经团、食道下神经团以及位于脑两侧两个发达的视叶,各个神经团又可以细分为不同... 采用解剖学、组织切片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成熟曼氏无针乌贼的脑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以贯穿脑的食道作为参照物,可将其脑分为三部分:食道上神经团、食道下神经团以及位于脑两侧两个发达的视叶,各个神经团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神经叶。同时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内分泌器官——视腺做了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发现,视腺外缘有结缔组织包裹,位于视神经束区上,嗅叶和背外侧叶之间,视腺内可观察到大量分泌细胞,细胞核较大,直径可达10μm;分泌细胞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及很多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此项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曼氏无针乌贼的神经结构的生理以及发育提供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视腺 显微结构 超显微结构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感染能力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成圣 王丽丽 +1 位作者 王蒙 唐学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7,共4页
对分离得到的5株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了感染海带的实验 ,确定5株菌均为海带病烂的致病菌。对其降解能力和感染能力的实验表明 ,5株菌对褐藻酸钠的降解能力存有差异 ,它们对海带感染能力的差异与其对褐藻酸钠的降解情况相类似。在褐藻酸降... 对分离得到的5株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了感染海带的实验 ,确定5株菌均为海带病烂的致病菌。对其降解能力和感染能力的实验表明 ,5株菌对褐藻酸钠的降解能力存有差异 ,它们对海带感染能力的差异与其对褐藻酸钠的降解情况相类似。在褐藻酸降解菌的感染下 ,海带光合速率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 海带 感染能力 差异性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A7的发酵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褚洪蕊 唐景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3-96,共4页
以海藻废弃物堆肥中分离到的薄壁杆菌属(Gracillibacillus)的褐藻酸降解菌A7为研究对象,对该菌的生长及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0℃,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0.5%,pH9.5,NaCl浓度0.5mol/L,以蛋白胨为主要氮... 以海藻废弃物堆肥中分离到的薄壁杆菌属(Gracillibacillus)的褐藻酸降解菌A7为研究对象,对该菌的生长及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0℃,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0.5%,pH9.5,NaCl浓度0.5mol/L,以蛋白胨为主要氮源。在最佳条件下培养96h达到最高酶活力12.79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 褐藻酸裂解酶 产酶条件 薄壁杆菌属(Gracillibacillus)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的作用及其药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涛 崔竞进 +1 位作者 杨震 唐学玺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回染实验 ,确认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配子体克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 ;观察了其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侵染的现象 ,并研究了抗生素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和褐藻酸降解菌的作用 ,发现 0 .5~ 10 0 mg/ L青霉素对配子体克隆细胞的生长有一定... 通过回染实验 ,确认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配子体克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 ;观察了其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侵染的现象 ,并研究了抗生素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和褐藻酸降解菌的作用 ,发现 0 .5~ 10 0 mg/ L青霉素对配子体克隆细胞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实验范围内各浓度青霉素对褐藻酸降解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加强。其中 10 0 mg/ L青霉素 10 d内可将褐藻酸降解菌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 1/ 2 0以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配子体克隆 褐藻酸降解菌 抗生素 防治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诱发海带病烂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震 唐学玺 严小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5-358,T001,共5页
用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进行人为感染 ,经培养使其产生烂斑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观察表明 :1、褐藻酸降解菌首先侵入内皮层 ,然后再逐渐侵入到外皮层、髓部和表皮 ,最终导致海带病烂。 2、感染后内皮层伤害最重 ,其次是外皮层和髓部 ,表皮... 用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进行人为感染 ,经培养使其产生烂斑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观察表明 :1、褐藻酸降解菌首先侵入内皮层 ,然后再逐渐侵入到外皮层、髓部和表皮 ,最终导致海带病烂。 2、感染后内皮层伤害最重 ,其次是外皮层和髓部 ,表皮的伤害最轻。 3、浸染海带内皮层的细胞中 ,有大量颗粒状储藏物质 ,其直径范围在 1.5~ 4.0μm之间 ,平均直径为 2 .7μm。形状为椭圆或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褐藻酸降解菌 病烂 组织细胞学
下载PDF
条斑紫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咏 马家海 《北京水产》 2001年第4期45-46,共2页
紫菜栽培是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项目,近年来条斑紫菜栽培以江苏为主要产地,北至山东,南到浙江迅猛地发展起来,但是每年发生于各地的病害已成为条斑紫菜优质、高产、稳产的最大障碍.1993-1994年度江苏南部沿海海区、1994-1995年度浙江沿... 紫菜栽培是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项目,近年来条斑紫菜栽培以江苏为主要产地,北至山东,南到浙江迅猛地发展起来,但是每年发生于各地的病害已成为条斑紫菜优质、高产、稳产的最大障碍.1993-1994年度江苏南部沿海海区、1994-1995年度浙江沿海海区的条斑紫菜均爆发了严重的传染性病害,造成了大欠收.根据有关资料,自然海区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易暴发大面积传染性紫菜病害,其中赤腐病与壶状菌病的危害最大.已查明,江苏、浙江等省沿海栽培海区近年来所发生的条斑紫菜病害是赤腐病与壶状菌病的并发病,而缩曲症则主要出现在紫菜的中、后期.本文对条斑紫菜栽培中主要病害及其研究现状作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病害 防治 病源菌 赤腐病 壶状菌病 缩曲病 冷藏网 症状 病因 栽培密度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11
作者 黄健 唐学玺 +3 位作者 刘涛 段德麟 姜明 李永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0-52,共3页
首次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的途径 ,通过电镜观察 ,跟踪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过程中海带表皮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的过程是首先引起海带表皮细胞壁藻胶层表面的破坏 ,然后引起藻胶层的断裂 ... 首次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的途径 ,通过电镜观察 ,跟踪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过程中海带表皮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的过程是首先引起海带表皮细胞壁藻胶层表面的破坏 ,然后引起藻胶层的断裂 ,并使藻胶层逐渐降解变空 ,最后褐藻酸降解菌通过海带细胞的壁藻胶层的断裂变空处进入海带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 海带 超微结构观察 病害
下载PDF
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的抗性与其SOD活性的相关性
12
作者 刘成圣 杨震 唐学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共2页
运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试了2个品系的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抗性的差异性 ,并对其SOD活性的高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带荣成1号(简称No.1)对褐藻酸降解菌的抗性远远高于海带901(简称901) ;海带荣成1号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 运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试了2个品系的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抗性的差异性 ,并对其SOD活性的高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带荣成1号(简称No.1)对褐藻酸降解菌的抗性远远高于海带901(简称901) ;海带荣成1号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海带901,二者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 海带 抗氧化能力 抗性 SOD活性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引起海带内皮层细胞储藏颗粒变化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杨震 王艳玲 +1 位作者 唐学玺 刘成圣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55-58,共4页
实验对正常海带用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人工感染 ,经培养使其产生烂斑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进行比较观察 ,发现褐藻酸降解菌首先侵入内皮层 ,然后再逐渐侵入到外皮层、髓部 ,最终导致海带病烂。切片中发现在侵染海带切片内皮层的细胞中 ,有大... 实验对正常海带用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人工感染 ,经培养使其产生烂斑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进行比较观察 ,发现褐藻酸降解菌首先侵入内皮层 ,然后再逐渐侵入到外皮层、髓部 ,最终导致海带病烂。切片中发现在侵染海带切片内皮层的细胞中 ,有大量储藏颗粒 ,形状为椭圆或圆形。其直径范围在 1.5~ 4 .0 μm之间 ,平均直径为 2 .7μm。该颗粒主要存在内皮层 ,从其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分析 ,与褐藻酸降解菌的侵入有关 ,并作为营养起到促进菌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内皮层 储藏颗粒 褐藻酸降解菌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海带活性氧产生的研究
14
作者 刘成圣 杨震 唐学玺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海带为材料 ,选用 5株感染能力较强的褐藻酸降解菌作为致病菌 ,研究了活性氧 (ROS)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的产生及其作用。结果表明 :(1)海带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活性氧的产生具有普遍性。 (2 )活性氧的大量产生只发生在褐藻酸... 以海带为材料 ,选用 5株感染能力较强的褐藻酸降解菌作为致病菌 ,研究了活性氧 (ROS)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的产生及其作用。结果表明 :(1)海带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活性氧的产生具有普遍性。 (2 )活性氧的大量产生只发生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早期阶段 ,随着感染时间的不断延长 ,活性氧的产生速率逐渐降低。说明活性氧的产生是海带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早期启动的反应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 海带 活性氧产生
下载PDF
猪雌性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光明 杨倩 +3 位作者 王珏 李升和 刘胜兵 李玉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2-615,共4页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雌性成年猪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特征。试验选用成年长白×大约克夏二元杂交母猪20头,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母猪的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黏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成年母猪的生殖道黏膜...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雌性成年猪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特征。试验选用成年长白×大约克夏二元杂交母猪20头,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母猪的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黏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成年母猪的生殖道黏膜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等构成,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黏膜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的游离面含有纤毛和微绒毛,固有膜和上皮间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上皮内移行过程中由胞质伸出许多伪足,淋巴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母猪生殖道黏膜内的淋巴细胞在某些部位聚集形成淋巴细胞群,特别是子宫角和子宫颈黏膜中较多,淋巴细胞向子宫腔内移行呈现“腔排”现象。结果显示猪雌性生殖道黏膜中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生殖道黏膜可能是黏膜免疫的诱导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生殖道 超微结构观察 显微 淋巴细胞 二元杂交母猪 电镜技术 大约克夏 透射电镜 结构特征 高尔基体 黏膜免疫 输卵管 子宫角 子宫颈 上皮 成年 组织学 微绒毛 线粒体 细胞群 显示 胞质 移行 长白 阴道 位点
下载PDF
水稻白化突变体遗传、超微结构及电泳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丽君 张伟 +1 位作者 李建粤 张慧绮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15,共4页
在转入含反义蜡质基因T-DNA水稻后代中获得白化突变体。本试验从遗传分析、电镜观察和电泳分析对该白化突变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白化突变体是由于在转基因组培操作过程中由核基因突变产生的,能够稳定遗传,属于单基因位点隐性突变;... 在转入含反义蜡质基因T-DNA水稻后代中获得白化突变体。本试验从遗传分析、电镜观察和电泳分析对该白化突变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白化突变体是由于在转基因组培操作过程中由核基因突变产生的,能够稳定遗传,属于单基因位点隐性突变;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白化苗具有前质体,但没有叶绿体;SDS-PAGE分析,三叶期白化苗比绿苗缺少3条条带,分子量分别约为112.36 KD、18.08 KD和9.65 KD。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导致该白化突变体的功能基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化突变体 遗传分析 超微结构观察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分析 白化苗 突变体 SDS-PAGE分析 反义蜡质基因
下载PDF
鹤顶兰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冬妹 夏快飞 +1 位作者 叶秀粦 梁承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209-212,共4页
观察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大孢子发生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鹤顶兰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质改组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发生早期呈长圆形,细胞核略偏合点端,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细胞器和小液泡,环状内质网中包裹着一些颗... 观察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大孢子发生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鹤顶兰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质改组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发生早期呈长圆形,细胞核略偏合点端,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细胞器和小液泡,环状内质网中包裹着一些颗粒物和内含体;大孢子母细胞继续生长,先在珠孔端出现一个较大的液泡,液泡随后移向合点端,细胞核移至珠孔端,此时环状内质网消失;后期细胞质密度上升,环状内质网再次出现;当大孢子母细胞进入分裂期时,环状内质网再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兰 大孢子 减数分裂 细胞质改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硒缺乏症雏鸡甲状腺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仝宗喜 赵帅兵 +1 位作者 李鹏伟 康世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1,共3页
为探讨雏鸡硒缺乏时甲状腺的超微结构病理学变化,选用1日龄健康海兰褐雏鸡1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0只,试验组饲喂低硒饲料(硒含量0.014mg/kg);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硒含量0.375mg/kg)。分别于10、20、30、40日龄制作甲状腺组织超薄切片... 为探讨雏鸡硒缺乏时甲状腺的超微结构病理学变化,选用1日龄健康海兰褐雏鸡1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0只,试验组饲喂低硒饲料(硒含量0.014mg/kg);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硒含量0.375mg/kg)。分别于10、20、30、40日龄制作甲状腺组织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甲状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硒的缺乏严重地损伤了甲状腺的超微结构,尤其是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缺乏 雏鸡 甲状腺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玲 唐学玺 杨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 (Alteromonas )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 ,对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产酶的最适温度20℃ ,褐藻酸钠浓度 (质量分数 )0.5%~0.6 % ,pH7.5,盐度15 ,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关键词 褐藻酸降解菌 产酶条件 褐藻酸酶 海带病烂
下载PDF
一起育苗场海带幼苗绿烂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露 阎永伟 +5 位作者 王珊珊 李杰 张文彬 杨慧超 王朋梅 莫照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6期921-926,共6页
绿烂病是海带育苗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2018年在山东一海带育苗场的调查中发现海带苗存在大面积绿烂现象。为了探析病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育苗场水质分析、养殖模拟实验、褐藻酸降解菌分离鉴定和细菌回接感染,从环境因子和微生物相互作... 绿烂病是海带育苗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2018年在山东一海带育苗场的调查中发现海带苗存在大面积绿烂现象。为了探析病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育苗场水质分析、养殖模拟实验、褐藻酸降解菌分离鉴定和细菌回接感染,从环境因子和微生物相互作用角度进行了分析。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海带育苗池水的氮营养盐含量(30~35 mg·L^(-1))比育苗规程高近10倍左右,磷营养盐含量(2.1~2.2 mg·L^(-1))比海带育苗规程要求高5~6倍;养殖模拟实验显示,在10℃、光照2000~4000 lx、与育苗场近似的高营养盐浓度条件下,养殖的海带苗发生绿烂;从绿烂海带苗分离鉴定的附生优势菌属为Yangia和Glaciecola;回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氮磷浓度偏高情况下,细菌Glaciecola.DH-2-3可以引起海带苗发生绿烂,Yangia.SJ-H-12未引起海带苗发生绿烂。根据这些结果,判断此次海带幼苗病烂是由高营养盐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绿烂病 附生细菌 环境胁迫 病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