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天井山构造泥盆系古油藏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3
1
作者 周文 邓虎成 +1 位作者 丘东洲 谢润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7,共5页
在川西北地区进行地表油砂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天井山构造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石英砂岩中存在古油藏。通过剖面调查,古油藏分布受控于构造,为背斜油藏。样品分析结果,砂岩储层孔隙度为3.68%~14.96%,渗透率高达(0.073-562.08)&#... 在川西北地区进行地表油砂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天井山构造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石英砂岩中存在古油藏。通过剖面调查,古油藏分布受控于构造,为背斜油藏。样品分析结果,砂岩储层孔隙度为3.68%~14.96%,渗透率高达(0.073-562.08)×10^-3μm^2。对比认为古油藏的油源可能来自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黑色页岩二次成油,经印支运动形成的逆断层运移至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的古构造圈闭中。该油藏发现表明,天井山古隆起带由于形成早,处于大规模成油期;后期虽有改造,但埋藏相对浅,是形成该古油藏的关键。综合分析认为天井山古隆起带是寻找浅层油藏或地表油砂矿的重要目标区,同时该认识也为四川盆地其他地区进行石油勘探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井山构造 泥盆系 古油藏 成藏条件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地层水与油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20
2
作者 谭开俊 张帆 +2 位作者 尹路 代冬冬 齐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地质流体分布的复杂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入手,剖析了地层水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研究认为,处于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止带的二叠系、三叠系的大气水下渗阶段时间较短暂,而压榨水阶段时间较长...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地质流体分布的复杂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入手,剖析了地层水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研究认为,处于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止带的二叠系、三叠系的大气水下渗阶段时间较短暂,而压榨水阶段时间较长,且受深部热液影响大,地层水以CaCl2和NaHCO3水型为主,矿化度高,钠氯系数和脱硫酸系数低,属于未破坏或微破坏型,保存条件优越,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度 水文地质 地层水 油气保存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西渝东区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邓模 吕俊祥 +4 位作者 潘文蕾 翟常博 闻涛 朱义清 杨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通过对鄂西渝东区盖层展布及封盖性能、主要断层封闭性和钻井地层水化学环境等的分析认为,该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性。石柱复向斜主体因盖层完整、特别是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盖层连片分布且断裂构造不发育而保存条件最好;方斗山、齐岳... 通过对鄂西渝东区盖层展布及封盖性能、主要断层封闭性和钻井地层水化学环境等的分析认为,该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性。石柱复向斜主体因盖层完整、特别是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盖层连片分布且断裂构造不发育而保存条件最好;方斗山、齐岳山潜伏构造保存条件较好,但位于西侧的方斗山潜伏构造要好于齐岳山潜伏构造;复背斜主体因区域大断层的开启及区域盖层的剥蚀而保存条件较差;利川复向斜南部盖层较完整,保存条件较好,而北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构造 断层封闭 盖层展布 保存条件 鄂西渝东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类型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双建 高波 +2 位作者 沃玉进 周雁 袁玉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9,55,共8页
依据对中国南方古油藏、沥青点、油气苗点和钻井显示的统计,从油气成藏与破坏的基本地质因素出发,总结了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的基本类型及其可能的分布范围。南方海相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主要分为6种,即断裂切割破坏型、油藏抬升破坏型、深... 依据对中国南方古油藏、沥青点、油气苗点和钻井显示的统计,从油气成藏与破坏的基本地质因素出发,总结了南方海相油气藏破坏的基本类型及其可能的分布范围。南方海相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主要分为6种,即断裂切割破坏型、油藏抬升破坏型、深埋裂解破坏型、岩浆作用破坏型、褶皱变动破坏型和流体冲洗破坏型,其中前4种类型分布最为广泛。该区油气藏破坏主要由构造变动引起盖层剥蚀或盖层有效性变差所造成,加里东末期的构造运动造成了下组合油气藏第一次规模性破坏;燕山期以来扬子周缘强烈的构造挤压,是四川盆地以外海相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燕山期发生在中下扬子、江南雪峰隆起以及滇黔桂地区广泛的岩浆侵入,是引起这些地区油气藏破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盖层 油气保存 海相地层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燕山运动及其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何治亮 汪新伟 +2 位作者 李双建 沃玉进 周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对中上扬子地区不同部位侏罗—白垩系中不整合面、构造活动定年及构造变形的系统分析,将中上扬子地区的燕山运动分为4幕,分别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早白垩世末与晚白垩世。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燕... 通过对中上扬子地区不同部位侏罗—白垩系中不整合面、构造活动定年及构造变形的系统分析,将中上扬子地区的燕山运动分为4幕,分别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早白垩世末与晚白垩世。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燕山Ⅱ幕是该期构造变形的主变形期。燕山期构造运动是中上扬子地区的重要构造转换事件,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燕山Ⅰ,Ⅱ幕)表现为多向挤压、块体旋转、多向冲断走滑和复杂的联合复合关系等特点,而燕山晚期的构造运动(燕山Ⅲ,Ⅳ幕)则呈现"西挤东张"的构造格局,与之相应的盆山关系、变形样式及其动力学机制均有较大差异。同时,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燕山运动Ⅱ幕亦是影响中上扬子地区油气保存的最重要构造事件,它决定了中上扬子区隆升与沉降、以及海相油气保存的区域性差异,从而决定了不同构造带油气勘探前景的优劣。具体表现为,四川盆地持续沉降,油气保存条件好,经历了早期油藏、油气转化、晚期调整等3个成藏阶段;上扬子区周缘褶皱—冲断带,表现为持续抬升剥蚀,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只经历了早期油藏、晚期改造与破坏等2个阶段;中扬子地区在该期构造运动后转入陆内断陷沉积体系,油气保存条件的优劣取决于重建型陆相盖层的封盖性能,油气成藏受限于二次生烃的有效性。四川盆地内,上、下组合均为良好的勘探领域;在黔中隆起周缘及齐岳山断裂以东的湘鄂西地区,寒武系膏岩层之下的下组合可能有一定的勘探前景;江汉盆地南部坳陷区陆相盖层之下可能有较好的二次生烃、晚期成藏及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主变形期 构造格局 油气保存 勘探前景 中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地温场对奥陶系超深层油气的影响——以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鲜 李丹 +1 位作者 朱秀香 王建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走滑断裂带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资源类型、油气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油气分布规律主控因素不清制约了资源类型与勘探序列评价。为研究温度场对深层油气的影响,开展了顺北5号断裂带现今实测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关键成藏...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走滑断裂带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资源类型、油气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油气分布规律主控因素不清制约了资源类型与勘探序列评价。为研究温度场对深层油气的影响,开展了顺北5号断裂带现今实测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关键成藏期热史恢复、烃源岩热演化与奥陶系油气性质和油气成熟度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顺北地区现今地温场纵向上呈现由浅层向深层地温梯度逐渐降低的特征,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现今地温和关键成藏期古地温均呈现由北往南逐渐升高的特征。在超深层低地温梯度背景下,顺北奥陶系超深层油藏温度未达到原油大量裂解温度窗,为液态石油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关键成藏期——海西晚期,本地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由北往南热演化程度逐渐增加,在高压抑制生烃演化作用下,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和中段以生油阶段为主,南段开始以生凝析油气阶段为主,演化产物与现今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藏类型、原油密度、天然气干燥系数、生产气油比、油气热演化程度平面分布特征具有较好一致性,指示地温场控制下的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是资源类型和油气性质差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热演化程度 烃源岩 地温场 顺北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潜山断裂特征及其控藏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在振 张卫平 +3 位作者 李照延 陆友明 施明华 王艳珍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通过对新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埕岛潜山受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了负反转、走滑拉张、构造调节三种断裂;紧邻古近系凹陷的负反转断裂以及与不整合面沟通的走滑拉张断裂在油气的纵向输导中起到了... 通过对新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埕岛潜山受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了负反转、走滑拉张、构造调节三种断裂;紧邻古近系凹陷的负反转断裂以及与不整合面沟通的走滑拉张断裂在油气的纵向输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构造调节断裂对油气聚集起到了侧向遮挡作用。总体上断裂体系控制了油气展布,形成了多个油气富集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埕北低凸起 断裂特征 潜山油气藏 油气储集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邓超 白国平 +3 位作者 仲米虹 邹建红 刘君兰 张明辉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2,共8页
巴西桑托斯盆地深水区白垩系—新生界的油气绝大部分分布于圣保罗高地,其次分布于盆地陆坡坳陷区。盆地的下白垩统区域性蒸发岩盖层为盐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保证。根据盆地的构造格局以及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分布的特征,划分出两个含... 巴西桑托斯盆地深水区白垩系—新生界的油气绝大部分分布于圣保罗高地,其次分布于盆地陆坡坳陷区。盆地的下白垩统区域性蒸发岩盖层为盐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保证。根据盆地的构造格局以及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分布的特征,划分出两个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和上白垩统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还可划分为盐下和盐上两个成藏组合。划定了含油气系统在盆地中的分布范围。认为圣保罗高地下白垩统盐下Guaratiba群湖相碳酸盐岩层系最有勘探潜力,盆地北部和中部的上白垩统土伦阶Ilhabela段浊积岩和新生界Marambaia组内浊积岩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西南部下白垩统盐上Guaruja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亦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托斯盆地 白垩系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付广 殷勤 杜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将断层分为砂质填充和泥质填充2种类型。通过不同填充形式断层断裂带特征分析,对其垂向封闭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泥质填充断层主要是通过泥岩塑性变形流动堵塞断层紧闭后遗留下来的渗漏空间形成垂向... 为了研究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将断层分为砂质填充和泥质填充2种类型。通过不同填充形式断层断裂带特征分析,对其垂向封闭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泥质填充断层主要是通过泥岩塑性变形流动堵塞断层紧闭后遗留下来的渗漏空间形成垂向封闭,而砂质填充断层则主要是通过SiO2和CaCO3沉淀胶结形成垂向封闭。通过断层面压力是否达到泥岩塑性变形极限和SiO2和CaCO3是否发生沉淀,分别建立了一套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Wu39号断层在南一段和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研究中,结果表明Wu39号断层在大一段内具较好的垂向封闭性,而在南一段垂向封闭性差。这一研究结果与该断裂附近油气分布有较好的吻合关系,表明该方法用于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填充形式 垂向封闭 泥质填充 砂质填充 塑性变形 沉淀
下载PDF
异常高压与页岩气保存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健 刘树根 +3 位作者 冉波 叶玥豪 王自剑 邱嘉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页岩气的高产层往往都具有较高的压力系数。为探讨页岩异常高压与页岩气保存的关系,通过研究常规与非常规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与破坏机制,并以四川盆地JY-1井五峰-龙马溪组为例,从沉积、成岩、埋深、抬升不同阶段解析异常高压的形成... 页岩气的高产层往往都具有较高的压力系数。为探讨页岩异常高压与页岩气保存的关系,通过研究常规与非常规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与破坏机制,并以四川盆地JY-1井五峰-龙马溪组为例,从沉积、成岩、埋深、抬升不同阶段解析异常高压的形成与破坏;并与美国Barnett页岩及中国相关井对比分析其TOC质量分数>2%的有效厚度、成熟度、脆性矿物等,结果表明:(1)沉积大量有机质是页岩气形成异常高压的前提,这些有机质随埋深增加生烃排气体积增大,而页岩又具有自封闭性,这使得页岩异常高压的形成具有必然性;(2)页岩气的自封闭性使得常规破坏异常高压的机制并不会对其形成致命影响,但也有一些宏观因素会导致其逐渐破坏,如强烈隆升、断层过度发育、顶底板差等;(3)埋藏与抬升过程中,流体压力变化导致的沿应力面的破裂会使流体逸散并加大宏观破坏因素的影响。高产页岩气层是由大构造背景与沉积环境共同控制,而相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形成机理 保存机制 页岩气
下载PDF
中上扬子区海相层系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光祥 沃玉进 +1 位作者 潘文蕾 张长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27,共6页
通过对中上扬子区地层水化学特征、地层水氢氧硫同位素、天然气组成特征、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甲烷氢同位素、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等的研究,结合油气显示及产出情况将中上扬子区流体特征划分为5大区,即:川中—川西区(Ⅰ)、川北—川东—... 通过对中上扬子区地层水化学特征、地层水氢氧硫同位素、天然气组成特征、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甲烷氢同位素、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等的研究,结合油气显示及产出情况将中上扬子区流体特征划分为5大区,即:川中—川西区(Ⅰ)、川北—川东—川南区(Ⅱ)、江汉盆地南部(Ⅲ)、黔东南坳陷区(Ⅳ)和湘鄂西区、黔中及邻区、江汉盆地北部等区(Ⅴ),其对应的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硫同位素 碳氢同位素 地层水 天然气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层系 中上扬子区
下载PDF
岩性差异变化对断层带结构影响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单亦先 劳海港 +1 位作者 王永诗 陈建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2,121,共6页
采用分解和统计相结合的实验原则,逐步考察了影响断层带结构变化的地层因素。通过对砂、泥岩力学性质及含量进行变换,模拟砂、泥岩地层中可能形成的断层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泥岩泊松比、泥岩含量是影响断层带结构及其内部单元规模的... 采用分解和统计相结合的实验原则,逐步考察了影响断层带结构变化的地层因素。通过对砂、泥岩力学性质及含量进行变换,模拟砂、泥岩地层中可能形成的断层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泥岩泊松比、泥岩含量是影响断层带结构及其内部单元规模的2个重要因素。单一的砂岩泊松比并不直接影响断层带结构类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验中的砂岩主要表现为脆性变形的结果;但砂岩含量是影响断层带结构类型的重要因素。在泥岩含量一定的情况下,砂岩泊松比的变化影响断层带的宽度,且两者比值在1~1.33之间时断层带发育二元结构;砂岩泊松比低于0.28、泥岩泊松比低于0.34时,断层带形成疏松的一元型结构;当砂岩泊松比高于0.35、泥岩泊松比高于0.38时,断层带为紧闭的一元型滑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泊松比 砂岩泊松比 泥岩含量 断层带结构 模拟实验
下载PDF
断层侧向封堵性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19
13
作者 金崇泰 付晓飞 柳少波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297-301,共5页
针对碎屑岩中正断层侧向封堵性评价的10种研究方法,文中从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从而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评价。断层侧向封堵性评价方法可概括成4类:Ⅰ类是断层岩封闭法;Ⅱ类是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Ⅲ类... 针对碎屑岩中正断层侧向封堵性评价的10种研究方法,文中从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从而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评价。断层侧向封堵性评价方法可概括成4类:Ⅰ类是断层岩封闭法;Ⅱ类是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Ⅲ类是岩性对接封闭法;Ⅳ类是综合法。每个断层侧向封堵性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选用何种评价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总的来说,岩性对接分析和断层两侧流体分析是对地质特征的基本描述,是评价或预测断层侧向封堵性的基础。若是砂砂对接,则SGR法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侧向封闭 岩性对接 泥岩涂抹 断面压力法
下载PDF
地层因素对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以西峰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明胜 陈开远 +3 位作者 薛良清 李忠兴 衣丽萍 范正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0,共6页
基于地层因素影响地层发育的观点,分析了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的比值(A/S)对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作用。在低A/S值条件下,砂体空间叠置样式为“拼合型”,剖面上多期砂体呈“线一线”接触方式复合,连通性好;在中A/S值条件下,砂... 基于地层因素影响地层发育的观点,分析了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的比值(A/S)对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作用。在低A/S值条件下,砂体空间叠置样式为“拼合型”,剖面上多期砂体呈“线一线”接触方式复合,连通性好;在中A/S值条件下,砂体空间叠置样式为“迷宫型”,剖面上多期砂体呈“线一点”或“点一点”接触方式复合,连通性变差;在高A/S值条件下,砂体空间叠置样式为“孤立型”,剖面上多期砂体孤立分布,互不连通。根据这一控制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长8段层序地层及砂体叠置样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因素对砂体叠置样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用A/S值变化的控制原理能有效判定储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 可容纳空间 物源供给 砂体叠置样式 西峰地区 延长组
下载PDF
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金宁 张敏 +1 位作者 刘光祥 吕俊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0-438,共9页
基于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对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及上覆盖层的影响,应用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保存体系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构造演化与隆升剥蚀、断裂构造作用、岩浆活动、水文地质条件、盖层的有效性等,对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宏观保存条件进行... 基于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对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及上覆盖层的影响,应用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保存体系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构造演化与隆升剥蚀、断裂构造作用、岩浆活动、水文地质条件、盖层的有效性等,对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宏观保存条件进行了评价。(1)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地区差异性明显,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点;(2)下扬子区油气保存条件分为3类:句容—黄桥地区、海安凹陷中北部为Ⅰ类(有利)保存区;苏北盆地(东台—大丰地区、射阳地区、宝应—金湖南地区、姜堰—海安地区)、苏皖南地区(无为地区、望江—潜山地区、句容—常州地区)为Ⅱ类(较有利)保存区;下扬子其他地区为Ⅲ类(差)保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保存条件 油气保存 上古生界 下扬子
下载PDF
一种改进后的断裂封堵性研究方法——以龙门山冲断带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志洲 李旻 +1 位作者 田军 黎青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29,共5页
保存条件是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其中断层的封堵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断层两盘岩性对接关系在三维空间上的差异,致使同一断层在不同走向或者不同深度上封堵性存在差异。该文应用改进后的Allan剖面研究断层侧向封堵性,... 保存条件是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其中断层的封堵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断层两盘岩性对接关系在三维空间上的差异,致使同一断层在不同走向或者不同深度上封堵性存在差异。该文应用改进后的Allan剖面研究断层侧向封堵性,应用断面压力联合断移地层砂地比评价断层垂向封堵性。将同一断层垂向与侧向封堵性相结合,从而实现半定量综合评价。在低勘探程度尤其是无井地区,应用此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断层封堵性。在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地区,可以充分应用勘探资料,将评价结果由半定量向定量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剖面分析法 断裂封堵性 油气保存 油气成藏 龙门山冲断带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元玉 孙慧宁 鲁青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5,19,共6页
为评价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条件,在对其宏观发育特征及微观封闭能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定义并求取了评价泥岩盖层的综合评价参数,确定了评价盖层条件优劣的盖层评价标准,对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条件进行了评价... 为评价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条件,在对其宏观发育特征及微观封闭能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定义并求取了评价泥岩盖层的综合评价参数,确定了评价盖层条件优劣的盖层评价标准,对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条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大一段好等级泥岩盖层分布在凹陷的大部分地区,较好等级位于凹陷南部及北部,范围相对较小,中等等级仅在凹陷的南部及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大一段 盖层 评价
下载PDF
同一条断层垂向封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洁 林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共5页
在断层静止后垂向封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断层垂向封闭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断层面压力、断裂带中泥质含量和是否被SiO2和CaCO3沉淀胶结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控因素。通过模拟实验和实例对断层垂向封闭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表... 在断层静止后垂向封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断层垂向封闭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断层面压力、断裂带中泥质含量和是否被SiO2和CaCO3沉淀胶结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控因素。通过模拟实验和实例对断层垂向封闭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表明由于封闭空间(剖面上和平面上)变化造成同一条断层垂向封闭性在空间(剖面和平面)上存在着差异性,由于封闭条件和机理演化造成同一条断层垂向封闭在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性,由于封闭对象改变造成同一条断层垂向封闭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条断层垂向封油能力强于垂向封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条断层 垂向封闭 空间 时间 差异性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前陆冲断带内的古油气藏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于真 王国芝 +2 位作者 刘树根 黄华 杨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0,共8页
通过对龙门山南段地表沥青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比不同层位中流体充注特征,结合该地区构造演化史,证实了龙门山南段冲断带内曾经存在过古油(气)藏,重塑了古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过程。研究表明,沥青主要分布于观雾山组和灯影组... 通过对龙门山南段地表沥青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比不同层位中流体充注特征,结合该地区构造演化史,证实了龙门山南段冲断带内曾经存在过古油(气)藏,重塑了古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过程。研究表明,沥青主要分布于观雾山组和灯影组次生溶孔、溶洞和裂缝中;以灯影组中沥青最为发育,侧向延伸稳定,垂向充填较厚,说明研究区曾存在过古油(气)藏。晚三叠世以前,来源于松潘-甘孜海盆的油藏流体,由西向东运移充注于现今前陆冲断带内的震旦系灯影组、泥盆系和二叠系储集空间中形成古油藏;晚三叠世盆山转换时期,古油藏随着前陆盆地的快速沉降而被深埋,油裂解成气而形成古气藏;随着冲断带向前陆盆地扩展,赋存于前陆盆地内的古气藏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冲断带 沥青 古油(气)藏
下载PDF
天然气古扩散系数的恢复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云峰 付广 +1 位作者 王艳君 于建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共3页
在分析天然气扩散系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天然气在岩石中扩散系数与其在水中扩散系数之间对应函数关系及天然气在水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建立了一种天然气古扩散系数的恢复计算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昌德气藏泉一、二... 在分析天然气扩散系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天然气在岩石中扩散系数与其在水中扩散系数之间对应函数关系及天然气在水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建立了一种天然气古扩散系数的恢复计算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昌德气藏泉一、二段泥岩盖层天然气古扩散系数的恢复计算中 .由于该方法考虑了岩石饱和介质、岩石物性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校正后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大于实验室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古扩散系数 恢复方法 松辽盆地 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