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1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殖洄游期青海湖裸鲤雌雄个体及群体对栖息地底质偏好选择的差异
1
作者 石小涛 卢建雨 +7 位作者 柯森繁 李冬晴 季怀耀 焦易林 王渊洋 祁洪芳 高生辉 涂志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0-1788,共9页
为明晰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栖息地底质的偏好,研究通过青海湖裸鲤栖息地调查筛选出5种典型栖息地底质类型,在青海湖支流沙柳河刚北干渠搭建配置有5种底质类型的青海湖裸鲤生境模拟池,采用偏好指数量化法,确定了雌雄... 为明晰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栖息地底质的偏好,研究通过青海湖裸鲤栖息地调查筛选出5种典型栖息地底质类型,在青海湖支流沙柳河刚北干渠搭建配置有5种底质类型的青海湖裸鲤生境模拟池,采用偏好指数量化法,确定了雌雄个体偏好底质类型及偏好强度,分析了影响青海湖裸鲤底质选择的内外因素。结果表明:(1)单尾青海湖裸鲤雌鱼个体沙砾底质访问时间最长(2540s),雄鱼个体中小卵石底质访问时间最长(1960s);(2)青海湖裸鲤雌鱼只偏好沙砾底质(PI=6595.8),雄鱼偏好3种底质类型,其中中小卵石偏好程度最高(PR=10.3);(3)青海湖裸鲤雄鱼在群体底质选择中会跟随雌鱼的选择偏好,沙砾底质访问时间最长(2051s)。研究旨在为青海湖裸鲤河道底质改造、“自然”栖息地的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群体 栖息地 底质偏好 偏好指数 青海湖裸鲤
下载PDF
借助新标记批量测定群养大黄鱼个体的饲料效率
2
作者 潘育军 傅苒馨 +7 位作者 王公嗣 张森 朱星丞 李晓彤 艾庆辉 张立宁 任鹏 王志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设计制作一种新型体表标签,标记了770尾18月龄大黄鱼,在室内进行28 d以植物蛋白源为主的无鱼粉配合饲料饲养实验,借助视频记录观察摄食情况,获得了210尾大黄鱼的完整摄食量和饲料效率测定数据。结果显示,大黄鱼个体间的摄食情况和饲料... 设计制作一种新型体表标签,标记了770尾18月龄大黄鱼,在室内进行28 d以植物蛋白源为主的无鱼粉配合饲料饲养实验,借助视频记录观察摄食情况,获得了210尾大黄鱼的完整摄食量和饲料效率测定数据。结果显示,大黄鱼个体间的摄食情况和饲料效率都差异巨大。实验期间有的个体摄食活跃,最高摄食饲料量达到409颗(颗粒均重0.2627 g),增重显著,增重率达43.77%;有的个体则很少摄食、甚至完全没有摄食,体重出现负生长,减重最多的达30.3%;有的个体在初始体重、摄食量均相近的情况下,饲料效率、增重率以及特定生长率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体重正增长的个体中,饲料效率最高的达0.827(饲料系数1.21),最低的只有0.008(饲料系数128.73)。这些结果提示大黄鱼对无鱼粉饲料的适应性与饲料效率都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标记 大黄鱼 无鱼粉配合饲料 个体摄食量 饲料效率 适应性差异
下载PDF
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细胞学研究和诱导参数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汶蓉 陶彬彬 +5 位作者 徐闻 谭娟 罗红瑞 宋焱龙 陈戟 胡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为培育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雌品种,研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观察确定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热休克起始时间,并进一步利用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对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受到... 为培育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雌品种,研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观察确定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热休克起始时间,并进一步利用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对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受到灭活的鲤(Cyprinus carpio)精子刺激后,第二极体与卵核分开的时间在人工授精后3—5min;卵子在人工授精后3.5min后再热休克2min的诱导孵化率达到10.26%。通过分析野生型泥鳅胚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胚胎、泥鳅×鲤杂交胚胎和单倍体泥鳅胚胎的发育,发现部分雌核发育的胚胎可以正常发育,而杂交胚胎和单倍体胚胎会出现明显的发育障碍。核型和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热休克参数进行处理可得到二倍体雌核发育子代,二倍率达64.71%。研究从细胞学层面获得泥鳅雌核发育的诱导参数,可为利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开展全雌泥鳅育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诱导 减数分裂雌核发育 热休克 受精细胞学 泥鳅
下载PDF
面向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迪 徐薇 +5 位作者 吴凡 林俊强 侯轶群 朱博然 彭期冬 靳甜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构建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三峡水库历年生态调度的效果并提出生态调度方案的优化建议,为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从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2个维度出发,构建的面向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效果评价体系包含目... 构建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三峡水库历年生态调度的效果并提出生态调度方案的优化建议,为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从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2个维度出发,构建的面向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效果评价体系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提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指标相对重要度,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2012-2022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效果各年度存在明显差异,涨水持续时间、初始流量、流量日上涨率和洪峰流量、水温等水文水环境指标满足鱼类最适繁殖需求的生态调度,鱼类繁殖响应良好;开展2次生态调度年份的效果好于开展1次调度的年份。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尽可能控制在水温20℃以上起调,水库出流过程尽可能接近鱼类适宜的水文需求阈值区间,同时在水库运行条件合适的前提下,年内尽可能开展2次生态调度实践,泄放较大脉冲的洪峰过程,促进鱼类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漂流性卵鱼类 四大家鱼 生态调度 效果评价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低渗诱导合浦珠母贝的三倍体 被引量:1
5
作者 范超 张学开 +4 位作者 张兴志 唐黎明 李金龙 李琼珍 王昭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6,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对诱导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效果,本研究首次利用低渗方法诱导合浦珠母贝三倍体,通过控制变量法从不同盐度、诱导时机以及诱导时间中探究最适诱导条件。同时对合浦珠母贝卵裂率、孵化率以及存活率、壳长、三倍体率的变化...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对诱导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效果,本研究首次利用低渗方法诱导合浦珠母贝三倍体,通过控制变量法从不同盐度、诱导时机以及诱导时间中探究最适诱导条件。同时对合浦珠母贝卵裂率、孵化率以及存活率、壳长、三倍体率的变化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在盐度14、50%受精卵释放第一极体(PBⅠ)及诱导15 min时D形幼虫的三倍体率最高,分别为64.16%±6.92%、65.87%±6.51%以及65.14%±1.93%。三倍体幼虫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低渗对胚胎造成的影响使幼虫存活率和三倍体率有所下降。通过对卵裂率、孵化率和15日龄存活率、壳长及三倍体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三种诱导条件中均保留了前两个主成分,且保留的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均超过了85%。盐度14、50%受精卵释放PBⅠ及诱导15 min分别在各自实验中的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第6、第1和第1。该研究表明,合浦珠母贝三倍体幼虫在生长方面的优势不明显,50%受精卵释放PBⅠ及诱导15 min两个诱导条件适合合浦珠母贝三倍体诱导。本研究可为合浦珠母贝三倍体育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低渗 三倍体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卵巢Cyp17a1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一帆 江政霆 +5 位作者 李雨 焦开智 潘书慧 许芮 李广丽 江东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目的】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卵巢Cyp17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卵巢发育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取卵巢发育III、IV期的金钱鱼,以及投喂添加0(对照)、50、100μg/g雌二醇饲料30 d的2龄雌鱼,... 【目的】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卵巢Cyp17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卵巢发育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取卵巢发育III、IV期的金钱鱼,以及投喂添加0(对照)、50、100μg/g雌二醇饲料30 d的2龄雌鱼,用MethPrimer软件分析其Cyp17a1基因CpG二核苷酸位点分布特征,并预测CpG岛;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以及投喂雌二醇个体卵巢中的Cyp17a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yp17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金钱鱼Cyp17a1翻译起始位点2000 bp后无CpG岛,取第1外显子含有5个CpG位点(翻译起始位点后106、116、129、148和203 bp处)的区域用于DNA甲基化水平检测。金钱鱼III期卵巢Cyp17a1外显子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高于IV期卵巢(P<0.05),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116、129和203 bp处DNA甲基化存在发育时期差异,但106和148 bp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雌二醇后,金钱鱼卵巢Cyp17a1 mRNA表达水平和第1外显子CpG富集区域整体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但雌激素处理雌鱼翻译起始位点后148、203 bp处甲基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金钱鱼卵巢Cyp17a1第一个外显子CpG富集区的整体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饲料E2可上调Cyp17a1第一个外显子148、205 bp处甲基化水平,表明甲基化修饰参与金钱鱼Cyp17a1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鱼 Cyp17a1 基因表达 亚硫酸氢盐测序法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基于孵化率探究长江鲟卵质差异因子
7
作者 杨宇 吴金平 +4 位作者 仲嘉 李君轶 乔新美 李大鹏 杜浩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7-1705,共9页
鲟类卵子质量与孵化率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孵化率下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卵的卵质差异因子,对长江鲟卵水分、总脂、碱性磷酸酶(AKP)、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卵黄蛋白(Vn)含量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 鲟类卵子质量与孵化率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孵化率下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卵的卵质差异因子,对长江鲟卵水分、总脂、碱性磷酸酶(AKP)、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卵黄蛋白(Vn)含量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及分析,并进行孵化率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孵化率长江鲟卵内水分、总脂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总脂含量与孵化率呈现正相关趋势。卵总蛋白浓度在不同孵化率下不显著(P>0.05),但Vn浓度与孵化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AKP和MDH结果显示均与孵化率显著相关(P<0.05)。维生素A及维生素E含量同样表现出与孵化率显著正相关(P<0.05)。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氨基酸并未与孵化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随着孵化率的升高,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脂肪酸结果表明C18﹕0、C18﹕1、C20﹕1、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含量随着孵化率的变化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KP、ARA、MDH、VE和n-3 PUFA与孵化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以上结果表明这些物质可能具有成为卵质标志物的潜力,可为长江鲟卵质提升及卵质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子质量 孵化率 脂肪酸 维生素A 维生素E 长江鲟
下载PDF
云产雪茄烟叶微生物群落、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海清 郭东锋 +5 位作者 丁乃红 张明珠 时雅琪 吴学凤 穆冬冬 李兴江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8,共12页
为探究云南产区(以下简称“云产”)雪茄烟叶的品质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对云产雪茄烟叶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O2PLS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系统性地揭示产地微生物与烟叶风味品质之间的关... 为探究云南产区(以下简称“云产”)雪茄烟叶的品质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对云产雪茄烟叶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O2PLS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系统性地揭示产地微生物与烟叶风味品质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烟叶中的功能微生物和协同作用类群。结果表明:云产雪茄烟叶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产地差异,其中优势细菌主要为Aerococcus、Staphylococcus和Corynebacterium,优势真菌主要为Aspergillus、Cladosporium和Alternaria;雪茄烟叶中共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整体表现为Asp含量最高,Met含量最低,味觉活性值较高的Asp和Glu对其呈味具有较大贡献,临沧云雪2号和普洱云雪2号雪茄烟叶游离氨基酸呈味特征较为突出;雪茄烟叶中共检测出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以酮类物质为主,甲基庚烯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癸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16种差异风味物质对云产雪茄烟叶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普洱2号的整体风味特征更加突出;Sphingomonas、Staphylococcus、Pseudomonas和Oceanobacillus之间的协同作用对烟叶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贡献,而Penicillium相对丰度与烟叶品质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细菌 真菌 挥发性风味物质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青鱼生长QTL紧密连锁分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9
作者 杨琳 郭加民 +4 位作者 王元浩 周思扬 李家乐 徐晓雁 沈玉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8-1364,共7页
研究对前期建立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家系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体长QTL的定位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在10号连锁群上识别到与体长相关的QTL区域,存在2个与体长强烈相关的紧密连锁SNP位点。研究利用特异性标记判定青鱼遗传性别,对SN... 研究对前期建立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家系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体长QTL的定位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在10号连锁群上识别到与体长相关的QTL区域,存在2个与体长强烈相关的紧密连锁SNP位点。研究利用特异性标记判定青鱼遗传性别,对SNP位点侧翼序列PCR扩增子进行sanger测序。得到准确的SNP位点基因型信息后,研究对紧密连锁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邗江青鱼群体生长性状进行了细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563尾邗江青鱼群体中,雌鱼290尾,雄鱼273尾,雌雄比约为1.06:1。遗传分析显示,SNP_(7957)G>C和SNP_(9802)T>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1.754和1.399,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384和0.266,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30和0.28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PIC)为0.508和0.378。相比雄鱼,雌鱼生长速度更快,但是变异系数更高,说明雌鱼生长性状离散程度更大。SNP_(7957)G>C和SNP_(9802)T>A不同基因型在群体体长性状中存在显著差异。SNP_(7957)G>C位点的GG基因型在雄鱼体长性状中具有显著优势(P<0.05),SNP_(7957)G>C和SNP_(9802)T>A单标记其他基因型与生长性状之间存在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在SNP位点不同基因型构建的二倍型中,雌雄个体表现出一定的生长差异,D8(GGTA)在生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具有一定育种价值。研究结果可为选育快速生长青鱼新品种提供分子标记,为未来青鱼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青鱼
下载PDF
虹鳟倍性鉴定SSR标记筛选与应用研究
10
作者 马海兵 黄天晴 +9 位作者 徐革锋 刘恩慧 谷伟 王高超 郭福元 董福霖 郑龙华 张黎黎 姜再胜 王炳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2,共10页
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我国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养殖品种。与二倍体相比,虹鳟三倍体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和不育等优点。目前,鉴定虹鳟倍性主要是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分析,但这种方法需要采集鱼类血液或组织样本,会对其造成... 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我国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养殖品种。与二倍体相比,虹鳟三倍体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和不育等优点。目前,鉴定虹鳟倍性主要是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分析,但这种方法需要采集鱼类血液或组织样本,会对其造成伤害。为了实现利用微创方法收集样本鉴定虹鳟倍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以及电泳分离技术对153个微卫星标记(SSR标记)进行分析,其中139个SSR标记能够在二倍体和三倍体中成功扩增,筛选出132个SSR标记具有多态性,最终鉴定出7个标记在三倍体中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通过在52个已知倍性水平的参考样本和48个未知倍性的样本上进行验证,进一步从中筛选出3个SSR标记(SSR1054、SSR1056和SSR1468)足以区分倍性水平,并且根据3个标记序列重新设计了3对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引物序列进行倍性分析应用。本研究所筛选的SSR标记解决了现有虹鳟倍性鉴定中存在的技术流程复杂、耗材昂贵的问题,并有助于不同倍性虹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鲑科鱼类 微卫星 三倍体 倍性检测
下载PDF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longipinnis)人工繁殖和早期发育研究
11
作者 王岳松 徐林 +9 位作者 杨洋 程睿 王崇 何大江 黎国樑 马海涛 毕建启 陈锋 万正平 张志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2,共10页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longipinnis)是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物种。为实现长鳍光唇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并为其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指导,对人工驯养的长鳍光唇鱼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longipinnis)是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物种。为实现长鳍光唇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并为其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指导,对人工驯养的长鳍光唇鱼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其胚胎及仔鱼的发育过程。连续进行了4次人工催产,催产率为(68.95±13.26)%、受精率为(68.50±19.82)%、孵化率为(80.00±10.23)%。长鳍光唇鱼受精卵为沉性卵,具弱黏性,呈金黄色,卵径为(2.42±0.06)mm,吸水膨胀后为(3.03±0.08)mm。胚胎发育过程历经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7个阶段、28个发育时期。水温22~24℃时,经66~74 h孵化出膜,积温为1501.13℃·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8.33±0.23)mm,肌节34对,4日龄仔鱼形成5条横斑雏形。卵黄囊期历时8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4.13%·d^(-1);仔鱼期共历时21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2.70%·d^(-1)。研究结果对保护红水河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光唇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仔鱼生长 红水河
下载PDF
饲料中DHA与EPA比例对星斑川鲽雌鱼性类固醇激素及繁育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周江 王丽娟 +2 位作者 王波 王长海 许巧情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0-138,共9页
为了探索饲料中DHA与EPA比例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雌性亲鱼繁育性能的影响,配制等氮等脂含不同DHA与EPA比例(0.65、1.33、2.12、3.08和3.92)饲料5组,每组设3重复,室内循环水系统养殖,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束后取亲鱼血清及... 为了探索饲料中DHA与EPA比例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雌性亲鱼繁育性能的影响,配制等氮等脂含不同DHA与EPA比例(0.65、1.33、2.12、3.08和3.92)饲料5组,每组设3重复,室内循环水系统养殖,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束后取亲鱼血清及性腺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饲料DHA与EPA比值的升高,亲鱼雌二醇(E 2)呈先升后降趋势,DHA与EPA比值为1.33时,促进作用显著(P<0.05)。性腺中FSHR、StAR和芳香化酶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DHA和EPA后亲鱼的绝对繁殖力显著提高,但DHA与EPA比值为1.33效果更显著(P<0.05);在DHA与EPA比值为0.65、1.33组和2.12时,雌鱼性腺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n-6多不饱和脂肪酸出现显著下降(P<0.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DHA和EPA能有效促进星斑川鲽雌性亲鱼的性腺发育,DHA与EPA比值为1.33时能提高亲鱼E 2分泌,FSHR、StAR和芳香化酶表达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增加性腺发育能量供给,促进亲鱼性腺成熟,提高繁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雌性亲鱼 DHA EPA 性类固醇激素 繁育性能
下载PDF
水产增养殖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琳 姜亚男 +1 位作者 丁璇 姜芳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0149-0152,共4页
在世界各地海鲜资源接近枯竭的背景下,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是保障人类水产品供给的核心途径。近年来,基因改良技术在促进水生动物的成长速度、提升免疫能力以及提升品质等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基因优化在养鱼技术中的应用状况... 在世界各地海鲜资源接近枯竭的背景下,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是保障人类水产品供给的核心途径。近年来,基因改良技术在促进水生动物的成长速度、提升免疫能力以及提升品质等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基因优化在养鱼技术中的应用状况,涵盖基因工程和基因序列分析等进展情况,一并探讨了遭遇的难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目的在于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增养殖 遗传育种 基因编辑 基因组学 选择性育种
下载PDF
1株悬浮培养的Vero细胞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付兰博 阮朝列 +5 位作者 陈昶旭 高羽 鲍晓琳 刘伯川 周健 李卫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目的 将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驯化成悬浮培养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和“摇床适应法”对细胞进行培养优化,对其进行成瘤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以及对流感病... 目的 将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驯化成悬浮培养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和“摇床适应法”对细胞进行培养优化,对其进行成瘤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以及对流感病毒敏感性检测。结果 成功建立悬浮细胞系Vero-S,Vero-S细胞生长期在24~72 h,平台期在108~144h之间,衰退期在144h以后,细胞PDT为36 h,细胞密度在14.01~14.88×10^(8)个/L之间,细胞平均圆度在0.73~0.75之间,细胞直径在12.12~14.44μm之间。Vero-S细胞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而悬浮培养前的Vero细胞不具有成瘤性;STR显示为猴源细胞系;电镜下细胞结构完整;Vero-S细胞对流感病毒感染不敏感。结论 悬浮细胞系Vero-S细胞的生长经历与贴壁细胞类似的生长期、平台期、衰退期,且细胞大小均一,建立的悬浮培养基能够支持Vero-S细胞高密度生长。STR结果表明悬浮Vero细胞具有完全的遗传稳定性,透射电镜下与贴壁Vero细胞无明显区别。为细胞悬浮驯化培养技术提供参考价值,并可用于细胞致肿瘤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细胞悬浮驯化技术 成瘤性 病毒敏感性
下载PDF
福建省鳗鲡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分析与推进建议
15
作者 钟国龙 《渔业研究》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渔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鳗鲡作为福建省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福建省鳗鲡养殖尾水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传统化学处理、改进化学处理、生态综合种养治理、双循环...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渔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鳗鲡作为福建省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福建省鳗鲡养殖尾水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传统化学处理、改进化学处理、生态综合种养治理、双循环零排放养鳗模式等,本文阐述了这四种模式的主要技术工艺、特点,分析了其主要优劣势,并对今后鳗鲡养殖尾水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推进建议,为福建省乃至中国水产养殖业尾水治理技术的提升改进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养殖 尾水处理 模式分析 推进建议
下载PDF
漳县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研究
16
作者 李玉忠 郭宏全 +1 位作者 蔚栋 蔚红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192-0195,共4页
甘肃漳县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按照“就地保护,就地繁育,就地恢复种群”的原则,开展了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在漳县首次成功繁育秦岭细鳞鲑子二代幼苗3万尾,填补了漳县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的空白。通过在... 甘肃漳县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按照“就地保护,就地繁育,就地恢复种群”的原则,开展了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在漳县首次成功繁育秦岭细鳞鲑子二代幼苗3万尾,填补了漳县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的空白。通过在漳县驯养繁育储备秦岭细鳞鲑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种群库,建立国家级秦岭细鳞鲑原种场,在国家层面对我国保护秦岭细鳞鲑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次繁育工作在保护区雷公峡救护研究中心驯养繁殖基地进行,共选配5-7龄亲鱼8组24尾,每组3尾,雌雄比例1:2-3,共采集秦岭细鳞鲑卵4.3万粒,其中未发眼卵10000粒,出苗3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人工繁殖 鱼苗培育
下载PDF
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杂交子代与亲本表型比较及遗传特征分析
17
作者 王同 方明宇 +4 位作者 杨扬 宋乐玲 蔡春有 蒙子宁 刘晓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3,共10页
以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母本、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为父本,开展了杂交育种试验,成功获得杂交子一代。由于棕点石斑鱼与清水石斑鱼外型相似,其杂交子代也与亲本难以区分,为探究双亲本与杂交子代表型差异和遗... 以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母本、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为父本,开展了杂交育种试验,成功获得杂交子一代。由于棕点石斑鱼与清水石斑鱼外型相似,其杂交子代也与亲本难以区分,为探究双亲本与杂交子代表型差异和遗传差异,研究利用外部形态数据及外型框架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使用微卫星标记对双亲本及杂交子代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在外部形态结构的探究中,杂交子代可量性状及外形框架更偏向于母本棕点石斑鱼。在遗传特征的分析中,采用ddRAD-seq技术在棕点石斑鱼上获得6266个微卫星标记,筛选出7对可以在双亲本及杂交子代中稳定扩增且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微卫星引物,其中,6对引物可以在部分群体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以区分3个群体。通过分析,7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杂交子代群体中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891,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76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7,三者均高于双亲本,表明杂交子代在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方面有一定的提高。研究结果可为棕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及两者杂交子代的鉴别提供方法,并为杂交石斑鱼的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育种 表型 微卫星标记 棕点石斑鱼 清水石斑鱼
下载PDF
海藻糖对施氏鲟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张帆 程鹏 +5 位作者 胡谋 王洁 张婷婷 黄红涛 杜合军 陈松林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了解抗冻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及其冷冻损伤机理,比较了添加不同浓度海藻糖和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的精子稀释液处理后施氏鲟精子冷冻复苏的活力、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结果表明,添加60 mmol·L^... 为了解抗冻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及其冷冻损伤机理,比较了添加不同浓度海藻糖和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的精子稀释液处理后施氏鲟精子冷冻复苏的活力、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结果表明,添加60 mmol·L^(-1)海藻糖1.0 mmol·L^(-1)氯化钾的稀释液处理后,精子冻后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活力较其他处理组有所提高,达到(26.67±3.32)%,但仍显著低于鲜精(P<0.05)。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施氏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前后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其能量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低温冻存造成施氏鲟精子的膜系统和细胞器(主要为线粒体和轴丝)损伤;能量代谢酶[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而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上升(P<0.05),表明冷冻精子的生理功能损伤、内环境稳定性下降,能量供给系统被破坏。未添加抗冻剂组精子的总ATP酶、CK、CAT、SOD及GR酶活性相比添加抗冻剂组有显著差异,说明含有海藻糖的抗冻剂可对冷冻精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进一步优化施氏鲟抗冻剂的配方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精子 超低温冷冻 海藻糖 冷冻损伤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黑鲷幼鱼生理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孙鹏 姜亚洲 +1 位作者 周永东 徐开达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0-718,共9页
为探讨养殖密度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生理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分析了4种养殖密度:0.164 kg·m^(-3)(A组)、0.328 kg·m^(-3)(B组,对照组,近似实践中苗种养殖密度)、0.492 kg·m^(-3)(C组)和0.656 kg... 为探讨养殖密度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生理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分析了4种养殖密度:0.164 kg·m^(-3)(A组)、0.328 kg·m^(-3)(B组,对照组,近似实践中苗种养殖密度)、0.492 kg·m^(-3)(C组)和0.656 kg·m^(-3)(D组)条件下黑鲷的生长、存活和应激相关指标变化,并通过运输操作检验了应激状态下各组黑鲷的适应差异。结果显示,经过60 d的实验,各密度组黑鲷生长和存活存在差异,其中A组黑鲷终末全长、体质量、增重率和存活率等均显著高于C、D两个高密度组(P<0.05)。生理生化分析显示,各组黑鲷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D组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D两组黑鲷体内葡萄糖含量较A、B两组显著升高,乳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A组黑鲷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运输后,A组黑鲷皮质醇含量在2 h时显著升高(P<0.05),之后又快速回落,而C、D高密度组的皮质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C、D两组黑鲷体内葡萄糖含量在运输后变化基本不显著,乳酸含量在运输48 h时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A组黑鲷体内葡萄糖含量变化较大。此外,C、D组SOD活力较运输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养殖密度不仅影响黑鲷的生长,还可通过影响鱼体能量代谢、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进而影响其健康状况。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可减少黑鲷养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升群体的抗应激能力,从而提升其放流后苗种在自然水体中的适应力和放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养殖密度 应激反应 运输胁迫 增殖放流
下载PDF
新疆裸重唇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20
作者 张涛 牛建功 +3 位作者 蔡林钢 曹文芝 沙文军 王小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5-1203,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 【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等的变化,通过记录饥饿组仔鱼每日的初次摄食率,测定其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结果】新疆裸重唇鱼仔鱼7日龄开口摄食,12~13日龄卵黄囊消失,混合营养期5~6 d。仔鱼开口时初次摄食率仅为5%,11日龄达到初次摄食率的最大值100%;17日龄后下降至50%,到达PNR,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10 d。9日龄前,两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0.05),12日龄后饥饿组仔鱼全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组仔鱼负增长并出现生理性萎缩。饥饿组仔鱼进入PNR后,因饥饿出现身体扭曲、畸形,死亡率逐渐升高,至25日龄死亡率达100%。【结论】在水温15.2~16.4℃下,新疆裸重唇鱼具有一定的耐受饥饿能力,其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11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仔鱼 饥饿 不可逆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