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角比对养殖工船舱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玲菲 薛博茹 赵云鹏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改善带有顶、底边舱且低径深比的养殖工船养殖舱内流场特性,以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福利与经济效益,提出一种结构优化参数折角比(a/B,a为角壁边长,B为养殖舱壁边长),以评估养殖舱内流场的改善效果。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研究... 为改善带有顶、底边舱且低径深比的养殖工船养殖舱内流场特性,以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福利与经济效益,提出一种结构优化参数折角比(a/B,a为角壁边长,B为养殖舱壁边长),以评估养殖舱内流场的改善效果。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研究折角比参数a/B(0~0.4)和进水速度(0.8~1.2 m/s)对养殖舱内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进水速度下,养殖舱内流体特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养殖舱水力停留时间一致的条件下,当折角比参数0.25≤a/B≤0.40时,养殖舱内流场均匀性较好,平均流速较原方形养殖舱提高35%,能量有效利用率提高70%;角壁附近低流速区域减少,养殖舱中间排水口区域有明显涡柱形成,有助于提高养殖舱系统的自清洁性能。研究表明,折角比参数a/B控制在0.25~0.40时,有助于提高养殖舱系统的能量有效利用率和养殖空间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工船养殖舱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角比 养殖工船 养殖舱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类阻燃剂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曾以梅 刘奇 +6 位作者 柯常亮 段星星 杨宏亮 黄珂 古小莉 张安凯 陈洁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评估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类阻燃剂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广东汕尾红海湾海域近岸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 为评估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类阻燃剂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广东汕尾红海湾海域近岸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对水产品中10种OPE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海湾海域养殖水产品中∑10OPEs含量为(55.8±24.2)ng/g(干质量),显著高于捕捞水产品中的含量(20.5 ng/g±20.6 ng/g,干质量)(P<0.05);捕捞水产品中,底栖水产品中∑10OPEs含量(28.4 ng/g±22.6 ng/g,干质量)显著高于中上层水产品中的含量(7.4 ng/g±4.3 ng/g,干质量)(P<0.05);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ris (2-butoxyethyl) phosphate, TBOEP]、磷酸三正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 TNBP)、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ris (2-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TCIPP]、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 (2-c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 TPHP)是红海湾海域水产品检出频率最高的OPEs化合物;养殖水产品和捕捞底栖水产品中主要OPEs污染物组成基本一致,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CEP、TBOEP、TCIPP,而捕捞的中上层水产品中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BOEP、TCIPP、TPHP,暴露评估显示,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OPEs对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低于潜在风险阈值,健康风险可接受。研究表明,OPEs污染在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中普遍存在,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尚在安全范围内,但随着OPEs消费量的持续增加,由其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越来越高,建议对水产品中OPEs污染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有机磷酸酯 风险评估 红海湾 阻燃剂
下载PDF
不同光照周期对牙鲆幼鱼胃排空率的影响及其模型分析
3
作者 徐岩 孙朝徽 +2 位作者 刘霞 任建功 司飞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4个光照周期对2种规格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饱食后胃肠内容物质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了牙鲆幼鱼摄食的最佳光照周期和最佳投喂时间、最优胃排空率数学模型。结果显示,牙鲆幼鱼饱食后其瞬时胃排空率随时间先上升... 本研究探讨了4个光照周期对2种规格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饱食后胃肠内容物质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了牙鲆幼鱼摄食的最佳光照周期和最佳投喂时间、最优胃排空率数学模型。结果显示,牙鲆幼鱼饱食后其瞬时胃排空率随时间先上升后趋于平缓,最后达到100%。70 d牙鲆幼鱼24L∶0D组胃含物湿重比最高,18L∶6D组次之,对照组最低;24L∶0D组胃排空速率最快,18L∶6D组次之,对照组最慢。100 d牙鲆幼鱼18L∶6D胃含物湿重比最高,12L∶12D组次之,24L∶0D组最低;18L∶6D组胃排空速率最快,24L∶0D组次之,对照组最慢。70 d和100 d牙鲆不同光照周期实验数据都能很好的拟合3种模型,但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2))存在明显差异;线性模型更适合70 d对照组、24L∶0D组和100 d 12L∶12D组;指数模型更适合70 d 12L∶12D组和18L∶6D组;平方根模型更适合100 d对照组、18L∶6D组、24L∶0D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对70 d、100 d牙鲆幼鱼摄食量产生显著影响,70 d、100 d牙鲆幼鱼光照周期应为18L∶6D,70 d在饱喂18.5 h、100 d在饱喂22.5 h后进行2次投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胃排空率 光照周期
下载PDF
磺胺二甲嘧啶在许氏平鲉体内的富集与代谢
4
作者 孙艺鸣 刘思宇 +4 位作者 勇艳华 刘杨 赵洪霞 陈思育 曲宝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6-772,共7页
为研究抗生素在海水鱼中的迁移转化情况,以评价抗生素的生态风险,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检测分析方法,开展了磺胺二甲嘧啶(SMZ)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体质量为16.80 g±5.46 g)鱼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 为研究抗生素在海水鱼中的迁移转化情况,以评价抗生素的生态风险,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检测分析方法,开展了磺胺二甲嘧啶(SMZ)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体质量为16.80 g±5.46 g)鱼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及代谢路径研究。结果表明:SMZ在环境水体暴露至第3天时鱼体内的富集浓度达到了整个暴露期的最高水平;在整个药物暴露过程中,鱼体内SMZ的最大富集浓度与药物浓度的高、低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差异;在最佳富集期内,SMZ在鱼体内富集趋势由高至低依次为鳃>肌肉>肝脏;代谢分析显示,SMZ在许氏平鲉体内的代谢产物有N^(4)-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和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两种,主要的代谢路径为SMZ乙酰化加成,以及与2-氨基-4,6-二甲基嘧啶相连的N-S键断裂。研究表明,海水中的磺胺类抗生素能够迁移至鱼体内主要组织器官,乙酰化加成和N—S键断裂是SMZ在许氏平鲉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磺胺二甲嘧啶 生物富集 代谢
下载PDF
一家典型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效果分析——以半滑舌鳎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国宁 田云臣 +3 位作者 胡金城 赵晴晴 隋金柱 郑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高密度养殖方式具有养殖水体环境可控、系统运行平稳、技术安全可靠、高度节水节地等优点。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企业养殖半滑舌鳎为例,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养殖密度... 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高密度养殖方式具有养殖水体环境可控、系统运行平稳、技术安全可靠、高度节水节地等优点。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企业养殖半滑舌鳎为例,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养殖密度为(20~25)kg/m^(2),初始平均质量为5 g,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407 d,最终平均质量为1079 g,存活率为29.1%。通过水质检测分析,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4%;亚硝酸盐平均去除率为58%;弧菌和细菌的灭杀率为99%;pH值保持在7.0~8.5;盐度维持在18~35。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良好,适宜在沿海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运行效果 半滑舌鳎
下载PDF
广东省水产养殖保险研究——以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养殖为例
6
作者 刘培钦 简孝瑜 +3 位作者 曹阳 王思盼 王靖杰 陈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8-113,共6页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产业。极端自然灾害、水域环境污染和突发疫情等因素会给水产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以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养殖为例,针对平安产险为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推广...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产业。极端自然灾害、水域环境污染和突发疫情等因素会给水产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以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养殖为例,针对平安产险为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推广设计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信贷”的复合功能模式进行了分析,系统梳理了广东省水产养殖产业以及养殖保险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风险分散机制、结合科技和金融大力推广“保险+”模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保险 鳜鱼 风险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2000—2021年海水养殖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思盼 冯珊珊 +1 位作者 曹阳 王靖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以2000—2021年广东省海水养殖数据为基础,通过时序统计、行业集中度指数、区位熵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22年来海水养殖产业数据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和分布格局,揭示了广东省海水养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1年,广东省海... 以2000—2021年广东省海水养殖数据为基础,通过时序统计、行业集中度指数、区位熵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22年来海水养殖产业数据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和分布格局,揭示了广东省海水养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1年,广东省海水养殖区域总体呈现先分散、后连片、再逐渐向西部集中的变化趋势;在海水养殖总面积阶段性下降的同时,养殖总产量波动增长,单产水平也随之增长;全省海水养殖产量排名前4位的地市由阳江、茂名、湛江和江门市(2000—2007年)转变为湛江、阳江、茂名和汕尾市(2008—2021年);2021年,阳江和茂名市是广东省海水养殖高水平单产城市,分别为35.69和32.83 t/hm^(2);湛江市是广东省海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最大的地市,养殖面积占全省的33.86%,但湛江市海水养殖单产始终低于16 t/hm^(2),处于较低单产水平。在海水养殖区位熵分析中,2003—2021年间,区位熵始终大于1的地市有3个,占海水养殖全部城市的21.43%,分别是汕尾、阳江和湛江市;平均值大于1的地市有7个,占海水养殖全部城市的50.00%,分别是汕头、惠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和潮州市。综上,2000—2021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业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粤西地区部分地市仍存在单产较低的现象,因此广东省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调控海水产养殖产业分布格局的同时,应提高养殖主产区的养殖效率,进而带动全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省海水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时空变化 广东省 养殖面积 单产
下载PDF
烟台四十里湾浅海养殖生物及附着生物的化学组成、有机净生产量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60
8
作者 周毅 杨红生 +2 位作者 刘石林 何义朝 张福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7,共7页
对四十里湾养殖海区一些双壳贝类和藻类收获时的化学组成和有机净生产量进行了分析。不同双壳贝类软体有机碳含量差别不大 ,而N含量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软体N含量最高 (12 .36 % ) ,而牡蛎、毛蚶相对较低 (8%~ 9% )。贻贝和菲律宾蛤仔贝... 对四十里湾养殖海区一些双壳贝类和藻类收获时的化学组成和有机净生产量进行了分析。不同双壳贝类软体有机碳含量差别不大 ,而N含量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软体N含量最高 (12 .36 % ) ,而牡蛎、毛蚶相对较低 (8%~ 9% )。贻贝和菲律宾蛤仔贝壳N含量最高 ,分别为 0 .5 5 %和 0 .5 6 % ;而栉孔扇贝贝壳则较低(0 .1% ) ,且贝壳C、N、P在扇贝C、N、P总含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6 .2 %、7.5 %和 6 .9%。海带和石莼元素组成说明海区营养元素N的不足。海带的不同部位N含量差别很大 ,且在不同海区有较大变化。贻贝贝壳C、H、N和P含量在整个贻贝中占有相对大的比例 ,分别为 30 .4 %、30 .2 %、31.8%和 2 9.6 % ;菲律宾蛤仔、长牡蛎和中国蛤蜊等贝类贝壳中这些元素的相对含量也较高 ;而扇贝贝壳却较低。四十里湾海区每年因贝类和藻类的养殖 ,海区将至少减少 85 0tN和 78tP ,其中贝壳的营养损失占据着相当比例。在海水交换受到一定限制、营养不很丰富的海区 ,养殖生物收获本身也会对海区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根据贝壳N、P的含量 ,笔者认为在营养不很丰富的沿岸海区 ,贻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藻类 化学组成 有机净生产量 生态效应 海湾养殖
下载PDF
温度对高密度循环海水养殖大菱鲆摄食、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勇 孙国祥 +3 位作者 柳阳 高婷婷 于凯松 刘佳亮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4,共8页
在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平均密度14.20±0.48kg/m2),设置4个温度梯度(14、16、18、21℃,分别以A~D组表示),挑选相近体重(371.68±43.15g)的大菱鲆进行56d养殖试验。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研究高密度... 在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平均密度14.20±0.48kg/m2),设置4个温度梯度(14、16、18、21℃,分别以A~D组表示),挑选相近体重(371.68±43.15g)的大菱鲆进行56d养殖试验。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研究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1)在14~18℃范围内,大菱鲆摄食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温度为21℃时,该组日均摄食量与其他3组相比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3组的日均摄食量分别显著高于D组25.65%、32.26%、45.08%(P<0.05)。(2)大菱鲆生长和存活率随温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B、C3组增重率分别比D组提高75.23%、91.05%、121.18%,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34.29%、80.00%、102.86%。(3)在14~18℃范围内,大菱鲆胃蛋白酶比活力首先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当超过18℃时,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3组的胃蛋白酶比活力分别较D组高116.74%、139.68%、202.64%。各组肠脂肪酶比活力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淀粉酶比活力则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组分别高于C组10.81%、显著高于B组59.74%(P<0.05)、极显著高于A组115.79%(P<0.01)。本研究表明,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大菱鲆摄食、生长和消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18℃,适温范围内的最大摄食率为0.52%~0.55%。温度对胃蛋白酶比活力及肠道淀粉酶比活力影响显著(P<0.05)。建议在适温范围内(16~18℃),封闭循环水养殖300~600g体重大菱鲆的最佳投饲率为0.57%~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摄食 生长 消化酶 封闭循环海水 大菱鲆 高密度
下载PDF
流速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生长、摄食及水质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国祥 李勇 +4 位作者 田喆 刘鹰 高婷婷 柳阳 刘佳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60,共8页
在封闭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平均密度14.1 kg/m2±0.51 kg/m2),设置4个流速梯度(200,400,600,800 L/h,分别以A~D组表示),挑选相近体质量(200.3g±7.6 g)的大菱鲆进行42 d养殖试验,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5尾鱼,研究... 在封闭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平均密度14.1 kg/m2±0.51 kg/m2),设置4个流速梯度(200,400,600,800 L/h,分别以A~D组表示),挑选相近体质量(200.3g±7.6 g)的大菱鲆进行42 d养殖试验,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5尾鱼,研究流速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生长、摄食以及水质氮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特定生长率、增质量率、摄食量随流速增大先快速上升后缓升趋稳,饲料系数则相反。B、C、D 3组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分别显著高于A组30.77%~52.31%、17.30%~22.05%;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A组13.83%~22.34%;(2)养殖水体中总氨氮、非离子氨及亚硝酸氮浓度随流速的增大先快速下降后缓降趋稳。B、C、D 3组水质总氨氮氨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53.70%~79.07%;(3)根据流速对特定生长率、水体总氨氮二者的影响,得出养殖的生态适宜流速为625 L/h。再结合流速对水循环动力的影响,得出养殖的生态经济适宜流速为480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循环水 流速 摄食 生长 水质 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及家系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韩晓琳 高保全 +3 位作者 王好锋 刘萍 陈萍 李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低盐环境对三疣梭子蟹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家系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盐(15.0、13.0、11.0、9.0)胁迫能够诱导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改变.盐度为15.0时,上皮层变薄,B细胞数量增多;盐度为13.0时,鳃丝...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低盐环境对三疣梭子蟹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家系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盐(15.0、13.0、11.0、9.0)胁迫能够诱导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改变.盐度为15.0时,上皮层变薄,B细胞数量增多;盐度为13.0时,鳃丝不规则增厚,B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多,肝小管中的R细胞的数量减少,柱状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出现许多空泡;盐度为11.0时,上皮层出现解体,鳃腔中的血细胞明显增多,肝细胞空泡化现象更为严重;盐度为9.0时,上皮层破坏直至解体,B细胞中转运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细胞结构损伤严重.以72 h的低盐半致死盐度(LD50=11.1)为评价指标,检测24、48、72 h共计10个家系对低盐的耐受性.各家系对照组(盐度为35.0)在实验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现象,而在低盐胁迫条件下,随着时间的逐渐延长,各家系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24、48、72h的存活率变化范围分别在64.44%~80.00%、50.00%~68.89%和33.33%~60.00%之间.各家系72h时的存活率大小顺序为J10>J4>J9>J5>J7>J3>J6>J2>J8>J1,均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盐度 存活率 肝胰腺 显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放苗密度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的环境和产出效应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许光 赵培 +3 位作者 王国成 王秀华 潘鲁青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9,共9页
本研究尝试将生物絮团养殖技术(Bio-floc aquaculture technology,BFA)应用到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系统中,研究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不同放苗密度下的水质调控、对虾生长及存活等方面的作用效果。试验将200、400和600尾/m2的放苗密度分... 本研究尝试将生物絮团养殖技术(Bio-floc aquaculture technology,BFA)应用到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系统中,研究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不同放苗密度下的水质调控、对虾生长及存活等方面的作用效果。试验将200、400和600尾/m2的放苗密度分为传统养殖组(TF200、TF400和TF600)和絮团养殖组(BFA)(BF200、BF400和BF600)共6组,分别在18个室内水泥池中进行,其中BFA组通过添加益生菌和赤砂糖培养生物絮团,并在养殖过程中极少换水,而传统养殖组进行传统换水养殖管理。经过113d的养殖试验,随着放苗密度的增加,水质、对虾存活率和对虾特定增长率逐步下降,然而BFA在400尾/m2的凡纳滨对虾封闭式养殖中有良好效果。与400尾/m2的传统养殖组(TF400)相比,400尾/m2的BFA组(BF400)在养殖过程中生物絮团平均形成量提升3.25倍;水体中的亚硝酸氮和氨氮平均含量分别降低67.9%和72.7%,而用水量只有传统养殖组的33%左右;对虾的体重、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单位产量分别提高了14.5%、156.3%、2.4%和194.1%;400尾/m2的BFA组对虾单位产量达到4.01±0.94kg/m2,具有最好的环境和产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凡纳滨对虾 封闭养殖系统 养殖密度
下载PDF
石斑鱼和半滑舌鳎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与运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辛乃宏 于学权 +3 位作者 吕志敏 杨永海 朋礼全 张树森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5,40,共6页
介绍适合于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lis Günther)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艺流程、生物调控及管理措施。通过在系统中采用弧形筛和蛋白分离器组合装置替代微滤机、添加比表面积大的塑料... 介绍适合于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lis Günther)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艺流程、生物调控及管理措施。通过在系统中采用弧形筛和蛋白分离器组合装置替代微滤机、添加比表面积大的塑料片状滤料、增加臭氧和紫外线2级灭菌装置等手段,并且针对循环水养殖的特点制定系统的生物调控和管理规范,使该养殖系统石斑鱼和半滑舌鳎的养殖承载量分别达到30 kg/m2和20 kg/m2;养殖1 kg海水鱼的电耗为7.54 kW,并能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半滑舌鳎 循环水养殖 生物调控
下载PDF
中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宝良 雷霁霖 +1 位作者 黄滨 梁友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0,共6页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对我国沿海工厂化养殖产业营运情况调研结果;围绕我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循环水养殖产区分布、发展趋势、技术模式、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成本构成等关键问题,探讨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对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养殖 陆基工厂化 关键问题 现状及展望
下载PDF
高温静水胁迫培养对坛紫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兵 徐燕 +2 位作者 纪德华 张元 谢潮添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以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Z-61F4代叶状体为实验材料,野生型坛紫菜(WT)叶状体为对照,研究了常温(21℃)静水和高温(30℃)静水培养不同天数(0、2、4、6、8、10d)后,坛紫菜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4种主要呈味游离氨基... 以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Z-61F4代叶状体为实验材料,野生型坛紫菜(WT)叶状体为对照,研究了常温(21℃)静水和高温(30℃)静水培养不同天数(0、2、4、6、8、10d)后,坛紫菜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4种主要呈味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常温静水培养对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甚至短时间的常温静水培养还有利于提高野生型品系藻体的品质;但高温静水培养会显著降低耐高温型品系和野生型品系的品质,只是耐高温型品系的品质下降速度要慢于野生型。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耐高温型坛紫菜品系还可以通过调节藻体细胞内别藻蓝蛋白(AP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来增强自身对高温胁迫的抵抗能力。本研究结果为全面认识坛紫菜的抗逆性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后续坛紫菜抗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高温静水胁迫 品质 抗逆性
下载PDF
1~2龄裸盖鱼形态特征及其相关参数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春胜 陈四清 +3 位作者 王有廷 燕敬平 刘长琳 李凤辉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32,共6页
采用常规测量方法,以30尾全长35~50cm,体质量400~600g的养殖裸盖鱼(Anoplopomafimbria)为实验材料,对其外部形态、可数可量性状及消化道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初步研究了裸盖鱼的种质特征。裸盖鱼呈梭型,背面为青灰色,腹面为白... 采用常规测量方法,以30尾全长35~50cm,体质量400~600g的养殖裸盖鱼(Anoplopomafimbria)为实验材料,对其外部形态、可数可量性状及消化道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初步研究了裸盖鱼的种质特征。裸盖鱼呈梭型,背面为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全身覆鳞;第一背鳍16—18,第二背鳍12~14,腹鳍6—7,胸鳍14~16,臀鳍15~16,侧线鳞144—170,上鳃耙5—6,下鳃耙14~16,脊椎骨57~61,幽门盲囊4~6;全长/体长1.15±0.02,体长/体高5.27±0.08,体长/头长3.06±0.08,头长/吻长3.21±0.05,尾柄长/尾柄高3.19±0.17,体长/尾柄长5.46±0.20,头长/眼间距3.26±0.28,头长/眼径为6.73±0.31,肠长/体长为1.18±0.17,肠重/体重0.048±0.004,内脏重/体重0.103±0.014。1~2龄裸盖鱼种质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裸盖鱼的育种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盖鱼 形态特征 可数可量性状 消化道结构 种质
下载PDF
Cu污染条件下封闭循环水养虾系统的效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波 刘鹰 +1 位作者 杨红生 高喜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为获得Cu2+污染对封闭循环水养虾系统的影响,选用0.3 mg/L Cu2+浓度,研究其对系统中水质、对虾生长、存活及生物滤器水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4 d的试验,养殖水体中Cu2+质量浓度在系统水处理单元作用下降为(0.089±0.012)mg... 为获得Cu2+污染对封闭循环水养虾系统的影响,选用0.3 mg/L Cu2+浓度,研究其对系统中水质、对虾生长、存活及生物滤器水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4 d的试验,养殖水体中Cu2+质量浓度在系统水处理单元作用下降为(0.089±0.012)mg/L,对虾能正常生长和存活,0.3 mg/L Cu2+处理质量浓度对生物滤器的化学需要量(COD)、NH4-N和NO2-N去除率及滤器中异养细菌、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数量不造成显著影响。处理系统对虾体内Cu质量分数为(42.91±6.10)mg/kg,与对照中质量分数(29.36±4.06)mg/kg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但均在国家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Cu≤50 mg/kg)范围内。在0.3 mg/L Cu2+质量浓度污染下,封闭循环水养虾系统仍能提供较好的水质条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低的饵料转化率,所养对虾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水产养殖 CU 污染 生物滤器效能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大型围栏适养海水鱼类肠道组织学比较
18
作者 张家荣 高云涛 +5 位作者 高云红 李明月 秦宏宇 谢婷 关长涛 贾玉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1,共12页
精准化投喂是保障大型围栏养殖鱼类高效摄食的关键,而肠道是鱼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探明其组织形态结构可为精准化投喂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5种围栏适养鱼类(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 精准化投喂是保障大型围栏养殖鱼类高效摄食的关键,而肠道是鱼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探明其组织形态结构可为精准化投喂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5种围栏适养鱼类(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鳍马面鲀、梭鱼)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统计了比肠长,肠道褶皱高度、宽度、数量,环肌、纵肌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比肠长数值大小为梭鱼>绿鳍马面鲀>斑石鲷>圆斑星鲽和牙鲆;前肠褶皱发达程度为梭鱼>圆斑星鲽>斑石鲷>牙鲆>绿鳍马面鲀;肠道肌层厚度为斑石鲷>圆斑星鲽>梭鱼>牙鲆和绿鳍马面鲀;肠道杯状细胞数量为梭鱼>斑石鲷>牙鲆>圆斑星鲽>绿鳍马面鲀。相关性分析发现,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鳍马面鲀肠道肌层与褶皱呈显著负相关,与杯状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梭鱼肠道肌层与褶皱呈显著正相关。综上,5种鱼类比肠长,肠道褶皱数量、高度、宽度,环肌和纵肌厚度以及杯状细胞数量和各参数间相关性存在显著种属间差异,这表明5种围栏适养鱼类对摄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程不同,采取了不同策略保障正常营养状态,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为大型围栏适养鱼类制定精准化摄食投喂策略,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支撑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比肠长 道褶皱 肠道肌层 杯状细胞 围栏养殖
下载PDF
基于工厂化养殖的圆斑星鲽生长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严俊丽 陈四清 +4 位作者 王贞杰 燕敬平 常青 刘长琳 胡建成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9.0~22.5℃时,对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近1年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长为(9.29±0.16)cm、平均体质量为(22.11±1.03)g的5月龄左右...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9.0~22.5℃时,对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近1年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长为(9.29±0.16)cm、平均体质量为(22.11±1.03)g的5月龄左右的圆斑星鲽幼鱼,经1年的人工饲养后平均体长为(36.15±0.36)cm、平均体质量为(647.97±12.54)g,体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1.492x+2.350,R2=0.966,其体长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12,体长平均月增长量为2.44 cm;体质量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关系Wgc=9.380 e0.264x,R2=0.960,其体质量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31,体质量平均月增长量为56.92 g;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曲线Wwl=0.030x2.971,R2=0967,幂指数约等于3,表明体质量与体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为等比生长类型。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幼鱼的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瞬时生长率与水温变化大体一致,16~18℃时增重较快;反映幼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系数波动较大,没有显示出规律性;体质量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生长 工厂化养殖 生长曲线
下载PDF
我国深远海大型围栏养殖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炜 韩昕辰 +3 位作者 谢正丽 王磊 刘永利 王鲁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深远海大型围栏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新兴的养殖模式之一,具有养殖面积大、鱼类活动空间大、养殖环境更近自然和养殖鱼类品质明显提升等特点。本文在介绍围网养殖发展概况、深远海养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我国... 深远海大型围栏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新兴的养殖模式之一,具有养殖面积大、鱼类活动空间大、养殖环境更近自然和养殖鱼类品质明显提升等特点。本文在介绍围网养殖发展概况、深远海养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我国深远海大型围栏养殖发展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加以展望,为我国深远海大型围栏智能化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养殖 围栏养殖 发展现状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