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龙杂交斑循环水育苗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
1
作者 黄达 张和森 +3 位作者 刘敏 张宇雷 顾川川 高倩倩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海水鱼育苗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物质平衡相关原理,结合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施设备构建技术,优化了水处理工艺流程并设计了生物滤器体积与循环量等关键参数,构建了一套封闭式可控型循环水育... 为了进一步研究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海水鱼育苗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物质平衡相关原理,结合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施设备构建技术,优化了水处理工艺流程并设计了生物滤器体积与循环量等关键参数,构建了一套封闭式可控型循环水育苗系统。设计了2路水处理环路,集成构建了育苗池双排水、竖流沉淀、移动床生物过滤等高效水处理技术和装备。使用该育苗系统开展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育苗试验,重点考虑溶氧、pH和氨氮3个水质指标及全长、体质量和出苗率3个生长指标。结果显示:仔稚鱼生长情况良好,平均全长(75.1±0.55)mm,平均体质量(9.2±0.42)g,出苗率16.28%。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温度26.8~27.7℃,溶氧6.6~7.2 mg/L,pH平均为8.31、总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183±0.191)mg/L,水质情况良好。经济性分析结果显示:单茬利润1.86万元,年利润5.58万元(按1年3茬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可为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系统应用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龙杂交斑 物质平衡 水处理设备 循环水养殖系统
下载PDF
金虎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2
作者 陈春秀 尚晓迪 +3 位作者 马超 王群山 于燕光 贾磊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为研究金虎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tukula(♂)]不同生长阶段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测定了8、11、14月龄体质量(Y)、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体高(X_(4))、体宽(X_(5))、尾柄高(X_(6))、眼径(X_... 为研究金虎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tukula(♂)]不同生长阶段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测定了8、11、14月龄体质量(Y)、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体高(X_(4))、体宽(X_(5))、尾柄高(X_(6))、眼径(X_(7))、眼后头长(X_(8))等形态性状,并对不同月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月龄杂交后代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_(8月龄)=-188.404+13.099X_(3)+20.491X_(5);Y_(11月龄)=-864.627+54.416X_(5)+54.206X_(6);Y_(14月龄)=-837.373+33.211X_(3)+55.331X_(4);金虎斑鱼不同月龄的形态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除14月龄头长、眼径、眼后头长外,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月龄和11月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质量因子,14月龄第一主成分指向增长、增质量和体高因子,3个月龄第二主成分还是以增高、增长和增质量因子为主;8月龄和11月龄体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最大(0.336、0.361),14月龄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608),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综上,金虎斑鱼在3个月龄阶段均以增长、增质量为主,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估算不同月龄金虎斑鱼的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虎斑鱼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我国鲿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诚 李谣 +2 位作者 宁先会 王涛 尹绍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共17页
鲿科鱼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该科中多种鱼类的养殖产量与市场价格较高,如黄颡鱼、长吻鮠、乌苏里拟鲿和瓦氏黄颡鱼等,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 鲿科鱼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该科中多种鱼类的养殖产量与市场价格较高,如黄颡鱼、长吻鮠、乌苏里拟鲿和瓦氏黄颡鱼等,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简要概述了我国鲿科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并作了展望,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鲿科鱼类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鲿科 遗传育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月龄云龙石斑鱼表型性状的主成分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水清 罗辉玉 +6 位作者 张哲 郑乐云 王全阳 林克冰 葛辉 姜双城 邱峰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0-687,共8页
为研究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生长阶段表型性状间关系,分别测定了4月龄、9月龄和15月龄云龙石斑鱼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眼后头长(X5)、躯干长(X6)、尾柄长(... 为研究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生长阶段表型性状间关系,分别测定了4月龄、9月龄和15月龄云龙石斑鱼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眼后头长(X5)、躯干长(X6)、尾柄长(X7)和尾柄高(X8)等形态性状,并对不同月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月龄组云龙石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4月龄=-47.887+3.335 X1+2.139 X2-3.729 X7+19.582 X8,Y9月龄=-313.801+17.985 X1-7.144 X3+11.193 X4+37.145 X8;Y15月龄=-897.768+20.951 X1+70.512 X4-33.298 X7+81.547 X8;云龙石斑鱼各月龄表型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除9月龄尾柄长外,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4月龄和9月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重因子,15月龄第一主成分指向增长、增重和体高因子,3个月龄第二主成分均指向尾柄因子;4月龄和9月龄全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485、0.831),15月龄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440),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云龙石斑鱼在所测的3个月龄阶段均以增长、增重为主,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估算不同月龄云龙石斑鱼的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石斑鱼 杂交石斑鱼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虾蟹类幼体的脂类需求及脂类与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成永旭 王武 +1 位作者 吴嘉敏 黄显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关键词 虾蟹类 幼体发育 脂类需求 饵料 育苗
下载PDF
转生长激素基因鲤的快速生长效应及传代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效文 梁利群 +1 位作者 闫学春 曹顶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1-395,共5页
报道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阳性群体的建立和"超级鲤"的获得。给出了"超级鲤"和对照组连续4年的生长实验结果及"超级鲤"子代连续3年的生长对照的体重数据。结果显示,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对受体鲤具有快速生长效... 报道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阳性群体的建立和"超级鲤"的获得。给出了"超级鲤"和对照组连续4年的生长实验结果及"超级鲤"子代连续3年的生长对照的体重数据。结果显示,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对受体鲤具有快速生长效应,但具有这种超速生长作用的个体在转基因鲤群体中占极少数。此效应能传递给子代,子代中快速生长个体的比例大大高于转基因实验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代 生长激素基因 快速生长效应 转基因 基因工程育种
下载PDF
半滑舌鳎三倍体鱼苗的人工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松林 李文龙 +3 位作者 季相山 谢明树 徐营 邓寒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5-931,共7页
针对半滑舌鳎雌雄个体生长差异过大、雌性性腺发育成熟后腹部凸起影响舌鳎生长和商品鱼质量等问题,开展了人工诱导半滑舌鳎三倍体的研究。采用静水压处理抑制半滑舌鳎受精卵第二极体排出进行染色体加倍,筛选出有效的静水压处理强度及其... 针对半滑舌鳎雌雄个体生长差异过大、雌性性腺发育成熟后腹部凸起影响舌鳎生长和商品鱼质量等问题,开展了人工诱导半滑舌鳎三倍体的研究。采用静水压处理抑制半滑舌鳎受精卵第二极体排出进行染色体加倍,筛选出有效的静水压处理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孵化水温23℃左右时,授精后5 min,采用36 MPa的静水压压力,休克处理4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100%。采用该诱导条件,大批量获得了半滑舌鳎三倍体鱼苗。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三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表明三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为二倍体对照鱼苗的1.5倍。通过染色体分析表明,三倍体鱼苗的染色体数为63条,而二倍体鱼苗的染色体数为4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三倍体 静水压处理
下载PDF
热休克诱导斑马鱼异源三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玉萍 叶玉珍 吴清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5-470,共6页
于 1 997年 5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采集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 ,采用热休克方法研究阻止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异源三倍体斑马鱼的适宜条件。按正交实验方案组合诱导参数 ,结果表明 :在卵受精后 2min ,采用 39℃持续处理 2min ,三倍化率可达 53.8% ... 于 1 997年 5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采集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 ,采用热休克方法研究阻止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异源三倍体斑马鱼的适宜条件。按正交实验方案组合诱导参数 ,结果表明 :在卵受精后 2min ,采用 39℃持续处理 2min ,三倍化率可达 53.8% ,原肠期相对存活率为91 .0 % ,尾芽期相对存活率为 91 % ,孵化期相对存活率为 91 .1 %。本研究分析了热休克处理的参数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相对存活率的关系 ,并得出诱导参数中起始休克时间为重要因素 ,其次为持续时间和休克温度。本研究为构建人工三倍体模型奠定了基础 ,并对三倍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操作 异源三倍体 斑马鱼 热休克诱导
下载PDF
臭氧在鱼类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美珍 朱健康 +2 位作者 吴立峰 卢俊杰 林燕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71-375,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臭氧在鱼类育苗水质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养殖水中细菌和弧菌的灭菌效果 ,及其对鱼苗孵化率和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
关键词 臭氧 鱼类育苗 水质处理 细菌 弧菌 灭菌效果 孵化率 存活率
下载PDF
广东粤北地区禾花鱼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冬梅 黄樟翰 +1 位作者 朱华平 谢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2,共10页
本研究从粤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基地随机取禾花鱼67尾,对其形态进行拍照测量和统计分析,依据形态比例数据可将目前养殖的禾花鱼分为偏向修长型和偏向团圆型两类,与目前已有报道的6种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形态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 本研究从粤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基地随机取禾花鱼67尾,对其形态进行拍照测量和统计分析,依据形态比例数据可将目前养殖的禾花鱼分为偏向修长型和偏向团圆型两类,与目前已有报道的6种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形态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以总体体型为特征的第1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C. carpio var. Xingguonensis)、镜鲤(C. carpio var. specularis)和建鲤(C. carpio var. Jian)聚在一起,而与和瓯江彩鲤(C. carpio var. color)、荷包红鲤(C.carpio var. wuyuannensis)聚在一起的团圆体型禾花鱼区分开;在以头部形态为特征的第2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团圆体型禾花鱼聚在一起,而与镜鲤和欧江彩鲤区分开。形态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镜鲤、黄河鲤和建鲤聚合为一支,荷包红鲤与瓯江彩鲤聚为另一支,而团圆体型的禾花鱼介于两支之间。COⅡ基因测序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禾花鱼为鲤属鲤种的一个群体,2种体型禾花鱼的COⅡ多态位点比例仅为0.3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禾花鱼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鱼 形态特征 COⅡ基因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团头鲂双向选育效应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报道 1 986 - 1 999年团头鲂正向选育和逆向选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向选育采用混合选育法 ,每代从鱼苗到亲鱼的总选择率约为万分之四 ,选留健壮的较大个体 ,第五代成鱼阶段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系(原种 )提高 2 9.1 % ,即选育效... 报道 1 986 - 1 999年团头鲂正向选育和逆向选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向选育采用混合选育法 ,每代从鱼苗到亲鱼的总选择率约为万分之四 ,选留健壮的较大个体 ,第五代成鱼阶段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系(原种 )提高 2 9.1 % ,即选育效应每代平均为 +5 .8%。逆向选育为全兄妹近交 ,后代随机留养 ,近交系第三代成鱼阶段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系 (原种 )降低 1 6 .6 % ,即选育效应每代平均为 - 5 .5 % ;近交系第四代当年苗种阶段畸形率高达 2 .8% ,越冬成活率比对照系低 2 8.4% ,比选育系低 48.3% ;选育系的越冬成活率比对照系提高 38.4%。本研究证明 ,科学的良性选育可大大提高养殖性能 ;近亲交配可导致养殖性能的迅速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选育效应 正向选育 逆向选育 养殖性能
下载PDF
从XY雌鱼雌核发育产生YY超雄黄颡鱼 被引量:64
12
作者 刘汉勤 崔书勤 +2 位作者 侯昌春 徐江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8-725,共8页
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雌核发育技术,从XY雌鱼产生YY超雄黄颡鱼。与性逆转和后代测交选种技术比较,本文的方法可以缩短两代的育种时间,并提高超雄鱼的产出。通过测交证明,与正常的XY雄鱼一样,YY超雄黄颡鱼是能成活和有生育力的,其后代雄鱼... 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雌核发育技术,从XY雌鱼产生YY超雄黄颡鱼。与性逆转和后代测交选种技术比较,本文的方法可以缩短两代的育种时间,并提高超雄鱼的产出。通过测交证明,与正常的XY雄鱼一样,YY超雄黄颡鱼是能成活和有生育力的,其后代雄鱼占75.9%—100%,平均90.30%。从29尾雌鱼产生的雌核发育的后代294尾,只有11尾雄鱼,绝大多数是雌鱼;而在12尾YY超雄鱼测交的后代出现0—24.1%雌鱼。从上述结果可以推测,黄颡鱼的性决定体制是雌性配子同型(XX♀/XY♂),但常染色体性修饰基因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本文还对超雄鱼在商业上大量生产全雄黄颡鱼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性逆转 雌核发育 超雄鱼
下载PDF
热休克诱导近江牡蛎对高温的耐受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其中 邱马银 +1 位作者 吴信忠 潘金培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设计6个温度组成的梯度,即38℃、39℃、40℃、41℃、42℃、43℃,对近江牡蛎加热处理1.5h后放回室温海水中连续观察3d,发现致死温度为42℃,半致死温度是40℃,亚致死温度为36℃。经亚致死温度36℃热休克1.5h后,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恢复6h,再... 设计6个温度组成的梯度,即38℃、39℃、40℃、41℃、42℃、43℃,对近江牡蛎加热处理1.5h后放回室温海水中连续观察3d,发现致死温度为42℃,半致死温度是40℃,亚致死温度为36℃。经亚致死温度36℃热休克1.5h后,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恢复6h,再经受致死温度42℃处理1.5h后,放回室温海水中连续观察3d,发现三次重复的平均存活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0),结果表明预先的热休克极显著地增强了近江牡蛎对致死温度(42℃)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热休克诱导 耐受性 高温 半致死温度 加热处理 环境温度 存活率 耐受力 3d 海水 室温
下载PDF
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早期生长发育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邱成功 徐善良 +1 位作者 齐闯 林少珍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3年第4期17-23,共7页
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研究了褐菖(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育苗水温12~17℃,5日龄卵黄囊消失进入仔鱼后期,36日龄各鳍鳍条形成进入稚鱼期,经57~62d鳞被完整发育为幼鱼;... 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研究了褐菖(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育苗水温12~17℃,5日龄卵黄囊消失进入仔鱼后期,36日龄各鳍鳍条形成进入稚鱼期,经57~62d鳞被完整发育为幼鱼;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7.42%、66.01%和89.21%;水温对30日龄前的仔鱼生长影响不显著,平均体长增长率为(0.12±0.01)mm·d-1,30日龄后温度效应不断增大,平均日增长率(0.75±0.05)mm·d-1,其生长拟合方程为Lt=0.0001D3+0.001D2+0.0123D+4.3919,R2=0.98;蛋黄可以部分代替轮虫,且存活率及生长速度与轮虫组无显著差异;育苗中发现第14~15天、第28~30天、第41~50天分别为褐菖育苗的3个危险期,死亡率以第1个危险期最高,达67.20%;针对3个危险期提出了加强早期营养供应,缩短卤虫投喂时间,增设底部和各水层隐蔽物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人工繁育 饵料系列 成活率 危险期
下载PDF
一龄四指马鲅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齐明 侯俊利 +7 位作者 楼宝 陈睿毅 徐冬冬 詹炜 毛国民 张涛 金煜华 柏爱旭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在人工养殖的一龄四指马鲅中随机选取236尾,测量其全长、体长、体重、体高、体厚等11个表型性状,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采用通径分析计算体重为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通径系数及复相关指数。然后比较各个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大小,确定各表... 在人工养殖的一龄四指马鲅中随机选取236尾,测量其全长、体长、体重、体高、体厚等11个表型性状,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采用通径分析计算体重为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通径系数及复相关指数。然后比较各个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大小,确定各表型性状中影响一龄四指马鲅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为四指马鲅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结果表明:体重与所测定的表型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其显著水平(P<0.01);叉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696)最大和决定程度(48.44%)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体重与实验研究中所选表型性状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09,表明实验所选性状是主要影响体重的表型性状。以体高、体厚和叉长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045+6.231x3+7.636x8+9.609x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北京地区百合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云飞 朱莉 +3 位作者 王忠义 李雁 杨林 赵菲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5,共2页
对北京地区引进的31个百合新品种进行品种筛选比较研究,以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Merluza、Chili、Abbraccio、Robin van Galen、Conca D.Or、Robina百合品种性状优良,适合在京郊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关键词 百合 新品种 引种栽培
下载PDF
用RAPD技术对彭泽鲫选育进展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黔生 龙良启 方之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本实验以经过筛选的 40个随机引物对彭泽鲫野生群体和经过六世代生长速率群体继代选育的选育群体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 :以个体DNA为模板 ,扩增的带数为 7 2 6 2±1 96 1,野生群体内平均相似系数为 0 198± 0 0 98,选育... 本实验以经过筛选的 40个随机引物对彭泽鲫野生群体和经过六世代生长速率群体继代选育的选育群体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 :以个体DNA为模板 ,扩增的带数为 7 2 6 2±1 96 1,野生群体内平均相似系数为 0 198± 0 0 98,选育群体为 0 385± 0 0 89;以混合DNA为模板 ,扩增的带数为 8 842± 1 845 ,野生群体的相似系数为 0 2 10± 0 0 78,选育群体的相似系数为0 395± 0 0 98。两种方法扩增带数存在差异 ,而计算的相似系数接近。本结果说明该选育群体还可以加大选择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野生群体 选育群体 RAPD 生长速率 群体继代法 遗传纯度分析
下载PDF
不同饵料系列对漠斑牙鲆苗种培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碧全 陈明达 +4 位作者 游剑涛 林祥日 吴立煜 黄文志 吴俭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报道了不同饵料系列对漠斑牙鲆苗种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32.0万粒的受精卵经57 d培育,共获得全长2.7~5.5 cm的鱼苗16.6万尾.在仔鱼开口后自始至终加投配合饵料的饵料系列组(B组)的成活率比在35日龄才开始驯化配合饵料的饵料系列组(... 报道了不同饵料系列对漠斑牙鲆苗种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32.0万粒的受精卵经57 d培育,共获得全长2.7~5.5 cm的鱼苗16.6万尾.在仔鱼开口后自始至终加投配合饵料的饵料系列组(B组)的成活率比在35日龄才开始驯化配合饵料的饵料系列组(A组)的成活率高.初孵仔鱼至变态伏底时A、B组的成活率分别为58.9%和88.7%,从变态伏底始至出苗时全长平均为3.84 cm的A、B组幼鱼的成活率分别为79.0%和83.6%,从初孵仔鱼至出苗时的A、B组的总成活率分别为46.5%和72.4%,而两组的生长率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斑牙鲆 苗种 饵料系列 成活率 生长率
下载PDF
温棚保温、亲本规格对克氏原螯虾苗繁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光同 江河 +4 位作者 王芬 蒋业林 陈祝 王佳佳 吴仓仓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采用单因素对照、对比试验方法,开展温棚保温以及大、中、小不同亲本规格对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格、育苗量等繁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冬季最冷时节(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温棚内池平均水温较室外池高3.44℃,且温棚内池水温皆在... 采用单因素对照、对比试验方法,开展温棚保温以及大、中、小不同亲本规格对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格、育苗量等繁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冬季最冷时节(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温棚内池平均水温较室外池高3.44℃,且温棚内池水温皆在5℃以上;温棚内池平均育苗量与室外池差异不显著(P>0.05),而培育的虾苗体质量为室外池的1.46倍。中规格亲虾(25~35 g)繁育的虾苗规格极显著大于小规格亲虾(15~20 g)(P<0.01),中规格亲虾育苗量极显著高于大规格亲虾(40~50 g)(P<0.01);小规格亲虾可以明显提高亲本虾繁殖后回捕率。经观察,1月洞穴中雌性亲虾排苗率达80%。笔者认为,温棚设施可提高冬季水温,可促进虾苗生长,提高虾苗规格;亲虾规格以25~35 g为宜。本试验结果将为克氏原螯虾亲本选择以及早繁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温棚 规格 繁育
下载PDF
牙鲆早期阶段存活率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光宗 张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生产中,如何有效地提高鱼苗存活率,已成为国内外极为关注的课题,为此,深入研究牙鲆早期阶段变态的发生与完成,变态中的系列变化,以及伴随变态中的死亡高峰期——“危险”的确立,致因和对策等关键技术环节,就显得尤... 在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生产中,如何有效地提高鱼苗存活率,已成为国内外极为关注的课题,为此,深入研究牙鲆早期阶段变态的发生与完成,变态中的系列变化,以及伴随变态中的死亡高峰期——“危险”的确立,致因和对策等关键技术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攻克,无疑对鱼苗存活率的提高,将是十分有利的。作者在执行“胶洲湾水产开发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属 早期阶段 存活率 苗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